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互通立交设计技术发展回眸与创新
小议城市互通立交设计
小议城市互通立交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
而在不同城市之间的互通联系中,立交设计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效率。
在城市互通立交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不同城市的地理环境、交通流量、人口密度等众多因素,以确保立交设计的合理、高效和安全。
本文将从立交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要点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城市互通立交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立交设计的基本原理城市互通立交设计的基本原理是保证不同方向的交通流能够高效地互通。
立交桥、立交环、互通式立交和半互通都是常见的城市互通立交形式,它们的设计原理是将不同道路的交通流进行分流、合流和换向,从而有效地减少交通阻塞和事故发生的概率。
在立交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不同交通流的速度、密度和方向,以确保不同交通流的安全互通。
还需要考虑到立交桥的坡度、弯道、支撑结构等因素,以确保立交设计的稳固和安全。
立交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交通流的互通效率。
二、立交设计的要点1.地理环境的考虑:不同城市的地理环境不同,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水系、土壤等因素进行灵活的立交设计。
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可以采用较大的立交坡度和长度;在地势较为陡峭的地区,需要采用较小的立交坡度和长度。
2.交通流量的分析:不同城市之间的交通流量差异较大,需要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进行适当的交通流量分析。
在交通流量较大的城市之间需要设计宽敞的立交桥和立交环;在交通流量较小的城市之间可以采用较为简单的半互通式立交。
3.人口密度的考虑:城市互通立交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城市的人口密度,以确保不同交通流的互通效率。
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之间,需要考虑到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需求,可以设置立交桥上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
4.安全设施的设置:在城市互通立交设计中,还需要设置各种安全设施,以确保交通安全。
在立交桥上需要设置护栏和标志,方便车辆和行人通行;在立交环上需要设置交通信号灯和指示标志,引导车辆按规定进行通行。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分析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分析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交通拥堵成为了城市里不可忽视的问题。
立交桥的设计和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互通立交是城市中常见的一种交通枢纽,其合理的设计能够有效地缓解交通压力。
本文将从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要素、设计原则、设计风格以及设计案例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特点和关键要素。
一、设计要素1. 地理位置:在进行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时,首先需要考虑其所处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方案。
一般来说,城市互通立交应该位于交通密集区域,以便更好地连接不同的交通线路,提高通行效率。
2. 车流量预测:设计城市互通立交时,需要对车流量进行合理的预测。
通过对车流量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确定立交桥的车道数、桥梁宽度和高度等关键指标,以保证立交桥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3. 建筑材料选择:城市互通立交的建筑材料选择直接关系到立交桥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
在设计城市互通立交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承重能力和耐久性。
4. 城市规划: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需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以确保其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不破坏城市的整体形象。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首要考虑的是交通安全性。
立交桥的斜坡、隧道、桥梁等部分需要遵循相关的交通安全标准,以保障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2. 通行效率原则:设计城市互通立交时需要考虑其通行效率。
合理的车道设计、匝道设置和信号灯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交通流量,减少拥堵。
3. 美观性原则: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其美观性。
合理的景观绿化和艺术装饰可以使立交桥更加吸引人,同时也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4. 可持续性原则: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应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通过科学的设计,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材料的循环利用,减少能源的消耗。
三、设计风格1. 现代风格:现代风格的城市互通立交主要以简洁、大气、科技感强为特点,适用于繁忙的商业区和市中心地带。
互通式立交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应用与优化
互通式立交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应用与优化随着城市交通压力的不断增加,互通式立交作为一种先进的交通规划设计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用并应用到实际交通规划中。
本文将论述互通式立交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应用和优化。
一、互通式立交的定义与类型互通式立交,又称交织立交,是一种通过交织的高架道路、匝道和跨线桥实现交通流量分布和转换的交通规划设施。
根据不同的形式和功能,互通式立交可分为全互通式立交、半互通式立交和互通小环等几种类型。
全互通式立交一般由主干道、匝道及跨线桥构成,能够实现各导向流量间的快速转换,方便车辆通行。
