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说课稿范文:归去来兮辞(并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说课稿
文章描述了作者从官场回归田园的过程,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 的厌恶。同时,也体现了作者追求自由、超脱的精神境界。
艺术特色与鉴赏
艺术特色
文章语言简练、质朴,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 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鉴赏
从艺术角度来看,《归去来兮辞》具有很高的价值。它不仅 展示了陶渊明高超的文学造诣,还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 由、超脱精神的追求。文章中所描绘的田园生活景象,也为 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审美体验。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平台, 发布教学资料、作业等,方 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互动教学:通过课堂提问、 小组讨论等方式,加强师生 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
以上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 学效果。同时,教师可以通 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等方 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及 时调整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设计与实施
思维能力提升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思 考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思维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
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自评和互评 ,了解学生对《归去来兮辞并序 》所表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
认同程度。
教学反思内容及改进措施
教学内容与方法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参与度
反思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是否能够积极思考、提问和讨论,以 及作业完成情况等。
教师自身表现
反思自身在授课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课堂组织、时间控 制等方面,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未来教学计划展望
完善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求,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
归去来兮辞优秀说课稿
归去来兮辞优秀说课稿一、说教材《归去来兮辞》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作者是东晋时期的陶渊明。
这篇辞赋作于作者辞官归隐之初,文中不仅描绘了作者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更抒发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归去来兮辞》是古代抒情散文的典范之作,对于学生了解古代文学、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提升文学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目标方面,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句式,能够流畅地翻译全文;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诵读、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归隐情怀,领悟其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点在于理解文中的字词和句式,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教学难点则是体会作者归隐的深层原因,以及文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说学情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
但对于陶渊明的归隐思想和这篇辞赋的深刻内涵,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探究。
高二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但在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三、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韵律和节奏,感受作者的情感。
2、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3、点拨法: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适时给予点拨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掌握字词读音和含义。
2、合作学习法: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探究学习法:学生深入思考文中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说课稿:语文《归去来兮辞》
说课稿:语文《归去来兮辞》语文说课稿《归去来兮辞》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是2号考生。
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归去来兮辞》。
下面我将从教学背景、活动评价、课程设计及教学亮点这四个方面来展开我第一课时的说课。
一、说教学背景1.教材分析合理、科学、全面的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归去》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第四课。
本文是陶渊明在辞官之后所写的一篇辞赋。
全文分序和辞两部分,序交代了本文的写作时间和背景,辞抒发了作者辞官后回到田园的愉快心情以及乐天安命的思想。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自然。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了解辞这种文体的特点,体会作者的隐士情怀。
