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第11课春】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
朗润rùn 水涨zhǎng 嫩nèn宛wǎn 转应和hè 撑chēng伞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ùn niàng)酝酿鸟(cháo)巢披(suō)蓑戴(lì)笠抖(sǒu)擞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卖弄:炫耀。
(2)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烘托:衬托。
点拨: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4.用恰当的动词填空。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三、段背记知识清单默写《春》最后三段。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体裁)。
2.《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称谓),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第12课济南的冬天】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暖和huo 着zhuó 落一髻jì白花镶xiāng宽敞chǎng 贮zhù 蓄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秀气:清秀文雅,这里指小山秀美小巧。
(2)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响晴:晴朗无云。
(3)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设若:假若。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北京市**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论语》十二章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9)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论语》十二章复习试题一(含答案)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17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传.不习乎:(2)曲肱.而枕之:(3)夫君子之行.:(4)意.与日去:17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74.诸葛亮提出的“君子之行”应包括哪几点?175.两文内容上都强调了古代治学的人都非常重视什么?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格?乙文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格?【答案】172.(1)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2)胳膊。
(3)品行。
(4)意志,志向。
173.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17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175.重视品德的修养;排比、比喻;对比(或对偶)。
【解析】【分析】17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1)句意为: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2)句意为:弯着胳膊做枕头。
肱:胳膊。
(3)句意为:君子的操守。
行:品德。
(4)句意为:意志也随光阴渐渐逝去。
意:意志,志向。
173.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子翻译为: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不义,不正当的手段;于,对于。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一、知识结构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学常识作者XXX,原名XXX,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首次用笔名“XXX”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有《野草》和杂文集《坟》等。
文章思想内容(二)文章主题:作者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天真幼稚的欢乐心理。
(三)结构: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XXX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研究的场所。
作者用“从……到……”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由此,可以发现,课文大致分为两部分,反映了作者从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请你按照题目“从……到……”给文章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1~8):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可分为四层:一层(1):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
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
二层(2):写热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
三层(3~6):写长妈妈讲的XXX故事及“我”的感慨。
四层(7、8):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第二部分(9~24):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履历。
可分为五层:一层(9):是过渡段,告辞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二层(10、11):写入学的情形。
介绍了书屋和先生。
三层(12~16):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四层(17~20):写不准去后园玩。
五层(21~24):写师生读书的好笑情景和“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四)品味亮点词语。
1.“扫开一块雪,露出空中,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找出这句话中使用的动词,并阐发其感化。
“扫”“支”“撒”“系”“牵”“看”“拉”“罩”等表示动作的词,写出捕鸟时的动作和紧张心境,也显露出作者回忆时的愉快心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题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盔.甲(kuī) 确凿.(zuó) 人迹罕.至(hǎn)B.感慨.(kǎi) 褪.色(tuì) 混.为一谈(hǔn)C.搓捻.(rěn) 蝉蜕.(tuì) 人声鼎.沸(dǐnɡ)D.菜畦.(qí) 绽.开(zhàn) 小心翼.翼(yì)【解析】A.zuó—záo;B.hǔn—hùn;C.rěn—niǎn。
2.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3分)A.倜党..:洒脱;不拘束。
恍然大悟.:醒悟。
美不胜.收:多。
B.觅.食:吃。
悔恨莫.及:不。
花团绵簇.:丛集、聚集。
C.收敛.:收拢。
人声鼎沸.:水开。
不求甚解.:理解。
D.宿儒: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
人迹.罕至:事迹。
浑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解析】A.党—傥,胜:完、尽;B.觅:寻找,绵—锦;D.迹:足迹,脚印,浑—混。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3分)A.随着天气变暖,空气湿度增大,各种病菌也油然而生....。
B.先生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C.他每天东奔西走,忙得不亦乐乎....。