半互通式立交通常设置于主要道路连接的交叉口,利用匝道来实现快速通行。
而互通小环则是一种将立交改造为环状的互通立交结构,便于多个方向的交通流快速流动。
二、互通式立交的应用场景1. 缓解交通拥堵:互通式立交能够将交通流迅速引导到合适的道路上,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的通行效率。
2. 提高交通安全:通过设立互通式立交,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交通的安全性。
3. 优化路网布局:互通式立交能够根据城市道路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立交桥和匝道的位置,优化道路布局,提高交通流畅度。
4. 提高通行便利性:互通式立交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叉口的红绿灯等待时间,提高了车辆的通行便利性。
5. 节约用地资源:相比传统的十字路口,互通式立交不需要设置红绿灯和过街天桥/地下通道,能够节约用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互通式立交的优化方法1. 合理设计互通布局:在规划和设计互通式立交时,要考虑城市道路的实际情况以及交通流量的分布,合理确定互通布局,尽量减少交通冲突。
2. 考虑不同交通工具需求:在互通式立交中,要兼顾不同交通工具的需求,设置专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保障行人和自行车的安全与通行便利。
3. 设置智能交通系统: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可以对互通式立交进行实时监控和调节,提高交通流量的运行效率。
4. 完善规划管理机制:在互通式立交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规划管理机制,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与协作机制,确保互通式立交的建设和运营处于良好状态。
高速公路城市化改造之互通立交设计要点分析
高速公路城市化改造之互通立交设计要点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区各领域往来日益频繁,对公路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不断完善高速公路质量成为了推动我国交通行业的主要助力,设计和建设高速公路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各类产品的运输情况,还会关乎国家的综合国力情况和经济利益的获取方面。
真正对所设计的高速公路的路线影响因素有很多种,比如,地质情况、人文环境以及施工标准等等,这就给设计高速公路的基本思路和选线方面带去了极大的挑战。
需要相关单元和工作人员及时革新设计观念,积极采用新型的技术,有效促进高速公路设计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高速公路;快速路;互通立交引言交通安全设施是指为保证行车安全而设立的各类设施的总称。
这些设备有的用于指导司机的视线,为司机提供有用的信息;有的设备则能在意外情况下为车辆提供安全保护,从主动和被动两个角度保证行车安全,确保交通顺畅性,提升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的稳定性。
1现状立交设计特点高速公路互通采用服务型互通立交形式,是广深高速公路设计中的一大特色,为国内传统互通立交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该互通立交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占地面积大,利用率低。
采用服务型互通,在功能上不仅完全可以控制车辆的出入,同时还兼具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功能,可以服务于当地居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然而该互通立交占地较多,但利用率较低。
(2)交通组织复杂,绕行距离长。
由于设计中对服务功能的综合考虑较多,导致上、下行车辆均需围绕环形匝道进行长距离的绕行,尤其高速公路入口指向性不明确,易误行引发安全事故。
(3)地方路网的影响。
服务型互通运行多年,对当地的道路及城市规划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地方路网的交通组织大量利用互通立交的外环匝道,因此对外环匝道甚至环内道路进行任何改造,都会不可避免地给对方交通带来较大影响。
2高速公路改快速路互通立交设计要点2.1合理选择立交位置在设计初期,确定合适的互通式立交位置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这也能够帮助设计人员明确交通的枢纽节点。
小议城市互通立交设计
小议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城市互通立交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城市交通设施,能够使车辆在城市高速公路上畅通无阻,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给市民带来更加便利的交通出行体验。
因此,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
一、合理规划与选址城市互通立交的规划和选址是设计的第一步。
好的规划和选址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道路交通流畅度。
首先,需要对城市交通流量进行分析,合理规划立交桥设计,避免短线通行不畅、交叉口不平衡等问题。
同时,选址应该考虑到周边居民的生活,避免对其生活产生负面影响,选取对居民的影响最小化的地点。
二、人性化设计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需要关注人性化因素。
设计师应该考虑到行人和自行车等非机动车的通行,使他们在立交桥上安全畅通。
此外,在行车和行人通道的设计上,应该尽量减少障碍,提高景观质量和交通安全性。
同时还要考虑到周边环境和当地文化,让设计融合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让市民从交通设施的使用中感受到城市的美好。
三、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因素。
首先,在材料选择上,应该优先选择绿色环保材料,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在设计上考虑到立交桥的自然通风、采光等问题,将自然气候条件融入到设计中,减少能源的消耗。
另外,在立交桥的周边应该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植被,美化环境同时减轻城市的空气污染。
综上,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需要设计师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在规划和选址、人性化设计和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下功夫,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打造舒适、安全、美观的城市交通环境,为广大市民出行带来便利和快捷,为城市高速公路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分析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分析立交桥是连接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枢纽,它们可以提高交通效率,改善交通流量,减少堵车,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整体运行效率。
