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父母

合集下载

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父母

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父母

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父母一般来讲,孩子都喜欢关心、体贴、和蔼可亲、爱护孩子、理解孩子的父母,最反感的是严厉粗暴、修养差、不通情达理的父母。

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孩子最喜欢的好父母具体来说有以下一些特点:不摆父母架子,理解尊重孩子好父母既是孩子的保护者,又是孩子的知心朋友;他既尊重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又施以必要的教育和引导。

好父母是平易近人和宽容大度的,他是孩子心目中能够依靠的一座大山。

父母的豁达、开朗、诚恳、宽厚,能够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倾诉机会,当他把心中的苦恼全部告诉父母时,会感到父母宽阔的胸膛是那么温暖、舒适、安全,更激起了孩子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孩子最渴望父母能真正走进自己心里,了解自己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从而理解、支持自己的选择和追求。

可惜很多父母并不懂得这一点。

他们只关心孩子的生活、成绩,却不去了解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

善于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罗素在《婚姻革命》中说:“如果想让孩子长成一个快乐、大度、无畏的人,那这孩子就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得到温暖,而这种温暖只能来自父母的爱情。

”弗洛伊德也说:“一个为父母所特别钟爱的孩子,一生都有身为征服者的感觉;由于这种成功的自信,往往可以导致真正的成功。

”夫妻恩爱,父母对孩子慈祥和挚爱,就会在家庭中造成融洽温暖的心理气氛,这样的家庭心理气氛必定会成为孩子身心发育最深厚的土壤。

孩子得到关心和爱护,获得爱和尊重的体验,就会心情愉快,身心皆健;反之则影响孩子的发展,甚至会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

而营造温馨融洽的家庭气氛其主动权很大程度上掌握在父母手上。

父母的热情、幽默、机智、大度、活力、爱心、富有生活情趣是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的催化剂。

父母对孩子的抚爱和关怀,势必会毫无遗漏地流入孩子的心田,深深印在孩子的心间。

爱,是永远也不会被忘记的。

根植于“父(母)子情深”基础上的家庭教育,其作用力也许是其他任何一种家庭教育手段都无法比拟的。

杜绝十种言行好父母应是通情达理而不应是“厉害”的。

做孩子喜欢的父母听后感悟

做孩子喜欢的父母听后感悟

做孩子喜欢的父母听后感悟有人说,所有的职业都要考试上岗,只有父母不需要,做父母很简单,但又不简单,要做一个孩子真心喜欢的父母那就更不简单。

按理说,父母应该是子女最亲近的人,孩子都自然而然喜欢自己的父母,可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不喜欢自己的父母、不信任父母,有话不愿说给父母听,甚至不愿意回家……那么,如何做孩子喜欢的父母呢?听完后我有这些感悟。

喜欢,是自然而然,内心深处的情感认可。

父母要变成孩子喜欢的家长类型,必须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掌控孩子。

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一直担负着养与育的责任,我们从不吝啬自己的爱,但是却容易让爱成为负担,更会压垮亲子之间那血浓于水的关系。

1.关注孩子,以人为本,忽略所有的利益、成绩、关系。

每个孩子都希望成长、成才,但现实情况是孩子缺少内驱力,原因何在?因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掺杂着父母的期许、面子、攀比,把孩子将来的竞争力变成了现在的压力。

如果要缓解这种关系,父母要真正了解孩子、陪伴孩子,不存功利之心,仅仅因为爱,所以关心。

2.关注长远,允许犯错,给孩子成长的空间、时间成本。

只要不是原则性、安全性问题,我们要允许孩子适当犯错。

试错,是成长最好的催化剂,与其责骂、批评而伤了孩子的探索之心、自尊之情,不如引导孩子如何去面对错误。

3.放下姿态,共同成长,尊重孩子的思考、选择。

父母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该陪伴的时候,再忙也要放慢脚步;该放手的时候,再担心也要狠下心来。

尊重孩子,引导孩子思考,做更合适的选择,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4.提供平台,扩大视野,实践中寻求成长。

我们要把补习班变成孩子各种自然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利用自己熟悉的资源,与孩子共同去旅游亲近自然,走进人文,了解文艺,摸索音乐,感受自己内心的需求。

孩子最喜欢父母的理由

孩子最喜欢父母的理由

孩子最喜欢父母的理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孩子最喜欢父母的理由有很多,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

1. 父母是孩子的依靠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这时候父母就是他们最大的依靠。

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父母总是会给予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孩子知道,只要有父母在身边,他们就不会感到孤单和无助。

2.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和言语。

如果父母是善良、正直、勤劳、有爱心的人,孩子也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变得善良、正直、勤劳、有爱心。

父母的行为和言语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父母是孩子的朋友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家长,还是他们最好的朋友。

孩子可以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父母也会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最真诚的建议和帮助。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友谊,让孩子感到温暖和安全。

