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入门十条
兰亭序书法入门十八法
兰亭序书法入门十八法兰亭序,是东晋文学家王羲之所书写的一篇序文,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兰亭序的书法风格独特,被后人称为兰亭体,对后世书法的发展影响深远。
兰亭序书法入门十八法,是学习兰亭体书法的基本法则和技巧,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十八法。
第一法:笔直有力。
兰亭序的字体端正挺拔,笔画有力,给人以稳重之感。
在书写兰亭体时,要注意笔画的直线性和力度,使字体显得有力而不失稳重。
第二法:清秀流畅。
兰亭序的字体流畅自然,不拘泥于形式。
书写兰亭体时,要注重笔画的连续性和流畅感,使字体呈现出清秀的特点。
第三法:端庄大方。
兰亭序的字体端庄大方,给人以庄重之感。
学习兰亭体时,要注意字体的端庄感和大气感,使字体显得庄重而不失儒雅。
第四法:结构严谨。
兰亭序的字体结构严谨,每个字的构造都经过精心设计。
在书写兰亭体时,要注重字形的结构和构造,使字体的结构显得严谨而有序。
第五法:笔画精细。
兰亭序的字体笔画精细,每一笔都经过精心描摹。
学习兰亭体时,要注重笔画的精细程度和细腻感,使字体的笔画显得精细而有质感。
第六法:点画有神。
兰亭序的字体点画有神,每一点每一画都有独特的韵味。
在书写兰亭体时,要注重点画的形状和位置,使字体的点画显得有神而有生命力。
第七法:用笔灵活。
兰亭序的字体用笔灵活,不拘泥于一种形式。
学习兰亭体时,要注重用笔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字体的用笔显得灵动而不呆板。
第八法:布局合理。
兰亭序的字体布局合理,每个字的位置都经过精心安排。
在书写兰亭体时,要注重字体的布局和位置,使字体的布局显得合理而有序。
第九法:韵律协调。
兰亭序的字体韵律协调,每个字的形状和节奏都经过精心调整。
学习兰亭体时,要注重字体的韵律感和协调性,使字体的韵律显得和谐而有节奏感。
第十法:点画相间。
兰亭序的字体点画相间,点和画的形状相互补充。
在书写兰亭体时,要注意点和画的相互关系,使字体的点和画相互呼应,相互补充。
第十一法:神采飞扬。
兰亭序的字体神采飞扬,给人以灵动之感。
一年级书法考级范文
一年级书法考级范文一、基本笔画练习。
1. 横(一)- 起笔稍重,向右行笔,收笔时略顿。
例如“一”字,整个笔画要平稳,像一条小扁担。
- 练习:写一排“一”字,注意笔画的长短和粗细变化。
2. 竖(丨)- 有悬针竖和垂露竖两种。
悬针竖,起笔重,向下行笔,笔尖逐渐提起,像一根针;垂露竖,起笔重,行笔垂直向下,收笔时略顿,像一滴露珠。
如“十”字,横短竖长,竖画要写直。
- 练习:分别写悬针竖和垂露竖各一排,再写几个“十”字。
3. 撇(丿)- 起笔重,向左下方行笔,逐渐变细。
像“人”字的撇,要写得舒展自然。
- 练习:写一排“丿”,然后写几个“人”字,注意撇的角度和长度。
4. 捺(㇏)- 起笔轻,向右下方行笔,逐渐加重,最后捺脚要出锋。
如“八”字,撇和捺要对称,捺画要有捺脚。
- 练习:写一排“㇏”,再写几个“八”字。
二、简单汉字书写。
1. 上。
- 笔画顺序为:竖、横、横。
先写中间的竖,要写直,然后写上面的短横和下面的长横。
整个字要重心平稳,上窄下宽。
- 练习:写5 - 10个“上”字,注意笔画的间距。
2. 下。
- 笔画顺序为:横、竖、点。
先写长横,再写中间的竖,最后写下面的点。
长横要平稳,竖画要垂直,点要写在竖画的下方。
- 练习:写5 - 10个“下”字,对比每个字的笔画质量。
3. 日。
- 笔画顺序为:竖、横折、横、横。
先写左边的竖,再写横折,横折的横画要与左边竖画的顶端相连,然后写里面的两横,两横之间的距离要均匀。
- 练习:写5 - 10个“日”字,注意字的形状,要写得方正。
4. 田。
- 笔画顺序为:竖、横折、横、竖、横。
与“日”字相比,多了中间的一竖。
先写外框,外框要写得方正,然后写中间的竖画,把田字分成左右两个部分。
- 练习:写5 - 10个“田”字,注意笔画的起止位置。
三、作品示例。
1. 五言绝句。
- 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为例。
- 书写时,每个字要大小均匀,笔画清晰。
用铅笔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轻重变化。
学书法这十条箴言你要看
学书法这十条箴言你要看一、书要“重”“拙”“大”,庶免轻佻、妩媚、纤巧之病。
倚声尚然,何况锋颖之美,其可忽乎哉!所谓“重”,就是不轻佻;所谓“拙”,就是避免妩媚;所谓“大”,是纤巧的对比。
我所说的“重”的意思其实有点接近“宁支离毋轻滑”。
就书法而言,纤弱是一个很大的毛病,“拙”更接近于浑厚。
清末沈曾植的章草就最能表达书法的拙意。
至于“大”的意思,是指书法上所表现的雄大气魄,其实这不是字体、字形大小的问题。
王羲之书《乐毅论》、《画赞》、《黄庭经》、《太师箴》虽然都是小楷,但是气魄豪雄,为历代书家所推崇,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王羲之《黄庭经》二、主“留”,即行笔要停滀、迂徐。
又须变熟为生,忌俗、忌滑。
我所说的“主留”,基本上和孙过庭所谓的“迟留”大致相同,基本是说用笔应该如米南宫(芾)所云“无垂不缩,无往不复”,如此用笔自然行笔就会见到停滀、迂徐。
“变熟为生”就是不论在用笔、造型还是结构上,都要尽量避免流于公式化。
所谓“生”的意思,就是经过自己的思考,造成一种与世俗不同的表达方式。
故此,“变熟为生”可以理解为防避“俗”这一感觉的主要方法。
米芾行草三、学书历程,须由上而下。
不从先秦、汉、魏植基,则莫由浑厚。
所谓“水之积也不厚,则扶大舟也无力”。
“二王”“二爨”可相资为用,入手最宜。
若从唐人起步,则始终如矮人观场矣。
我主张顺着篆、隶、楷、行、草这一个次序来奠定根基,主要的原因是不论是学书或是艺术,都要投其根源,而书法艺术更加应该如此。
因为书法史书写文字的艺术化,文字是书法的基础。
知道文字的原形,不但可以求得书法的古趣,同时亦可真正了解每一个字的结构,自然更容易追求每一个字的气势,进而表达出其美感。
学习“二爨”“二王”的原因是书法艺术既要讲究深厚,亦要讲究俊逸。
在“二爨”中求古拙,在“二王”中求流丽,方能不顾此失彼。
《爨宝子碑》四、险中求平。
学书先求平直,复追险绝,最后人书俱老,再归平正。
我所谓的“学书先求平直”,就是学书的最初阶段,即孙过庭说的“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这一目标。
林散之书法经验100条
