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网管系统技术规范(DOCX 45页)

合集下载

中国联通OSS-通信网数通设备网管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OSS-通信网数通设备网管技术规范
自动清除告警:当收到故障恢复告警后,原有故障告警必须自动清除;故障实际恢复但系统未收到故障恢复告警时,系统应提供有效手段确认故障已恢复,如轮询等;随即系统应自动清除原有故障告警。
手工清除告警: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部分告警无法恢复,网管系统需提供手工方式恢复告警功能,将未恢复告警强制转变为恢复状态进而清除。
告警显示
告警显示应支持多种方式,如告警板输出、告警查询浏览等形式。
告警板输出:显示当前系统告警总数、各类别告警总数、各级别告警总数;可在拓扑上显示简要的告警信息,如网元显示告警数,连接显示链路状态。同时支持相应的钻取告警列表功能。
告警浏览:网管系统应能够提供列表形式的告警监视窗口,可以在视图上监视到网元的实时告警,可根据相关字段对告警列表进行排序,对相关告警网元进行告警确认、清除等操作,或启动相关网元的告警历史信息查询浏览功能。
支持告警信息与拓扑界面的关联:支持告警拓扑定位功能,根据某一告警,可快速跳转到拓扑视图中相应的设备节点;根据链路、网元、板卡、端口上告警的情况,用不同的图例表示当前告警的级别;同时,能够在拓扑视图中呈现网元的简要告警信息,并可进一步快速查看详细告警信息。
系统应提供告警的屏蔽、归并、筛选策略,避免生成海量的无用告警信息淹没有用信息:
巡检时间及巡检内容可设置。
巡检结果展现
用户可设置基准模版,对比分析巡检结果,偏离模版值的条目给出简明报表。
性能管理
性能管理范围
设备性能
网管系统能够对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行监视,包括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DNS解析时延、DNS解析成功率等,提供系统资源利用与性能变化的各种统计分析报表。
基线值统计
基线值表示某时间上某测量指标的“标准”值,它是通过对一定时期的历史数据进行采样并统计分析得来的。

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总册

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总册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一分册总册Transport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报批稿)××-××发布××××-××-××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缩略语 (1)4 概述 (2)4.1 中国联通传输网网管现状 (2)4.2 系统建设目标 (2)4.3 系统管理范围 (2)5 系统体系结构 (4)5.1 传输网网管系统的分级管理结构 (4)5.2 综合网管系统与厂家EMS/NMS之间的接口(接口1) (5)5.3 综合网管系统省部级接口(接口2) (5)5.4 本地综合网管北向接口(接口3) (5)5.5 综合网管系统横向接口(接口4) (5)6 系统技术要求 (6)6.1 系统总体要求 (6)6.2 软件技术要求 (7)6.3 管理能力要求 (7)6.4 性能要求 (7)6.5 系统安全要求 (7)6.6 DCN要求 (8)前言本规范是《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系列技术规范中的第一分册。

该系列规范的结构及名称预计如下:(1)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一分册总册;(2)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二分册总部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3)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三分册一干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4)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四分册省级(二干、本地)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5)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五分册部省级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6)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六分册 SDH接口规范;(7)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七分册 WDM接口规范;(8)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八分册部省级接口测试规范。

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技术规范范本

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技术规范范本

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技术规范范本Unicom Fiber Distributed System Equip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V1、0)QB/CU全文结束》》x-xx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注2:目录目录I前言V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技术规范1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缩略语14 系统定义24、1 多系统接入单元34、2 扩展单元34、3 远端单元35 设备功能要求35、1 系统制式35、2 载频要求45、3 业务要求45、4 双通道能力要求45、5 固网和WLAN能力要求45、6 远程供电45、6、1 光纤直流远供45、6、2 PoE供电45、7 网管功能要求45、8 组网要求45、8、1 组网能力55、8、2 传输方式55、9 设备升级能力55、9、12G&3G系统55、9、23G&4G系统56 设备形态56、1 多系统接入单元56、1、1 功耗56、1、2 设备尺寸56、1、3 接口需求66、2 扩展单元66、2、1 功耗66、2、2 设备尺寸66、2、3 接口需求76、3 远端单元76、3、1 室内型76、3、2 室外型87 无线射频指标107、1 工作频段107、1、1 定义107、1、2 指标要求107、2 标称最大线性输出功率及误差117、2、1 定义117、2、2 指标要求117、3 自动电平控制(ALC)117、3、1 定义117、3、2 指标要求127、4 最大增益及误差127、4、1 定义127、4、2 指标要求127、5 增益调节范围137、5、1 定义137、5、2 指标要求137、6 增益调节步长及误差1 37、6、1 定义137、6、2 指标要求137、7 频率误差147、7、1 定义147、7、2 指标要求147、8 矢量幅度误差(EVM)1 57、8、1 定义157、8、2 指标要求157、9 峰值码域误差(PCDE)1 57、9、1 定义157、9、2 指标要求157、10 带内波动167、10、1 定义167、10、2 指标要求167、11 射频输入动态范围167、11、1 定义167、11、2 指标要求167、12 输入互调177、12、1 定义177、12、2 指标要求177、13 输出互调187、13、1 定义187、13、2 指标要求187、14 噪声系数197、14、1 定义197、14、2 指标要求197、15 杂散发射(非期望辐射)1 97、15、1 频谱发射模板197、15、2 杂散辐射207、16 阻塞267、16、1 定义267、16、2 指标要求267、17 带外增益和带外抑制287、17、1 定义287、17、2 指标要求287、18 带内载波泄露抑制297、18、1 定义307、18、2 指标要求307、19 传输时延307、19、1 系统时延及最小系统时延307、19、2 时延校正补偿精度和范围317、20 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317、20、1 定义317、20、2 指标要求317、21 邻道抑制比(ACRR)327、21、1 定义327、21、2 指标要求327、22 最大允许输入电平327、22、1 定义327、22、2 指标要求327、23 收发隔离度337、24 FDD-LTE系统特有指标要求。

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技术规范12中国联通公司发布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设备技术规范v1.0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hina Unicom Local Unified Transport Network Equipment v1.0(NEQ)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057- -1-18发布-1-18实施目次1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定义、术语和缩略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设备基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设备基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通用技术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设备系统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联通光传送网(OTN)技术规范v1.1Word版

