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柱对公羊家革命学说的近代重构
2017年秋17秋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2017年秋17秋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第一篇:2017年秋17秋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1.小说观念的根本性变化始于()A.《昕夕闲谈》B.《江户繁昌记》 C.《昕夕闲谈小叙》 D.《本馆附印说部缘起》满分:4 分2.下列属于巴金的短篇小说集的是:A.《憩园》B.《寒夜》C.《第四病室》 D.《小人小事》满分:4 分3.“ 先锋小说”的起点是()A.《拉萨河的女神》 B.《你别无选择》 C.《红高粱》 D.《爸爸爸》满分:4 分4.新创办的()第一次公布稿酬标准,又标志着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这为职业作家的出现提供了经济保障。
A.《小说林》B.《热风》C.《大众文艺丛刊》D.《文学杂志》满分:4 分5.汪文宣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憩园》B.《寒夜》C.《团圆》 D.《灭亡》满分:4 分6.在故意设“空缺”方面,格非的小说()就是典型的代表。
A.《迷舟》 B.《信使之函》 C.《访问梦境》 D.《请女人猜谜》满分:4 分7.曾被人誉为“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畅销小说”的是:A.《雾》B.《雨》C.《电》D.《家》满分:4 分8.《许三观卖血记》的作者是: A.莫言 B.洪峰 C.马原 D.余华满分:4 分9.被批评家看作是“ 先锋小说”的起点的作品是: A.《拉萨河女神》 B.《冈底斯的诱惑》 C.《红高粱》 D.《假如我是真的》满分:4 分10.《塔铺》的作者是: A.方方 B.池莉 C.刘震云 D.刘恒满分:4 分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1.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受众队伍是:A.城市市民阶层B.新式学堂的学生 C.农民 D.地主阶级满分:3 分2.下列作品中,作者是苏童的是:A.《妻妾成群》B.《褐色鸟群》C.《米》D.《我的帝王生涯》满分:3 分3.在巴金最初的文学尝试中,()三首诗歌带有明显政治思想倾向和炽热抒情色彩。
陈世雄教授论假定性
陈世雄教授论假定性回顾上一世纪中国戏剧界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漫长的对话,确实令人百感交集。
其间,既有发现真理的喜悦,也有误读造成的困惑;既有形而上学造成的偏颇,也有政治斗争带来的痛苦。
客观的、外来的干扰和主观的、自身的局限互相交叉,产生作用;政治的因素与学术的因素混杂,难解难分。
中国的戏剧理论与批评走过了一条崎岖曲折的道路。
在对待斯坦尼学说的问题上,从1950年代一度产生的教条主义倾向,到“文革”时期极“左”的批判,从“文革”后恢复斯坦尼的本来面目,到1980年代将他视为“旧戏剧观”的代表而加以冷落,反反复复,冷热无常,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对待布莱希特的问题上,同样出现过前后不一、自相矛盾的现象。
综上所述,我们最缺乏的,就是一条自己的主心骨,一块属于自己的、坚实的理论基石。
至今,我们在某些理论问题上依然在误区中徘徊。
然而,在我们当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这里不打算、也不可能涉及所有的问题,而是试图就“假定性”这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谈一点看法,希望引起进一步的探讨。
一东西方戏剧中的假定性意识从1980年代初的戏剧观争鸣以来,“假定性”无疑是中国戏剧理论与批评中使用最频繁的字眼之一。
在不少人看来,中国戏剧(这里谈的是话剧)的出路,就在于真正确立起以“假定性”作为美学追求的戏剧观。
例如:胡伟民在谈到中国话剧的革新浪潮时,提出要“更大胆地走向戏剧艺术的本质——假定性”。
(《戏剧观争鸣集》(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第217页。
)高行健认为戏剧应该“坦率承认自己舞台的假定性……用以发扬自己的艺术魅力”。
(同上,第44页。
)值得注意的是,在论述戏剧观问题时,黄佐临并没有运用“假定性”一词,他强调的是“写意”。
针对这一点,童道明提出,“假定性”可以和“写意”并用,但也许比“写意”一词“更有概括力”。
(同上,第66页。
)这就是说,提倡“假定性戏剧观”,也许比黄佐临先生提倡“写意戏剧观”更为妥当。
以通史的眼光撰写和阅读近代史
地半封建社会,继而又历经曲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正是在所谓“全史”视角下必须加以认真探讨的课题。
弄清这一问题,也就在某种意义上弄清了我们正在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基础问题,同时也为我们进而探讨世界近现代历史发展中的所谓“中国道路”问题廓清了思路。
以通史的眼光撰写和阅读近代史桑 兵(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由张海鹏研究员主编,多位近代史研究的一线学人参与的《中国近代通史》新近问世,《近代史研究》编辑部希望以笔谈形式有所评议。
鸿篇巨制,不敢妄加褒贬,仅就该书以“通史”标名断代,略论如何以通史的眼光来研治、撰写和阅读近代史,或许有助于理解编撰者的苦心孤诣,方便读者的解读与裁量。
史学为综合的学问,因此,通历来是学人追求的至高境界。
即使晚近流行分科治学,有识之士的最终目的仍在求通,分乃不得已的无可奈何或是走向通的必由之路。
或以为近代欧洲学问着重分析,固然,但就史学而论,仍以整体为高明。
布罗代尔时代的年鉴学派,整体史的格局凸显。
而后布罗代尔时代五花八门的新史学,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整体史被肢解的遁词。
尽管通史为史家的理想追求,但要达到通的境界,谈何容易。
其主要困难,即在博通与专精之间的平衡协调。
以后来学问的标准,晚清只有教科书层面的通,那真是用外国框架条理本国材料,甚至是直接翻译外国人编写的教科书。
进入民国,在疑古辨伪和史料考据风行之后,通史之学的呼声日渐高涨,以显示对于学问日益支离破碎的不满,并导致一些学人有志于撰写通史,突出者如吕思勉、张荫麟、钱穆等。
另外,所谓史观派学人也急于用通史来表达其主张并进而影响社会。
