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考编复习资料总汇范文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0-6岁)心理发展、教育与教学相关问题的学科,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实施幼儿教育。
以下是一些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儿童心理发展阶段1. 儿童的感觉和运动发展婴儿期:触觉和听觉是初级感觉,视觉和嗅觉逐渐发展;幼儿期:感觉运动整合能力增强,动作逐渐精细;学龄前期:感觉运动能力进一步提高,手眼协调进一步发展。
2. 儿童的认知发展幼儿期:能进行简单的类比思维,但思维仍受限于具体情境;学龄前期:操作思维逐渐发展,开始具备逆向思维能力;早期学龄期:逐渐具备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
3. 儿童的情感发展婴儿期:主要表现为依恋行为和情感反应;幼儿期:开始形成自我概念和情感调节能力;学龄前期:情感表达更加成熟,开始体验到社会情感。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1. 行为主义理论重点关注儿童的行为和环境的关系,以刺激和反应的连续性为基础,强调通过条件反射和塑造形成习惯行为。
2. 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关注儿童的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倡启发式教学和发现式学习。
3.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儿童学习和发展是在社会交往中进行的,注重社会情境对儿童认知和语言发展的影响。
4. 生态系统理论关注儿童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强调家庭、学校和社区等不同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实践1.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情境,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学习效果。
2. 游戏教学法以幼儿喜欢的游戏形式进行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供引导性问题和材料,激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4. 亲子共读通过和家长一起阅读、讨论和互动,促进幼儿的语言、认知和情感发展,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衔接。
四、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实践案例1. 游戏中的认知培养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如堆积积木、穿珠子等,促进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节幼儿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心理现象。
心理的物质基础:任何一种生理现象都有其物质基础。
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人脑包括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是在进长的过程中的不同的阶段依次形成。
第一部分:是脑最古老的一部分,位于头颅内的最底层,称为脊髓、延脑、中脑和旧小脑,负责的基本的生理机能,如呼吸、心跳、血压、反射、视听感觉综合、动作平衡和身体协调等。
第二部分:位于头颅内部的中间位置,称为间脑和新小脑,间脑主要控制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维持大脑各部位的兴奋、负责处理反应。
新小脑主管运动协调等。
第三部分:位于头颅骨部的是高层,是进化过程中较后形成的部分,称为大脑。
大脑主要负责神经活动。
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大脑的主要机能是接受、分析、综合、贮存和发布各种信息。
人的大脑可以分为四个机能分工的叶:枕叶与视觉有关、颞叶与听觉有关,顶叶与躯体有关,额叶控制着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
二、什么是幼儿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一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生和发展趋势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幼儿理学是:主要研究是3-6岁幼儿,是研究幼儿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的一门学科。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儿童是有他物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是想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幼儿心理学的任务是:(1)阐明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发展的趋势。
(2)提示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
年龄特征: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某一特定的年龄阶段中最稳定、最普通、最典型的本质心理特征。
第二节研究幼儿心理的方法一、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是科学的基本的方法。
其主要特点就是采用规范的方法收集实际材料、数据、事实,归纳出普遍性的结论来。
研究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类型。
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示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心理学第一节心理学研究对象与任务幼儿心理学概念:是研究0-6,7岁儿童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研究幼儿心理的发展阶段婴儿期(0-1岁)也叫乳儿期。
新生儿期(0-1个月)婴儿早期(1-6个月)婴儿晚期(6-12个月)先学前期(1-3岁)也叫幼儿早期学前期(3-6岁)也叫幼儿期,包括幼儿初期(3-4岁)幼儿中期(4-5岁)幼儿晚期(5-6,7岁)学龄期(6,7-18岁)包括学龄初期(6,7-11,12岁)学龄中期(11,12-14,15岁)学龄晚期(14,15-17,18岁)二: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简答⒈研究幼儿各种心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趋势⒉研究幼儿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⒊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⒋探讨关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三:幼儿心理学的任务①揭示幼儿阶段的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②解释幼儿心理的发展变化第二节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一,幼儿心理学研究原则简答①客观性原则②发展性原则概念:是指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幼儿心理,不仅要注意已经形成的心理特点,更要注意那些刚刚萌芽的新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③矛盾性原则④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二,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观察法最基本的方法②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③测验法④调查法⑤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概念:通过幼儿的作品来分析幼儿的心理的方法。
第二章第一节幼儿心理的发展的一般特征一幼儿心理的发展的一般特征(简答)㈠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逐渐发展㈡幼儿的认知活动由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
表象活跃概念:是事物的具体形象在人脑中的映像㈢幼儿的心理活动由一无意性为主,开始享有异性发展㈣幼儿的情绪由易变,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发展㈤幼儿的个性开始形成,逐渐想稳定倾向性发展第二节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概念: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幼儿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征。