中国联通光传送网(OTN)技术规范v1.1Word版

中国联通光传送网(OTN)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hina Unicom OTN Equipment(v1.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目次 (I)前言 (IV)中国联通光传送网(OTN)技术规范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缩略语 (1)4 OTN系统组成与结构 (4)4.1 OTN系统的组成 (4)4.2 OTN系统分层结构 (5)4.3 OTN网络分域 (5)4.4 OTN网络参考点 (5)5 接口要求 (6)5.1 OTN接口结构 (6)5.2 OTN帧结构 (8)5.2.1 OTUk 帧结构 (8)5.2.2 ODUk 帧结构 (8)5.2.3 OPUk帧结构 (8)5.3 OTN开销 (9)5.3.1 OTS、OMS 和Och的开销(可选) (9)5.3.2 OTUk、ODUk和 OPUk的开销 (9)5.3.3 开销描述 (10)5.4 维护信号 (11)5.4.1 维护信号概述 (11)5.4.2 OTUk维护信号 (12)5.4.3 ODUk维护信号 (12)6 复用和映射结构 (13)6.1 复用和映射结构 (13)6.2 比特速率和容量 (16)6.3 OPUk虚级联 (18)6.4 客户信号的映射 (18)6.4.1 SDH业务 (18)6.4.2 OTUk业务 (18)6.4.3 以太网业务 (19)7 OTN设备类型和基本要求 (19)7.1 设备类型 (19)7.1.1 OTN终端复用设备 (19)7.1.2 OTN电交叉连接设备 (20)7.1.3 OTN光交叉连接设备 (21)7.1.4 OTN光电混合交叉连接设备 (22)7.2 设备功能要求 (23)7.2.1 业务接口适配功能 (23)7.2.2 线路接口处理功能 (23)7.2.3 ODUk调度功能 (23)7.2.4 光复用段和传输段处理 (23)7.2.5 OCh调度功能 (23)7.2.6 OTN开销处理 (24)7.3 OTU光接口参数 (24)8 ROADM设备技术及管理要求 (25)8.1 ROADM设备技术要求 (25)8.1.1 ROADM设备上下波能力 (26)8.1.2 ROADM设备的光波长区分配 (26)8.1.3 ROADM设备性能要求 (26)8.2 ROADM设备管理要求 (27)8.2.1 功率管理功能 (27)8.2.2 波长管理功能 (27)9 系统性能要求 (28)9.1 假设参考光通道 (28)9.2 误码性能 (28)9.3 抖动和漂移特性 (29)9.3.1 OTN网络接口的输出抖动 (29)9.3.2 OTN接口的输入抖动容限 (29)10 OTN保护要求 (30)10.1 通用要求 (30)10.1.1 拖延计时器 (30)10.1.2 等待恢复时间 (31)10.1.3 操作类型 (31)10.1.4 APS 信令通道 (31)10.1.5 倒换类型 (31)10.1.6 倒换性能 (31)10.2 OCh 1+1保护 (31)10.3 ODUk 1+1SNC保护 (32)10.3.1 固有监视SNC/I(可选支持) (32)10.3.2 非介入监视SNC/N (32)10.3.3 子层SNC/S(可选支持) (32)11 监控通道要求 (32)11.1 光监控通道(OSC)要求 (33)11.2 电监控通道(ESC)要求 (33)12 OTN同步实现方式 (33)13 控制平面功能要求(可选) (33)13.1 控制平面基本功能要求 (33)13.2 路由功能要求 (34)13.3 自动发现功能要求 (34)13.4 连接类型 (34)13.5 保护恢复要求 (35)13.5.1 光层保护恢复类型 (35)13.5.2 电层保护恢复类型 (35)13.5.3 光电混合保护恢复要求 (35)13.6 控制平面可靠性要求 (35)14 网络管理要求 (36)14.1 网元管理功能 (36)14.1.1 故障管理 (36)14.1.2 性能管理 (38)14.1.3 配置管理 (40)14.2 子网管理功能 (43)14.3 DCN管理功能 (46)前言随着各种业务对带宽需求的不断增长,大颗粒电路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加,同时适合传送多粒度、具备全业务的适配能力、强大的管理维护能力、高效的业务调度能力以及有效的保护恢复能力的OTN技术也已经成熟。

中国联通之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之系统技术规范

系统的目标和功能
功能:支持多种通信协议, 如 G S M 、 C D M A 、 LT E 等
提供高质量的语音、数据、 视频等通信服务
支持多种终端设备,如手机、 平板、电脑等
目标:提高通信效率,降低 运营成本
提供网络管理和监控功能, 确保网络稳定运行
系统的架构和组成
添加标题
架构:分层架构, 包括应用层、服务 层、数据层和基础 设施层
01
系统培训和支持方案
培训内容和目标
培训内容:系统操作、维护、故障排除等 培训目标:提高员工系统操作能力,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培训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训时间:根据员工需求,灵活安排培训时间
培训方式和时间安排
培训方式: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包括视频课程、在线答疑、现场实操等 培训时间:根据项目进度和需求,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确保培训效果 培训内容:包括系统操作、故障排除、维护管理等方面 培训考核:设置考核环节,确保培训效果,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公司
中国联通之系统技 术规范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系统概述
02
系统技术规范
03
系统实施方案
04
系统维护和管理方案
05
系统培训和支持方案
06
01
添加章节标题
01
系统概述
系统的定义和范围
系统的定义:中国联通之系统技术规范是指中国联通在通信技术、网络架构、业务应用 等方面制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接口规范:RESTful、 SOAP、Web Service等
安全技术:加密、认证、访 问控制等
测试技术:单元测试、集成 测试、系统测试等

32-2004 中国联通传输网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V1.0) 第四分册 省级(二干、本地)网管系统功能规范

32-2004 中国联通传输网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V1.0) 第四分册 省级(二干、本地)网管系统功能规范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32—2004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四分册省级(二干/本地)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Transport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报批稿V1.0)2004-06-20发布2004-06-20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 V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缩略语 (1)4系统管理功能 (3)4.1网络监控子系统 (3)4.1.1 拓扑管理 (3)4.1.2 配置管理 (5)4.1.3 故障管理 (13)4.1.4 故障分析专家系统 (17)4.1.5 性能管理 (19)4.2资源管理子系统 (23)4.2.1 省级网络资源管理范围 (23)4.2.2 资源数据的录入维护 (23)4.2.3 网络资源的查询显示 (25)4.2.4 网络资源数据的存储 (26)4.2.5 网络资源数据的实时监测更新 (26)4.2.6 网络资源数据的统计 (26)4.2.7 网络资源数据的分析 (26)4.2.8 电路智能化调度 (30)4.2.9 Web综合查询 (32)4.2.10 备品备件管理 (32)4.3流程管理子系统 (34)4.3.1 值班管理 (34)4.3.2 故障处理流程 (35)4.3.3 电路调度流程 (35)4.3.4 通道调度流程 (36)4.3.5 维护作业流程 (36)4.3.6 备品备件管理流程 (38)4.3.7 应急方案管理 (38)4.4大客户VPN管理 (38)4.4.1 客户信息管理 (39)4.4.2 租线电路管理 (40)4.4.3 租线服务管理 (42)4.5日常办公管理 (43)4.5.1 办公指南 (43)4.5.2 在线交流平台 (43)4.5.3 资料管理 (43)4.5.4 事务管理 (43)4.5.5 任务提醒 (44)4.5.6 信息发布 (44)4.6.1 网络故障统计和分析 (44)4.6.2 割接计划执行情况统计 (46)4.7运行支撑子系统 (46)4.7.1 综合报表管理 (46)4.8系统支持功能 (47)4.8.1 系统安全管理 (47)4.8.2 系统日志管理 (49)4.8.3 系统数据备份与恢复 (50)4.8.4 系统自身监控管理 (50)4.8.5 系统升级、配置 (50)4.8.6 系统帮助 (50)5系统技术要求 (50)5.1系统总体要求 (50)5.2软件技术要求 (51)5.3管理能力要求 (52)5.4性能要求 (52)5.5系统安全要求 (52)5.6DCN要求 (52)6附录1 管理资源模型 (53)6.1管线层资源 (53)6.1.1 管道 (53)6.1.2 管道段 (53)6.1.3 管孔 (54)6.1.4 子管 (54)6.1.5 人井/手孔 (54)6.1.6 杆路 (55)6.1.7 杆路段 (55)6.1.8 电杆 (55)6.1.9 吊线 (55)6.1.10 直埋线路 (56)6.1.11 标石 (56)6.2光缆层资源 (56)6.2.1 光缆 (56)6.2.2 光缆段 (56)6.2.3 纤芯 (57)6.2.4 光缆接头 (57)6.2.5 ODF (57)6.2.6 光交接箱 (58)6.2.7 分纤箱 (58)6.2.8 接头盒 (59)6.3传送层资源 (59)6.3.1 SDH资源 (59)6.3.2 DWDM资源 (64)6.4业务层资源 (71)6.4.1 电路 (71)6.4.2 客户 (72)6.5地理空间资源 (73)6.5.1 省 (73)6.5.2 地市 (73)6.5.3 局站 (73)6.5.4 机房 (74)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四分册省级(二干、本地)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前言本规范是《中国联通传输网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系列技术规范中的第四分册。

