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矮星中子星与黑洞
黑洞到底是怎么样形成的有哪些说法
黑洞到底是怎么样形成的有哪些说法关于黑洞的形成,科学界有着很多的说法,但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黑洞的形成原因,一起来看看吧。
黑洞的形成原因亦可以简单理解:通常恒星的最初只含氢元素,恒星内部的氢原子时刻相互碰撞,发生裂变、聚变。
由于恒星质量很大,裂变与聚变产生的能量与恒星万有引力抗衡,以维持恒星结构的稳定。
由于裂变与聚变,氢原子内部结构最终发生改变,破裂并组成新的元素——氦元素。
接着,氦原子也参与裂变与聚变,改变结构,生成锂元素。
如此类推,按照元素周期表的顺序,会依次有铍元素、硼元素、碳元素、氮元素等生成。
直至铁元素生成,该恒星便会坍塌。
这是由于铁元素相当稳定不能参与裂变或聚变,而铁元素存在于恒星内部,导致恒星内部不具有足够的能量与质量巨大的恒星的万有引力抗衡,从而引发恒星坍塌,最终形成黑洞。
跟白矮星和中子星一样,黑洞很可能也是由质量大于太阳质量20倍的恒星演化而来的。
当一颗恒星衰老时,它的热核反应已经耗尽了中心的燃料(氢),由中心产生的能量已经不多了。
这样,它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起外壳巨大的重量。
所以在外壳的重压之下,核心开始坍缩,直到最后形成体积小、密度大的星体,重新有能力与压力平衡。
质量小一些的恒星主要演化成白矮星,质量比较大的恒星则有可能形成中子星。
而根据科学家的计算,中子星的总质量不能大于三倍太阳的质量。
如果超过了这个值,那么将再没有什么力能与自身重力相抗衡了,从而引发另一次大坍缩。
这次,根据科学家的猜想,物质将不可阻挡地向着中心点进军,直至成为一个体积很小、密度趋向很大。
而当它的半径一旦收缩到一定程度(一定小于史瓦西半径),正象我们上面介绍的那样,巨大的引力就使得即使光也无法向外射出,从而切断了恒星与外界的一切联系——“黑洞”诞生了。
根据科学家计算,一个物体要有每秒种7.9公里的速度,就可以不被地球的引力拉回到地面,而在空中饶着地球转圈子了.这个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如果要想完全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到别的行星上去,至少要有11.2km/s的速度,这个速度,叫第二宇宙速度.也可以叫逃脱速度.这个结果是按照地球的质量和半径的大小算出来的.就是说,一个物体要从地面上逃脱出去,起码要有这么大的速度。
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 磁场放大机制 为什么中子星自转轴与磁轴不重合? - 可能与超新星爆发时,中微子辐射的不对 称性有关。
1 2 G M m m c 2 R S
2 G M R 2 2 . 9 6 ( M / M ) S c
表
天体的致密程度可以用 RS / R 示。
由
名称
正反粒子对
时空旅行
通过虫洞实现时空旅行,并不违反物理 定律,但是因果律面临困难。 但极难制造大虫洞。
只有基本粒子可作时空旅行?
理论与观测的比较
引力红移:按照广义相对论,在远离引力场的地方 观测引力场中的辐射源发射出来的光时,光 谱中的谱线向红端移动,波长红移的大小与 辐射源和观测者两处的引力势差成正比。
核坍缩形成中子强磁场? - 角动量守恒(质量、伸展度和旋转速度)
潮汐作用(Tidal effect)
距离越远,重力越小,因此物体不同部份 受到的引力不同 例﹕人站在地面,脚所受重力大于头 潮汐力﹕ 上下扯开,左右压缩。
潮汐力
虫洞
广义相对论解出虫洞的 产生可不依靠黑洞,但 只能维持极短的时间。 因为需要极大的张力来 抵抗重力以保持稳定。 量子理论给出极小尺度 时空充满虫洞。 需要将量子理论与广义 相对论统一才能明白。
2.白矮星基本特征 在H-R图上白矮星位于主序带的左下方
白矮星的形成
~8 1 0 M 白矮星是质量 的主序星的演化产物。在主序 星演化为红巨星之后,会将其 包层抛出,形成行星状星云, 而恒星内部辐射压力不足以抵 抗自引力,物质收缩成为一个 高密度的电子简并态的碳/氧球。
理论与观测的比较
反粒子
图片来源:Mirabel & Rodriguez 1998
天文学中的星体分类
天文学中的星体分类星体分类是天文学中的基础领域之一。
它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各种天体的特征和性质,以及它们在宇宙中的角色和作用。
在天文学中,星体可以分为多种类别。
一、恒星恒星是天文学中最常见的天体类型之一。
它们是由氢、氦等元素组成的热核聚变反应的产物。
恒星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它们的温度、光度和质量等方面来进行的。
它们被划分为多个类别,包括红色矮星、白矮星、脉冲星、中子星和黑洞等。
1、红色矮星红色矮星(Red dawrf)是恒星中最小和最冷的一类,其质量比太阳小至不到0.5倍。
它们的表面温度通常在4000—3000K之间,寿命很长,被认为可以存在几十亿年左右。
2、白矮星和红色矮星相比,白矮星的质量要大,通常在0.5到1.4倍太阳质量之间,而半径比太阳小得多。
它们的表面温度很高,通常在10,000-100,000K之间。
