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标通用版课件:1-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2章 第1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2章 第1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人 教 版
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地 理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
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 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温室气 大气吸收 大气逆辐射 气温升 体大量 ⇨ 地面辐射 ⇨ 增强,保温 ⇨ 高,全球 排放 增多 作用增强 变暖
人 教 版
B.4月 D.10月 由图可知,夏季该地区在中午前后气温最高,子夜前后气温最
地 理
低。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的差值,即为气温日较差。根据图及选项
可知,7月当地气温日较差最大。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考点二
知 识 梳 理
1.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
地面受热不均 (1)成因:________________ 。 (2)形成过程
返回导航
地 理
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人 教 版
第一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地 理
返回导航
1
2
考 点 突 破 图 表 精 析
3
4
课 堂 达 标
复 习 练 案
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地 理 人 教 版
考 点 突 破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考点一
知 识 梳 理
大气的受热过程
地 理 人 教 版
地 理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高考地理一轮课件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高考地理一轮课件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明确重点和难点
根据高考地理的考纲和历年真题,明 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如大气运动、 气候类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 差异性等。
进行针对性训练
及时总结反思
在训练过程中,及时总结解题方法和 技巧,反思错误和不足,不断完善自 己的知识体系。
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大量的专项练 习和综合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 水平。
暖流与寒流
暖流流经的海域水温较高,寒流流经的海域水温 较低。这种水温差异对海洋生物和气候都有重要 影响。例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 候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02
大气运动基本原理与类型
大气运动概述及驱动力
大气运动概述
大气运动是指大气中各种尺度的运动,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它是大气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天气预报 、气候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 山谷风:山区与平原地区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成为一只小小的 “加热炉”,空气增温较多;而与此同时,山谷上空,同高度上的空气因离地较高,增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 暖空气不断上升,并在上层从山坡流向谷地,谷底的空气则沿山坡向山顶补充,这样便在山坡与山谷之间形成 一个热力环流。下层风由谷底吹向山坡,称为谷风。到了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受山坡辐射冷却影响而降温较快 ,谷地上空,同高度的空气因离地面较高,降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顺山坡流入谷地,谷底 的空气因汇合而上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谷地,称为 山风。
高考地理一轮课件冷热不均引起大气 运动
汇报人:XX 20XX-02-07
目录
• 冷热不均的基本概念与原因 • 大气运动基本原理与类型 •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及特点 • 季风环流及其对气候影响 •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比较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与建议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第1课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与练课件新人教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第1课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与练课件新人教

CHAPTER 03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温度差的形成与影响
温度差的形成
由于地球表面不同地区受到太阳 辐射的强度和时间不同,导致地 表温度存在差异。
温度差的影响
温度差是形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 因,它导致大气的垂直运动和水 平运动,进而影响气候和天气。
热力环流的形成与表现
热力环流的形成
由于地表加热不均,导致近地面的空 气密度和温度存在差异,进而形成空 气的上升和下沉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
气候系统
指地球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 石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 ,大气运动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气候变化
指气候系统状态和气候要素的长期 变化,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有关 ,大气运动的变化是其中之一。
大气运动的分类
01
02
03
水平运动
指大气的水平流动,包括 风、季风、气旋和反气旋 等。
垂直运动
指大气的垂直升降,包括 对流、升降流等。
课程意义
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地理学科的 核心概念,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地理 考试,提高考试成绩。
CHAPTER 02
大气运动的基本概念
大气运动的定义
大气运动
指地球大气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发 生的运动,是气候系统的重要构
成部分。
气候预测
基于长期的大气运动变化 趋势,预测未来气候变化 ,为农业、水资源、能源 等领域的规划提供依据。
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气候变化监测
通过观测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和 大气运动特征,分析气候变化的
趋势和影响。
气候模型模拟
利用大气运动模型,模拟未来气 候变化情景,评估气候变化对生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一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一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D.40°N 附近大陆东岸
文字信息: 信息 1:回归线附近为热带、亚热带 气候→冬季
题图 气干温中解在信读息0::℃判图以断中上城市。市中的心位和置郊区气温都在 0 ℃以下→该市冬
知季 信 候识息 →气迁冬温2:移季在4:气0_01°_温.℃等N大以温附于下线近0的大℃判陆。读西。岸2→.主地要中气海候气类候型或特温点带及海分洋布性 气
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
A.减弱了地面辐射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
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C.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B
[题组冲关]
题点 1 大气受热过程
1.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
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
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
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
等几个方面。结合右图,完成(1)~(2)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
注意:在海陆风、山谷风的复习中,要注意其风向的变 化实质不在于白天还是晚上,而在于不同下垫面区域的温度 对比关系。
[典题领悟]
(2015·四川高考)如图为北半球某
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
答(1)~(2)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
(D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 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颠簸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二章 第1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共48张PPT)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二章 第1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共48张PPT)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等值线图(单位:MJ/m2)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
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
)。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
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题 组 递 进 ]
第1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考纲定位
思维导图
最新考纲 大气的受热过 程。 考纲解读 1.识记:大气的 受热过程、大 气运动的根本 原因和直接原 因。 2.理解:热力环 流的形成、大 气水平运动。 3.应用:等压面 图和等压线图 的判读。
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知 识 整 合 ]
1.两个来源
太阳辐射 。 (1)大气最根本的能量来源:A_________
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两小时左右,并不是在夜晚。
[深 度 思 考 ]
1.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 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
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 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 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形式向外传播的过程。大气逆辐射是指大气辐射中射向地面的部
分,因其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地面 辐射的强弱除与地面温度有关外,还和下垫面的性质有关,组成 下垫面物质的比热容、下垫面的海拔高低等都影响其温度的高 低,进而影响地面辐射的强弱。地面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

