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中考古诗词词释训练
上海中考诗词赏析含答案
上海中考(Kao)诗词赏析含答案《观沧(Cang)海》读《观沧海》,完成(Cheng)文后问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Cao)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Zhang),作者,是(Shi)时期著名(Ming)的家(Jia),家、诗人。
他的诗以见称。
2.给下面加点词释义:①东临碣石②以观沧海③水何澹澹④山岛竦峙⑤星汉灿烂⑥若出其里⑦幸甚至哉⑧歌以咏志3.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
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
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
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
4.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②“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③“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④这首诗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
()⑤“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
()⑥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5.对这首诗理解做个最佳抉择()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Xie)自己的情怀。
C.诗人先实(Shi)写,再虚写,最后抒情。
D.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Chu)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
上海中考语文一模汇编古诗文赏析(含答案)(优选.)
2017年上海中考一模汇编古诗文赏析静安区(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6、“水仙子”是作品的。
张养浩是代文学家。
(2分)7、以下对作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芰荷丛”“沙鸥”“画船儿”等景物体现了水乡的特点B.作者笔下的江南秋景色彩斑斓浓烈,令人过目不忘C.“画檐”“珠帘”“酒旗儿”体现江南的繁华热闹D.结尾句“爱杀江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思念答案: 6、曲牌(1分)元(1分) 7、A(2分)宝山区(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
(4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2分)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初平”写出湖水已与堤岸平行。
B.“争”与“啄”写出了莺燕们争斗的样子。
C.“乱花”表明诗人被繁花竞相开放迷惑。
D.“不足”表明诗人对所见景象感到不满。
答案:6.(2分)春天在西湖漫步(赏景)7.(2 分)A奉贤区(二)阅读下面的诗和曲,完成第6-7题。
(4分)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以上两首诗(曲),都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分)7、下列对两首诗(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者都借用所见之景来抒发情感。
B.都是作者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思。
C.都描写了荒凉萧瑟的秋季景象。
D.都刻画了作者归乡途中的心情。
答案:6、思念家乡(2分);7、A(2分)虹口区(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7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017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文言文1.默写(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柳宗元《小石潭记》)(2)锦相貂裘,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浮云游子意,落曰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李淸照《如梦令》)(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解答】答案:(1)明灭可见(2)千骑卷平冈(重点字:冈)(3)浮云游子意(4)却道海棠依旧(5)种豆南山下2.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各题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关汉卿。
(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D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考点】EI:送别离别诗.【分析】这首小令描写离别情绪,表现了多情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望远、依依不舍的相思之情.送别后,情人在女主人公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想登高眺望他离去的背影,但终被关山阻隔,这更使她肝肠寸断.在艺术手法上通过层层设障委婉细腻的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用准确、凝练的文字写已别、刚别的相思之情,入木三分地写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情态和意绪,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受.【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学生要要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熟记名篇及作者.这是元代伟大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小令.(2)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学生要熟悉文章表达的中心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感情,逐一辨析选择,这首小令描写了离别情绪,表现了多情的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远望,依依不舍之情,情人已走,但送别人却心情难以平复,迟迟不归,再望远方,只有小溪,小路,远山,而情人已远走,再也看不见,想来令人肝肠寸断.艺术上通过层层设障委婉细腻的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入木三分的写出了一位女子送别情人时的情态,心绪,给人以言尽而意无尽的艺术感受.此曲前三句写离别相思之情,用直抒胸臆的方.后四句,则是以景托情,而景中含情,言尽而意不尽,并不是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故选:D.答案:(1)关汉卿(2)D.译文:自从那天送别你后,我心里依然是难舍难分,相思之情萦绕在胸何时才能断绝?记得送别你时,我斜倚栏杆目送你远行,不时用衣袖佛去眼前如雪的扬花,怕它们阻挡了我的视线,我看到一弯溪水向东流去,重重的山峦挡住了伸向远方的小路,这时我才想到,你真的离我而去了.3.阅读下文,宪成下列各题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2017年上海市语文中考真题含答案
2017年上海市语文中考真题(含)答案.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斗折蛇行,。
(柳宗元《小石潭记》)2.锦相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 ,落曰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试问卷帘人,。
(李淸照《如梦令》)5.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分)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页 2 第A.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页 3 第之一。