白矮星的寿命比较短,通常在10亿年以下。
3、脉冲星脉冲星(Pulsar)是一种具有极高自转速度的中子星残骸,其磁场强度非常高,可以达到10^12到10^13高斯。
它们的旋转周期通常在毫秒或秒级,由于不规则的物质吸积,它们会不时地“脉冲”,这就是脉冲星的名字来源。
4、中子星中子星(Neutron star)是通过恒星的爆炸和残骸形成的一类含有非常高密度物质的恒星。
它们的质量通常在1.4倍太阳左右,而半径只有几十千米,密度高达10^15克/立方厘米。
中子星的温度可以很高,通常在10^6到10^7K之间。
5、黑洞黑洞(Black hole)是恒星的另一种极端状态。
它们形成于恒星爆炸后,残骸的部分物质被压缩成为一个极其致密且引力极强的天体。
它们的质量可能达到数百倍于太阳,但其半径却非常小。
黑洞的质量和自转速度会控制其吸积和排放的物质量和速度,使它们成为极其活跃和强光源。
二、行星行星是太阳系中的天体,绕太阳运行且没有发光。
行星可以分为气态行星和岩石行星,每个类型均有不同的特征和属性。
1、气态行星气态行星(Gas giant)是一种质量很大、体积很大的行星,它们通常由氢、氦、甲烷、氨等气体和冰组成。
黑洞的形成和演化历程
黑洞的形成和演化历程在宇宙浩瀚无垠的黑暗空间中,隐藏着许多神秘的黑洞。
黑洞作为宇宙中最为神秘和恐怖的物体之一,一直以来都吸引着科学家们深入探索其形成和演化的历程。
那么,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们的演化又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呢?首先,黑洞是由恒星坍缩而成。
当一个恒星燃尽所有的核燃料时,核心无法再维持恒星力量平衡,就会发生坍缩。
若其质量足够大,坍缩后会形成黑洞。
这是由于坍缩使得物质密度无限增大,引力场也随之无限增强,直至成为不可逾越的奇点。
奇点是时空弯曲、密度无限大的区域,处于奇点内的一切物质都会被吞噬。
然而,并非所有恒星的坍缩都能形成黑洞。
根据质量大小的不同,恒星的命运也各异。
质量较小的恒星坍缩后会变成白矮星或中子星,而质量较大的恒星则会演化成黑洞。
这是因为质量巨大的恒星在坍缩时,引力完全克服了原子的电子压力,使物质坍缩到了奇点的边缘。
黑洞的演化历程也十分复杂。
一旦黑洞形成,它会继续吸收周围的物质,增加自身的质量和引力。
黑洞所吸收的物质主要来自附近的星系、恒星和气体云团等。
当物质掉入黑洞时,会在周围形成一个名为“吸积盘”的物质环,物质在吸积盘中快速旋转并逐渐向黑洞中坠入。
正是通过这种方式,黑洞能够维持和增长其质量。
不仅如此,黑洞还会以极高的速度射出物质和能量,形成所谓的“喷流”。
喷流呈现出喷涌的形态,将物质和能量高速喷射到周围的空间中。
喷流的形成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但科学家们认为这与黑洞的旋转和磁场有关。
另外,黑洞还有可能与其他的黑洞合并,形成更大质量的黑洞。
这种黑洞的合并现象一直备受科学家们的关注,因为它可以通过引力波来检测黑洞的存在。
引力波是由黑洞合并等事件所产生的,它是时空弯曲振动的一种表现,可以用来验证黑洞理论并研究宇宙的演化。
总结起来,黑洞的形成和演化是一个充满奥秘的过程。
恒星的坍缩形成黑洞,黑洞通过吞噬周围的物质增加质量,并以极高的速度喷射物质和能量。
黑洞的合并现象可以通过引力波来进行观测和研究。
白矮星 中子星 与 黑洞 White Dwarfs Neutron Stars and Black Holes
White Dwarfs are about the size of Earth
White Dwarf vs Neutron Star
Neutron Stars are about the size of a small city, like Las Cruces
Neutron Star vs Black Hole
Solar mass Black Holes are about the size of a university campus, like NMSU
White Dwarfs
WDs are the hot core remnants of dying low mass (<8 Msun) stars. When they first form the outer layers of the star can be seen in a planetary nebula
CRAB NEBULA: a supernova that blew 950 yrs ago. It has a NS in its center. How do we know?
Neutron stars are the lighthouses of the Universe.
The magnetic fields of the stars also collapse and become very very concentrated. The star is now spinning very very fast (between 30 up to 1 million times per second!).
With all that energy and spinning, surface electrons get stripped out and beam gamma-ray, X-ray, UV, and optical radiation along the star’s poles.
