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检测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选修3单元综合测评:5
单元综合测评(五)(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没有庆祝活动。
关于停战协定签字的消息在时代广场灯光新闻牌上闪烁着,人们驻足读着这一通告,耸耸肩膀继续走路,不像欧洲胜利日和对日作战胜利日,没有欢呼的人群聚集在一起……艾森豪威尔显然是实现了他结束战争的竞选诺言,但是这一结局丝毫也未能振作美国的民族精神。
——解力夫《朝鲜停战实录》材料二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局势有所缓和,但依旧处于不安定状态……冷战时期的战略格局和旧的冷战时期安全秩序尚未改变,这也是导致地区局势不稳定、军事对峙的根源……建立一个均衡的、各国共同参与的、平等的、彻底摆脱冷战影响的东北亚安全机制,是顺应时代、能代表各国利益、真正起到维护本地区安全的机制。
——高海宽《相关大国对朝鲜半岛的和平与安全的影响作用》(1)根据材料一,分析这场战争“不像欧洲胜利日和对日作战胜利日”那样受到美国人“欢呼”的原因。
(6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依旧处于不安定状态”指的是什么?“建立一个均衡的、各国共同参与的、平等的”东北亚安全机制是大家共同的愿望,据此你如何理解战争与和平?(9分)[解析]第(1)问,对德日作战的结束是在己方取得完全胜利的情况下,法西斯国家签订了投降书的情况下完成的,因此值得庆贺,但是朝鲜停战协定是双方商定的,美方并未取得完全的胜利。
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从材料二中“冷战时期的战略格局和旧的冷战时期安全秩序尚未改变”分析朝鲜半岛处于不安定的状态;第二小问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
[答案](1)原因:对德日战争的结束是以德日战败并签订投降协定为标志的,朝鲜战争是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为结束标志的。
(2)朝鲜半岛依然处于分裂对峙状态。
理解:地区冲突影响世界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兴衰,和平与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场战争难以界定,但古往今来的世界性战争还是可以进行明确的:第一次世界性战争是从15世纪出现的殖民战争开始的。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整合与检测2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单元达标检测(二)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5小题,共60分)1•一战后,德国外长西蒙斯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
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那些想挤牛奶的人将会同我们达成协议。
”你认为“割牛头和“挤牛奶”的分别是()A.美国和英法B.法国和美英C.苏联和英美D.英国和美法解析:法国在巴黎和会上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甚至要肢解德国;英国则要求削弱德国的海军,剥夺它的海外殖民地,但又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美国不愿意失去德国这个在欧洲的投资场所。
答案:B2 .“在德国人看来,……凡尔赛条约是苛刻的勒令。
”这是因为“条约”要求德国()①承担战争罪责②偿付巨额赔款③放弃全部海外殖民地④割萨尔区给法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一战中德国战败,巴黎和会成为一个分赃的会议,德国需要承担战争的罪责,故①正确;德国交出316.8亿美元的战争赔款,故②正确;德国交出全部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故③正确;由于列强的激烈争夺,德国并没有把萨尔区割给法国,法国只许占有萨尔15年,之后归还德国,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A3.巴黎和会是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召开的和平会议。
在这次和会上缔结《凡尔赛和约》以后,法国人说,这项条约“说它苛刻么,那太温厚了;说它温厚么,又太苛刻了”。
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全面的是()A.它反映了法国人对和会没有满足法国全面摧毁德国的要求不满B.它反映了法国人对和会满足了英国摧毁德国舰队的要求不满C.它反映了法国人对德国重整旗鼓的担心和对法国安全的忧虑D.它反映了法国人对和约可能导致以后国际形势恶化的忧虑解析:法国在巴黎和会上力图摧毁德国,但巴黎和会没有满足其要求,因此法国人说和约“太温厚了”;法国抱怨和约“太苛刻了”的原因是德国舰队的毁灭使英国完全解除了对德国袭击的恐惧,而美国远隔重洋安全更属无虞,唯独法国半个世纪内已两次受德国侵犯,除了国际联盟以外,安全没有一丝保障。
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二单元单元检测评估
(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国家中被排斥在巴黎和会之外的有()①中国②苏俄③比利时④德国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
德奥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巴黎和会是战胜的协约国召开的,中国、比利时当时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是战胜国。
2.英、法这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以退出和会相要挟。
两国的矛盾焦点是()A.远东与太平洋利益之争B.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C.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D.欧洲大陆均势与霸权政策之争解析:选D。
一战后初期,英法矛盾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陆上,具体体现是如何处置德国。
A、C两项是华盛顿会议上的矛盾表现;B项是英法与美国的矛盾冲突。
3.观察漫画,日本在巴黎和会上能够分得“和平大蛋糕的一角”的关键因素是()A.中国政府对山东问题无动于衷B.取得了美、英、法等国的支持C.日本在和会上不插手欧洲的事务D.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较为低下解析:选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日本在巴黎和会上能够分得“和平大蛋糕的一角”,关键因素是日本取得了美、英、法等国的支持。
4.《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主要是由于() A.确认了“门户开放”的政策B.决定取消列强在华特权C.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D.否认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解析:选A。
《九国公约》的签订,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成为现实,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5.(2012·新余一中高二测试)对奥、匈、保、土条约内容的共同点是都要求战败国()①限制军备②分割领土③赔款或财政监督④放弃海外殖民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根据教材对条约内容的叙述,④与四部条约都不符合。