教科书与通史,在时空两面似已具备通的形式。
可是能否真正融会贯通,提纲挈领,条贯各个时段层面的史事没有窒碍,而不以主观裁剪史实,强史料以就我,争议不小。
翦伯赞的《中国史纲》出版之初各方面均有所不满,便是显例。
近代史本为断代,可是若无通的把握,难以贯通而无晦涩。
中国近代史的通,又有难于古代史之处,即不仅须贯通古今,沟通中外的方面愈加重要。
近代文学“葵花宝典”课件资料
一、填空题1、“自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P62、人心思变,要求“以变应变”成为近代中国人的心理特征之一。
P153、“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龚自珍《咏史》)P154、鸦片战争前后,作为“汉宋之学”的对立物而崛起的“经世致用”之学,标志着传统文化中重视致用的传统在近代文化中得以恢复和发扬。
P165、1895年严复在天津的《直报》上发表了著名论文《原强》。
文中引述了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学说,着重阐述了“自然选择”的思想。
或单选P186、“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出自于《天演论》)成为风靡于当时中国进步知识界的口头禅。
1895年,严复还在《直报》发表了《辟韩》一文P197、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80年的文学史,按照社会矛盾与文学发展的状况,划分原则,我们按照以文学发展为依据并参考历史发展的文学史分期原则。
P318、1894年发生中日甲午战争。
9、近代的文化精神对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文学进化思想的确立。
10、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中国近代文学上最末的一位杰出学者和文艺批评家王国维11、从文学本身的发展看,19世纪70年代后,文学向着觉自革新的道路迈进一大步,发生了更大的变化。
12、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郑观应的的《盛世危言》P3413、1909年11月13日,出现由柳亚子、高旭、陈去病等人发起而组成的革命文学团体——南社,以这一组织为中心的诗人们慷慨高歌,为民族民主革命谱写了大量的革命诗篇。
首批成员工17人其中革命派13人,成立于苏州虎丘,在张东阳祠举行。
P3514、反帝反封建的时代主题,其标志是对渐趋崩溃的封建社会进行历史的批判和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文学潮流的形成。
P4015、“船炮何不师夷技”、“题本如山译国书,何不别开海夷译馆筹边谟”P4116、曾国藩,选辑《经史百家杂钞》,用以扩充《古文辞类纂》之界域。
中国文学_革命后与后革命_王建疆
学术争鸣
中国文学: 革命后与后革命
□ 王建疆
内容摘要 虽然中国的革命文学已经有 2000 多 年 的 历 史 , 但 是 随 着 每 一 个 历 史 阶段 革 命 任 务的完成, 革命后文学在具体的现实环境中会因为革命手段的可模仿性而具有双刃剑性质, 从而 受到警惕、 冷落、 遮蔽, 甚至限制、 防范和禁止, 以致出现革命后文学的尴尬局面。 于是, 一种 以解构、 戏仿、 戏说为手段的具备后现代特征的后革命文学应运而生。 随着革命的终结或告一段 落, 后革命文学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具有远大的前程。
舞台。这一事实说明,革命者本身并不知道什么才是革命 个世纪 70 年代末的中国社会思想与实践的转型。“后革
文学。这种思想上的混乱,导致了革命文学在革命后的任 人宰割。
需要说明的是,革命文学不同于战争文学。有许多革
命”一词在后现代语境中,具有“以后”( after ) 和“反 对”(anti) 两重含义。 [1] 当然,这种对于后革命的界定来 自于美国学者。 [2] 但我认为,就前者而言,后革命成了
革命文学发生在革命之后,既受革命文学晚于革命的 生在农民革命之后。虽然, 《史记》 兼具文学和历史的双
现实制约,又受文学反映现实的规律制约,因此,革命文 重特点,并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但它
学也可称为革命后文学。中国的革命文学或革命后文学大 毕竟是一种纪传体的历史书籍,一般文学史家并未注意到
剥削和被压迫的被统治阶级而言的,在中国革命史上往往 国后的革命文学,即所谓的十七年文学,也是典型的革命
各大高校“古代文学考研”历年真题大汇总(2)
各大高校“古代文学考研”历年真题大汇总(2)亲爱的各位师弟师妹们,以下是各大高校“古代文学考研”历年真题的大汇总(这是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请查看往期推送);大家特别注意,尽量收集或购买到最近5年(越多越好)的真题,进行分析和寻找答题技巧。
真题的具体作用如下:1、知道该校的出题方向、方式,可以借此猜题;2、研究分析出答题技巧,锻炼答题能力;3、同时也可以把其他高校的真题作为练习题,这是非常好的一种答题训练。
文学考研的主要分值落在简答题和论述题上,为的是考查大家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有没有形成自己逻辑和思考。
所以,考研不能死读书,一定要多思考和多总结,还要多写多练。
以下和大家分享,也欢迎大家把自己的资源发给大师兄,让大师兄整理分享给更多人。
江西财经大学2005年考研专业课试题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考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8小题40分)1、赋比兴2、《国语》3、新乐府运动4、江湖诗人5、后七子6、《拜月亭》7、《儒林外史》8、龚自珍二、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4小题60分)1、屈原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2、欧阳修散文的艺术风格。
3、《西游记》的主旨。
4、《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2、3题选做一题,多做不加分,但作为参考)1、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2、试述辛弃疾在词史上的地位。
