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并发症处理

合集下载

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

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

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1、液体渗漏原因分析: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是导致液体渗漏的主要原因,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

预防及护理: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需加强基本功训练外,还应妥善固定导管,避免患者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还要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束缚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2、静脉炎原因分析:静脉炎按其原因不同可分为化学性和感染性两种,主要症状有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且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预防及处理:护理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各个治疗环节;首选前臂静脉,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在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此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3、感染原因分析:操作者操作不熟练或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留置时间过久及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均有可能引发穿刺部位感染。

预防及处理: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

另外,操作前应检查留置针的包装有无破损及有效期;皮肤消毒范围应在8cm×8cm以上;穿刺成功后用无菌透明保护膜紧贴皮肤固定好。

4、留置针堵塞原因分析:造成留置针堵塞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高浓度液体输注后导管冲洗不彻底是造成导管堵塞的常见原因。

另外,留置针软管在血管内来回移动,造成血管内壁的损伤,使血小板聚集在受伤部位及套管尖端,形成血栓造成套管堵塞。

还有就是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和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等也是引起导管堵塞的原因。

预防及护理:①首先是对血液制品、高营养液、大分子药物输液时应选择较大直径静脉输注,并彻底冲洗管道。

②其次,要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因血管内壁损伤而导致血栓形成。

留置针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留置针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留置针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留置针是一种医疗设备,常用于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或输液的情况下,以便方便插入和拔出。

然而,尽管留置针在医疗行业中被广泛使用,但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介绍留置针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留置针引起感染的风险留置针插入患者身体内部,因此有可能引发感染。

这是因为人体皮肤上存在大量菌群,当插入留置针时,细菌可能进入患者体内并导致感染。

特别是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细菌滋生和扩散易如反掌。

此外,在更换或拔除留置针时没有正确操作也可能引起交叉感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意识提高。

他们应该正确使用无菌技术来插入和拔除留置针,并注意手部卫生与消毒。

另外,在安装和更换留置针时要坚持无菌原则,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此外,定期检查留置针及其周围皮肤的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更换,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二、留置针的不适引发疼痛和并发症留置针作为一种长期插入体内的设备,对患者而言可能会带来疼痛和不适感。

这主要是由于插管过程中对组织造成了创伤性损伤以及管腔直径较大所致。

此外,如果留置针安装不当或位置错误,还可能导致血流受阻或渗漏等并发症。

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医务人员应该在插入留置针前进行充分评估,并选择合适尺寸和材料的留置针。

他们应该使用专业技术和操作方法正确地插入留置针,并确保其位置正确。

此外,在插管后定期检查患者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或更换留置针。

三、留置针使用时间过长引起机械性损伤由于留置针需要长时间插入体内,其与周围组织的摩擦和刺激可能导致机械性损伤。

这包括组织纤维化、血栓形成以及留置针迁移等问题。

如果留置针使用时间过长未得到更换,还可能引发血流不畅或阻塞,并导致萎缩和坏死。

为了避免留置针的机械性损伤,医务人员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或更换留置针。

在选择合适尺寸和材料的同时,他们也应该关注留置针与周围组织之间的间隙以及管道通畅情况。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处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处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处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实用】医疗技术资料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处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

核心的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或套管,以及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

留置针分为开放式和密闭式,开放式分为普通型和安全型(防针刺伤型),密闭式分为普通型和安全型(防针刺伤型)。

适用于间歇性、连续性或每日静脉输液治疗,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够保护患者血管,减少患者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

【并发症】静脉炎【发生原因】1.无菌操作不严格。

2.留置针型号与静脉直径不适合,留置时间过长。

3.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

4.输液速度过快,输入液体微粒,长时间同部位输液或同一根血管反复多次穿刺。

5.血管弹性差、脆性大,长期输液患者。

【临床表现】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局部肿胀,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预防及处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静脉留置针必须一次性使用。