在城市规划中,立交桥的设计至关重要,它需要考虑到城市的道路网络,交通流量,以及周边地区的环境。
本文将针对城市互通立交设计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优化设计的建议。
立交桥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的道路网络和交通流量。
在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中,需要根据城市道路的走向和交通流量来确定立交桥的位置和形式。
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流畅度。
对于城市不同地区的交通状况,立交桥的设计也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例如在繁忙路口增加匝道或者拓宽桥面,在高交通密度的地区设置更多的过街天桥等。
立交桥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
在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周边的环境因素,例如周边建筑、居民区、自然环境等。
合理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立交桥的建设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相处。
立交桥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周边的景观和文化特色,通过合理的美化和照明设计,使立交桥不仅起到交通功能,还能够成为城市的地标之一。
立交桥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
在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中,需要考虑未来城市的发展规划,合理预留一定的建设空间,以适应城市未来交通流量的增长和城市扩张的需求。
还需要考虑到立交桥的可维护性和可拓展性,保证立交桥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持良好的交通运行效率。
立交桥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交通安全。
在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中,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交通安全因素,采取合理的交通控制措施和安全设施,确保立交桥的使用安全性。
还需要考虑到立交桥的设计是否符合交通规范和标准,以保障立交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道路网络和交通流量、周边环境、未来的发展需求和交通安全等因素,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交通流动,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希望未来在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中,能够更加注重以上因素,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和改善。
小议城市互通立交设计
小议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是现代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和交通工具的不断增多,城市路网的互通性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
城市互通立交是解决交通拥堵和提高城市路网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合理、科学地设计城市互通立交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首先,在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交通压力。
城市的交通流量大,需要设计合理的立交解决思路,以满足城市高速快速道路的日益增长的车流量。
适当的路口规划和道路分流是此类设施的首要精神。
也就是说,应该在地图上确定主要名称、高速道路和其它位于同一地点的设施,然后确定各个地点之间的障碍、拥堵和其他问题。
只有在确定了基本要素后,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需要考虑的是环境问题。
立交设计应该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减少土地使用,不破坏野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等。
因此,在设计这类设施时,必须充分考虑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住宅环境,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用地布局和建设。
第三,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需要考虑通行效率。
通行速度是城市互通立交设计的重要指标。
设计人员应该亲自调查现场情况,理解交通线路和道路宽度、高度、安全和交通流量等参数,以便优化路线和交通流量。
同时,还需设计合理的出入口和桥梁长度、桥梁宽度等技术性问题,使交通流能够通过这些因素。
第四,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需要考虑的最后一个重要因素是美观度。
这些交通设施往往位于城市的重点地区,对城市形象和发展方向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建筑和景观设计,增加美观性和使用感。
综上所述,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四个方面的因素,以期使其建设成为高效、美观又环保的现代交通设施,为城市发展和人民出行提供更好的服务。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技术发展回眸与创新
道路 C D、 交桥 头处 理 、 A 立 加筋 土 挡土 墙 等方 面对 2 世 纪 城 市互 通立 交设 计 技术 的创 新 与发 展进 行 了 回眸 ; 0 总结 了 2 世 l 纪天津 城市 快速 路互 通立 交设计 在制 定 国 内首部 快速 路 设计 标 准 、 结合 实 际突 破规 程综 合 确定 立交 等 级 、 交 方 案选 型 的 立 新 构思 、 立交 交通 安 全设计 及科 学研 究 与立交 设计 相 结合 等方 面 的新 提 高 。
圈 1 八里 台立 交示 意圈
( )二层 部 分互 通 苜蓿 叶立 交——解 放 路 3 “ ” 型 立 交 R字 解 放路立交方 案 中结合路 口建筑密 、 集拆 迁 难度大 的特点 ,提 出利用湘江道及大沽路原 路网 作为两个地面 匝道 , 另修建一个苜蓿叶匝道 , 留 保 地面色灯 的“ ” R 字型二层立 交方案 , 减少拆迁 , 缩 短施工周期 。 ( )三层定 向加苜蓿 叶组合 型立交—— 中山 4 门蝶 形 立 交 位 于 中环 线 东 半 环 ,该 路 口西 侧 为 学 校 与住 宅楼 , 东侧 为 空 地 , 计 将 中环 线 主线 向东 偏 移 形 设 成上 、 下行 曲线 高低定 向桥 , 将相邻两片苜蓿 叶叠
立交
当相交道路为主干道或次 干道时 ,且转 向流
收稿 日期 :0 8 0 — 9 20—42
作者简介 : 芳 (99 )女 , 海市 人 , 朱兆 13一 , 上 国家级 设计 大 师 ,
教授级 高级工程 师 , 问总工 程师 , 事道桥 设 计咨 询工作 。 顾 从
