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通感

合集下载

比喻与通感

比喻与通感

比喻
与通感
比喻句:
1、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比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

2、母亲啊!你(本体)是(比喻词)荷叶(喻体),我(本体)是(比喻词)红莲(喻体)。

3、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4、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本体),是(比喻词)红蝴蝶(喻体),是(比喻词)绿鹦鹉(喻体),还是(比喻词)蓝孔雀(喻体)?
通感:
又叫“移觉”,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实现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的彼此沟通。

一种感觉与另一种感觉在心理反映上的相似点,就是感觉转移的条件。

常见有两种类型:形容通感(甜甜的笑)和比喻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比喻与通感的区别:
①目的作用不同:比喻是为了把抽象的说得具体,把深奥的说得通俗。

通感不具备这个特点,例如把“塘中的月色”比喻成“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并没有比原来更具体、更熟悉、更通俗。

②感受的侧重点不同:比喻着重从读者的角度考虑,运用比喻是为了唤起大家共同的感受;通感着重从个人角度考虑,运用通感是为了表达作家在特定条件下个人的特殊感受。

③文体色彩不同:比喻较适合于一般文体,通感具有较浓的文学色彩。

通感句欣赏:
1、黎明的鸡血红又热辣辣的在东方散发出奔放的晨光了。

(迟子建《原始风景》)
2、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

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象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鲁彦《听潮》)。

