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定的行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笃定的行者
作者:兰兰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7期
摘要:卡萨特是西方现代主义美术中至关重要的一位女性画家,她的作品从油画、蚀刻板画到色粉笔绘画均有涉猎,技艺精湛且风格独特。
她毕生都在对绘画本体语言进行孜孜不倦地探索,以及对于艺术创新源源不断的尝试与追求。
她的艺术生涯经历了早期对古典主义绘画的承袭,到受印象画派的影响并与之和而不同,最后形成质朴、独特的个人风格。
她的绘画中展现了一个新女性对于自由、平等权利的信仰,并以绘画这一美的方式微妙而笃定地坚守着一个女性主义者的阵营。
关键词:现代主义;印象派;女性主义;拉康;镜像理论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047-01
玛丽·史帝文森·卡萨特是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美国著名的画家,同时也是整个西方现代主义绘画阵营中不容忽视的一员力将。
依时间脉络去梳理她存留于世的全部作品,不难窥探出其艺术发展的清晰轨迹和风格嬗变的前因后果:经由古典主义绘画的严谨学习阶段,到印象画派激情洋溢的感同身受,并最终寻得自己独特的艺术品格和精神风貌。
她的绘画作品较多地关注女性的社会角色和私人生活,在当时是具有很强进步意义的,晚期的作品更是孜孜不倦地表现母亲与子女之间的亲疏关系,既以微妙而深刻的方式应和了女性主义运动的前卫思想,更是以浪漫主义的情怀构筑了对人性和现代文明的深切反思。
她不仅为20世纪平面艺术的发展拉开了新的帷幕,也为女性艺术家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发展建立了一个可参照的蓝本。
一、古典主义的传承者
1868年她的画作《曼陀铃演奏者》首次被巴黎的沙龙所选中参展,此时的许多艺术家都在欧洲艺术激变的浪涛之中寻求新的表达方式,不管是马奈的平面化对强光下视觉的还原、还是库尔贝等人对现实主义题材诚挚的表现,他们都纷纷选择果断地与学院派的艺术划清界限。
唯有卡萨特依旧遵循着传统的绘画方式,不紧不慢亦步亦趋地前行,在含蓄稳重的表达之中隐隐散发着柯罗般浪漫主义的诗意与情怀。
她数十年如一日为沙龙提交绘画作品,虽然曾屡遭退回,但丝毫也不能消减她对于绘画的激情。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她不得不带着遗憾回到美国。
幸运的是她的绘画受到了芝加哥匹斯堡主教的青睐,并委任她前去欧洲的博物馆临摹科雷乔和帕尔玛的一些作品。
随即她来到西班牙,在完成主教任务之余,充满激情地绘制了《狂欢节撒花女子》、《酒神》等作品。
这一系列的作品都是西班牙人热情奔放性格的真实写照,沿用了文艺复兴时期肖像画的构图范式,并将一场光与色的视觉幻象引入其中。
笔触轻盈洒落,色彩随之自然流淌,肉体充满着生命的
活力,自是深得科雷乔绘画的精髓。
这时的卡萨特在西班牙已经小有名字,大家都在谈论着这位来自美国的女艺术家和她激荡人心的作品。
二、印象画派的同路人
1874年,卡萨特回到她钟爱的法国,并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持续为巴黎沙龙提供绘画作品。
可让她愤怒的是,她渐渐发现作为一个女性艺术家,很难被沙龙选中参展。
因此她以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新女性身份,对沙龙制度毫不隐晦地抨击,这也使得她的事业随一度跌入了低谷。
但天无绝人之路,她有幸与德加相识并经由其介绍进入印象画派。
她绘制了《自画像》、《蓝椅中的女孩》等具有印象主义风格的绘画艺术作品,并参与了1879年印象派的画展。
这一时期她的作品虽然仍以肖像画为主,却在极大程度上背离了古典主义肖像画的程式,构图上也显得更加自由潇洒。
较少地混色,利用异色的笔触分离并置,制造出光线斑驳的真实效果,同时亦谨慎地兼顾着画面形体的稳定性。
曾有评论中说到:印象画派中,唯有德加和卡萨特具有区别于其他人的绘画风格。
如果说德加精巧独特的视角丰富了印象画派的表现,那卡萨特在素描和色彩之间维持的玄妙平衡也是无人能及的。
在1878年这幅自画像中,卡萨特闲散地斜倚于棕色沙发的一角,目光坚定而深远。
画中她不再是一个正襟危坐的,拘泥于道德形式的旧式妇女,而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为的新女性。
不再将自己包裹于苍白而迎逢的微笑之中,如此洒脱自我丝毫无视我们的凝神关注。
这是卡萨特个性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她对于女性独立意识的深切思索。
她希望我们看到的不再是男人、家庭的附属物,而是一个个人格独立的高贵灵魂。
画中卡萨特身着白色长裙,阴影处冷色轻堆,坚定中带着些许孤高。
暖黄色的背景既将其推入前景,又将其嵌入自身无法绝对分离,随着深度的消解,绘画的平面与自律性得到了很好的呈现,具有很强的现代意识。
如果说之后的塞尚试图弥补印象主义绘画中形体稳定性的欠缺,让形体和色彩的表现各不偏废;那么卡萨特则是凭借其古典主义绘画的扎实功底,从未走入到印象主义绘画中光与色的极端。
三、独特风格的形成
19世纪的欧洲各种思潮接踵而至,女性主义运动也随之风生水起。
卡萨特也以其艺术作品与之遥相呼应,传达了一个新女性对于自由、平等、博爱的渴求。
此时也是卡萨特最为多产的几年,作品中几乎全是对母亲与孩子的亲疏关系客观而冷静的描绘。
哲学家拉康的镜像理论,曾揭示了婴儿与母亲关系逐渐疏离并最终获得个体认同,这一现象和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的一脉相承本性。
她的作品既维持了一个女性主义者的坚定立场,又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在母子关系朝圣般的回顾之中,既补偿了自身家庭生活的缺失,又对女性社会地位的不公无声地控诉,呈现出一种精神层面的高度圆满。
这些作品大部分都以亲朋好友或者委托人和其子女的日常生活为表现题材,其中包括著名的《洗澡》、《床上的早餐》等,按其时间脉络逐一品味,不难看出她对于画面的掌控能力与日俱增和技法的运用的惟妙惟肖,并在20世纪初期达到了高度的风格化。
她晚期的作品以一种相当虔诚的姿态向古典主义绘画致敬,在此间我们再次看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构图与敦厚笃实的形体,色彩过渡平稳柔和、古拙之中带着些许女性主义者的桀骜。
在各种美术流派激变、思潮汹涌跌宕的现代主义时期,她没有过多地追求形式上的创新与突变,反而退回到自己的内心,这样一种返璞归真、笃定而不盲从的创作态度让她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流逝,依然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参考文献:
[1]约翰·雷华德(美),平野(译)印象派绘画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T.J.克拉克(英).现代生活的画像——马奈及其追随者艺术中的巴黎[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
[3]吴永强.西方美术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
[4]朱立元.西方美学思想史[M].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2009.
[5]赵一凡.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西方文论讲稿[M].北京:新知三联书店,2007.
[6]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英).女权辩护[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7]易英.西方当代美术批评-文选[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