6.下图是关于国际联盟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国联的实质问题是()讽刺国联的漫画A.不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和权威性B.纲领含糊不清,自相矛盾C.建立在重重矛盾之上D.大国操纵,无法为和平作出真正的贡献解析:选D。
2019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单元质量检测二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英法是一战前和战争中的盟国,但在巴黎和会上却出现了争吵,它们矛盾的焦点是( )A.对德国的处置B.中国山东问题C.建立国际联盟问题D.对待苏俄的问题解析:选A 召开巴黎和会是为了处理战争的遗留问题,但是参加和会的各帝国主义国家却有自己的打算,在暗中为本国利益展开激烈争夺,如何处理德国成为争论的焦点,A项正确;B、C、D三项都不是巴黎和会上矛盾的焦点,排除。
2.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19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顾维钧、陆征祥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不会看到( )A.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B.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C.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D.列宁率领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备受冷遇解析:选D 苏俄被排斥在巴黎和会之外,因此看不到列宁率领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
3.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际关系格局进一步民主化。
这一民主化表现在( )A.用集体缔约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之间的争端B.用集体提供安全保障的办法维护世界和平C.用召开国际会议的办法解决国际间的矛盾D.用集体威胁的办法遏制企图发动侵略的国家解析:选C A、B两项均不能够真正实现世界和平和解决国际争端,故不符合题意。
C 项召开国际会议,集体协商,体现了民主,是国际关系进步的重大表现。
D项表述不正确。
4.在凡尔赛体系下,中东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 )A.巴尔干地区成立民族国家B.奥斯曼帝国瓦解C.德国丧失了海外殖民地D.奥匈帝国瓦解解析:选B 奥斯曼帝国属于中东地区。
凡尔赛体系下,奥斯曼帝国瓦解,产生新的民族国家,中东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A、C、D三项与中东地区关系不大。
5.1920年,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亨利·洛奇说:“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
”这段话反映了美国( )A.对威尔逊总统“十四点原则”的支持B.对苏维埃俄国新生政权发动军事围攻C.在华盛顿会议上限制日本在远东的扩张D.对英法操纵国联不满,拒绝参加国联解析:选D 根据一战后的史实,美国总统威尔逊提议建立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国联,但国联成立后被英法操纵,在这里亨利·洛奇明显是反对美国参加国联。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3(人教版):模块检测卷二 含解析
模块检测卷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小成语大文化。
成语“游刃有余”“舍生取义”“守株待兔”与我国古代的思想流派有关,即()A.道家、墨家、儒家B.墨家、儒家、法家C.道家、墨家、法家D.道家、儒家、法家解析:荀子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材料中“取义”是儒家而不是墨家,故A项错误;“游刃有余”语出《庄子·养生主》,是道家而非墨家,故B项错误;材料中“取义”是儒家而不是墨家,故C项错误;“守株待兔”与法家主张变革的思想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D2.下面是某同学总结的宋代理学示意图,下图空白处应填写为()A.致良知B.存天理,去人欲C.三纲五常D.格物致知解析:“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和“心即理也”分别是程朱理学和陆九渊心学在本体论方面的观点,反省内心是陆九渊心学在认识论方面的主张,故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程朱理学在认识论方面的主张,程朱理学认为认识把握“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故选D项;致良知为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的主张,故排除A项;“存天理,去人欲”和“三纲五常”是朱熹的社会政治理论方面的主张,而非其认识论方面的主张,故排除B、C两项。
答案:D3.“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
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这段话属于()A.“天人感应”B.“心学”C.程朱理学D.朴素辩证法解析: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与材料中“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此花,不在尔的心外”相符,故B项正确。
答案:B4.《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
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
”其“道德观”是指()A.兼相爱,交相利B.君权神授,天人感应C.存天理,灭人欲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解析:“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的观点,故A项错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是董仲舒的观点,故B项错误;“存天理,灭人欲”是程朱理学的观点,故C项错误;明清之际的顾炎武提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故D项正确。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整合与检测2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2.调整
(1)经济:鲁尔危机使美英掌握了赔款主导权, 1924年提出的“道威斯计划”由用赔款削弱德国 的政策变为复兴德国经济再取得赔款的方针,这 是对《凡尔赛和约》的一次重大调整。德国经济 由此迅速恢复和发展,美国则在经济上迅速渗透 欧洲。
• (3)外交:1928年,美、法、英、德、日、意等 15国签署了《非战公约》,强调用和平方法处理
国际纠纷,反对用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 律依据。但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为列强 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主题一 比较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异同