合在 西侧 , 形似彩 蝶 图案 而得 名 , 交叉 点分散 , 有
1 2 0世纪 城 市 互 通 立 交 设 计 技 术 发 展 的 色 灯 或 环 岛 的 简 易立 交 方 案 ; 回眸 ( ) 层 扁 平 莒 蓿 叶全 互 通 立 交— — “ 空 匝 2三 架
天津城市互通立交设计技术发展回眸
n e eo me t t i rh e sg t h oo yi t t c nu y a dd v lp n e i ec a g ei c n l g e 0 e t r. h t cy n t n d n e nh 2 h
Ke r s:rf cfo t d n y as sme ts u trl o e ;nec a g pec o sn ywo d ta w i l n e e c ; se s n t cu a d l i r h r m t n et —h o ig y
线 形 设计 等 方面 创 造 与 积 累 了宝 贵 的 经 验 ,立 交 C 水 平 不 AD
小议城市互通立交设计
小议城市互通立交设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和交
通事故频发等问题,各地纷纷开始在城市道路交通网中建设立交桥。
立交桥是一种交通建
筑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有效地分流交通,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促进城市交通的顺畅。
对于
现代城市的发展来说,立交桥的设计和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城市互通立交是相对于单向直通立交而言的,它是连接不同城市或不同街道之间的立
交桥。
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方向的车流量,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城市之间的
空间和交通密度,在设计城市互通立交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保证其在实际应用中起
到最大的作用。
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城市道路的基本情况,比如道路的车流量、交叉口等
情况,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城市规划和地形地貌。
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城市互通立交的
设计方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不能孤立地进行设计,需要结合城市的整体规划,确保城市互通立交的功能和效果。
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方向的车流量和速度。
不同方向的车流量和速度
不同,因此需要确保不同方向的车辆可以顺利地通行,并且要保证安全。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车流量,并且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比如车辆监控系统等,确保城市互
通立交的设计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真正起到作用。
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未来发展。
城市的未来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
的过程,因此在设计城市互通立交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未来交通的发展趋势,确保城
市互通立交的设计在未来能够适应城市交通的需求。
城市道路互通立交特点解析及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互通立交特点解析及设计探讨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居民汽车拥有量迅速上升,与此同时,许多城市的市政交通建设发展缓慢,难堪重负,尤其是在交通枢纽地段,车辆堵塞现象日益严重。
城市道路枢纽互通立交的科学建设,不仅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便市民日常出行,也有利于改善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
为此,该文将对市城市道路枢纽互通立交的特点以及设计研究进行探究,并提出合理建议,希望通过本文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道路;互通立交;特点;设计引言互通式立交是公路和城市道路各个部分的连结点,关系着整个道路的通行问题。
正确的选择设计位置,设计线形,准确应用技术指标,对提高整条路的通行能力和降低施工成本有着显著的作用,此外良好的选型还能够增加公路的景观效应。
1城市道路枢纽互通立交的概念与发展现状1.1城市道路枢纽互通立交的概念互通立交即互通式立体交叉,是指设置跨线构造物使相交道路实现空间分离,并且在上下道路之间通过匝道连接,以为车辆提供转弯途径的交叉方式。
互通立交的主要功能是使不同交叉道路上的车辆能够实现转弯换道行驶,消除不同方向各条道路的交叉冲突点,减少各道路方向上行驶车辆的互相干扰。
目前,互通立交根据道路交叉几何形状与交叉处车流运行方向的差别,主要可分为完全互通式、部分互通式和环形立交(如图1)三种类型。
其中,完全互通式主要包括苜蓿叶式立交(如图2)、喇叭形立交等,部分互通式主要包括部分苜蓿叶式立交、菱形立交(如图3)等。
1.2城市道路枢纽互通立交的发展现状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城市道路枢纽中互通立交的建设使用为我国众多城市极大地缓解了交通压力。
但是,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汽车拥有量的爆发式增长,互通立交的建设发展现状也已不容乐观。
目前,在城市道路枢纽地段,之所以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状况,一方面,是因为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城市道路枢纽中互通立交的建设发展缓慢,存在诸多弊病,导致难以满足新时期的城市交通需求。
基于互通式立交的交通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
基于互通式立交的交通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逐渐凸显,需要更加高效、智能的交通模式来提升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
本文将探讨基于互通式立交的交通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以期提供解决交通问题的新思路。
一、互通式立交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互通式立交,是指通过在高速道路上建设特定的连接桥梁或隧道,实现高速公路与城市主干道之间的无信号、连续畅通的交通联络。
其特点包括:1. 无信号联通:互通式立交采用直行、左转、右转等通行方式,消除了传统交通信号灯的限制,提升了通行效率。
2. 双向交叉口:互通式立交的连通道路之间都可以实现双向交叉口,有助于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
3. 安全性与舒适度:互通式立交通常设置匝道和直行道,保证了车辆出入互通立交的安全,同时也减少了车辆切换车道的次数,提供了舒适的交通环境。
4. 空间利用效率高:互通式立交结构紧凑,相对于传统交叉口,可以节省大量道路用地,提高城市道路利用效率。