4. 父母是孩子的支持者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挑战和困难。

父母会给予孩子最大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克服挑战。

父母的支持和鼓励,让孩子感到自信和勇敢。

父母是孩子最喜欢的人,因为他们是孩子的依靠、榜样、朋友和支持者。

父母的爱和关怀,让孩子感到温暖和安全,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变得更加自信、勇敢和坚强。

怎样做孩子喜欢的父母

怎样做孩子喜欢的父母

怎样做孩子喜欢的父母
第一个秘诀:就是把自己也变成孩子
父母是否拥有一颗童心,是非常重要的。

童心未泯,才能抛开“大人”、“父母”等身份。

当你接纳了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接纳你。

第二个秘诀:和孩子密切相处。

要了解孩子,要多跟孩子接触,从他们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喜好、内在需要。

第三个秘诀: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

现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示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

所以,往往没有很仔细地把孩子的话听完,孩子感觉与父母沟通不舒服,代沟必然越来越深。

第四个秘诀:体会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他细腻的小心灵会难过半天。

父母却只是一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的”,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若父母说:“你很难过吧?我要是你也会有这种感受的。

”相信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第五个秘诀:了解孩子的发展程度。

如果父母尽说些孩子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一些孩子达不到的要示,相信不但孩子觉得辛苦、压力大,亲子间对话也势必难以搭得上线。

第六个秘诀:回答孩子的问话。

什么样的父母教出什么样的孩子

什么样的父母教出什么样的孩子

什么样的父母教出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谈吐、习惯、教养都影响着孩子未来的走向。

每位家长都希望能教育出一个知书达理,懂事且聪明伶俐的孩子。

这样的期望值,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必然会有着“高标准”“高要求”,这样做大树觉得没问题,但是我今天要说的是,想把孩子教育好,一味的要求孩子而不审视自身问题的家长,是绝对教不出好的孩子的。

一大树曾经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我的一位朋友她非常爱打麻将,几乎天天会把自己的麻友叫到自己家来打麻将,她的老公也是个好赌之人,经常会看到两夫妻坐在麻将桌前打个痛快。

他们的孩子呢读小学三年级,学习成绩并不好,天天被老师留下来补习,回到家中总是免不了他妈妈的一顿臭骂,可这孩子呢大树看着挺心疼的,被一顿教训完后,自己会默默的打开书包,拿出课后作业自己去做,时不时的望着客厅大声吆喝的父母们“南风、西风、胡!”,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能明白为什么这个孩子成绩会不好。

试想一下,孩子在房间内学习功课,父母俩在外面打着麻将,时不时的敲桌子声、大声喧哗声,能不影响到孩子?你给我学一个看看?外界的影响这么大,就连自己的“老师”父母都在玩耍,你让孩子怎么能静下心来把知识装进脑袋?所以,这一类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父母千万别怪他!要怪就先怪自己,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能有几个学习成绩好的?以身作则,是每个父母第一堂要学的课!二先给大家看一张对比图:左边这对母子和右边这对母女,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左边的这对母子在地铁上看着书,右边的母女母亲拿着手机在玩,孩子也被手机里的内容给吸引了过去。

所以大树为什么一直强调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相信左边的那位妈妈是长期喜欢看书的,而孩子也是深受父母的影响,喜爱看书(大树在这里建议不要在移动的时候看书,眼睛伤害会比较大),而右边的妈妈一定也是长期喜爱玩手机。

而孩子在这个时候最容易受父母的影响,一个家庭氛围足够影响孩子的一生!大树身边有许多书香门第的家庭,他们的家里最多的一样东西就是书,各种名著、科普、小说等等。

越没有本事的父母,越喜欢在小事上消耗孩子,导致孩子自卑

越没有本事的父母,越喜欢在小事上消耗孩子,导致孩子自卑

越没有本事的父母,越喜欢在小事上消耗孩子,导致孩子自卑经历过许多事情,才明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这一句话的真正含义。

以前看到这一句话,总认为,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肯定是因为父母给孩子创造好的物质条件,让孩子出生就在罗马。

但物质只是其中的一方面,有的父母赚钱能力很强,但不懂教育,照样把孩子养废,虽然孩子的物质条件优渥,但家庭教育失败,最后把一手好牌打烂。

父母是孩子做好的起跑线,这句话本质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正面教育和影响。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怎样的父母,将来孩子也成为怎样的人。

可惜很多父母不明白这一道理,总是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孩子,总是用父母的权威压制孩子,导致孩子自卑又敏感。

尤其是生活不如意的父母,满身怨气,在外面抱怨命运不公平,社会不公平,回到家把这些情绪带回家,对孩子一点小错误就非打即骂。

一、情绪稳定的父母,不会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其实大多数时候,教训孩子都是因为自己的情绪问题。

比如最近自己的事情多,情绪不太好,面对孩子,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们应该承认,有时对孩子发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身情绪不好。