二3岁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㈠婴儿期(0-1岁)①开始适应新的生活,认识周围世界,开始与人交往②动作不断发展;儿童动作发展规律:⑴从整体混乱的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和专门化的动作⑵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⑶由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⑷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③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⑴最初的认知活动发展⑵掌握语言的准备⑶情感的发展和最初的社会性萌芽㈡幼儿前期(1-3岁)⑴动作逐渐发展完善①学会自由行走②开始使用工具⑵出现新的心理活动①会说话②想象开始萌芽③思维的出现⑶独立性开始出现独立性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非常重要的一部三3-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㈠3-4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⑴生活范围扩大⑵认知依靠行动⑶情绪作用大⑷爱模仿四4-5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⑴活泼好动⑵思维具体形象⑶开始能够遵守规则④开始自己组织游戏;4岁左右是幼儿游戏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已经能够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自己确定游戏主题。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幼儿心理学的概述1、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0~6、7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具体的说,幼儿心理学就是研究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特点、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行为活动的目的性及自我的控制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个性心理特征形成与发展的特点。
幼儿心理研究包括三个方面:1幼儿心理发展理论;幼儿发展各阶段的心理特点;3幼儿心理各方面的发展规律。
2、学习幼儿心理的意义。
(1)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现实意义①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走进童心世界。
②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树立真确的儿童观。
③掌握幼儿心理学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④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为幼儿发展提供更加适合的环境。
(2)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①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科学依据。
②有助于我们反思自己的心理活动。
③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3、心理现象的本质。
4主要的心理研究方法。
①观察法:是通过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考察幼儿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细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
(观察法是实证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在托儿所、幼儿园里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从时间上看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从范围上看分为全面观察和定期观察;从规模上看分为群体观察和个体观察;从观察者角度看可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②调查法包括:谈话发问卷法测量法和作品分析法四种谈话发: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和计划,直接询问儿童的看法、态度;或让儿童做简单的演示,并让他们说明为什么这样做,以了解他们的想法,从分析儿童的心里特点。
问卷法:根据研究目的,将要搜集的问题印成书面形式,让被问者回答。
测量法:用标准的心理测验作为工具,测量儿童的某一行为表现,然后将被测量的数据与心理测验提供的平均水平相比较,可看出个别差异,作品分析法:研究者从儿童艺术作品或学生作业、日记、考卷中分析儿童心理特点。
③验法:(验发誓实证研究中最严密、最客观的方法,在心理学在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事先拟定周密的设计,把与研究无关的因素控制起来让别研究者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某种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幼儿心理学复习材料
幼儿心理学复习材料业精于勤荒于嬉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幼儿心理学:主要研究3-6岁阶段幼儿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人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生和发展趋势和规律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0-17岁●幼儿心理学(0-6)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识过程—感觉、知觉、思维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意志过程心理现象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第一章关于心理(实质)1、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应(1)人脑对现实的反应,受个人态度的影响,从而使反应具有个人主体的特点例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2)个人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现实的反应(3)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对个人行为的调节和支配上(4)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婴幼儿身上,儿童来到这个世界大脑并不是一张白纸。
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发表了《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第二节研究幼儿心理的方法实证研究横向研究观察法调查法研究方法纵向研究实验法理论研究知识点1.按时间上的取向把研究分为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横向研究---------------------------概念见课本11页纵向研究-----------------------------知识点2、观察法概念:----------------------------------------------------------------见课本12页地位:观察法是实证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实证研究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最常用最实用的方法知识点3调查法1、谈话法2、问卷法3、作品分析法(研究者从儿童的艺术作品中、作业、考卷中分析幼儿心理特点)知识点3实验法概念--------------------------见课本地位:是最严密最客观的方法。
幼儿心理学整理资料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幼儿心理学: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2、感觉: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是人们反映现实世界最基础、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3、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是认知,情绪,和意志等心理的共同作用形成的4、观察力:观察是指一个人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感知能力。
5、记忆:记忆是人脑保持信息和提取信息的心理过程。
6、想象:想象就是人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主观加工和改造,从而产生出新形象的过程。