3、近代谴责小说的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共40分,每题5分) 1、《北山移文》2、《九辩》3、《汉书》4、以诗为词5、盛唐边塞诗派6、永嘉四灵7、枚乘8、《南词叙录》二、论述题(共60分,每题20分)l、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柳永在词史上的贡献。
2、有人说:“古诗两汉以来,曹子建出而始为宏肆,多生情态,此一变也。
”你如何理解这一论述?3、结合作品,分析《水济传》武松故事中武大、珲哥、王婆、何九等人物的思想性格。
南京师范大学2005古代文学专业中国文学史试卷一,名词(14*5)兴观群怨;太史公书;诗缘情而绮靡;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三教合一;郊寒岛瘦;苏门四学士;清空;清真词;元曲四大家;四声猿;竟陵派;立主脑;红学二,论述(4*20)1、你是怎样看待《庄子》思想特征的?2、你是怎样看待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3、“易安体”的艺术特征是什么?4 、你是怎样看待《儒林外史》艺术特色的?南京师范大学2005古代文学专业作品阅读和评论试卷一,翻译汉阳诸姬,楚实尽之;二,名句填空__今我来思,雨雪霏霏;__杂花生树,群莺乱飞;__为谁流下潇湘去;念桥边红药_;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三,简答1、《史记·项羽本纪》中“别姬”一段反映项羽什么样的性格?2、“怀旧空吟闻笛赋”用的什么典故;3、杨万里:“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革命文学运动中政治与文学的关系1
浅析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以“革命文学运动”为例中文师范102 李艳艳 1001012056内容摘要:中国的革命文学运动使文学背负上了沉重的政治理念,革命作家对时代潮流的密切关注及其敏感的社会政治危机意识,使文学的功利性要求得到充分强调,文学一度被视作政治宣传的工具与武器,革命文学运动中文学与政治的这种特殊关系,对以后的中国文学运动曾产生过很大影响。
在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富强民主的新社会制度过程中,文学政治具有其无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革命文学运动文学与政治关系正文: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从某种角度看没有一件不与政治发生关系,而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更是如此。
关于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讨论, 在百年来明昧交织的社会文化景观中从未间断过。
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竞相争鸣,汉韵赋,唐律诗,宋词,元散曲,明清的小说。
既往的论述, 由于纠缠在复杂的人事关系、历史恩怨中, 往往多了情绪的表达, 少了深入的阐释。
如何客观对待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是一直存在且不断变化着的问题。
2011年10月15日,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主办,苏州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协办的“文学与政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与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绍兴文理学院举行。
讨论指出文学自经历了是否工具的论争、文学主体性的论争、文学向内转的论争与文学语言批评与文体研究的提出及实践四个阶段的发展后,1980年代的文论界形成了以审美、形式、语言、向内转、纯文学、非功利、文学自身等构成的主导话语体系,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不再受到追捧与热议,文学去政治化成为主导话语。
从1980年代末起到今天,随着外在文化语境的转变,文学去政治化的主导话语逐渐被文学再政治化的主导话语所取代。
南通大学杨菊博士以1920年代革命文学论争过程中革命文学家与鲁迅、茅盾等论争的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这一时期文学政治化的形成及其策略。
如同一对冤家恋人,文学与政治的结缘,使它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上演着一幕幕悲喜闹剧,他们相克相生,暧昧矛盾的关系更如鬼魅般纠缠不清,此中的复杂难辨与勾连排拒不禁令人嗟叹,这实在是一场剪不断理还乱的姻缘。
清代学术之变迁及其结果
清代学术之变迁及其结果清代学术之变迁及其结果往古学术无一成不变之理,盛极必衰,穷极必通。
如中国学术史上正统之孔孟学说,揭橥仁义礼乐为博大精深之规模的建设,统一人类之思想与行为。
其后不能不有先秦诸子之分裂,巵言异说,百喙竞鸣,其后遂有始皇之坑儒焚书,两汉学术复兴,儒术复归于统一,经学极盛,尤以三礼及易学为最。
郑康成礼学集先儒之大成,而同时即有王肃之破坏,虞仲翔易学于象数最密。
后来便有王弼之破坏,王弼一扫汉易卦气消息爻辰纳甲之学,而以老庄说易,开放学者之思想。
其时儒学渐衰,老庄玄虚之学大兴,佛教西来,故魏晋六朝学者往往三教并修,至唐复欲以儒学统一思想,故以帝王之力颁行《十三经注疏》。
然六朝以后,学者多喜诗歌,文章气节不修,以致五代之乱。
宋兴则周程张朱诸理学应运而起,此天演循环,自然之公例也。
宋明诸儒严气正性,养成独立自尊之人格,陆王诸大儒尤富于豪杰性,然以末流高谈性命空疏,无具此时物极必反,乃入于今日所讲清代学术之问题中矣。
清代学术何以勃兴?第一由气运转变之趋势;第二乃是朝廷鼓励之助力,盖清初大儒大都生于明季理学,如孙夏峰、李二曲、颜习斋、陆桴亭。
经学如顾亭林、王船山、黄梨洲、张稷若、阎百诗以及博学鸿,词科诸文人大都明代人物,惟其因气运将开而生,故诸儒之人格无不伟大,其学术无不精博,卓然开国气象而且富于创造性,适用科学法,今以理学经学分述如次。
理学分程朱陆王两派,往往相攻击。
如仇雠孙夏峰独沟通二家不立门户,其学以居敬慎独为主其弟子之贵显者有汤文正公,治效见于吾苏。
陆王派是尊德性,程朱派是道问学;陆王既近于禅程朱偏重书本,然亦从事静坐。
颜习斋出起一大革命,将程朱陆王一切推翻,提倡直接孔孟,以四德九容六府三事为教,颇似今日之行为派,而且最适用于现在之中国二十年前。
鄙人早提倡两个学者:一顾亭林,二颜习斋,奉为宗师。
近来梁启超亦提倡习斋矣。