2.学情分析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活动之前进行学情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高三的学生正处于由抽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的阶段,他们的求知欲旺盛,乐于探索发现,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他们对于文言字词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方面还有待加强,对文言文的阅读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3.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理论的指导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重点文言词句及语法知识,把握文章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辞的文体特点,理清文章结构及作者的感情脉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官场的厌恶之情以及重返自然的舒畅心情,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4.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重点文言词句及语法知识,理清文章结构及作者的感情脉络;难点:体会辞的文体特点及风格韵味。
以上是我对教学背景所做的分析。
二、说活动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我还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教学的现场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及时的评价。
评价将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我将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的方式,例如,在理清作者情感脉络时,我会提问:作者到家时的欣喜体现在哪些语句中?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因此我会请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回答,不论他们的答案正确与否,首先我都会予以表扬和鼓励。
《归去来兮辞(并序)》说课稿
《归去来兮辞(并序)》说课稿老师聘请面试考试中,对高中的课文考查较多的是文言文与诗歌,今日中公老师考试讨论院以一篇《归去来兮辞(并序)》为例,为大家供应了较为具体的说课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开头语:我今日说课的内容是《归去来兮辞》的第2课时。
下面开头详细内容的阐述。
一、说教材《归去来兮辞》出自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本单元主题为"走进自然",通过观照自然,体会作者浸入自然中的生命见解和艺术共性,提升自己对自然的感触力和观赏力。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以抒情立志为宗,表达了作者归于自然的田园之乐和洒脱不羁的情怀。
二、说学情同学是语文学习的仆人,同学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学问结构,是老师授课的依据和动身点。
在初中时期同学就接触过陶渊明,了解了有关其政治抱负和精神追求,因此在理解本篇文章主旨上并不费劲,但因为本文中有无数的文言学问,相比来说同学较犯难懂,需要教师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按照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疏通文句,控制本文重要的文言学问。
2.能够流利的诵读课文,了解作者辞官的缘由。
3.体味作者热爱田园生活的主动精神,学习其高洁的抱负志趣和坚决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难点重点:控制本文重要的文言学问,了解作者辞官的缘由。
难点:体味作者热爱田园生活的主动精神,学习其高洁的抱负志趣和坚决的人生追求。
四、说教法学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惟独传授给同学有效的鉴赏办法,同学才会举一反三,逐步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
所以本节课我将采纳以下教学办法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讲解法、问答法、研究法。
五、说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我本节课主要举行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我将采纳温故知新的导入,先请同学回忆有关陶渊明的相关内容,从而顺当引出我的新课《归去来兮辞》。
这样导入,由易到难,按部就班地将同学带入课堂。
(二)整体感知课标指出:按照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便运用精读、略读、扫瞄、速读等阅读办法,提高阅读效率。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doc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点击浏览该文件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品析本文丰富细腻心理描写。
(2)结合文章内容,训练学生联想、想象能力。
(3)学习作者精神,丰富个人对生活认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海伦·凯勒精神世界。
(2)品析文章心理描写。
一、导入:(1)朗读《我生活故事》中认识“水”片断。
(2)从正常人角度体会残疾人感受而谈。
二、默读课文默读要求:(1)海伦·凯勒虽是残疾人却感受细腻,我们虽为健康者,却不如其感受之细,哪些内容是她体会到了,而你却未体会到呢?(2)海伦·凯勒精神力量源泉是什么?三、浅析课文:(1)深入体会作者叙写,跟随其进入五彩绚丽精神世界。
(引导学生捕捉文章思想内涵)(2)海伦·凯勒精神力量源泉:珍爱生命,战胜困苦、善待生命……四、作业:(1)找出一句话,其内容触动了你,说说何以触动了人你?(2)课外阅读:读《语文读本》其他片断或借阅《我生活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自学展开联想、想象,提高自己思维能力。
(2)阅读思路规范训练,引导学生说话要有序。
(表达训练)一、导入:上一节课我要求大家找出课文中对你触动最大一句话,并谈谈自己感受。
现在,就请大家来谈一谈。
二、交流:(1)教师示范:第85页第一段第1、2句话触动了我。
我整日与家中小东西们相伴在一起,却从未仔细看看它们,海伦却从感谢它们把一所房屋“改变成家”角度来仔细观察它们。
我也应该看看它们,感谢它们带给我温暖,安全和情感。
我们要善待生活中每一件事物。
(2)学生交流(教师依学生情况而随时调整)(3)小结:结合学生交流内容,总结板书,请学生再体会本文作者珍爱生命、战胜困苦,善待生命种种精神。
三、联想、想象训练:(1)要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海伦·凯勒最渴望,如果我给你一个机会来诉说,你最渴望是什么呢?请你来谈谈你假如……(2)学生展开联想、想象,扩展思维,畅谈自己愿望。
高中语文说课稿:归去来兮辞
高中语文说课稿:归去来兮辞尊敬的各位评委、教师们,大家好!我今天将为大家带来一篇高中语文课堂说课稿,主题为《归去来兮辞》,这是一篇由先秦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离骚》中的片段。
此篇诗深情而激荡,内容主要描绘了诗人对地神巫山的怀念之情与内心的苦闷,展示了楚国的风土人情和屈原个人的抒发。
一、教学目标分析通过学习《归去来兮辞》,使学生能够:1. 理解诗人的抒情之意,感受他对故乡的留恋与思念之情;2. 分析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3. 培养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提高文学鉴赏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抒情之意,把握诗歌的意境和主旨;2. 教学难点: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技巧,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介绍《离骚》为先秦楚辞的代表作品,并简述楚辞的特点。
