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教师招聘语文学科指导:文言倒装句式之宾语前置句

合集下载

文言文倒装句之常见宾语前置句

文言文倒装句之常见宾语前置句

文言文倒装句之常见宾语前置句湖北省武穴中学李玉萍学习目标:1.掌握宾语前置句的含义。

2.弄懂宾语前置句的类型。

教学过程一、宾语前置句的含义。

在古代汉语中,一些宾语经常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这种现象语法上称之为“宾语前置”。

特别提醒:这种语法现象是基于现代汉语顺序而言的。

二、宾语前置句的类型(1)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2)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3)特殊词语宾语前置A. “自”字解释为“自己”时B. “见”表动作偏指一方时C. “相”表动作偏指一方时D. “之”做标志E. “是''做标志(4)介词宾语前置A.疑问句中介词宾语前置B. 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三、具体讲解,实例展示(一)宾语前置句类型之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常用疑问代词如:谁、何、奚、安、胡、恶等。

A. 沛公安在?——《鸿门宴》”安在“应为”在安“,译为”在哪里“B.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应为”操何,译为“带来了什么”C. 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奚疑”应为“疑奚”,译为“疑虑什么”D. 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恶乎待”应为“待恶乎”,译为“凭借什么”(二) 宾语前置句类型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1. 释义:句中有否定副词如:不、弗、未、非或表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这类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则代词要放在谓语前。

2.实例展示A.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不余欺”应为“不欺余”B.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也。

(《庄子.秋水》)“莫己若”应为“莫若己”C. 不吾知也。

(孔子.《侍坐》)“不吾知”应为“不知吾”(三)宾语前置句类型之特殊词语宾语前置句A. “自”字解释为“自己”时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应译为“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城北徐公美)”B. “见”表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见背”是“背见”,译为“离我而去”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见录”是“录见”,译为“记得我”荷君见顾,不以外夷见忽——《崔枢不昧宝珠》“见忽”是“忽见”,译为“轻视我”C:“相””表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你、我、他(她)时实例展示: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初中语文文言句式倒装句之宾语前置

初中语文文言句式倒装句之宾语前置
在这种句式中,介词的宾语也前置。例如:④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⑥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情况在文言中也并不多。例如: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何功之有”即“有何功”】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成语: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命是从。【即:唯图利、唯问你、唯从命】③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惟兄嫂是依”即“惟依兄嫂”】(《祭十二郎文》)
【典例解析】
在下列各项中,宾语前置类型相同的两项是( )( )
A.唯利是图 B.莫我肯顾
C.何陋之有 D.何为者也
【解析】解题时容易失误的是,会选C、D两项。因为从字面上看,这两项似乎最为接近。但是,考虑问题应当透过现象看本质,如:C的动宾倒装,是借助提宾标志“之”来表现的一种类型,即前置的宾语“何陋”,其中心词是形容词“陋”,疑问代词“何”仅起修饰限制作用,而D则属于“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充当宾语”的倒装类型,二者是类属不同的。正确的答案是A与C,因为A用的提宾标志“是”,同的。B是否定式宾语前置。
【答案】A C
初中语文文言句式:倒装句之宾语前置
大致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置于动词前。例如: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②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论积贮疏》)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前置。例如:①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赤壁之战》)②沛公安在?(《鸿门宴》)③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古文倒装句基本类型

古文倒装句基本类型

古文倒装句基本类型
倒装句是古文中常见的一种句式,它通常通过调整句子成分的位置来突出强调某些信息,或者由于语言习惯、修辞等原因而采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古文中的倒装句大致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是将谓语放在主语之前的一种句式。

例如:灭六国者,六国也。

(谓语“灭”放在主语“六国者”前面)
二、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是将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的一种句式。

例如:
1.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亲其亲”、“子其子”是宾语前置)
2. 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是宾语前置)
三、介词结构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是将介词短语放在动词后面的一种句式。

