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沉降变形观测方案、元件埋设及保护
沉降观测标埋设交底
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中铁十局石济客专济南枢纽I标沉降观测标埋设交底一、路基沉降观测1.1路基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1)路基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
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应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测点的设置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应针对施工掌握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2)路基面和地基沉降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便于测点看护,集中观测。
(3)路基面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 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观测断面。
(4)一般路基填筑至路基基床表层顶面后,在路基面设观测桩,进行路基面沉降观测,时间不少于6个月。
(5)监测断面的布设应先定好路基两端过渡段的监测断面,再根据相应原则布设非过渡段路基的监测断面。
(6)测点及元器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标设准确、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及人为因素的破坏。
1.2 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及元件布设1、观测断面的设置及观测断面的观测内容、元件的布设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压缩层厚度、路堤高度、地基处理方法、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要求具体确定。
2、B1型监测断面: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3个,施工完基床底层后,预压土填筑前,距左右线中心3.1m处于基床底层顶面埋设2个沉降监测桩,其余1个于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的基床表层顶面上,沉降板位于路堤中心,沉降板每断面设置1个,布置于双路线路基中心,位移观测桩分别位于两侧坡脚各2米、10米处,并与沉降观测桩、沉降板位于同一断面。
3、B2型观测断面:除包括沉降观测桩、沉降板和位移观测桩,还应当布设剖面沉降管位于基底。
1.3观测板设置及元件布设1、观测板由钢筋混凝土底板(50cm×50cm,厚3cm)、金属测杆(φ20mm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直径φ50mmPVC管)组成。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待打印)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待打印)
在工程监测中,沉降观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及时准确地监测工程
地基的沉降情况,从而为工程安全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介绍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包括观测方法、仪器设备、观测点设置、数据处理等内容。
1. 观测方法
沉降观测一般采用水准仪法和全站仪法两种方法进行。
水准仪法适用于平面小
面积的场地,全站仪法适用于大面积地域,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进行沉降观测。
2. 仪器设备
进行沉降观测需要使用水准仪、全站仪、测量杆等仪器设备。
对于高要求的沉
降观测,应选择精确度高、稳定性好的仪器设备,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观测点设置
在选择观测点时,应根据工程地基的实际情况确定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观测
点的设置应覆盖整个工程地基区域,保证对工程地基沉降情况的全面监测。
4. 数据处理
在沉降观测数据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对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分析。
通过数
据处理,可以得到工程地基的沉降速率、趋势等关键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结语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是工程监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观测方法和
数据处理,能够有效监测工程地基的沉降情况。
在实际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沉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提供保障。
铁路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要求参考资料
路基工程1、路基沉降变形观测(1)路基沉降观测控制标准无砟轨道地段路基可压缩性地基均进行沉降分析。
按照《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4.1.4 条:路基在无砟轨道铺设完成后的工后沉降,应满足扣件调整和线路竖曲线圆顺的要求。
工后沉降一般不应超过扣件允许的沉降调高量15mm沉降比较均匀、长度大于20m的路基,允许的最大工后沉降量为30mm并且调整轨面高程后的竖曲线半径应能满足下列要求:2R Sh> 0.4V sj式中:R Sh——轨面圆顺的竖曲线半径(m;V sj――设计最高速度(km/h)。
(2)一般规定1)观测的目的是通过沉降观测,利用沉降观测资料分析、预测工后沉降,指导进行信息化施工,必要时提出加速路基沉降的措施,确定无砟轨道的铺设时间,评估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确保无砟轨道结构的安全。
2)路基上无砟轨道铺设前,应对路基沉降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路基的工后沉降和沉降变形满足无砟轨道铺设要求。
3)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 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
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延长观测时间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
4)评估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对原始记录资料存在疑问,要进行必要的检查。
(3)沉降观测的内容路基变形监测的内容主要有:路基面沉降变形监测、路基基底沉降监测、既有线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地基土深层沉降监测。