比喻与通感辨析

比喻与通感辨析

比喻与通感辨析比喻与通感瓣新李守卿(靖远师范学校甘肃白银730600)比喻和通感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修辞格.它们都由甲乙两种事物构成.比喻是把甲事物比成乙事物.通感是把适用于甲类感觉上的词语巧妙地移用到乙类感觉上,是各种感觉器官的相互沟通;它又叫"移觉",即各种感觉的相互转移.在论及通感时,有人将它和比喻混为一谈,称通感为"特殊的比喻""更高级的比喻",其实,这种说法似是而非.通感有的是借助于移就的修辞方式构成的,是"移就式通感"f"移就"是把修饰,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来修饰,描写乙事物的修辞格,如"悲惨的皱纹""欢乐的篝火""铁青色的苦闷和失望"等1,有的是通过打比方的方式构成的.是"比喻式通感".其中移就式通感和比喻没有任何联系.例如:①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②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鲁迅)③论季节,北方也许正是搅天风雪,水瘦山寒.(杨朔)④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运河上一片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朱自清)例①中的"轻"本来是形容意觉所感的具有重量的事物的形容词,却移来形容触觉所感的"晓寒".把描写听觉的形容词"闹"移来描写视觉所感的"红杏枝头"的"春意"."把气温写得好像可以称斤论两","把事情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像有声音.表示它们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 (钱钟书《通感》).例②"浓黑"本是描写视觉所看到的具体事物的,在这里却移来形容意觉所感到的"悲"和触觉所感到的"凉".移就和通感两种辞格熔为一炉,更准确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例(移用描写人或其他动物的形容词"瘦"与形容气温的词语"寒"来描写"水"和"山".赋山水以视觉和触觉.水呈"枯瘦"之状.山有"寒冷"之意.描绘出一幅北国隆冬的山水图景.例④把形容茶酒等液体味觉很浓很厚的形容词移来描写听觉所感的"歌声".把听觉换成了味觉,使人在味觉里感受到了歌喉的浑厚,甜润,有韵味.自有余地.不把话说"尽",一两句评点,三五句概括,常能收到以简驭繁之效.需要讲时泼墨如水,汪洋恣肆;需要思时惜墨如金,字斟句酌.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情确定讲的分寸.估计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思索,能够理解则不必讲;对于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先不讲,启发学生讨论后,在学生说不准或悟不透的地方,教师再讲再析.遇到难题,迂回求解;遇到困惑,引导启发,多让学生去感悟探求,启迪心智,唤起兴趣. 如果内容比较浅显.学生阅读后稍加思索便可明白,而教师却不厌其烦地大讲特讲,学生势必越听越烦,产生反感.对于教学的重点难点,也许有的连教师自己也似懂非懂,则回避不讲"绕着走",必然会使学生大失所望,进而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与完美形象.教学中,还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多引导学生感悟,不积累,不品读,只想靠大而化之的飘飘然的"分析鉴赏"来提高质量,无异于纸上谈兵.过分的注重讲而淡化了读.只能是教师完成了"教"的目标,却不能帮学生完成"学"的目标:而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学"而"会",并在思索与探求的过程中达到"会学".不能脱离主旨滔滔不绝.那种连文本的意蕴还未弄明白就一昧地追求拓展延伸,那种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会使语文课如同打水差首2010年第11期漂,蜻蜒点水,走马观花,只是水过地皮湿而已,其结果流于浮泛浅薄.要善于把讲与读与悟有机结合起来.不要完全依赖于讲,期求讲深讲透,却剥夺学生悟的时间和读的权力. 讲是指迷津,点方法,适时适度.其实,许多经典之作含蕴丰富,不可能讲得十分透彻,讲透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一个问题的探讨.一首诗的鉴赏,会随着学习者经历的丰富和知识的增多,才会有多角度多方面地深刻理解.不要简单地把关注学情与突显讲授对立起来.语文教学中该讲的没讲,该挖掘的没挖掘,必然使学生该掌握的没掌握.会导致语文因少了"讲"而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的缺失.我们所反对的是那种平板地,烦琐地,公式化的"讲",是那种无主次,无巨细,无个性,无特色的"讲":只重自己发挥得淋漓尽致,只重自己的才情展示,而忽视了学生的反应, 谈忘了学生这一主体的学会.应当执着追求讲的艺术.摈弃那种机械讲解语言知识,把文学教育"学究化"的"讲风".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讲本身,仍然是"讲什么""怎样讲".只有讲得精辟深情,讲得出神人化,讲得让学生陶醉其中,才能唤起学生的感情体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诱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浓厚的兴趣,也才能上出语文的味道,真正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健全人格的全面升华.(责任编辑:刘於诚)-.49..然联想到歌声之醇厚,情致之幽远.很明显,以上各例的通感是和比喻没有任何联系的.以上各例都是移就式通感.它们和比喻的区别非常明显,不易混淆.而最易和比喻相混的是比喻式通感.它们是借助于比喻将感官沟通的,是比喻与通感两种辞格的兼用.因此一般的比喻是以声喻声,以形喻形,以色喻色,以味喻味,或以具体喻抽象等等,是借助于同一感觉的感受比喻,描绘类似的对象,即用同一种声音,色彩和形象去比另一种声音,色彩和形象,本体和喻体只要是"五觉"之一就可以了.而比喻式通感,有的是以形喻声,听到某种音响.便联想到某种类似的形体,即以这种类似的形体作比喻,以诉诸视觉的东西比喻诉诸听觉的东西.总之是以目为耳.声形相通,移形于声,这是比喻式通感中最常见的,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与刘鹗的《明湖居听书》中都有以形喻声的例子.也有的是以声喻形,或以味喻形,以形喻味等等.总之,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感觉.这是实现感官沟通或感觉转移的基础,也是区别于比喻的鲜明特点.例如:⑤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乱,大珠小珠落玉盘.问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难.(自居易)⑥做一个革命战士应该坚定更坚定!不受任何引诱!就像这悬崖上的马缨花,根扎得深,扎得牢,经得起暴雨狂风,烈日骄阳,四季盛开,花落了也不褪色!(韦拔群)(出得田儿浦,遥看富士山.雪飘高岭上,一片白银般.(泰戈尔)⑧热情就像火山~样,又烫又藏在心里.(巴尔扎克)以上各例都是单纯的以彼物比此物的比喻,都是用同一种感觉的感受作比喻描绘类似的对象.即本体和喻体都只是"五觉"之一.例(是以声(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问关鸟声,幽咽水声)喻声(琵琶声),都是诉诸听觉的.例⑥是以形(马缨花)喻形(革命战士),即以物写人,都是诉诸视觉的形象.例⑦是以色(白银)喻色(高岭上的积雪),都是诉诸视觉的色彩.冽⑧是以具体(火山)喻抽象(热情),把抽象的概念喻为具体的形象,产生了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通俗的艺术效果.又如:(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⑩你那哲理式的语言啊,不亚于浓烈的酒.(郭d,Jl1)⑩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以上各例都是比喻式通感.本体和喻体都具有两种不同的感觉.例⑨是以形(梅花)喻声(笛声),是用视觉沟通听觉,即"昕其声而类其形".例⑩是以味(酒)喻声(语言),是用味觉沟通听觉,即"闻其声而类其昧".例⑩是以声(名曲)喻形(光影),是用听觉沟通视觉,即"视其形而类其声". 一50一例⑥是以声(歌声)喻味(清香),是用听觉沟通味觉或嗅觉, 即"闻其香而类其声".因此,比喻式通感超出了一般的比喻习惯,乍看不合生活逻辑,如"笛声"与"梅花","语言与"酒","光影"与"名曲","清香"与"歌声",这些本体和喻体不但没有相似点,而且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将二者连起来,与人们的生活体验大相径庭.但是只要张开联想的翅膀去想象,调动主观的心理感受去推敲.去思考,去涵泳,去体验,就不难发现,这种高级的语言现象是在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这种比喻式通感中的本体和喻体之间都具有某种异中之同的相似点,它仿佛"曲径".将读者带入一种更幽深,更高超的境界中去,当你豁然开朗.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时,才会体味到它的微妙之处,不禁拍案叫绝.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人才将通感称为"更高级的比喻""特殊的比喻",细味之,其"高级""特殊"之处就在通与不通,似与不似之问,它们的相似点是复杂的,曲折的,多角度深层次的,若缺少必要的挖掘和思索.是很难体味出其精妙之处的.例如:例(中,将笛声比作"梅花",由听觉突然转向视觉,让眼睛去"听"音乐,似与情理不通;而且,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哪有梅花飘落?但由于笛声吹得非常动听,使诗人进人幻觉之中,仿佛看到了满天飘落的梅花.而且梅花在严冬开放,不免给人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游黄鹤楼,西望长安,迢迢万里.望而不见时冷落,凄凉,惆怅心情的写照.因此,诗人听到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例⑩"哲理式的语言"富于哲学色彩,能够揭示人生真谛,给人以思想和哲理的启迪,是情感与理智,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它感情强烈,清新隽永,委婉幽深,韵昧悠长,不正和散发着醉人芳香的"浓烈的酒"一样耐人寻味吗?例⑩将"光影"比作"名曲", 似乎不伦不类.但仔细读来.就会越来越感到二者之间竟是那么类似:光影交融,明暗相间,浓淡相宜,疏密有致,风移影动.摇曳变幻,不正和"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样"和谐" 吗?可以想象.这种光色和音色触动作者心弦所引起的心灵震颤是毫无二致的.例⑩将"清香"比作"歌声",其相似点是细微,清幽,时有时无,飘忽不定,似断似续,不绝如缕,难道这种从远处高楼上飘忽而来的"歌声"给人们引起的心灵愉悦不正和花的"清香"引起的心灵愉悦相通吗?黑格尔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是想象."比喻和通感虽然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格,但都是联想和想象的产物.相较而言,比喻式通感比一般的比喻则联想更丰富,想象更大胆,更奇特,更杰出,更美丽.它不但通过奇妙的艺术想象将人们的"五觉"沟通,而且揭示出不同感觉之间更复杂,更曲折,更丰富,更深层的相似之处,它能够调动读者感觉的积极性,唤起人们平时积累的审美经验,进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体味和丰富作品的艺术境界,从而扩大了艺术表现的范围.开拓了艺术表现的领域.(责任编辑:邓伟)参专影2010年第11期。

