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PPT精选课件

合集下载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PPT课件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PPT课件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选择和应用
共识推荐了多种抗血管生成药物,包括贝伐珠单抗、阿帕替尼等,并指出了它们的应用 时机、剂量和注意事项等。
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
共识认为,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化疗、免疫治疗等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 治疗效果。
争议点及探讨方向
1 2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疗效评价标准
01
BEVERLY-2研究
02
RELAY研究
03
CAMEL研究
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 照的Ⅲ期临床研究,评估贝伐珠单抗 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 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
一项评估雷莫芦单抗联合多西他赛二 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Ⅲ期临床研 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生 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 均显著延长。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专家共识的制定过程是一个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的过程,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专家之间 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肺癌治疗领域的学术进步。
提高治疗效果
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NSCLC治疗中具有一定的 疗效,但不同药物之间的疗效和安全性存在差异 。通过专家共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优化治疗方 案,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症状
体征
晚期NSCLC患者常出现咳嗽、咯血、胸痛 、呼吸困难等症状,还可伴有发热、消瘦 、乏力等全身症状。
晚期NSCLC患者可出现肺部肿块、淋巴结 肿大、胸腔积液等体征。
影像学检查
组织学诊断
X线胸片、CT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晚期 NSCLC的重要手段,可发现肺部肿块、淋 巴结肿大等异常表现。
目前尚缺乏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需要进一步研 究和探讨。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耐药性问题

EGFR-TKI_晚期NSCLC治疗策略ppt课件

EGFR-TKI_晚期NSCLC治疗策略ppt课件
del19/L858R 突变患者的PFS
IPASS
HR=0.48 P < 0.0001
9.5
6.3
EURTAC*
HR=0.37 P < 0.0001
10.4
5.4
LUX LUNG 3*
13.6
HR=0.47 P < 0.0001
6.9
2019/8/28
Mok T., et al, N ENG J MED V361; NO 10 Rosell R., et al, lancet of oncology
12
24
27
EGFR =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NSCLC =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ORR =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PFS =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2019/8/28
~6
~ 8 - 10
12+
XX+
1970
1980
1990
2000
2011
2013
BSC
铂类单药化疗
双药联合化疗
靶向治疗 化疗+靶向治疗
2019/8/28
*中国未批准
4
肺腺癌-驱动基因
2019/8/28
5
2004年:EGFR基因突变的发现……
文献回顾 最常见的突变类型 19外显子缺失突变 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 20外显子 18外显子 G719A/C 21外显子 L861Q
EGFR Testing
Pts with Del19/L858R
mutation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ppt课件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ppt课件
LUX-Lung 6
N
PFS(月)
82
13.7
86
10.4
110
11.0
102
11.8
114
10.8
86
9.2
230
11.1
364
11.0
Chen,et al. Ann Oncol 2013; Costa,et al,Clin Cancer Res 2014; Wu,et al.WCLC 2013(abst P1 11-021);
12
MO06.13.;6.Martin Reck,et ncet Oncol 2014;7. KATO T, et urice Perol, et al. 2014 ASCO Abstract LBA 8006. 9. JCO (June 1 S),
Goto,et al.Lung Cancer 2013; Maemondo,et al.N Engl J Med 2010; Mitsudomi,et ncet Oncol 2010;
Sequist,et al.J Clin Oncol 2013; Wu抗,e血t a管l.L生an成ce药t O物n联co合l 2T0K1I治3.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A+T 模式的未来研究发展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8
EGFR突变阳性NSCLC的一线治疗
•EGFR TKI单药治疗 •目前标准治疗 •PFS: 9.2-13.7个月
EGFR TKI 厄洛替尼 吉非替尼 阿法替尼
研究 OPTIMAL EURTAC ENSURE JO22903 NEJ002 WJTOG3405 LUX-Lung 3
• 多靶点:
靶向VEGFR/PDGFR/FGFR的多靶点小分子TKI • Nintedanib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E4599 bevacizumab + CP vs CP1
+3
+5
1
6
+2
+ →4 4
25567 7
8
2005 2006 2009 2010 2011
2013
2014
9 10
2
11
12
一线/二线 研究
1, . 2006; 2. , . 2009;3 ò . 2010;4 2013;5. Z, . 2013 06.13.;6 2014;7. T, . 2014 8005;8. , . 2014 8006. 9. ( 1 S), 2005: 7138;10. , 2010 ,28(15): 7598;11。J . 2011;6: 1104–1109;12.中华肿瘤杂志, 2013,35(8):618-622.
2015-08-31起予“贝伐单抗400静滴 d1+奈达铂针11590 静脉滴注 d1+ 培美曲塞二钠(普来乐)针 0.8g 静脉滴注 d1”方案化疗4次;
于2015.12.17予“贝伐珠单抗针400静滴 d1+培美曲塞二钠针 0.8g 静脉 滴注 d1”维持化疗。
上腹部(2016-3-31)
查头胸腹部提示(2015-4-20):左肺下叶癌伴左肺门及纵隔多发淋巴 结增大,右侧肾上腺转移瘤考虑。
颅脑增强示“右侧额叶低密度灶,转移瘤考虑”。
2015-4行肺部肿块穿刺活检,病理(2015036916):(左肺下叶)考 虑腺癌,免疫组化结果:P63(+)(-),1(),5/6(-),7()(),符 合肺腺癌.
模式指导晚期肺癌治疗临床应 用
主要内容
肿瘤抗血管生成联合应用病例 肿瘤抗血管生成联合治疗晚期研究进展 模式的未来研究发展