(4)沉降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沉降观测装置应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装置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根据经验,埋设的观测设施的有效性以及对其保护是否得力是决定整个观测工作成败的关键。
各部位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
路基沉降观测断面及观测断面的观测点的布置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布设,并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方法、路堤高度、地形地势的起伏情况、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观测方法和工期要求核对设计资料,根据施工核对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沉降观测标埋设交底
沉降观测标埋设交底中铁⼀局京⽯客运专线JS-2标段⼀分部沉降观测标埋设交底(⼀)路基观测标(1)沉降观测内容1)路基⾯的沉降变形观测2)路基基底沉降观测3)过渡段沉降观测(2)沉降观测断⾯和观测点的设置1)观测断⾯布置原则沿线路⽅向的间距⼀般不⼤于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度⼩于5m的路堤、对于CFG桩加固⾄岩⽯的地段可放宽到100m。
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地段应适当加密。
路堤与不同结构物的连接处应设置沉降观测断⾯,每个路桥过渡段设置距离桥头5m、15m、35m处分别设置⼀个沉降观测断⾯,每个横向结构物每侧各设置⼀个观测断⾯。
路堤段均采⽤堆载预压,路堤地段采⽤Ⅰ、Ⅱ、Ⅲ、型监测断⾯,Ⅱ型断⾯仅在桥头布置,⼀般每间隔3个Ⅰ型监测断⾯设置⼀个Ⅲ型监测断⾯。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采⽤Ⅳ型监测断⾯。
①Ⅰ型监测断⾯:沉降监测桩每断⾯设置5个,施⼯完基床底层后,预压⼟填筑前,距左右线中⼼4.7m处于基床底层顶⾯埋设2个沉降监测桩,其余三个于基床表层施⼯完成后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及距两侧路肩1m处的基床表层顶⾯上,沉降板位于路堤中⼼,基底铺设碎⽯垫层的地段埋设于垫层顶⾯,基底设混凝⼟板地段置于板顶⾯,随填⼟增⾼⽽逐渐接⾼测杆及保护套管。
②Ⅱ型监测断⾯:包括沉降监测桩与定点式剖⾯沉降测试压⼒计,沉降监测桩每断⾯设置5个,埋设⽅法同I型监测断⾯;定点式剖⾯沉降测试压⼒计位于路堤中⼼,基底铺设碎⽯垫层的地段埋设于垫层顶⾯,基底设混凝⼟板地段置于板顶⾯。
③Ⅲ型监测断⾯:包括沉降监测桩、沉降板、和剖⾯管。
沉降监测桩每断⾯设置3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及距两侧路肩1m处的基床表层顶⾯上;沉降板位于路堤中⼼,底板埋设于基床表层顶⾯上,随填⼟增⾼⽽逐渐接⾼测杆及保护管套,横剖⾯管埋设于路堤基床碎⽯垫层顶⾯处。
④Ⅳ型监测断⾯:于横向结构物顶部沿横向结构物的对⾓线⽅向铺设剖⾯沉降管。
横向结构物两侧边缘各2m处设置⼀个I型观测断⾯。
桥梁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桥梁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一、观测点的设置原则1.1承台观测标设置两个观测标,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
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1.2墩身观测标当墩全高大于14m时(指承台顶至墩台垫石顶),需要埋设两个观测标,位于墩身两侧中心距地面0.5m处;当墩全高小于等于14m时,埋设一个桥墩观测标,具体埋设位置见图示:桥梁墩身、承台观测标设置位置1.3桥台观测标原则上应设置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测点数量不少于4处,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背墙两侧(横桥向)。
1.4梁体观测标现浇梁逐孔设置观测标,设观测标的每孔简支梁设置观测标6个,分别设置在支点、跨中。
桥梁梁体徐变观测平面布置图桥梁梁部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测点1,2,3,4构成第一个闭合环,测点3,4,5,6构成第二个闭合环。
所有观测线路在形成闭合环以前必须置镜两次以上,以保证不会形成相关闭合环。
并以固定端其中一点为固定点,其他点相对于该点的沉降。
梁体徐变观测标观测方向桥梁梁部徐变观测水准路线示意图桥梁墩台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二等精度平差),沉降观测点位布设于墩台两侧,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墩身观测标观测方向工作基点桥梁墩台沉降观测水准路线示意图123456二、观测元件埋设技术要求2.1承台观测标沉降观测桩:选择Φ20mm钢筋,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埋置深度不小于0.1m,高出埋设表面3mm,表面做好防锈处理。
完成埋设后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如图所示承台观测标设置示意图2.2墩身观测标采用φ18mm不锈钢加工制作,全长120mm。
见图所示:2.3观测技术要求1、承台施工完成后,就要开始进行沉降首次观测,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公路工程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公路工程项目名称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编制:复核:审批:项目部XXXX年XX月XX日一、工程概况XXXXXXXXXXXXXXX为新增国道主干线XXX胶南至海晏公路的重要关联路段,本项目起点位于XXX,终点位于XXX,路线全长XXXXkm,施工范围为:KXX+000~KXX+000,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
桥涵设计汽车荷载采用公路-Ⅰ级。
本标段工程量主要有:路基主线XXXXkm、匝道XXXXkm,主线大桥XX座、通道桥XX座、匝道中桥XX座,涵洞XX道,分离式立交XX处,互通式立交XX处,服务区XX处。
二、编制及测量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2、《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8-2009);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1);5、设计图纸;6、设计院交桩成果;7、控制点加密成果。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本标段所有高填深挖路段。
四、观测目的及范围1、观测目的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按预期目标顺利进行,必须对路基及高边坡进行沉降观测,以便充分了解边坡和路基的沉降值,沉降变化趋势和稳定情况,从而控制高填土和深挖方速率。
在实际填筑中应严密监视各种埋设仪器的观测指标,及时进行综合分析而定。
根据沉降量资料分析确定规定日期后沉降是否满足要求,根据沉降变化情况指导施工,确保全线施工质量。
2、观测范围本标段的范围KXX+000-KXX+000,包括KXX+677-KXX+000,323M的高填土路基;KXX+000-KXX+659左侧深路堑;KXX+103-KXX+655右侧深路堑;KXX+755-KXX+019左侧深路堑;KXX+267-KXX+444左侧深路堑;KXX+469-KXX+589左侧深路堑;KXX+210-KXX+390左侧深路堑;KXX+703-KXX+906左侧深路堑;KXX+219-KXX+424右侧深路堑;KXX+036-KXX+234左侧深路堑;KXX+716-KXX+925右侧深路堑。