12-黑洞
白洞与黑洞是相通的,它们之间有一条通道,叫做 “蛀洞”。正是这条通道,把黑洞吸集的物质,运到白 洞喷发出去。美国天文学家认为,蛀洞这一通道可能使 我们与其它的宇宙相连。 那么,白洞是怎样形成的呢?著名的英国天体物理 学家霍金认为,白洞有“自发蒸发”现象,它会使白洞 质量减小。小白洞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蒸发干净,大白洞 则需要时间较长才可蒸发干净。蒸发过程中,质量不断 减少,且随质量的减少加速蒸发。最后发生一种反收缩 方式的猛烈爆发,这与黑洞很类似。 总的来说,白洞和蛀洞还只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数学 结果,还未得到证实,而且就理论自身来看,也还有许 多问题要解决。 13
27
(3) 时空互换:在黑洞里面,时间和空间变得面目全 非,它们相互交换,时间摇身一变成了空间,空间 也乔装改扮成了时间 。 (4)黑洞的蒸发: 运用量子理论,英国物理学家史蒂 芬· 霍金提出了黑洞的量子论,指出黑洞里的粒子不 是绝对不能逃出来的,它可以通过一种量子隧道过 程蒸发出来,这称为黑洞的蒸发。
16
视界
在外部观察者看来,一个坍缩天体,当缩至半径 R=rg时,这一球面是给观察者的最后界面,从此, 这颗恒星就在观察者的视野中消失了,球面R=rg 叫做视界。 天体在缩进球面以后,按照广义相对论,它会无 限制地坍缩下去,而黑洞的大小却不再变了,它 的表面就是视界R=rg。
17
无限红移面
在相对论的恒星引力场中,接 收器接收到的频率v2,恒星表 面发出的光频率为v1
19
物理上黑洞的描述只有三个物理量: 质量 角动量 电荷 可称“三毛” 按此物理量分类: 1.克尔—纽曼黑洞,三者都有 2.克尔黑洞,无电荷 3.莱斯纳黑洞,无角动量 4.西瓦兹黑洞,只有质量
20
以克尔黑洞为例: 克尔黑洞有一个静界和一个外视界,静界是 一个旋转椭圆面,外视界是一个球面,包含在 静界和外视界之间的 空间称为能层。
白矮星中子星黑洞密度
白矮星中子星黑洞密度
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是宇宙中的三种极端物体,它们的密度也是极高的。
其中,白矮星的密度约为1万克/立方厘米,中子星的密度则高达10亿克/立方厘米,而黑洞的密度更是无限大。
白矮星是一种由质量较小的恒星演化而来的物体,其内部主要由电子和离子组成。
由于内部压力过大,白矮星会发生热核爆炸,不断释放能量,最终会变成一个冷却的球体。
由于其质量较小,白矮星的密度并不高。
中子星则是由质量更大的恒星演化而来的物体,它的内部主要由中子组成。
由于中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中子星的密度非常高。
事实上,中子星的密度甚至可以达到原子核的密度,也就是10亿克/立方厘米。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物体之一,它的密度更是无限大。
黑洞的形成是由于某个质量极大的物体塌缩到了一定程度,形成了无法逃逸的引力场。
在黑洞的中心,所有物质都会被压缩到无限小的点上,称为奇点。
由于奇点的存在,黑洞的密度是无限大的。
总之,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的密度都非常高,其中黑洞的密度更是达到了无限大的程度。
这些极端物体对我们了解宇宙的本质和演化有着重要意义。
- 1 -。
星空相关知识点归纳总结
星空相关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恒星1. 恒星的种类恒星分为主序星、巨星、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等不同种类。
主序星是由氢和氦等元素组成的。
巨星是质量比较大的恒星,它们的直径比较大,温度较低。
白矮星是质量较小的恒星,是由原来的恒星消失后剩下的核心部分。
中子星是一种非常致密的天体,由原来的恒星剩下的核心部分。
黑洞是一种密度无穷大的天体,它的引力非常强大,连光都无法逃脱。
2. 恒星的形成恒星形成的过程主要分为星云凝结、重元素合成和核聚变三个阶段。
星云凝结是指星云中的物质凝结成小颗粒。
重元素合成是指恒星内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原子核发生核反应,产生重元素。
核聚变是指恒星内部的氢原子核和氦原子核发生核反应,放出能量。
3. 恒星的演化恒星的演化可以分为原恒星时期、红巨星时期和恒星残骸时期。
原恒星时期是指恒星处于主序星期的阶段,主要是氢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支持恒星的亮度和稳定性。
红巨星时期是指恒星的氢耗尽后,外层气体膨胀形成红巨星。
恒星残骸时期包括了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等不同的残骸状态。
二、星系1. 星系的种类星系包括了椭圆星系、螺旋星系和不规则星系三种主要类型。
椭圆星系是一种形状呈椭球形的星系,它的构造比较简单,主要由老年恒星组成。
螺旋星系则呈螺旋状,它的构造则比较复杂,包括了大量的尘埃和气体。
不规则星系则没有明显的规则结构。
2. 星系的形成星系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的主要模型有自由坍缩模型、螺旋臂密度波模型和暗物质引力坍缩模型等。