对应训练
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点 ②充满矛 盾和斗争 ③侵犯了中国主权 ④暂时缓解了帝 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模糊性较大的是③,华盛顿会议虽表面上 “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而实质上 是“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 配的局面”,仍然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2)政治:1925年,德、比、英、法、意、波、捷 七国签订了《洛迦诺公约》,改善了法国同德国 的紧张关系,暂时解决了欧洲安全问题,但也使 法国丧失了在德国违约时单独制裁的权力,大大 削弱了法国在欧洲的地位;德国取得了与其他国 家平等的地位,并加入国联,为德国重新成为政 治大国铺平了道路。这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 尔赛体系的一次重大调整。
答案:A
主题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与调整
1.形成
(1)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战胜国对德签订了《凡尔 赛和约》及对奥、匈、保几个战败国的和约,确 定了战后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新 秩序,即凡尔赛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宰割战 败国和在相互妥协的基础上安排的战后国际关系 新秩序。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2.2 Word版含解析
2.2 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在凡尔赛体系上打开一个缺口的条约是()A.《色佛尔条约》B.《洛桑条约》C.《特里亚农条约》D.《纳伊条约》【解析】《洛桑条约》维护了土耳其国家独立,取代了《色佛尔条约》,对凡尔赛体系形成了一次强烈冲击。
【答案】 B2.凡尔赛体系中对奥、匈、保、土条约内容的共同点有()①限制军备②分割领土③赔款受或财政监督④放弃海外殖民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要熟练掌握这些条约内容,依据条约内容归纳共同点。
【答案】 A3.在《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要求德国承认独立的国家不包括()A.奥地利B.波兰C.捷克斯洛伐克D.南斯拉夫【解析】南斯拉夫独立是保加利亚承认的。
【答案】 D4.美国首先提出建立国际联盟,后来却没有参加,原因有()①英法等国和美国有矛盾②美国国内阶级矛盾空前尖锐③国际联盟未能满足美国的要求④盟约否定了“十四点原则”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由于美国希望通过国联称霸世界,遭到英法的抵制和反对,使美国的计划落空,所以美国没有参加国联。
故①③符合题意。
【答案】 B5.1919年的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分赃会议,但仍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其表现有()①在20世纪20年代使欧洲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②承认了民族自决原则,承认了波兰等民族国家的独立③是建立在欧洲大国势力均衡基础上的④成立了旨在维护国际和平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④【解析】巴黎和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相互妥协达成共识,形成了较为和平的国际秩序,也促使一些民族国家独立。
但这一国际格局是建立在欧洲大国势力均衡基础之上的,这是帝国主义国家分赃的重要前提,不是意义;④也是积极意义。
因为国联的实质虽然是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但它成立的宗旨毕竟是维护国际和平。
故答案为D。
【答案】 D6.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凡殖民地及领地,于此次战争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克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中,则应适用下列之原则:即将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视为文明之神圣任务。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三检测:阶段测试(4套)
阶段测试(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读下表:下列关于该时期欧洲局势的说法,正确的有()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欧洲大事记时间事件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1904年英、法两国结成同盟1907年英、法、俄形成了三国协约1912~1913年爆发两次巴尔干战争集团最终形成④巴尔干成为矛盾冲突的焦点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解析:一战前,英国并没有放弃大陆均势外交政策,所以排除①。
欧洲主要国家之间矛盾导致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所以②③是正确的。
两次巴尔干战争反映了巴尔干半岛矛盾尖锐,成为矛盾冲突的焦点,所以④正确。
故选D项。
答案:D2.观察下面漫画,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集团之所以能够形成是由于英、法、俄等国()A.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B.有共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C.都是为了维持欧洲大陆均势格局D.都对德奥集团的崛起与霸权野心怀有恐惧解析:英、法、俄组成协约国集团是针对德奥集团的崛起威胁了其在世界的优势地位,故D项正确。
答案:D3.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引爆”“火药桶”的“火星”是指()A.《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B.《法俄军事协定草案》的签署C.《英俄协约》的签订D.萨拉热窝事件解析:本题考查一战的导火线,根据所学可知为萨拉热窝事件。
答案:D4.[2019·重庆高二检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总参谋长施里芬就提出,为应付来自东西两面的敌国——俄国与法国的夹攻,可利用德国兵力动员迅速的优势,先用6~8个星期击败法国,而后回头集中力量对付俄国,有人说这就是日后“闪电战”的雏形。