抗血管生成PPT精选课件

抗血管生成PPT精选课件

02
阿帕替尼的临床应用与成果
03
阿帕替尼血管靶向治疗的探索
VEGF/VEGFR2 是血管生成的关键通路
VEGF家族及其受体
VEGF-A
VEGF-R2
血管生成
Grothey A,et al. Nat Rev Clin Oncol. 2009 Sep;6(9):507-18.
淋巴管生成
阿帕替尼对VEGFR2的高度选择性
抗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策略
抗VEGF/VEGFR的靶向治疗策略:
– 减少有活性的VEGF的游离浓度 – 破坏VEGFR信号系统
抗VEGF/VEGFR的主要药物类型:
– 抗VEGF抗体 – 抗VEGFR抗体 – 可溶性VEGFR – 小分子TKIs
抗VEGF/VEGFR的主要药物类型
抑制 VEGF的抗体
主要靶点
代表制剂
抗VEGF 抗体 抗VEGFR 抗体
结合和中和游离的 VEGF
通过与受体结合阻 断 VEGF
VEGF VEGFR-2
可溶性VEGFR
结合和中和游离的 VEGF
VEGF, PIGF VEGF-B
小分子TKIs
直接作用于 VEGFR酪氨酸激 酶,阻断VEGFR
信号传递
VEGFR-1 VEGFR-2 PDGFR-ß c-kit, Flt-3
作用靶点
阿帕替尼1
IC50(nM)*
索拉非尼2 舒尼替尼3
VEGFR-1
70
--
2
VEGFR-2
2
90
10
VEGFR-3
--
--
17
PDGFR-β
537
--
8
c-kit

非小细胞肺癌的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参考幻灯片

非小细胞肺癌的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参考幻灯片




ZEPHYR7
凡德他尼
VAN
BSC
OS



三线单药治疗
MISSION8
索拉非尼
Sor
BSC
OS



1. J Clin Oncol. 2010 Apr 10;28(11):1835-42; 2. Clin. Oncol.2–85,549(2010);3.ESMO), 2009, Abstract ;4.ESMO, 2009, Abstract O-9004; 5.J ClOinncol. 2012 Oct 10;30(29):3640-7;6.ESMO,
贝伐单抗 一线治疗
雷莫芦单抗 二线治疗
尼达尼布 二线治疗
结论: 1.以上研究中除雷莫芦单抗将鳞癌患者纳入研究外,其它研究均以非鳞癌 患者为研究对象 2.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联合化疗的成功可能性高于单药治疗
10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in Press
即使已经上市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也并非所有 3期研究均有 OS获益
TI
? 肝肾、心功能正常
O N
阿帕替尼750mg qd
(28天为1周期) (n=278)
疾病