2.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位置便于牢固,躲开枢纽、静脉瓣等部位。

3.提高穿刺成功率,进针速度与角度要适当,避免损伤静脉内膜。

4.标准输液操作进程,削减微粒净化液体所致的静脉炎。

5.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心理盐水冲管,削减对血管的刺激。

6.严格控制留置工夫,成人一般为72~96h更换。

7.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者应加强营养,增强血管的修复能力和抗炎能力。

8.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不宜过度活动穿刺侧肢体。

9.立即拔出留置针,嘱患者举高患肢,增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10.局部应用硫酸镁湿敷、胶原液体赛肤润、喜疗妥软膏涂抹,胶原敷料安普贴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实用】医疗技术资料外用。

【并发症】液体渗漏【发生原因】1.与药物酸碱度、渗透压、浓度、毒性及Ⅰ型反常反应有关。

2.药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液体输入量、温度、速度、工夫、压力与静脉管径及舒缩状况是否符合,留置针对血管的刺激,拔针对血管壁的损伤。

留置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

留置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

留置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引言在日常医疗实践中,留置针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操作技术。

留置针的使用可以方便地进行药物输注、静脉血液采集等治疗和监测工作。

然而,近年来,关于留置针使用中出现的意外事件和不良后果的报道不断增加,引发了对其安全性和合理应用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当前留置针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主要问题1.1 针头感染风险高由于长时间插入体内或多次接触导致皮肤完整性被打破,在如此开放式环境中进行感染预防变得困难。

因此,在长时间保护管道通路后期(48 ~ 72小时)发生局部感染并非少数案例。

解决方法:加强手卫生操作培训:医务人员需要接受规范化培训,学习正确洗手程序以及消毒材料选择与操作方法。

及时更换留置针: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并追踪患者使用时间,并根据需要及时更换留置针,以减少感染风险。

1.2 留置时间长导致并发症增多留置针长时间插管可能会引起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患者和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并注意相关病情变化。

解决方法:优化管道长度:在確定治疗時間需求後,选择最合适的管道长度,默认使用较短版本,以减少内外注入液体对动静脉交界处的损伤及深部感染风险。

定期检查:医务人员需要经常观察患者是否有与静脉穿刺相关的不适或局部异常反应,并在发现异常时立即采取必要措施。

争取早除:缩小醫院內纖絡囊設身會生核賦理制純执行玛规模抑三测息称得维作好条件差机永看型出康地表签制系院下好称做从提平数这节力技防等确安醒共持活术所故编样目讨案为类共资改部个,尽量缩短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1.3 管道管理不规范临床操作中,一些医务人员对留置针管道管理存在差异化。

有时操作流程不符合标准,或忽视了手卫生、消毒程序等环节,容易导致感染等后果。

解决方法:制定操作指引:医院应该建立并完善留置针使用和管理的操作指南,并确保全体医务人员掌握并遵守相关规定。

技能培训与考核: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对留置针正确使用和管道管理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封管液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封管液, 如肝素盐水、生理盐水等
正确封管
封管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液 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时间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封管方法: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 行封管,如先抽回血,再注入封管 液
封管后观察:封管后要密切观察患 者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观察记录
观察患者静脉 留置针部位皮 肤颜色、温度、
导管堵塞的处理
确认堵塞原因: 如血液凝固、
药物结晶等
采取措施:如 使用肝素盐水 冲洗、更换导
管等
观察效果:如 血流速度、颜
色等
记录处理过程: 如时间、方法、
效果等
液体外渗的处理
立即停止输液,保持 针头在血管内
观察皮肤颜色、温度、 肿胀程度等变化
局部冷敷,减轻肿胀 和疼痛
必要时使用抗炎药物, 如氢化可的松等
操作前洗手,戴无菌手套
严格无菌操作
操作过程中避免接触皮肤、黏膜等 部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使用无菌物品,如无菌注射器、无 菌纱布等
操作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保持环 境清洁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血管
穿刺部位:选择易于固定、不易受压的部位,如手背、前臂等 血管选择:选择粗大、血流丰富的血管,如肱动脉、桡动脉等 穿刺角度:根据血管走向和血流方向,选择合适的穿刺角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症状:局部肿胀、疼痛、皮肤发红、 发热等
护理方法:及时处理,如冷敷、局 部压迫、使用抗炎药物等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留置针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包括血流缓慢、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 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皮肤发红等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包括保持适当的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使用抗凝药物等