二、基于互通式立交的交通模式创新1. 互通式立交与公共交通的整合基于互通式立交的交通模式创新,可以进一步整合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与道路交通之间的相互衔接度。
例如,在互通式立交的上部空间可以设立公交站,方便乘客的候车和换乘,同时也鼓励私家车辆的停驻,提供多种出行选择。
此外,可以将轨道交通与互通式立交有机结合,实现地铁站与互通立交相连,方便地铁乘客的进出和道路交通的连通。
2. 互通式立交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基于互通式立交的交通模式创新还可以结合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现交通流量的智能调节与优化。
通过在互通式立交入口处设置车辆识别装置和实时流量监测设备,可以收集并分析道路上的交通数据,进而实现根据实际交通情况对交通灯信号进行动态调节。
这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以使得互通式立交的交通流量更加均衡,进而提升整个交通系统的效率。
三、基于互通式立交的交通模式创新的应用研究1. 交通模拟仿真为了验证基于互通式立交的交通模式创新效果,可以利用交通仿真系统进行仿真实验。
对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思考
互通立交的竖曲线一般需要根据立体交通空 间进行设计,根 据 相 交 道 路 的 高 程 特 点 进 行 选 择, 并确定适宜的坡度,坡度过大会使得交通事故发生 概率大大增加,一般要求道路坡度在 -2% ~3%范 围内,超过该范围需要对车速进行明显限制。平曲 线需要考虑行车的最小半径要求,不能出现半径过 小使得车辆行车离心力过大,出现侧向失稳问题。
1 前 言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各类资源在城市得到了 高度集中,城 市 的 人 口 密 度 也 越 来 越 大,这 使 得 城 市的交通问题变得非常突出。大量的城市道路建 设在有限的城市土地下需要从空间上进行路线交 叉,为了满足 不 同 路 线 车 流 的 交 互,需 要 采 用 互 通 立交的设计思路,使得各个行驶方向的车流不受干 扰能够高效率通行。
·67·
总第 290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第 4期
险被进一步扩大。此外,车流汇集过程中也存在视 距不足的问题,这使得不同路线车辆汇集撞车的风 险增大。
3 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方法与内容
鉴于城市互通立交的上述特点,开展互通立交 的设计时首先应该考虑交通通行需求进行总体路 线交叉的规划,其 次 需 要 选 择 合 理 的 路 线 交 叉 方 式,不同交叉方式所适用范围与情况不同。 3.1 互通立交的总体布局规划
(2)行车视距可能受限。为了满足不同线路的 交叉要求,同 时 满 足 道 路 坡 度 的 设 计,需 要 采 用 较 多的小半径曲线或者回头曲线等设计思路,以减缓 道路的纵向坡度,但是这又存在行车视距可能不足 的问题,同时 又 在 较 高 的 行 车 速 度 下,行 车 安 全 风
道路桥梁设计中的创新技术和趋势
道路桥梁设计中的创新技术和趋势摘要:本文探讨了在道路桥梁设计领域的创新技术和趋势。
首先,介绍了创新技术和趋势对道路桥梁设计的重要性,强调其在提高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方面的关键作用。
其次,详细讨论了高性能材料的应用、先进的结构分析和模拟工具、以及可持续建筑材料和技术,这些创新推动了桥梁设计向更高水平发展。
然后,着重探讨了数字化设计和建模技术,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以及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AI)的应用,这些技术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视化效果。
最后,讨论了新兴桥梁设计趋势,包括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集成、自动化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挑战和机遇,以及气候变化适应性设计。
关键词:创新技术;桥梁设计;数字化技术引言在现代社会,道路桥梁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关键的交通和经济功能。
随着城市化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桥梁设计领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道路桥梁设计中的创新技术和新兴趋势,这些技术和趋势对提高桥梁的性能、可持续性和智能化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将讨论高性能材料的应用,以及先进的分析和模拟工具如何推动桥梁设计的进步。
接着,将探讨数字化设计和建模技术,包括BIM、VR、AR和AI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改善设计流程。
最后,我们将关注新兴桥梁设计趋势,如智能交通管理、自动化技术和气候适应性设计,展望未来桥梁设计的前景。
这些讨论将揭示道路桥梁设计的未来方向,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城市需求和挑战。
一、创新技术和趋势在道路桥梁设计中的重要性首先,创新技术和趋势可以提高桥梁的设计效率和质量。
通过采用高性能材料、先进的结构分析工具以及数字化设计和建模技术,工程师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和评估桥梁的性能,从而减少设计错误和缺陷。
其次,可持续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减少环境影响。
在考虑气候变化和资源有限性的今天,采用可再生能源集成和低碳设计原则可以使桥梁更加环保,降低碳足迹,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
观幕主题建构城市交通立交桥感想与收获
观幕主题建构城市交通立交桥感想与收获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交通的日益繁忙,城市交通立交桥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交通建设设施。
建构城市交通立交桥的出现,不仅在道路交通出行方面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还在建筑设计方面增加了更多的艺术美感和时尚感,让人们在生活中有更多的美好感受和情感共鸣。
作为一个普通路过的行人,我最初对于观幕主题建构城市交通立交桥的建设并没有太多的认识和了解。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地意识到,这些交通建设不仅是为了方便市民的出行,还在建筑与文化上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人文氛围。
在观幕主题建构城市交通立交桥中,我最为欣赏的是其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
这些交通立交桥不再是单调乏味的单一建筑,而是体现了相关文化和艺术元素的建筑物。
这些建筑的外观造型、灯光、色彩和装饰都体现了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让人们在行驶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美感和视觉享受。
其次,在这次建筑设计中,我学习到了大量的知识。
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我了解了城市交通的基本原理,深入了解了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及施工等方面知识。