然夏峰之学至汤文正后遂绝习斋。
两大弟子李刚主兼从毛西河学乐,故亦无考据,依旧注重书本。
羊枣和他的政治军事评论
进 步文 化人 士 的 迫 害 其 时 陆定 一 同 志还 送
: “
并 与夏征 农
》
、
艾思 奇
、
夏 衍等编
新 闻巨 子
,
,
国 际专家
,
,
落落 长辑 《 新认 识 陷 报,、《
文 化粮食 》 半 月 刊及 抗 日
。
;
”
缥继蒙冤
图圈须 命
重 重 惨痛
。
青 年百科 丛 书
“
一 九 三 八 年 上海沦 以《 导 报 》
随 后 加 入 中国 共
。
争
在新 闻 界 表现 是实 现 新 闻 出版 自由
,
一产 党并 Βιβλιοθήκη 持 左 联 后 期 的宣 传 工 作
此时
《
,
他
九四 六 年 一 月
纲领 法 和 修正 之时
,
政 协会 议 通 过 的 《 和 平 建 国 战时 实施 的新 闻出版 检 查 办
》
。
在左 联刊 物 《 文 艺新 地 论文 艺
。
永 巨 的幸福
一个 月
,
④就 在 这 场 战 争爆发 后 不 足
》
、
,
,
编 辑 出版
,
国 际 时事 研 究
周刊
其
羊 枣先 后 在 报刊 上 发 表 了 《 希特 勒
《
发行 量 成 为东 南 沿 海地 区 拥 有读 者最多 的一 正 因如此
,
的梦
《
》
、
希特 勒 侵苏 的前途
、
《
德 苏战
、
国 民党 反 动 派 早 就对他 磨 刀
在 战火纷 飞
总-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文学辅导材料一、知识点1.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2. 主张“变易”的历史进化观,不仅成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变革现实的重要思想武器,而且反映出我们民族心理上的变化,人心思变、要求“以变应变”成为近代中国人的心理特征之一。
3. 西方近代文化的科学与民主精神的传播,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部分地改变了近代中国人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思想模式和性格特征。
4. 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最为明确系统的,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末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文艺批评家王国维。
5. 王国维文学批评著作:有《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文学小言》《屈子文学之精神》等。
6. 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在近代文学的各个领域中,几乎都得到了表现。
7. 裘廷梁1897年发表于《苏报》的著名论文《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提出了“倡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
8. 沐浴着“新世纪曙光”诞生的《新青年》宣传文学革命,发表了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文章。
9. 鲁迅撰写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斯巴达之魂》《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破恶性论》等。
鲁迅翻译的《域外小说》标志着中国“直译”小说的开始,在中国小说的翻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10. 中国近代文学的基本特征,从鸦片战争时期的文学创作中就开始表现出来,其标志是对渐趋崩溃的封建社会进行历史的批判和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文学潮流的形成。
11. 西方文化对我国思想界影响最大的是赫胥黎的《天演论》、卢梭的《民约论》。
随着近代西方哲学思潮大量涌入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明发生了全面的冲突和交汇,逐渐形成了以进化论为主线的中外思想杂揉的哲学氛围。
12. 在社会思潮方面,出现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思想,如社会进化论、民族民主革命、男女平权、妇女解放等思想。
13. 秋瑾写了一些文字极其通俗,在形式上有重大突破的政治鼓动诗,如《同胞苦》、《勉女权歌》等。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原文、赏析、鉴赏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原文、赏析、鉴赏陈独秀今日庄严灿烂之欧洲,何自而来乎?曰:革命之赐也。
欧语所谓革命者,为革故更新之义。
与中土所谓朝代鼎革,绝不相类。
故自文艺复兴以来,政治界有革命,宗教界亦有革命,伦理道德亦有革命,文学艺术,亦莫不有革命,莫不因革命而新兴而进化。
近代欧洲文明史,宜可谓之革命史。
故曰:今日庄严灿烂之欧洲,乃革命之赐也。
吾苟偷庸懦之国民,畏革命如蛇蝎,故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
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
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而未有焉。
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
推其总因,乃在吾人疾视革命,不知其为开发文明之利器故。
孔教问题,方喧呶①于国中。
此伦理道德革命之先声也。
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
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①。
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②,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
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