通感在高考作文中的妙用

通感在高考作文中的妙用

通感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指的是在文章中使用一些形象、比喻或其他修辞方式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达能力。

通感可以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至深,有助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且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在高考作文中,通感是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它可以有效地提升文章的表达效果。

下面是一些通感的常见用法:
1.比喻:在文章中比喻某种事物或现象,使读者能够联想到某种具体的形象或感受。

例如:「他的思想就像一颗火花,点燃了我们的热情」。

2.拟人:将某种物品、概念或动物等比作人来描述,从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它们的特
征、性格或情感。

例如:「树枝上的鸟儿唱着欢快的歌,像是在为我们欢呼」。

3.设像:将某种事物比作某种具体的形象或画面,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它的特征。

例如:「他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闪闪发光」。

4.排比:在文章中连续使用相似的句式或词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句子之间的联系和
节奏感。

例如:「她走路的姿态优美,步伐婀娜,身材窈窕,气质高贵」。

5.运用形象语言:在文章中使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某种事物或现象,使读者能够直观地
感受到它的特征。

例如:「他的话语就像一道闪电,打在我的心里」。

使用通感的关键在于,能够恰当地捕捉读者的感官和情绪,并使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在高考作文中,适当使用通感可以让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通感、比喻、移就的特点与区别

通感、比喻、移就的特点与区别

的感 受 , 听 觉 里 仿 佛 有 嗅 觉 的 感 受 , 些 就 是 “ 感 ” 在 这 通 。 黄 伯 荣 、 序 东 主 编 的《 代 汉 语 》 这 样 给 “ 感 ” 定 义 廖 现 是 通 下 的 : 人 们 通 过 视 觉 、 觉 、 觉 、 觉 和 嗅 觉 等 五 官 感 知外 界 事 “ 听 味 触 物 时 , 一 般 情 况 下 , 此 不 能 交 错 , 在 特 殊 情 况 下 , 官 功 能 在 彼 但 五 却 能 出现 互 相 补 充 、 相 转 化 的 彼 此 沟 通 现 象 , Ⅱ 感 , 叫 互 这 通 也 移 觉 。 这 个 定 义 说 得很 清楚 ,通 感 ” ” “ 是感 觉 相 通 , 视 觉 、 即 听觉 、 触觉 、 觉 和 嗅 觉 等 五种 具 体 的感 觉 现 象 彼 此 沟 通 。如 : 味 1 凤 过 处 . 来 缕 缕 清 香 , 佛 远 处 高 楼 上 渺 茫 的歌 声 似 . 微 送 仿
经 常搞 不 清 有 些 句 子 到 底 用 了 这 其 巾 的 哪种 手 法 。 面 , 者结 下 笔
合教 学 实 践 , 概 念 与 区别 方 面 谈 谈 这 i 种 修 辞 手 法 。 从

移 就 义 叫 词语 移 用 。 它 是 在 特殊 的语 言环 境 巾改 变 词 语 搭

什 么是 “ 感 ” 通
讨 了三 者 的含 义 与 区别 通 感 侧 重 于 表 现 感 觉 的 转 移 ; 就 侧 重 于 词 语在 一 定语 境 下 的替 换 ; 是 用 一种 具体 事物 来 比 另 一种 具 体 移 若
事 物 , 是 比喻 . 便 .
【 键词】 感 ; 喻 ; 就 ; 辞 手法; 点 ; 关 通 比 移 修 特 区别