D.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本人愿意洗耳恭...听.。
【解析】A项中“油然而生”是形容一种情绪在心里出现,不能与“病菌”搭配。
4.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担心”“可以”“里头”“上来”(分析:这几个词语依次是动词、动词、名词、动词) B.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
(删去“大约”或者“左右”)C.在那壮美的青藏高原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删去“在”和“上”)D.作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要养成并且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论语》十二章复习试题三(含答案) (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论语》十二章复习试题三(含答案)一、选择题1.选出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其不善者而改之.曲肱而枕之.B.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C.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D.回也不改其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答案】A【解析】【详解】B项前一个为是介词“替”的意思,第二个为是动词“当”。
C项前一个而表示顺承,第二个而表示转折。
D项前一个乐是“乐趣”的意思,后一个乐是“以……为乐趣”的意思。
A项都是“作代词”。
2.下列文言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于我∕如浮云B.择其善者∕而从之C.博学而∕笃志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对句子停顿的辨析。
C项有误,正确的读法是“博学∕而笃志”。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从心所欲,不逾矩。
B.匹夫不可夺专也。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人不堪其忧。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
C项中的“说”通“悦”,高兴的意思。
4.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B.温故而.知新C.学而.时习之D.择其善者而.从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而”的用法的把握。
A项的“而”:表转折关系;B项的“而”:表承接关系;C项的“而”:表b承接关系;D项的“而”:表承接关系。
故选A。
5.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人不堪其忧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对通假字的把握。
仔细分析选项即可。
ABD三项不含通假字。
C项中的“有”通“又”。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B.吾日三省.(shěng)吾身。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秕.谷(bǐ)确凿.(zuò)油蛉(líng)B.蝉蜕.(tuō)盔.甲(kuī)尴.尬(ɡān)C.殆.尽(dài)股肱.(gōng)须臾.(yǔ)D.锡箔.(bó)贪婪.(lán)笃.志(dǔ)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B.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
C.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D.连那最未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B.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地产生。
油然,形容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C.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
贪婪:贪得无厌(含贬义)。
D.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
尴尬:形容神色、态度不自然。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天想来,她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B.通过这次中考,使我认识到加强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C.杂交水稻的出现,是世界一大奇迹。
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明行军之神速)B.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狂风的暴虐凶猛)C.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云的姿态万千)D.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好像明星。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强调“她”长得很漂亮)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1881—1936),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8.《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课文讲解一、文学常识:《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内容及中心:《咏雪》叙述了谢太傅带子侄辈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道韫儿时过人的才华。
《陈太丘与友期》叙述了陈元方幼时批评父亲友人“无信”“无礼”的故事,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礼。
告诉人们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有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放在句末表疑问,相当于“吗”。
四、古今异义:1、儿女:古,子侄辈;今,子女。
2、去:古,离开;今,到什么地方去。
3、文义:古,诗文;今,文章意思。
五、一词多义1、顾:①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
(如相顾一笑,瞻前顾后)②相顾惊疑。
顾:看。
(如顾野有麦场)③将宜枉驾顾之。
顾:拜访。
(如三顾茅庐)2、信:①则是无信。
信:讲信用。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真诚、诚实。
③必以信。
信:实情。
六、敬辞与谦辞1、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2、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七、其它关键词1、寒雪日内集。
集:聚会2、白雪纷纷何所似。
似:像3、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速(暴风骤雨)。
4、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5、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
因:趁着、随着。
6、相委而去(太丘舍去)。
委:丢下。
舍:丢下、舍弃。
去:离开。
7、下车引之。
引:拉。
8、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9、公欣然曰。
欣然:高兴的样子。
10、差可拟。
差:差不多。
拟:相比。
八、句子翻译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丢下他先离开了。
2、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您跟家父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4)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复习试题一(含答案)18.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著的散文集,里面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文章内容对该人物进行简要分析。