在技术方面,我们还学习了众多的设计软件技巧,包括CAD建模技能及3D渲染技术等,提高了我们在规划和设计方面的能力。
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思考
从 城 市 互 通 立 交 的 设 计 原 则 入 手 对 城 市 互 通 立 交 设 计及 其 注 重
,
点 加 以 分析
。
关 键词 城 市互 通 立 交 ; 设 计 思 考
:
城 市 互 通 立交 因 其 有 着 空 间多层 的立体结 构形 态 成 为 了 很 多 城 市 中高 速道 路 的 交 通 转 向 的重 要道 路枢 纽 并且对城 市的 交 通 起 到 了 梳理 与控制 流 量 的作 用 本 文结 合城 市 互 通 立交 设计 过 程 中所应 当遵循 的原 则 并对 其设计要 点进行探 讨
, , 、 , , 。 , , , 。 , , , , ,
一 城 市 互 通 立 交 的 设计 的原 则
、
( 一 ) 消 除城 市 拥堵 对 于一座 城 市 的道 路 交 通 往 往会 由于 平 面 交 叉 通行 能 力 的 不足而导 致几条 相 关 联的道 路 通 行受 到 严 重 的拥 挤与堵 塞 而 且 有 时还 容 易 出现 交 通 事故 造成 无 可 挽 回 的 经 济 损 失 和 人 身 伤 亡 因 此 面 对城 市 这种平 面交 叉 通 行能 力有限 的状况 根 据 其 相 关 规 划 建设 城 市 互 通 立交 可 以 有 效地缓解 日益 增长 的城 市 交 通
, 。 , , 、 , 。 , , , ,
,
对 于景 观 的设 计则 需 要 根 据 具 体 的道 路 情况 在 不影响正 常 的交 通 功能情况 下 进行合 理 的布 局 一 般情 况 下 景观 的 设 计采 用 了混合式 的设 计 在 主干道 的人 口 处 采 用规 则 式 而其 他部 分 则 为 自然 式 使 得 城 市 互 通 立交与 周围的景 观相 协 调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思路探析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思路探析摘要:互通式立交是干线公路交叉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修建互通立交。
城市互通立交的建设条件复杂,功能要求全面,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本文就城市互通立交设计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互通式立交桥;结构设计;桥面结构1 引言城市立交可以解决市区车辆拥堵问题,是目前较为广泛的一种交叉形式。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发展,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很多城市都开始修建互通立交。
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理念也在持续不断的更新,从早期的追求规模宏大、打造城市景观的理念到现在的“安全、节约、适用”理念,设计中更多地体现了“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原则。
互通立交分布于城市主要道路的节点上,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
城市互通立交的建设条件复杂,功能要求全面,建设时应对交通量、交通类型、拆迁占地、造价、环境协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2 互通式立交匝道设计线的确定连接互通式立交中相交道路并且供上下相交道路转弯车流行驶的连接道,称为匝道。
匝道的出入口处与高速公路连接的平顺性影响着车辆的安全行驶,也是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的难点和重点。
在设计中,匝道的设计线宜采用靠主线一侧的匝道行车道边线。
这样的处理,在以后的设计中能很好地使出入口匝道处路面与主线相衔接。
匝道路面的旋转也采用此线作旋转轴,不论出入口以后匝道路面的超高大于或小于主线路面超高(或路面横坡),都能容易地得到满足。
在单喇叭互通式立交中,匝道的设计线是采用环形曲线还是S型曲线非常重要。
不少设计中都以交通流量作为确定内环匝道布设的依据,即流量小的方向通过内环,流量大的通过外环的S 型匝道。
因此将出口匝道设置成S型曲线,而将环形曲线作为入口匝道。
其实另外一个考虑的因素也同样重要,即出口匝道的线形指标要高于入口匝道,一般情况下对于交通量小的匝道,采用环形匝道,无论是从交通容量上还是从行驶费用上都是妥当的;但内外环交通量相差不悬殊时,应充分重视出口匝道的重要性。
互通立交设计个人总结
互通立交设计个人总结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道路交通流量大、车辆拥堵的问题,互通立交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互通立交的设计进行个人总结,并分享我对其的理解和感悟。
互通立交的设计是为了实现不同道路之间的无缝连接,使车辆能够方便快捷地转换行驶方向。
在设计过程中,我认为要考虑到不同道路的交通流量、车辆种类和行驶速度等因素。
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合理的互通立交,既能提高交通效率,又能确保交通安全。
互通立交的设计需要兼顾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需求。
比如,对于左转弯和右转弯车辆来说,应该设置专门的弯道,使其能够顺利转弯。
而直行车辆则需要通过直行通道,保证其畅通无阻。
在设计过程中,我发现合理规划车道数量和宽度,以及设置合理的引导标线和交通信号灯,对于提高车辆通行效率非常重要。
互通立交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需求。
应该设置人行天桥、地下通道或者人行横道,为行人提供安全通行的通道。
对于非机动车来说,应该设置专门的自行车道,并与机动车道有良好的隔离措施,保证其安全通行。
在设计过程中,我还发现互通立交的美化和绿化工作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和绿化植被的布置,不仅可以提升互通立交的美观度,还可以改善周边环境,增加人们的舒适感。
同时,互通立交的设计还应该注重节能减排和环保,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互通立交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只有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规划,才能实现互通立交的理想效果。
因此,我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
总的来说,互通立交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做出合理的规划。
通过我的个人总结和实践经验,我深刻认识到互通立交设计对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实现交通流畅、安全高效的目标。
小议城市互通立交设计
小议城市互通立交设计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间的交通联系日益密切,城市互通立交作为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和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需求、交通流量、环境保护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以满足城市交通需求和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一、设置互通立交的原因及意义1. 城市交通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需求不断增加。