留置针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怎么写

留置针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怎么写

留置针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引言留置针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用于在医疗过程中固定导管或者输液管在患者体内。

然而,尽管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非常便利,但它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本文将探讨留置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提高留置针的安全性和使用效果。

问题一:留置针导致感染的风险使用留置针时,最常见且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导致感染的风险。

留置针直接进入患者体内,若操作不当或者无法保持充分的清洁和消毒,就会引起细菌感染,并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整改措施:1.严格的操作规范:医务人员在插入和管理留置针时,必须遵循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卫生措施,包括正确的手部消毒、使用无菌器具、适当的穿刺角度等。

2.定期更换留置针:不同类型的留置针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超过使用时间限制的留置针容易滋生细菌。

因此,医务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厂家指示进行更换,以减少感染风险。

3.加强培训和教育:医院管理层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留置针使用和感染预防的认识,确保操作规范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问题二:留置针不良定位引发并发症留置针的定位是确保正确输送药物或提取血液的重要环节。

如果留置针位置不准确或不稳定,就容易引发并发症,如血管破裂、淤血、血肿等。

整改措施:1.专业培训及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医院应该确保留置针操作的医务人员接受过足够的专业培训,并且具备足够的实践经验。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和临床实战考核的人员才能进行该操作。

2.使用辅助工具:可借助超声引导或X线等影像学技术来辅助定位留置针的准确位置,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持续监测和及时干预:在留置针插入后,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反应和身体状况,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在必要时重新定位留置针。

问题三:不适当的留置针管理造成不便和疼痛不适当的留置针管理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适和疼痛感。

例如,当留置针固定不牢时,会导致移位,从而引起刺激和疼痛。

整改措施:1.建立规范的留置针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留置针管理制度,规范留置针的使用和维护,明确责任和流程,确保留置针固定牢固且舒适。

静脉留置针操作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静脉留置针操作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静脉留置针操作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留置针穿刺部位局部血管损伤,留置针固定不牢。

2.输液速度过快或输液压力过高。

3.留置针套管损伤或连接处松动。

二)临床表现液体从穿刺部位渗出,局部皮肤湿润,可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

三)预防和处理1.留置针固定要牢固,避免移位。

2.输液速度要适中,避免输液压力过高。

3.注意留置针套管的损伤和连接处的松动,避免渗漏。

4.对于已经发生液体渗漏的情况,及时更换留置针,进行局部处理和护理。

四、留置时间过长一)原因1.医生未及时更换留置针。

2.病人病情复杂,需要长时间留置针。

3.病人自身条件限制,无法更换留置针。

二)临床表现留置针周围皮肤炎症反应,病人出现局部疼痛、红肿、渗液等症状。

三)预防和处理1.医生应根据病人情况及时更换留置针。

2.对于需要长期留置针的病人,应定期更换留置针,避免留置时间过长。

3.病人应注意留置针周围皮肤的清洁和护理,避免感染和炎症反应的发生。

4.对于留置时间过长的病人,应及时拔除留置针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1.液体外渗是指在穿刺或输液过程中,由于针头刺破血管或针头滑出血管外,导致液体进入穿刺部位的血管外组织而引起。

此时,局部组织会出现肿胀、苍白、疼痛,输液也会受到影响。

如果药物有刺激性或毒性,还可能引起严重的组织坏死。

为了预防液体外渗,我们需要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经常检查输液管是否通畅。

同时,我们应该牢固固定针头,避免移动,嘱病人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

如果发生液体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

抬高肢体以减轻水肿,局部热敷可促进静脉回流和渗出液的吸收,减轻疼痛和水肿。

2.皮下血肿是指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的一种并发症。

此时,局部皮肤会出现淤血、肿胀等症状。

为了预防皮下血肿的发生,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

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静脉留置针操作和并发症预防处理

静脉留置针操作和并发症预防处理

静脉留置针操作和并发症预防处理一、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洗手、佩戴手套,检查材料是否齐全(静脉留置针、消毒棉球、透明敷料、透明药膜、止血带、酒精棉球、碘酒、注射器、药物等)。