2021新高考2版地理一轮课件:第二单元 第一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2021新高考2版地理一轮课件:第二单元 第一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解析 对流层顶的高度,与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有关,近地面大气温度越高, 对流层顶的海拔也越高。青藏高原夏季对流层顶气压最低,主要原因是该季 节地表增温,近地面大气温度最高。
3.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最可能与 ( B ) A.经度呈负相关 B.纬度呈负相关 C.海拔呈正相关 D.河网密度呈正相关
解析 对流层顶的高度,与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有关,近地面大气温度高,对 流层顶的海拔也高。纬度升高,近地面大气温度降低。所以青藏高原地区对 流层顶高度最可能与纬度呈负相关。
4.(2013山东文综,5,4分)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B) A.6时 B.9时 C.12时 D.14时
解析 本题以等温线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可知,该时 刻同纬度海陆气温相同。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降温、升温的速度也不一 样,6时(日出前后)陆地气温达一天中的最低值,此后陆地气温开始回升,而此 时海洋气温还处于下降过程中,只有再过一段时间两者气温才会相同,故A项 错误,B项正确。12时陆地气温已较高,而海洋气温也已开始回升,但陆地气温 高于海洋气温,故C项错误。14时陆地气温达最高值,应高于海洋气温,故D项 错误。(如下图所示)
探究点二 大气受热过程和逆温现象
1.大气受热过程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含义 a① 太阳辐射 ,b② 地面辐射 ,c③ 大气吸收 ,d④ 大气逆辐射 。
(2)根据图示,完善大气受热过程
(3)图中显示的大气的作用 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⑨ 吸收 、⑩ 散射 。 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射 。
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根据图示,强逆温层上界海拔低,故A对; 逆温强度在4点左右达到最大,而不是午夜,B错;逆温现象15点左右出现,10点 左右消失,C错;强逆温前半夜曲线陡、增速快,后半夜曲线缓,降速慢,D错。 故选A。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章 第1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章 第1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

时 提


菜单
高三总复习 ·地理

【解析】 海面的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其 技
固 根 源 · 考 情

分布规律大致随纬度的增高而递减,由此可知Q1为辐射
· 图

收支差额曲线;海面的热量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
解 读
体 验
的热量,因副热带海区气温高、降水较少,海水的蒸发耗 重

热量最多,故曲线大致呈马鞍形,由此可以确定Q2为蒸 实 ·

脉 搏
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热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
·
· 当 堂 达 标
考 点
(
)