比如把牛奶打翻,情绪稳定的父母知道:这很正常,有时我们不也一样打翻东西吗?然后告诉孩子:没关系,去拿抹布,把这里收拾干净,然后重新倒一杯牛奶就好了。

但是,如果当时父母处于情绪不好的阶段。

这时,如果孩子打翻牛奶,弄坏玩具,父母的情绪可能一下子释放出来:你怎么这么笨?连杯子都拿不好,你不要再喝牛奶了,真是废物!父母用最恶毒的语言责骂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

以前看过一档纪录片,采访未成年犯罪人员。

接受采访过程中,这些孩子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毫无意外表示:从小没有感受过父母的爱。

回忆起与父母相处的情节,孩子面露痛苦:骂我是废物,说我还不如去死!在这样的成长环境,孩子要么变得自卑,要么变得疯狂。

二、父母要允许孩子犯错,孩子在错误中得到成长。

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都在错误里得到教训,吸取经验,然后成长。

青春期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父母

青春期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父母

青春期孩⼦需要什么样的⽗母这是⼀个可能会有点说教的⽂字,但是,却是急需,因为多数出现问题的孩⼦都是青春期。

青春期作为⼀个⼈⼈都必须经历的美丽⽽⼜带刺的阶段,⽗母作为过来⼈是需要呵护好的。

不是每⼀个⼈都能平稳着陆,⽗母这时候很关键。

青春期的孩⼦有很多特点,典型的如下:⾝体发育的⽇渐成熟,⼼理的不够完善,⾃律意识有但有区别;⽬标意识有,但耐挫能⼒仍需培养等等。

在中国的⾼中阶段,基本上孩⼦们需要熬过⼀个漫长的xing等待期。

孩⼦们所有表现出来的狂躁也好,偏激也好,执拗也好,家长都要⽆条件地包容。

如果孩⼦⾜够幸运,⽗母有⽂化、⾜够包容和理解,那么孩⼦在这个阶段的叛逆就不会很明显。

但是,如果⽗母⽐较专治,孩⼦出现问题⽐较常见。

所以,青春期的初中阶段,⾄多就是学抽烟,喝酒和打架;⽽⾼中阶段,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会有抑郁的,吸毒的,做特殊交易的。

所以,这个阶段孩⼦们的监护⼈⾮常重要。

那么,什么样的⽗母对孩⼦们的成长更有利呢?⼀、民主的家长。

这⾥的民主相对来说是狭隘意义上的,指的是⽗母对孩⼦的管制相对⽐较少。

给孩⼦们⼀定的⾃由,如:时间⾃由,空间⾃由,⾦钱⾃由等等,允许孩⼦们有⾃⼰的时间,允许孩⼦关住⾃⼰的房间的门。

家长不要偷窥孩⼦们的隐私,这时候喜欢任何⼀个⼈都是正常的,不喜欢也是正常的。

孩⼦周末的时候可能需要社交,需要和同伴去看场电影,或者吃顿⽕锅什么的,家长要适当地允许。

⼆、温和的家长。

这⾥的温和指的是说话⽅式上的温和和态度上的温和。

青春期的孩⼦在⼤脑的发育上已经基本接近成年⼈,家长不可以再以呵斥或者打孩⼦的粗暴⽅式来进⾏。

要给孩⼦讲道理,给孩⼦⼀个理智的形象,⽽不是简单粗暴的形象。

三、时尚的家长。

时尚是要求跟得上孩⼦的成长需求,不要⽤孩⼦五岁时的思维对待⼀个⼗五岁的青少年。

孩⼦变了,家长也要跟着变。

要学会孩⼦的话语体系,了解孩⼦的思维需要,了解孩⼦的关注点。

⽐如男⼠对于体育健⾝的爱好和⼥⼠对于发型、瑜伽的要求都是孩⼦们喜欢的,还有娱乐节⽬是青春期孩⼦们喜欢的内容。

崇拜爸爸妈妈的理由

崇拜爸爸妈妈的理由

崇拜爸爸妈妈的理由可能因人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爱的给予:父母无条件的爱是孩子崇拜的重要原因。

他们为孩子提供了温暖的怀抱、关怀和安慰,这种深厚的情感联系往往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强烈的崇拜感。

2. 榜样作用: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父母展现出正直、诚实、勇敢、坚韧等品质时,孩子很容易将他们视为榜样,从而产生崇拜之情。

3. 教育和指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他们教会孩子走路、说话、学习新技能,并指导孩子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挑战,这种教育和指导往往使孩子对父母充满敬意。

4. 提供支持:在孩子面临困难或挫折时,父母提供的支持和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克服障碍,这种支持是孩子崇拜父母的重要原因。

5. 牺牲和奉献:父母经常为了孩子的幸福和未来做出牺牲和奉献,比如工作努力以提供家庭所需、放弃个人时间来陪伴孩子等。

这种无私的奉献往往让孩子对父母充满感激和崇拜。

6. 稳定的家庭环境:父母为家庭创造了一个稳定和安全的环境,这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感到安心,自然会崇拜给予他们这种安全感的父母。