例如:
1. 受任于败军之际。

(“于败军之际”是介词短语后置)
2. 当以草鞋诣州府。

(“以草鞋”是介词短语后置)
四、固定句式倒装
固定句式倒装是由固定句式变化而来的倒装句式。

例如:
1. 何……之有?(“何……之有”是固定句式,表示“有什么……”或“有什么样的……”)
2. 唯……是。

(“唯……是”是固定句式,表示“只是……”或“唯
有……才是”)
五、省略句倒装
省略句倒装是由于省略句子成分而形成的倒装句式。

例如:赏信而罚明。

(省略了主语)。

文言文中四类倒装句式很容易掌握

文言文中四类倒装句式很容易掌握

文言文中四类倒装句式很容易掌握文言倒装句四大类型:(1)宾语前置句(2)定语后置句(3)主谓倒装句(4)介词结构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定义】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特定条件下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这样就形成了宾语前置。

【类型】1.疑问代词充当宾语前置【特征】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当“谁、孰、何、曷、害、奚、安、焉、胡”等疑问代词作宾语时,要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

【实例】(1)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译文:我欺骗谁?欺骗天吗?](2)王者孰谓?谓文王也。

(《公羊传·隐公元年》)[译文:王者是指谁?指文王呢。

](3)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译文:它将要往哪里去呢?](4)何由知吾可也?[译文: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5)汝安从知之?(《汉书·黥布传》)[译文:你从什么地方了解他呢?](6)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齐策四》)[译文:为什么到现在还不让他上朝呢?]【类型】2.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前置【特征】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非、否”等等否定词。

【实例】(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译文: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不了解别人。

](2)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韩非子·五蠹》)[译文:我有年老的父亲,我若死了,没有谁养活他。

](3)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译文: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

](4)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译文:七十岁的老人穿绸吃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做到这样却不能成为王的,没有这种事情呢。

]【类型】3. 宾语前置时,动词和宾语之间插入“之”、“之为”、“是”、“焉”等字作标志。

【重要特征】宾语是代词时,一般只能用“之”作前置标志。

后来,形成了一种凝固格式“是之谓”、“此之谓”,有时可以活译为“这叫做”。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四种情况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四种情况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四种情况上学的时候,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四种情况,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宾语前置就是宾语移置在谓语之前。

1)、疑问句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沛公安在?(《鸿门宴》)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2)、否定句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如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论积贮疏》)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隆中对》)3)、叙述句宾语前置--叙述句宾语前置,一般用“之、是”等助词作标记。

宋何罪之有?(《公输》)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卖柑者言》)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曹操《求贤令》)4)、介词宾语前置--把介词宾语移到介词之前,起强调作用。

(注:一般出现在疑问句中)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孟子?滕文公上》)其有不合者,仰面思之,夜以继日。

(《孟子?离娄下》)中考文言文中的五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① 介宾倒装: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② 谓宾倒装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

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

可译为有哪一样。

例: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倒装句(宾语前置)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倒装句(宾语前置)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倒装句(宾语前置)一、否定句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有否定副词“不”、“毋(无)”、“未”、“弗”和否定性无定代词“莫”等修饰动词,且代词作宾语,这个代词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

如:(1)忌不自信(现代汉语语序应为“忌不信自”)(《邹忌讽齐王纳谏》)(2)毋吾以也(现代汉语语序应为“毋以吾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3)未之有也(现代汉语语序应为“未有之也”)(《寡人之于国也》)【具体分析】(1)句为否定句,有否定词“不”,代词“自”作动词“信”的宾语,宾语前置。

句意是: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漂亮>。

(2)句为否定句,有否定词“毋”,代词“吾”作动词“以”的宾语,宾语前置。

句意是:不用我。

(一说:“以”为介词,此句是省略句:你们不要因为我就不说了。

)(3)句为否定句,有否定词“未”,代词“之”作动词“有”的宾语,宾语前置。

句意是: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事情。

由上几例可知,辨别这类宾语前置句,一般看在否定句中有无否定词,并且代词是否作动词的宾语。

(注:古汉语中“否定句代词宾语”也有不前置的。

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否定句中有否定词“不”,代词“此”作动词“及”的宾语,但代词“此”却没有位于动词“及”前。