引导学生对楚辞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学风貌有初步了解。
2. 预习导引(10分钟)让学生先阅读课文,然后给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诗人为何要离开故乡?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体现在哪些地方?诗中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3. 细读课文(30分钟)通过教师朗读诗歌,引导学生逐句精读,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4. 合作交流(15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结合所学的修辞手法和诗歌的主题,展开合作讨论,探究诗人写作的动机和情感表达,然后向全班汇报。
5. 归纳总结(10分钟)让学生回到整体层面,总结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归去来兮辞》的意义和作用。
6. 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分析并总结其他楚辞的特点,并尝试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四、教学手段及教学资源准备1.教学手段:导入、讲授、讨论、合作、归纳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实用说课稿范例--《归去来兮辞》
说课稿各位评委,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归去来兮辞》。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教学程序等三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归去来兮辞》是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
它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
它以清新淳朴的田园气息,率真超脱的精神面貌,淡远潇洒的文学风格,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千百年来,传诵不绝。
2、教学目标及依据:根据该单元的教学目标以及本篇课文的特点,我拟定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
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辞的特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2、理清文章思路。
3、品读诗句,领悟作者的田园之乐。
3、教材的重点、难点在有感情的朗读或背诵过程中,体会作者文中流露出的复杂情感。
感悟诗人的隐逸情怀。
二、教学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自读法和研讨法。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这堂课可以学生自读、提问为主,老师提示、点拨为辅,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2、诵读法。
古文,必须通过诵读才能培养出语感,尤其是这种讲求音韵的辞赋。
只有通过反复的吟诵,学生才能愈来愈深刻的了解文章的内涵。
三、教学程序这篇课文篇幅很短,内容理解简单,因此,可以用一节课时完成。
这节课我是按“导入新课(3分钟)——自读研讨(25分钟)——反复诵读(15分钟)——归纳总结(2分钟)”进行教学的。
(一)导入新课:以陶渊明同一题材的诗歌《归园田居》导入。
(二)自读研讨:1、老师依据教学目标提出自读要求。
2、学生有目的自读,如有疑问可相互探讨,可请教老师,老师适当点拨提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3、学生自主上台达成自读要求,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共同总结归纳。
(三)反复诵读:1、学生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诵读指导。
2、学生纵情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尝试集体背诵。
(四)归纳总结:老师对本堂课所达成的学习目标,再次归纳总结强调。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归去来兮辞》。
对于本节课,我将贯彻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归去来兮辞》选自人教版高年级语文必修一第四课,本文是陶渊明的一篇文言文,描写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喜悦心情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习本文,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鉴赏能力,树立高洁的理想和坚定的人生追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学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出发点。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
再加上初中阶段对文言文的知识学习已有一定的积累。
但由于第一次接触辞体,所以在理解内容上,教师会引导学生学会对比分析从而掌握作者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一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读懂文章大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析词句,理解作者归隐的原因,体会作者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辞官归隐的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作者表现的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喜悦以及遗世独立、乐天安命的隐士精神,学习作者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教学重点】赏析重点词句,理解作者归隐的原因。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向往田园生活的隐士情怀五、说教学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只有传授给学生有效的鉴赏方法,学生才会举一反三,逐步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
所以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通读感悟法、小组讨论法、问答法、对比分析法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不但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还要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精选3篇)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精选3篇)《归去来兮辞》篇1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体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辞官归隐、放飞心灵的欢快喜悦之情。
2、品味语言,体会融情于景的写法,落实文言知识点。
学习重点:1、把握文意,体会感情。
2、落实文言知识点:(1)实词活用:怡、日、悦、乐、棹、善(2)重要虚词:以(3)文言句式:被动句:既自以心为形役。