《常用修辞:比喻、比拟、通感与借代》

《常用修辞:比喻、比拟、通感与借代》

▲应该指出:
通感并不是一种“独立”的修辞方法,它 总是“依附”于另一种修辞格而存在。请看例 句: ①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 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依附于比喻
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 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 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 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④这时有一阵音乐不易觉察地浮现了。
——依附于拟物
(三)运用通感应注意:
通感是一种巧妙的“移花接木”, 运用通感要注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 不可随意为之,张冠李戴,以致“沟” 而不“通”,令人费解。

(一)什么叫借代?

——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名称,而用与其有 密切关系的名称或属性来代替,从而突出表达对象 特点的一种修辞手法。
(2)程度不等的比喻——差喻:
⑤ 可是在中国,那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差喻往往带有夸张的色彩,在修辞上常认为是比喻 与夸张兼用。
(3)不出现比喻词:
⑥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AB同位式) ⑦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搬掉落后和贫穷 这两座大山。(AB同位式) ⑧希望的肥皂泡已经破灭。 (本体和喻体演化成 定中关系) ⑨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 延安就在这里。(本体和喻体倒置—— 倒喻)
3、借喻 : “乙代甲”(不出现本体和喻词)
①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明喻:我们之间的隔阂 像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②小猫跳上桌来,在稿子上踩出了几朵小梅花。
(明喻:小猫踩在稿纸上的脚印像小梅花一样。)
▲三类比喻中,本体、喻体之间的关系:
明喻 ↓ 暗喻 ↓ 借喻 ↓

通感 与 比喻、移就、比拟浅论

通感 与 比喻、移就、比拟浅论

通感与比喻、移就、比拟浅论广东省南海市石门中学JGY此文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9期中学的修辞教学存在着“通感”是不是一种修辞格,它和比喻、移就、比拟这些修辞格又如何区分的难题。

很多传统的修辞书中都没有把通感列入修辞格加以阐述。

中学语文课本里在讲修辞格的有关章节中没有列入“通感”,但在高中语文的课后练习中,却出现了识别通感的练习题;如今有较多的讲修辞的新书,如青年书屋出版的姚国亮、余斌编的《中学语文修辞举例》,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耿文辉著的《漫谈修辞与作文》,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何让编著的《中学语文修辞格》等,又将通感列为一种修辞格。

而这些新书中对通感的阐述可谓是众说纷纭,他们大概有以下几种说法:一,通感不是比喻。

像姚国亮、余斌编的《中学语文修辞举例》说:“通感与比喻是不同的。

因为比喻要求用来比喻的事物一定要跟所要说明的确有相似之处。

……通感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互为转移或挪移,而这些感觉之间丝毫没有相似之处,……显然这些不是比喻。

”二,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另外也有并非比喻的“形容通感”)。

像何让编著的《中学语文修辞格》说:“通感分比喻通感和形容通感两类。

比喻通感又叫‘比喻移觉’。

就是借助比喻的形式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相沟通,如……‘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

她松松地绉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

’……形容通感,又叫‘形容移觉’。

就是借助形容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相沟通,如‘我将深味这浓黑的悲凉’。

用‘浓黑’来修饰‘悲凉’,视觉通触觉。

” 还有北京华文出版社《高中各科知识表解<语文>》说:通感“也称‘移觉’、‘移就’。

指把人对某事物的感受移到另一事物上去的特殊比喻。

”这种说法干脆把“通感”说成是“特殊的比喻”。

三,通感是“移就”,又是一种特殊的比喻。

像北京华文出版社《高中各科知识表解<语文>》说:通感“也称‘移觉’、‘移就’。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通感与比喻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通感与比喻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通感与比喻作者:李梦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4年第05期把“通感”作为一种文学描写手法,是钱钟书先生首先提出来的,以后被一些修辞学家认定为一种辞格,也有人把它称之为“移觉”。

通感与比喻非常相似,是语文教学中容易混淆的两种修辞格。

比喻是由本体和喻体构成;通感是由本体和拟体构成。

因此,只从形式上去区别它们是较为困难的,只有研究这两个修辞格各自的特点,搞清楚它们的实质,才能将它们完全区别开。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巧用通感,以此丰富学生的语言,提升他们的审美感。

比喻通感修辞手法审美一、什么是“通感”通感现象,最早见于亚里斯多德的《心灵论》,多数人最初感性接触它是中学时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而将古今中外的通感材料收罗最为详尽的是钱钟书的《通感》。

《通感》中排列的资料有数百例之多,有的是词,有的是句子,比如说“响亮”,是合并了听觉和视觉,说声音“珠圆玉润”,是移植了触觉,“几个明星切切如私语”,是打通了视觉与听觉。

在诸如此类的大量例证之后,钱钟书总结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

颜色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体质。

”这即是通感。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二、理解通感与比喻的区别在语文教学中,比喻和通感这两种修辞格很容易混淆。