C.泰山又称“估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蹬几不可登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2017上海中考语文一模汇编古诗文赏析(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7 年上海中考一模汇编古诗文赏析静安区(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 6-7 题(4 分)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6、“水仙子”是作品的。
张养浩是代文学家。
(2 分)7、以下对作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A.“芰荷丛”“沙鸥”“画船儿”等景物体现了水乡的特点B.作者笔下的江南秋景色彩斑斓浓烈,令人过目不忘C.“画檐”“珠帘”“酒旗儿”体现江南的繁华热闹D.结尾句“爱杀江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思念答案:6、曲牌(1 分)元(1 分)7、A(2 分)宝山区(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 6-7 题。
(4 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2 分)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初平”写出湖水已与堤岸平行。
B.“争”与“啄”写出了莺燕们争斗的样子。
C.“乱花”表明诗人被繁花竞相开放迷惑。
D.“不足”表明诗人对所见景象感到不满。
答案:6.(2 分)春天在西湖漫步(赏景)7.(2 分)A奉贤区(二)阅读下面的诗和曲,完成第6-7 题。
(4 分)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以上两首诗(曲),都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分)7、下列对两首诗(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A.作者都借用所见之景来抒发情感。
B.都是作者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思。
C.都描写了荒凉萧瑟的秋季景象。
D.都刻画了作者归乡途中的心情。
答案:6、思念家乡(2 分);7、A(2 分)虹口区(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 6-7 题(4 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试卷真题(全解全析答案)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一、文言文(40分)1.(15分)默写(1)斗折蛇行,。
(柳宗元《小石潭记》)(2)锦相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落曰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试问卷帘人,。
(李淸照《如梦令》)(5),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2.(4分)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各题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3.(9分)阅读下文,宪成下列各题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岱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蹬几不可登(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
4.(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留以为.梁②乃尽.湿之(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
2017年上海语文中考试卷答案
2017 年上海语文中考试卷答案一、文言文( 40 分)(一)默写( 15 分)1. 斗折蛇行,。
(柳宗元《小石潭记》)2. 锦相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落曰故人情。
( 李白《送友人》)4. 试问卷帘人,。
(李淸照《如梦令》)5.,草盛豆苗稀。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二) 阅读下面的元曲 , 完成第 6-7 题(4 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 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分)7. 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 分)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泰山是“五岳之首”。
B. 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估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蹬几不可登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
(4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 题( 12 分〉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 :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有解析)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斗折蛇行,。
(柳宗元《小石潭记》)2.锦相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试问卷帘人,。
(李淸照《如梦令》)5.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分)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估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蹬几不可登。
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0分)1. 默写(1)斗折蛇行,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2)锦帽貂裘,_______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___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试问卷帘人,________。
(李淸照《如梦令》)(5)________,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答案】明灭可见千骑卷平冈浮云游子意却道海棠依旧种豆南山下【考点】名篇名句默写【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
【解答】明灭可见千骑卷平冈(重点字:冈)浮云游子意却道海棠依旧种豆南山下2.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各题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答案】关汉卿D【考点】送别抒怀诗【解析】这首小令描写离别情绪,表现了多情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望远、依依不舍的相思之情。
送别后,情人在女主人公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
想登高眺望他离去的背影,但终被关山阻隔,这更使她肝肠寸断。
在艺术手法上通过层层设障委婉细腻的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用准确、凝练的文字写已别、刚别的相思之情,入木三分地写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情态和意绪,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受。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学生要要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熟记名篇及作者。
这是元代伟大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小令。
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学生要熟悉文章表达的中心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感情,逐一辨析选择,这首小令描写了离别情绪,表现了多情的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远望,依依不舍之情,情人已走,但送别人却心情难以平复,迟迟不归,再望远方,只有小溪,小路,远山,而情人已远走,再也看不见,想来令人肝肠寸断。