2.动员患者,并告知操作步骤和可能的不适感。

3.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诊断等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针规格。

4.定位:找到合适的插管部位(通常选择掌静脉、前臂静脉或手背静脉)。

5.皮肤消毒:使用酒精棉球或碘酒对插管部位进行消毒。

6.注射麻醉剂(如局部麻醉剂),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7.选择插管技术:直视法或感觉法。

8.穿刺或插管:在合适的角度和深度下插入静脉留置针,注意插入时的平稳和稳定。

9.确认位置:使用注射器抽回血液,若出现血液回流则表示插管成功。

二、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处理:1.静脉内血栓形成:定期检查静脉留置针周围是否有肿胀、发热和疼痛等症状,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

避免插管时间过长,每72小时更换一次静脉留置针。

2.血管炎症:注意保持插管部位的清洁,每日进行皮肤消毒。

定期更换静脉留置针。

3.血栓性静脉炎:及时监测静脉留置针周围的情况,定期更换静脉留置针,避免使用过长时间。

适当加强肢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4.内外混入:使用洁净的操作手法,避免杂质进入针管内。

引流器端与患者身体相连的部分要保持最佳半径。

5.局部感染:每日检查静脉留置针周围是否有红肿、渗液等症状。

皮肤清洁时,使用温盐水或浸润皮肤的洗涤剂,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溶剂。

6.静脉穿透或穿透性损伤:遵循插管技术规范,一次插入成功。

穿刺时要避开同侧的动脉、神经及深静脉。

7.静脉内出血或血肿:穿刺时要避免过浅或过深,以及在动脉上施压的情况。

更换静脉留置针时,要及时施加压力,帮助止血。

8.针头脱出:每次注射药物前,要检查针头是否完好。

避免药液的压力过大。

9.颓绳压力损伤:避免颓绳在病人体内没有产生显著的弯曲状态。

10.针尖不在血管内:需要时,可更换针管并重插。

总结:静脉留置针的操作和并发症预防处理是临床医护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留置针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留置针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留置针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留置针是一种用于持续性输注药物的注射器,通常用于病人需要连续输注药物的情况下,例如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

留置针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 感染风险:由于留置针开口放置在皮肤下面,容易导致感染的风险。

如果针头清洁不彻底或消毒不严格,细菌就会进入血液循环,引起感染。

2. 过敏反应:有些人对留置针中的药物或材料过敏。

如果过敏反应发生在留置针插拔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例如呼吸困难、休克等。

3. 操作不当:留置针的插拔操作需要非常细心和耐心,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疼痛、不适或出血等并发症。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1. 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医护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留置针安全培训,学习如何正确地使用留置针、预防和治疗感染等知识。

2. 严格执行消毒和清洁标准:在每次使用留置针前,医护人员需要对针头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针头干净、卫生。

3. 加强操作规范: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留置针的插拔操作,包括正确的插拔方法、避免过度用力等。

4. 定期更换留置针:定期更换留置针可以有效避免细菌滋生和过敏反应的发生。

5. 建立患者沟通渠道:告知患者使用留置针的必要性和注意事
项,提醒他们注意保持针头清洁和消毒,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用于静脉输液或药物注射。

在医疗护理过程中,静脉留置针的使用频率较高,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漏血、感染等。

本文将针对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1. 问题分析:在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漏血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主要原因可能包括穿刺时未完全把控好静脉、静脉通道未扎牢等。

2. 对策:在穿刺前,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穿刺位置准确,并在成功穿刺后将留置针的固定带扎牢,避免因活动而导致漏血。

在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观察留置点情况,及时处理漏血现象,避免造成感染等问题。

二、静脉留置针感染的问题分析及对策1. 问题分析:静脉留置针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会导致局部感染,甚至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常见的感染原因包括操作不当、清洁消毒不到位等。

2. 对策:在留置针使用前,应对留置点进行充分的清洁和消毒,确保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在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应及时更换留置点,避免留置时间过长导致感染。

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留置针,应及时拔除并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1. 问题分析: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堵塞的情况,造成输液或药物注射困难。