城市互通立交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满足城市交通发展需求。
2. 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城市互通立交的建设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减少车辆排放,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质量。
3.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合理设置城市互通立交,可以有效畅通城市主要交通枢纽,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促进城市产业和商业的繁荣。
4. 提升城市形象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可以为城市增添美丽的景观,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推动城市的发展与繁荣。
二、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原则1. 合理规划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合理规划交通枢纽布局,确保立交桥的设置符合城市发展需求和交通流量要求。
2. 科学布局城市互通立交的布局要科学合理,考虑到各种交通交汇的情况和周边环境,合理设置匝道和匝口位置,确保交通畅通和安全通行。
3. 环境保护在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绿色建设,合理设置绿化带、景观设施,采取绿色材料和节能措施,提高城市互通立交的环保水平。
4. 安全通行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要考虑到行车安全和交通流畅,合理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灯,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5. 美化环境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要注重美化城市环境,创造美丽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6. 便捷换乘在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中,要考虑到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需求,合理设置换乘设施,提高城市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三、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要点1. 建筑形式城市互通立交的建筑形式要符合城市风貌,与周边建筑相协调,结构要稳固耐用,美观大方,提升城市形象。
立交桥式发展路径
立交桥式发展路径引言立交桥是现代城市交通建设中常见的一种桥梁形式,它在解决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立交桥的发展路径是从最初的简单桥梁演进至多层、多功能的综合交通设施。
本文将从历史演变、设计原则、建设技术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以期探索立交桥式发展路径的过程和转型。
1. 历史演变立交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但真正起源于现代的城市规划和交通建设。
20世纪初,汽车逐渐普及,交通拥堵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解决道路交叉口的通行问题,人们开始尝试以桥梁结构来改善交通状况。
最早的立交桥以简单的单层结构为主,通常由两条道路交叉而上下互不干扰。
随着城市交通规模的扩大,单层立交桥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人们开始探索多层立交桥的建设。
通过将上下行道路分层设置,立交桥可以实现多条道路的交叉和连接,提高通行效率。
此后,随着技术进步和城市规划的不断发展,立交桥逐步演变为多层、多功能的综合交通设施。
2. 设计原则立交桥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道路流量、交叉位置、土地利用和美观性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计原则。
2.1 优化交通流量立交桥的设计应考虑道路的通行效率,以提高交通流量并减少拥堵。
合理的立交桥设计应根据车流量和交叉口的需求,合理设置匝道和出入口,以确保交通畅通。
2.2 安全性立交桥的设计应注重交通安全。
合理的坡度、弯曲半径和视线距离等设计要素能够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此外,应设置合适的护栏和标志,提醒驾驶员注意交通规则和条件。
2.3 土地利用立交桥的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土地利用,以最大限度地节省土地资源。
合理的交叉口位置和立交桥结构可以减少对周围土地的占用,使土地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于其他用途。
2.4 美观性立交桥的设计也要注重美观性。
合理的外观设计和良好的景观布置可以使立交桥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增加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3. 建设技术立交桥的建设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以适应城市交通建设的需求。
3.1 结构技术立交桥的结构技术涉及到桥墩、桥面、支撑系统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5 马鞍形立体交叉示意图
b.三层 Y 型加苜蓿叶组合型立交— ——长春立交 长春立交是全国首座五岔路口大型互通立交 ( 见 图 6) , 路 口 长 期 受 长 沈 铁 路 线 阻 隔 , 流 量 较 大 而 不 均 , 流 向 多 达 20 个 。据 预 测 , 机 动 车 以 东 西 直 行 流 量 为 主 , 占 65%, 南 北 直 行 占 一 对 左 、右 转 流 量 , 因 另 有 出 路 可 略 去 。通 过 分 析 , 设 了 10 个 匝 道 , 把 6 条 直 行 线连起, 实现了机非分行与机动车全互通。设计 中 , 根 据 道 路 性 质 、流 量 大 小 及 匝 道 位 置 , 因 地 制 宜, 大大简化了立交形式, 采取三层 Y 型加苜蓿 叶 组 合 型 立 交 形 式 , 造 型 象 一 只 巨 大 燕 形 风 筝 。占 地 仅 7.3 hm2。 c. 双 层 匝 道 、双 叶 苜 蓿 叶 四 层 立 交— —— 大 连 市香炉礁立交 大连市香炉礁立交为大连市首座互通立交,
图 3 王顶堤立交示意图
( 6) 三 层 定 向 加 苜 蓿 叶 组 合 型 立 交— —— 卫 国 道立交
东 半 环 在 20 世 纪 90 年 代 修 建 了 卫 国 道 立 交 , 该 口 为 五 岔 路 口 , 相 交 道 路 有 快 速 环 线 、放 射 线及主干道, 因四周建筑密集, 拆迁受限制, 因而 采 取 分 期 修 建 方 式 。对 20 个 方 向 交 通 流 量 通 过 分 析, 一期工程只对六个主流向设置匝道, 形成三层 定 向 加 苜 蓿 叶 组 合 型 立 交( 见 图 4) , 其 它 方 向 交 通流及非机动车仍在地面环岛通行。 1.2 改革开放立交设计构思创新更显巧妙