7. 幽默和乐趣:父母的幽默感和能够创造快乐家庭氛围的能力也是孩子崇拜的理由之一。

和孩子一起玩耍、讲笑话、分享快乐时刻,可以增强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8. 理解和沟通:父母能够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通过有效沟通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这种理解和尊重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崇拜。

9. 成就和成功:如果父母在职业或其他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孩子可能会因为他们的成功而感到自豪,并将他们视为崇拜的对象。

10. 独特的个性和才华: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才华,这些特质可能会激发孩子的崇拜之情,因为他们看到父母以独特的方式应对世界。

崇拜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自然情感,它有助于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并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父母应该珍惜这种崇拜,并以身作则,继续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从孩子的行为看父母性格

从孩子的行为看父母性格

1、如果您的孩子喜欢谴责别人,是因为平时您对他批评过多。

2、如果您的孩子凡事喜欢抱怨,是因为您总是挑剔他。

3、如果您的孩子喜欢对抗,是因为您对他有敌意和强制。

4、如果您的孩子不够善良,是因为您是一个缺少同情心的人。

5、如果您的孩子胆小、羞怯,是因为他经常被嘲弄、辱骂。

6、如果您的孩子不跟您说心里话,是因为您捉孩子的话儿把,翻老账。

7、如果您的孩子不辨是非,是因为您专制,没有给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机会。

8、如果您的孩子很自卑,是因为您对孩子总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励。

9、如果您的孩子嫉妒、敏感、怕受伤,是因为他的家庭没有宽容和温暖。

10、如果您的孩子不喜欢自己,是因为您对他缺少接纳、认可和尊重。

11、如果您的孩子不上进,不努力,是因为您对他要求过高他做不到。

12、如果您的孩子很自私,是因为您对他太溺爱,要什么给什么。

13、如果您的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是因为您没有教会他理解别人。

14、如果您的孩子退缩、逃避,是因为遭到了您的轻视和打击。

15、如果你的孩子懒惰和依赖,是因为您替孩子做的事和决定太多了。

16、如果您被孩子控制了,是因为您不敢严厉管教,总是哀求孩子。

17、如果您的孩子撒谎、骗人,是因为您不够宽容,喜欢惩罚孩子。

18、如果您的孩子冷漠,攻击他人,是因为您对他的讽刺和冷眼太多。

19、如果您的孩子有暴力行为,是因为您常用暴力来处理孩子的问题。

20、如果您的孩子意志不坚强,惧怕困难,是因为您没有给他锻炼的机会。

什么样的父母教育什么样的孩子

什么样的父母教育什么样的孩子

什么样的父母教育什么样的孩子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家庭便是他们最好的教室;而并非是什么所谓的名不名牌的学校。

刚出生的孩子就尤如一张白纸,什么都没有,也什么都不懂,是空白的;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没有善恶之辨。

至于这张白纸,最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这就要看养育他们的人啦,要看他们是怎么样来设计这张白纸,或是如何来替这张白纸加色了!刚出生的孩子,他们也没有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和对于对错的价值和道德观念。

他们思想中的价值观念的形成,有80%都是受父母的言行所影响的。

所以说,每一位家长的良好言行都决定着孩子们以后的个性与观念。

很多有问题的孩子,我们从表面看是孩子们本身出现了问题,但是,实际上却不然,因为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在孩子父母身上。

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毛病,恰恰都是受父母的言行所造成的;或是说,都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或方法上所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父母自身不良影响所致的。

古人言:有什么样的父母,必会有什么样的孩子。

这种说法其实是很有依据的。

在每一个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在以身示范,也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严重地来说:家庭中的正确言行,可以导致孩子走向成功;同样的,错误的言行,也必然会使孩子走向另一个反面,甚至是万丈深渊。

每个人的言行,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是对或是错,都是通过学习而得来的;而父母又恰好是提供孩子们学习的最好的样板。

父母的性格也决定了孩子的性格。

很早以前,不是有很多人家,不管是选媳妇还是选女婿,都会去他们所住的村子打听他们父母的品行吗?其主要原因也就是因为这个。

如果某个孩子的母亲是个喜怒无常的人,那么在受她的影响之下,这个孩子也必然是个喜怒无常之人。

一个意志坚强,做事从不虎头蛇尾的家长,他的孩子多数也是个善始善终的人。

如果一个生长在满口谎言的家庭成员里的孩子,我们又如何去要求这个孩子做到诚实呢?有一句成语叫言传身教;如果一个家长想要自己的孩子优秀,那么就必须有一个优秀的你,不然的话又何来优秀可言。

对于初中生我们要做什么样的父母作文

对于初中生我们要做什么样的父母作文

对于初中生我们要做什么样的父母作文《做理解孩子的父母》对于初中生的孩子,做父母的可不能像对待小学生那样事事包办,也不能像对待成年人那般放任不管,咱得做理解孩子的父母。