但使得这一构想最终破产的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阿拉曼战役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马恩河战役以德军失败告终,导致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故A项正确;B、C两项与题干“速战速决”的构想不符,排除;D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役,排除。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2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主题时空线索串联][自我填充]A .巴黎和会B .华盛顿会议C .《凡尔赛和约》D .《九国公约》E .凡尔赛体系F .华盛顿体系G .非战公约[主题发展历程纵览]一、比较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异同1.不同点 对象类别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背景协约国战胜同盟国,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美日争夺亚太霸权的矛化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矛盾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尤其是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参加国美、英、法、意、日等,其中美、英、法等国操纵和会九国参加,美国占主导地位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规定了对德国领土、殖民地、军备和战后赔款问题,对奥、匈、土、保和约,讨论了国际联盟问题《四国条约》拆散英日同盟;《五国条约》海军军备,规定美英具有同等制海权;《九国公约》实现多国支配中国2.相同点(1)背景:在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世界性会议。
(2)过程:会议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的,充满矛盾和斗争。
(3)结果①会议签订了带有大国强权色彩的一系列条约。
②都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中国主权。
③条约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决原则,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
(4)作用:新的国际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即时演练]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性因素是( )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C.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D.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A [国际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综合国力即彼此的实力。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实力的反映,之所以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是在这一时期内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后来德、日实力发生了变化,这一体系就崩溃了。
B、C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二、一战后世界各国维护和平的尝试及评价1.尝试(1)建立国际联盟,维护和平,实行集体安全。
2019-2020学年新突破同步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练习:单元整合与检测2 Word版含解析
单元达标检测(二)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5小题,共60分)1.一战后,德国外长西蒙斯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
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那些想挤牛奶的人将会同我们达成协议。
”你认为“割牛头”和“挤牛奶”的分别是()A.美国和英法B.法国和美英C.苏联和英美D.英国和美法解析:法国在巴黎和会上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甚至要肢解德国;英国则要求削弱德国的海军,剥夺它的海外殖民地,但又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美国不愿意失去德国这个在欧洲的投资场所。
答案:B2.“在德国人看来,……凡尔赛条约是苛刻的勒令。
”这是因为“条约”要求德国()①承担战争罪责②偿付巨额赔款③放弃全部海外殖民地④割萨尔区给法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一战中德国战败,巴黎和会成为一个分赃的会议,德国需要承担战争的罪责,故①正确;德国交出316.8亿美元的战争赔款,故②正确;德国交出全部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故③正确;由于列强的激烈争夺,德国并没有把萨尔区割给法国,法国只许占有萨尔15年,之后归还德国,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A3.巴黎和会是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召开的和平会议。
在这次和会上缔结《凡尔赛和约》以后,法国人说,这项条约“说它苛刻么,那太温厚了;说它温厚么,又太苛刻了”。
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全面的是()A.它反映了法国人对和会没有满足法国全面摧毁德国的要求不满B.它反映了法国人对和会满足了英国摧毁德国舰队的要求不满C.它反映了法国人对德国重整旗鼓的担心和对法国安全的忧虑D.它反映了法国人对和约可能导致以后国际形势恶化的忧虑解析:法国在巴黎和会上力图摧毁德国,但巴黎和会没有满足其要求,因此法国人说和约“太温厚了”;法国抱怨和约“太苛刻了”的原因是德国舰队的毁灭使英国完全解除了对德国袭击的恐惧,而美国远隔重洋安全更属无虞,唯独法国半个世纪内已两次受德国侵犯,除了国际联盟以外,安全没有一丝保障。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二单元2 第2课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Word版含解析
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凡尔赛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
了解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分析凡尔赛体系的实质、作用及不稳定性。
了解国际联盟建立的过程及原则。
分析国际联盟的实质和美国没有参加国际联盟的原因。
一、凡尔赛体系的形成1.各战胜国与德国及其他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
2.内容签约对象签约时间条约名称主要内容德国1919年6月《凡尔赛和约》严厉处置德国奥地利1919年9月《圣日耳曼条约》(1)疆界关系:确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独立;规定奥地利与邻国的疆界;德奥不得合并(2)割让领土:将一些地区分别割让给意大利等国(3)军备限制:军种、数量受限,废除普遍兵役制(4)经济惩罚:支付战争赔款;财政由协约国监督保加利亚1919年11月《纳伊条约》(1)重划疆界:规定保加利亚承认南斯拉夫独立,将部分地区划给南斯拉夫、罗马尼亚(2)军备限制:军种、数量受限,废除义务兵役制(3)赔款:总额为22.5亿金法郎,在37年内还清匈牙利1920年《特里(1)重申了对奥地利条约的主要条款[特别提醒]凡尔赛体系是战胜国在战后与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的总称,它对欧洲的疆界做了较大调整,欧洲的政治版图由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及其不稳定性1.凡尔赛体系的实质(1)体系构成:由《凡尔赛和约》及其随后签订的对奥、保、匈、土的各项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2)作用地区: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3)实质: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在达成妥协基础上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