自由坍缩模型是指星系由原来恒星和气体云按照自由坍缩的方式形成。
螺旋臂密度波模型是指星系内部的气体云由于密度波的作用而形成螺旋臂。
暗物质引力坍缩模型则是指在暗物质的引力作用下,星系内的气体和尘埃逐渐聚集形成星系。
3. 星系的演化星系的演化可以分为形成时期、成熟时期和稀疏时期三个阶段。
形成时期是指星系初期的形成阶段,气体和尘埃逐渐凝聚形成星系。
成熟时期是指星系内部的恒星和气体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选修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课后习题5,6章
白矮星、中子星与黑洞(一)待做1 加尔各答有一个地方叫黑洞。
•是2 约翰·米歇尔提出“暗星”概念是在哪一年?()3 《宇宙体系论》和《天体力学》的作者是()。
4 产生暗星的条件是:()5 美国“原子弹之父”是:()6 白矮星的密度是:()7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了黑洞。
•是8 双缝干涉实验证实了光是波。
•是9 据《每月之星》中记载,白矮星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左右。
10 最先提出暗星概念的人是11 视亮度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星的亮度,它和哪两个因素有关?()12 下列哪项是反应恒星的真实亮度的:13 《天体力学》的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序言中,都谈到了什么()。
14 《每月之星》这本书中的科普知识来源于:15 下列哪一项是暗星出现的条件:16 黑洞最早被提出来是在公元前300年。
•否17 《每月之星》是作者陶宏在北平停战之日,在北大红楼把这本书写完的。
•是白矮星、中子星与黑洞(二)待做1 当宇宙在膨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云团的中心温度升高到1500万度以上的时候就会点燃热核反应。
()•是2 下列星体中密度最大的是:()3 在恒星的演化过程中,红巨星会变成:()4下列恒星的半径最小的是:()5 赫罗图上在主星序上的星称之为红巨星。
•是6 超级红巨星经超新星爆发变成中子星和黑矮星。
•是7 肉眼观测到的除太阳最亮的星是:()8 太阳形成的最后结局是9 早期的宇宙在高温状态下形成的气体以氦气为主。
()••否10 恒星的演化阶段不包括()。
11 太阳烧到最后首先形成12 印度佛教文化中,弹指一挥间是1.2秒。
()•否13 1834年发现,天狼星的位置有周期变化,28年后发现天狼星有一颗伴星是:14 第一颗发现的白矮星是理论上先预言的,后来才被观测发现的。
•否15 白矮星是由主序星演化来的。
()•是16 我们肉眼看到的除太阳以外最亮的一颗恒星是:17 离我们比较近的恒星有:白矮星、中子星与黑洞(三)待做1 提出白矮星是有质量上限的科学家是:()2 中子星是理论上先预言的,之后天文观测发现的。
恒星演化的可能归宿与估算
11 恒星演化的可能归宿与估算任何恒星都不能永远存活下去,在烧尽了核燃料后恒星根据它们自身的质量大小,其最终演变结果通常有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三种可能归宿。
1、较小的恒星(象太阳大小的恒星)通常演化为白矮星,这是人类最早发现的致密天体。
远在170年前(1834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就注意到天空中最亮的恒星-开狼星是在以“波浪式”的轨迹向前运动,根据其独特的运动方式,贝塞尔猜想它可能有一颗暗的伴星,这一伴星后来果然被美国天文学家克拉克在28年后(1862年)发现,最初人们认为它是一颗直径很大而又很冷姝红巨星。
然而到了1915年,主要从事光谱研究的美国天文学家沃尔特·亚当斯在威尔逊天文台观察这颗伴星的光谱时竟然意外地发现这颗伴星实际上根本 不冷:它是白色的,表面温度达到800K ,比太阳的表面温度还高2000K 。
根据推算,这是一颗直径仅为地球直径两倍大小的的恒星,尽管其光度只有太阳的百分之一,但的质量却与太阳相差无几,其密度更高达73710/kg m ⨯(是水的密度的70000倍)。
后来人们把这类体积小、密度大、表面温度高的而光度低的简并态恒星称为白矮星。
理论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恒星经历红巨星阶段发生较大的质量损失后,这颗恒星便穿过主序星阶段而演化成白矮星。
1924年英国物理学爱丁顿根据质量与光度的关系推测,白矮星是质量与太阳相当不能适应致密天体,具有谱线较宽的引力红移效应。
1926年美国物理学福勒用“量子力学”建立白矮星的简并态电子气理论,证明了第四态物态:简并物态(即等离子态)的存在。
1931年美藉印度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更进一步从理论上推算出,无自转白矮星质量的上限约为1.44个太阳质量,这就是著名的“钱德拉塞卡极限”(迄今为止人类已发现了一千多颗白矮星,没有一颗质量超过上述极限的)。
白矮星有很强表面引力和很强的磁场()31010T ,科学家们早期就是对白矮星谱线的引力红移的观察中,找出验证相对论的实测数据。
恒星死亡后会变成什么