就拿我家那小子来说吧。

刚上初中的时候,他突然迷上了打篮球。

每天放学回来,扔下书包就想去楼下操场打球。

一开始我和他爸觉得这会耽误学习,总想阻止他。

有一回他刚穿上球鞋要出门,被我一把拉住,我黑着脸说:“你作业做完了吗?就知道玩球。

”他一脸委屈地看着我,说:“妈,我在学校都做了一部分了,打会儿球放松一下,回来再写很快的。

”我当时根本听不进去,硬是把他的篮球夺了下来。

结果呢,那晚上写作业的时候他一直磨磨蹭蹭的,明显没什么心思。

后来我仔细想了想,孩子学习一天了,打打球活动活动筋骨也挺好的。

而且他既然保证了回来会认真完成作业,我应该相信他才是。

从那以后,我就和他商量好了时间,只要他能按计划完成作业,每天可以打一个小时的球。

嘿,这孩子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不但在球场上跟小伙伴玩得特别开心,回到家写作业写得又快又好,效率比之前高了很多呢。

所以说啊,咱们当父母的得去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

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有自己的喜好和热情。

咱们不能一味地打压,而是要在合理范围内给予支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好伙伴,而不是绊脚石。

《做和孩子一起学习的父母》孩子上了初中,那学习的难度就不一样了。

我就发现啊,只在一旁干巴巴地监督孩子学习是没什么用的,咱得来点不一样的,做个和孩子一起学习的父母。

我姑娘就是这样。

她上初中了,开始接触物理化学这两门新科目。

有一次我看到她拿着物理作业愁眉苦脸的,面前摆着一道关于电路的题。

我凑过去看了看,她就抱怨说:“妈,这题好难啊,什么电阻电压的,我都晕了。

”我当初上学的时候物理就不是很好,可看着孩子苦恼的样子,我就想帮她。

于是我就坐下来,跟她一起看教材,找出以前我的物理课本对照着看。

刚开始啊,那些电路图我也看得迷迷糊糊的。

父母像什么一样的比喻句

父母像什么一样的比喻句

父母像什么一样的比喻句
父母是孩子的天使,像是保护翅膀一样,时刻守护着孩子的安全和幸福。

父母是孩子的导航仪,像是指引方向一样,引领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

父母是孩子的明灯,像是照亮黑暗一样,给予孩子指引和启示。

父母是孩子的营养师,像是提供养分一样,为孩子提供滋养和成长的条件。

父母是孩子的固若金汤,像是坚实的堡垒一样,给予孩子坚强的后盾和支持。

父母是孩子的大树,像是庇荫一样,为孩子提供安全和温暖的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守护神,像是护身符一样,保佑孩子平安和幸福。

父母是孩子的厨师,像是烹饪美食一样,为孩子提供美味的食物和温暖的家。

父母是孩子的导演,像是指挥家一样,引导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父母是孩子的书籍,像是知识宝库一样,给予孩子无尽的智慧和学习的机会。

父母是孩子的雕塑家,像是塑造艺术品一样,塑造孩子的品质和人格。

总结:父母就像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为他们提供了无私的关爱和支持。

无论是保护、引导、滋养,还是安全、温暖、指引,父母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给予孩子无尽的爱和智慧,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有了父母的存在,孩子才能茁壮成长,拥有一个幸福美好的未来。

我们应该珍惜父母的付出和努力,感恩他们的关爱,让我们的父母在我们心中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人。

我们做什么样的父母?

我们做什么样的父母?

我们做什么样的父母?
做“三心三型” 父母
三心
有爱心:孩子就像一颗珍珠,需要我们的欣赏和爱,让我们带着爱心陪孩子阅读。

有耐心:孩子就像一棵小苗,还很小,需要我们的培育,让我们带着耐心慢慢陪孩子阅读,陪孩子长大。

有恒心:亲子阅读就像一次苦中有乐的长跑,需要我们去坚持,坚持,再坚持。

三型
学习型:作为家长,我们大多是缺少经验的。

在亲子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学习,学习那些可以借鉴的方法。

牺牲型:亲子阅读需要我们花费更多时间和金钱,好像是牺牲了很多,其实更多的是快乐与收获。

朋友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不仅要做父母,更要做朋友,理解孩子,与孩子像朋友一样一起玩耍,一起交流,一起学习。

父母与孩子最好的相处关系是什么

父母与孩子最好的相处关系是什么

父母与孩子最好的相处关系是什么?1、既是平等的朋友又是坚强的靠山。

首先在精神上将孩子视为独立的平等个体,简单的讲就是尊重,保留孩子的秘密,选择爱好,拒绝做不喜欢的事的权利,不要在外人面前指责孩子的不是,当孩子受到质疑时要选择相信孩子,给孩子信心。

2、给孩子更多的选择。

家长首先要放平心态,孩子并不是家长的附属品,有自己独立选择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的权利,而不是把自己认为的好通过孩子实现,更不要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不甘居于人下时用孩子挽回所谓的面子,鼓励孩子多去尝试不同的生活,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多了更能明白自己的需要。