林散之书法经验100条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
祖籍安徽和县乌江镇,生于江苏江浦县,居南京。
工书法、诗文,擅山水。
生前曾任安徽省第一届人民大会代表、江浦县(时属安徽)农田委员会副主任、江浦县副县长,江苏省国画院任专职画师、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著有《江上诗存》《林散之书法选集》《林散之诗书画选集》等。
1. 谈门径◆陈慎之问:为什么日本人写的这么好?学的高,非晋唐法帖不写,所以不俗,法乎上也。
◆先写楷书,次写行书,最后才能写草书。
◆写字要从唐碑入手,推向魏汉;再从汉魏回到唐。
◆宜学六朝碑版,继学二王,再进而入汉魏,其气自古不俗。
草书宜学大王《十七帖》精印本;行书宜学僧怀仁《集圣教序》,有步可循,自然入古不俗矣。
◆学近代人,学唐宋元明清字为适用。
◆唐宋人字,一代一面貌,各家各面貌。
他们一个也不写汉隶,因为用不上,练练笔力是可以的。
但要先学楷、行。
◆李邕说:“学我者死,叛我者生。
”要从米、王觉斯追上去。
◆欧阳修青年时代诗、文、书、画样样学。
有人说你这样不精一项是不行的。
于是,他便专攻诗、文,成了大家。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都精。
因此,学要专一。
◆怀素在木板上练字,把板写穿了,可见苦练的程度。
也因为这样,千百年不倒。
……◆多种帖多写一些有好处,但要化为自己的字体。
怀素就是写他的草书,赵孟頫是行书,苏、米也就是那么二种行书体,而不是正、草、隶、篆样样精通。
◆真学问是苦练出来的,做不得假。
可用淡墨汁或水多写写,手腕活。
(与庄希祖谈)◆学写字,二三十岁就要学会笔法。
字写的不好,是功夫问题,首先是方法要对,方向要对。
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会提高。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风气,看到草书神气,一开始学字就潦草。
不知草书是经过多少年甘苦得来的,要在规矩中下苦功夫才是正道。
◆书法很玄妙,不懂古人笔墨,难以成名。
向唐宋人学,一代有一代的面目。
学书法必临的十本帖
学书法必临的十本帖
学习书法是一种练习毅力的过程,这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和实践。
那么,学习书法需要临摹的十本帖是什么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1.《九成宫醴泉铭》:这是一篇非常有名的碑刻,字体简洁明了,是初学者入门的必选之一。
2.《颜真卿祭侄文稿》: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体
力度和气韵都很强,是入门学习的不二之选。
3.《王羲之兰亭序》:王羲之是书法史上的巨匠,这篇书法作品
中的书法字迹优美,富有变化,是学习草书的良师益友。
4.《苏轼草书序》: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草书也是非常有名的,这篇序文中的字体秀丽流畅,逸动飘逸,是学习草书的经典之作。
5.《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是唐代书法家,这篇碑刻中
的字体秀丽,气韵生动,是学笔画的经典之作。
6.《东岳祠碑》:这是一篇汉代碑刻,字体憨厚稳健,其气韵脱俗,是学习行书研究的经典之作。
7.《张旭楷书碑》:张旭是唐代书法家,他的书法字体威严有力,是学习楷书的非常好的资料。
8.《颜真卿祭姊文稿》:这是颜真卿的另一组书法作品,其中的
字体线条流畅,是学习欧体的经典之作。
9.《赵孟阳楷书篆刻书法》:赵孟阳是当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
字体清丽秀美,给人以纯净的美感,是学习楷书的优秀材料。
10.《张正隆碑》:张正隆是元代书法家,他的书法字体力度雄健,表现了中国古代书法的狂放与豪迈,是学习行书的经典之作。
以上是学习书法必临摹的十本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书必知的屏条书法知识
学书必知的屏条书法知识屏条和条幅⼀样,是书法常⽤的幅式之⼀。
屏条是若⼲条幅的组合。
内容相关的条幅悬挂⼀处,称为连屏;若内容上下相连,则⼜称为通屏。
连屏、通屏的幅数⼀般为双数,最少为四条,也有六条、⼋条、⼗条、⼗⼆条的,按次序排列⽽悬挂,屏条间衔接处,以不露墙壁为宜,故装裱时,两端⽤锦包封,地杆不装轴头。
凡四条合为⼀堂的称四屏条;六条合为⼀堂的称六屏条;其余依此类。
⼜因屏条的⼤⼩不⼀,故称呼各异:屏长四尺的称为四尺屏条;屏长五尺的称为五尺屏条;屏长六尺的称为六尺屏条,等等。
另外,较⼩的屏条称为琴条;较矮的屏条⼜称为炕条。
屏条形制,条条狭长,呈纵势之状,有秀长苗条之美;通幅观之,且⼜⼤⽓磅礴,现宽宏壮丽之势,和谐统⼀之美。
它不仅起到把书写内容分开来的作⽤,⽽且巧妙地产⽣了把全卷字⾯联接起来的独特效果。
屏条的书写,既可以选⽤动势较⼩的篆、⾪、楷书体,也可以选⽤动势较⼤的⾏、草书体以及个⼈风格强烈的书体。
既可以⼀种字体写多条幅合为⼀堂,也可以多种字体各写⼀幅合为⼀堂;既可每幅加款,⾃成格局,也可以最后⼀屏总加识,数条连成⼀幅;既可出⾃⼀⼈之⼿,⼜可为多⼈合作,但格式则要求⼀致。
每⼀屏条的⾏次最少为⼆⾏,多则三四⾏,直幅竖写,其章法布局皆效仿中堂或条幅幅式,但在⾏⽓的安排上,更为注重⼀⾏与⼆⾏、左⾏与右⾏的联属关系,上屏与下屏,左屏与右屏的顾瞩情状,这相对中堂、条幅来讲,⼜增加了⼀定的难度。
屏条幅式的布章列阵法,常见的有以下⼏种:⼀、纵有⾏、横有列。
这种章法格式极适合于以篆、⾪、楷及规矩较严的书体来表现,它给⼈⼀种整齐、醒⽬、严肃、庄重、规矩之感觉。
⼆、纵有⾏、横⽆列。
这⼀表现形式的布局,较适合于随意性的⾏、草书体的发挥。
书写时,则要求⾏⽓贯注,每⾏中的字距不等,字数不⼀,但每⾏天地要写齐整,使其⾏间分明,意态活泼,⽓韵⽣动,整齐中见变化,变化中求统⼀,看上去来往⾃然,给⼈以舒适⽽轻快的感觉。
三、纵⽆⾏,横⽆列。
书法入门十条
书法入门十条打开文本图片集书法是有门槛的。
任何一种社会活动都有门槛,哪怕小儿的游戏。
书法门槛不高。
在没有进入现代社会之前,那时人们的日常书写工具就只有毛笔。
学会用毛笔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熟练写漂亮,就是入门了。