恒星死亡后会变成什么恒星死亡后会变成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其实还有一种黑暗天体。
我们常说的恒星其实通常指的是恒星的主序星阶段,也就是它们处于内部核聚变的时期,当这一阶段结束之后,不同质量的恒星将演化成白矮星,中子星或者黑洞,不过还有一种星体,那就是黑矮星了。
恒星身上都会发光发热,但是它们的质量差别却很大,而且不同质量的恒星各自的特性也不同,相当于太阳质量的8-50%的恒星为红矮星,这是恒星中质量最小的一类,发出的光和热都不强,表面温度在2000~3500摄氏度之间,相当于太阳50-80%质量的恒星为橙矮星,这一级别的恒星比红矮星强一些,但是还达不到太阳的强度。
这两类恒星内部的核聚变过程非常的缓慢,特别是红矮星,其内部核聚变时间可以长达几千或上万亿年,而且这两种恒星内部核聚变结束之后,整个星体光和热渐渐耗尽后会渐渐熄灭,不会发生什么变化,所以这样的星球到最后会成为一颗黑矮星,这种天体非常黑暗,它不发光也不发热,就像个默默无闻的黑球一样。
不过,由于红矮星和橙矮星的寿命都非常长,最短的也会在200亿年以上,而且星体冷却的时间也需要几十上百亿年,因此天文学家们认为宇宙中至今都不会出现一颗黑矮星。
我们的太阳是一颗黄矮星,这类恒星的质量通常在太阳的80-150%之间,比太阳更大的恒星是蓝矮星,比如夜空中最亮的恒星天狼星就属于一颗蓝矮星,这两类恒星在内部的核聚变反应结束的时候,中间部分会形成一颗白矮星,如果这颗白矮星有近距离伴星的话,那么它会不断的吸收伴星上的气态物质,当其质量增加到太阳的1.44倍的时候,那就会发生一场La型超新星爆发,这是一种可以释放巨大能量的爆炸,爆炸过后,整个星体都将灰飞烟灭,不会再形成什么新的星体。
大于太阳质量的8倍,小于太阳质量30倍的恒星,在主序星阶段结束之后,会发生超新星爆发现象,之后其核心会形成一颗中子星,如果中子星有伴星存在的话,那么中子星也会像白矮星那样不断的吸收伴星的物质,当其质量达到太阳三倍左右质量的时候,中子星将会坍缩成黑洞。
中子星与黑洞的产生机制
中子星与黑洞的产生机制中子星与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和令人着迷的天体。
它们的产生机制涉及到极端的物理条件和引力的力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子星与黑洞的产生机制,包括恒星演化、超新星爆发和引力坍缩等方面。
在宇宙中,恒星是中子星与黑洞的前身。
恒星是由大量氢气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巨大球体,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
当恒星耗尽核燃料时,它会经历一系列的演化过程。
对于质量较小的恒星,它们会在耗尽核燃料后逐渐膨胀成红巨星,然后释放出外层气体,形成行星状星云。
最后,它们会逐渐冷却并变成白矮星。
然而,对于质量较大的恒星,它们的演化过程更加复杂。
当这些恒星耗尽核燃料时,核聚变反应不再能够抵抗引力的坍缩作用。
这时,恒星内部的物质开始向恒星中心坍缩,形成一个巨大的中子核。
这个过程称为引力坍缩。
引力坍缩会产生巨大的引力场,使得中子核内部的原子核与电子融合在一起,形成中子。
中子是一种中性的粒子,不会受到电磁力的作用。
因此,中子核的坍缩会继续进行,直到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即中子星的形成。
中子星是宇宙中最致密的天体之一。
它的质量通常在1.4到3倍太阳质量之间,但体积只有太阳的几公里。
这种极端的致密度使得中子星的引力场非常强大,甚至能够扭曲周围的时空结构。
然而,对于质量更大的恒星,引力坍缩将无法被中子核的相互作用所抵消。
在这种情况下,坍缩会继续进行,形成一个更加致密的天体,即黑洞。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和最具吸引力的天体之一。
它的引力场非常强大,甚至连光都无法逃离。
黑洞的外部被称为事件视界,是一个无法被观测到的区域。
在事件视界内部,物质会被黑洞的引力坍缩到无限密度,形成一个奇点。
黑洞的形成机制与中子星类似,都是由于恒星的引力坍缩所致。
然而,黑洞的形成需要更大的质量和更强大的引力场。
当一个恒星质量超过3倍太阳质量时,引力坍缩将无法被任何力量所抵消,从而形成黑洞。
总结起来,中子星与黑洞的产生机制涉及到恒星的引力坍缩过程。
对于质量较小的恒星,引力坍缩会形成中子星,而质量更大的恒星则会形成黑洞。
恒星的演化过程和死亡
恒星的演化过程和死亡恒星是宇宙中最为神奇和壮丽的物体之一,它们通过持续的核反应提供能量,照亮了我们的宇宙。
然而,恒星也有其短暂的寿命,它们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化过程最终走向死亡。
本文将介绍恒星的演化过程和不同类型恒星的死亡。
一、主序星的演化过程在威力沒那麼大的星系的蓋及演變的一個主要階段是主序星,主流星是一個核融合過程中的平衡狀態,它通過核融合將氫轉化成氦。
核融合是在恒星的核心發生的,此過程產生了巨大的能量,使恒星能夠維持持續發光。
物體從成為一顆主系星到死亡,要經過數十億年的演化。
二、巨星和超巨星的演化过程当恒星耗尽核心的氢燃料时,核心开始收缩并变得更加炽热。
这个过程会导致外层的氢外壳膨胀,形成一个巨大的,稀薄的气体层。
当恒星处于这个演化阶段时,恒星的亮度会迅速增加,这是因为气体层的表面积变大。
这些演化来自主序星之后的恒星被称为巨星。
巨星进一步演化为超巨星,氢外壳持续扩散,慢慢耗尽,核心开始烧掉更重的元素,如氦。