常见的原因包括血液凝固、留置时间过长等。

2. 对策:在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留置针进行护理,确保通道通畅,避免出现堵塞现象。

在输液或注射时,注意调整流速和药物浓度,避免造成血管刺激而导致堵塞。

对于已经堵塞的静脉留置针,可以尝试使用一定的方法进行通畅,如用生理盐水冲洗等。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充分重视,在使用过程中进行严格管理和护理,这些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在穿刺前和留置期间要加强监护,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以提高留置针的使用效果,确保患者的安全。

也要不断总结经验,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为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提供更好的保障。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护理课件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护理课件

对于需要长时间输液的患者, 应选择较长的留置针型号。
定期更换敷料和肝素帽
定期检查留置针周围皮肤情况,保持 干燥清洁。
更换敷料和肝素帽时,应遵循无菌操 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
及时更换敷料和肝素帽,避免细菌污 染。
注意观察和记录 01 02
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留置针的作用、 注意事项和常见并发症。
02
定期冲管,保持导管通 畅,避免高渗性、高粘稠 性药物。
04
若出现导管堵塞,可采 用尿激酶溶栓或更换导 管的方法处理。
液体渗漏
01
02
03
04
皮下血 肿
导管断裂
静脉炎的处理与护理
01
02
静脉炎预防
静脉炎护理
03 静脉炎处理
导管堵塞的处理与护理
导管堵塞预防
定时检查肝素帽是否拧紧,防止血液 逆流堵塞导管。每次输液前,检查有 无回血,有回血方可继续输液。
导管堵塞处理
若上述方法不能解决问题,应考虑拔 除导管。
导管堵塞护理
若发现导管堵塞,应先检查原因,若 为一般性导管堵塞可采用加压冲洗。 若为凝血块导致的堵塞可用肝素液回 抽。
液体渗漏的处理与护理
液体渗漏预防
手术取出。
提高穿刺技 术
定期进行穿刺技术培训,提高护 士的穿刺技能和经验。
选择合适的血管,尽量选择粗、 直、弹性好的血管进行穿刺。
掌握正确的进针角度和力度,避 免反复穿刺,减少对血管的损伤。
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型号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血管 情况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型号。
对于血管较细或较脆弱的患者, 应选择较小的留置针型号。
指导患者保持留置针周围皮肤干 燥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和接触水。

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试题

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试题

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试题1、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的并发症是? [单选题]A. 静脉炎B. 血栓形成(正确答案)C. 出血D. 感染2、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应定期更换的原因是? [单选题]A. 避免感染(正确答案)B. 避免压迫神经C. 避免皮肤损伤D. 避免静脉损伤3、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应定期更换的时间一般为? [单选题]A. 24小时B. 48小时C. 72小时(正确答案)D. 96小时4、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应定期更换时,更换新针前应该先进行? [单选题]A. 擦拭皮肤B. 消毒皮肤(正确答案)C. 拔出旧针D. 注射抗生素5、静脉留置针进针时应避免的动作是? [单选题]A. 迅速插入B. 缓慢插入C. 旋转插入(正确答案)D. 抬高插入6、静脉留置针留置后应定期观察患者的哪些情况? [单选题]A. 皮肤颜色B. 针头位置C. 静脉通畅情况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7、静脉留置针留置后患者应避免做哪些运动? [单选题]A. 弯腰(正确答案)B. 抬高手臂C. 洗澡D. 喝水8、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有红肿、疼痛,可能是哪种并发症? [单选题]A. 感染B. 静脉炎(正确答案)C. 血栓形成D. 静脉穿透9、静脉留置针留置后应定期更换时,应该先准备哪些物品? [单选题]A. 消毒纱布B. 新的留置针C. 消毒酒精D. 手套(正确答案)10、静脉留置针留置后应定期更换时,应该先进行哪些操作? [单选题]A. 擦拭皮肤B. 消毒皮肤(正确答案)C. 拔出旧针D. 注射抗生素11、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需要固定,固定方法不正确可能导致的并发症是? [单选题]A. 静脉穿透(正确答案)B. 静脉炎C. 皮肤损伤D. 血栓形成12、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固定时应避免使用哪种材料? [单选题]A. 胶布(正确答案)B. 纱布C. 胶带D. 绷带13、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固定时应避免固定过紧,防止? [单选题]A. 静脉穿透B. 静脉炎C. 血栓形成(正确答案)D. 皮肤损伤14、静脉留置针留置后应遵守哪些原则来预防并发症? [单选题]A. 定期观察B. 定期更换C. 定期消毒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15、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有疼痛、渗血,可能是哪种并发症? [单选题]A. 血栓形成B. 静脉穿透(正确答案)C. 静脉炎D. 感染16、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应定期更换的目的是? [单选题]A. 避免感染(正确答案)B. 避免压迫神经C. 避免皮肤损伤D. 避免静脉损伤17、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固定时应避免使用哪种固定方法? [单选题]A. 胶布(正确答案)B. 纱布C. 胶带D. 绷带18、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固定时应避免固定过紧的原因是? [单选题]A. 防止感染B. 防止皮肤损伤(正确答案)C. 防止压迫神经D. 防止静脉损伤19、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有红肿、发热,可能是哪种并发症? [单选题]A. 静脉穿透B. 感染C. 血栓形成D. 静脉炎(正确答案)20、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应定期更换的时间间隔是多久? [单选题]A. 24-48小时B. 48-72小时C. 72-96小时(正确答案)D. 96-120小时。