今天,毛笔已经远离日常生活,书法成为一种兴趣爱好,甚至于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所谓的入门也就有了不少讲究。
所谓入门,也就是按照规则,达标。
当今的规则,已经简化为技术层面的规则,精神上的联系基本上切断了。
人们在临写颜真卿的时候可以完全不知道颜真卿是何等人物。
同样,即使天天使用的工具,也可以完全不知道它的历史、它的特性。
这是很糟糕的。
这里讲的书法入门,一共十条,完全不同于传统和主流,却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实践起来也非常有效。
1 首先,向仓颉致敬仓颉是中华文明的始祖,尽管这是个传说中的人物。
为什么呢?为什么不是黄帝呢?因为黄帝仅仅是中华文明开端的首领,而不是文字的创造者。
文字是人类为了超越“当下”(此时此地)制约而产生的工具,或者说,是人类想具有神的本领而发明的工具,因为有了文字,就有了永恒的可能性。
一般认识将文字作为文明的标志之一,我更认为这是唯一的本质标志。
有的人种会舞蹈歌唱,甚至会做陶罐和青铜器,却没有文字,说明他们没有独立达到文明状态。
所以,在书写文字的时候,就是对文字中所含文明力量的敬畏。
我想,这该是所有书写者面对文字的基本态度或日本能姿态。
东汉的蔡邕在谈到面对书法的状态时,有一个描述“如对至尊”。
我认为这奠定了中国书法理论的基础(尽管这篇文章可能不是蔡邕写的,蔡邕也可能不是这个意思)。
仓颉造字成功时,“天雨粟,鬼夜哭”,张彦远说“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
书法,写的就是中国字。
中国字虽然不是书法的内容,却是书法赖以成立的必要条件,没有文字之形神的约束,书法就变成了别的东西。
所以,动笔写字之前,首先要向仓颉致敬!这是精神的起点。
然后,需要从这里出发,找到中国文字形成的一般规律。
书法常识100条
书法常识100条(总1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书体类1、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是指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2、什么是金文金文是指殷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3、金文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西周金文比较盛行,主要有《毛公鼎》《散氏盘》等。
4、什么是石鼓文石鼓文是刻在十个鼓形石碣上的文字,又称“猎碣文”。
5、什么是大篆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的所有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籀文、古文等。
6.什么是小篆小篆是与大篆相对而言的。
秦丞相李斯修订、整理的秦篆称为小篆。
7.秦代小篆的代表作品有哪些《泰山刻石》《会稽刻石》等。
据传多为李斯所书,书风严谨匀称、端庄秀美。
8、什么是瓦当文瓦当文是秦汉时期瓦当上所刻的文字。
内容多为吉语。
9、隶书是怎样产生的隶书是在草篆的长期书写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0、什么是汉隶汉隶指汉代的隶书,尤以东汉的隶书最有特色。
后世把东汉时期的隶书称为“汉隶”。
11、汉隶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张迁碑》《乙瑛碑》《曹全碑》等。
12、什么是章草章草是西汉中晚期形成,并逐渐成熟,至东汉蔚然成风的一种草书,是隶书快写的结果。
传世章草著名作品有皇象及史游的《急就章》、陆机的《平复帖》、索靖的《月仪帖》等。
13、什么是今草今草又称“小草”,是草书中一种流行最广的字体。
今草成熟于东晋时期。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继承并发展了张芝始创的草书,风格面貌为之新。
为了和章草相区别,人们把它称为今草。
14、什么是大草大草又称“狂草”,是草书的一种。
唐朝张旭、怀素两位书家在晋代今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比今草更放纵的草书。
15、什么是楷书楷书又称正书、正楷、真书。
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钟繇,最古老的楷书是钟繇写的《宣示表》《荐季直表》。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的楷书在钟繇楷书的基础上又有发展,显得更为美观。
楷书可分为晋楷、魏楷和唐楷三种。
16、什么是北魏石刻北魏石刻是北魏碑版及北魏前后书风相近的魏碑石刻书法的总称,包括墓志、造像、碑碣及摩崖石刻等。
《书法练习十诀36字》教学设计
《书法练习十诀36字》教学设计1.整体认知中国书法之美的特点。
2.学习、理解十诀36字中的一条构造技巧。
3.练习稳固对书法练习规律的认识。
1.感知书法艺术之美;2.提升对书法练习的规律性把握。
1.毛笔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是中国最为长远的艺术形式之一。
2.那么,中国的书法之美,要想写好,有几个最根本的特点。
(出示幻灯片)1.汉字(书法)之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的问题——稳:笔画匀称,构造合理准:占位准确,比例适当狠:笔画有力,入木三分2.结合幻灯片上的例字谈一谈你的理解。
1.口诀:天盖地,地托天,左右上下胖瘦鲜。
解读:天、地指上下构造的字两局部,有些偏旁部首是上面的,要盖住下面局部,有些下面的部首,要拖住上面的局部,让汉字看上去稳定;左右构造的字因为笔画多少而占的比例不同,少者占的比例就小,多者就大。
2.举出符合这样规律的字——可以结合旁边的书法作品例字:春、宝;(天盖地——多为字头)盆、照;(地托天——多为字底)和、银。
(上下胖瘦——左右构造)3.书写指导练习春:字头练习,老师示范写,学生稳固练习两遍,老师巡视指导。
盆:字底练习,老师示范写,学生稳固练习两遍,老师巡视指导。
和、银:左右构造练习,老师示范写,学生稳固练习两遍,老师巡视指导。
1.出示幻灯片作品,分析这里面哪几个字和今天的口诀有关。
2.书写这几个字的时候,每个字最突出的特点应该注意哪里?3.练习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示,集中评价5.完成作品,展示优秀作品【设计说明】本节课的设计,从我个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十诀36字例谈”中摘取一个内容进展上课。