巨星的变化速度要快得多,它们往往会比主序星更加明亮。
然而,这个阶段通常很短,当它们耗尽能量时,它们将迅速走向死亡。
三、恒星的死亡方式1. 白矮星当恒星的核心耗尽全部核燃料时,核心将稳定下来,形成一个叫做白矮星的致密天体。
白矮星的直径可能只有地球的几千分之一,但是它的质量通常相对较大。
由于没有能源输入,白矮星最终会逐渐冷却并消失,成为一颗黑暗的天体。
2. 中子星在某些情况下,当一个高质量主序星的核心耗尽能量时,它将坍缩成为一个更加致密的天体,称为中子星。
中子星的直径可能只有几十公里,但是它们的质量非常巨大。
中子星由于其高密度而产生的引力会产生极为强大的引力场,它们的自转速度也非常快,通常以毫秒计。
3. 黑洞当一个质量超过某个临界值的恒星耗尽能源时,它的核心将会坍缩成为一个极为致密的天体,称为黑洞。
黑洞的引力场极强,甚至连光都无法逃离它的引力。
因此,黑洞被称为宇宙中最为强大的天体。
结论恒星的演化过程包括主序星、巨星和超巨星阶段,最终走向死亡的方式有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太阳死亡后会变成白矮星,之后变成黑矮星,但其实黑矮星极难出现
太阳死亡后会变成白矮星,之后变成黑矮星,但其实黑矮星极难出现当太阳死亡(主序星阶段结束)之后,就会成为一颗白矮星,那么当它的白矮星阶段结束之后呢?理论上讲,它会成为一颗黑矮星,这是一种真正的死星,它不发光不发热,看上去没有任何生机,但是只要宇宙的物理定律不发生变化,那么它就会永远存在下去。
不单是白矮星会演变成黑矮星,中子星在经过长时间的能量辐射之后也有可能变成白矮星,然后再经过长时间的辐射变成黑矮星,也有科学家认为黑洞如果不吸收物质和能量的话,通过霍金辐射的衰变也有可能变成中子星,那么如果再通过衰变变成白矮星,接着衰变下去,就成了黑矮星。
不过,不吸收物质的黑洞和中子星衰变到发生质变时间都极其漫长,单说白矮星到黑矮星的衰变演化阶段就长达至少200亿年,然而宇宙的年龄至今不过137亿年,所以宇宙中至今没有黑矮星出现。
然而宇宙中有不吸收物质的黑洞,中子星乃至白矮星吗?根本没有!因为天体引力的作用,每一种星体都在不断的吸收周围的物质和能量,因此天文观测中看到的大都是小星体通过吸收物质和能量变成了更大的星体,比如小行星通过碰撞融合变成更大的小行星,一些小行星和彗星撞击行星让行星质量变得更大,而每个恒星系统中的主恒星也都在不断的吸收物质变得更大,黑洞等就更不用说了,有的黑洞甚至能吸收一个星系的物质变成类星体。
我们单说白矮星和中子星,这两种星体都是恒星由于超新星爆发损失了大量质量而形成的,然而它们在形成白矮星和中子星之后其质量大都是在增长中的,宇宙中的白矮星和中子星大都正在变得更大,特别在一些多星系统中,中子星和白矮星可以吸收伴星的物质能量,当白矮星通过吸收物质,使自身的质量达到太阳的1.44倍以上的时候,它就会变成中子星,而当中子星吸收质量达到太阳质量的三倍的时候,它就会演化为黑洞,所以从星体的这些演化趋势来看,宇宙中的星体大都在变得更大。
虽然如今的宇宙仍然在膨胀中,但是宇宙中的物质丰度还是很高的,宇宙膨胀的规模和速度还不足以有效阻碍星体吸收物质,而如果白矮星能不断吸收物质的话,那么衰变成黑矮星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因此黑矮星在宇宙中的出现是十分困难的。
恒星死亡后的三种形态
恒星死亡后的三种形态
答:白矮星、中子星、黑洞。
我们常常把恒星的主序星阶段的终结看作恒星的死亡,恒星死亡后最终会变成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三者之一。
怎样的恒星死亡后才会变成白矮星呢?想要死亡后变成白矮星,该恒星就必须是中小型恒星,在死亡过程中形成星壳和星核两部分,星壳向外抛射出去,星核向内坍缩,如果星核质量不大于太阳质量的1.44倍,就会形成白矮星。
白矮星在高压下,原子被压碎,电子会脱离轨道变成自由电子。
一般来说,这样的恒星死亡前的质量大约在太阳质量的8~10倍以下。
根据理论推测,白矮星大概占总恒星数的10%左右。
而恒星想要变成中子星,那它的质量就必须在太阳质量的8~10倍以上,30倍以下,这样才能保证恒星在死亡时发生超新星爆炸,爆炸后内核的质量保持在1.44~3.2倍太阳质量之间,最后在高压下,不仅原子被压碎,原子核也被压碎,质子和电子结合形成中子,最后,所有的中子压缩在一起形成中子星。
中子星并不是恒星的最终状态,它还可以进一步演化。
当它的能量量消耗完以后,中子星将变成不发光的黑矮星。
白矮星其实也可以变为黑矮星,只是时间比较长,需要200亿年。
下面我们说恒星死亡后的最后一种状态,也是最神秘和未知的状态:黑洞。
想要在死亡后变成黑洞,那该恒星死亡前的质量就必须在太阳
质量的30倍以上,且爆炸后内核质量在太阳质量的3.2倍以上,这样才能形成神秘而又未知的黑洞。
天上的星星的分类
天上的星星的分类一、恒星恒星是我们观测到的最常见的星体,它们是由气体组成的巨大球体,通过核反应产生能量。
恒星可以根据亮度和质量来分类,亮度较低的恒星被称为红矮星,亮度较高的恒星被称为超巨星。
恒星的质量也有多种类别,包括主序星、巨星、白矮星和中子星等。
二、行星行星是绕着恒星运行的天体,它们与恒星一起形成行星系。
行星大多数是固体球状的天体,有自己的大气层和卫星。
根据位置和特征,行星可以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
内行星包括水金火土四颗地球邻近的行星,它们通常较小且密度较高;外行星则包括木土金火冥等,它们通常较大且密度较低。
三、恒星残骸恒星在生命周期的晚期会发生爆炸或坍缩,形成恒星残骸。