2.不稳定性(1)战败国特别是德国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蔓延,成为30年代纳粹党上台的重要原因。
(2)因没有真正按照民族自决原则来处理领土问题,引起中、东欧新兴国家间的矛盾。
(3)在帝国主义被削弱的条件下,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起来。
(4)战胜国之间因分赃不均产生新的矛盾。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检测(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专题检测 ( 二)一、选择题1.20 世纪 30 年月,阿诺德·汤因比说:“世界各地全部的人都在仔细地思虑并爽快地谈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或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致使这一现象的本源是() A.“凡尔赛—华盛顿系统”的崩溃B.经济大危机C.资本主义制度的消亡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答案B分析要注意重点信息“ 20世纪30年月”。
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制度下各样矛盾激化,社会动乱不安,致使了世界各地人们对西方社会制度的思疑,故B 项正确。
2.德国法西斯头领戈培尔在他的日志中写道:“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行,是《慕尼黑协议》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益的地位。
”为此采纳的行动是() A.兼并奥地利B.割占苏台德地域C.兼并捷克斯洛伐克D.攻击波兰答案C分析注意资猜中的重点信息:“1939年初”“《慕尼黑协议》的扩大”。
由此可判断这个计划是慕尼黑阴谋实现后的下一行动目标。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目标是兼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3. 1940 年 5 月 13 日,丘吉尔在下院发布演说时讲道:“我没有其余,我只有热血、辛勤、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大家。
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就是”这里说的“我们的政策”是指()A.绥靖政策B.抵挡政策C.中立政策D.“冷战”政策答案B分析从丘吉尔发布演讲的时间,能够判断出 B 项是切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4.察看漫画:墙上的帽子写着波兰、比利时、法国等,最后一顶帽子是英国。
希特勒以“牙医”的身份出现,对仅剩的一个病人 ( 英国 ) 喊道:“下一个!”联合所学知识判断漫画表示 ()A.第二次世界大战迸发前的欧洲场面B.欧洲国家陷落的过程C.英国折服德国的原由D.大外国交政策的结果答案D分析从漫画看,波兰、比利时、法国等只剩下了帽子,这说明希特勒已经将上述各国解决,下一步正准备攻击英国。
漫画的意思主假如说因为英法等大国推行绥靖政策致使了西欧各国的陷落,应选D。
2019-2020年人教版历史选修3单元综合测评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单元综合测评二(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19年1月美国在巴黎和会上要求“在一切造成和平与参加维护和平的国家当中,尽可能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这反映了美国()①要建立广阔的国际经济大市场②要凭借经济实力操纵国际市场③“和平”是形式,谋取本国利益是内容④蓄意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上排挤其他列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B美国企图凭借其经济、技术优势,操纵国际市场,排挤其他列强,根本目的是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符合题意的是②③④。
故选B。
2.1919年,中国外交官顾维钧出席了巴黎和会,在和会上可能看到与中国五四运动直接相关的是()A.日本迫使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B.将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C.北洋政府没派代表参加巴黎和会D.日本出兵占领山东的租借地解析:选B巴黎和会会议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故选B;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排除A;C不符合材料“中国外交官顾维钧出席了巴黎和会”,排除C;D不是中国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排除D。
3.“英美两国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了……”,对德国人而言,最苛刻的制裁可能是()A.德国应承担战争罪责B.限制德国军备C.重新划定德国疆界D.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解析:选C本题考查《凡尔赛和约》对德制裁相关内容,和约从多方面制裁了德国,相比较而言,最苛刻的制裁是重新划定德国疆界,C项正确。
4.1919年的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分赃会议,但仍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其表现有()①在20世纪20年代使欧洲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②承认了民族自决原则,承认了波兰等民族国家的独立③是建立在欧洲大国势力均衡基础上的④成立了英法控制下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④解析:选C巴黎和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相互妥协达成共识,形成了较为和平的国际秩序,也促使一些民族国家独立,①②正确。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模块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模块综合检测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幅漫画(图中木牌上写的是“home,sweethome”)。
如果要为此图配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A.《希特勒的美梦》B.《乐观的伦敦》C.《维希的傀儡》D.《美国的中立》答案 D解析材料中的英文意思是“家,甜蜜的家”,联系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政策盛行,希望通过推行“中立”政策,使美国避免卷入战争,保持本国的和平局面,故D项正确。