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有些个别问题已经有了渗透。
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书写技巧,我们就要让他们发现汉字书写过程中的规律,尤其是汉字的艺术之美,和谐性,如和在书法艺术中有所呈现。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有理论指导,也有实践练习。
在实践练习过程中,有老师的示范引领和过程中的个别点拨,并且在课堂上,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进展反应,这样一来,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了稳固和提升。
硬笔书法入门 写法
硬笔书法入门写法(一) 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
横有长、短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
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
笔画稍向右上仰。
如图:(二) 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如图: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见下图: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见下图:(三) 撇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捺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
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
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
如图: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
如图: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
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干、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
如图:(四) 捺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
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
如图: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右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
如图:(五)点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
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
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
怎样才能练好钢笔字和行书技法
怎样写好钢笔字一、握笔姿势要正确要想写好字,先要握好笔。
正确的握笔姿势是写好字的首要条件。
目前,中小学生书写能力严重“退化”的症结就在握笔姿势上,85%以上的学生都是用不当的握笔姿势写字的。
使用最多的有如下几种:其一,大拇指抱于食指前面,用虎口箍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拇指,甚至中指紧贴手掌,拳头紧握(如图1);其二,大拇指和食指并拢压在笔杆前面,中指第二节侧棱抵在笔杆后面,无名指和小拇指紧贴手掌,虎口紧闭,笔杆后端夹在虎口底部(如图2);这两种执笔方法,无异于把笔绑在拳头上写字,写字难度可想而知,字写不好,那是理所当然的。
其三,握笔位置近于笔尖,大拇指关节弯成直角,食指第一关节内凹,第二关节尖突(如图3);用此法写字,由于大拇指弯曲处挡住了视线,致使书写者的头尽力往左歪,破坏坐姿,不但字写不好,而且影响身体健康。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执笔法,也较常见。
其一,把手臂横在胸前,手腕内弯,拳头朝向左边写字,用写竖的方法写横,用近于写撇的方法写竖;用此法写字,写笔画就是画线段,很难表现起收笔的提、按变化和笔锋。
其二,拳头侧立,虎口朝上,手腕悬起,手掌侧身下弯,以小拇指的外侧作支点写字。
如上诸种执笔法,由于严重地束缚了手腕和手指的书写灵活度,写字难度极大,字当然写不好。
用上述执笔法写字的同学,应尽快改掉否则,将会一辈子写不好字。
正确的执笔方法应该是:大拇指和食指的指尖握在笔杆的左右两边,手指自然弯曲,与虎口围成一个近圆环,中指指甲根侧面抵在笔杆后面,大拇指可稍稍高于食指和中指,离笔尖3厘米左右,无名指贴于中指内下侧,小拇指贴于无名指内下侧,掌心虚空,笔杆后端靠于食指根侧,手掌根、手腕、小臂前段紧贴桌面或写字本,手臂与写字本的方向基本一致,身体坐直,眼睛从大拇指前面看笔尖写字(如图4)。
这种执笔法,不但三指用力方向合理,使五指分工各司其职,横、竖、撇、捺、钩、挑、点、折都能挥运自如,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用笔的灵活性,指、腕都可以灵活运动,书写起来,轻松自如,可谓最佳执笔法。
中国书法口诀
书法入门歌书法为艺术,前人心血凝。
学书贵有恒,练书须用心。
心正则笔正,笔决记心中。
下笔不离点,转折贵圆露。
有垂还欲收,勾划忌平庸。
左垂宜竖露,右直利悬针。
捺似金刀势,撇如犀角形。
横行锋务敛,结构气欲清。
毫发不松懈,布局巧用心。
疏密必相间,迟速便能通。
轻重相扶持,正偏顾盼情。
浓淡相映易,向背必适中。
虚实必兼顾,起伏延绵陈。
纵横穿插势,吞让有分寸。
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尊。
神形能兼备,飘逸潇洒容。