根据质量和结构,恒星残骸可以分为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白矮星是质量较小的恒星残骸,由被压缩的核心组成;中子星是质量更大的恒星残骸,由极度致密的中子物质组成;黑洞则是质量极大的恒星残骸,其引力极强,连光线也无法逃逸。
四、双星双星是由两颗恒星紧密相连形成的系统。
双星可以进一步分为视双星和物理双星。
视双星是指从地球上观测到的两颗恒星在天空中非常接近,但实际上它们之间的距离可能相差甚远;物理双星则是指两颗恒星之间存在真实的引力相互作用,它们围绕着共同的质心运动。
五、星团星团是由许多恒星组成的集合体,它们通常在银河系中聚集在一起。
星团可以分为球状星团和开放星团。
球状星团是由数以百万计的古老恒星组成的球形结构,通常位于银河系的核心区域;开放星团则是由几十颗到几千颗年轻恒星组成的松散结构,通常位于银河系的边缘区域。
六、星系星系是由大量恒星、行星、星云等天体组成的巨大结构。
根据形状和结构,星系可以分为椭圆星系、螺旋星系和不规则星系。
椭圆星系呈椭圆形,没有明显的旋转结构;螺旋星系则呈螺旋状,有明显的旋转盘;不规则星系则没有明显的对称性和结构。
天上的星星可以根据特征和性质进行分类,包括恒星、行星、恒星残骸、双星、星团和星系等。
每一类星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形态,它们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壮丽景象。
宇宙中5种神奇天体,原以为只是理论,如今可能真实存在
宇宙中5种神奇天体,原以为只是理论,如今可能真实存在这个宇宙中,从来不缺少令人忍不住惊呼的神奇天体。
不论是密度极大的中子星,还是引力惊人的黑洞,还是幅员辽阔的大尺度丝状结构,都让人感叹宇宙的神奇。
除了这些天体之外,宇宙中还有其他一些诡异的星球,原本只存在于理论之中,如今也接近被人类发现了。
黑矮星黑矮星是宇宙中大部分恒星的命运归宿,包括我们的太阳。
当太阳这样质量不够大的恒星进入到演化末期时,就会变成一颗白矮星。
白矮星是致密星的一种,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可以达到1吨以上。
变成白矮星之后,恒星就不会再进行核聚变了,也就失去了能量来源。
尽管有一部分白矮星周围有其他的恒星,可能让它吞噬物质并爆发为超新星,但像太阳这样孤独的恒星所形成的白矮星,就没有这样的命运了。
刚形成的白矮星确实非常热,但它会逐渐冷却降温,最终和宇宙温度达到平衡,因此也会变得非常昏暗,这就是黑矮星。
黑矮星就是白矮星最终的归宿,它的命运不会再发生其他的改变了。
不过,根据科学家的推测,白矮星完全降温的时间可能长达10000亿年。
因此,对于只有138亿年寿命的宇宙来说,目前还没有任何一颗黑矮星存在。
索恩-齐特科夫天体还是以我们的太阳为例,它的命运终点是黑矮星,黑矮星的前一阶段是白矮星,白矮星之前就是红巨星了。
进入到演化末期的太阳,外壳会向外扩散,半径甚至会达到2亿公里以上,将地球轨道包裹进去,甚至火星轨道都不能幸免。
至于行星本身,是会被吹到更远的地方,还是留在轨道上被吞噬,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在宇宙中,大部分恒星都会在演化末期经历这个阶段,其中有一小部分和太阳系完全不同,它们的系统内有一颗更加极端的天体——中子星。
那么,当中子星周围的恒星膨胀为红巨星,会发生什么事呢?1977年,物理学家基普·索恩(电影《星际穿越》的科学指导)和安娜·齐特科夫提出: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形成一种诡异的结构——索恩-齐特科夫天体。
他们的计算结果表明,中子星会被红巨星的外壳包裹进去,然后绕着红巨星的内核公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3年(73岁)获诺贝尔物理奖!
四、中子星与脉冲星
(1)中子星的预言 中子的发现
玻特(1930) 约里奥夫妇(1931) 查德威克(1932)
中子星的预言
朗道(1932) (几乎与钱德拉塞卡同时指出,白矮星 有质量上限,结论相似)
(2)奥本海默极限
M 1.4M 中子星
M 3M 继续坍缩(1939年)
第六讲 白矮星、中子星与黑洞
赵峥 北京师范大学
一、历史上的黑洞 二、恒星的演化 三、白矮星与红巨星 四、中子星与脉冲星 五、超新星爆发 六、对黑洞的早期认识
加尔各答黑洞
加尔各答黑洞
20平方米,3个犯人 关进146名俘虏,10小时后,123人死
去,仅23人存活。
一、历史上的黑洞
200年前(拿破仑时代)
恒星密度与半径的比较
太阳 白矮星 中子星
黑洞
半径 70万千米 1万千米
10千米 3千米
密度 1.4克/cm3 1吨/cm3 1~10亿吨/cm3 100亿吨/cm3
恒星尺度的比较图
三、白矮星与红巨星
(1)天狼伴星(天狼B星)
天狼(大犬座 ),距我们9光年,
最亮的恒星。
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于弧兮反沦降——屈原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东坡
六、对黑洞的早期认识
1、球对称黑洞
1915 广义相对论
1916 史瓦西得到静态球对称解
——拉普拉斯
GMm 1 mc2 r2
r
rg
2GM c2
用万有引力定律,未用广义相对论。
光子动能误为 1 mc2,而不是mc2
2
两个错误相互抵消
正确的结论!