句意是: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二、疑问句宾语前置疑问句中有疑问代词“何”、“安”、“谁”、“执”、“胡”、“曷”、“焉”等作宾语时,这个宾语一般在动词的前面;如果充当介词的宾语时,这个宾语一般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一)疑问句动词的代词宾语前置(1)大王来何操?(现代汉语语序应为“大王来操何?”)(《鸿门宴》)(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现代汉语语序应为“胡为乎遑遑欲之何?”)(《归去来兮辞》)(3)而今安在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而今在安哉?”)(《赤壁赋》)【具体分析】(1)句中有疑问代词“何”作动词“操”的宾语,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指句中的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通常为了强调或突出某个词语而颠倒原有语序。

根据倒装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完全倒装谓语前置:主语+谓语+宾语例如: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问说》)宾语前置:(宾语)+谓语+(主语)+名词性偏正结构例如: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定语后置:中心词+之+定语+者例如:村中少年好事者。

(《聊斋志异·促织》)介词结构(介宾短语)后置:动词+以+宾语例如:战于长勺。

(《左传·庄公十年》)2.局部倒装定语前置:形容词性词语+之+名词例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介词结构(介宾短语)前置:之+以+名词(短语)例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隆中对》)3.特殊倒装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例如: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宾语省略句: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如:沛公安在?(《鸿门宴》)状语后置:在介词结构作状语的句子中,介词结构放在句末,状语放在动词之前。

例如: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赤壁赋》)定语后置:在“之者”结构中,“之”起结构助词作用,没有实在意义,“者”起辅助性作用,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即定语后置。

例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4.固定结构中的倒装现象在古汉语中,有些固定结构中的词序与现代汉语不同,如“是以”结构(因此)、“虽然”结构(虽然)、“即使”结构(即使)等。

例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唐雎不辱使命》)/ 即使一人誉之,一人毁之,然终于无誉无毁。

(《进学解》)这些倒装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已经逐渐消失,但在古汉语中却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

掌握这些倒装句式对于理解古文的意思和文意至关重要。

除了上述常见的倒装句式外,还有一些较为少见的倒装现象,如主谓之间有停顿的句子、省略句、判断句等,也需要适当了解。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四种情况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四种情况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四种情况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四种情况上学的时候,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四种情况,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宾语前置就是宾语移置在谓语之前。

1)、疑问句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沛公安在?(《鸿门宴》)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2)、否定句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如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论积贮疏》)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隆中对》)3)、叙述句宾语前置--叙述句宾语前置,一般用“之、是”等助词作标记。

宋何罪之有?(《公输》)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卖柑者言》)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曹操《求贤令》)4)、介词宾语前置--把介词宾语移到介词之前,起强调作用。

(注:一般出现在疑问句中)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孟子?滕文公上》)其有不合者,仰面思之,夜以继日。

(《孟子?离娄下》)中考文言文中的.五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① 介宾倒装: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② 谓宾倒装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

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

可译为有哪一样。

例: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教师招聘备考指导:常见文言句式及文言文的六步翻译法

教师招聘备考指导:常见文言句式及文言文的六步翻译法

教师招聘备考指导:常见文言句式及文言文的六步翻译法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文言文是语文基础知识中的必考题,但是大部分考生对此类题很是头疼,感觉无从下手。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着重为广大考生讲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及文言文的整体翻译技巧,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祝愿考生顺利通关考试,早日圆梦教师!一、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具体来说又包含以下几种类型:(1)用“者……也”表判断。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3)用“者”表判断。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

如:“臣本布衣。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且相如素贱人。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庄子《鱼我所欲也》)。

(6)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7)无标志判断句。

这类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

(司马光《赤壁之战》),又如: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吕氏春秋察今》),主要凭借预感进行判断。

倒装句倒装句式也称变式句,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等几种类型。

(一)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文言文倒装句式之宾语前置句

文言文倒装句式之宾语前置句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孔雀东南飞》)


②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孔雀东南
飞》)