日日不歇笔,不懈功竟成。
楷书口诀楷书称正楷起笔多藏锋学书必先行行笔用中锋笔画形态稳回锋要自然字字得端正结构讲造型结构搭配匀多临古人帖章法要讲究用笔讲技巧笔笔得到位楷书要写好清朗必整齐重在用腕上行书口诀行楷书写要流畅主笔沉着是关键快写简化是特征连笔轻细不可粗伸缩性大变体多用笔最好是长锋执笔用笔如草书使墨必须调湿润执笔必须悬起肘全篇排头是标准灵活多变才自如一气呵成要贯通隶书口诀方劲古拙如龟如鳖蚕头雁尾笔必三折雁不双飞蚕无二色点画俯仰左挑右磔重浊轻清斩钉截铁魏碑口诀魄力雄强精神飞动气象浑穆兴趣酣足笔法跳跃骨血润达点画峻厚结构天成意态飘逸血肉丰美草书要决草书行行如春蚓字字造型似秋蛇全章一起要贯通有气有神是精品狂草要决狂草如激电湍流字字如惊蛇出洞点线变化多姿美疏密虚实心有数气势磅礴态万千结构布白心畅意前人书论凡欲学书之人,工夫分作三段,初要专一,次要广大,三要脱化,每段三五年火候方足。
初取古人之大家,一人以为宗主。
门庭一立,脚根牢把,朝夕沉酣其中,务使笔笔相似,使人望之便知是此种法嫡,纵有谏我、谤我,我不为之稍动,常有一笔一画数十日不能合辙者,此际如触墙壁,全无入路。
他人到此,每每退步、灰心。
我于此心愈坚,志愈猛,功愈勤,一往直前,久之则有少分相应,初段之难如此。
此后方做中段工夫,取魏晋唐宋元明数十大家,逐字临摹数十日,当其临时,诸家形模,时时引入吾胸,又须步步回头顾祖,将诸家之长默识归源,庶几不为所诱,工夫到此,悠忽五六年矣。
书法进步特别快的10条建议
书法进步特别快的10条建议一、要基本功扎实,要临池磨练。
持之以恒。
不要追求捷径,书法艺术是没有捷径可走的,一份辛劳一份收获。
二、要会琢磨,会辨别得出古代哪些书法是真正的好作品。
哪些是不适合自己去练习的。
不要人为听从别人去认定某个书家的字的好坏,优选过去一直沿袭下来的那种以“人”来认定书家的书法好坏的恶习,一定要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去研究,去认定。
三、要从字帖中体会出字体和书法章法的含义,字义,以及整体的布局。
就像古代人说得那样:“字如其人”。
一定要琢磨出什么样的字体适合自己去练习。
适合自己去终身享用的书法艺术。
(内向的人就学写内向的字,外向的人就学写大气的字)只有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四、不要一窝蜂的去追究潮流,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自己。
要结合自己的性格和脾性去选择自己适合的书体,创造出自己风格的书法字体来。
就像小孩子学习汉字,同样写一个字,一百个学生会有一百种的字体面目,就从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我们就可以看到书法本来就是一门有个性的艺术。
(上面谈到:每一个人的性格,脾性,修养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字体,写出来的效果也不会一样)五、要从碑中寻找字体的“骨气”,要从帖中体会字体的“血肉”。
碑中的字体是用刀刻的,一定和现在的用笔书写是不同的,而且碑文上的书法字,书写着和刻碑文的不一定是一个人。
我们现在写书法一定要知道用笔要在帖中去体会。
六、学习书法,我们一定要有古文化的底蕴和汉字的基本知识。
要有古诗词和古汉语的基本功力。
诗词中的平仄可以引伸到一件书法作品中来,该重的地方要重,该轻的地方要轻,该枯的时候要枯,该浓墨的时候要浓,该大的时候要大,该小的时候要小,一件好作品就是要有阴阳顿错。
有起伏,有变化,有气势。
七、要从书法艺术的结体章法去体会整幅作品的意境。
要根据书写的内容选择娟秀,还是粗狂,选择用什么字体来表现达到最好的效果。
八、要有自己的创造性,独立性,要有自己的个性,但不失书法艺术的原意。
一件好的作品,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要完美的表现自己。
书法干货:书法临习的十大诀窍
书法干货:书法临习的十大诀窍一、临帖是在临什么我们入门学古人的时候,就是把古人的规矩摆在了桌面上,临帖就是学规矩,而不是别的。
在临帖中你要弄点轻重、虚实、浓淡、正欹出来,这些都是微观变化,是情绪化的东西,而宏观的东西不能没有,这是关键,否则就没有从理上去处理它,让人一看就不合规矩。
因此外形的东西从理,也就是说,字的外形、结构、笔画的位置等从理,从字理,即中国汉字的字理,反映的是规则和法度;而笔则从书,反映的是趣和味。
这是两个原则。
外部形态的东西是一目了然的,合不合规矩一看便知;用笔则是书法本体的东西,粗细,放收,快慢,墨的浓淡,都是书法本身要求,决定字的味道,用笔不同决定趣味不同,而字形结构是理性要求,是中国汉字的形体美要求,必须严谨,无论行书还是隶书,这是书法的基础,这是两个不同的原则,临帖就是在学习这种理法和原则。
二、目前的训练你要干什么如何去临。
无论哪种帖子,拿来后你不管如何取舍,训练时要针对你所取的东西,形成一种科学的训练模式,要有目的性,用研究分析的方法,去反复实验、继承与巩固。
笔画不能单一化,简单化,不能单薄干枯,要立体圆润生动,这就要求你找出同一笔画无数种不同写法,加以对比模仿融合提炼,在对比中找出共性与个性,找出同一笔画的不同形态与表现手法。
创作时把碑上的字形拿过来,用不同的手法去表现,也就是用古人的字形,但不一定用他的手法,创作中手法决定风格,手法变了风格也就变了,而手法是非常多的,张迁、鲜于潢相类是一种,礼器是一种,而曹全又是一种,创作时把它们用于同一张作品中,那你就是大腕。
训练时像这样有目的的去一个个的解决问题,那么三年、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都没人能追得上你。
因此,训练就是要有思想性、要有目的性的进行取舍。
要想比别人取得更大的成绩,你必须有不同于别人的思想,在这种不同思想和理念的前提下,再选一个不同于别人的方法,确定一个科学的训练模式,然后你才会有不同于别人的结果。
也就是在用脑子写字而不是用手。
学习书法的十条忠告
学习书法的十条忠告刚刚走上书法道路的年轻人,青春焕发、满怀豪情,梦想着在书法的事业上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
前卫的思想,青春的活力激励着他们,真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可是,书法毕竟是一门艺术,包罗万象,光靠激情是不行的。
还要靠实干和长期积累,在这里没有寒暑假,没有上课、下课的时间表,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放学、放假和毕业。
只有不停地学习、学习、再学习。