两者有相同之处,都运用了形象思维的方式,都可以抓住事物与事物的“相似点”来进行说明,进行表达,所以,不少人把比喻、通感合二为一。

但是,通感毕竟不是比喻,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

第一,比喻重“喻”,喻体可以从一个角度也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说明本体,本体是主,喻体是从,主从分明,地位有别。

本体和喻体,无论数量多少,只能是一种感官的感觉。

感觉的单一性,使本体和喻体存在着零散、片面的不足。

移觉重“移”,是大脑作用于客观事物后,产生了经验的联想,这种联想把不同事物在感官上的相似、相仿、相关的感觉挪移沟通,从一个角度或从几个角度运用辞格,显现出客观事物的整体性。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四)修辞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四)修辞

基础知识(四):修辞修辞方法的种类: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反语、反复、借代、通感等。

一、比喻: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一)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必须有恰似点。

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

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揣度。

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

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儿。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

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二)比喻的种类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毛主席是太阳。

3、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二、比拟: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1、拟人。

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绕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拟物。

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三、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

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例如:前面走来一个红领巾。

比喻与通感辨析

比喻与通感辨析

比喻与通感辨析比喻和通感是两种普遍存在于人们日常交流中的修辞手段,它们在文学作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人经常把它们混为一谈,但实际上,比喻和通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本文旨在探讨以下几个方面:比喻和通感的定义,比喻和通感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比喻和通感的定义。

比喻是指在一句话中,用之间没有明显联系的两个事物之间的象征性关系来表述某种意义。

例如,“她是一个小太阳,把温暖散发给每一个人”。

在这句话中,小太阳代表着她对他人的友善,温暖的态度。

而通感是指用比喻的方式与他人分享感受,利用共同的象征来表述情感,达到为他人触动情绪的效果。

例如,“感受清新的空气,仿佛把灰尘蒙上一层厚厚的封锁,让我心中一片净白”。

在这里,灰尘代表着心理压力、烦恼,而封锁及净白则表达封闭心绪、宁静心情。

其次,我们来探讨比喻和通感之间的区别。

首先,比喻是一种比较,用一句话中的两个事物来表达某种意义。

而通感是一种共鸣,用比喻的方式与他人分享情感,让他人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感受到自身的情感。

其次,比喻的含义更加抽象,而通感的含义更加感性。

比喻的作用更多的是用一句话解释概念,而通感的作用则是用一句话触动心灵,让读者产生共鸣。

最后,我们来谈谈比喻和通感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比喻通常被用来描述抽象性的概念,以便使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作者的表达。

它可以帮助作者表达思想,激发读者的兴趣,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去理解文章的含义。

而通感则可以让读者与作者形成情绪上的共鸣,引发读者的共情,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综上所述,比喻和通感都是普遍存在于人们日常交流中的修辞手段。

它们不仅可以帮助作者用更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还能触动读者的心灵,让文章更有层次。

因此,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作者应该善于运用比喻和通感,以更精美的语言表达文章的主题,使文章更加感人。

试论通感与移就、比喻、比拟等辞格及区别

试论通感与移就、比喻、比拟等辞格及区别

试论通感与移就、比喻、比拟等辞格的区别“通感”这种描写手法,自1962年钱钟书先生提出后,在修辞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不少修辞著作将其列为一种修辞格。

但由于通感常与比喻、比拟、移就、拈连等辞格混用,甚至纠缠不清,有学者就主张取消通感的“格籍”。

其实,通感是文学语言的一种修辞艺术,它是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不同的感觉相互沟通起来进行描绘的,即骆小所先生所说的“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性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觉到的移到另一个感官上,从而启发读者联想,深化意境,体味韵味的修辞方式叫通感,又称移觉。

”[1]通感有其独立的特征,与其他辞格也并非区分不开。

一、通感的特征及其类型通感是一种感官所获得的感觉,用另一种感官上的感觉形象地描述出来。

亦即,它是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不同的感觉相互沟通起来进行描绘的。

例1: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你的指挥棒上,跳动着你的神经。

(艾青《小泽征尔》)诗人以耳为目,以目为耳的通感笔法,把正在演奏的指挥家小泽征尔的神采风姿描绘得十分生动传神。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五官所产生的感觉有一部分能在大脑中交叉、融合,这是人们利用通感来描述客观现象和内心感受的心理基础。

也就是说,通感的基本特征就是利用各个感官的感知相似点进行感觉挪移。

所谓“感知相似”,就是指一种感官上的感受印象能够使人发生联想,唤起另一种感官上的感受印象。

这种种感觉在大脑中交叉、融合之处就是感知相似点,这种打通两种感觉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写出那些难以言传的微妙感受,将那些看不着、听不见、摸不到的现象写得形象真切,变得可见、可听、可以触摸。

