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 14.1 电阻教案 苏科版
苏科初中物理九上《14.1电阻》word教案
苏科初中物理九上《14.1电阻》word教案第一篇:苏科初中物理九上《14.1 电阻》word教案6.3 电阻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知道电阻及其单位。
(2)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2、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自主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电阻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电阻的概念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三、教具:教师实验:小灯泡、开关、电源各一、导线若干、电阻丝板一个。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演示实验:课本14页图6.3-1示,用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铁线和镍铬合金分别连入电路中,再观察灯泡的亮度。
(变暗)说明: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使灯泡的亮度不同。
这种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叫做电阻。
(二)进行新课:1、电阻(1)师: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越大。
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就算导体两端没有电压,没有电流通过,它仍有电阻。
(2)让学生阅读课本15页图6.3-3,让学生了解导体和绝缘体是根据电阻大小来划分的。
提问:从表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①由下至上,导电能力增强②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③表中,银的导电性能最好,陶瓷的导电性能最弱。
(3)教师介绍电阻的符号及单位:符号:R 单位:欧姆(欧)(Ω)其他单位:千欧(kΩ)兆欧(MΩ)1kΩ=1000Ω 1MΩ=10Ω进行单位换算练习。
2 MΩ= kΩ= Ω;200Ω= kΩ= MΩ。
(4)教师介绍电阻器(电阻)及其在电路图中的符号:(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广泛使用)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学生阅读课本17页“几种导线的电阻值” “小数据”。
(2)教师提问:表中,导体的长度、粗细相同,材料不同,而电阻的大小不同。
说明了什么?结论:电阻的大小跟材料有关,材料不同,电阻的大小一般不同。
(4)教师提问:电阻可能大小可能跟几个因素有关,研究时应该用什么方法?生:用控制变量法。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4.1 电阻 教案
(2)演示实验3:并将实验数据记入表中。
结论2: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成反比)归纳: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介绍电阻率、指导学生看书。
设问:导体的电阻除与上述因素有关外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3)演示实验4: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B.长短相同的铜导线,粗的导线比细的导线电阻小。
C.粗细相同的铝导线,长的导线比短的导线电阻大。
D.用铝导线换下输电线路中的铜导线,保持电阻值不变,铝导线的横截面积应和原来铜导线的横截面积(签字)
教务处查阅
(签章)
(2)拉长后为原来的两倍,电阻变(填“大”或“小”)。
6、为了改变电阻,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改变导体的粗细; B:改变导体的长度;
C:改变导体的材料; D:改变导体的电流。
(二)
师
生
交
流
一、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通常导体是用铜或铝制成,为什么不用铁呢?
2、演示实验:不同导体加相同电压,通过的电流不同。
投影实施表格:见附表。
实验装置:见课本
实验操作:先将锰铜导体连入电路,然后用同样长、同样粗的镍铬合金线代替,接通电流后,让学生观察两次电流表的示数。
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产生的原因。
讲述:导线用铜或铝铝制成是因为这些金属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小。
二、新课教学:
1、电阻的概念:
(1)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字母“R”表示。
归纳: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设问:是否所有的导体的电阻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呢?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归纳:在大多数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但也有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4.1 电阻 教学设计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4.1 电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电阻的概念,理解电阻对电流的影响,掌握计算电阻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识别不同材料的电阻特性,能够使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电阻与电路中其他元件的关系,如电源、电流等。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实验箱、电源、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
2.实验材料准备:不同材料的电阻。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我们学习了哪些物理知识?2.引出本节课的新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请大家先思考一下电阻是什么?电阻对电流有什么影响?步骤二:知识讲解(10分钟)1.通过示意图讲解电阻的概念:电阻是阻碍电流通过的物理量,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2.通过实验演示电阻对电流的影响:连接一个电路,分别使用电阻较大和电阻较小的导线进行实验,观察电流表的读数。
询问学生有什么发现?3.引入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关系的重要定律。
通过公式V=IR,解释欧姆定律的含义。
4.讲解计算电阻的方法:根据欧姆定律公式的变形R=V/I,说明计算电阻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三:实验探究(25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配备实验箱和所需实验材料。
2.实验内容:–实验一:测量不同材料的电阻a.将不同材料的电阻连接到电路中,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
b.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电阻的数值。
–实验二:比较不同材料的电阻a.结合实验一的结果,对比不同材料的电阻大小,进行讨论和总结。
3.实验总结:学生自主总结实验结果,并回答一些问题,如:哪种材料的电阻较大?哪种材料的电阻较小?为什么?步骤四:知识梳理(10分钟)1.回顾欧姆定律:提问学生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同学们回答并解释。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一、电阻_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一、电阻_教学设计1. 引言本教学设计是针对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电阻展开的。