菜单
高三总复习 ·地理


固 根 源 · 考 情
法 · 图 表 解 读





·
切 脉 搏 ·
当 堂 达 标


A.Q4、Q1、Q3、Q2 B.Q3、Q4、Q2、Q1



C.Q3、Q1、Q2、Q4 D.Q2、Q3、Q1、Q4








菜单
固 根 源 · 考 情 体 验
考纲展示:大气受热过程。
切 脉 搏 · 考 点 考 向
菜单
高三总复习 ·地理
授 技 法 · 图 表 解 读
重 落 实 · 当 堂 达 标
课 时 提 升 练



·


[基础梳理]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2021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2章 第1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2021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2章 第1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海陆风
高三一轮总复习
海陆风加速海陆间水分和热量的 交换,白天的海风使近海岸湿润, 夜晚的陆风使陆地凉爽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热岛效 应
高三一轮总复习
热岛效应强弱反映城乡温差大小, 如夏季城郊温差大,热岛效应最显 著,热力环流最强。有污染的企业 要远离居民区,并布局在绿化带以 外,避免热力环流中污染物进入市 区
A.雾霾笼罩
B.空气湿度大
C.晴空万里
D.阴云密布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思维流程】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1.A 2.C [第 1 题,甲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乙为被大气削弱后的太 阳辐射,所以甲大于乙的原因是大气对甲具有削弱作用。第 2 题,一般情况下, 云量越多,空气越浑浊,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故雾霾笼罩、空气湿度 大、阴云密布会使丁环节增强。]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考向 2 常见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应用
(2015·四川高考)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第 3
题。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3.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高三一轮总复习
考 点 一







第 1 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考 点 三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课件高三全册地理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课件高三全册地理课件

-17-
知识(zhī shi)梳理
能力
图解
(nénglì) (tújiě)
突破
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015北京朝阳期中)下图为2014年10月6—12日北京一周天气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本周( )
A.为持续高温天气 B.中期有雾霾出现
C.中期有冷锋过境 D.后期雾霾更严重
2.相比晴天,雾霾( )
2021/12/11
第四页,共四十三页。
-5-
知识(zhī shi)梳理
能力
图解
(nénglì) (tújiě)
突破
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3.两大作用 (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 和散射作用。 (2)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将地面损失的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对地 面起到保温作用。
2021/12/11
第十九页,共四十三页。
知识(zhī shi)梳理
能力
(nénglì)
突破
图解
(tújiě)
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0-
温馨提示 (1)气压的高低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高度而言的,因而
高压的数值并不一定大于低压的数值。同一水平面上,高
压区的数值大于低压区;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低 压的数值要高于对应高空高压的数值。(2)同一水平面 上,气流总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的气温差异导致(dǎozhì)市中心( A )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2021/12/11

2021年山东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四第一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2021年山东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四第一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栏目索引
栏目索引
由上图可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归纳为下表:
受热过程
具体过程
热量来源

太阳暖大地 ③ 太阳辐射 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
太阳辐射

大地暖大气 地面增温后形成④ 地面辐射 ,大气吸收后增温 地面辐射

大气还大地 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 大气逆辐射
⑤ 大气逆辐射 ,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
栏目索引
探究感悟 等压面图的判读
等压面是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常见的等压面图有三种: 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图1);等压面剖面图(图2);结合等压面与等高线空间 分布的图(图3)。
图1 等压面高度分布图
栏目索引
图2 等压面剖面图
栏目索引
图3 等压面上等高线分布图 等压面图的判读技巧(以图1为例) (1)判读气压高低 ①同一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越低。如图1中PA>PC、PB>PD。 ②作一辅助线即可判定同一水平面(同一高度)上的气压高低,如图1中C处 比D处气压高;同理,A处气压低于B处。即PC>PD、PB>PA。 ③综上PB>PA>PC>PD。
知识3 热力环流与风
1.热力环流 (1)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2)形成过程 结合等压面示意图对其形成过程分析如下:
栏目索引
其过程可以归纳为:
栏目索引
2.空气的水平运动—风 (1)风形成的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2)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3)各种风的受力作用分析与风向(以北半球为例)
栏目索引
(3)解释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 晴天的气温日较差较阴天大,是因为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较弱,温度 高,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温度低;海拔高的山区太阳辐射强,原因是空气 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地面得到太阳辐射能的多寡与大气削弱作用强弱 相关;大气散射作用与某些自然现象相关,如朝霞和夕阳的形成、“晨昏蒙 影”;等。 2.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辐射多寡的方法 (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