①藤野先生(《藤野先生》)②父亲(《五猖会》)(2)《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常常把人物性格和某种动物的习性巧妙结合。
请从下面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故事情节简要分析。
①孙悟空②猪八戒【答案】(1)①示例: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期间极为尊敬的一位良师。
他生活朴素,治学严谨,为人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
他真诚地帮助、关心鲁迅,仔细地检查并修改鲁迅抄的讲义,与当时日本学生对待中国留学生的鄙视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些高尚的品质一直激励着鲁迅勇往直前。
②示例:《五猖会》中的“父亲”是一个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他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强迫“我”背书,使“我”深受打击,留下心理阴影,揭示了封建家长制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2)①示例:《西游记》中把孙悟空聪明好动的性格和猴子机灵顽皮的习性巧妙结合。
比如,孙悟空拜师学艺,听讲时抓耳挠腮,手舞足蹈,被祖师训斥;菩提老祖传口诀后,他很快就学会七十二般变化和驾筋斗云等本领,后因人前卖弄被祖师驱逐。
②示例:《西游记》中把猪八戒懒惰的性格和猪好睡的习性巧妙结合。
比如,唐僧师徒途经平顶山,猪八戒去巡山,才走出不远,就钻进草里睡觉,后来又编造谎言搪塞,不去巡山。
【解析】【分析】【详解】(1)明确思路: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结合《朝花夕拾》的相关情节分析人物的形象,语言流畅,内容充实。
示:1:我选择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留学时遇到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在鲁迅身处异国他乡时给予他精神和生活上的双重关心,细心的帮助他修改讲义,对他的学业进行认真的指导,看出他是一位教学上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的老师,在生活中,关心鲁迅、尊重鲁迅,让鲁迅在被一些日本人歧视时,获得了来自藤野先生的温暖,是一位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的、善良的人,他的品格感染了鲁迅,激励了鲁迅。
人教版语文初中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语文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共9小题)1.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的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A.①④②⑤③B.②⑤①④③C.②③①⑤④D.②①⑤④③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
B.面对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
C.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D.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
3.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着.落(zháo)狭窄济.南(jǐ)响晴B.发髻.(jì)慈善贮.蓄(chǔ)地毯C.安适.(shì)肌肤绿萍.(píng)暖和D.水藻.(zǎo)秀气澄.清(chéng)摇蓝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发髻.(jì)澄.清(chéng)看.护(kàn)B.伦敦.(dūn)着.落(zháo)镶.边(xiāng)C.狭窄.(zhǎi)贮.蓄(chǔ)慈.善(cí)D.水藻.(zǎo)害羞.(xiū)地毯.(tǎn)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娇媚.(mèi)甘露.(lù)斗笠.(lì)B.粗犷.(kuàng)一脉.(mài)绿茵.茵(yīn)C.冷冽.(liè)诱惑.(huò)彩棱.镜(líng)D.浆.汁(jiāng)草垛.(duò)咄.咄逼人(chū)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生日那天,母亲送了我一个小礼物,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礼品盒。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论语》十二章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2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论语》十二章复习试题二(含答案)文言文阅读《论语》十二章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⑧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3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温习)B.人不知而不愠.(生气)C.曲肱.而枕之(手腕)D.博学而笃.志(坚定)23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B.乐亦在其.中矣/仁在其.中矣C.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234.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饭疏食”中的“饭”用法和意思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吃或吃饭。
B.“吾日三省吾身”中的“日”是:名词作状语,每天。
C.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35.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36.请谈谈你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获得的启示。
【答案】232.C233.A234.D235.(1)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照)他们不好的地方加以改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8)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复习试题二(含答案)63.名著阅读。
(1)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中的一项是(_____)A.《二十四孝图》 B.《藤野先生》 C.《范爱农》 D.《社戏》(2)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中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
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怎么看?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甲: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乙: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文字后答题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篇“战争与和平”)上述语段中的“他们”被作者______________亲切地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 (2)示例一:我认同甲的看法。
大兵抢走祥子的车,刘四爷害怕祥子继承自己的财产而赶走祥子,虎妞骗婚和小福子的死等,都加速了祥子的沉沦和堕落。
祥子正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示例二:我认同乙的看法。
祥子其实也很狭隘,有着小市民的封闭思维,例如从军营逃出来的时候,顺手牵走了几匹骆驼,反映出祥子的自私。