同时,由于通感从一种感觉到另一种感觉跳跃,是打破常规的写法,可使语言具有新奇美,常使读者耳目一新,在变换感受角度的想像与回味之中获得崭新的审美愉悦。

通感的修辞艺术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文学作品中,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常见的有以下六种形式:1.由嗅觉移到听觉例2:微风过处,送来了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所谓“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

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请看:1.“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

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

“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如朱自清写静态荷花,连用了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月下荷塘荷花的静态美。

“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写出月光洒向满池荷花荷叶上的露珠,发出晶莹剔透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给人以想象,如果把开放的荷花姑娘的脸庞,那么,翩翩翻动的荷叶就是姑娘们身着的裙裾,给人以荷花妖艳却不染纤尘的美质。

比喻与通感辨析

比喻与通感辨析

比喻与通感辨析比喻和通感都是文学艺术表达形式,起着交流情感和心理活动的重要作用。

它们有着相似的表现,但同时又有着实质上的不同。

本文试图通过对比喻和通感的定义,特点,用法,以及其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来阐明它们之间的异同。

首先要明确比喻和通感的界定。

比喻是将两个不同的对象比较,以表达空间和时间的联系,从而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通感则是一种联想的思维活动,是一种比喻的变体,通过比喻的手段,突出说话者对某物的感受,以达到叙述效果。

其次是比喻和通感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特点。

显而易见,比喻更偏重于形象化,将复杂的抽象概念通过形象比喻的把握来诠释,突出形象性表达,以增强说话者说服力,让读者了解其中心思想。

而通感则以主观表达为主,将说话者的感受表达出来,突出感情性表达,使读者能够有深入的理解感受,从而引发更多的思考。

此外,比喻和通感的用法也不尽相同。

比喻多以形象比喻的形式出现,并常常用来表达能力,如“她像老虎一样厉害”,“我有时像云一样飘扬”,等等。

比喻也可以表现为抽象比喻,如“吃饭就像做爱一样”,“这样的山峰就像一座秋日里的城堡”,“这么一来,书面沟通就像雪花一样美丽”,等等。

相比而言,通感通常以表达主观感受的形式出现,如“这里宁静的,让人能深刻体会到生命的意义”,“这里海浪拍打着礁石,让人有被宿命所拥抱的感觉”,“这里的景色如此地美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等等。

最后,比喻和通感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也截然不同。

比喻在文学作品当中,多用来起到突出主题,增强说话者的感情色彩,表达出作家的思想。

通感则用于表达情绪,表达说话者的感受,让读者的情感更加深入。

综上所述,比喻和通感虽然有着相似的表现,但实质上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们在文学艺术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在正确地识别和使用比喻和通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有效地把握文学作品所表达的主旨,深刻领略文学作品所渗透出的思想感情,从而更深入地体会文学作品的魅力和美感。

用词手法介绍 比喻 对比 互文 顶针 双关 通感 反语 借代 对偶 反复 排比 夸张

用词手法介绍 比喻 对比 互文 顶针 双关 通感 反语 借代 对偶 反复 排比 夸张

比喻1、定义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分类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⑴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⑵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

典型形式是:“甲变成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⑶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⑷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4、作用(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能把一些不好想象的东西具体地说出,借其他类似事物加以说明,令人更加清楚明白。

(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4)起到修饰文章的作用。

(5)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特点,渲染氛围,侧面烘托。

5、构成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⑴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⑵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⑶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6、常用比喻词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般、一样、成了、是、变成7、举例恩重如山冷若冰霜胸有成竹呆若木鸡风烛残年挥汗如雨浩如烟海门庭若市虚怀若谷轻如鸿毛震耳欲聋声名狼藉易如反掌切肤之痛亲如手足人面兽心如虎添翼如胶似漆丧家之犬对答如流刀山火海a.明喻虚怀若谷门庭若市如火如荼如饥似渴味同嚼蜡寿比南山归心似箭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冷若冰霜b.暗喻车水马龙有口皆碑唇枪舌战草木皆兵冰清玉洁明珠暗投人老珠黄犬牙交错血海深仇犬马之劳c.借喻望穿秋水破镜重圆风平浪静班门弄斧铜墙铁壁豺狼当道掌上明珠画龙点睛柳暗花明夸张1.定义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比喻博喻通感句子仿写

比喻博喻通感句子仿写

比喻博喻通感句子仿写
1. 博喻.通感的例子怎样写
博喻,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又叫连比。

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

特点:连续性。

例如:
①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杨朔《画山绣水》)
②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的灰色的瓦瓴上。

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王蒙《春之声》)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独处的妙处用比喻和通感手法

独处的妙处用比喻和通感手法

独处的妙处用比喻和通感手法独处的妙处用比喻和通感手法独处,是指一个人独自呆在某个空间里,不跟人交流。

这种状态有时是被强迫的,比如在考试前想要一个人静静;有时是主动的,比如想要独自思考问题或是享受一个人安静的时光。

无论哪种原因,独处都有很多妙处。

本文将从比喻和通感手法两个角度,来探讨独处的妙处。

一、独处如同一瓶发酵着的酒独处就好像是一瓶发酵着的酒,需要时间来滋养,让自己变得更好。

在独处的状态下,人可以自由地去思考和探索,找到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就像是酒在发酵的时候,需要时间和空气去呼吸,让味道变得更加浓郁。