变形观测工作基点的埋设要求
变形观测工作基点的埋设要求变形观测工作基点是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监测地表的变形情况,包括地层位移、地震活动、地裂缝等。
为了确保变形观测工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基点的埋设要求必须严谨并且符合一定的标准。
本文将从土壤环境、设备选择、基点布设、数据传输等方面,对变形观测工作基点的埋设要求进行详细阐述。
一、土壤环境要求1. 土壤稳定性:基点埋设的位置应选择土壤稳定、没有严重沉降的地段,避免因土壤松动或下沉而影响变形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2. 土壤干燥程度:埋设基点的地段应尽量选择干燥的土壤环境,避免因水分渗透导致基准点移位或者设备损坏。
3. 土壤密实度:基点埋设的土壤密实度要求适中,过于松散或者过于紧密的土壤都会对基点稳定性和变形观测数据产生负面影响。
二、设备选择要求1. 基准点:基准点应选择高硬度、耐腐蚀、不易氧化的材料,以确保观测基准点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变形观测仪器:变形观测仪器应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以满足对地表变形微小变化的精确监测需求。
3. 电源设备:如有需要,应选择符合防水、防潮要求的电源设备,确保变形观测仪器的正常运行。
三、基点布设要求1. 基准点密度:根据监测范围和监测要求,基准点的布设密度应合理确定,保证对地表变形全面、细致的监测。
2. 基点布设方式:基准点的布设方式应尽量采用固定方式,如混凝土浇筑或者钢筋埋设等方式,避免因地基松动而造成基准点位移。
3. 基准点标识:每个基准点应有清晰的标识,包括编号、坐标等信息,以便后期监测和数据管理。
四、数据传输要求1. 传输稳定性:基点所处位置应能够保证通讯信号的稳定传输,避免因通讯故障造成数据丢失或者延迟。
2. 数据存储:基点应有数据存储功能,可以自动记录并储存观测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3. 数据传输安全:传输的数据应具有加密保护功能,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或篡改,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基本技术要求
沉降观测基本技术要求一、沉降变形观测首次开展工作的时间性要求:1、桥梁:从承台施工完成后就要进行首次观测,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将回填不再使用,随施工的逐步进行依次进行墩身、桥台、梁体的变形观测。
2、隧道:从一段水准基点间隧道填充或底板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观测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
3、路基:路堤地段从路基填土开始进行沉降观测,路堑地段从级配碎石顶面施工完成后开始观测(换填地段从换填底层开始进行)。
路基填筑完成后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六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
4、涵洞:从涵洞主体施工完成后开始观测。
二、沉降变形观测元件埋设的技术要求:1、桥涵:承台观测标:埋设Φ20mm钢筋,表面高出3mm,位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和右侧大里程墩身观测标:埋设Φ14mm不锈钢螺栓,表面露出20-30mm。
位于墩身两侧高出地面0.5-1m桥台观测标:原则应设置在台顶,测点不少于4处,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背墙两侧。
梁体观测标:简支梁的一孔梁设置观测标六个,位于两侧支点和跨中;连续梁根据不同跨度,分别在支点、中跨跨中及边跨1/4跨中附近设置,三跨以上连续梁布置相同。
涵洞观测标:测点设置于涵洞两侧的边墙上,在涵洞进出口及涵洞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每座涵洞测点数量为6个,涵洞填土后观测点可从边墙移到帽石上,涵洞进出口的帽石上各设置两个测点,位于帽石两侧位置。
桥台观测标、梁体观测标、涵洞观测标埋设元件同承台观测标2、隧道:每个观测断面设置2个沉降观测点,分别设置在隧道中线两侧各6.24m处;明暗交界、围岩级别、衬砌类型变化处及变形缝处每个观测断面设置4个沉降观测点,分别设置在中线两侧各约6m和变形缝前后各0.5m处。
3、路基:一般路堤地段观测断面包括沉降观测桩和沉降板,沉降观测桩每断面设置3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左右线中心两侧各3.2m处;沉降板每断面设置1个,布设于双线路基中心。
软土、松软土路堤地段观测断面一般包括沉降观测桩、沉降板和位移观测桩。
沉降观测实施细则
中铁五局沪昆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HKJX-2标项目二分部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编制:复核:审核:批准:二零一一年六月1 总则 (1)2 组织机构 (1)3 仪器设备配置 (4)4 沉降变形观测 (5)5 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12)6 桥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21)7 文件管理 (30)8 保证措施 (37)1.1 新建沪昆客专江西段采用无砟轨道结构形式,要求线下工程工后沉降必须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需要,而沉降观测及其分析评估作为判定线下工程工后沉降是否达到设计预期值的唯一依据,是决定无砟轨道铺设时间的关键。
要做好线下工程工后沉降的预测,就必须对线下工程进行精确、系统的沉降变形观测,并对观测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
1.2 为满足沪昆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我部管段对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系统的技术要求,确保沉降观测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及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为评估预测线下工程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无碴轨道铺设时间,确保铺设质量,制定本细则。
1.3 本细则适用于沪昆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我部管段线下工程施工期及正式验收通过前的沉降变形观测。
2 组织机构2.1 组织机构项目分部成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组,设组长、副组长、组员、技术负责人、资料员、观测小组。
项目经理部常务副经理罗成江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练东海任常务副组长,项目副总工程师兼工程部长沈志任副组长,各架子队队长、技术主管昌天云、米晓华、周尚华、潘金、许海、颜林、雷小平、缑宝峰任组员,工程部工程师王敏任技术负责人,资料员待定;各架子队根据工程进展成立1~3个沉降观测小组,在后续施工中,根据工程进度相应增减观测小组数量,实行动态管理。