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国风多里巷猥辞,楚辞盛用土语方物,非不斐然可观。
承其流者两汉赋家,颂声大作。
雕琢阿谀,词多而意寡。
此贵族之文、古典之文之始作俑也。
魏晋以下之五言,抒情写事,一变前代板滞堆砌之风。
在当时可谓为文学一大革命,即文学一大进化,然希托高古,言简意晦,社会现象,非所取材,是犹贵族之风,未足以语通俗的国民文学也。
齐梁以来,风尚对偶,演至有唐,遂成律体。
无韵之文,亦尚对偶。
尚书周易以来,即是如此。
(古人行文,不但风尚对偶,且多韵语。
故骈文家颇主张骈体为中国文章正宗之说。
〔亡友王无生即主张此说之一人。
〕不知古书传抄不易,韵与对偶,以利传诵而已。
后之作者,乌可泥此?)东晋而后,即细事陈启,亦尚骈丽。
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022】6212
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通关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022】:621:下列行政机关中无权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的是()。
单项选择题A、福建省政府B、厦门市政府C、泉州市政府D、福州市政府2:货物:运输单项选择题A、精神:萎靡B、事业:有成C、法律:制裁D、方案:策划3:国债债务依存度是指本年度国债发行额与当年()的比率。
单项选择题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财政收入D、财政支出4:.单项选择题A. 54B. 63C. 85D. 1085:近体诗的制造和成熟,将唐代诗歌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成为古代抒情诗最典型的形式之一,至今仍为人们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如数家珍B、津津乐道C、耳熟能详D、喜闻乐见6:失真的统计数字像病毒一样,在各行各业特殊是经济领域滋生、扩散。
误导了决策,坑害了干部,败坏了党风,亟待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经济病毒”病象环生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统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现象深恶痛绝,有关方面实行多种措施予以打击,这种现象曾得到了肯定程度的遏制。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单项选择题A、“经济病毒”的特点B、“经济病毒”的危害性C、“经济病毒”不会长期D、“经济病毒”是无法遏制的7: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国家鼓舞各民族相互学习语言文字,国家_________一般话,_________规范汉字。
(2)制定本合同第四章法律责任的指导思想是:对_________本合同规定者应当由有关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
A.推广推行违犯B.推行推广违反C.推广推行违反D.推行推广违犯单项选择题A、请选择B、请选择C、请选择D、请选择8:虽然我们目前很多城市已经有符合“国际大都市”的建筑群,但是却鲜有城市的居民,同世界“国际大都市”居民一样富有殷实,能够享受高福利待遇,享受现代文明生活质量。
假如这些将来规划建设的“国际大都市”,都是这样同居民生活质量关系间接的“国际大都市”,还是缓建不建的好。
人教版江苏南通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江苏南通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
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
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 ①③B: ①②③C: ②④D: ①②④【答案】B【解答】题目材料反映了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多处,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据此①③符合题意。
结合材料及我国古代南稻北粟的种植特色,可知②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
但材料反映不出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故④不符合题意,可排除ACD两项。
故选B。
第2题.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材料描述的是()A: 秦亡教训B: 汉承秦制C: 文景之治D: 大定之治【答案】C【解答】据材料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可知,汉初推行与民休息的统治思想,统治者勤俭爱民,汉朝建立初期国家经济发展,民风纯正,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C 符合题意;材料描述的是汉朝初期的治国思想,A与题意不符;汉承秦制是指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而材料强调的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是汉初的新思想,B不符题意;大定之治是金国金世宗完颜雍在位时期出现的短暂稳定繁荣局面,D与题意不符。
故选C。
第3题.某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完善的农艺体系。
该体系的形成()A: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 促进了传统经济发展C: 具有自给自足的经济特点D: 抑制了土地所有制【答案】B【解答】材料反映的是技术的发展,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不是来自技术,故A项错误。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农业为核心的传统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文学的创作观念与文学形态重建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文学的创作观念与文学形态重建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它不仅对政治、经济和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学的创作观念和文学形态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和重建。