倒装句:复驾言兮焉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乐夫天命复奚疑?学习难点:1、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2、让学生在体味文章情感的基础上,理解陶渊明的辞官归隐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坚守高贵、不与黑暗官场同流合污。
学习时间为1课时。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当代作家周国平在他的《灵魂只能独行》一书里讲了北宋大文豪苏轼的一个典故:有一次苏轼饭后踱步,他掂着大肚子问他的侍从:我这一肚子装的是什么?他的前呼后拥的侍从们纷纷回答,有的说是文章,有的说是见识,苏轼皆不以为然,只有他的侍妾朝云一语中的:先生藏了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是的,苏轼是一个不屈己媚人的大丈夫,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满腹经纶,却仕途坎坷,他最崇拜的人就是陶渊明,(出示陶渊明的头像),他曾经和了陶渊明的全诗,对陶渊明的诗文备加推崇。
欧阳修说:“两晋无文章,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宋庠也说:“陶公之《归去来兮辞》,是南北朝文章之绝唱。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陶渊明,一起欣赏他的《归去来兮辞》。
学习内容和步骤如下:一、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的教学,诵读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我对学生的要求是:文言文的课堂要不断传出书声琅琅。
本文的诵读分三个层次:首先让学生明确文言文诵读的基本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后指名学生朗读,学生初步感知。
其次,教师指导诵读,引领学生把握几个重点句的情味。
首句“归去来兮”应读出冲出牢笼、放飞心灵的解脱、畅快之情,第三段首句“归去来兮”应读出享受家园之乐的舒适、宽慰之情,末段首句“已矣乎”则要读出诗人参透一切、彻底放下的旷达之情。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说课稿一、选课和背景本篇说课的选课是《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五言律诗,作者是先秦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是屈原创作的《楚辞》之一。
楚辞是古代文学中重要的文学类型,属于诗经和后世各家统称的楚辞体,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学习《归去来兮辞》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楚辞这一文学类型,了解古代文学发展历程,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这篇《归去来兮辞》以其简洁优美的风格、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个性特色备受文学爱好者的青睐,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归去来兮辞》的作者、创作背景及文学特点。
2.掌握《归去来兮辞》文中的词语和语法结构。
3.理解《归去来兮辞》表达的思想和意义,并从中领悟文学艺术的魅力。
能力目标:1.通过解析词句,梳理篇章结构,使学生学会语言分析和领会诗歌的艺术之美。
2.激发学生对于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发展历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自信。
情感目标:1.强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2.鼓励学生对于故乡和家乡的热爱和体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三、教材分析《归去来兮辞》是楚辞中的一篇,全诗共有四十句,每句五言。
整篇诗的内容是篇中人物思乡之情以及对家乡、亲友等的怀念之情的表达。
全诗以“归去来兮”为呼唤,旨在表达人生有归处、人有返乡之心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对家乡和亲友的情感。
2.讲解(1)文学背景和创作背景屈原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
屈原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被誉为“楚国流传千古的美丽诗篇”。
《归去来兮辞》也是在屈原流亡归隐后创作的。
屈原曾经担任过楚国大夫的职务,有着卓越的才华和政治才干。
然而,他的政治理念却与当时的国君有所冲突,不得不背井离乡,在流亡途中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并序》说课稿
(六)朗诵品位 1、听flash朗读 2、学生自由诵读一遍文章,老师 检查学生诵读情况 3、请一位朗诵水平较好的学生,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完成 一项任务:画出能体现作者情感的 语句。(学生活动:具体分析放在下 一堂课)
听flash朗读
(七)通读文章,疏通词句,总结 重点字词句式:(约15分钟) 由于预习充分,在课堂上可给学生 少许时间(2分钟左右),整理一 下思路,提出难以理解的词句,学 生之间相互答疑,老师从旁予以纠 正。
2、重要虚词: ①五个疑问代词 田园将芜胡不归(为什么)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复驾言兮焉求(干什么) 曷不任去留(何) 胡为乎遑遑 欲何之(为什么) ②来:来 虚词,可当助词讲,无义。 兮:语气词,多用于诗赋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或 “呀”。 以:介词 (让;用;把;因为;按照;带着 ) 连词 (同 “而” ,表修饰;同 “而” ,表并列;表目的, 来;才 ;因为) 而:代词(通“尔”,你的) 连词 (表假设,如果 ;表转析;表并列;表修饰;表承 接) 之:代 词 (他们;我 ;这、此;这样的人,这类人) 结 构 助 词(定语中心词之间,的 ;主谓间取消独立性; 宾语提前标志;中心词与补语间,得;定语后置标志; 无实义 )
酒器 拿起 酒器
zūn
miăn
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
qì 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
而 明白
拄着
xiù 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
举 远 无意地 huán yì 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而 徘徊
总结: 1、重要实词: 役(役使)、谏(谏正、劝止)、觞(酒杯)、策 (拄着)、憩(休息)、岫(山穴)、景(太阳)、 盘桓(徘徊、留恋不去)、畴(田地)、棹(划 船)、窈窕(曲折幽深的样子)、行(将要)、期 (至、及)、聊(姑且)。 6、特殊句式: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 ②问征夫以前路 (状语后置) ③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 ④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 ⑤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 ⑥乐乎天命复 奚疑(宾语前置)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千古第一真隐士三唱归去识渊明——《归去来兮辞》说课稿筠连县中学闫相同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我今天说的课题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高中语文经典篇目《归去来兮辞》。