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总册

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总册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一分册总册Transport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报批稿)××-××发布××××-××-××实施××××-目次前言 ............................................................................................................................................... II1 围 (1)2 规性引用文件 (1)3 缩略语 (1)4 概述 (2)4.1 中国联通传输网网管现状 (2)4.2 系统建设目标 (2)4.3 系统管理围 (2)5 系统体系结构 (4)5.1 传输网网管系统的分级管理结构 (4)5.2 综合网管系统与厂家EMS/NMS之间的接口(接口1) (5)5.3 综合网管系统省部级接口(接口2) (5)5.4 本地综合网管北向接口(接口3) (5)5.5 综合网管系统横向接口(接口4) (5)6 系统技术要求 (6)6.1 系统总体要求 (6)6.2 软件技术要求 (7)6.3 管理能力要求 (7)6.4 性能要求 (7)6.5 系统安全要求 (7)6.6 DCN要求 (8)前言本规是《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系列技术规中的第一分册。

该系列规的结构及名称预计如下:(1)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第一分册总册;(2)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第二分册总部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3)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第三分册一干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4)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第四分册省级(二干、本地)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5)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第五分册部省级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6)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第六分册 SDH接口规;(7)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第七分册 WDM接口规;(8)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第八分册部省级接口测试规。

中国联通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网管系统技术规范(DOCX 45页)

中国联通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网管系统技术规范(DOCX 45页)

中国联通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网管系统技术规范(DOCX 45页)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059-2013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v1.0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Network Management of China Unicom Local Integrated Bearer and Transport Equipment v1.0(NEQ)2013-1-18发布2013-1-18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是在参考CCSA、ITU-T、IETF、IEEE相关标准,结合中国联通对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和IP城域网的具体需求制定而成。

随着业务需求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标准将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

本标准系列包括以下四个标准:——QB/CU 056-2013《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与IP城域网技术体制v1.0》——QB/CU 057-2013《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技术规范v1.0》——QB/CU 058-2013《中国联通城域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测试规范V1.0》——QB/CU 059-2013《中国联通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网管系统技术规范v1.0》本标准作为网管系统规范,主要规定了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的本地网元网管系统的总体要求、功能要求等。

本部分适用于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网管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123 范围该标准对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设备网管系统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范,主要包含总体技术要求、拓扑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及安全管理等。