首先,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文学的创作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此之前,中国文学的创作观念主要是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强调描写社会生活和人民的命运。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种创作观念被彻底颠覆。
文化大革命宣扬的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因此,文学创作也被要求要贴近工农兵群众,宣传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
这使得中国文学的创作观念从以人民为中心转变为以阶级斗争为中心,从以现实主义为主转变为以革命主义为主。
这种转变使得中国文学的创作观念变得极其狭隘和局限,文学作品的创作目的也变得单一和单调。
其次,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文学的文学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学形态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一方面,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的文学形式和艺术形式被批判和否定。
例如,戏曲、小说、诗歌等传统文学形式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文化的代表,因此被打倒和批斗。
另一方面,新的文学形式和艺术形式被提倡和推崇。
例如,文革期间出现了大量的红色歌曲、红色戏剧和红色电影,这些新的文学形式和艺术形式被宣传为无产阶级文化的代表,成为了文化大革命的重要工具。
这种对传统文学形式的否定和对新的文学形式的推崇,使得中国文学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文学的创作观念和文学形态的影响并非完全积极。
一方面,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政治斗争的激烈和思想的极端化,文学作品的创作变得越来越功利和浅薄。
文学作品不再追求真实和深度,而是追求政治正确和宣传效果。
另一方面,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学作品的创作受到了严格的政治控制和审查,艺术家和作家的创作自由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这使得文学作品的质量和艺术性大大降低,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也受到了严重的压制。
总的来说,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文学的创作观念和文学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革命文学论争
基本内容:革命文学论证是太阳社和创造社和鲁迅等人的论争,这个论争可以看作是初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异质的文艺思想,主要是五四启蒙主义的一种否定和对抗,论争的结果是在周恩来等人的调节下,成立了“左翼作家联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实践的扩大,使阶级话语由小到大,对五四的启蒙主义话语形成了挤压,最终在四十年代演绎成了一个意识形态的神话。
体可以参照以下教案:一、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特点及基本线索1、特征:(1)、“五四”所开启的有相对思想自由的氛围消失了,文学主潮随着整个社会的变革而变得空前的政治化;(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初步的运用,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此后二三十年间文坛的面貌;(3)、左翼文学兴发的同时,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及其他多种倾向文学彼此颉颃互竞,共同丰富着30年代的文学创作。
2、基本线索:在30年代决定着文学的基本面貌的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和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运动及其文学。
前者一般又称为左翼文学运动。
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没有“左联”那样共同的严密组织,未形成统一的文学运动,也没有像前一时期一样,组成众多的文学社团。
他们往往由于文学见解比较一致而出版刊物,编辑丛书,由此集合一批文学追求一致的作家,共同开展活动。
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构成了30年代现代文学两条基本历史线索,他们之间文艺思想上的斗争、文学创作上的互相竞争,共同活跃着30年代的文坛。
二、革命文学的论争1、产生的原因(1)“左倾”幼稚病——倡导者处于转变过程中,不能正确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
如:不承认革命处于低潮;对五四以来的文学创作(包括鲁迅的创作)作了错误的评价;忽视思想改造的长期性、艰巨性,对文学本质的认识不正确(一切文学都是宣传)等。