每小组3~4人,其中小组长1人,组员2 ~3人。
经理部另成立连续梁施工专门监控测量小组6人,其中测量4人,计算2人。
2.2 工作职责2.2.1 观测组组长职责2.2.1.1 负责组织制订本部管段的沉降观测管理制度;2.2.1.2 对各架子队之间的接口进行协调,必要时对沉降观测任务根据观测断面密度及地形起伏进行划分;2.2.1.3 督促工程部给观测小组配齐配足相应的观测设备;督促综合部给各架子队配足沉降观测人员、给观测小组配足相应的交通工具,确保观测工作快速有序地进行;2.2.1.4 负责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沉降观测各项工作;2.2.1.5 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分析评价会议,分析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并对最终结果负责。
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
沉降变形观测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目的:为保证安达东制梁场梁场沉降变形观测的观测质量,使沉降变形观测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哈齐铁路客运专线安达东制梁场台座沉降及梁体徐变变形观测作业及箱梁正式验收通过前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未包括的内容,应按相关现行铁路设计规范、规定执行或另行研究确定三、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2.《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5.《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6.《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7.《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8.《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9.铁道部有关规定;四、资源配置1、人员设置2、主要仪器1.根据沉降变形相关要求埋设水准点及观测标.2.单独建立国家二级水准测量沉降变形监测网,相关技术要求见下表:沉降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冻土线以下。
3.按规定监测项目和频率进行全过程监测和记录,并按规定格式和内容提交观测数据,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全面。
4.根据测量资料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数据分析。
六、沉降变形观测基本要求:1. 每次观测前,检查仪器和设备是否完好。
2.严格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首次(即零周期)观测应进行往返观测,并取观测结果的中数,经严密平差处理后的高程值,作为变形测量初始值。
3.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
4.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5.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一、引言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是对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或运营过程中路基沉降、变形等问题进行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手段,能够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为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针对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1.沉降观测点布设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位置。
通常情况下,观测点要覆盖整个路基范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观测。
观测点要均匀分布,覆盖各种地质条件和工程环境。
2.观测点标志设置在观测点处设置具有固定位置的标志物,如地脚螺栓等,确保观测点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标志物要固定可靠,不受外力影响。
3.观测设备选择根据观测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沉降观测设备。
常用的观测设备有测水管、水准仪、全站仪等。
在选择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进行校准和养护。
4.观测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
常用的观测方法有静态观测、动态观测、连续观测等。
观测方法要与设备配套,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观测频率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监测的需要,确定观测的频率。
通常情况下,初期观测频率要高,随着工程的进行,观测频率可以逐渐降低,但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1.观测点布设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变形观测点的布设位置。
观测点要能够反映工程变形的情况,覆盖整个工程范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观测。
2.观测点标志设置在观测点处设置具有固定位置的标志物,确保观测点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标志物要固定可靠,不受外力影响。
3.观测设备选择根据观测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变形观测设备。
常用的观测设备有测距仪、全站仪、测角仪等。
在选择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进行校准和养护。
4.观测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
常用的观测方法有静态观测、动态观测、连续观测等。
观测方法要与设备配套,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观测频率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监测的需要,确定观测的频率。
沉降及变形作业指导书
沉降及变形作业指导书标题:沉降及变形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沉降及变形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现象,对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制定一份沉降及变形作业指导书对于工程施工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沉降及变形的定义、影响因素、监测方法、处理措施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匡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沉降及变形问题。