本部分适用于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网络管理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4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使用于本文件。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QB/CU 056-2013 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与IP城域网技术体制V1.0QB/CU 057-2013 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设备技术规范v1.0QB/CU 058-2013 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设备测试规范v1.0YD/T xxx-xxxx 分组传送网(PTN)网络管理技术要求YDT 1096-2009 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边缘路由器YDT 1097-2009 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核心路由器YDT 1381-2005 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测量方法YDT 1391.1-2005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测试方法YD/T 1238-2002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要求YD/T 1289.2-2003 同步数字体系(SDH)传输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二部分:网管理系统(EMS)功能Y/D-T-XXXX 分组传送网(PTN)总体技术要求(报批稿)Y/D-T-XXXX 分组传送网(PTN)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1部分:基本原则(报批稿)QB /CU059-2013Y/D-T-XXXX 分组传送网(PTN)设备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BBF WT-221 基于IP/MPLS的移动回程网(Back-haul)技术规范IEEE 802.1ah(2008)局域网和城域网标准-虚拟桥接的局域网增补7:运营商骨干桥接IEEE 802.3ah 最后一英里的以太网技术要求IEEE 1588-2008 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确时钟同步协议(版本2)IEFT [RFC 2328] OSPF版本2,1998年4月IETF [RFC 2545] 使用BGP-4多协议扩展的IPv6域间路由,1999年3月IETF [RFC 2698] 3色双速率标记IETF [RFC 3031] 多协议标签交换体系结构,2001年1月IETF [RFC 3032] MPLS标签栈编码,2001年1月IETF [RFC 3209] RSVP-TE:扩展的RSVP的LSP隧道,2001年IETF [RFC 3270] 支持差异化服务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2002年5月IETF [RFC 3386] 网络层次和多层生存能力,2002年11月IETF [RFC 3443] MPLS的TTL处理IETF [RFC 3471] 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信令功能描述,2003年1月IETF [RFC 3473] 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信令资源预留协议-流量工程(RSVP-TE)的扩展,2003年1月IETF [RFC 3630] 面向流量工程扩展的OSPF协议版本2,2003年9月IETF [RFC 3985] 端到端的伪线仿真结构,2005年3月IETF [RFC 4090] LSP隧道的RSVP-TE快速重路由扩展,2005年5月IEFT [RFC 4364] BGP / MPLS的IP虚拟专用网,2006年2月IETF [RFC 4379] 多协议数据平面故障检测,2006年IETF [RFC 4385] 端到端伪线仿真(PWE3)控制字在MPLS上的应用,2006年2月IETF [RFC 4446] IANA分配的端到端伪线仿真(PWE3),2006年4月IETF [RFC 4447] 采用LDP信令建立PW,2006年4月IETF [RFC 4448] 基于MPLS网络的以太网封装方式,2006年4月IETF [RFC 4553] 基于分组MPLS网络的以太网封装方式(SAToP),2006年6 月IETF [RFC 4659] BGP-MPLS的IP虚拟专用网络(VPN)对IPv6的VPN扩展,2006年9月IETF [RFC 4664] L2 VPN框架IETF [RFC 4760] BGP-4的多协议扩展,2007年1月IETF [RFC 4761] 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VPLS)使用BGP自动发现和信令,2007年1月IETF [RFC 4762] 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VPLS)使用标签分发协议(LDP)信令,2007年1月IETF [RFC 4798] 通过IPv4 MPLS使用IPv6运营商边缘路由器(6PE)连接IPv6孤岛,2007年2月IETF [RFC 5036] LDP规范,2007年10月IETF [RFC 5085] 伪虚电路连接验证(VCCV):一个伪线的控制通道,2007年12月IEFT [RFC 5086] 分组交换网络(CESoPSN)中结构化的TDM电路仿真业务,2006年12月IETF [RFC 5087] IP承载的TDM业务,2007年12月QB /CU059-2013IETF [RFC 5151] 域间MPLS和GMPLS的流量工程-资源预留协议-流量工程(RSVP - TE的)的扩展,2008年2月IETF [RFC 5254] 端到端的多段伪线仿真(PWE3)需求,2008年10月IETF [RFC 5287] MPLS网络中TDM伪线的控制协议扩展,2008年8月IETF [RFC 5305] 面向流量工程的IS-IS协议扩展,2008年10月IETF [RFC 5308] 采用IS-IS协议的IPv6,2008年10月IETF [RFC 5329] 使用OSPF第3版的流量工程,2008年9月IETF [RFC 5340] 基于IPv6的OSPF协议,2008年7月IETF [RFC 5586] MPLS-TP OAM的封装要求,2009年6月IETF [RFC 5659] 端到端的多段伪线仿真结构,2009年10月IETF [RFC 5798] 基于IPv4和IPv6的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VRRP)版本3,2010年3月IETF [RFC 5880] 双向转发检测(BFD),2010年6月IETF [RFC 5881] 基于IPv4和IPv6的BFD检测(单跳),2010年6月IETF [RFC 5883] 多跳路径的双向转发检测(BFD),2010年6月IETF [RFC 5884] 基于MPLS标签交换路径(LSP)双向转发检测(BFD)2010年6月IETF [RFC 5885] 使用双向转发检测(BFD)的伪线虚电路连接验证(VCCV),2010年6月IETF [RFC 5905] 网络时间协议版本4:协议和算法规范2010年6月IETF [RFC 5994] MPLS传输网络以太网伪线的应用,2010年10月IETF [RFC 6073] 分段伪线,2011年1月MPLS and Frame Relay Alliance 8.0.0 基于MPLS的仿真TDM电路使用raw封装协议的执行情况,2004年11月IP/MPLS Forum 19.0.0 MPLS运营商间接口技术规范,2008年4月IP/MPLS Forum 20.0.0 MPLS技术在移动回程网络的框架和要求的技术规范,2008年10月ITU-T Y.1731 MPLS网络的操作和维护机制,2004年2月ITU-T G8110 MPLS层网络结构ITU-T G.8110.1 TMPLS(MPLS-TP)层网络体系结构ITU-T G.8011 传送网承载以太网-以太网业务框架ITU-T G.8011.1 以太网专线业务ITU-T G.8011.2 以太网虚拟专线业务ITU-T G.8114 T-MPLS层网络运行和维护机制ITU-T G.8131 TMPLS网络线性保护倒换ITU-T G.8132 T-MPLS共享保护环网(TM-Steering)ITU-T G.8151 TMPLS网元管理方面ITU-T G.8261 分组网络的定时和同步方面ITU-T G.8262(EEC) 同步以太网设备从钟(EEC)的定时特性ITU-T G.8264 分组网络定时分配ITU-T Y.1731 以太网OAM功能和机制ITU-T Y.1720 MPLS网络的保护倒换MEF8 城域以太网上的PDH电路仿真实施协议MEF10.1 以太网业务属性-第二部分5术语和缩略语缩写英文名称描述1PPS 1 Pulse Per Second1秒一个脉冲,简称秒脉冲 ACL Access Control List 访问控制列表 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双向转发检测BMCA Best Master Clock Algorithm 最佳主时钟算法CBR Constant Bit Rate 固定比特率CBS Committed BurstSize承诺突发长度CC Continuous Check 连续性检测CE Customer Edge 用户边缘 CESCircuit Emulation Service电路仿真业务CESoPSN Structure-aware TDM Circuit Emulation Service over Packet 分组网交换承载的结构化电路仿真业务Switched NetworkCIR CommittedInformation Rate 承诺信息速率 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循环冗余校验 CSF Customer SignalFailure 客户信号丢失 CV Connectivity Verification 连通性验证 DCN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数据通信网DM Delay measurement 时延测量 DSCP DiffServ Code Point区分业务编码点 EIR Excess Information Rate超额信息速率 E-LANE-LAN Service以太网局域网业务 E-Line E-LINE Service 以太网线型业务E-Tree E-TREE Service以太网树型业务EML Element ManagementLayer网元管理层EMS Element ManagementSystem网元管理系统IS-IS Intermediate Systemto IntermediateSystem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L2VPN Layer 2 VirtualPrivate Network二层虚拟专用网L3VPN Layer 3 VirtualPrivate Network三层虚拟专用网LAG Link Aggregation 链路聚合LB Loopback Function 环回功能LCK Lock SignalFunction信号锁定功能LDP Label DistributionProtocol标签分发协议LER Label Edge Router 边缘标签路由器LM Loss Measurement 丢包测量LSP Label Switched Path 标记交换路径LT Link Trace 链路踪迹MA MaintenanceAssociation MAC维护联盟MD Maintenance Domain 维护区域MEG Maintenance EntityGroup维护实体组MEP MEG End Point MEG端点MIP MEG IntermediatePointMEG中间节点MPLS-TP Mutil-ProtocolLabel Switch-Transport Profile多协议标签交换-传送描述MPLS Multi Protocol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记交换MS-PW Multi-SegmentPseudowire多段伪线NE Network Element 网元NML Network ManagementLayer网络管理层NMS Network ManagementSystem网络管理系统NNI Network NetworkInterface网络-网络接口NTP Network Time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OAM Operations,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维护PDV Packet Delay Variation包抖动P Provider 运营商PBS Peak Burst Size 峰值突发长度PDH PlesiochronousDigital Hierarchy准同步数字体系PE Provider Edge 运营商边缘PHB Per-Hop Behavior 每一跳行为PIR Peak InformationRate峰值信息速率PQ Priority Queue 绝对优先级队列PSN Public SwitchedNetwork公用交换网PTN Packet TransportNetwork分组传送网PW Pseudowire 伪线QoS Quality of Service 服务质量RDI Remote DefectIndication远端缺陷指示RSVP-TE ResourceReSerVationProtocol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RTP Real Time TransportProtocol实时传送协议SAToP Structure AgnosticTDM Over Packet非结构化仿真SNMS Sub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子网管理系统S-PE Switching ProviderEdge Router运营商边缘交换路由器SS-PW Single-SegmentPseudowire单段伪线TMN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电信管理网TE Traffic Engineering 流量工程TLV Type/Length/Value 类型/长度/数值T-PE Terminating 运营商边缘路Provider EdgeRouter由器终端UNI User to NetworkInterface网络用户接口UTC CoordinatedUniversal Time世界协调时UTN 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网络VCC Virtual Channel Connection虚通道连接VCCV Virtual CircuitConnectivityVerification虚连接电路验证VCID Virtual ChannelIdentifier虚通道标识符VLAN Virtual Local AreaNetwork虚拟局域网VPLS Virtual Private LANService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VPN Virtual PrivateNetwork虚拟专用网VPWS Virtual Private 虚拟专用线路Wire Service 业务WFQ Weighted Fair Queue 加权公平队列WRED Weighted RandomEarly Detect加权随机早期检测WTR Wait To Restoration 恢复等待时间6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网管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6.1系统结构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管理系统接口框架如图4-1所示。