这篇文章一般安排两个课时教学,因为时间关系,我主要介绍第一课时。
我的说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请看流程图。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设计(一)说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和散文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感情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指出,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应进行平等的交流,真正赋予学生以主体地位,将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同时也要重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的作用。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要求,在探究性阅读的基础上,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阅读活动,力求对优秀作品能够做到常读常新,从中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要学会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说教材《归去来兮辞》是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的首篇课文。
这个单元编选了四篇古代抒情散文,这四篇文章均是脍炙人口的古代名篇,除《归去来兮辞》外,还有骈文经典,名列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的天才横溢之作——《滕王阁序》;有出自“天下第一才子书”《庄子》的浪漫主义名篇《逍遥游》;更有读之“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的《陈情表》。
这几篇文章,从先秦到唐代,既有散体文,也有辞赋和骈文,情文并茂,文道统一,很具有代表性。
教学本单元,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真情真性和品味课文丰富多彩的语言艺术上。
重点要注意三个问题:1.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2.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艺术;3.注重诵读。
(三)说学情《归去来兮辞》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下半期教学。
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注释,译文,赏析作品:归去来兮辞(并序)简介本篇选自《陶渊明集》。
序文介绍了仕隐的原因,文中生动地描述了作者辞官回家时的感想和隐居田园的乐趣,表现了作者追求真淳、怀正志道、洁己情操的高尚品质。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缾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①。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②,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③。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④。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馀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⑤,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⑥,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⑦,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⑧。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⑨,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⑩,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⑬。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注释①靡途:美好的仕途。
②矫厉:矫揉造作。
③口腹自役:为了吃口饭而自己役使自己。
④敛裳宵逝:提起裙裳乘夜离去。
《归去来兮辞并序》 说课稿
《归去来兮辞并序》说课稿《<归去来兮辞并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归去来兮辞并序》。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归去来兮辞并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古代抒情散文”,所选作品多为抒情名篇,感情真挚,文辞优美。
《归去来兮辞并序》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归田之初,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文章叙述了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和归途中的心情,描绘了田园生活的乐趣和归隐后的闲适自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本文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以了解陶渊明的思想和人生追求,感受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提高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
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但是,对于陶渊明的作品和思想,学生可能了解得不够深入,对于文中一些较难的词句和文化内涵,还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此外,高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翻译和赏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2)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陶渊明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归去来兮辞(并序)》说课稿范文
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归去来兮辞(并序)》说课稿
范文
提前做好规划对于做好一件事情可以较高的提高效率,下文为大家带来了高二上册语文归去来兮辞并序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归去来兮辞》。
这篇文章是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走进自然”中的第一篇课文。
作者陶渊明。
这篇文章也是2003 年山东省教学能手评选时我抽到的课题。
根据文本特点和文本在教材中的位置,我确定本文如下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辞官归隐、放飞心灵的欢快喜悦之情。
2、品味语言,体会融情于景的写法,落实文言知识点。
学习重点:
1、把握文意,体会感情。
2、落实文言知识点:
(1)实词活用:怡、日、悦、乐、棹、善
(2)重要虚词:以
(3)文言句式:被动句:既自以心为形役。
倒装句:复驾言兮焉求?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乐夫天命复奚疑?