一、沉降及变形的定义1.1 沉降:指地基土体在受到荷载作用后,由于土体颗粒间的重排和土体压实等原于是发生的下沉现象。
1.2 变形:指结构或者土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者尺寸的变化。
二、影响沉降及变形的因素2.1 地基土的性质:地基土的压缩性和可变形性是影响沉降及变形的重要因素。
2.2 荷载大小:荷载的大小和分布会直接影响地基土的沉降和结构的变形。
2.3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导致地基土体的压缩和土体颗粒间的重排,从而引起沉降和变形。
三、沉降及变形的监测方法3.1 建立监测点:在工程施工前,根据工程结构的特点和地质条件,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3.2 选择监测仪器:常用的监测仪器包括沉降仪、倾斜仪、测斜仪等,根据监测要求选择适当的仪器。
3.3 定期监测:对监测点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沉降及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沉降及变形的处理措施4.1 补偿沉降:对于已发生的沉降,可以通过加固地基、加设支撑等方式进行补偿。
4.2 加固结构:对于浮现变形的结构,可以通过加固构件、加设支撑等方式进行修复。
4.3 调整荷载: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荷载的大小和分布来减小沉降和变形的影响。
五、预防沉降及变形的措施5.1 合理设计:在设计阶段,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合理设计地基和结构,减小沉降和变形的可能性。
5.2 施工监督: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地基处理和结构施工的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5.3 定期检查:工程竣工后,应定期对工程结构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沉降及变形问题。
基坑变形监测点位如何做好保护和恢复工作
基坑变形监测点位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当在进行基坑变形监测的时候,也会经常出现被破坏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提前进行保护措施,防止有些不必要的破坏发生。
同时及时的和甲方和施工方进行沟通,事先通知他们在施工过程中,也应该积极的保护监测点,说明变形监测的重要性。
保护方法如下:1、沉降观测点位保护措施(1)在测点上用水钻,钻直径160mm,深度约18~25cm,保护孔。
(2)将沉降标杆安装于地面下15CM。
并用150CM水管堵头盖好。
(3)并用红漆喷射醒目编号。
(在围档傍)(4)定期进行检查,并清理堵盖下面、上面的泥土、石头。
2、深层测斜点位保护措施(安装教程请看测斜管的埋设方法)(1)土体测斜,将测斜管埋设低于地面大约15CM,并在低于管盖下1CM用水泥密实。
(2)用150CM水管堵头在测斜管正上方盖好。
并用红漆在围档上标示清楚。
(3)定期进行对未监测点位进行检查,并对点位进行清理。
(4)桩体测斜,安装时在围护桩正负零处,上下约10~15CM处用PVC管或用布条进行绑扎。
避免在破桩时,将测斜管破坏及泥土倒灌。
(5)冠梁浇筑完后及时用水进行清洗测斜管管壁。
并用盖子将管口盖好。
3、支撑轴力监测点位保护措施(安装教程参照:钢筋应力计如何安装)(1)红漆喷射醒目编号。
(砼支撑上面)(2)将传输线引至未取土作业面,并将传输线捆绑至护栏标上。
(3)在传输线上用标贴纸,标示传感器编号。
(4)对作业班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增强其对测点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4、水平位移监测点位保护措施(安装教程参照桩顶水平位移监测点埋设)(1)用红漆喷射醒目编号(在冠梁护栏旁)。
(2)对作业队伍进行技术交底,增强其对监测点保护重要性的认识,(3)取土作业时,在测点上面用大小在0.1㎡铁片盖至上面。
(4)挖机出土时散落在水平位移测点上的泥土,作业队伍用人工进行清理。
5、水位监测点保护措施(1)将水位管埋设低于地面大约15CM,并在低于管盖下1CM用水泥密实。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的不断扩展,地下工程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沉降观测作为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旨在监测土地沉降情况,评估地下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
本文将针对沉降观测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论述。
二、施工前准备1. 确定观测点的选取在施工前,需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沉降观测的目标及观测点的选取。
观测点的选取应涵盖工程的主要区域,并结合工程所处地质环境及地下水位等因素,合理安排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2. 安装沉降观测仪器在选定观测点后,需要进行观测仪器的安装工作。
具体步骤包括选择适合的观测仪器、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仔细的安装和调试。
三、施工过程1. 施工时观测数据的采集在施工过程中,需不断对观测点的数据进行采集。
通常采用定期或连续观测两种方式。
定期观测是在固定的时间点进行一次观测,连续观测则是通过实时监测系统对数据进行连续采集。
2. 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判断地下工程的沉降情况。
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包括数据归一化或背景差值法,并结合地下工程的设计参数进行比对和评估。
四、施工后工作1. 编制施工报告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编制施工报告。
报告要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观测数据、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等内容,并对地下工程的施工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
2. 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根据施工报告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以避免或减轻地下工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建议和措施应针对具体工程情况,具备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五、总结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对于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观测点选取、仪器安装和数据处理等工作,能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并有效评估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应当充分重视沉降观测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六、参考文献(根据实际情况,列出参考文献,不写网址链接)以上就是沉降观测施工方案的文章内容,我们在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沉降观测的重要性,然后分别论述了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和施工后工作等几个方面。