本章主要介绍了电阻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电阻的因素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电阻的本质,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分析电阻大小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2.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基本的电路知识,能够简单地理解并应用欧姆定律。
在前面的章节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电流、电压的概念以及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电阻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计算电阻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电阻和电压计算电流,根据电流和电压计算电阻,分析电阻大小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电阻大小与电流、电压的关系的理解。
5.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通过真实的实验情景,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示范教学法:通过示范计算电阻的方法,引导学生按照步骤进行计算。
6.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的电阻器,引发学生对电阻的认识和好奇心,提出问题:“什么是电阻?”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第二步:概念讲解通过简短的讲解,介绍电阻的定义和概念,并与前面学过的电流、电压等概念进行联系,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实验观察进行简单的实验,展示不同电阻下电流的变化情况。
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认识电阻大小与电流的关系。
第四步:电阻的计算方法通过示范,教导学生如何计算电阻。
以已知电阻和电流、电压计算电阻为例,详细讲解计算步骤和公式,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第五步:练习与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电阻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并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强化学生的理解。
第六步:拓展活动通过设计拓展活动,如分组小实验、物理思考题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4.1 电阻 教案
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形成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知道电阻的单及换算关系。
2、知道影响金属电阻大小的因素,了解长度、横截面积与电阻大小的定性关系,体会到电阻的大小由导体自身决定,认识到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
3、经历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活动,会用“转化”的思想寻找比较电阻大小的正确方法;会有意识地用“变量控制”的思想去寻找合适的导线、设计恰当的电路、统筹规划合理的实验步骤。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感知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两个因素。
认识到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当电路中接入一段金属丝后,灯泡的亮度变了,说明金属丝要导电的同时,对电流还有一种阻碍电流的作用。
接入铁丝时灯泡最亮,接入镍铬合金丝灯泡最暗,说明哪个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哪个阻碍作用小?2、电阻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符号:R单位:欧姆(欧)(Ω)其他单位:千欧(kΩ)兆欧(MΩ)1kΩ=1000Ω 1MΩ=106Ω(2)、一种元件:电阻器,符号介绍物理学家欧姆3、介绍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的电阻为十几欧,实验室一米长的铜导线电阻值不到百分之几欧,常忽略不计;人体电阻约为几十到几百千欧取出不同的各种金属丝,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猜想是否正确,我们要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去证实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去掉一些不合理的猜想问:如何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有关?出示长度、导体的横截面积、材料不同的金属丝问:分别将它们接入电路进行实验能不能验证电阻与长度有关?问:若要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选什么样的金属丝呢?问:若要研究电阻与材料是否有关,应选什么样的金属丝呢?在物理学中,一个物理量的大小往往与多个因素有关,要研究这物理量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就要固定一个可能的因素,只改变其中一个因至素进行研究,这叫“变量控制”请同学们设计出符合上述实验要求的三组导体,看谁想得快,方法多先由学生设计出实验方案和记录的表格教师肯定学生的设计方案和表格,并投影一位学生的表格,指出本实验是研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但表中为什么记录的电流一项呢?这是一种什么研究方法?我们在什么地方还应用到这种方法?【板书设计】1、影响电路中的电流的因素(1)电路两端的电压(2)电路中的导体2、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3、单位:欧姆(欧)(Ω)4、探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设计实验:记录表格;结论:5、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14.1电阻教学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第14.1节——电阻。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电阻的定义,知道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的一种属性。
2. 电阻的符号及单位:让学生掌握电阻的符号为R,单位为欧姆(Ω)。
3.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了解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
4. 电阻的测量: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符号及单位。
2. 让学生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阻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符号及单位,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电阻箱、伏安法实验器材。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照明电路中灯泡的亮度不同,引导学生思考灯泡亮度不同的原因。
2. 电阻的概念及符号单位(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电阻的定义,知道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的一种属性。
(2)让学生掌握电阻的符号为R,单位为欧姆(Ω)。
3.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2)让学生了解在研究电阻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用控制变量法。
4. 电阻的测量教师讲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并进行实验演示。
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的阻值。