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总册

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总册

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总册1. 简介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总册是为了规范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实施、运维等各个环节,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制定的。

本文档包含了对于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技术规范的详细说明和要求,包括系统的架构设计、功能模块划分、接口定义、数据安全等方面内容。

通过严格遵守本文档的规范要求,可以确保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满足用户对于网络管理的需求。

2. 系统架构设计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包括了系统的组成结构、协议选择、功能划分等方面。

2.1 组成结构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由以下几个组件组成:•前端接入模块: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接收用户的请求,并将其转发给后端处理。

•后端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处理、算法计算、网络配置等功能,对用户请求进行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给前端。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系统的配置数据、运行数据等信息。

•网络管理模块:负责对传输网的设备、链路等进行管理和监控。

2.2 协议选择在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中,应选择合适的协议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常用的协议包括:SNMP、NetConf、RESTful等。

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和网络设备的支持情况,选择合适的协议进行使用。

2.3 功能划分根据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需求,将系统的功能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接入、配置、监控等功能。

•链路管理:负责链路的建立、拓扑发现、带宽管理等。

•资源管理:对传输网网络资源进行管理和优化。

•故障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故障,保障网络的稳定运行。

•性能管理:对传输网的性能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性能问题。

3. 功能模块划分根据系统的功能划分,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3.1 设备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负责对传输网设备进行管理,包括设备的接入、配置、监控等功能。

具体包括以下子模块:3.1.1 设备接入设备接入模块负责通过合适的接口与传输网设备进行通信。

(技术规范标准)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标准)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xxx-2013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技术规范China Unicom Fiber Distributed System Equip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V1.0)2013-xx-xx发布2013-xx-xx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录目录 (I)前言 (V)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技术规范 (1)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缩略语 (1)4系统定义 (2)4.1 多系统接入单元 (2)4.2 扩展单元 (3)4.3 远端单元 (3)5设备功能要求 (3)5.1 系统制式 (3)5.2 载频要求 (3)5.3 业务要求 (3)5.4 双通道能力要求 (3)5.5 固网和WLAN能力要求 (3)5.6 远程供电 (4)5.6.1 光纤直流远供 (4)5.6.2 PoE供电 (4)5.7 网管功能要求 (4)5.8 组网要求 (4)5.8.1 组网能力 (4)5.8.2 传输方式 (4)5.9 设备升级能力 (4)5.9.1 2G&3G系统 (4)5.9.2 3G&4G系统 (5)6设备形态 (5)6.1 多系统接入单元 (5)6.1.1 功耗 (5)6.1.2 设备尺寸 (5)6.1.3 接口需求 (5)6.2 扩展单元 (6)6.2.1 功耗 (6)6.2.2 设备尺寸 (6)6.2.3 接口需求 (6)6.3 远端单元 (7)6.3.1 室内型 (7)6.3.2 室外型 (8)7无线射频指标 (9)7.1 工作频段 (9)7.1.1 定义 (9)7.1.2 指标要求 (9)7.2 标称最大线性输出功率及误差 (10)7.2.1 定义 (10)7.2.2 指标要求 (10)7.3 自动电平控制(ALC) (10)7.3.1 定义 (11)7.3.2 指标要求 (11)7.4 最大增益及误差 (11)7.4.1 定义 (11)7.4.2 指标要求 (11)7.5 增益调节范围 (12)7.5.1 定义 (12)7.5.2 指标要求 (12)7.6 增益调节步长及误差 (12)7.6.1 定义 (12)7.6.2 指标要求 (13)7.7 频率误差 (13)7.7.1 定义 (13)7.7.2 指标要求 (13)7.8 矢量幅度误差(EVM) (14)7.8.1 定义 (14)7.8.2 指标要求 (14)7.9 峰值码域误差(PCDE) (14)7.9.1 定义 (14)7.9.2 指标要求 (14)7.10 带内波动 (15)7.10.1 定义 (15)7.10.2 指标要求 (15)7.11 射频输入动态范围 (15)7.11.1 定义 (15)7.11.2 指标要求 (15)7.12 输入互调 (16)7.12.1 定义 (16)7.12.2 指标要求 (16)7.13 输出互调 (17)7.13.1 定义 (17)7.13.2 指标要求 (17)7.14 噪声系数 (17)7.14.1 定义 (17)7.14.2 指标要求 (18)7.15 杂散发射(非期望辐射) (18)7.15.1 频谱发射模板 (18)7.15.2 杂散辐射 (19)7.16 阻塞 (25)7.16.1 定义 (25)7.16.2 指标要求 (25)7.17 带外增益和带外抑制 (27)7.17.1 定义 (27)7.17.2 指标要求 (27)7.18 带内载波泄露抑制 (28)7.18.1 定义 (28)7.18.2 指标要求 (29)7.19 传输时延 (29)7.19.1 系统时延及最小系统时延 (29)7.19.2 时延校正补偿精度和范围 (30)7.20 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 (30)7.20.1 定义 (30)7.20.2 指标要求 (30)7.21 邻道抑制比(ACRR) (31)7.21.1 定义 (31)7.21.2 指标要求 (31)7.22 最大允许输入电平 (31)7.22.1 定义 (31)7.22.2 指标要求 (31)7.23 收发隔离度 (32)7.24 FDD-LTE系统特有指标要求。

36-2004 中国联通传输网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V1.0) 第八分册 部省级接口测试规范