2021高考地理精准大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课件:第2章 第1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2021高考地理精准大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课件:第2章 第1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高 频 考
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❶。下图中的
集 训

互 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 月至次年 2 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

探 究
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❷。据此完成(1)~(3)题。
返 首 页
·
26
·
基 础 梳 理
自 主









考 点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后 限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时 集
频 考 点

大气增温产生大气辐射(长波辐射),其中射向地面的那部分称为

动 探
C大气逆辐射 ,其将部分热量还给地面,补偿了 地面辐射 损失的热

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
11
·

础 梳
[知识拓展]__大气的削弱作用表现

自 主
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 课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标
考点
知识细化
素养要求
2
应用实践
·

大气垂直分层及 会判读等温线分 分析逆温现象

梳 理
特点
布图
的特征和影响

主 运用图表
正确解读受热过 解读大气受热 课
通 关
说明大气 大气受
大气受热过程 程示意图
过程原理
后 限

高 频
受热过程 热过程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 第1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 第1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
1.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 2.从波长来看,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而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均属于长 波辐射。 3.大气的削弱作用是指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4.大气的保温作用是指大气逆辐射将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弥补地面热量 的损失。
1.写出图中字母的含义:A 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 ,C 大气逆辐射 。 2.大气中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B (字母),最终来源于 A (字母)。 3.填写下列内容,完成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地―面――吸―收→ 地面增温 ―地―面――辐―射→ 大气增温 4.阴天的夜晚温度不会太低,主要得益于C (字母)。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
考向 2 大气受热原理的应用
2.(2018·武威模拟)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
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
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完成(1)~(2)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
低 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天气状 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
况 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下垫面 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
性质 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19版高三一轮总复习
3.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温室气 体排放 增多

大气吸收 地面辐射 增多

大气逆辐射增强, 保温作用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
大气的削 地势高 → 空气稀薄 → 弱作用弱 → 太阳能丰富 (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气候较为干旱 → 晴天多、阴雨天气少
太阳能丰富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
4.逆温成因及其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 的增加而升温的现象,称为逆温。 (1)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消失过程如下图所示:
5.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 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
解析:仔细读逐时气温变化图,图中 7 月份一天中最高气温在 12℃以上,最低气温 在 8℃以下,气温日较差最大。答案选 C。
答案:C
6.该山地
()
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
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
答案
一、1.(1)太阳辐射能 (2)地面辐射 2.(1)太阳短波辐射 吸收 (2)地面长波 (3)大气逆辐射 二、1.太阳辐射 受热不均 2.(1)冷热不均 (2)①低压 高压 ②高压 低压 高压区 低压区 (3)绘图略 ①冷热不均 ②垂直 ③气压 ④水平 (4)海陆风 山谷风 三、1.水平气压梯度力 2.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等压线 低压 平行 斜交
答案:A
8.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解析: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地面辐射 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C 对。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 在昼夜差异,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无关,A、 B、D 错。
(1)有关两气象观测站风向的判读正确的是( )
①德安气象观测站 8-19 时吹西风 ②德安气象观测站 19 时-次日 8 时吹西风 ③
鄱阳气象观测站 11-21 时吹东风
④鄱阳气象观测站 21 时-次日 11 时吹东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日变化较小,为曲线①;枯雪年晴天较多,薄膜覆盖积雪少,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较大,
为曲线②。C、D 错:③④曲线表示的温度较低,为膜外温度。第(2)题,C 对:根据图中
①②两条曲线可以看出,积雪的多少影响了膜内温度的日变化。A 错:该题的统计数据是
“平均气温”,因此不能确定该地寒冷期最低气温高于-16℃。B 错:图中曲线③④基本
解析:红、绿色光的穿透力较强,不容易被散射,即使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如大 雾天)也容易被看见,不易发生交通事故,而其他颜色的光在大雾天很容易被散射,A 正 确。
答案:A
解析:树木涂白天可以反射阳光,减弱树干吸收太阳辐射,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 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故选 A。
答案:A
4.我国北方地区树木涂白的最佳时期是( )
平行,说明积雪的多少并没有明显地影响到膜外气温的日变化。D 错:对比曲线①②和
③④,其变化明显不同。
【答案】 (1)B (2)C
【温馨提示】 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技巧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 性质几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 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 →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 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考点导练
由上图可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归纳为下表。
过程
具体过程
热量来源
1
太阳 暖大地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 吸收后增温
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2
大地 暖大气
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 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 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增温
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
大气 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 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
【角度训练】 角度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2019 年湖南雅礼中学质检)坚持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对雾霾形成的机理研究,提高 应对的科学性、精准性,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2 题。 1.浓雾天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二、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________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________。
2.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1)概念:由于地面___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 ①A 地受热,空气上升,形成________;D 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________; ②B、F 地冷却,空气下沉,密度增大,形成________;C、E 处空气流出,密度减 小,形成________。 ③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________流向________。