上海市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份)①题破山寺后禅院②山居秋暝【唐】常建【唐】王维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两首诗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第①首中的“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是以声衬静;第②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动衬静。
(2分)7.下列对着两首诗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A.两首诗都描绘了幽雅宁静的环境。
B.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高洁的精神追求。
C.两首诗都写了富有诗情画意的风光。
D.两首诗都是格律诗中的五言绝句。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分)6.(2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7.D2017年初三二模闵行区(二)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如梦令》的作者是___________。
“瘦”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梦令”和“四块玉”是词牌名,《别情》是题目。
B.“绿肥红瘦”和“杨花雪”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知否”和“人去也”都表达了对对方的批评和责怪。
D.这两首作品都抒写了女子心中细腻、真切、感伤之情。
(二)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6.(2分)李清照(1分)(1分)凋零7.(2分)D2017年初三二模崇明区(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017年上海中考必备必考古诗词篇1
【木兰诗】(北朝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山中杂诗】(吴均·南朝)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野望】(王绩·隋末唐初)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雁门太守行】(李贺·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完整word版)2017上海中考语文一模汇编古诗文赏析(含答案)
2017年上海中考一模汇编古诗文赏析静安区(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6、“水仙子”是作品的。
张养浩是代文学家。
(2分)7、以下对作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芰荷丛”“沙鸥”“画船儿”等景物体现了水乡的特点B.作者笔下的江南秋景色彩斑斓浓烈,令人过目不忘C.“画檐”“珠帘”“酒旗儿”体现江南的繁华热闹D.结尾句“爱杀江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思念答案: 6、曲牌(1分)元(1分) 7、A(2分)宝山区(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
(4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2分)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初平”写出湖水已与堤岸平行。
B.“争”与“啄”写出了莺燕们争斗的样子。
C.“乱花”表明诗人被繁花竞相开放迷惑。
D.“不足”表明诗人对所见景象感到不满。
答案:6.(2分)春天在西湖漫步(赏景)7.(2 分)A奉贤区(二)阅读下面的诗和曲,完成第6-7题。
(4分)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以上两首诗(曲),都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分)7、下列对两首诗(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者都借用所见之景来抒发情感。
B.都是作者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思。
C.都描写了荒凉萧瑟的秋季景象。
D.都刻画了作者归乡途中的心情。
答案:6、思念家乡(2分);7、A(2分)虹口区(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7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参考借鉴】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斗折蛇行,。
(柳宗元《小石潭记》)2.锦帽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试问卷帘人,。
(李淸照《如梦令》)5.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分)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岱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蹬几不可登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上海中考古诗词词释训练三一《观沧海》作者:朝代
1.临:
2.何:
3.耸峙:
4.洪波:
5.澹澹:
6.萧瑟:
7.星汉:
8.咏志:
9.辛:
中心:
三二《望岳》作者:朝代
1.岱宗:,夫如何:
2.齐鲁:未了:
3.造化:
4.钟:
5.神秀:
6.阴阳:
7.决:
8.眦:
9.入:10.会当:
11.凌:
中心:
三三《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朝代
1.潋滟:
2.方好:
3.空蒙:
4.西子:
5.相宜:
作者:中心:
三四《钱塘湖春行》作者:朝代
1.云脚:
2.乱花:
3.足:
4.阴:
中心:
三五《黄鹤楼》作者:朝代
1.历历:
2.晴川:3.萋萋:4.乡关:5.烟波:
中心:
三六《山居秋暝》作者:朝代
1.暝:
2.留:
3.浣女:
4.春芳歇:
5.歇:
6.王孙:
作者:中心:
三七《送友人》作者:朝代
1.孤蓬:
2.故人:
3.兹:
4.萧萧:
5.班马:
中心:
三八《卖炭翁》作者:朝代1.何所营:
2.营:
3.翩翩:
4.敕:
5.黄衣使者白衫儿:
6.直:
中心:
三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朝代
1.酬乐天:
2.巴山楚水:
3.二十三年:
4.翻似:
5.长精神:
中心:
四十《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朝代
1.竹径:
2.禅房:
3.悦:
4.空:
5.万籁:
中心:
四一《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朝代
1.聊:
2.牵黄:
3.擎苍:
4.锦帽貂裘:
5.千骑:
6.太守:
7.孙郎:
8.尚:
9.节:
10.霜:11.会:
12.天狼:
中心:
四二《蝶恋花》作者:朝代
1.伫倚:
2.危楼:
3.望极:
4.黯黯:
5.烟光:
6.会:
7.拟把:
8.疏狂:
9.强乐:
10.衣带渐宽:
中心:
四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作者:朝代
1.雨疏风骤:
2.浓睡不消残酒:
3.卷帘人:
4.绿肥红瘦:
中心:
四四《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作者:朝代
1.觅封侯:
2.梁州:
3.关河:
4.尘暗:
5.梦断:
6.胡:
7.鬓先秋:
8.天山:
9.沧洲:
中心:
四五《书博山道中壁》作者:朝代
1.少年:
2.不识:
3.层楼:
4.赋:强:
5.识尽:
6.欲说还休:
7.却道天凉好个秋:
8.中心:
四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作者:朝代
1.八百里:
2.麾(huī)下:
3.炙(zhì):
4.五十弦:
5.翻:
6.塞外声:
7.作:
8.霹雳:
9.了却:
10.天下事:11.赢得:
12.可怜:
中心:
四七《四块玉•别情》作者:朝代
1.凭阑:
2.杨花雪:
3.斜:
4.中心:
四八《天净沙•秋》作者:朝代
1.残霞:
2.寒鸦:
3.飞鸿影下:
4.红叶:
5.黄花:
作者:中心:
四九《天净沙•秋思》作者:朝代
1.昏鸦:
2.断肠人:
3.天涯:
4.中心:
五十《水仙子•咏江南》作者:朝代
1.晴岚:
2.芰荷:
3.飐:
4.杀:
5.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