小福子死后,祥子逐渐走向堕落,甚至不惜出卖他人,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示例三:我认为把祥子变成“野兽”的,是“不让好人有出路”的旧社会。
大兵横行霸道,刘四爷肆意盘剥,孙侦探敲诈,虎妞骗婚,正是这黑暗的社会现实造成了祥子的沉沦。
示例四:我认为当时的社会与祥子自身的因素,共同把祥子驱赶到“野兽”中去。
祥子经历了孙侦探骗钱、虎妞骗婚、小福子的死等变故,再加上他自私利己、懦弱妥协等性格缺陷,决定了祥子的悲惨命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知识点归纳整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知识点归纳整理与练习题含答案【主要内容】《朝花夕拾》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记叙文,是回忆性散文。
《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及原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①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②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③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④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怀念长妈妈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记述了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的可怜。
《五猖会》——描绘封建家长制的压制和摧残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压制和摧残。
《无常》——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以及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写出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以及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的感受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3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复习试题一(含答案)四、综合性学习216.假如你与同学一起参观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请你根据下列情境设置完成任务。
(1)你发现“百草园”里存在乱丢垃圾、乱折花木等现象。
假如你遇到了这种不文明的行为,你会怎么劝说?请写出来。
(2)“三味书屋”管理处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在“三味书屋”墙上张贴广告,或乱涂写、乱刻画,现向社会征集提示语,请你设计一条简明、得体的提示语。
(不超过15个字)(3)假如你是导游,请你根据课本中“三味书屋”的图片写几句解说词。
【答案】(1)示例:这是一方美丽的净土,需要您用心呵护。
(2)示例:留下文明,带走印痕。
(3)示例:各位旅客,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当年鲁迅先生所在的书塾——“三味书屋”。
书屋中间挂着“三味书屋”的大匾,匾下面画着一只伏在古树下的很大的梅花鹿,再往前便是鲁迅先生当年读书、写字的桌子了。
【解析】【详解】(1)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以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劝说,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多用疑问句,少用祈使句。
文明得体,表达清楚明白。
不能偏离“乱丢垃圾、乱折花木的行为不文明”这一劝说主题。
(2)提示语,感情要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句式要整齐,修辞要显明,读起来朗朗上口。
特别是主题要鲜明,一定围绕“提醒人们不要在‘三味书屋’墙上张贴广告,或乱涂写、乱刻画”这一目的。
如“为了我的清洁,请不要将我‘毁容’”“体现趣味,留下人味,带走回味”等。
(3)写解说词。
根据课本中“三味书屋”的图片来写解说词。
解说词是引导旅游者进行游览观光的讲解词。
要写好解说词,最重要的是掌握丰富的资料,包括现实的、历史的。
只有在拥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导游员才能整理加工、去粗存精,进行再创造,编写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解说词。
此题要首先回忆课本中“三味书屋”的图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下列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酝酿、亮黄晕、晕发髻、枳子B。
唱和、河肥硕、说鳊鱼、边乌桕C。
寥阔、寥枯涸、清洌、梦寐D。
澹澹、耸峙、栖息禅心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小心翼翼、随声附和、祈祷、显耀3.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XXX,字XXX,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B。
班长XXX研究好,品德好,在班上德高望重。
5.诗词默写:1) 《观沧海》中作者用比喻的写法表现自己伟大抱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 《天净沙秋思》中集中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悲哀地诗句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3)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 龙标过五溪,随风直到夜郎西。
5)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6.阅读《观沧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者借助XXX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和自己的宽广胸怀、伟大抱负。
7、阅读《钱塘湖春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8、下面选项中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9、对《观沧海》《钱塘湖春行》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早莺”“新燕”“渐”“浅草”等词语都可以告诉我们作者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色。
10填写下面的表格,理清课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节):描写春天的宏观特征,如大地苏醒,春意盎然。
第二部分(第2-7节):从草报春、花争春、XXX、雨润春、人迎春等方面,具体描绘春天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8—10节):描写桃树、杏树、梨树开花的情景,以及野花、蜜蜂和蝴蝶的活动。
11、选出对这段话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意图,主要是抓住花、蜜蜂和蝴蝶的特点写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论语》十二章复习试题三(含答案) (1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论语》十二章复习试题三(含答案)八、其他156.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记录______言行的一部书,是______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______,字______,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______家。
(2)人们常常说的“四书”是指《______》《大学》《中庸》《______》这四部书。
【答案】(1)孔子及其弟子儒丘仲尼教育(2)论语孟子【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
要求学生牢记有关孔子和“四书五经”的文学常识。
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