学习难点:。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之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5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教材分析】《归去来兮辞》是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辞,属于古代抒情散文。
是一篇作者要脱离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书。
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决归隐田园的思想和为了追求精神自由所做的种种努力,在现今仍能引起很多文人的共鸣,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学情分析】一.学生在初中时曾经学过陶潜的《桃花源记》,对其人其事及其思想情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可以此作为突破口。
二.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
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做好充分预习,自主学习,提出疑难,疏通文意。
三.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基础上,没有掌握系统的方法。
如何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文意,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是重点的授课方向。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疏通文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文言知识现象。
2、利用辞的体例和押韵的特点朗读并背诵全文。
二.能力目标:在诵读中感受陶潜的归隐情结,体悟作者情感,并能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辨析。
三.德育目标:学习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1. 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现象。
2.了解作者的归隐原因及其在文中的复杂情感。
【教学难点】对“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教法设计】1、自读法。
本篇的词句理解难度较低,课文注释较为充分。
因此,这堂课可以提前让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完成疏通课文的任务,然后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文句,学生之间相互解答,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本课的文言常识。
2、研讨法。
对于文章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可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针对其复杂情感的流露,教师可组织学生充分讨论,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点拨提示,促使学生的深层思考。
3、诵读法。
这篇文章是讲求音韵的辞赋,只有通过反复的吟诵,学生才能更深刻的了解文章的内涵。
【课堂设计】一、导入“源中一日,渔耕自得其乐,无论魏晋世外千年,饱暖皆为使然,何须有汉”借这幅对联引出《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辞》(并序)说课稿
《归去来兮辞》(并序)说课稿《归去来兮辞(并序)》的说课稿陈宁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归去来兮辞并序》,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课时、教学过程、小节、作业设计、板书十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予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归去来兮辞》(并序)位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
本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抒情散文,要求学生悉心体会,注意领略其中的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能熟读成诵、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
这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及高中语文前四本必修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文言修养。
因而摒弃字字落实、句句疏通、讲求语法的传统上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文本,鉴赏这篇千古美文,通过语言来把握文章的奥秘。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弄懂并积累“来、谏、樽、觞、审、容膝、策、矫、盘桓、棹、窈窕、遑遑、皋、委、怀、聊、乘化”等字词的意义,积累下面的词语和名句--口腹自役、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掌握陶渊明诗文语言“平淡自然”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授、朗读、讨论等方法,理解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与热爱田园生活的欣喜之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四、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高中阶段的学生,学生的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积累文言常识和把握文章的情感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两大重点。
据此,本课的教学重点:1、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弄懂并积累“来、谏、樽、觞、审、容膝、策、矫、盘桓、棹、窈窕、遑遑、皋、委、怀、聊、乘化”等字词的意义,积累下面的词语和名句--口腹自役、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并且背诵全文。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3 人教课标版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灵宝二高宋志宏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要说的课题是陶渊明的抒情言志散文《归去来兮辞》。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四个部分来对这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课文特点及地位:《归去来兮辞》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
它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描写了诗人得以辞官归隐的喜悦心情和对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如此推崇,其文自然很值一读。
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中生“要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一定数量的名篇”。
《归去来兮辞》所在的单元也有相应的教学目标:“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要重视诵读和背诵。
”因此学习这篇课文,当以诵读为主线。
在诵读中积累文言知识,品位诗句的意蕴,感知诗人的形象。
而且一定要背诵检查,指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探寻记诵的科学方法。
根据本文为自读课文的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设置了一课时内容,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第一、知识目标:、了解辞的文体特点。
、疏通文句,归纳本文需要掌握的重要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背诵课文。
第二、能力目标:诵读课文,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感知这位隐逸诗人的形象。
第三、德育目标: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隐,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隐士情怀,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如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诵读课文是本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另外由于我校为普通高中,大部分学生来自乡镇的学校,语文文言基础不算好。
如果连句意和文意都难以理解把握,一味要求背诵只会加重学生负担,没有实效。
因此我把积累文言知识作为一个长期的重点来抓。
教学难点了解辞的体裁特点,对学生诵读这篇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但辞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诗体,且为楚地方言,是一个学习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三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说课稿范文:归去来兮
辞(并序)
提前做好规划对于做好一件事情可以较高的提高效率,下文为大家带来了高三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板书:课题、作者:王勃)。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滕王阁序》是第六单元的收录的第二篇古代散文。
这个单元的学习要求是领略文言文在叙事和抒情方面的特点。
《滕王阁序》是一篇骈文,在对偶音韵和谐,用典凝练典雅,堪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但同时他的文简典奥也给这篇文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本文是一篇序,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骈文,作者用富丽华美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寥廓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愤懑悲凉而又不甘沉沦的思想感情。
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篇》评:对众挥毫,珠玑络绎。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地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基于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