留置针穿刺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规范

留置针穿刺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规范

留置针穿刺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规范(一)穿刺失败预防及处理规范1.加强护士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穿刺成功率。

2.穿刺后不宜在血管内反复探索,防止针尖钝化,如穿刺不成功拔出后应换新的留置针重新穿刺。

(二)静脉炎预防及处理规范1.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血管通道器材。

2.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3.选择合适的血管和穿刺部位,避开静脉瓣及关节处,首选前臂背侧血管。

4.免反复穿刺于同一血管。

5.每日评估留置针使用情况,按要求时间正确留置导管。

6.出现静脉炎时,立即拔出导管,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1) 停止在此部位穿刺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 95%酒精或 50%硫酸镁热湿敷,每日两次,每次 20 分钟。

(2) 中药治疗。

(3) 超短波理疗,每日 2 次,每次 30 分钟。

(4) 喜辽妥+湿热敷:于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均匀涂抹喜辽妥,并以保鲜膜包裹,用温热毛巾湿热敷,每日 3 次,每次 20 分钟。

(肿内新技术)(5) 水胶体敷料+湿热敷:先用生理盐水将局部皮肤清洗干净、待干,根据静脉炎范围选择相应尺寸水胶体敷料,将水胶体敷料粘贴于发生静脉炎的血管处皮肤上,若症状严重者,沿静脉走向均匀涂抹一层水解胶,宽度约 8-10cm,然后再贴水胶体敷料,并以保鲜膜包裹,用温热毛巾湿热敷,每日 3 次,每次 20 分钟,遇潮湿或污染随时更换水胶体敷料。

(肿内新技术)(6) 应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的变化并记录。

(三)导管堵塞预防及处理规范1.封管前使用适量的生理盐水冲管,选择合适的封管液。

2.采用正压封管法。

3.输入两种以上高浓度液体时中间应该使用生理盐水冲管;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4.发生导管堵塞时,应分析堵管原因,不能强行推注生理盐水。

5.确认导管堵塞时,立即拔出导管,应遵医嘱及时处理并记录。

(四)导管脱出预防及处理规范1.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妥善固定,每班做好交接班。

2.对于神志不清、烦躁的病人可实行保护性约束,并在留置针注射部位加套保护套。

浅静脉留置针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浅静脉留置针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浅静脉留置针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导管堵塞
处理流程:发现导管堵塞→查找堵塞原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可用注射器回抽,严禁将凝固的血块推进血管内,如上述处理后通畅继续输液;如不通畅拔除重注)→安抚患者及家属。

(二)皮下血肿
处理流程:出现皮下血肿→立即拔针→用静脉贴覆盖穿刺口,拇指按压,增加按压面积→安抚患者→若血肿过大→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24小时内局部冷敷,24小时后50%硫酸镁湿热敷)→更换注射部位→做好床旁交接班。