157.《论语》是___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_____及其门徒的____,与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
【答案】儒孔子言行《孟子》《大学》《中庸》【解析】【分析】【详解】这是一道考查文学常识的题目,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基本情况,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背诵。
《论语》首创语录体,以记言为主。
此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一定要熟练掌握这个知识点。
158.孔子名____,字_____,_____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家,____家,是____家学派创始人。
【答案】丘仲尼春秋思想教育儒【解析】【分析】【详解】“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
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三单元知识梳理一、重点字音确凿.(záo)轻捷.(jié)云霄.(xiāo)倘.若(tǎng)鉴.赏(jiàn)啄.食(zhuó)和蔼.(ǎi) 恭.敬(gōng)倜傥..(lín lí)..(tì tǎng)淋漓盔.甲(kuī)绅.士(shēn)油蛉.(líng)斑蝥.(máo)缠络.(luò)脊.梁(jǐ)脑髓.(suǐ)秕.谷(bǐ)蝉蜕.(tuì)狗窦.(dòu)锡箔.(bó)感慨.(kǎi) 搓捻.(niǎn) 绽.开(zhàn) 争执.(zhí)惭愧.(kuì)拼凑.(còu)浸.满(jìn)皂荚.树(jiá)小心翼.翼(yì)人迹罕.至(hǎn)人声鼎.沸(dǐng)混.为一谈(hùn)恍.然大悟(huǎng)花团锦簇.(cù)疲倦.不堪(juàn)二、重点词语轻捷书塾鉴赏斑蝥云霄撅着弹簧惨淡盔甲感慨唤醒膝盖三、重点释义(1)轻捷:轻快敏捷。
(2)云霄:极高的天空。
(3)质朴:朴实;不矫饰。
(4)淋漓:形容畅快。
(5)缠络:缠绕。
(6)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7)书塾: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场所。
(8)宿儒: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宿,长久从事某事的。
(9)倜傥:洒脱;不拘束。
(10)绅士:旧时地方上有地位、有势力、有功名的人,一般是地主或退职官僚。
(11)感慨:有所感触而慨叹。
(12)茫茫:形容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13)模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14)惭愧: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
(15)激荡:因受冲击而动荡。
(16)奥秘:深奥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
(17)譬如:比如。
(18)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共同之处。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 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那东南面的一位,身穿天蓝牛 仔服,像一个活动性极强的 “原子”,忽东忽西,忽南忽 北,哪儿人最多,就往哪儿去。 还有东北面那位,身穿紫色衬 衫,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双手 托着腮,望着无边的苍穹,熟 悉她的人准会猜到,她又在思 索人生哲理了。②她们就是本校
②写法角度:从外貌着手, 抓住人物衣着特点——红、 蓝、紫,同时又抓住人物 的性格特点——安静、好 动、爱思考,把三个充满 朝气的中学生的形象呈现 在我们面前。
名师点评:习作以“快乐”为线索,从不同角度综合运 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描写方法,刻画了 “品”字群三朵“金花”的不同个性,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篇首安排了简短的“题记”,作为全文内容的提示,开头新 颖,起引领作用;结尾戛然而止,干脆利落,加上省略号的 运用,给读者以想象空间。文章语言幽默诙谐,生动有趣, 读后我们仿佛看到“品”字群中的三个快乐的中学生,活灵 活现地向我们走来。
5.提炼典型事件,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形象。 要把人物写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就要注意对各
种素材进行加工、提炼,选择有代表性的、能反映人物 特征的事件详细记述,摒弃或一笔带过不能表现人物特 征的事件,做到详略得当。另外,不可忽视对细节的描 写。有时人物的性格特点会体现在一些细节中,恰当的 细节描写能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写作实践 请以《你是我最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
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思路解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题目的补充应从所给 的四个词语中挑选。这就要求我们在补充题目前,先列出 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刻的人或事,并加以比较,审题时 要抓住这样几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你”。“你” 只能是具体的人物,可以是现实世界中的人物,如老师、 朋友、亲人等;也可以是人类历史上的伟人、英雄等;还 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如《水浒传》中的鲁智深、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等。第二个关键词是“我”。这表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背记清单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4)不求甚解: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5)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6)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7)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8)油然而生:多指某种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作家作品]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2.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3.《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集中体现 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 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文学常识] 1.至圣先师:因为孔子首开儒家私人讲学的学风,垂范后世。自从汉武帝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之后,儒生有意无意都会附会为孔子的门生,奉孔子的学说,自认为是儒学 正宗,所以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 2.边塞诗人:边塞诗人是指古代以边疆地区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写作的诗人。 边塞诗人多以诗歌描写遍地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反映塞上战争和军旅生活。边塞 诗人的杰出代表有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 3.孔子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4.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史”,有著名的“三吏”:《潼关 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而知新
罔
殆 箪(dān) .