2.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有这样的描述:西线战事成为杀戮战场。
几百万人隔着沙袋筑起壁垒,彼此虎视,日夜在战壕里面,人鼠同居……将领们一再想要突破对峙的僵局,于是每回攻击令一下,便是几昼夜,甚至几周无休止的炮火轰击,之后举目狼藉,到处是泥浆满身的弃尸。
下列结论不能从文中得出的是( )A.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惯用战术阵地战B.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C.战争呈现持久作战的状态D.交战一方中有德国军队答案 A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惯用战术是闪电战,与材料中描述的阵地战不符,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从“西线战事成为杀戮战场”“到处是泥浆满身的弃尸”可知,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日夜在战壕里面,人鼠同居……将领们一再想要突破对峙的僵局,于是每回攻击令一下,便是几昼夜,甚至几周无休止的炮火轰击”,可知阵地战具有持久性,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持久阵地战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交战双方是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3.1914年9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这说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 )A.德国危及美国利益,美国仇视德国B.美国同协约国关系密切,所以站在协约国一边C.美国宣布中立,并借助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和物资大肆渔利D.美国与德国有着同样的瓜分世界的构想和战略答案 C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宣布中立,并借助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和物资大肆渔利,所以选C项。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综合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综合达标检测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5小题,共60分)1.20世纪初人类战争由局部性战争演变为全球性战争。
这主要是( )A.科学技术的副作用B.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C.世界整体化的产物D.国家利益至上的恶果解析:局部的萨拉热窝谋杀事件演变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把当时世界上重要的几个大国都卷入了战争之中,其主要原因是世界联系的加强。
一战爆发与科技没有直接关系,故A 项错误;全球性战争的主要原因不是极端民族主义,故B项错误;一战就是世界整体化的产物,故C项正确;国家利益至上,不是引发一战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C2.时任英国海军大臣的丘吉尔曾向首相建议:“为打破战场上的胶着状态,必须研制一种周身包围铠甲、不怕敌弹攻击、能突破荒野地带的新兵器!”这种“新兵器”首次应用于( )A.凡尔登战役B.索姆河战役C.阿拉曼战役D.不列颠之战解析:凡尔登战役主要是德国与法国交战战役,不符合题干意思,故A项错误;题干中“新兵器”是坦克,一战期间,英法联军与德国是在法、比、德边界的西线战场索姆河战役中首次使用坦克,故B项正确;阿拉曼战役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故C项错误;不列颠之战也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故D项错误。
答案:B3.菲舍尔在他的《称霸世界的利爪》一书中写道:“……1914年6月的这一事件为德国统治者长期准备的战争提供一个极好的机会……”这一事件是指( )A.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身亡B.英法对德宣战C.美国宣布实施中立政策D.俄国出兵巴尔干半岛解析: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区的首府萨拉热窝遇刺身亡,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故答案为A。
答案:A4.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一个旧世界,催生了一个新世界。
这里的“新”表现在( )①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开始出现②新的国际格局开始形成——西欧衰落,美日崛起③欧洲新生独立国家出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④亚、非、拉掀起新的民族独立运动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词“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第二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第二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
(15分)(2017课标全国Ⅲ)材料自1931年起,日本对外侵略的口号经过了一个演变过程。
1931年初,日本大肆宣扬“满蒙”(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与日本有着特殊关系,提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口号。
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宣称战争的最后目的是建设“东亚新秩序”,“日满华”建立起连环互助关系。
1940年7月,在纳粹德国席卷西欧后,日本内阁确定了南进政策,把侵略矛头指向法国、荷兰、英国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提出了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
不久,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将其改称为“大东亚共荣圈"。
-—摘编自(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侵略口号是如何随着侵略战争进程而变化的.(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剖析日本提出侵略口号的企图。
(8分)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政策。
回答第(1)问,要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东亚新秩序”“大东亚共荣圈”,并结合所学知识逐步分析“口号"提出后日本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的具体表现。
第(2)问,“企图”要注意根据材料中日本提出的侵略口号并结合所学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的教材知识来分析,回答时要注意指出其欺骗性,并认清其真实侵略意图。
参考答案(1)“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口号提出后,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企图灭亡中国,提出“东亚新秩序”的口号;“大东亚共荣圈”口号提出后,发动太平洋战争,侵占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广大地区。