正常气温 出现逆温 逆温层加厚 逆温逐渐消失 气温正常
(2)逆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成雾
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关系,它使 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
现交通事故
大气污染
对航空造 成影响
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 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
滨海地区白天因陆地升温快,空气膨胀上 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上气温低,产 生下沉气流,形成高压,风由海洋吹向陆 地,形成海风(图 a):晚上与白天热力作 用相反,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图
b)
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 差减小,降水增多
山 谷 风 (图 乙)
山谷地区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大气温度 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
解析: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降低能见度,C 正 确。
答案:C
2.浓雾天气能见度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交通信号灯却是很醒目。运用地理原理分析 大雾期间,红、绿色光仍然很醒目的原因( )
A.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 B.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C.红、绿色光不容易被遮挡 D.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
【温馨提示】 (1)太阳辐射虽是地球上的能量源泉,但是由于大气对不同波长的辐射 吸收能力不同,尤其是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对红外线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强,因 而,大气吸收的热量中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辐射,因而地面(辐射)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 源。
(2)多云的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因此气温不会太高;而 多云的夜晚,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强,归还给地面的热量多,保温效果好,因此,气温不会 太低。
答案:C
7.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解析:本题可以采取排除法,根据逆温层曲线可判断逆温最大值出现在四点到六点之 间,而不是午夜;逆温消失应该在 10 点左右,而不是日出前;强逆温前半夜曲线坡度陡, 增速快。
A.夏季
B.深冬
C.秋末冬初
D.冬末春初
解析:将树干涂成白色,既可以消灭越冬害虫和病菌,也可防止日灼病,同时还能推 迟开花期、躲避晚霜冻害,因此我国北方地区树木涂白的最佳时期是秋末冬初。故选 C。
答案:C
角度三 气温日较差分析 (2016 年高考·北京卷)下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 (℃)变化图。读图,回答 5-6 题。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必修Ⅰ
02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考纲解读
最新考纲
命题趋势
考情分析
1.以示意图和过程图为
载体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2017 课标卷Ⅰ
1. 大 气 的 受 热 过 原理。
9-11T

2.以区域图、等温线图 影 响 气 温 的 因
为背景材料,考查气温 素及逆温
的变化和分布的规律。
体健康 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对飞机起降带来 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 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
颠簸
【典例 1】 (2017 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 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 月 至次年 2 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 成(1)-(2)题。
3
还大地 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
还给地面
热量还给地面
2.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温室气 体排放 增多

大气吸收 地面辐射 增多

大气逆辐 射增强, 保温作 用增强

气温升高, 全球气候 变暖
(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②深秋农民利用秸秆燃烧制造烟雾预防霜冻。 ③华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 ④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 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区,形成“城市热岛”效应,引起空气在 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
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 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
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近地面风由郊
于下沉距离之外
区吹向城市,叫城市风
【典例 2】 (2019 年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读鄱阳湖周边 德安气象观测站和鄱阳气象观测站年平均风速逐时距平日变化图(正距平为西风,负距平 为东风),回答(1)-(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