(2)宗派主义——一些人宗派情绪严重,小团体主义,对非自己社团的人(如鲁迅)一概予以否定和贬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42讲王安石变法和戊戌变法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42讲王安石变法和戊戌变法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42讲王安石变法和戊戌变法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42讲王安石变法和戊戌变法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42讲巩固练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2018·四川宜宾检测)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B。
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D。
力图搜刮百姓,以备岁币解析:C 依据“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等关键信息即可得出结论:宋代对土地兼并不加干涉。
故此题应选C.2。
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他颁行了( )A。
募役法和保甲法B。
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C。
将兵法和均输法 D.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新法解析:B 根据题干中信息“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可知重点在于解决生产问题,募役法和保甲法不是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故A项错误;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促进了农业生产,故B项正确;将兵法和均输法,前者是军事方面措施,后者是调节物资供需关系、平抑物价以打击大商人的政策,故C项错误;方田均税法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科举新法是为了选拔人才,故D项错误。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名词解释完整版
1 晚清文学革新运动(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
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
(2)在晚清,袭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
(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2 《新青年》杂志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新文化运动以此为肇始,1917年迁京,1919年借五四运动大势将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新青年》集中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特色,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确认“人权平等之说兴”与“科学之兴”“若舟车之有两轮”。
是推进现代社会进化的基本条件。
《新青年》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在《新青年》集结的急进知识分子主要从两方面推进思想启蒙运动:其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其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1918年1月号起,《新青年》改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轮流编辑,鲁迅撰稿。
3 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新文化运动直接促成了文学革命,而文学革命又成为新文化运动最重要最有实绩的一部分,文学革命的性质与导向,成就与局限都与新文化运动息息相关。
(1)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促进了“新思想,新学术”发展,新文化运动借北大学术的自由空气推波助澜,导致了1919年五四爱国学生运动,文学革命在这种背景下发生。
(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推动了一场旨在反对文言,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革命。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学生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点串讲(统编版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猜想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胡适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
”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A.君主专制时代B.民主科学时代C.君主立宪时代D.尊孔复古时代2.下表所示为近代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
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哪场历史运动(事件)开展的必要性()新知事(县长)于昨日初夜入城,今朝接篆视事(上任)后,即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新知事)由庚子、辛丑并科举人出身,非新派一流人,可望其布泽于民也。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3.1919年后,在《新青年》《晨报》《新潮》等报刊上关于劳工话题的文学作品猛增,作品的主人公有洋车夫、铁匠、农夫、学徒、店员、纺织女工、烟草公司工人等劳工群体,这些人物形象基本上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这种变化表明()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条件完全成熟B.反帝反封建成为文学的主旋律C.许多知识分子开始面向工人群众D.民主与科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4.新文化运动开始后,陈独秀、鲁迅等人相继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章,如图,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文章作者摘录《青春》李大钊由历史考之,新兴之国族与陈腐之国族遇,陈腐者必败;朝气横溢之生命力与死灰沉滞之生命力遇,死灰沉滞者必败。