(2)服务于侵略战争需要;掩盖侵略战争本质;蛊惑本国民众;麻痹被侵略国家的反抗意志.2.(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1年12月24日,日军调集12余万兵力、飞机200余架、各类大炮600多门,开始强渡新墙河,拉开了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序幕。
吸取前两次会战的经验教训,薛岳制定了“天炉”战术,在诱攻及伏攻地区纵深配备兵力,从四面八方像巨炉熔铁般围歼日军.为保证战术运用成功,20余万民众将新墙镇经荆州镇至长乐街的公路、桥梁彻底破坏,将田地放水成为一片沼泽,致使日军重炮兵、骑兵部队无法通过.为策应湘北战场,12月25日赣北作战开始,到1942年1月6日结束.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方战报称日军伤亡56 944人,我方损失为28 116人。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综合测评3 新人教版选修3
单元综合测评(三)(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失败,德国失去了1/8国土和1/10人口,战后又面临严重经济困难和巨额战争赔款。
但德国军国主义分子并不承认自己是战争失败者(国家未被占领,社会结构未被破坏,军队也是完整地从他国撤回的),不甘心受到凡尔赛体系的制裁,德国社会上下充满对战胜国的不满情绪和仇恨心理。
当时,英国张伯伦政府考虑让东欧满足德国的部分领土要求,划东欧为德国势力范围,鼓励德国东进。
1938年,英、法与德、意签署《慕尼黑协议》,决定把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划给德国。
西方大国想以此“祸水东引”,幻想德国进攻社会主义苏联,他们好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据汤重南《一战后的德国与今天的日本》整理(1)根据材料,概括一战后至二战前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矛盾。
(6分)(2)根据材料,分析德国能突破凡尔赛体系束缚的原因。
(9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不甘心受到凡尔赛体系的制裁,德国社会上下充满对战胜国的不满情绪和仇恨心理”“当西方大国想以此‘祸水东引’,幻想德国进攻社会主义苏联”等,概括一战后至二战前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矛盾。
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德国军国主义分子并不承认自己是战争失败者,不甘心受到凡尔赛体系的制裁,德国社会上下充满对战胜国的不满情绪和仇恨心理”“鼓励德国东进”“当西方大国想以此‘祸水东引’,幻想德国进攻社会主义苏联”,结合二战前夕英国的绥靖政策等知识,分析德国能突破凡尔赛体系束缚的原因。
[答案](1)德国与英法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之间的矛盾。
(2)战胜国对德国的制裁导致德国严重的复仇心理;未能清除德国军国主义势力及其产生的土壤;英法等国对德国的绥靖政策。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按:以下是德国外交官访问法国巴黎后向希特勒报告的备忘录)关于德国的需要问题,我向他(指法国总理)说了和向财政部长(指法国财长博内)说过的同样的话,令我吃惊的是,和博内选择一样,总理认为调整法国在中欧的政策是完全可以讨论的——自然永远要以得知德国在中欧的最后目标为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检测(二)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一位国家的领导人在巴黎和会开幕词中尖锐刻薄地讽刺德国“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他主张“掏空德国人的腰包”。
这位领导人是( )
A.美国总统威尔逊
B.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C.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D.意大利首相奥兰多
答案 C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该领导人所在国同德国有极大仇恨。
同德国有刻骨仇恨,并主张坚决宰割德国的是法国,故选C。
2.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
内容有“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取消一切经济障碍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
其最终目的是( )
A.争当海上霸主B.争夺贸易霸权
C.建立国际联盟D.攫取世界霸权
答案 D
解析一战使美国大发横财,随着经济霸权地位的确立,也暴露出了称霸世界的野心。
威尔逊总统提出的“十四点原则”是其攫取世界霸权的具体表现。
3.国际联盟的宗旨是制止战争、制止侵略,而事实上这一宗旨却成为空谈。
从机制方面来看,主要是因为( )
A.形成决议需“全体一致”
B.国联行政院的权力过大
C.吸收德国等战败国加入
D.把苏俄排除在国联之外
答案 A
解析由“事实上这一宗旨却成为空谈”“从机制方面来看”可知,形成决议需“全体一致”,实际上使国联失去了制止战争和侵略的可能性,故A正确;国联缺乏执行决议的强制力,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故B错误;C、D不属于“机制方面”的原因,故C、D错误。
4.有人认为美国“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的实质是称霸世界,美国在谋求霸权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是( )
A.与苏联划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B.策划签订《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组织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答案 B
解析《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使美英海军力量处于同等地位,使美国在谋求霸权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其他选项均与题干不相符。
5.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有( )
①本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②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并充满矛盾和斗争③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④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中国主权
A.①②B.②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巴黎和会是一战后在新的实力对比上的重新瓜分世界,主要由英、法、美操纵,最终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条约,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但巴黎和会上无视中国作为战胜国的正义要求,把原德国攫取的山东权益交给日本,侵犯了中国主权。
华盛顿会议是一战后对亚太地区的重新瓜分,由美国操纵,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矛盾。