(三)液体渗漏
处理流程:出现药液外渗→立即停止输液→局部按压→安抚患者→更换注射部位→另选血管重新穿刺(如系化疗药物、血管收缩药等特殊药物应报告医生、护士长)→根据渗出药液的性质,遵医嘱处理→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四)静脉炎
处理流程;出现静脉炎症状→立即拔除患处留置针→更换输液部位→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如患肢抬高20~30°,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2%利多卡因湿敷;芒硝或马铃薯片外敷;如全身感染症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五)穿刺部位皮肤感染
处理流程:穿刺部位出现感染症状→立即拔除患处留置针→安抚患者及家属→更换注射部位→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局部涂消炎药或药膏)→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置针并发症处理
不管是外周静脉留置针还是 CVC、PICC、输液港,留置期间都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

因此,对各种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维护及各种并发症的认识、预防及处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整理了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常见 9 种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炎
静脉炎是由物理、化学及感染等因素对血管内壁的刺激而导致血管壁的炎症表现,常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紧绷及胀感,沿着注射部位的血管会产生条索状的红线,触诊时有发热、发硬的感觉。

原因:与导管针的材质、长度和管径大小有关,此外,操作人员的技术不佳、不适当的穿刺部位、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固定方法不当、输入液体的酸碱度太强或由于药物不相容而造成沉淀、病人血管条件差等因素有关。

预防: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选择套管柔软的留置针,避免在靠近神经、关节部位处穿刺,尽量不用下肢静脉。

位置便于固定,力争一次穿刺成功。

3. 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4. 留置期间指导患者不宜过度活动穿刺侧肢体。

5. 每次输液前后,均应观察穿刺部位和静脉走行有无红、肿,询问病人有无疼痛与不适。

处理:
1. 立即拔管,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2. 局部外用药物,如喜辽妥软膏、硝酸甘油贴、山莨菪碱等外涂以及硫酸镁或土豆片湿敷。

3. 新型敷料如水胶体透明贴等也有较好的效果。

详见:静脉炎处理不麻烦,新型敷贴解决大问题。

渗出和外渗
药物渗出是指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药物外渗是指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原因:针头脱出与持续滴注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高是发生外渗的原因。

局部机械性压迫、酸碱平衡失调及药物的直接作用是导致药液外渗后组织坏死的原因。

预防:
1. 熟练的穿刺技术、认真负责的责任心是避免药物外渗的基础。

2. 妥善固定导管,输液期间加强巡视,告知病人有不适及时报告。

3. 避免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

4. 对于高危药物,应直接选择弹性好、管径大、血流好的血管进行穿刺,并适当稀释药物,静脉化疗药物输注前后都应先滴注适量的生理盐水。

5. 对于需要长期输注的病人,提倡使用 CVC/PICC/ 输液港等,尤其是化疗药物。

处理:
1. 发生外渗后停止在原部位静脉滴注,抬高肢体,针对不同的药物进行局部外敷和局部拮抗封闭疗法。

2. 一般冷敷适用于化疗药物(奥沙利铂及长春新碱等除外)及一些非缩血管性药物所致的渗漏;热敷适用于血管收缩剂所致的渗漏。

3. 湿敷药物常选用山莨菪碱,适用于高渗液、阳离子溶液及血管收缩剂引起的渗漏;氢化考的松冷盐水局部湿敷适用于化疗药物引起的渗漏;硫酸镁一般只用于血管通透性高引起的外渗。