好. (hào)
乐
肱. (gōng)
三军
匹夫
笃. 志(dǔ)
仁
[词义理解] 1.常考词语 (1)确凿:确实。 (2)轻捷:轻快敏捷。 (3)消释:溶解。 2.常考成语 (1)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2)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3)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毫无共同之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34)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复习试题一(含答案)230.下面句子的正确排序为:______①在泥墙的南端,即与鲁迅家后门墙角接壤处,有块刻有“梁界”两字的界碑。
②大园在南,西边有一垛长达四十四米的泥墙,作为与西邻梁家后园的分界线。
③百草园在浙江绍兴的鲁迅故居后面,有小园、大园之分。
④这块界碑和这垛被鲁迅称为“有无限趣味”的“短短的泥墙”至今仍留存如故。
⑤小园在北,向西北角突出,面积约为大园的四分之一。
【答案】③⑤②①④【解析】【分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
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
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阅读这五句话,分析各句的意思,可知③句是总领句,应放在第一位;⑤句的“小园在北”和②句的“大园在南”分别与③句中的“有小园、大园之分”相对应,所以⑤句应放在第二位,②句应放在第三位;④句的“这块界碑”与①句的“有块刻有‘梁界’两字的界碑”相承接,所以④句应放在①句后面。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应排序为:③⑤②①④。
23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鸣蝉在树叶里______(长鸣鸣叫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______(轻快轻捷敏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2)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______(欣赏鉴赏观赏),这是荒园,______(人烟稀少人迹罕至门可罗雀),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3)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______(严肃严厉严格),后来却好起来了,______(不过而且所以)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答案】(1)长吟轻捷(2)鉴赏人迹罕至(3)严厉不过【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在语境中选择合适词语的能力。
解题时要注意区分近义词的不同意思。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及同步达标卷
七上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窜(cuàn)觅(mì)拗(ǎo)确凿(quèzáo)轻捷(qīng jié)云霄(yún xiāo)倘若(tǎng ruò)鉴赏(tǎng ruò)啄食(zhuóshí)和蔼(héǎi)恭敬(gōng jìng)质朴(zhìpǔ)博学(bóxué)渊博(yuān bó)倜傥(tìtǎng)淋漓(lín lí)盔甲(kuījiǎ)人迹罕至(rén jìhǎn zhì)人声鼎沸(rén shēng dǐng fèi)《再塑生命的人》感慨(gǎn kǎi)搓捻(cuōniǎn)绽开(zhàn kāi)争执(zhēng zhí)惭愧(cán kuì)悔恨(huǐhèn)激荡(jīdàng)奥秘(àomì)拼凑(pīn còu)企盼(qǐpàn)截然不同(jiérán bùtóng)疲倦不堪(píjuàn bùkān)小心翼翼(xiǎo xīn yìyì)不求甚解(bùqiúshèn jiě)混为一谈(hùn wéi yītán)恍然大悟(huǎng rán dàwù)油然而生yóu rán ér shēng花团锦簇(huātuán jǐn cù)美不胜收(měi bùshèng shōu)《纪念白求恩》冀(jì)派遣(pài qiǎn)殉职(xùn zhí)动机(dòng jī)狭隘(xiáài)极端(jíduān)动机(dòng jī)狭隘(xiáài)极端(jíduān)热忱(rèchén)冷清(lěng qīng)纯粹(chún cuì)佩服(pèi fú)高明(gāo míng)鄙薄(bǐbó)出路(chūlù)拈轻怕重(niān qīng pàzhòng)漠不关心(mòbùguān xīn)麻木不仁(mámùbùrén)精益求精(jīng yìqiújīng)见异思迁(jiàn yìsīqiān)《论语十二章》论(lún)语不亦说(yuè)乎愠(yùn)三省(xǐng)传(chuán)不习乎逾(yú)矩(jǔ)罔(wăng )殆(dài)哉(zāi)箪(dān)陋巷(xiàng)堪(kān)肱(gōng)笃(dǔ)志陬邑(zōu yì)课内阅读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说百草园里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是否矛盾?为什么?“似乎”、“确凿”两个词语连用在一起并不矛盾,这里实际上写出了作者对百草园的深切怀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梳理与复习
(第三单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确凿.( ) tǎng( )若轻捷.( ) jiàn( )赏
和蔼.( ) 倜.傥( ) 皂荚.( ) 盔.甲( )
sh@n士( ) fǔ( )视占据.( ) 绽.开( )
企pan( ) 拼凑.( ) 感kǎi( )dǐ ( )达
羞惭.( ) 难kān( ) 贪lán( ) 诅.咒(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
( )
(2)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
....,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 )
(3)我赶忙合起书来递给他看,煞有介事
....地问他价钱。
( )
(4)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
..。
( )
(5)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
....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别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
( )
(6)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
( )
3.选词填空。
(1)百草园里似乎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 )
A.确凿 B.确切 c.准确
(2)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地在一旁答礼。
( )
A.和气 B.宽和 c.和蔼
(3)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
( )
A.激荡 B.回荡 c.荡漾
(4)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万分。
( )
A.感叹 B.感慨 c.感激
(5)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地吞读下去,我很快乐,也很惧,这种窃的滋味! ( )
A.贪懒 B.贪婪 C.贪心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不亦说乎通,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
