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重点班)4月月考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陕西省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第四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第四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黄陵中学上学期期末考试(第四次月考)高三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档名为“家风是什么”的节目。

传统中的“忠孝传家”“耕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容。

下列关于“忠孝”“耕读”观念形成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A. “忠”与世袭制紧密相关 B. “孝”与宗法制紧密相关C. “耕”与农本思想紧密相关D. “读”与科举制紧密相关2.公元前246年秦国修建郑国渠之后,该灌区面积为4万余顷,粮食亩产达到6石4斗,而当时其他诸侯国粮食单产普遍只有1石5斗左右。

这反映出( D )A.粮食在民间的价格随之降低B.其他诸侯国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秦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较大D.农业发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3.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

他们所述的共同目的是( B )A.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 B.强调教化对人的作用C.实行民主政治D.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4.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

”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D )A.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5.“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

要用法规和客观的判决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罗马法律也促进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

”这反映了罗马法( D )A.保持习惯法传统 B.强调维护民主法治的重要意义C.崇尚自由和理性 D.追求客观公正的解决现实问题6. 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B )A. 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B. 反映了中国正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境地C. 表明了清政府强烈的主权意识D. 说明了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的控制7.“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真正摆脱传统羁绊,甩开落后思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陕西省高新部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

陕西省高新部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54分)1.先秦时期的农作物品种经历了一个由多到少的过程,文献中有“百谷”“九谷”“六谷”“五谷”的演变。

这表明先秦时期( )A.农业走向衰退 B.外来作物引进 C.作物历经选择 D.经济重心南移2.某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

下列史实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县制的出现 B.铁农具的使用C.都江堰的修建 D.一牛挽犁的出现3.《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出现过工厂雇佣现象,唯独棉纺织业没有出现。

”中国古代棉纺织业没有出现雇佣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C.棉花主要是官营手工业 D.小农经济的阻碍4.观察右图,它反映了( )A.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十分发达 B.我国古代手工业十分发达C.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 D.我国古代男女的社会地位5.明朝商人黄汴对苏州市场有这样一段记载:“苏州聚货缎匹外,难以尽述,凡人一身诸行日用物品,从其所欲皆有。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 B.城市商业发展繁荣C.地域性商帮开始出现 D.区域长途贩运兴盛6.“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

”《汉书·景帝纪》记载的这则诏令,反映了古代大河文明国家的( )A.中央集权制度B.以农为本思想C.重农抑商思想D.聚族而居习俗7.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 )①牛耕②花楼机(花机) ③翻车④水排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

2021届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三(本部)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1届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三(本部)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本部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国君往往有许多儿子,理论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然而国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

这实质上()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B.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C.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D.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2.战国时期魏国与秦国都实行上计制度,即每年诸侯国的地方长官都必须把当年的各种预算数字写在木“卷”上,呈送到国君那里。

国君把“卷”剖分为二,由国君执右卷,臣下执左卷。

年终,地方官要到国君那里报核,国君根据官吏征收赋税等情况,对官吏进行考核。

魏、秦实行上计制度的目的在于()A.增加国家的收入B.显示国王的权威C.控制地方官吏D.更好地考核官吏3.秦代只设置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权力较大。

宋代设置路府州县四级机构,地方事权分化。

这种变化反映了()A.中央消除了地方的威胁B.君主专制的加强C.地方实权的扩大D.中央集权的强化4.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如果说中国传统政治是由一个皇帝的独裁专制,只有明、清时期才符合这种说法。

其主要依据是明清时期A.六部对皇帝负责B.废除了宰相制度C.内阁掌握决策权D.根除了割据势力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

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

这种现象反映了( )A.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6.民主选举是古代雅典政治的特色。

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

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

陕西省2020版高一上学期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D卷

陕西省2020版高一上学期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D卷

陕西省2020版高一上学期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48题;共96分)1. (2分)下列先秦时期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夏②东周③西周④商A . ①③②④B . ②①③④C . ①④③②D . ④②③①2. (2分)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 . 内外服制度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宗法制3. (2分) (2018高一上·大连期末)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一统天下。

“公元前221年”属于()A . 公元前2世纪早期B . 公元前2世纪晚期C . 公元前3世纪早期D . 公元前3世纪晚期4. (2分) (2016高二下·石家庄期末) 清朝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称为“廷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