36-2004 中国联通传输网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V1.0) 第八分册 部省级接口测试规范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36—2004中国联通传输网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八分册部省级接口测试规范Transport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报批稿V1.0)2004-06-20发布2004-06-20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 I 第一部分部省接口功能测试规范(CORBA) . (1)1通用功能测试 (1)1.1定购通知功能测试 (1)1.2撤销定购通知功能测试 (2)1.3修改通知过滤器 (2)2配置数据管理 (2)2.1配置数据同步 (3)2.2设置配置数据定时上报参数 (4)2.3配置数据定时上报 (5)3告警数据管理 (5)3.1告警数据同步 (5)3.2告警故障数据查询 (6)3.3告警信息实时通知 (7)4性能数据管理 (7)4.1设置性能数据定时上报任务 (7)4.2性能数据定时上报 (9)4.3性能数据查询 (9)5报表数据管理 (10)5.1设置报表定时上报任务 (10)5.2报表定时上报 (11)5.3报表查询 (12)第二部分部省接口功能测试规范(XML) (13)6网络资源管理信息 (13)Table 1:Element support (13)7管理状态接口信息 (34)Table 1:Element support (34)8电路运行质量信息 (36)Table 1:Element support (36)9长途传输网报表 (38)Table 1:Element support (38)附录 A (规范性附录)过滤条件的约定 (45)A.1 概述 (45)A.2 定购通知中的约束 (45)A.3 修改通知过滤条件中的约束 (45)A.4 配置数据同步中的约束 (45)A.5 配置数据上报设置中的约束 (45)A.6 告警查询中的约束 (46)前言本规范是《中国联通传输网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系列技术规范中的第八分册。

中国联通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网管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网管系统技术规范
信号锁定功能
LDP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标签分发协议
LER
Label Edge Router
边缘标签路由器
LM
Loss Measurement
丢包测量
LSP
Label Switched Path
L2VPN
Layer 2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二层虚拟专用网
L3VPN
Layer 3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三层虚拟专用网
LAG
Link Aggregation
链路聚合
LB
Loopback Function
环回功能
LCK
Lock Signal Function
Y/D-T-XXXX
分组传送网(PTN)总体技术要求(报批稿)
Y/D-T-XXXX
分组传送网(PTN)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1部分:基本原则(报批稿)
Y/D-T-XXXX
分组传送网(PTN)设备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BBF WT-221
基于IP/MPLS的移动回程网(Back-haul)技术规范
IEEE 802.1ah(2008)
局域网和城域网标准-虚拟桥接的局域网增补7:运营商骨干桥接
IEEE 802.3ah
最后一英里的以太网技术要求
IEEE 1588-2008
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确时钟同步协议(版本2)
IEFT [RFC 2328]
OSPF版本2,1998年4月
IETF [RFC 2545]
使用BGP-4多协议扩展的IPv6域间路由,1999年3月
IETF [RFC 2698]

中国联通增值业务综合网管系统技术规范 总册V3.1--正式版本

中国联通增值业务综合网管系统技术规范 总册V3.1--正式版本

目次前言 (1)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缩略语 (4)4 系统管理范围 (5)4.1 系统管理范围 (5)4.1.1 总部增值业务综合网管系统 (6)4.1.2 省分增值业务综合网管系统 (6)4.2 被管增值业务系统分类 (6)4.2.1 按服务范围分类 (6)4.2.2 按业务种类分类 (7)4.2.3 按设备类型分类 (8)5 系统体系结构 (8)5.1 软件体系结构 (9)5.1.1 总部增值业务综合网管体系架构 (9)5.1.2 省分增值业务综合网管体系架构 (10)5.2 硬件体系结构 (12)5.2.1 数据库服务器 (13)5.2.2 应用服务器 (13)5.2.3 采集服务器 (13)5.2.4 网络设备 (13)5.2.5 存储设备 (13)6 网管系统功能 (13)6.1 数据采集 (14)6.1.1 配置数据 (14)6.1.2 性能数据 (14)6.1.3 告警数据 (15)6.1.4 话单数据 (15)6.1.5 知识数据 (15)6.1.6 主机/数据库监控代理 (15)6.2 网络管理 (17)6.2.1 配置管理 (17)6.2.2 拓扑管理 (18)6.2.3 性能管理 (20)6.2.4 告警管理 (22)6.3 综合维护 (27)6.3.1集中操作维护 (27)6.3.2局数据管理 (28)6.3.3 IP地址管理 (28)6.3.4业务拨测 (30)6.3.5自动巡检 (32)6.4.1 自动发现 (34)6.4.2 动态基线 (34)6.5 综合分析 (34)6.5.1 业务状态码分析 (35)6.5.2 关联性分析 (36)6.5.3 多维分析 (36)6.5.4 统计报表 (37)6.5.5 业务质量分析 (38)6.6 防病毒管理 (38)6.7 网管自身管理 (39)6.7.1 帐号管理 (40)6.7.2 授权管理 (41)6.7.3 系统日志管理 (41)6.7.4 系统数据备份与恢复 (42)6.7.5 系统自身监控管理 (42)6.7.6 系统帮助 (42)7 总部电子运维系统 (43)7.1 工单与流程管理 (43)7.1.1 工单管理 (43)7.1.2 流程管理 (45)7.1.3 工单流转状态 (45)7.1.4 工单角色 (46)7.1.5 工单基本流程 (47)7.1.6 工单与流程管理其他功能 (49)7.2 值班管理 (52)7.3 作业计划管理 (54)7.4 知识库管理 (55)7.4.1 知识库内容管理 (56)7.4.2 知识库经验管理 (56)7.5 身份管理 (57)7.6 全文检索 (57)7.7 运维KPI管理 (58)7.8 资料管理 (59)7.9 报表 (59)7.10 故障单系统接口 (59)8 数据保障机制 (60)8.1 系统间数据流转 (60)8.1.1 数据采集 (60)8.1.2 省部接口 (61)8.1.3 告警派单 (62)8.2 数据保障机制 (62)8.2.1 数据采集 (62)8.2.2 省部接口 (63)9 附录 (67)9.1 附录一KBP/KPI编码规则 (67)9.1.1 KBP 编码规则 (67)9.1.2 KPI编码规则 (70)9.2 附录二报表样例 (72)9.2.1 全网系统报表样例 (72)9.2.2 总部网管报表样例 (72)9.2.3 省分网管报表样例 (72)9.3 附录三31个省份以及其省会城市长途区号对应表 (73)9.4 附录四地市代码表 (74)增值业务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进行业务创新、提升整体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对电信运营商的整体贡献不断增加。