位于大连市入市快速干道东北路与疏港路两条交 通大动脉交汇处, 是大连市中心市区的交通枢纽。 立交修建前, 该路口经常发生严重的交通阻塞, 通 行 能 力 低 。在 方 案 中 , 首 次 提 出 多 层 交 通 体 系 的 新 构思, 设计中利用南北向东北路必须连续跨越路 口中心的两条高路基的铁路干线高架路的空中优 势, 提出将立交的四个左转匝道重叠到铁路北侧 的构思, 将立交匝道较好地布置在由两条铁路与 一条明渠组成的扁三角形用地中, 形成双层匝道 双 叶 苜 蓿 叶 四 层 立 交 方 案( 见 图 7) , 比 原 方 案 节 约 占 地 6 hm2, 节 省 投 资 1 千 万 元 。方 案 占 地 少( 仅 8.6 hm2) , 交 通 功 能 好( 通 行 能 力 达 1.2 万 pcu/h) , 投 资 省( 1.17 亿 元) 。1988 年 建 成 通 车 , 从 交 通 调 查 数 据 证 明 , 其 车 速 提 高 4.2~5.6 倍 , 解 决 了 大 连中心市区交通堵塞, 效益显著。
图 1 八里台立交示意图
( 3) 二 层 部 分 互 通 苜 蓿 叶 立 交— —— 解 放 路 “R”字 型 立 交
解 放 路 立 交 方 案 中 结 合 路 口 建 筑 密 、集 拆 迁 难度大的特点, 提出利用湘江道及大沽路原路网 作为两个地面匝道, 另修建一个苜蓿叶匝道, 保留 地 面 色 灯 的“R”字 型 二 层 立 交 方 案 , 减 少 拆 迁 , 缩 短施工周期。
2008 年 6 月第 6 期
城市道桥与防洪
专题论述
3
12) 。 这 些 图 突 出 了 交 通 主 流 , 使 方 案 构 思 有 的 放 矢, 加快立交交通分析与方案形成的过程以及方 案构思的正确性, 提高了选型的正确性及中选率。 上海三立交均通过上法精选而形成推荐方案。
图 6 长春立交示意图
( 1) 简 易 立 交— —— 长 江 道 、东 兴 、东 风 、西 青 道 立交
当相交道路为主干道或次干道时, 且转向流
收稿日期: 2008- 04- 29 作者简介: 朱 兆 芳( 1939- ) , 女 , 上 海 市 人 , 国 家 级 设 计 大 师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顾问总工程师, 从事道桥设计咨询工作。
2008 年 6 月第 6 期
城市道桥与防洪
专题论述
1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技术发展回眸与创新
朱兆芳
( 天 津 市 市 政 工 程 设 计 研 究 院 , 天 津 市 300051) 摘 要 : 该 文 从 立 交 方 案 构 思 、立 交 交 通 分 析 的 构 思 新 方 法 、立 交 方 案 比 选 评 价 结 构 模 型 、立 交 交 通 工 程 的 设 计 、城 市 立 交 道 路 CAD、立 交 桥 头 处 理 、加 筋 土 挡 土 墙 等 方 面 对 20 世 纪 城 市 互 通 立 交 设 计 技 术 的 创 新 与 发 展 进 行 了 回 眸 ; 总 结 了 21 世 纪 天 津 城 市 快 速 路 互 通 立 交 设 计 在 制 定 国 内 首 部 快 速 路 设 计 标 准 、结 合 实 际 突 破 规 程 综 合 确 定 立 交 等 级 、立 交 方 案 选 型 的 新 构 思 、立 交 交 通 安 全 设 计 及 科 学 研 究 与 立 交 设 计 相 结 合 等 方 面 的 新 提 高 。 关键词: 交通流量发展趋势; 评价结构模型; 立交选型; 交通安全; 仿真设计; 通行能力; 立交枢纽规划 中 图 分 类 号 : U412.35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1009- 7716( 2008) 06- 0001- 14
2
专题论述
城市道桥与防洪
效地降低了桥梁高度。这座彩蝶立交是一座三层 定 向 加 苜 蓿 叶 组 合 型 立 交( 见 图 2) ,
2008 年 6 月第 6 期
图 2 中山门立交示意图
( 5) 三 层 定 向 加 迂 回 匝 道 的 组 合 型 立 交— —— 王顶堤立交
从 上 世 纪 90 年 代 起 , 在 中 环 线 流 量 较 大 的 交 通矛盾突出的主要交叉口相继修建了互通立交, 西 半 环 修 建 了 王 顶 堤 立 交 。 该 口 中 环 线 呈 90 (转 角, 相交道路双向直行为主流外, 中环线方向左、 右转也是交通主流; 另一特点是西口与北口一对 左 、右 转 流 量 也 较 大 , 亦 属 路 口 主 流 。 为 此 , 对 两 个左拐主流采取定向匝道, 两个次要左拐采取环 形匝道并与流量略小的直行主流交织, 保证了主 流 通 畅 。 立 交 地 处 天 拖 南 、王 顶 堤 、华 苑 居 住 区 , 高科技产业园区及一中心医院, 为减少占地, 立交 匝道集中布置, 充分利用空间安排各向匝道, 利用 东 、西 向 上 、下 行 高 低 桥 布 设 迂 回 匝 道 穿 越 , 形 成 三 层 定 向 加 迂 回 匝 道 的 组 合 型 立 交( 见 图 3) 。
天津中环线位于中心市区, 车流量大, 建筑密 集 。当 时 , 城 市 交 通 主 要 矛 盾 是 机 动 车 与 非 机 动 车 的矛盾。天津是中国自行车王国, 道路大部分为 三 、四 块 板 断 面 , 实 行 机 、非 分 行 。 当 时 国 家 经 济 不算富余, 立交方案设计中以交通工程学为指导, 在满足交通功能前提下, 因地置宜, 从现状实际出 发, 通过对立交匝道的巧妙安排, 获得了拆迁占地 少 、投 资 省 、功 能 全 、造 型 美 的 最 佳 效 果 。 1.1 天津市中环线立交方案构思特点
图 10 流量趋势图(一) 图 11 流量趋势图(二)
4
专题论述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8 年 6 月第 6 期
通 立 交— —— 上 海 内 环 线 共 和 新 路 立 交(图 14)。
图 12 莘庄立交 2020 年预测机动车交通流量图
1 20 世纪城市互通立交设计技术发展的 回眸
在 上 世 纪 1985 年 以 后 , 为 适 应 交 通 运 输 发 展, 天津城市互通立交从中环起步, 三环十四射道 路的建设及京津塘等一批高等级公路的修建, 不 仅数量增长迅速, 而且形式多变, 在设计中学习引 进 了 交 通 工 程 学 , 并 不 断 总 结 、提 高 、创 新 , 立 交 设计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立交选型、交通分 析、方案评价、线形设计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 验, 立 交 CAD 水 平 不 断 提 高 。
由于受投资限制, 大部分为简单立交, 共四 座, 一座部分互通立交, 互通立交只是一个点缀, 中 环 线 东 、西 半 环 各 设 一 座 作 为 代 表 性 的 建 筑 , 同 时还保留了不少平交色灯路口。在立交方案设计 中, 首先根据相交道路性质进行定性分析, 然后根 据 流 量 大 小 、流 向 特 点 进 行 定 量 分 析 , 确 定 交 通 主 流, 因地置宜地确立立交形式, 下面介绍几个实 例:
图 4 卫国道立交示意图
院 与 全 国 设 计 人 员 , 在 大 连 、上 海 、昆 明 等 城 市 设 计 建 设 了 一 批 构 思 创 新 、巧 妙 的 立 交 。
a.三 层 马 鞍 型 环 形 立 交— —— 昆 明 西 苑 立 交 采取了天津外环张贵庄立交的机、非分行三 层 马 鞍 型 环 形 立 交 方 案( 见 图 5) , 一 个 方 向 为 定 向桥设在第三层, 二层为一长园环道, 纵向呈马鞍 型, 二层主流与左右转交通交织距离较长, 相应通 行能力高, 而且可以降低纵向标高而缩短桥长, 节 省 造 价 , 非 机 动 车 设 在 地 面 层 环 岛 内 通 行 。此 型 立 交用地节省, 造价低, 造型独特。
( 4) 三 层 定 向 加 苜 蓿 叶 组 合 型 立 交— —— 中 山 门蝶形立交
位于中环线东半环, 该路口西侧为学校与住 宅楼, 东侧为空地, 设计将中环线主线向东偏移形 成 上 、下 行 曲 线 高 低 定 向 桥 , 将 相 邻 两 片 苜 蓿 叶 叠 合在西侧, 形似彩蝶图案而得名, 交叉点分散,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