当时不知道光速是极限速度,因此光虽 无法逃离暗星,其它物体仍有可能逃离。
天体力学第一版、第二版均谈到暗星, (1796)(1799)
奥本海默极限 约 3M
中子星密度 1~10亿吨/cm3
(3)脉冲星的发现 休伊士,贝尔(1967) 巡天观测,“小绿人”
(4)脉冲星就是中子星 中子星磁场极强 自转轴与磁轴不重合 自转极快(恒星收缩时角动量守恒)
660转/秒
(5)中子星的构造
中子星就像一个大汤姆孙电子 中子星可以看作周期表中的稳定岛? 表面没有山峰 表面温度1000万度 表面大气层厚度0.1~10cm
(3)白矮星的原理与演化 白矮星的支撑力:泡利斥力
电子自旋 泡利不相容原理 电子自旋 ——乌伦贝克,高斯密特(爱仑菲斯特) 1925
(泡利的失误)
白矮星大量存在
白矮星靠电子间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斥力 支撑
白矮星的结局——黑矮星
(4)钱德拉塞卡极限
1.4M
1934年提出(24岁) 爱丁顿反对! 爱因斯坦也不赞同。
但第三版取消 (1808)
托马斯·杨1801年完成双缝干涉实验
1939年,奥本海默在研究中子星时, 再次预言“暗星”的存在。
广义相对论
光子 mc2
rg
2GM c2
太阳半径 70万千米,密度1.4克/cm3 暗星半径 3千米,密度100亿吨/cm3
当时已知密度最大的物质是构成白矮星 的物质 ~1吨/cm3
弹,即超新星爆发
中子星或黑洞
(3)超新星与地球
构成固体行星的重元素是超行星爆发 的产物,爆发时抛入太空,被恒星吸引, 聚集成行星。
(4)中国现代对超新星的观测 北京天文台,李卫东
(5)是否存在夸克星或奇异星 对中子星的疑问:
为何观测到的脉冲星质量均在1.4M 左右? 是否存在其他致密星?
有人认为中子态并非基态,基态是奇异夸克 态
五、超新星爆发
(1)最早的超新星纪录 公元1054年,金牛座超新星爆发,23
天白日可见,2年晚上仍可见。
蟹状星云(1731年发现)
1919年,认识到蟹状星云为1054年超新 星爆发遗迹。
1928年,测出膨胀速度1100公里/秒,认 识到中心小暗星为爆发残留物。
1968年,发现小暗星是脉冲星。
米歇尔(1783) 暗星
拉普拉斯(1796) 《宇宙体系论》 《天体力学》
“天空中存在着黑暗的天体,像恒星那样 大,或许像恒星那样多。一个具有与地 球同样密度,而直径为太阳250倍的明 亮星体,它发射的光将被它自身的引力 拉住,而不能被我们接收。正是由于这 个道理,宇宙中最明亮的天体很可能却 是看不见的。”
H He
H He, 温度达1亿吨)
膨胀) 氦闪!宇宙的
一瞬间
氦闪: He C , O 100万年
1刹那=1念=0.018秒 1瞬间=20念=0.36秒 1弹指=20瞬间=7.2秒 1罗预=20弹指=2.4分 1须臾=20罗预=48分 1昼夜=30须臾=24小时
氦闪之后,红巨星继续膨胀,抛出气体 形成行星状星云,内核坍缩成为白矮星。
中子星 夸克星(中心是夸克汤)
为何钱德拉塞卡极限与奥本海默极限接近?
(6)黑洞的形成
奥本海默极限
~ 3M
坍缩星体质量 奥本海默极限
物质坍缩进引力半径 黑洞
rg
2GM c2
惠勒反对;内爆模拟证明奥本海默对!
黑洞的大小
太阳引力半径 半径3公里 地球引力半径 半径1cm 月球引力半径 半径0.1mm (引力半径即星体坍缩成的黑洞的半径)
结论:超新星爆发 中子星(脉冲星)
(2)超新星简介 银河系平均 4 颗/百年 1天发的光=太阳1亿年发的光
超新星爆发
爆发过程
主序星 超红巨星(中心30亿度,形成铁核) M 8M 白矮星状态铁核
如铁核 1.4M 会突然坍缩,0.1秒内
升温达50亿度(形成中子态)
非中子化外层坍缩砸在核上,发生反
离我们最近的恒星
南门二(半人马座 )
三合星(聚星),其中A、B星相互 较近,较亮,4.35光年;C星(比邻星) 4.28光年。
1834年发现,天狼星位置有周期变化,
28年后发现伴星, ~175千克/cm3
白矮星,1万度
(2)白矮星的形成 主序星(100亿年)
红巨星
白矮星
中心1500万度
(外层 (内核收缩,
黑洞的密度
密度=
质量 体积
~
M rg 3
,rg
~
2M
黑洞
~
1 M2108M的黑洞,与水差不多
二、恒星的演化
主序星→红巨星→白矮星
~1吨/cm3
中子星 ~10亿吨/cm3
超新星爆发 黑洞
~100亿吨/cm3
钱德拉塞卡极限 奥本海默极限
1.4 M 2~3 M
赫罗图
赫罗图
恒星的演化
全部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