7、语言: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8、情感: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
9、美感: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对社会现象及其在艺术上的表现予以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10、道德感: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11、思维:思维是借助动作、表象或语言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性和间接性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二、填空题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过程。
2、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
12页3、教师的管理方式与幼儿性格特征关系是:民主的()( )、专制的()( )、放任的( )( )。
4、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它是指(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一定(抑制努力)的注意。
6、知觉的特征:(.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7、想象的分类:(无意想象)与(有意想象)、(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2岁到2岁半)是幼儿想象发展的关键期。
(完整版)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幼儿心理学概论第一节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考点一幼儿心理学的概念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另外,它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被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2、幼儿心理学的概念: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3-6、7岁)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3、心理现象的本质(实质):①.心理是脑的机能。
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③.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4、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动机(动机的基础是人的需要)(2)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人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按其性质和形态不同,又可以分为认知、情感、意志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3)个性(个性即人与人彼此心理活动方面的差异,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各种重要的和持久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个方面)★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一般以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出版为标志。
考点二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描述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幼儿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幼儿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本质特征(表示有特定的性质)。
它是和年龄有联系的,因为年龄是时间的标志,代表一定的时期和阶段,一切发展都适合时间相联系的。
★幼儿心理发展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幼儿初期、幼儿中期、幼儿晚期。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是认知过程(智力活动)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想象等,思维是最主要的一环);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绪、自我意识、能力、性格、人格等,自我意识是最主要的一环)。
2、研究个体差异与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3、揭示幼儿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第二节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1、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原则:(简答)(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2、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简答)(1)观察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语言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的方法。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幼儿心理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影响的学科。
对于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或者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幼儿心理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对他们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资料,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1. 思维发展阶段幼儿时期的思维发展经历了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和具体运算期等不同的阶段。
在感觉运动期,幼儿的思维主要基于他们的感觉和动作,缺乏逻辑推理能力。
在前运算期,幼儿开始具有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类比和类别划分。
到了具体运算期,幼儿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可以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和逻辑推理。
2. 社会情感发展阶段在社会情感发展方面,幼儿逐渐认识和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在早期阶段,幼儿主要以自我为中心,随着社会经验的积累,他们逐渐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同时,幼儿的情感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依赖逐渐发展为相互依存的情感关系。
3. 语言发展阶段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主要工具,对幼儿的认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的语言发展主要经历了听觉阶段、单词期、句子期和逻辑发展期等不同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逐渐学会听懂和使用语言,从最初的简单词汇使用发展到能够进行复杂的语句表达和逻辑思维。
二、教育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1. 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和学习方式。
通过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更好地针对幼儿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帮助他们实现更好的发展。
2. 设计适宜的教学环境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教师设计适宜的教学环境。
比如,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合理的学习任务,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揭示幼儿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和规律;研究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