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技术规范范本

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技术规范范本

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技术规范范本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技术规范范本Unicom Fiber Distributed System Equip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V1、0)QB/CU全文结束》》x-xx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注2:目录目录I前言V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技术规范1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缩略语14 系统定义24、1 多系统接入单元34、2 扩展单元34、3 远端单元35 设备功能要求35、1 系统制式35、2 载频要求45、3 业务要求45、4 双通道能力要求45、5 固网和WLAN能力要求45、6 远程供电45、6、1 光纤直流远供45、6、2 PoE供电45、7 网管功能要求45、8 组网要求45、8、1 组网能力55、8、2 传输方式55、9 设备升级能力55、9、12G&3G系统55、9、23G&4G系统56 设备形态56、1 多系统接入单元56、1、1 功耗56、1、2 设备尺寸56、1、3 接口需求66、2 扩展单元66、2、1 功耗66、2、2 设备尺寸66、2、3 接口需求76、3 远端单元76、3、1 室内型76、3、2 室外型87 无线射频指标107、1 工作频段107、1、1 定义107、1、2 指标要求107、2 标称最大线性输出功率及误差117、2、1 定义117、2、2 指标要求117、3 自动电平控制(ALC)117、3、1 定义117、3、2 指标要求127、4 最大增益及误差127、4、1 定义127、4、2 指标要求127、5 增益调节范围137、5、1 定义137、5、2 指标要求137、6 增益调节步长及误差1 37、6、1 定义137、6、2 指标要求137、7 频率误差147、7、1 定义147、7、2 指标要求147、8 矢量幅度误差(EVM)1 57、8、1 定义157、8、2 指标要求157、9 峰值码域误差(PCDE)1 57、9、1 定义157、9、2 指标要求157、10 带内波动167、10、1 定义167、10、2 指标要求167、11 射频输入动态范围167、11、1 定义167、11、2 指标要求167、12 输入互调177、12、1 定义177、12、2 指标要求177、13 输出互调187、13、1 定义187、13、2 指标要求187、14 噪声系数197、14、1 定义197、14、2 指标要求197、15 杂散发射(非期望辐射)1 97、15、1 频谱发射模板197、15、2 杂散辐射207、16 阻塞2 67、16、1 定义267、16、2 指标要求267、17 带外增益和带外抑制287、17、1 定义287、17、2 指标要求287、18 带内载波泄露抑制297、18、1 定义307、18、2 指标要求307、19 传输时延307、19、1 系统时延及最小系统时延307、19、2 时延校正补偿精度和范围317、20 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317、20、1 定义317、20、2 指标要求317、21 邻道抑制比(ACRR)327、21、1 定义327、21、2 指标要求327、22 最大允许输入电平327、22、1 定义327、22、2 指标要求327、23 收发隔离度337、24 FDD-LTE系统特有指标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联通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网管系统技术规范(DOCX 45页)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059-2013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v1.0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Network Management of China Unicom Local Integrated Bearer and Transport Equipment v1.0(NEQ)2013-1-18发布2013-1-18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是在参考CCSA、ITU-T、IETF、IEEE相关标准,结合中国联通对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和IP城域网的具体需求制定而成。

随着业务需求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标准将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

本标准系列包括以下四个标准:——QB/CU 056-2013《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与IP城域网技术体制v1.0》——QB/CU 057-2013《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技术规范v1.0》——QB/CU 058-2013《中国联通城域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测试规范V1.0》——QB/CU 059-2013《中国联通综合承载与传送设备网管系统技术规范v1.0》本标准作为网管系统规范,主要规定了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的本地网元网管系统的总体要求、功能要求等。

本部分适用于本地综合承载传送设备网管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技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联通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中国联通技术部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光全王海军满祥锟郑滟雷支春龙杨宏博周晓霞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缩略语 (4)4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网管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12)4.1系统结构 (12)4.2总体技术要求 (13)5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网络管理需求 (19)5.1拓扑管理 (19)5.2配置管理 (23)5.3故障管理 (51)5.4性能管理 (65)5.5安全管理 (73)6DCN要求 (78)6.1 DCN的组成 (78)6.2 DCN的网管系统 (79)6.3 DCN的保护 (80)6.4 DCN的性能 (80)1 范围该标准对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设备网管系统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范,主要包含总体技术要求、拓扑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及安全管理等。