沉降变形观测方案
新建铁路湛江东海岛线(DHZQ-I标)沉降变形观测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 ..................................................................................... - 2 -二、编制依据 ..................................................................................... - 2 -三、路基沉降观测断面的布置原则 .................................................. - 3 -四、路基沉降观测内容...................................................................... - 3 -(一)路基沉降总体要求···································································································- 3 -1、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3 -2、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 - 4 -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6 -4、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7 -5、沉降变形观测具体要求·························································································- 8 -6、观测水准路线······································································································ - 10 -(二)路基沉降变形观测································································································ - 10 -1、路基沉降控制标准······························································································ - 10 -2、一般规定·············································································································· - 11 -3、路基地段沉降观测技术要求·············································································· - 11 -4、地基土深层沉降监测·························································································· - 12 -5、监测断面布置形式······························································································ - 15 -6、断面观测的基本要求·························································································· - 17 -7、执行标准·············································································································· - 19 -8、成果的重测和取舍······························································································ - 20 -9、观测频率·············································································································· - 21 -10、统计、汇总········································································································ - 21 -11、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 22 -12、测点保护············································································································ - 22 -五、监测数据分析 ........................................................................... - 22 -- 1 -新建铁路湛江东海岛线(DHZQ-I标)沉降变形观测方案一、工程概况东海岛铁路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地跨遂溪县和麻章、东海岛两区。
沉降观测方案
临沂大学—科技大楼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建筑工程公司2014年02月12日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临沂大学科技大楼工程,建设地点位于临沂大学内,总建筑面积为50456m2,建筑基底面积为3973m2,地下1层地上19层(架空层一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主楼为筏板基础,裙楼为独立基础,建筑高度为92.15m,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主要使用功能是实验与科研。
二、沉降观测方案临沂大学科技大楼工程沉降观测工作分为四个部分:基准点埋设,观测点埋设,精密水准测量和资料整理与提交。
如果观测期间发现沉降异常,则要对建筑物进行水平位移和楼体倾斜的监测。
2.1基准点埋设基准点是检验和直接测定观测点的依据,要求在整个观测过程中稳定不变。
故须埋设在稳定的地方,且离开被测建筑物有一定的距离。
为了便于校核,以验证基准点的稳定性,基准点数目应不少于三个。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拟埋设四个深式永久水准点作为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其埋设方法采用钻探成孔法,用钻机钻至中风化基岩面或原状土层,孔径为110mm,把ф40mm的镀锌水管插入孔底,清孔、锤实,用导管浇灌1:1水泥砂浆。
管头露出所浇注水泥面2~3cm,顶部焊接预制铜标芯作为观测立尺点,然后设置保护箱盖。
2.2沉降观测点埋设观测点是固定在待测建筑物上的测量标志,埋设位置应保证施工期间和建筑物竣工后一段时期内能顺利进行观测,并能正确反映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本工程观测点布设在首层承力柱或剪力墙上,选择在既便于观测又不易受碰撞破坏的位置埋设。