③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三则》

•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
• 【条件七】“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 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 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 语的后面。
不信自
译文谓:“邹忌不相信自己” 语
【条件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 格式: • 主十 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
十宾【余、吾、尔、自、之、是】 十动
• 结论: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必须具备两个 条件:
• 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 • 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
“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 “莫”。 • 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 (叮咛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
•• (背见,“背”是“离开”,离开我,对父 亲离世的委婉说法。)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
如: 见恕;
有何见教;
让你见笑了; 见谅
翻译下列句子:
1、诚请见教。 诚挚地请求教导我。
2、望见谅。 3、请勿见笑。
不知句读,不解惑 • ② 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
惟务去陈言
(一定要舍弃那些陈腐的思想和言辞)
例句: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君王不
忧虑自己流亡在外,却为我们这些臣子担
心)。
唯命是听、唯马首是瞻 唯你是问、唯利是图 唯贤是用
【条件五】有“之”、“是”作提宾标志词 格式: 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文言倒装句式宾语前置

文言倒装句式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的类型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4】用“乊”、“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 ,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乊前, 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 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乊前,翻译时放在动 词谓语的后面。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试一试】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 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3分)( )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乊有 D.何故而至此
【试一试】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 于此”句式完全一也
C.夫晋,何厌乊有 D.何故而至此
(选A,此题考了介词宾语前置与动词宾语 前置。)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 ①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
•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
宾语前置的类型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4】用“乊”、“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 ,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乊前, 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 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乊前,翻译时放在动 词谓语的后面。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宾语前置的类型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4】用“乊”、“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 ,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乊前, 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 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乊前,翻译时放在动 词谓语的后面。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文言文倒装句式

文言文倒装句式

文言文倒装句式在文言文中有四种常见的倒装句式: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一、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者主语后置。

文言文中,谓语的位置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

但是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正确语序是“汝之不惠甚矣”,强调“甚矣”。

美哉我少年中国——《少年中国说》正确语序是“我少年中国美哉”,强调“美哉”。

二、宾语前置,文言文中以下情况,宾语要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正确语序是“微斯人,吾与谁归?”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正确语序是“大王来操何?”沛公安在?——《鸿门宴》正确语序是“沛公在安?”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例: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正确语序是“三岁贯汝,莫肯顾我。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正确语序是“古之人不欺余也!”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正确语序是“忌不信自。

”3、用“之”或者“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之”没有实在意义。

何陋之有?——《陋室铭》“何陋之有”即“有何陋”,“之”没有实在意义。

唯余马首是瞻。

——《左传》正确语序是“唯瞻余马首。

”三、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

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正确语序是“其相比两膝者。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正确语序是“盖简修狭桃核者为之。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即“居高庙堂”,“处江湖之远”即“处远江湖”。

文言文四大倒装句式

文言文四大倒装句式

文言文四大倒装句式
文言文的四大倒装句式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

1.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例如:“甚矣,吾衰也。

”(我太老了。


2.宾语前置:在文言文的正常语序中,宾语一般位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

例如:“何罪之有?”(有什么罪?)
3.定语后置:在文言文中,定语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后。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4. 状语后置(又称介宾结构后置):在文言文中,状语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动词或形容词之后。

例如:“举世无双。

”(全世界没有第二个。

)。

文言倒装句之宾语从句前置句说课稿

文言倒装句之宾语从句前置句说课稿

文言倒装句之宾语从句前置句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文言倒装句的基本概念;2. 掌握宾语从句前置句的结构和特点;3. 学会运用宾语从句前置句进行表达。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文言倒装句的概念介绍;2. 宾语从句前置句的形式和用法;3. 宾语从句前置句的例句分析和讲解。

三、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文言倒装句的概念和特点;2. 学会分析和解读宾语从句前置句;3. 掌握运用宾语从句前置句进行表达的技巧。

四、教学步骤本节课的教学步骤如下:步骤一:导入与呈现(5分钟)通过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情境引入文言倒装句和宾语从句前置句的概念,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结合具体例句,向学生介绍文言倒装句和宾语从句前置句的基本概念、形式和特点,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步骤三:例句分析(15分钟)选择一些典型的宾语从句前置句的例句,分析其结构和特点,讲解其中的语法规则和用法。

通过例句的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宾语从句前置句的运用。

步骤四:练与巩固(20分钟)设计一些练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练。

可以包括填空、改错、造句等形式,以巩固学生对宾语从句前置句的理解和掌握。

步骤五:拓展与运用(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让他们尝试运用宾语从句前置句进行表达。