5.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有朋.自远方来古义:今义:
(2)不亦君子
..乎古义:今义:
知识要点二:语言运用
6.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 )
(2)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 )
(3)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
( )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问,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
B.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
c.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D.下课从学校急急赶到这里,身上已经汗涔涔的,总算到达目的地——目的地可不
是三阳春,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8.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Et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
B.为提高市民行车的舒适度,有关部门对多处路井部位进行了整修,解决了颠簸现象。
C.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
考试。
D.食用一包油炸方便面所摄人的油量高达30克,这已是每人每天摄油量的上限。
9.爱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可视可触的事物,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却处处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爱”的体验。
要求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亦君子乎?”
(2)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知识要点三:文学常识
11.填空。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原名,字,伟大的无产阶级、、。
著有小说集《》《》,散文集《》等。
(2)林海音,中国女作家,原名。
早年随父母到北京,曾就读于北平女子师范和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并任《世界日报》记者。
1967年后创办《纯文学》月刊,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著有长篇小说《》,小说集《》,散文集《》。
(3)孔子,名,字,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人,杰出的家、
家,家学派的创始者,被尊为“”。
12.下列关于《论语》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它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B.它是语录体散文集。
C.“论”的意思是议论。
D.作者是孔子,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
知识要点四:课文理解
13.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
但一次,两次,我下意识地走向那熟悉的街,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地停下来。
我仍愿一试,因为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我从报上知道好多天了。
我再施惯技,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
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啊! 终于和你相见!”这是一本畅销的书,那么厚厚的一册,拿在手里,看在眼里,都够分量!受了前次的教训,我更小心地不敢贪懒,多串几家书店更妥当些,免得再遭遇到前次的难堪。
每次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脑子被书中的人物所扰,踉踉跄跄,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
“明天早些来,可以全部看完了。
”我告诉自己。
想到明天仍可以占有书店的一角时,被快乐激动得忘形之躯,便险些撞到树干上去。
正在这时,一个耳朵上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那样子是来招呼我的(我多么怕受人招待!)。
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
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
“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
啊,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被冲动的情感,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书本的黑字上。
当书店里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觉出站在这里读了两个钟点了。
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
然后抬头找寻那耳朵上架着铅笔的人,好交还他这本书。
在远远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头,表示他已经知道我看完了。
我默默地把书放回书架上。
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
摸摸口袋,里面是一包忘记吃的花生米,我拿一粒花生米送进嘴里,忽然想起有一次国文先生鼓励我们用功的话: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
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1)为什么“我不再去书店”,“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
(2)“啊!终于和你相见!”句中的“你”指什么?为何这样称呼?
(3)为什么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
(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
(5)如何理解选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14.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思而不学则殆:②人不堪其忧:
③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④匹夫不可夺志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温故而知新择其善者而从之 B.于我如浮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C.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 D.吾日三省吾身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3)翻译下面的句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选文中,颜回面对穷困清苦的生活,不改其乐,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不用注册,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