那些虚的、假的将无情地被淘汰,只有经过历史筛选、洗礼、沉淀下来的才是经典的。
1.要想在书法的道路上走的更远,就要勤奋。
书法学习,要像闹钟一样,不受天阴天晴、严冬酷暑、涨潮落潮的影响,毫无怨言地不停的行走,只有具备这样的精神,才能在书法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三心二意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方法,都是书法学习过程中的绊脚石,长期下去,将一事无成。
2.你不喜欢的字,要么不去写,要么就闭嘴不言。
字帖的种类很多,流派分逞,各自都有各自的特点。
不要对自己不熟悉、甚至不喜欢的书法评头论足,养成说三道四、好挑毛病的不良习惯。
初出茅庐,往往眼高手低,对自己过于自信、认为自己知道了很多,其实不然,书法很博大,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能读懂。
在没有读懂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沉默、闭嘴不言。
错误的判断、错误的理念,往往会影响自己的进步。
有位网友说过这样的话:容貌不美就不敢上街,身材不好就不敢去时装店,水平不高就不敢乱说话啊!你说她谦虚也好,你说她理智也罢。
总之这话也有一定道理。
3.在学习书法时遇上苦闷的时候,要学会忍受。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有时进步很慢,有的时候会停止不前、甚至倒退,这是最苦闷的。
人有顺境的时候也有逆境的时候,月亮有圆的时候也有缺的时候,这也是学书过程中谁都不可避免的一种自然现象。
在这苦闷时刻,不要因为这些现象而影响了学习。
要学会忍受,学会冷静,学会思考,千万不要浮躁,更不要因为一时的苦闷而赌气、埋怨、甚至放弃等。
在走路的过程中有谁没有被脚下的异物绊倒,我们不能埋怨异物长的不是地方,更不能生气地朝异物猛踢几脚,再把脚趾踢骨折了岂不更残。
学书必成的十四条铁律
学书必成的十四条铁律欧阳中石一、字如其人立品为先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固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二、临摹入门循序渐进麓台云: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便无入路。
初学不外临摹。
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
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
凡临古人书,须平心耐性为之,久久自有功效,不可浅尝辄止,见异思迁。
学书须步趋古人,勿依傍时人。
学古人须得其神骨,勿图貌似。
先资政公曰:凡书未成家者,宜日与古帖为缘,无论何帖,皆足以范我笔力。
初学书类乎本,缓笔定其形势,忙则失其规矩。
临摹古人不在对临,而在神会,目意所结,一尘不入,似而不似,不似而似,不容思议。
自运在服古,临古须有我。
两者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
三、形神相依意境为重形者,神之质地;神者,形之用也。
是则形称其质,神音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可绍于古人。
古人作书,于联络处见章法;于洒落处见意境。
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
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发于无意者。
发于无意者为上,发于意者次之,发于笔者又次之,发于墨者下矣!四、笔墨技法熟而后巧执笔之法,实指虚拳。
运笔之法,意在笔先。
执笔欲紧,运笔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执笔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知执。
孙过庭有执、使、转、用之法:执谓长短深浅;使谓纵横牵制,转谓钩环盘纡;用谓点画向背。
字划承接处,第一要轻捷,不着笔墨痕,如羚羊挂角。
学者功夫精熟,自能心灵手敏。
然便捷须精熟,转折须暗过,方知折钗股之妙。
毛笔书法入门练字字帖
毛笔书法入门练字字帖
毛笔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广泛地传承和发扬。
它是
一门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技艺,而且还有极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如果你正在学习毛笔书法,那么练字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份毛笔书法
入门练字字帖,供你参考。
一、横平竖直
横平竖直是指毛笔书法中的基本笔画,也是最基础的练习之一。
在练
习时,要求写字者严格遵守横竖的规范,以达到笔画的规范化和美化。
横平竖直的字帖包括“一、十、人、水”等字。
二、点
点是毛笔书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笔画。
在点的练习中,要求写字者用
笔轻轻点在纸上,取得适当的笔触和笔点。
一些常见的点字包括“目、日、明、点”等。
三、撇捺折
撇捺折是毛笔书法中最常见和最难掌握的笔画。
写字者需要反复练习,以达到线条流畅和优美的效果。
撇捺折的字帖包括“人、日、力、事”
等字。
四、钩
钩是毛笔书法中常见的笔画之一,也是比较难掌握的部分。
在钩的练习中,要求写字者掌握合理的笔压和笔势,以达到流畅自然的效果。
一些常见的钩字包括“勾、九、了、天”等。
五、竖钩
竖钩是毛笔书法中数学计算、草书中常见的笔画。
在竖钩的练习中,写字者需要把握好细腻、流畅的笔画,以达到清晰、美观和舒适的效果。
竖钩的字帖包括“十、口、厚、八”等。
以上是毛笔书法入门练字字帖的一些常见部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总结,相信你可以掌握这一古老而充满魅力的艺术。
十二届书法比赛内容
第十二届艺术节书法比赛书写内容
说明:在下列十条内容中选一条书写,选取某一条内容后,不能再在该条里选若干字来书写。
1、足智多谋。
1、足智多謀。
2、周而复始。
2、周而復始。
3、运筹帷幄。
3、運籌帷幄。