可以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教师观察学生的研究动态,包括研究态度、参与程度等;2. 针对练题目进行批改和评分,检查学生对宾语从句前置句的掌握程度;3. 可以设置一些小组讨论或口头表达的环节,评估学生在运用宾语从句前置句进行表达时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反思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教学内容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2.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研究;3. 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反馈,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宾语前置倒装句文言文例句

宾语前置倒装句文言文例句

宾语前置倒装句文言文例句
宾语前置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倒装句类型之一,主要指的是宾语在句中提前出现,以强调宾语的重要性。

以下是一些宾语前置的文言文例句:
1.“何陋之有”中的“何陋之有”即“有何陋”,原句为“孔子云:何陋之有?”(《陋
室铭》)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其中,“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2.“宋何罪之有”中的“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原句为“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这句话的意思是“宋国有什么罪呢?”
同样,“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宾语前置的例子,如: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如“未之有也”,原句为“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
山记》)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其中,“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原句为“沛公安在?”(《鸿门宴》)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物?”其中,“何”为宾语前置的标志,表示疑问。

这些例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现象。

文言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

文言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忌不自信。 “不自信” “不信自”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之有” “未有之”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 “不欺余”
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译文:“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师旷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 “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 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 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 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 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没有人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他的话没有人敢违背!
被动句 省略句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主谓倒置
倒装句语法公式: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主谓倒置
什么是宾语前置句:
现代汉语一般都把宾语放在动词或 介词之后,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宾语可 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构成特殊的提 宾句式。
辨别下列哪些句子属于宾语前置?
例如:1.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
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翻译下面的句子: 3.府吏见丁宁。
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
4.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译文:您既然记着我,希望你不久就回来。
规律五:“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 一方时”,可译为“我”,这时“相”是宾 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 的后面。
(1)何有哉?
何有——有什么

文言文倒装句5大类型汇总

文言文倒装句5大类型汇总

文言文倒装句5大类型汇总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

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状语后置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短语。

这种介宾短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边充当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却多数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充当补语。

初中文言文常见倒装句汇总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

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一)主谓倒装例:甚矣,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二)宾语前置例:何陋之有(有何陋)——《陋室铭》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所思何)——《木兰诗》何苦(何)而不平——《愚公移山》会宾客大宴(大宴宾客)——《口技》菊之爱(菊),陶后鲜有人——《爱莲说》莲之爱(莲),同与者何人——《爱莲说》牡丹之爱(牡丹),宜乎众矣——《爱莲说》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之)——《送东阳马生序》微斯人,吾谁与(谁)归——《岳阳楼记》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之)也——《满井游记》时人莫之许(之)——《隆中对》宋何罪之有(何罪)——《公输》万钟于我何加(何)焉——《鱼我所欲也》何以(何)战——《曹刿论战》忌不自信(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三)介词结构后置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教师招聘语文学科指导:文言倒装句式之宾语前置句
湖北教师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湖北教师招聘笔试、面试资料。

湖北教师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湖北教师考试笔试、面试资料,希望广大考生都能取得良好成绩,能够进入自己理想的岗位!!!
句子中包含的词语顺序及相互配置关系不同,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句式。

由于古今汉语之间有继承性,因此文言文中的一般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基本一致。

古今汉语之间又有发展性,古汉语中存在于现代汉语整体不同或有局部差异的非一般句式,即所谓文言特殊句式,这是我们应特别关注的。

文言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等。

下面中公讲师主要就倒装句中最重要的宾语前置句展开分析。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

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边,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1.动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

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等,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指定代词“莫”。

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如: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
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秋水》)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如: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沛公安在?(《鸿门宴》)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这种现象古汉语中并不多见。

如: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或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是……”和“唯……之……”等格式,可将副词“唯”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助词“之”“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


2.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问”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

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

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下面几种情况下放在介词之前: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

如:
①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最常见的情况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如: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
一言以蔽之(成语)
(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鸿门宴》)
2016湖北教师招聘已经陆陆续续开始发布,大家可以关注湖北教师考试网获取更多湖北教师招聘资讯,获取湖北教师招聘公告,湖北教师考试网以期能够为广大考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