当人独自一人时,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开始思考和反思这些东西。

这对于个人成长和自我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正如酒需要时间变得更加美妙,独处也需要时间来让自己变得更好。

二、独处如同一个孵化器独处就像是一个孵化器,可以帮助我们孵化出各种好点子。

在独自一人时,人类的大脑会变得更加活跃,并开始产生更多的创意。

这就像一个孵化箱,可以将好的创意孵化出来,让它们成长并变得更加强大。

在独处的状态下,我们可以集中注意力,思考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这是因为当人们独处时,他们没有任何干扰和干扰,可以集中注意力思考,而不必担心被别人打断。

类似的,婴儿在孵化箱里,也可以安静地成长和发育,不会被外界干扰。

三、独处如同一个花园独处就像是一个花园,是一个个人养花种草的好地方。

在独自一人时,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栽种各种各样的“花儿”,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

正如一个花园需要仔细地照顾每一朵花,独处也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来打理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可以通过安静的思考、阅读、写作等方式来实现。

只要花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那么你将会发现自己在内心世界里长出了丰富多彩的花和草。

四、独处如同一条河流独处就像是一条河流,流向着最终的海洋。

在独自一人时,我们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让自己的思想沿着某种特定的方向流淌,从而达到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安宁。

现代汉语辞格(4)

现代汉语辞格(4)

第七节辞格(四)一、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也叫对照。

对比的基本类型两体对比①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

毛泽东《给徐特立同志的一封信》②有的人似乎活着,其实他已经死了;你虽然死了,却永远活着,越活越好!《天安门诗抄·颂总理斥林彪》两种根本对立或某些对立的两种事物放在一起,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对偶里的“反对”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辞格的兼属现象。

当然,对比不一定都是对偶,这要取决于它的结构形式是否“对称”。

注意一体两面对比①蜜蜂是渺小的饿,蜜蜂却又是多么高尚啊!杨朔《荔枝蜜》②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感情。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把同一事物两个对立的方面写在一起,使它们显得更鲜明,更彻底。

1.着眼点不同。

对比以意义为特征,着眼在内容方面,要求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在意义上相反相对;对偶以结构为特征,着眼点在形式方面,要求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

也就是说,对比的特点是对立,对偶的特点是对称。

2.作用不同。

对偶是利用均衡对称的语言形式、和谐优美的语言节奏,以加强艺术感染力;对比是以内容上的对立,来加强语言的鲜明性。

对偶中的“反对”从内容上看是对比,从形式上看是对偶,这是辞格兼用的现象。

对比和对偶的区别二、映衬为了突出主体事物,用类似的或相反的、或相异的事物做陪衬的辞格叫映衬,也叫“衬托”。

正衬正衬就是利用同主体事物相类似的事物作陪衬。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隐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地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鲁迅《故乡》反衬就是从反面衬托,利用同主体事物相反或相反衬异的事物作陪衬。

1937年4月中旬,正是樱花盛开的季节。

日本横滨码头噪声沸腾,无数彩色的纸大,在远行人与送行者手中飘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通感
教学目标:
1.了解通感这一特殊的修辞手法,理解通感修辞的表达效果。

2.进一步了解写作中想象力的重要,延伸到“通感”和艺术表现中加以理解并运用。

3.实践通感、比喻等的运用,提高艺术表现力和鉴赏力。

评价任务:
1.理解通感修辞的内涵及在作品中的妙用。

2.学会体会通感的作用,学会在写作中运用通感这种修辞。

3.互读文章,相互评价,展示交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词句之中引通感
我们在七年级学过宋祁的《玉楼春》,词中有这样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其实“闹”字是听觉的感受,而“红杏枝头”是视觉形象,作者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有声的波动,让我们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甜美的歌声”、“一弯寒月”等,大家有没有思考过:“歌声”是听觉感受,“甜”是味觉印象,“美”是视觉享受,为什么可以用“甜美”形容“歌声”呢?为什么可以用触觉感受的“寒”形容视觉形象的“月”呢?其实,这些语句都运用了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通感。

二.走近定义——解释之中知通感
指导语:“通感”是一种怎样的修辞手法,究竟何为通感?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给通感下个定义。

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手法。

三.精彩回眸——文本之中现通感
在我们所学过的本单元课文中,哪些诗文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学生结合课文来谈谈,教师随机点拨)
交流示例:
“大弦嘈嘈如急雨”……“冰泉冷涩弦凝绝”
“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得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服帖;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恍如由傲来峰细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削壁千仞,一位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敖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逾翻逾险,逾险逾奇。


这两段文字出自哪篇课文,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声音的?
(《<老残游记>的文学技术》第一处是从人的感觉,第二处是从视觉。