4、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4、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5、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5、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6、隆冬到来时, 百花迹已绝。
红梅不屈服, 树树立风雪。
6、隆冬到來時, 百花跡已絕。
紅梅不屈服, 樹樹立風雪。
7、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7、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8、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9、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9、心志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宏,言動要謹。
1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0、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入门十条作者:简直来源:《休闲读品·天下》2013年第01期书法是有门槛的。
任何一种社会活动都有门槛,哪怕小儿的游戏。
书法门槛不高。
在没有进入现代社会之前,那时人们的日常书写工具就只有毛笔。
学会用毛笔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熟练写漂亮,就是入门了。
今天,毛笔已经远离日常生活,书法成为一种兴趣爱好,甚至于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所谓的入门也就有了不少讲究。
所谓入门,也就是按照规则,达标。
当今的规则,已经简化为技术层面的规则,精神上的联系基本上切断了。
人们在临写颜真卿的时候可以完全不知道颜真卿是何等人物。
同样,即使天天使用的工具,也可以完全不知道它的历史、它的特性。
这是很糟糕的。
这里讲的书法入门,一共十条,完全不同于传统和主流,却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实践起来也非常有效。
1 首先,向仓颉致敬仓颉是中华文明的始祖,尽管这是个传说中的人物。
为什么呢?为什么不是黄帝呢?因为黄帝仅仅是中华文明开端的首领,而不是文字的创造者。
文字是人类为了超越“当下”(此时此地)制约而产生的工具,或者说,是人类想具有神的本领而发明的工具,因为有了文字,就有了永恒的可能性。
一般认识将文字作为文明的标志之一,我更认为这是唯一的本质标志。
有的人种会舞蹈歌唱,甚至会做陶罐和青铜器,却没有文字,说明他们没有独立达到文明状态。
所以,在书写文字的时候,就是对文字中所含文明力量的敬畏。
我想,这该是所有书写者面对文字的基本态度或日本能姿态。
东汉的蔡邕在谈到面对书法的状态时,有一个描述“如对至尊”。
我认为这奠定了中国书法理论的基础(尽管这篇文章可能不是蔡邕写的,蔡邕也可能不是这个意思)。
仓颉造字成功时,“天雨粟,鬼夜哭”,张彦远说“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
书法,写的就是中国字。
中国字虽然不是书法的内容,却是书法赖以成立的必要条件,没有文字之形神的约束,书法就变成了别的东西。
所以,动笔写字之前,首先要向仓颉致敬!这是精神的起点。
然后,需要从这里出发,找到中国文字形成的一般规律。
今天我们看到的楷书、隶书、行书,是汉字,是中国文字的流而不是源,源头在仓颉那里,已不可考。
但是基本的造字规律还是可以推测的。
首先当然是象形,无论是状物还是状人。
其次是会意,这是在象形的基础上添加标志物或者象形独体字的合体,比如舀水的舀字,最初的字形是两手捧起水的状态。
再其次,就是虚词了,很难用象形和会意表达的意思,就用借音的方式,比如由来的“由”字,借了“油”的读音,原来的油脂的“由”,就被加上了三点水,成为“油”,由来的“由”,就独立成为虚词。
汉字中最多的是形声字,刚才讲的“油”,就可以作为形声字。
更多的形声字,是形旁和声旁的组合,在文字体系愈加复杂以后,形声字才多了起来。
其他的假借和转注,都不算基本的造字方法。
初步了解造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入门环节。
无论是形还是意,都有助于在书写过程中加深理解并且找到精神上的勾连,那里有很多的暗示和象征,在抒情过程中,是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从这个角度讲,先写写篆书是有价值的一家之说。
可惜小篆已经失去了文字的根,大篆和甲骨文到今天都不能被完全识别,特别是甲骨文,几乎有80%的字读不出,在已读出的20%中,又有颇多错讹。
写写《说文解字》部首还是比较现实的,了解造字的一般规律,同时可以提高运笔的稳定性,对毛笔的中锋运笔不陌生。
2 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中国到底在什么时候有了文字系统?答案并不明朗。
但是甲骨文确实是较为成熟的文字系统,也就是说,中国文字最晚诞生于殷商。
尽管两周的文字与甲骨文区别很大,但文字构成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
其后,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中央集权的弱化,有了各国文字,这段时期的文字我们统称为大篆。
秦统一文字,叫小篆。
这个时期很短,好在两汉有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尽管有各种俗字,但是总体上看,文字是统一的辨识系统,无论是隶书还是东汉末年的行书、草书(章草、今草)、楷书。
准确的说,这才叫汉字。
自此,整个辨识系统一直延续到今天,没有大的变化,只是新中国有过若干次简化。
中国文字的演化,其内在动力是政权的更替、文字数量的增多以满足文意的复杂与准确以及书写的简化。
至于颜、柳、欧、赵诸体,那只是书写的个性化,而不是文字的演化。
文字本身的演化到东汉时就基本结束。
我们今天的书法,就是建立在文字演化和书写个性化之上的。
3 知道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和经典碑帖历史流传下来很多文字书写的遗迹,无论是甲骨文、金文、碑刻,还是各种用毛笔直接书写在载体上的所谓“帖”,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成为中国书法史的一部分。