5.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一些有关电阻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电阻的概念、符号及单位;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的测量方法。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 请举例说明生活中应用电阻知识的地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电阻的基本知识,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14.1电阻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4.1 电阻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情景引入、随堂练习的方式,旨在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电阻的概念和性质,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掌握电阻的基本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电阻的概念、性质和单位,知道电阻的影响因素。
2. 技能目标: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学会使用电阻表测量电阻,提高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电阻的基本知识,知道电阻的影响因素。
难点:让幼儿学会使用电阻表测量电阻,理解电阻的计算公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阻表、导线、灯泡、电源、电阻箱等。
2. 学具:每人一套电阻实验套件,包括电阻箱、导线、灯泡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引导幼儿思考灯泡亮度与电阻的关系。
2. 讲解电阻的概念和性质:向幼儿讲解电阻的定义、单位、影响因素等。
3. 演示实验:用电阻箱、导线、灯泡等教具,演示电阻的变化对灯泡亮度的影响。
4. 动手实践:让幼儿分组进行电阻实验,观察电阻变化对灯泡亮度的影响,并记录实验数据。
5. 讲解电阻表的使用方法:向幼儿讲解电阻表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等。
6. 测量电阻:让幼儿使用电阻表测量实验中的电阻值,并记录数据。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幼儿掌握电阻的基本知识,知道电阻的影响因素。
2. 难点:让幼儿学会使用电阻表测量电阻,理解电阻的计算公式。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了电阻的概念和性质,通过动手实践,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电阻表的使用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电器设备,了解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幼儿能掌握电阻的基本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14.1电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的第一节——电阻。
具体内容包括:电阻的概念、电阻的计算公式、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如何测量电阻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理解电阻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计算电阻的大小。
2. 引导学生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电阻的计算公式、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电阻的计算公式的运用,以及如何测量电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电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导线、电阻测量仪等。
学具:笔记本、导线、电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中电流流动的过程。
2. 电阻的概念:通过多媒体展示电阻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电阻的含义,并介绍电阻的单位——欧姆。
3. 电阻的计算公式:讲解电阻的计算公式R=V/I,让学生了解电阻的计算方法。
4.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验观察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如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
5. 测量电阻:教授如何使用电阻测量仪测量电阻,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6. 例题讲解:运用电阻的计算公式,讲解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电阻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现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电阻的概念2. 电阻的计算公式:R=V/I3.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4. 电阻的测量方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电路中的电阻值。
电路一:一段长度为10cm,横截面积为2mm²的铜导线,其电阻为多少?电路二:一个电压为6V,电流为3A的电路,其电阻为多少?2. 答案:电路一:电阻=10cm2mm²/100cm²1.65Ω/mm²=0.33Ω电路二:电阻=6V/3A=2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通过实验和例题,使学生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4.1电阻
电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理解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探究活动,研究电阻大小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是否有关,渗透研究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兴趣,积极动手进行实验。
(2)在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严谨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电阻概念的建立。
三、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说明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四、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提问: 导线多是用铜、铝做的,特别重要的电器设备的导线还要用昂贵的银来做。
铁也是导体,既多又便宜,想想看,为什么不用铁或其他金属来做导线呢? 2、新课讲授把长短、粗细相同的铜丝、铁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及电流表的示数是否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比较三种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从而建立“电阻”概念。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P63~P64, 了解下述内容。
(一)电阻(1)电阻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2)电阻的符号:R(3)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 Omega; 。
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Omega;和兆欧(MOmega;)换算关系是:1 MOmega; = 103 kOmega;=10 6Omega;(4)电阻器--也叫定值电阻,简称电阻。
电路图符号(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和经验猜想:在材料一定的情况下,电阻的大小还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根据学生猜想,进行实验探究(1)探究电阻与导体长度是否有关 a.引导学生如何利用手中的实验器材改变长度。