这反映了清朝()A . 官僚体制灵活的运行机制B . 地方官员具有高度的能动性C . 政府机构之间缺乏协调性D . 军机处取代了内阁和各部院5. (2分) (2016高三上·东莞期中) 宦官专权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政治现象,随侍君侧的宦官操纵皇帝,便控制了国家的政柄。

历史上,宦官专权往往出现在皇帝昏庸、幼主临朝、母后主政之时。

宦官是皇帝的奴才,不受监察,他们专权往往比官僚专权为祸更烈。

中国古代出现宦官专权的主要原因是()A . 皇权至上B . 皇帝年幼昏庸,母后主政C . 宦官比大臣更接近权力中心D . 宦官得到皇帝信任,不受监督6. (2分) (2016高一上·太原月考) 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A . 郡国并行制度B . 中外朝制度C . 节度使制度D . 郡县制7. (2分)“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陕西省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普通班)4月月考历史试题

陕西省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普通班)4月月考历史试题

陕西省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普通班)4月月考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四川不少地区过去都有举办“牛王会”的风俗,崇州农户要给牛喂汤圆,简阳农户要给牛披红戴花,雅安农户要给牛王菩萨祝寿……这反映了A.四川地区农民生活富庶、安定B.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C.川西地区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D.迷信思想借民间习俗广泛传播2.叶茵在《田父吟》中说:“未晓催车水满沟,男儿鬼面妇蓬头,但求一熟偿逋债,留得糠粞便不忧。

”这主要反映了封建社会A.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B.开垦荒地逐渐增多C.政治腐败,民不聊生D.赋税沉重,农民生活困苦3.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但“社稷”却被用作国家的代称。

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B.鬼神迷信思想盛行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D.国家的税收主要是土地上出产的谷物4.明朝后期,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

”这反映出当时A.商人政治地位提高B.儒家重义轻利的理念C.贱商观念有所改变D.宗族血缘观念的加强5.明代《姚公子传》中写道:“千年田土八百翁”。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王朝更替频繁B.商品经济的发展C.农民起义的破坏D.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6.《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泛指开发山泽资源的人)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司马迁意在强调( )A.精耕细作B.重农抑商C.垦荒开矿D.农工商皆本7.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开始出现“棉争粮田”和“桑争稻田”现象,大量原本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被转而种植经济作物。

如松江已形成稻田、棉田各半的格局。

这反映了当时A.手工业发展严重阻碍农业生产B.江南地区形成新的生产方式C.经济重心开始转移到江南地区D.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粮食种植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出“从经济方面来说,宋朝面临着中国有史以来最明显的进步”。

陕西省黄陵县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含解析)

陕西省黄陵县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含解析)

高一重点班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 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 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 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 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相关知识的把握。

结合题干中的“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就可知,在布匹生产加工环节中,松江以纺织成品为主,而芜湖以浆染环节为主,体现了产品生产过程中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故答案A最符合材料之意;对于B项来说,区域间的市场需求应指的是对商品的不同需求,而材料表述的是棉布产品生产加工的不同地区的不同环节,用各地区对商品的不同需求来解释商品的生产环节的不同地区,显然是“文不对题”;同理C项的解释不符合材料所表达的主要事实;而D项在材料中根本没有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特点2.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

”在这一“田”制下A. 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 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C. 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D. 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均田制规定露田归国家所有,不能自由买卖,受田农民死后归还国家,桑田可以传给子孙。

均田制下,受田农民除了缴纳赋税,还必须服役。

排除ABC。

因为均田制指的是国家对无主荒地进行重新分配,故D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均田制3.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 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 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1)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1)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2.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

”在这一“田”制下()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3.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4.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而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现象。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文人社会地位提高B.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C.官僚机构日益扩大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5.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

这反映宋代()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B.手工艺的提高和专业市镇兴起C.商帮势力崛起D.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6.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

这表明这一时期()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商品经济发展7.杜甫有“锦官城外柏森森”诗句,锦官,三国蜀汉王朝时已设有此官并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生产,故成都又别称“锦官城”。

陕西省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重点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陕西省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重点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陕西省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重点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早稻水上漂,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

以上农谚反映了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劳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D.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2.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

”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是A.需求差异B.民族差异C.生活方式D.自然环境3.郭沫若认为:《春秋》一书中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只有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