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可考的重要人物,其中一些留下了堪称经典的碑帖,这些人物我们称其为书法家。
严格说,在米芾之前,是没有专业书法家的,在明中期前,是没有职业书法家的。
中国书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是东晋王羲之和盛唐颜真卿。
如果一定要弄出个历代书法家排行榜,这两位堪称一流。
一流书家只有四个,排行榜如下:第一名,颜真卿。
第二名,王羲之。
第三名,怀素。
第四名,毛泽东。
颜真卿、怀素,唐朝人,基本上生活在大唐由盛转衰的时间段。
前者善碑楷、行、草,后者善大草狂草。
前者创造了丰富的书法面貌,笔法丰富,结体丰富,气息丰富,后者则达到了书法艺术的巅峰状态。
王羲之,东晋小朝廷人。
不得不列为一流书家,因为很多最基础的关于楷书、行书、草书的笔法和结体,都是从他而来。
毛泽东,现代人。
他打破了从宋以来“为书法而书法”的格局,写出了自然并且自由的毛笔字,更为关键的是,这种自然和自由展现了他雄伟、强健、开阔的精神状态,奏出了中国传统书法史尾声的最强音。
二流书家一共六名。
第一名:褚遂良,唐人,把楷书写到流丽明媚的极致之处。
第二名:黄庭坚,宋人,写出了人生的痛苦与战斗激情。
第三名:米芾,宋人,书法人生,为书法而书法的痴者。
第四名:八大山人,晚明入清之人,明净凝练、超于物外的终极样本。
第五名:赵孟頫,由宋入元之人,纯熟准确,书家中的最高级别官员。
第六名:傅山,晚明入清之人,有理论支撑的传统美学的倒戈者。
三流书法家一共十名。
第一名:黄道周,晚明人,气节人生,大草可观,一气贯之。
第二名:文征明,明人,最后一个规范写字的儒家。
第三名:祝允明,明人,传统书法美学体系内的反抗者。
第四名:苏轼,宋人,自然,旷达,“尚意”的首倡者。
第五名:王宠,明人,独得晋人精髓,惜英年早逝。
第六名:王铎,晚明入清之人,写出了人生的郁闷狂乱。
第七名:徐渭,明人,狂怪畸形的首创者,写出了人生际遇。
第八名:于右任,民国人,将碑学成功融入传统美学体系的少数代表者。
第九名,董其昌,晚明人,淡雅疏落,晚明狂怪书风中的独立者。
第十名,吴昌硕,晚清人,职业书画家,治印以刀代笔,写字以笔代刀。
上述一二三流书法家,本刊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可以作为入门级读物。
另外,我总结出历代经典碑帖20种,分为入门级和提高级两类。
入门级:一、篆书1种,王福厂《说文解字部首》。
通过描摹,掌握中国文字的基本造字规律,形成运笔稳健的能力。
二、隶书4种,《石门颂》、《乙瑛碑》、《礼器碑》、《张迁碑》。
隶书是入门的根本,借此熟悉毛笔笔性,让毛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逐步形成书写本能。
三、行草2种,颜真卿《争座位帖》、王羲之《十七帖》(最好有释文的那种)。
掌握行书和草书的基本笔法、结构和总体气息。
四、楷书3种,颜真卿《勤礼碑》、《麻姑仙坛记》、赵孟頫《胆巴碑》。
掌握楷书基本笔法和结构。
上述十种碑帖基本上涵盖了中国书法的重要风格和基本笔法,足够经典。
临习的时候,可以混合起来临,但是不能相克,比如隶书与楷书就是相克的,颜真卿与王羲之也是相克的,而小篆与其他都不相克,因为基本上只有一种笔法,中锋匀速运笔即可。
另外,选择好的版本很重要,文物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比较可靠。
提高级:一、楷书2种,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理解书写中流动的节奏。
欧阳询《九成宫》,对结构的深入理解。
二、行草8种,于右任《标准草书》,理解草书结字的一般规律。
最好是有部首解说的那种。
颜真卿《祭侄文稿》、王羲之《兰亭序》,吃透不同风格形成的根本。
王羲之《集字圣教序》,强化笔法训练,参考结体多样性。
黄庭坚《松风阁》、米芾《苕溪诗》、黄庭坚《诸上座帖》。
由此观照行草书的各类独特面貌。
怀素《自序帖》,理解在高速运行中的控制,生命感的集中体验。
上述20种碑帖,基本上涵盖了中国书法的全部经典面貌。
有些大坏古法的帖没有选入,比如《天法神谶碑》;有些特具个人风格的帖也没有选入,比如徐渭、张瑞图、八大山人、王铎、傅山、毛泽东等。
把这些帖临完了,中国书法的物质层面训练就基本结束了。
想当研究生博士生,那还需要其他层面的介入。
4 了解书法工具特点并掌握其使用方法这一点,前面的文章已经深入触及,此不赘言。
5 由浅入深,不要先写楷书,可人人隶书甚至草书入手写楷书入门是个惯例,因为楷书是规范字体,是古人读书当官的必要工具。
今天的诉求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喜欢书法是因为它至少是一种游戏,更可以成为一种抒情方式,因此没有必须写好楷书的要求。
我们更应该接近书法的本性而不是实用的要求。
楷书是最复杂的,它对笔法和结构的要求都非常高,以至于出现三十六法、六十四法甚至七十二法、九十二法等等,让入门者(大部分是儿童和青少年)在最初形成运笔动力习惯的时候,沾染上一些可能终身难改的习气,最终写成了“书法残废”。
最初写楷书,还抑制了学书者的自由、创造的灵性,与书法艺术的内在要求背道而驰。
定规矩不是坏事情,在不同的时间段应该有不同的规矩。
千万不能以为先有严格的规矩才能够放开,恰恰相反,先有创造的释放才知道规矩的重要性,然后自觉地去理解规矩,遵守合理的规矩。
楷书不容易游戏和抒情,消磨了书法爱好者的兴趣,最终导致很多人放弃了书法爱好。
所以,应该在熟悉各类书体的基础上,最后写楷书。
一开始写隶书,有几个好处。
一,隶书恣肆浪漫,有情趣,吸引人。
二,隶书笔法简单而经典,结构也不过分严谨,入门快。
三,隶书保留了汉字早期的一些构成痕迹,对认知草书、楷书都很有帮助。
草书的好处是,非常适合抒情,是良好的抒情方式,只是草书面貌多样,结体也更为多样化,入门较困难。
所以建议从于右任的《标准草书》入手。
只是《标准草书》千字文中的汉字,有很多现在很不常用,也有不少现在很常用的字,里面没有。
因此,有必要编一本《现代草书入门》,作为入门级教科书。
写好了隶书甚至草书,再回过头来写楷书,就会写出精神来。
试看现在少儿书法写楷书的,无论是欧阳询、颜真卿还是柳公权,怎么看都很别扭,那种紧张、僵硬,与书法精神毫无关系,这是书法教育者必须严重关注的现象。
有人讥讽说,不会走,就想跑。
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