一些中药外敷效果也较肯定。

特殊药物根据说明书进行处理。

4. 局部拮抗封闭的常用药物有 0.25%~1% 的奴夫卡因、1% 普鲁卡因加氢化考的松、维生素 C 等。

化疗药物外渗后的处理请点击:药物外渗怎么处理?细说化疗药物外渗的治疗和护理
穿刺点感染
注射部位出现疼痛、肿胀、发热等表现,穿刺点有脓性分泌物,体温上升等。

原因:无菌技术操作不当;所使用的物品遭到污染;出汗、渗血、渗液等未及时更换敷贴。

预防及处理:
1. 严格执行手卫生及无菌技术。

2. 固定适当,敷贴有卷边、松动、潮湿等及时更换。

3. 发生感染时,局部先涂消毒剂,等候 2 min 后再拔针,并用无菌敷贴按压。

必要时收集渗出液送检。

遵医嘱用药及对症处理。

皮下血肿
注射部位周围皮肤颜色改变,呈青色,局部可有肿胀。

原因:操作手法不熟练,针头穿过血管壁,拔针后按压方法不正确,导致血液外漏。

尤其是老年人、血管脆性大、过度消瘦以及凝血功能障碍或使用抗凝剂的病人。

预防及处理:
1.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

2. 如一侧穿刺不成功,可改为对侧穿刺,禁止在原穿刺点反复穿刺。

3. 拔针后在注射部位加压,按压时间至少 3~5 min。

4. 小血肿无需特殊处理;大血肿早期可冷敷,48 h 后再用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血栓性静脉炎
沿着静脉走向的疼痛、压痛,可能有注射部位周围皮肤颜色的改变、注射部位药物渗漏等。

原因:输注刺激性的药物和溶液;针头斜面损伤静脉。

预防及处理:
1. 避免重复多次的穿刺致损伤静脉;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下肢静脉进行穿刺;根据药物说明书对药物进行稀释等。

2. 卧床休息,抬高肢体,患肢抬高略超过心脏水平。

根据临床状况和医嘱用药,加强静脉血管的保护,急性期患者需使用扩血管、抗凝及溶栓药物,发热患者需输注抗生素。

导管堵塞
输液时滴速减慢或不滴。

原因:注射部位选择不当致导管弯曲、折叠;输液微粒堵塞导管;输液结束回血未及时处理,等。

预防及处理:
1. 选择粗直的血管,避免在曲肘、关节部位以免导管弯曲。

2. 注意无菌操作,正确抽吸药液,避免微粒污染。

输液终端滤器是解决微粒危害的理想措施。

3. 选择合适的封管液浓度及用量,正确的冲封管。

采取正压封管,即边推注封管液边夹紧留置针塑料管上的夹子,夹子尽量夹在塑料管的近心端。

4. 输液期间加强巡视,避免回血堵管。

5. 发生堵管的时候,切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液,正确的方法是可以将肝素帽或正压接头拧下回抽,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胶布灼伤
局部发红,贴胶带的部位有烧灼感或痒感,当撕除胶布时有皮肤的损伤。

原因:对胶布过敏;贴了太多的胶布或张力黏贴胶布。

预防及处理:
1. 避免使用过多胶布;避免张力性粘贴胶布;涂上皮肤保护剂;更换胶布品种,选择低致敏胶带。

2. 在患部涂上无菌药膏促进皮肤损伤愈合。

导管脱出
原因:规定不规范。

预防及处理:
1. 妥善固定导管,延长管应 U 形或 S 型固定,以利于导管受外力牵拉时有一定的余地。

2. 在更换敷料时应向心揭开敷料。

3. 加强宣教,指导患者置管侧肢体勿负重或过度活动。

4. 神志不清者,加约束带约束另一上肢,以免把针头拔出。

5. 如已滑脱,局部按压至不出血。

神经损伤
肢体出现麻木、刺痛感,相应关节功能受限,或穿刺血管时病人感到剧痛,难以忍受,过后出现神经支配相应部位的麻木、无力、功能障碍等外周神经损伤的症状。

原因:穿刺针刺伤神经;约束带或绷带太紧;使用固定板时未加衬垫等。

预防及处理:
1. 使用固定板时需适当地加衬垫,并适当固定,避免浅表神经受压。

2. 熟悉手部神经与血管的解剖结构与走向,进针的深度应根据病人体型胖瘦及血管显露情况而定,尽可能一次成功;当病人出现剧痛时,更换穿刺部位,避免损伤外周神经。

3. 发生神经损伤后,通知医师,患肢不宜过多活动,可用理疗、红外线、超短波照射,也可给予维生素 B12、维生素 B1 肌内注射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