本部分适用于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网络管理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使用于本文件。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QB/CU 056-2013 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与IP城域网技术体制V1.0QB/CU 057-2013 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设备技术规范v1.0QB/CU 058-2013 中国联通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设备测试规范v1.0YD/T xxx-xxxx 分组传送网(PTN)网络管理技术要求YDT 1096-2009 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边缘路由器YDT 1097-2009 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核心路由器YDT 1381-2005 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测量方法YDT 1391.1-2005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测试方法YD/T 1238-2002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要求YD/T 1289.2-2003 同步数字体系(SDH)传输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二部分:网管理系统(EMS)功能Y/D-T-XXXX 分组传送网(PTN)总体技术要求(报批稿)Y/D-T-XXXX 分组传送网(PTN)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1部分:基本原则(报批稿)QB /CU059-2013Y/D-T-XXXX 分组传送网(PTN)设备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BBF WT-221 基于IP/MPLS的移动回程网(Back-haul)技术规范IEEE 802.1ah(2008)局域网和城域网标准-虚拟桥接的局域网增补7:运营商骨干桥接IEEE 802.3ah 最后一英里的以太网技术要求IEEE 1588-2008 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确时钟同步协议(版本2)IEFT [RFC 2328] OSPF版本2,1998年4月IETF [RFC 2545] 使用BGP-4多协议扩展的IPv6域间路由,1999年3月IETF [RFC 2698] 3色双速率标记IETF [RFC 3031] 多协议标签交换体系结构,2001年1月IETF [RFC 3032] MPLS标签栈编码,2001年1月IETF [RFC 3209] RSVP-TE:扩展的RSVP的LSP隧道,2001年IETF [RFC 3270] 支持差异化服务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2002年5月IETF [RFC 3386] 网络层次和多层生存能力,2002年11月IETF [RFC 3443] MPLS的TTL处理IETF [RFC 3471] 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信令功能描述,2003年1月IETF [RFC 3473] 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信令资源预留协议-流量工程(RSVP-TE)的扩展,2003年1月IETF [RFC 3630] 面向流量工程扩展的OSPF协议版本2,2003年9月IETF [RFC 3985] 端到端的伪线仿真结构,2005年3月IETF [RFC 4090] LSP隧道的RSVP-TE快速重路由扩展,2005年5月IEFT [RFC 4364] BGP / MPLS的IP虚拟专用网,2006年2月IETF [RFC 4379] 多协议数据平面故障检测,2006年IETF [RFC 4385] 端到端伪线仿真(PWE3)控制字在MPLS上的应用,2006年2月IETF [RFC 4446] IANA分配的端到端伪线仿真(PWE3),2006年4月IETF [RFC 4447] 采用LDP信令建立PW,2006年4月IETF [RFC 4448] 基于MPLS网络的以太网封装方式,2006年4月IETF [RFC 4553] 基于分组MPLS网络的以太网封装方式(SAToP),2006年6 月IETF [RFC 4659] BGP-MPLS的IP虚拟专用网络(VPN)对IPv6的VPN扩展,2006年9月IETF [RFC 4664] L2 VPN框架IETF [RFC 4760] BGP-4的多协议扩展,2007年1月IETF [RFC 4761] 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VPLS)使用BGP自动发现和信令,2007年1月IETF [RFC 4762] 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VPLS)使用标签分发协议(LDP)信令,2007年1月IETF [RFC 4798] 通过IPv4 MPLS使用IPv6运营商边缘路由器(6PE)连接IPv6孤岛,2007年2月IETF [RFC 5036] LDP规范,2007年10月IETF [RFC 5085] 伪虚电路连接验证(VCCV):一个伪线的控制通道,2007年12月IEFT [RFC 5086] 分组交换网络(CESoPSN)中结构化的TDM电路仿真业务,2006年12月IETF [RFC 5087] IP承载的TDM业务,2007年12月QB /CU059-2013IETF [RFC 5151] 域间MPLS和GMPLS的流量工程-资源预留协议-流量工程(RSVP - TE的)的扩展,2008年2月IETF [RFC 5254] 端到端的多段伪线仿真(PWE3)需求,2008年10月IETF [RFC 5287] MPLS网络中TDM伪线的控制协议扩展,2008年8月IETF [RFC 5305] 面向流量工程的IS-IS协议扩展,2008年10月IETF [RFC 5308] 采用IS-IS协议的IPv6,2008年10月IETF [RFC 5329] 使用OSPF第3版的流量工程,2008年9月IETF [RFC 5340] 基于IPv6的OSPF协议,2008年7月IETF [RFC 5586] MPLS-TP OAM的封装要求,2009年6月IETF [RFC 5659] 端到端的多段伪线仿真结构,2009年10月IETF [RFC 5798] 基于IPv4和IPv6的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VRRP)版本3,2010年3月IETF [RFC 5880] 双向转发检测(BFD),2010年6月IETF [RFC 5881] 基于IPv4和IPv6的BFD检测(单跳),2010年6月IETF [RFC 5883] 多跳路径的双向转发检测(BFD),2010年6月IETF [RFC 5884] 基于MPLS标签交换路径(LSP)双向转发检测(BFD)2010年6月IETF [RFC 5885] 使用双向转发检测(BFD)的伪线虚电路连接验证(VCCV),2010年6月IETF [RFC 5905] 网络时间协议版本4:协议和算法规范2010年6月IETF [RFC 5994] MPLS传输网络以太网伪线的应用,2010年10月IETF [RFC 6073] 分段伪线,2011年1月MPLS and Frame Relay Alliance 8.0.0 基于MPLS的仿真TDM电路使用raw封装协议的执行情况,2004年11月IP/MPLS Forum 19.0.0 MPLS运营商间接口技术规范,2008年4月IP/MPLS Forum 20.0.0 MPLS技术在移动回程网络的框架和要求的技术规范,2008年10月ITU-T Y.1731 MPLS网络的操作和维护机制,2004年2月ITU-T G8110 MPLS层网络结构ITU-T G.8110.1 TMPLS(MPLS-TP)层网络体系结构ITU-T G.8011 传送网承载以太网-以太网业务框架ITU-T G.8011.1 以太网专线业务ITU-T G.8011.2 以太网虚拟专线业务ITU-T G.8114 T-MPLS层网络运行和维护机制ITU-T G.8131 TMPLS网络线性保护倒换ITU-T G.8132 T-MPLS共享保护环网(TM-Steering)ITU-T G.8151 TMPLS网元管理方面ITU-T G.8261 分组网络的定时和同步方面ITU-T G.8262(EEC) 同步以太网设备从钟(EEC)的定时特性ITU-T G.8264 分组网络定时分配ITU-T Y.1731 以太网OAM功能和机制ITU-T Y.1720 MPLS网络的保护倒换MEF8 城域以太网上的PDH电路仿真实施协议MEF10.1 以太网业务属性-第二部分3术语和缩略语缩写英文名称描述1PPS 1 Pulse Per Second1秒一个脉冲,简称秒脉冲 ACL Access Control List 访问控制列表 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双向转发检测BMCA Best Master Clock Algorithm 最佳主时钟算法CBR Constant Bit Rate 固定比特率CBS Committed BurstSize承诺突发长度CC Continuous Check 连续性检测CE Customer Edge 用户边缘 CESCircuit Emulation Service电路仿真业务CESoPSN Structure-aware TDM Circuit Emulation Service over Packet 分组网交换承载的结构化电路仿真业务Switched NetworkCIR CommittedInformation Rate 承诺信息速率 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循环冗余校验 CSF Customer SignalFailure 客户信号丢失 CV Connectivity Verification 连通性验证 DCN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数据通信网DM Delay measurement 时延测量 DSCP DiffServ Code Point区分业务编码点 EIR Excess Information Rate超额信息速率 E-LANE-LAN Service以太网局域网业务 E-Line E-LINE Service 以太网线型业务E-Tree E-TREE Service以太网树型业务EML Element ManagementLayer网元管理层EMS Element ManagementSystem网元管理系统IS-IS Intermediate Systemto IntermediateSystem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L2VPN Layer 2 VirtualPrivate Network二层虚拟专用网L3VPN Layer 3 VirtualPrivate Network三层虚拟专用网LAG Link Aggregation 链路聚合LB Loopback Function 环回功能LCK Lock SignalFunction信号锁定功能LDP Label DistributionProtocol标签分发协议LER Label Edge Router 边缘标签路由器LM Loss Measurement 丢包测量LSP Label Switched Path 标记交换路径LT Link Trace 链路踪迹MA MaintenanceAssociation MAC维护联盟MD Maintenance Domain 维护区域MEG Maintenance EntityGroup维护实体组MEP MEG End Point MEG端点MIP MEG IntermediatePointMEG中间节点MPLS-TP Mutil-ProtocolLabel Switch-Transport Profile多协议标签交换-传送描述MPLS Multi Protocol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记交换MS-PW Multi-SegmentPseudowire多段伪线NE Network Element 网元NML Network ManagementLayer网络管理层NMS Network ManagementSystem网络管理系统NNI Network NetworkInterface网络-网络接口NTP Network Time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OAM Operations,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维护PDV Packet Delay Variation包抖动P Provider 运营商PBS Peak Burst Size 峰值突发长度PDH PlesiochronousDigital Hierarchy准同步数字体系PE Provider Edge 运营商边缘PHB Per-Hop Behavior 每一跳行为PIR Peak InformationRate峰值信息速率PQ Priority Queue 绝对优先级队列PSN Public SwitchedNetwork公用交换网PTN Packet TransportNetwork分组传送网PW Pseudowire 伪线QoS Quality of Service 服务质量RDI Remote DefectIndication远端缺陷指示RSVP-TE ResourceReSerVationProtocol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RTP Real Time TransportProtocol实时传送协议SAToP Structure AgnosticTDM Over Packet非结构化仿真SNMS Sub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子网管理系统S-PE Switching ProviderEdge Router运营商边缘交换路由器SS-PW Single-SegmentPseudowire单段伪线TMN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电信管理网TE Traffic Engineering 流量工程TLV Type/Length/Value 类型/长度/数值T-PE Terminating 运营商边缘路Provider EdgeRouter由器终端UNI User to NetworkInterface网络用户接口UTC CoordinatedUniversal Time世界协调时UTN 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网络VCC Virtual Channel Connection虚通道连接VCCV Virtual CircuitConnectivityVerification虚连接电路验证VCID Virtual ChannelIdentifier虚通道标识符VLAN Virtual Local AreaNetwork虚拟局域网VPLS Virtual Private LANService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VPN Virtual PrivateNetwork虚拟专用网VPWS Virtual Private 虚拟专用线路Wire Service 业务WFQ Weighted Fair Queue 加权公平队列WRED Weighted RandomEarly Detect加权随机早期检测WTR Wait To Restoration 恢复等待时间4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网管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4.1系统结构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管理系统接口框架如图4-1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