幼儿教育的特殊性:1、幼儿学习特殊性。
2、幼儿教学特殊性。
①幼儿教学非正规性;②幼儿教学目标重在发展;③教学模式以过程模式为主。
3、幼儿的教材更广。
4、幼儿学习即活动。
5、良好人际关系在幼儿教学中很重要。
幼儿教育心理的任务:1、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的规律。
2、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
3、科学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
第二章学习与幼儿学习学习的准备:学生开始一项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经验与身心发展水平对于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最近发展区:儿童在成人或同伴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与他在独立完成作业程中所能达到的水平二者之间的差距,叫“最近发展区”。
学习的分类:㈠加涅(R.M.Gagne)按学习结果的分类:1、言语信息的学习; 2、智慧技能的学习;3、认知策略的学习;4、运动技能的学习;5、态度的学习。
㈡布卢姆的分类:1、认知领域的学习;2、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3、情感领域的学习。
㈢我国的分类:1、知识的学习;2、智力技能的学习;3、动作技能的学习;4、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婴儿学习的主要方式: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2、经典条件作用;3、操作条件作用;4、模仿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1、观察模仿学习;2、操作学习;3、语言理解的学习;4、综合性的学习方式;5、交往中的学习;6、游戏活动。
婴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1、主动的学习者,但主动性也容易被扼杀;2、从兴趣出发的学习积极性;3、学习的无意性和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7不容忽视的个体差异性。
第三章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㈠、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基本观点:人和动物的学习过程都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伴随满意结果的反应将最终从众多尝试性反应中得以保留,形成刺激—反应联结,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幼儿心理学复习材料.doc
第一章绪论供适当的条件,那么就会有效地促进这方面心理的发展。
5、 危机期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
6、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的客观因素是什么。
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7、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有早有晚、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不同8、 儿童发展包括的四个发展领域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文化性发展第二章儿童发展的基础1、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是什么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或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分化、从无意到有意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注意的发展1、 言语动觉(别名:言语运动觉、语言运动觉、语言动觉)人在发音说话时,对自己发音器官的运动和发音器官各部分所处的位置状态的感觉。
2、 客体永久性(实例)(记忆的再现能力)当知觉对象从视野中消失时,儿童仍知其存在。
实例:藏猫猫3、 客体恒常性当知觉条件(距离、形状、大小、颜色、明度等)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印象仍保持相对不 变。
(知觉的恒常性、知觉常性)N4、深度知觉(视觉悬崖实验)(实例)“视觉悬崖”实验及早发现孩子的立体视觉问题5、 感知觉的发展对于幼儿的意义1、 感知觉是人生壓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药2、 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3、 感知觉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仍占匡导i 应 幼儿园教育应是感知教育6、 触觉的发展(口腔探索)儿童触觉出生就有(吸吮反射、防御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试探性啃咬现象。
触觉探索:口腔探索(2岁之前)手的探索(2〜6岁)7、 幼儿时间知觉的特点(实例)1、 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壘呈里相关。
2、 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生港经骑呈正相关。
3、 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啲发展趋势秒、分一天、小时〜周、月、年 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后天 已经~正在一将要4、 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 (包括计时工具)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教育环境中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过程的学科。
对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掌握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介绍一些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资料。
一、认知发展1. 感知与注意力:幼儿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感官器官接受外界刺激,并逐渐形成对事物的感知。
而注意力则是幼儿在感知过程中选择性地关注某一刺激的心理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教育环境,引导幼儿主动观察和体验,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和注意力。
2. 认知结构:幼儿的认知结构是指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
在幼儿认知发展的过程中,从无中心思维到中心思维的转变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幼儿的思维,引导他们从具体到抽象、从表象到本质的思考,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
3. 语言与思维:语言是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工具。
幼儿通过语言的运用,逐渐形成概念和思维方式。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二、情感发展1. 自我意识与自尊心: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的发展对于他们的情感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幼儿的成长和进步,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心。
2. 情绪管理: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情感调适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正确表达情感,教给他们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如深呼吸、自我安慰等,帮助他们有效地处理情绪问题。
3. 社会情感:幼儿的社会情感是指他们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交往和情感体验。
教师应该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引导他们学会分享、关心他人,并通过情感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社会发展1. 角色认同: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角色认同。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研究幼儿学习的规律与特征,以及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p22.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观察是学习的一个主要来源。