《九国公约》侵犯了中国主权。
由以上史实再加以比较,可知答案为D。
6.1923年元旦,中日双方铁路主权交接仪式在青岛朝城路举行,中国北洋政府收回了胶济铁路及其支线并一切附属财产,悬挂了八年的“日本山东铁路管理局”的牌子终于摘下,“中国胶济铁路管理局”随之揭牌。
中国收回胶济铁路所依据的条约是( )
A.《四国条约》
B.《五国条约》
C.《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
D.《九国公约》
答案 C
解析在华盛顿会议后,中日通过双边谈判,签订《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中国收回山东主权。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7、8题各25分,第9题20分,共70分)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列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一直没能找到圆满的解决方案。
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后,德国政府于1931年6月再度宣布无力缴付赔款,向战胜国要求延期偿付。
英国等国也提出要求,请美国削减战债并同意延期偿付。
美国总统胡佛于1931年6月20日正式提出了一项关于所有赔款及战债均延期一年偿付的建议,史称“胡佛延债宣言”。
德国统治集团企图借延债一年的期限彻底解决赔款问题。
1932年1月,德国
政府正式宣布德国经济困难,以后将不再支付赔款。
同年6月16日,有关国家在瑞士洛桑举行了专门研究赔款问题的国际会议。
经过激烈的争吵,最后终于达成协议,签订了《洛桑协定》。
协定规定,德国可以免除战争赔偿义务,但须交出30亿马克的整笔款项作为其免除赔款义务的补偿。
关于德国赔款问题的《洛桑协定》终于使德国免除了战争赔款的重负。
后来德国实际上亦未曾交付这30亿马克。
《洛桑协定》对《凡尔赛和约》关于德国赔款的规定作了重大修改,对德国以后的发展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王捷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赔款问题始终没能圆满解决的原因。
(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佛发表“延债宣言”的目的并分析其对欧洲局势产生的影响。
(13分)
答案(1)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重重;经济大危机爆发,法西斯上台;德国拖延战争赔款。
(2)目的:顺利收回战时贷款;防止德国爆发革命,保证美国投资安全。
影响:短期内缓解了欧洲国家赔付战债的压力;没有解决战债与赔款问题;助长了德国法西斯对外扩张的气焰。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22年2月4日,中日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
规定:日本应将胶州德国租借地交还中国,中国将该地全部开为商埠;日本撤退驻青岛、胶济铁路沿线及支线的军队;青岛海关归还中国;日本将胶济铁路及其支线及一切附属产业归还中国。
前德国享有开采权的煤、铁矿山由中日合资经营。
山东问题的解决,为贯彻美国的意图扫除了障碍。
1922年2月6日,华盛顿会议与会九国签订了《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
公约全文共九条,鲁特的“四项原则”列为第一条,是为中心内容。
它规定: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为中国建立一个稳固的政府提供方便;建立并维护各国在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利用中国的状况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山东问题上《解决山东悬案条约》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及其原因。
(1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鲁特的“四项原则”。
(12分)
答案(1)不同: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和胶济铁路的利权;《凡尔赛和约》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
原因: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中国政府坚持外交斗争;美英对日本的压力。
(2)简评:公约标榜的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是表面文章。
其真实目的是把“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基本原则;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提供条件。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威尔逊离开华盛顿时,他在全世界享有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威望和道德影响,他那勇敢而有分寸的讲话,在欧洲人民听起来,远远超过了他们自己政治家的声音……幻灭是如此彻底,以致那些最抱有希望的人几乎不敢谈了。
他们问那些从巴黎回来的人,这会是真的吗?和约真的像看起来那么坏吗?总统碰到什么事情了?是什么弱点和不幸,造成这样一件令人惊奇的、意料不到的出卖呢?——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
材料二处于外交生涯顶峰的威尔逊,乐于得到这个缔造战后世界和平的机会……威尔逊要求公正和平的口号,同样得到了无数外国人的支持。
于是总统带着和平使者的美名前往。
……这变成了一出个人的悲剧;威尔逊精心缝制的神圣的和平外衣,被欧洲那些固执的领导人,持批评态度的参议员们和他自己的一些心怀不满的顾问们从他的身上剥下来。
——《美国外交政策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判断威尔逊为什么要离开华盛顿?为什么当时他享有无与伦比的威望?(8分)
(2)“威尔逊精心缝制的神圣的和平外衣”指的是什么?“欧洲那些固执的领导人”指的是谁?(8分)
(3)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判断“幻灭是如此彻底”的含义。
(4分)
答案(1)原因: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
原因:美国参战使德国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经济实力雄厚;欧洲的重建对美国寄予厚望。
(2)外衣:指威尔逊提出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
领导人:指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等(或出席巴黎和会的英法政要)。
(3)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企图通过建立国联来控制他国,以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
结果由于英法反对,美国未能达到最初的目的,故美国资产阶级对此表示失望。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组织答案。
第(2)问结合威尔逊和平计划的特点以及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分析,后一问注意回答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国家的领导人即可。
第(3)问结合美国的计划没有实现的原因组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