3、对自己和孩子秉持一个标准。

很多孩子犯错时家长都是严厉的批评教育,但轮到自己时总是嘿嘿一笑,家庭教育首先是自己的教育,自己以身作则是最有力的教育,不要总是试图用家长的权威来震慑孩子,告诉孩子对错与其重复地说教,不如亲身示范,让孩子身临其境的感受。

4、记住自己的角色:父母。

要知道你是孩子的父母,是他们最信赖的人。

你的职责是保护自己的孩子,同时帮助他准备好长大成人。

比成为孩子的朋友更加重要的,是父母要成为一名领导者和一位充满耐心的老师。

记住,该坚持立场的时候就要坚持,孩子需要管教。

5、做好表率。

父母是孩子最大最好的老师,想让你的孩子成为值得信赖、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人?那么做好表率吧,让他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你身上的这些闪光点。

父母与孩子错误的相处关系是什么?1、无情的父母和冷漠的孩子。

这种类型的父母和孩子很少交流,聊天像陌生人。

彼此可能会谈论工作、生活,但没有情感交流,容易因为某一件小事而发生争吵。

这些糟糕的关系类型,容易导致孩子在长大以后和父母无话可说。

当陷入这种关系的时候,与父母的任何交流都会陷入对抗。

2、苛刻的父母和委屈的孩子。

父母对孩子要求严苛,提出的要求和期望特别高;孩子会感到委屈,没有办法改变这种情况,委屈慢慢会变成愤怒。

导致关闭自己的情感,回避和父母交流。

3、上下级型。

这样的父母是顽固、严厉和缺乏同情心的。

家长不要用固定的思想观念去限制孩子们。因为在宝宝的世界当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就应

家长不要用固定的思想观念去限制孩子们。因为在宝宝的世界当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就应

家长不要用固定的思想观念去限制孩子们。

因为在宝宝的世界当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就应在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约束孩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家长喜欢用自己的想法去约束孩子,在众多的父母看来自己是经历过学校和社会的人,无论是眼界还是接触到的知识面都远比孩子要多得多,所以在她们的心里很容易就产生一种想法,那就是自己不管做什么样的事情和决定那都是对的。

可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们的这种想法显然是有些太过偏激了,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独裁了。

要知道孩子的成长是有很多因素组成的,父母,家境,学习,交友,时代等等。

其实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孩子的成长中不仅仅只是有父母这样的因素存在,还有着许多其它的因素。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适者生存这句话,说真的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动物的世界,更加适用于人类的世界里面,每一个时代人类对于它的适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着巨大的差别,虽说身为父母的你们要比孩子们接触到的事物更多一些,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你们能够真正的适应这个新的时代,老旧的思想或许真的很有用,可是对于处在成长时期的孩子们来说,她们有很多更加新颖的想法。

如果此时你用自己的想法去约束孩子们的某些行为,这或许对她们来说根本就不是帮助,而是一种扼杀的行为。

就好像一些孩子从小就喜欢一些乐器什么的,家长们却觉得孩子除了学习不应该去喜欢其它东西,于是禁止他们去接触这些乐器。

可是你们知道吗,说不定你的孩子在音乐方面有着巨大的天赋,如果说你能够让他从小接触到乐器的学习,长大后很可能会成为像郎朗一样的大音乐家,难道这样的成就不比好好学习要来的有成就吗。

所以父母用自己的想法去约束孩子这件事情是绝对不可取的,我们可以适当的将自己的一些经验和人生的理解去告诉自己的孩子,让她们自己去思考和做出判断,但是这其中我们不要去参与到孩子的决定之中,除非他们在日后的这条路上真的走不通了,不然我们的介入只会让孩子们陷入到更大的麻烦之中。

还有孩子们的成长中不可能一直顺风顺水的,我们要做的不是让她们去规避这些困难,而是让她们能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坚强的援助。

什么样的父母,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什么样的父母,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什么样的父母,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孩子来到人世间最先认识的人是爸爸妈妈,孩子最早学会说的词汇是“爸爸妈妈”,孩子出门在外最想念的是爸爸妈妈。

孩子是看着爸爸妈妈的脊背长大的。

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的第一次啼哭,第一次说话,第一次吃饭,第一次穿衣服,第一次上学……都会使爸爸妈妈由衷地高兴。

在这无数个“第一次”中,孩子小手拉着爸爸妈妈的大手走进了人生世界。

所以孩子的最直观的榜样也是爸爸妈妈。

家庭关系中,婚姻关系永远是核心婚姻关系和谐了亲子关系才能和谐要教育孩子,先看看自己!孩子看似是与爸妈是分离的,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但是,爸妈与孩子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夫妻关系的好坏与否,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性格。

一、爸妈恩爱→孩子性格健康开朗爸妈恩爱、夫妻关系和睦的家庭,能给孩子良好的家庭环境,这类孩子的性格也会更加平和、开朗、不轻易动粗。

由于父母关系很好,孩子也会对婚姻产生美好的感觉和向往,能有健康的异性恋。

二、爸妈感情淡薄→孩子任性自私爸妈感情淡薄,两个人常常靠通过孩子来交流或维系家庭,就是人们常说的“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