《旧思想与国体问题》陈独秀试问民主共和的国家组织、社会制度、伦理观念,是否能容这“以君统民,以父统子,以夫统妻”不平等的学说?《狂人日记》鲁迅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u a o H i njn o eco d ct n or l f e og agC Ug f uai n l i E o
N V 2 1 O.0 1
Vo. O N . 1 13 o 1
di1 .9 9 ji n 10 — 8 62 1 .10 5 o: 3 6/.s .0 1 7 3 .0 1 1 .0 0 s
秋》甚 富于革命思想。汉何休注《 , 公羊 》复立 《 , 春秋》 新周 ‘ 王鲁 ’ 之说 , 革命之义 益著 。… 所 以陈柱 对公羊 家革命 思 ” 想的探讨 主要是对 《 羊传 》 公 和何 休革 命思 想 的探讨 , 同时
收稿 日期 :0 1 0 2 1 — 9—1 3
用孟子 的话 “ 闻诛独夫 纣 , 闻弑君 ” 证明孔子具 有激烈 未 来
构呈现 出三个显著的过渡性特点 , 即革命话 语近 代化 、 道德革命理性化和世界革命 民族化。这种近代 重构不仅 有对 3时中国现 实的理性反思 , 同时也是应 对西方革命话语 的挑战作 出的回应。
"
-
关键词 : 羊家; 公 革命 ; 点; 特 重构
中图分类号 :2 2 B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1 7 3 (0 1 1 0 1 — 4 10 — 8 6 2 1 ) 1— 0 1 0
一
、
陈柱及其《 公羊家哲 学》
还以董仲舒 的观点佐 证公羊家 的革命 思想。具 体包括 四个 问题 : 一是针对许多学者认 为公羊成 为 了孔子 的罪人 , 何休 则成为了公 羊的蟊贼 , 那么公羊家与孔 子的革命 思想是否 一 致 的问题 ; 二是《 公羊传》 阐发《 春秋 》 的革命思想是什么 ; 三 是何休推演 《 春秋》 的革命 思 想是什 么 ; 四是公 羊家对革命
汤武革命 , 乎天 而应 乎人 。革命 之时义 大矣哉 ! 革命 ’ 顺 ~ 二字 , 实始见于此。 [2 引文 说明革命 的话语是由孑 子提 出 ” 11 12 L 来的, 其也成为了孑 子作 为革命家 的书法证据。同时陈柱 引 L
二、 陈柱重构 的公羊家革命学说
在《 革命 说》 一开 始 , 陈柱 就 指 出: 《 羊 传》 说《 “公 之 春
者的要求或态度是什么 。针对这四个具 体问题 , 陈柱从孔 子
陈柱 (8 1 14 19 - 9 4年 ) 广西 北 流人 , 国著名 学者 、 , 民 今
文学家 , 其著作涉及经 史子集 , 当时著作 最多 的学者 。陈 是
柱亲 自参加过革命 实践活 动 , 曾去 日本 留学 , 任过上 海交 担 通大学的校长等职。近代 , 由于 中国传统 的政 教制度受到西 方的挑战 , 许多革命理论家与实践家着手 于对 中西 方的革命
理性进行 了经解 。
其他的章节 中。陈柱对 革命 的新经解 不 仅有继 承传统 革命
观的部分 , 而且因应 了中国革命 的实践 , 且吸取 了西 方革 并 命 话语 的义涵 。
首先 , 陈柱指出孔 子本身也是革命思 想家。“ 论语》 《 记 孔 子言 : 假我数 年 , 十 以学 《 , 以无 大过。则 孔子 于 五 易》 可 《 之精研与信 仰可知 , 易》 其作《 革彖》 ‘ 日:天地革而 四时成 ,
革命学说进行 了重构 。 ( ) 一 对革命合理性的经解 后世学者认为孔子严君 臣之分 , 提倡忠孝 , 反对革命 , 公
羊家对孔子革命思想 的阐发有 违孔子本 意。陈柱认为并非 如此 , 他认为孔子对汤武 革命 的肯定蕴涵着对君主合法性 的
表之一 , 而且起着承前启后 的作 用 , 是学 术界 对其研 究却 但 较少。陈柱对革命学说 的研究 主要体 现在 《 公羊 家哲学》 一
书中 , 此书于 12 9 8年刊行 。在《 公羊家哲学》 一书中 , 陈柱主
要讨论了公羊 子、 董仲 舒、 何休 的公 羊学说 , 具体 包括《 革命 说》 《 、尊王说》 《 、弭兵说》 等十五个章节 , 中大部分 章节对 其
公羊家的革命学说进行 了新 的阐释。因此 , 陈柱对公 羊家革 命学说的重构 不仅 体 现在 《 命说 》 革 一章 中 , 同时 还穿插 在
开创的儒家革命精神 、 公羊 传的革命 手段论 、 王鲁说对革命
政 治性 的揭示 、 公羊家对 革命 道德 用 的学者有 很多 , 其 如 康有为 、 梁启超 、 炎 、 章太 邹容 、 中 山等。在革命 学说 的研 孙
究 中, 作为现代儒家 中革命改制论 的陈柱也是其 中的主要代
论 陈柱对公羊家革命学说 的近代重构
邹 初 英
( 广西 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 宁 5 00 ) 南 30 4
摘
要 : 为今 文家革命 改制论的主要 代表 , 作 陈柱在《 公羊 家哲 学》 一书 中重新 阐释 了公羊 家的革命 学说 , 他从
近代政 治革命的视 角 出发进行解读 , 同时又强调 革命 只是道德进步的手段 , 而保持 了其儒 家特 色。陈柱 的革命观 重
考量 , 君主如果失去了合 法性 , 革命就是合理而必要的手段。 所 以孔子也提倡革命 思想 , 并且在 《 秋》 春 一书 中注入了革
命 大义 。既然这样 , 么公 羊家进 一步 阐发《 那 春秋》 里的革
命 思想就没什 么奇怪 的了 , 相应 的, 公羊家 与孔 子的革命思 想就是一致 的。为此 , 陈柱具体从三个方面对公 羊家革命合
基金项 目: 1 年广西财政厅专项资助哲学一级重点学科硕士点建设 成果 之一 2 01 作者简介 : 邹初英 (95 , , 18 一)男 湖南岳阳人 , 硕士研究生 , 从事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研究 。
的革命思想。因此 , 后世学者所谓公羊 阐发的革命思想必定
与孔子相冲突是不成立的 。其次 , 陈柱 引用孔子 的话 “ 志 吾 在《 春秋 》 行在《 , 孝经》 、 知我罪我 , ”“ 其唯 《 春秋》 , ” 以及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