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A.事实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C.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D.土地国有制度的不断完善4.《汉书·食货志》载:“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除井田,民得买卖。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这段话主要反映了A.土地兼并的危害性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C.重农抑商的必要性D.土地私有的合理性5.宋代没有田产的客户(即佃户)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按宋代法律,客户退佃离开时,地主不得阻挠。

这表明宋代A.政府户籍管理松散混乱B.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C.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D.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减轻6.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从战国到东汉我国经济区域的总体特征是A.山东、山西是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B.江南地区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大C.龙门碣石以北在西汉一度被辟为农业区,但经济实力十分有限D.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7.据统计:若以秦岭淮河为界,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北方人口户数占全部人口户数的77.5%,南方占22.5%;按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之户数,北方占37.3%,而南方占62.7%。

陕西省黄陵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2103190258

陕西省黄陵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2103190258

某某省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选择题部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 如图描绘的是我国古代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从坐而站到跪。

这一变化反映了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 中央集权不断削弱B. 皇权的不断强化C. 地方权力不断加强D. 相权的不断加强2.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中“齐鲁”是古来对某某的别称,这一称谓最早源于( )A. 宗法制B. 分封制C. 礼乐制D. 郡县制3. “它与中国姓氏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是一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亲疏为准绳的遗产继承法。

”“它”是指A. 分封制B. 宗法制C. 礼乐制度D. 皇帝制度4. 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郡县长官的产生方式主要是A. 世袭B. 中央任命C. 恩荫D. 科举选拔5. 有学者指出,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时,就经常不自觉地越位,他精于怎样获得权力,但是不懂得放弃权力。

为防止出现这种不自觉地越位现象,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 设尚书令以制约三公B. 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C. 明升暗降丞相的地位D. 重用侍从建立“中朝”6.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以后,巡视制度作为反腐利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古代也有类似的巡视制度,下列官职中,行使这种职责的是A.太尉B.丞相C.刺史D.参知政事7.史学界常称宋朝的中央机构是“二府三司制”。

“二府”是A.三省长官和枢密院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C.三司使和枢密使D.同平章事和枢密使8.明代的政治体制中,内阁不是相权的回归,而是由皇帝的秘书顾问机构,逐渐成为一个超越单纯的秘书职能的权力协调机构。

这一观点认为A.宰相没有实权B.内阁成为法定机构C.内阁地位提高D.皇帝权力受到制约9.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的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

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A.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B.加强了专制皇权C.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0.“致远”舰在中国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名字,其事迹在当时欧洲也是极受褒赞。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普通班)(1)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普通班)(1)

高一普通班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16题;共64分)1、美国(世界日报)载文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

”由此可见()A、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B、全球化进一步缩小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C、全球化为世界落后国家提供了更为均等的发展机遇D、落后国家应联合起来拒绝金融以及技术的殖民扩张2、“各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的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确立美元这一特殊地位的历史事件是()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订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3、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

在1125种美国进口的商品中,有890种商品提高了进口税率31%-34%。

这一法令的实施()A、有利于国际贸易的自由化B、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恶化C、促进世界市场的协调发展D、有利于本国商品大量出口4、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主要货币(包括英镑、日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和瑞士法郎等)均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同时美元与黄金以35美元/盎司的价格自由兑换。

这是因为()A、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D、关贸总协定的成立5、2010年,为推进太原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太行路(东中环路),太原市政府向某世界组织贷款1.5亿美元。

该组织是()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关贸总协定D、世界贸易组织6、上世纪70年代初,英国首相希思认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在刮起狂风”,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能“听任自己陷于孤立”,否则,“前景的确将是黯淡的”。

为此,英国()A、主动承诺率先加入亚投行B、加快谋求加入欧共体的步伐C、投票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D、与美国等西方国家重建北约7、2016年6月24日,英国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显示支持“脱欧”的票数以微弱优势战胜“留欧”票数,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后,或将最终与欧盟“分手”。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普通班)(1)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普通班)(1)

高一普通班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16题;共64分)1、美国(世界日报)载文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

”由此可见()A、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B、全球化进一步缩小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C、全球化为世界落后国家提供了更为均等的发展机遇D、落后国家应联合起来拒绝金融以及技术的殖民扩张2、“各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的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确立美元这一特殊地位的历史事件是()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订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3、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