小结:“说唱”是我们运用听觉听到的一种事物,要想把这种事物的形象写的极其生动传神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因而作者采用以感觉,以视觉来写听觉,借助“被熨斗熨过的服帖”“吃人参果的舒畅”“登泰山的艰险”这些有形之物来写难以传达的无形之物——音乐,就会既容易又传神。

四.寻找探析——口语之中觅通感
通感这种神奇的修辞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运用通感的口语。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运用通感修辞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1:“温暖的阳光”,“阳光”是视觉形象,“温暖”是触觉感受,运用通感,互为沟通。

2:“他笑得真甜”,“甜”本应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3:“她的声音清晰甜润”,将听觉与味觉联通起来。

4:“他炒的菜色香味俱全”,将视觉与嗅觉和味觉连通起来。

5:“这里很热闹”,“热”是触觉感受,“闹”是听觉感受,这里把触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打通了。

6:“教室里显得很冷静”,“冷”触觉感受,“静”听觉感受,这里把触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打通了。

7:田震有一首名为《风雨彩虹,铿锵玫瑰》的歌,歌词“铿锵玫瑰”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化视觉体验为听觉感受,既贴切生动又强化了意义的表达。

……
总结:通感有一种神奇的修辞手法,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在口语交际中如果能适当地运用通感,它能增强语言的新奇感,引起听者审美的再创造。

五.体会感悟——作品之中品通感
通感修辞不仅仅运用在日常的口语中,还运用在各类文学作品中,
一些名家的作品常采用通感的修辞手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仿照示例,从课外或读过的作品中,找找运用通感修辞的语句,并领略体会其妙处。

示例(齐读):“刘大号一条腿跪着,一条腿拖着,举起大喇叭仰天吹起,喇叭里飘出暗红色的声音”。

“随着爷爷的枪声,道路东西两边堤后,响起了几十响破烂不堪的枪声,又有七八个日本兵倒下了。

”(莫言《红高梁》)
赏析:这两句话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巧配词语,妙造句子,用听觉通感视觉的描写,既能表现出作者的爱情情感,又能使使读者心领神会与之达到共识。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一句把本是通过嗅觉得到的“清香”比喻成“歌声”,将嗅觉和听觉有机地融为一体,化嗅觉为听觉,写出了荷香的清幽、身心的愉悦,营造了宁静、闲适的美妙意境,便使迷人的境界增添了无限的韵致。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句描写了月下的荷塘,作者巧妙地将光和影、明与暗的组合比喻成和谐的音乐,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将月下荷塘的和谐之美表现得恰到好处,淡淡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3:“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梦幻一般轻轻的笼罩着我。

”(《紫藤萝瀑布》)。

句中的“梦幻一般”,属于内心感受,是心理感受,“淡淡的芳香”与“梦幻”的迷蒙轻灵相似,互为沟通。

4:“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钵儿、铙儿,一齐作响”(《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此句巧用听觉器官的感觉沟通了皮肉剧痛的触觉。

5:“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

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鲁彦《听潮》)作者在描写“那声音”时,以通感比喻从各种感官来描写,“温柔”是写触觉,“芳醇”是写嗅觉和味觉,“微风拂过琴弦”是写听觉,“落花飘零在水上”是写视觉。

本来是诉诸听觉的“那声音”,作者却从触觉“温柔”,嗅觉“芳”,味觉“醇”,听觉“微风拂过琴弦”,视觉“落花飘零在水上”五种感官相互交错起来集中描写,因而使其审美形象显得异常优美和鲜明。

……
六、品味通感之妙。

你来比较:
A 1.小姑娘的歌声真好听。

2、小姑娘的歌声真甜。

B1、这里除了紫藤萝花的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扑鼻。

2、这里除了紫藤萝花的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的笼罩着我。

你来总结:
如何灵活地运用通感来表现事物的特点,写出有文采的文章?
首先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选择恰当的修辞(比喻找喻体),调动其它感官的体验,用真情细笔细描,表现出该事物的特点。

简洁归纳:巧用通感﹦抓准特点﹢展开想象﹢巧选修辞﹢开放五官
七.片段训练
A、你来描述----开放五官,口头描述下列事物。

1.春天的早晨,打开窗户,温暖的春风扑面而来……
2.炎热的夏日,树荫下我吃起了瓜,真甜啊……
3. 任选一处景色用通感描述。

(出示几幅图片,回答方式:看到我仿佛……)
B、你来练笔:
听贝多芬钢琴曲—《致爱丽丝》,请你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灵活地运用通感和比喻,写下你仿佛看到的画面或听后的真实感受。

(150字左右)
学生当堂完成作文片断,教师巡视指导。

C.展示评价
1.学生完成作文片断后,四人一组,互读文章,相互评价,小组推荐最好的一篇准备参加班级交流。

2.教师选取较好的三篇文章利用实物展台投影,师生共同点评。

八.总结:
适当运用通感,能增强作品的新奇感,引起读者审美的再创造。

通感技巧运用到景物描写中,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这节课我们通过知通感、觅通感、品通感,认识了通感是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器官间交互表现,增强形象的独特性,使不同感觉形象互相融通,它可以让文字产生特殊的艺术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