在父母关系的作用下,孩子被过多关注或干涉,性格会变得任性和自私。

三、强势妈懦弱爸→男孩子胆小、自卑、懦弱由于爸爸软弱,大权交给母亲。

在家庭的作用越来越边缘化之后,母亲会变得日益强悍,甚至说一不二。

孩子总会向同性父母一方形成认同,女儿会向强悍的母亲认同,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强悍的女儿;儿子则会变成没有担当的懦弱、自卑的孩子。

四、爸妈过早离异→孩子冷漠、没安全感很多从不幸婚姻中解脱的夫妻,疏忽了最重要的一点,永远无法从中解脱的是孩子。

他们内心的创伤往往终生难以平复,他们的担忧感、不安全感、恐惧感也许永远无法医治。

生活在离异家庭中的孩子,更易发生犯罪和焦虑、抑郁、敌对、报复、冷漠等心理障碍问题。

五、爸妈爱相互指责→孩子敏感、爱找借口、执拗爸妈喜欢相互指责,这样的家庭环境,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处事方式。

特别是当夫妻双方有争论时,更容易对着孩子说另一方的不是。

优秀家长推荐理由 3篇

优秀家长推荐理由 3篇

优秀家长推荐理由 3篇敬爱的老师您好: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给我这个难得的机会参与优秀家长评选,能有机会和大家在一起交流学习关于教育孩子的问题,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和自豪。

咱们学校可以说是与时俱进,众望所归,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

其实在家庭教育方面,我所做的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家长应尽的责任,我儿子段家达在班级中能取得较好的成绩,离不开敬业的班主任及辛勤的各科老师的呵护、关注,特别是韩老师您的倾心付出。

孩子是一棵茁壮成长的幼苗,需要“严”的修剪,更需要“慈”的浇灌。

在我们的家庭中,正是通过“黑脸白脸”的对唱,“严父慈母”的配合,通过这一张一弛将满满的倾注给孩子,指引孩子成长的方向。

一、千教万教教人求“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心里最真实的写照。

但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切不可超之过急。

孩子不是一台学习的机器,家长的唠叨和责骂也并不能成为启动学习之旅的动力和能源。

只有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孩子的热情才能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激流勇进!巴金曾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自然成为子女教育的第一步。

首先,我们注重的是对孩子自立性的培养,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早上按时起床,自己叠被子,自己洗小的衣物件从不对孩子过分骄纵溺爱,舍不得让孩子做家务,这样只会扼杀孩子自立的能力。

在学习上,我们没有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陪在旁边身边,因为那样“家长”就变成了孩子心中的“周扒皮”。

我做的,只是适时的给孩子送些水果,披件衣服??用这样小小的关爱带给孩子力量。

俗话说“村中有个好嫂嫂,满巷姑娘齐学好”,这足以见得榜样的力量,因此,我们会更多的给孩子讲述励志的故事,通过名人的成长经历来鼓励孩子,给她引导正确的方向。

当然,在孩子面前,我们也会以身作则,答应孩子的事情就要绝对的完成。

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不是骂出来的”,这句话在我们家得到了深刻的验证。

孩子小的时候,思想比较单纯,完全可以利用几句赞美的话来正确引导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

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

父母给孩子什么,孩子就会给别人什么。

父母希望孩子今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他。

很多父母喜欢和孩子讲道理,立规矩,却忽略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和父母学习,孩子会模仿父母的一切行为,因为孩子就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

一个孩子平时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映射出了他父母的修养。

懒惰的父母教不出勤劳的孩子,爱说谎的父母也培养不出诚实的孩子。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孩子出问题,关键在家长。

有时候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家长身上。

所以家长要有这么一个意识: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骂孩子,先看看你自己。

其实,教育孩子不用天天查书,不用天天咨询专家,我们家长只需花点时间自我反省,想想孩子的表现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自己给予了孩子什么,是自己的哪一种教育方式导致了孩子变成了这样。

李玫瑾教授在《心理抚养》中提到,人的胃口是喂出来的,脾气是带出来的,观念是唠叨出来的,无耻是百般迁就宠溺出来的。

一个从小没有被爱过的人,怎么懂得爱别人?一个从小没有感受过快乐的人,怎么能拥有健康阳光的心态?一个从小没有被尊重过孩子,他又怎么会懂得去尊重别人?育儿作家珍妮·艾里姆曾说过:“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在《今日说法》栏目中曾经有一位中学老师在谈未成年教育问题时讲过一句话,他说“我们做老师的教育孩子不发愁,我们发愁的是如何教育家长。