在1125种美国进口的商品中,有890种商品提高了进口税率31%-34%。

这一法令的实施()A、有利于国际贸易的自由化B、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恶化C、促进世界市场的协调发展D、有利于本国商品大量出口4、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主要货币(包括英镑、日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和瑞士法郎等)均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同时美元与黄金以35美元/盎司的价格自由兑换。

这是因为()A、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D、关贸总协定的成立5、2010年,为推进太原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太行路(东中环路),太原市政府向某世界组织贷款1.5亿美元。

该组织是()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关贸总协定D、世界贸易组织6、上世纪70年代初,英国首相希思认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在刮起狂风”,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能“听任自己陷于孤立”,否则,“前景的确将是黯淡的”。

为此,英国()A、主动承诺率先加入亚投行B、加快谋求加入欧共体的步伐C、投票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D、与美国等西方国家重建北约7、2016年6月24日,英国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显示支持“脱欧”的票数以微弱优势战胜“留欧”票数,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后,或将最终与欧盟“分手”。

陕西省黄陵县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普通班,含解析)

陕西省黄陵县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普通班,含解析)

高一普通班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16题;共64分)1. 美国(世界日报)载文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

”由此可见A. 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B. 全球化进一步缩小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C. 全球化为世界落后国家提供了更为均等的发展机遇D. 落后国家应联合起来拒绝金融以及技术的殖民扩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突出的发达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主导性,根据材料“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指的是在这种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掠夺式开采、污染企业搬迁和工业垃圾倾泻引发当地严重的生态危机,不利于整个世界均衡发展,故A项正确;全球化进一步缩小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与材料“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不符,故B项错误;同理,故C项错误;材料论述了发达国家主导下而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问题,并未涉及解决方案,故D项错误。

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全球化引发的问题2. “各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的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确立美元这一特殊地位的历史事件是A.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订B.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C.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D.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各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的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故D正确。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订,与美元地位无关,故A排除。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未涉及美元与黄金挂钩,故B排除。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重点班)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重点班)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高一重点班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 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 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 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 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相关知识的把握。

结合题干中的“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就可知,在布匹生产加工环节中,松江以纺织成品为主,而芜湖以浆染环节为主,体现了产品生产过程中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故答案A最符合材料之意;对于B项来说,区域间的市场需求应指的是对商品的不同需求,而材料表述的是棉布产品生产加工的不同地区的不同环节,用各地区对商品的不同需求来解释商品的生产环节的不同地区,显然是“文不对题”;同理C项的解释不符合材料所表达的主要事实;而D项在材料中根本没有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特点2.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

”在这一“田”制下A. 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 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C. 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D. 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均田制规定露田归国家所有,不能自由买卖,受田农民死后归还国家,桑田可以传给子孙。

均田制下,受田农民除了缴纳赋税,还必须服役。

排除ABC。

因为均田制指的是国家对无主荒地进行重新分配,故D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均田制3.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 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 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重点班)4月月考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但“社稷”却被用作国家的代称。

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B.鬼神迷信思想盛行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D.国家的税收主要是土地上出产的谷物2.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动物的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迮为十二生肖:鼠、牛、虎、兔……等。

下面对十二生肖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关系的分析正确的是A.促进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B.畜牧业是农业的基础C.有利于安排农事,发展生产D.家禽饲养,自成体系3.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在唐代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是A.二牛一人耕作法B.铁犁冠C.曲辕犁D.耧车4.宋元时期,江苏吴郡“地沃而物移,稼则刈麦种禾,一岁再熟”。

这证明该地区在推行A.垄作法B.套作制C.稻麦复种制D.一年三熟制5.“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这是对哪项水利工程的评价A.隋唐时期的大运河 B.西汉的白渠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战国时期的郑国渠6.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7.下图是东汉画像石上的集市图。

你认为对该集市图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市的四面没有围墙B.集市无须定时开闭C.集市有专门官员管理D.市门内外店铺林立8.《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

”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开始于A.两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9.我国古代封建王朝进行对外贸易时,普遍表现为政治动机大于经济动机。

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本身物产丰富B.统治者好大喜功C.封建经济的独立性D.交通条件的限制10.清人钱泳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者也。

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

”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B.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C.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11.16世纪,美洲的一辛辣感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