观察学习是幼儿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而习得某种行为的学习活动,但它不是简单、刻板地模仿榜样行为。
p253.掌握学习:也可称完全学习、精熟学习,由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
它是指学习者必须掌握本阶段的学习任务,然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继续学习。
没有达到标准水平的儿童要介绍额外时间的指导,直到达到标准为止。
p274.意义学习:奥苏贝尔在分析“后括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了“意义学习”。
在他看来,意义学习就是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非随意性和飞临时性的联系,这也是区分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的主要标准。
p415.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布鲁纳主张的最佳学习方式。
他认为,儿童学习和掌握一般原理规则与知识技能固然重要,到那更为重要的是要发展积极的学习态度与能力,即探索新情境、新问题的学习态度。
p426.支架式教学:围绕教师和儿童在教和学习的过程中的作用,建构主义者提出了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
教师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p507.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距。
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距,这个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8.学习关键期:学习关键期是指在人生早期的生活经验中,不同年龄对各种事物有不同的敏感性,它能帮助婴幼儿不同区域的脑神经网络发育与成长。
9.操作学习:操作学习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对物体的探究与发现,对周围世界的探索都离不开幼儿的操作活动。
p7810.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幼儿进行学习、维持学习,并使该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它是激励和指引幼儿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被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幼儿心理学的概念: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理解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确立科学合理的幼儿发展观、教育观。
2.有助于教育者更理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心理现象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四.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应用主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一.描述性研究(一)观察法(二)测验法(三)产品分析法(四)个案法。
二.实验性研究1.实验室试验2.自然实验。
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成熟势力说:该学说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格赛尔。
该学说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成熟,外界环境只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的成熟程序。
行为主义学说:1.华生在发展心理学中的突出观点是,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1)否认遗传的作用;(2)片面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3)重视对幼儿情绪的研究。
2.斯金纳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强调积极强化对儿童行为形成的重要作用:1.斯金纳认为,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2.斯金纳认为,强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使行为不至于退化。
3.斯金纳将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类并认为这两种强化作用的效果都是改变行为反应概率。
4.他还强调及时强化,他认为及时强化有利于行为的巩固和发展。
精神分析学说:该学说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伊德。
他的理论对儿童发展心理学影响较大的有两个方面:1.他的人格结构理论。
2.他的性欲阶段理论。
另外新精神分析学说的代表人是埃里克森,他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格发展渐成说。
他认为人格发展中,自我的作用很重要,人的发展是以自我为主导的将人的内心生活与社会任务结合起来的过程。
社会学习论:班杜拉是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
1.他强调观察学习2.重视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
观察学习的概念:所谓观察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替代强化的概念:替代强化,即学习者不一定自己亲自产生行为或接受强化,而只是看到他人的成功或受到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相反,如果看到了他人的失败或受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
第三章幼儿的感知觉和注意识记感觉: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人们反映现实世界最基础、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绝对感觉阈限:某种刺激若要引起一个人的感觉,是需要具有一定强度的。
也就是说,只有当物体发出的声音、气味等的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被听到、闻到。
那种刚刚能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在已有感觉的基础上,为引起一个差别感觉,刺激必须增加或减少到一定的量。
一个人能够分辨的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叫做差别感觉阈限。
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它是指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一定抑制努力的注意。
错觉: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歪曲的知觉现象。
观察力:观察是指一个人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感知能力。
理解感觉的特性及应用:无。
知觉的特性及应用(无):特性1.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
影响幼儿注意发展的因素:幼儿的注意不稳定,易转移。
首先,与外界刺激本身的特点、性质有关。
第二,与幼儿的兴趣、需要有关。
第三,与幼儿的生理成熟水平有关。
第四,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等有关。
另外,幼儿注意力的发展与其身体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幼儿感知觉的特点:无。
应用第四章幼儿的记忆与想象理解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与回忆。
幼儿记忆的特点:(一)以无意识记为主导。
(二)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均有发展。
(三)记忆的恢复现象。
(四)回忆的发展1.杰出的再认能力。
2.回忆水平的提高。
3.长时记忆的发展。
幼儿想象的特点:(一)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逐渐发展。
(二)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三)想象的内容由贫乏、零碎逐渐向丰富、完整发展。
(四)容易把现实与想象混淆,有夸大与虚构的现象。
记忆的分类及其应用(无):1.按内容的不同将记忆分为四种: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