b.根据实验思路设计表格,开始实验,收集并记录实验数据。
c.分析^p 数据得结论。
(2)探究电阻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 a.引导学生如何利用手中的实验器材改变横截面积。
九年级物理上册《14.1 电阻》教案 苏科版
《14.1 电阻》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阻及其单位;(A)2)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B)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试验、对比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流、电压。
(B)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电阻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知道半导体和超导体,开阔视野。
(C)【重点与难点】电阻概念的建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具与学具】自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演示板,各种电阻若干,干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电流表,【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一个完整的电路包括、、、等几部份。
2、电路连接主要有哪两种?分别有什么特点?例举生活中的例子3、什么是电流?电流的符号、单位和测量工具分别是什么?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是怎样的?4、什么是电压?电压的符号、单位和测量工具分别是什么?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是怎样的?二、以学定教(一)、引入新课1、教师播放汽车在不同路面行驶情况的视频片段,问汽车的速度会怎么变化?原因是什么?(通过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引入到抽象的知识点。
)学生观察视频片段,积极思考,讨论集体回答:路面不同,汽车速度不同,原因是路面对汽车有阻碍作用。
2、教师问:电荷在导体中运动情况和汽车在路面行驶情况很类似,电荷在导体中运动会怎样?(对于未知的知识,要善于从已知的知识出发,比较,找出相同点之突破。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比较电荷在导体中运动和汽车在路面行驶的相同之处。
集体回答:电荷在导体中运动也会受到阻碍作用。
3、教师引导:导体对电荷有阻碍作用,而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所以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这就是电阻。
(让学生认识电阻的本质意义。
)结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二)、电阻1、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的电线都是用什么做的吗?为什么不是用便宜的铁来做,而是用比较贵的铜或铝来做呢?(利用好奇心,通过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引入到抽象的知识点。
苏科版九年级 14.1 电阻 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14.1 电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4章第1节,主要内容包括:1. 电阻的概念及其符号表示。
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3. 电阻的测量工具:伏安法测电阻。
4. 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压U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公式为I=U/R。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符号表示方法。
2. 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3. 学会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4. 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及其综合应用,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的因素,伏安法测电阻,欧姆定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器材。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物理教材,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如照明电路中灯泡的亮度与电阻的关系,引出电阻的概念。
2. 讲解电阻的概念及其符号表示,讲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 演示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测量不同电阻值。
5. 运用欧姆定律解释实际问题,如照明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6. 课堂练习: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概念及其符号表示。
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 伏安法测电阻。
4. 欧姆定律:I=U/R。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一段导体的长度为2m,横截面积为0.5cm²,材料为铜,求该导体的电阻。
答案:根据电阻的计算公式R=ρL/S,其中ρ为铜的电阻率,取值为1.68×10^8Ω·m,L为长度,S为横截面积。
代入数据计算得到电阻R=1.68Ω。
2. 题目:一个电路中,电流为2A,电压为3V,求电路中的电阻。
答案:根据欧姆定律I=U/R,代入数据计算得到电阻R=1.5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1.知道电阻的初步概念,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
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3.了解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的电学特性。
重点
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难点
会区分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
准备
1.干电池、开关、导线、小灯泡、酒精灯、旧日光灯灯丝、硬币、铜钥匙、铅笔芯、橡皮、塑料尺、玻璃等。
2.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图片:如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1、演示或视频: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2、在学生交流和讨论的基础上总结:
(1)改变加在电路两端的电压
(2)改变连接在电路中的导体
【复备】
三、电阻
1、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不同的。
2、电阻的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用字母R表示。
3、电阻的单位:国际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为“Ω”
常用单位还有:kΩ(千欧),MΩ(兆欧)
【复备】
四、导体和绝缘体
1、看书P89读一读
2、演示: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分
3、视频: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复备】
五、反馈练习:
《学习与评价》P56自测互评
【复备】
六、小结
七、课后作业
《学习与评价》P56-P57
板
书
设
计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
一、电阻
1、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法
2、电阻
3、电阻的单位
4、导体和绝缘体
5、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6、半导体和超导体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