有一些孩子,我们给他们讲了很多道理,结果他们一回到家,就全变回原样了。

他们的家长完全不讲理,根本不跟我们老师配合。

所以,教育孩子容易,教育家长很难”。

抓家庭养育,关键是要抓家长,意识到“孩子的问题是大人造就的”这个理念特别重要,看到孩子的问题时,家长要先想想自己有什么责任,以往呢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太好,想明白了就及时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父母?
一般来讲,孩子都喜欢关心、体贴、和蔼可亲、爱护孩子、理解孩子的父母,最反感的是严厉粗暴、修养差、不通情达理的父母。

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孩子最喜欢的好父母具体来说有以下一些特点:
不摆父母架子,理解尊重孩子
好父母既是孩子的保护者,又是孩子的知心朋友;他既尊重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又施以必要的教育和引导。

好父母是平易近人和宽容大度的,他是孩子心目中能够依靠的一座大山。

父母的豁达、开朗、诚恳、宽厚,能够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倾诉机会,当他把心中的苦恼全部告诉父母时,会感到父母宽阔的胸膛是那么温暖、舒适、安全,更激起了孩子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孩子最渴望父母能真正走进自己心里,了解自己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从而理解、支持自己的选择和追求。

可惜很多父母并不懂得这一点。

他们只关心孩子的生活、成绩,却不去了解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

善于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
罗素在《婚姻革命》中说:“如果想让孩子长成一个快乐、大度、无畏的人,那这孩子就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得到温暖,而这种温暖只能来自父母的爱情。

”弗洛伊德也说:“一个为父母所特别钟爱的孩子,一生都有身为征服者的感觉;由于这种成功的自信,往往可以导致真正的成功。

”夫妻恩爱,父母对孩子慈祥和挚爱,就会在家庭中造成融洽温暖的心理气氛,这样的家庭心理气氛必定会成为孩子身心发育最深厚的土壤。

孩子得到关心和爱护,获得爱和尊重的体验,就会心情愉快,身心皆健;反之则影响孩子的发展,甚至会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

而营造温馨融洽的家庭气氛其主动权很大程度上掌握在父母手上。

父母的热情、幽默、机智、大度、活力、爱心、富有生活情趣是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的催化剂。

父母对孩子的抚爱和关怀,势必会毫无遗漏地流入孩子的心田,深深印在孩子的心间。

爱,是永远也不会被忘记的。

根植于“父(母)子情深”基础上的家庭教育,其作用力也许是其他任何一种家庭教育手段都无法比拟的。

杜绝十种言行
好父母应是通情达理而不应是“厉害”的。

厉害只能意味着蛮横、粗暴、专制、无知,它只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反感和恐惧,而成为拒绝教育的阻抗力量,给父(母)子(女)关系带来隔阂,并印上父(母)子(女)感情交流的阴影。

下面这十种对孩子伤害最大的言行则应该永远从好父母的世界中消失。

1. 恶言:傻瓜、说谎、无用的东西。

2. 侮辱:你简直是个废物。

3. 责备:你又做了错事,真是坏透了。

4. 压抑: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5. 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

6. 威胁: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7. 哀求:求求你别再这样做好吗?
8. 抱怨:你做这种事,真让我伤心透了。

9. 贿赂:你若考100分,我就给你买自行车。

10.讽刺:你可真行,竟能做出这种事。

良好的形象不是指长相的俊美,而是是否具备了作父母的人格魅力和精神状态,要知道孩子对父母的
模仿学习是潜移默化的,父母的陈旧观念和不良习惯容易被孩子习得,而父母良好的性格品质将使孩子受益一生。

为此,父母应当经常调整自己,总是以理智、通达、自信、积极的状态站在孩子的面前。

真正关心和赏识自己的孩子
好父母不仅关心孩子的身体状况、学习成绩、能否考上重点中学或者大学等,而且对孩子的心理、思想、个性有足够的了解,并能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意识地帮助他改掉缺点。

但不少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方面多少有些心理错位,不是用赏识的的目光赞美自己孩子的优点,而是恨不得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的弱点,更可怕的是处处拿别人孩子的长处去比自己孩子的短处。

一位初三男生说:“我爸妈老说我不好,动不动就拿我跟他们同事的孩子比:人家某某考了一百分,你怎么就考八十分?人家初一就入团了,你都初三了还什么都不是!人家这次期末又是全班第一!后来我对他们说,我这不好那不好,你们给某某当爸妈去吧!”孩子需要鼓励,需要肯定,需要赏识。

父母用别的孩子作例子为自己孩子树立榜样,目的在于“激将”,而事实上却易导致孩子自信的丧失和崩溃,产生自卑心理。

不给孩子过大压力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孩子由于心理年龄特征和各方面能力所限,常常难以达到成人的高要求,因而常受到成人的否定。

标准过高,孩子达不到,屡遭失败,会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它不仅使孩子得不到积极自信心形成所必需的成功体会,反而时常经历失败,使孩子由经常的自我怀疑而走向自卑。

好父母,就应设身处地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照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盲目地要求孩子按照成人预先设计的轨道成长,千万莫硬性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要求,还要注意给孩子减轻过重的精神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