2.从大脑的加工方式与保持时间的长短的不同划分为三种: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想象的分类及其应用(无):(一)无意想象与有意想象(二)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幼儿记忆的培养:(一)激发兴趣与主动性(三)培养有意记忆(四)教授记忆策略1.复述 2.组织 3.选择性注意。
幼儿想象的培养:(一)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积累想象的主动性。
(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想象的主动性。
(三)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创设想象的情境。
(四)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等形式,激发幼儿想象力。
(五)鼓励大胆想象,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
(六)教给幼儿表达想象形象的技能技巧。
第五章幼儿的记忆与想象直观动作思维: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它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的问题依赖于实际的动作,思维活动不在头脑中进行而表现为动作。
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表象来解决问题。
逻辑思维:当人们面对抽象性质的任务,需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成为逻辑思维。
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人们面临新问题、新事物和现象时,凭直觉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
分析思维:分析思维即逻辑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结论的过程。
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基于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维。
集中思维:集中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去解决问题,或者从给予的信息中推理出新的结论。
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以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如学生运用已经学会的公式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语言: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理解思维的特征:(一)思维的概括性。
(二)思维的间接性。
(三)思维是对经验的幼儿判断推理的特点:第一,幼儿把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之间的表面现象或事物之间偶然的外部联系作为判断事物的依据。
第二,幼儿会以自身的生活经验作为判断和推理的依据。
第三,幼儿的判断、推理有时不能服从于一定的目的和任务。
第四,幼儿判断推理的依据逐渐明确化,并开始趋于合理。
婴幼儿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发展特点:(一)1. 婴幼儿的语言发展普遍经历了相同的五个阶段。
阶段一:反射性发生期(0—4月)。
阶段二:牙牙语期(5—9月)。
阶段三:词和句子模式的萌芽期(10—12月)。
阶段四:学说话期(1—1.5岁)。
阶段五:积极的语言发展阶段(1.5—6岁)。
2. 婴幼儿发音过程中已发出“音节”为主,逐渐发出“清晰的单音”。
3. 4岁的婴幼儿语音发展有扩展趋势,此后有收缩的趋势。
4. 两岁的婴幼儿建立了词的语音表象,辨音能力先于发音能力。
(二)1.词汇的数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词类范围逐渐广大(2)词义逐渐丰富和加深。
2.婴幼儿语法的发展(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2)从简单聚到复合句(3)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一)对话言语的发展和独白语言的出现。
(三)出现内部言语的过渡形式——出声的自言自语。
1.游戏言语2.问题言语。
(四)幼儿掌握书面语言的可能性1.掌握了口语词汇2.掌握语音3.掌握基本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4.幼儿图形知觉的发展。
应用思维的类型及其应用:(一)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二)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三)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四)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一)为幼儿创设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的机会。
(二)教学活动中突出具体性、形象性。
(三)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四)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
(五)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幼儿言语能力的培养:(一)重视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
(二)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
(三)将言语活动贯穿与幼儿的一日生活。
(四)成人做好幼儿言语的榜样。
(五)注重个别言语教育。
(六)适当学习书面言语。
第六章幼儿情感与意志识记情感: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
激情:激情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如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
理智感:理智感是人在理智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情感体验,是人们认识现实、掌握知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美感:美感是人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艺术品以及人的道德行为的美意志努力:意志努力是指人在确定目的、解决动机冲突、制定计划、进行决策以及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克服内外各种困难把意志行动贯彻到底的心理力量。
理解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情感与认识是紧密联系的。
情感与认识过程有着明显的区别。
第一,认识过程反映客观事物本身,而情感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第二,认识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感则通过态度的体验、变化来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第三,认识过程有着较强的有意性,人们可以有意地感知、记忆和思考,也可以有意地停止这种认识活动,而情感有着较强的自发性,人的情感只有在认识的作用下才会增强有意性。
情感的种类:(一)按情感状态分 1.激情 2.心境 3.应激(二)按社会性内容分1.道德感2.理智感3.美感。
培养幼儿情感的重要性:首先,情感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们行动的动力。
高尚的情感推动高尚的行为,比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很,促使战士们在战斗中奋不顾身,英勇杀敌。
情感在成人行动中具有这样重要的作用,对于幼儿也是如此。
第二,情感对幼儿的认识过程,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不论是在感知、注意、记忆过程中,还是在思维、想象过程中,都可以明显地看到情感因素的作用。
第三,幼儿情感的发展与幼儿个性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第四,幼儿的情感发展是以后情感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特点:(一)从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进行过程看,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三个主要特点1.幼儿情绪和情感不稳定。
2.幼儿的情感比较外露3.幼儿的情绪极易冲动。
(二)从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情感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情感不断丰富。
2.情感所指向事物的性质逐渐变化,情感日益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