根据规范规定及设计要求,拟布设25个沉降观测点,编号分别为观测点1~25,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见附图所示。
观测点采用Ф16mm的圆钢预制,一端加工成圆头打磨平滑作为观测立尺点(如右图所示)。
采用冲击钻钻孔置入法埋设,观测点设在首层或负一层指定柱上高出地坪面20~40cm处。
基准点及观测点埋置好后,应注意保护,严防碰动和破坏。
(三)精密水准测量1、仪器: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级)。
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背景
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土地利用日益增多,工程建设项目的密集开展导致地基沉
降问题日益凸显。
为保障工程质量及周边环境安全,沉降观测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施工目的
本专项施工方案旨在对工程施工区域内的地表沉降情况进行监测与评估,及时
掌握地表变形情况,为工程安全施工提供数据支撑。
三、施工方案
1. 测点布设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地质特征,合理布设观测测点,保证测点分布均匀、覆盖
面广。
2. 仪器选择
选用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沉降仪器,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观测频次
制定合理的观测频次,一般选择每天定时观测一次,突发情况下可随时增加观
测频次。
4. 数据处理
观测数据需及时上传至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分析,定期制作观测报告,做好数据
备份与归档工作。
四、施工流程
1.勘察测量
2.测点布设
3.仪器调试
4.数据采集
5.数据传输与处理
五、质量控制
1.严格遵守观测操作规程
2.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检定
3.观测数据交叉验证
六、安全措施
1.观测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
2.观测场地需设置警示标志
3.遇到雷雨等恶劣气象情况需及时撤离
七、验收标准
1.观测数据准确,符合规定精度要求
2.观测报告清晰明了,数据可靠
3.施工过程中无影响观测的意外事件发生
结语
沉降观测是保障工程安全的重要手段,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够有效地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重要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2)土质路堑代表性监测断面
当地基地层为红黏土、膨胀土时,同时在换填底面埋设单点沉降计 观测地基沉降或隆起情况。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1.3 观测频次
观测阶段 一般 填筑或堆载 沉降量突变 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 第1个月 观测频次 1次/天 2~3次/天 1次/3天 1次/周 1次/10天 1次/2周
层3mm,并在设点处相应防撞墙内侧下端标注红色“↓”标记。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3 隧道
3.1 观测断面的布设
(1)隧道的进出口进行地基处理的地段,从洞口起每25m布设一个断面
(2)一般情况下,Ⅲ级围岩每400m、Ⅳ级围岩每300m、Ⅴ级围岩每200m 布设一个观测断面。
(3)长度大于20m的明洞,每2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
测桩,进行路基面沉降观测,时间不少于6个月。
(5)监测断面的布设应先定好路基两端过渡段的监测断面, 再根据相应原则布设非过渡段路基的监测断面。 (6)测点及元器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标设准 确、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及人为因素的破坏。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4)不良地质和复杂地质区段,观测断面的间距为一般地段的一半。 (5)隧底工程完成后,每个观测断面在相应于两侧边墙处设一对沉降观 测点(两侧水沟电缆槽未施工前,宜设置在距隧底填充层顶面70-80cm位 置,施做后,最后移设到距盖板顶面以上50cm)。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隧道断面测点布置示意图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3)涵洞
每座涵洞均要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标原则上应设在涵洞两侧的边墙上, 在涵洞进出口及涵洞中心分别设置,每座涵洞测点数量为6个。涵洞填 土后观测点可从边墙位置移动到帽石上各设置两个测点,位于帽石两侧 位置
涵洞测点布置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2.3 观测频次 (1)墩台沉降观测 每个墩台从承台施工后,就要开始进行沉降首次观测,以后根据 下表中要求的时间间隔进行观测,开始一般每周观测一次,以后 视两次观测沉降量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沉降观测的频度,但两 次的观测沉降量不宜大于1mm,具体要求见下表 。
附属设施施工
架桥机(运梁车)通过 桥梁主体工程完工~ 无砟轨道铺设前 无砟轨道铺设期间 24个 月
全程
全程 ≥6个月 全程 0~3个月
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
前后各1次 1次/周 1次/天 1次/月 1次/3个月 1次/6个月 工后沉降长期观测 至少进行2次通过前后的观测 岩石地基的桥梁,一般不宜少于2 个月
湖北城际铁路 沉降变形观测方案、元件埋设及保护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二○一○年十月
提
纲
一、沉降变形观测内容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保护
四、沉降变形测量技术要求
一、沉降变形观测内容
1 路基
1.1 路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
1.2 路基基底沉降观测
2 桥梁
2.1 桥各墩、台基础沉降 2.2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上拱变形
无砟轨道铺设完成后
4~12个月 13~24个月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2)预应力混凝土及连续梁或大跨度梁的徐变上拱观测频次见下表
预应力混凝土梁体竖向变形观测频次
观测频次 观测阶段 备注
观测期限
梁体施工完成 预应力张拉期间 桥梁附属设施安装 预应力张拉完成 ~无砟轨道铺设前 无砟轨道铺设期间 / 全程 全程 ≥60天 全程 0~3个月 无砟轨道铺设完成后 24个 月 4~12个月 13~24个月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1) 路堤代表性监测断面
适用于一般路堤地段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1)路堤代表性监测断面
校核断面(每4处B-1型选择一处)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1)路堤代表性监测断面