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材料反映了A.三角贸易B.商业革命C.价格革命D.商业危机12.到了15世纪,欧洲的商人和君主们越来越意识到,绕过穆斯林世界,开辟直接到达东方的商路,将大大增加香料和其它亚洲货物供应,带来巨额的利润。

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由于A.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B.新式帆船与罗盘针的应用C.欧洲人对财富的狂热追求D.一大批优秀航海家的涌现13.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恩格斯认为它“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

这一论断主要基于当时的航海活动A.使欧洲人发现了美洲新大陆B.引起了欧洲经济结构的变动C.导致了欧洲严重的阶级对立D.揭开了欧洲商品倾销的序幕14.1580年,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大商人说:“不用像以前那样要经常到威尼斯去进货和长途奔波了,黄金像水一样直往口袋里流,挡都挡不住。

我打算投资办个工场再赚它一把。

”材料主要反映了A.荷兰发达的航运业B.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C.新航路开辟引发的价格革命D.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15.1651年英国制定并颁布了《航海条例》,1849年英国议会宣布废除《航海条例》。

这一条例难以为继的主要原因是英国A.以商立国的需要B.工业革命的完成C.垄断组织的建立D.综合实力的衰落16.图所示是民国时期的“北京五星啤酒贴花烟灰缸”的陶瓷广告。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①近代实业救国的思潮②近代中国商标发展史③北京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史④近代中国陶瓷发展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7.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工业。

1934年前最高年产量曾达27万吨。

但自1934年后年产量显著下降。

1947年仅16万吨,1948年跌至13万吨,并被征军用。

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艰难、每况愈下的外部原因有①资金少,技术力量弱,产品竞争力差②官僚资本压制和国民政府内战政策③日本的经济掠夺④美国的经济侵略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18.1945年抗战胜利后,出现“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人们是“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资本侵入B.民族资本经营不善C.官僚资本的重压D.资本家不支持政府19.鸦片战争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民族独立,结果都失败了。

现象说明了A.实现民族独立时发展近代化的前提B.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先天不足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D.思想解放是近代化的先决条件2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材料指出了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B.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21.1565年,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从马尼拉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

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墨西哥银元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形成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

这条丝路的形成直接受益于A.迪亚士的远航B.达·伽马的远航C.哥伦布的远航D.麦哲伦船队的远航22.新航路的开辟让欧洲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名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

下列与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A.西班牙、英国、法国B.意大利、法国、荷兰C.英国、意大利、荷兰D.西班牙、荷兰、意大利23.“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客观上却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新航路开辟A.把美洲纳入世界家庭B.为欧洲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C.有利于欧洲社会转型D.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24.16世纪以后,“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往美洲。

这种贸易持续了二百多年。

学者认为: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殊的流通路线,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一银”对流。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A.中国处于对外贸易的中心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C.西方开始了殖民扩张D.新航路开辟密切了中外交流25.陆游在《稽山行》中写道:“村村作蟹椴(簖),处处起鱼梁。

陂放万头鸭,园履千畦姜。

”这反映出当时A.南方经济相对落后且与外界隔绝B.农村经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耕织结合仍是主要生产方式D.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26.杜甫在自叹失意之作《曲江三章》中写道:“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地名)幸有桑麻田,故将移往南山边。

”诗里的“桑麻田”最有可能是( )A.天子赐予的井田B.因军功受赏的土地C.租种的诸侯土地D.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27.《吕氏春秋》有言:“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下列选项与题中所述“事末”相关的是A.“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

”B.“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C.“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D.“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相连,召募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

”28.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同年,“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

材料主要体现了A.倭患是实行“海禁”的重要原因B.明朝厉行“海禁”政策C.明初禁止一切海外贸易D.商品经济的日益衰落二、多选题29.老舍的著名话剧《花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力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有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政府提倡使用国货C.时处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三、材料分析题3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天仙配》戏词材料二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材料三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期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

……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请完成:(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是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请结合所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形成的条件。

(2)材料二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黄梅戏《天仙配》插曲《夫妻双双把家还》歌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2)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有何特点?(3)试分析自耕农经济的利与弊。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都繁会图》生动地描绘了明永乐年间南京秦淮河西岸的盛况。

画卷中街市纵横,店铺林立,车马行人摩肩接踵,标牌广告林林总总……茶庄、金银店、药店、浴室,乃至鸡鸭行、猪行、羊行、粮油谷行,应有尽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