适用于填高超过8m高路堤沉降观测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2)土质路堑代表性监测断面 土质路堑(含基岩全风化层)一般地段只设路基面沉降观测桩2-3个/ 断面,断面间距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良好地段间距100m。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墩身与承台观测标埋设位置示意图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3)桥台观测
观测点原则上应设置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测点数量不少于4处, 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背墙两侧(横桥向)
桥台观测标埋设位置示意图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4)梁体观测 对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 梁,每30孔选择1孔设置观测标;当实测弹性上拱度大于设计值的梁, 前后未观测的梁应补充观测标,逐孔进行观测;现浇梁逐孔设置观 测标;移动模架施工的梁,对前6孔进行重点观测,以验证支架预设 拱度的精度。每10孔选择1孔设置观测标;当实测弹性上拱度大于设 计值的梁,前后未观测的梁应补充观测标,逐孔进行观测。 每孔梁设置观测标6个,分别设置在两侧支点及跨中;连续梁上的观 测标,根据不同跨度,三孔一联设置18~28个观测标,四孔一联设 置32个观测标,分别在支点、跨中及1/4跨中附近设置;特殊结构桥 梁根据施工图纸规定设置观测标 。
观测周期
/ 张拉前后各一次 安装前后各一次 1次/1、3、5天 后期1次/周 1次/天 1次/月 1次/3个月 1次/6个月 残余徐变变形 长期观测 设置观测点 测试梁体弹性变形 测试梁体弹性变形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2)预应力混凝土及连续梁或大跨度梁的徐变上拱观测频次见下表
连续梁或大跨度梁体竖向变形观测频次
(2)桥的徐变观测点设置 由于无砟轨道铺设和桥梁防水层、保护层施做,原观测点被覆盖需移设
的,移设分两步:第一步,将原设在腹板顶的徐变观测点临时转移到同一断
面的防撞墙顶,防水层、保护层施工前后各测一次;第二步,桥面保护层施 做后,在距防撞墙内侧500mm处保护层上设徐变观测点。观测点采用15~
φ 20、L=70mm且上端为圆头的不锈钢件埋(植)入保护层内,上端露出保护
沟槽顶面以上。
(2)沉降观测频次 轨道铺设前后各测一次;无砟轨道铺设后3个月内,1次/2周。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4 过渡段
(1) 过渡段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观测为主,观测期与路 基相同,不少于6个月。 (2)桥路过渡段距桥台尾1m处、10m处、30m处各设一个观测断面。 (3)涵路过渡段,在横向构筑物中心、边墙外1m,级配碎石外5m各设一个观 测断面 (4) 路堤和路堑过渡段在分界处设路基面观测断面,每个观测断面设3个观 测桩。 (5)隧路过渡段沉降观测,隧道洞口至隧线分界里程范围内应至少布设一个 观测断面。距隧线分界起点1~5m处,5~10m处,30m处各设一个观测断面, 每个观测断面设3个观测桩 。 (5) 沉降观测水准的测量精度不低于1mm,读数取位至0.1mm。 (6) 沉降观测的频次按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进行。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数 据异常时应及时观测。 (7) 铺设后沉降观测点的移设及观测频次参考路基移点方案。
1.2 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及元件布设 观测断面的设置及观测断面的观测内容、元件的布设应根 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压缩层厚度、路堤高度、地基处理 方法、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要求 具体确定。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顺号
观测内容
观测元件
观测点数量
断面间距
附注
1
路基面沉降观测ຫໍສະໝຸດ 观测桩的设置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应针对施工掌握的地质、地形等情 况调整或增设。 (2)路基面和地基沉降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便于测点看护,集 中观测。 (3)路基面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 地形、地质条 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 观测断面。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4)一般路基填筑至路基基床表层顶面后,在路基面设观
3.2 观测频次
隧道基础沉降观测频次
观测频次 观测期限 3个月 观测周期 1次/周
观测阶段 隧底工程完成后
0~1个月 无砟轨道铺设后 3个月
1~3个月
1次/周
1次/2周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3.3 铺轨后沉降观测点的移设及观测频次
(1)沉降观测点设置
隧道内原设在两侧边墙处的沉降观测点,如在电缆沟槽顶面以上, 则观测点不变;如在电缆沟槽顶面以下,观测点应移设在隧道边墙电缆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墩台沉降频次
观测阶段 墩台基础施工完成 墩台混凝土施工 架梁前 预制梁 桥 预制梁架设 附属设施施工 制梁前 桥位施 工桥梁 上部结构施工中 观测频次 观测期限 / 全程 全程 全程 全程 全程 全程 观测周期 / 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 1次/周 前后各1次 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 或1次/周 1次/周 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 备 注 设置观测点 承台回填时,测点应移至墩身或 墩顶
观测阶段
涵洞基础施工完成 涵洞主体施工完成 洞顶填土施工 架桥机(运梁车)通过
备 注
设置观测点 观测点移至边墙两侧
涵洞完工~ 无砟轨道铺设前
无砟轨道铺设期间
岩石地基的涵洞,一般不宜少 于2个月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2.4 铺轨后沉降观测点的移设
(1)桥墩台、涵洞帽石上沉降观测点一般不移设,原点继续观测。
二、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
2.1 测点布置 (1)承台观测 设置两个观测标,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 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 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 (2)墩台观测 观测点数量每墩不少于2处,位于墩身两侧;桥墩标一般设置在墩底 高出地面或水位1.0m左右;当墩身较矮立尺困难时,桥墩观测标位 置可降低或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特殊情况可按照确 保观测精度、观测方便、利于测点保护的原则,确定相应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