进展
访

符合

阿帕替尼模拟片 qd (28天为1周期)(n=139)
终止

标准

80% 死亡 事件 进行 统计 分析
? 主要研究终点:总生存期( OS)
2009, Abstract O-9005;7.Clin Oncol 2012 Apr 1;30(10):1114-21 8. .J Thorac Oncol. 2015;10: 1745 –1753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疗效评估
通过定期检查患者的肿 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 等手段,评估抗血管生 成药物治疗的效果。
不良反应监测
密切关注患者治疗过程 中的不良反应,如出血、 高血压、蛋白尿等,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耐药性评估
对于出现耐药性的患者, 及时进行耐药性检测, 调整治疗方案或选择其 他有效的抗血管生成药
物。
04
护理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 血管生成治疗中的应用
紧急情况处理
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紧急情况,患者应立即就医,采取紧急处理 措施。
特殊情况下的处理与注意事项
1 2 3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在接受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 前,应充分了解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权衡 利弊后做出决定。
肝功能不全患者 肝功能不全患者在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时应 谨慎,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或停药。
02
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原理及 发展历程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作用机制
1 2
3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切断肿瘤细胞的 营养供给,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阻断肿瘤细胞增殖
抗血管生成药物可以阻断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和 氧气供应,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提高化疗和放疗效果
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可以提 高治疗效果,增强肿瘤细胞的凋亡。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疗效评估
01
02
03
肿瘤缩小率
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肿 瘤体积的变化,评估抗血 管生成药物治疗的效果。
生存期延长
相较于传统治疗,使用抗 血管生成药物可以显著延 长患者的生存期。
症状改善
抗血管生成药物不仅可以 抑制肿瘤生长,还可以减 轻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 量。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分享-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分享-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3. Hanai JI, et al. JCB, 2002, 158(3):529. 4. MacDonald NJ, et al.. JBC, 2001, 276(27): 25190. 5. Furumatsu T, et al. J Biochem (Tokyo), 2002, 131(4): 619.
病例分享
病例1
▪ 王XX,男性,61岁,吸烟40年
▪ 08年3月出现咳嗽,咳痰,气短
▪ 08年4月第一次入院,确诊为左肺低分化腺 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骨转移,Ⅳ期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策略
晚期 NSCLC
非鳞癌
鳞癌
EGFR突变阳性:
TKI靶向治疗或三 代化疗药联合铂类 的化疗
EGFR突变未知:
骨上淋巴结转移,骨转移,Ⅳ期 ▪ GP方案化疗4周期,疗效近CR ▪ 08年8月G单药维持2周期病灶增大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
二线治疗的选择
化疗 多烯紫杉醇 培美曲塞
EGFR-TKI靶向治疗 吉非替尼 厄洛替尼
最佳支持治疗 新药/方案的临床研究
内皮抑素作用机理
Endostatin能阻止生长因子与受体结合,干扰其信号传导
▪ 培美曲塞(JMEN)的维持治疗只有非鳞癌患者明显获益,OS增加到15.5月, 而非所有患者获益。
▪ 吉非替尼(WJTOG0203)和厄洛替尼(SATURN)可作为维持治疗的药物,尤 其对腺癌和EGFR突变者疗效更好。
病例1
▪ 王XX,男性,61岁,吸烟40年 ▪ 08年3月出现咳嗽,咳痰,气短 ▪ 08年4月第一次入院,确诊为左肺低分化腺癌,锁
病例3
▪ 张XX,女性,55岁,不吸烟 ▪ 08年1月“左乳肿物”就诊发现双肺占位,行病灶穿刺确

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恶性肿瘤中的治疗现状 ppt课件

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恶性肿瘤中的治疗现状 ppt课件

雷莫芦单抗
2014 ASCO 摘要4004
帕唑帕尼
2015 ASCO 摘要4049
XP+贝伐 XP+安慰剂
46% 37.4%
P=0.03
6.7月 5.3月
P=0.004
12.1月 10.1月
XP+贝伐 XP+安慰剂
41% 34%
P=0.35
6.3月 6.0月
P=0.47
10.5月 11.4月
mFOLFOX6+雷
雷莫芦 安慰剂
3.4% P= 2.1月 < 5.2月 2.6% 0.76 1.3月 0.0001 3.8月
P=0.047
阳性
雷莫芦+紫杉
雷莫芦单抗
RAINBOW
醇 安慰剂+紫杉
N.S
N.S
4.40月 2.86月
< 0.0001
9.63月 7.36月
P=0.0169
阳性

• 二线治疗方面,舒尼替尼未取得成功 • 而雷莫芦单抗的两个二线研究均获得成功,因而得到FDA批准上市
1.0 RAM+PTX n=330 mOS=9.63个月
0.8 PBO+PTX n=335 mOS=7.36个月
0.6
OS
0.4
ΔmOS=2.3月
0.2
HR=0.807
95%CI: 0.678-0.962
分层Log-rank P=0.0169
0.0
0
4
8
12
16
20
24
28
时间 (月)
• 晚期胃癌二线治疗,OS延长近2个月,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 RAM联合PTX组可以看到持续的生存获益 • Ramucirumab是一种对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癌一线治疗失败后的有效新药

TKI联合治疗 ppt课件

TKI联合治疗  ppt课件

FAST-ACT2: EGFR-TKI与化疗交替治疗
既往未经治疗 的IIIB/IV期 NSCLC (n=451)
吉西他滨+顺铂/卡铂
1
6个周期+厄洛替尼
厄洛替尼 150mg/d
R 分层因素:分期、组织学、吸烟状态、化疗方案
1
吉西他滨+顺铂/卡铂 6个周期+安慰剂
安慰剂
PD 研究后
PD
主要终点:PFS (独立审查委员会评估)
95%CI, 1.11, P = 0.089
AC + gefitinib vs AC: HR = 0.22, 95%CI, 0.09-0.49, P < 0.001 AC + gefitinib vs gefitinib: HR = 0.38, 95%CI, 0.15-0.93, P = 0.034
由于AE停药
EB (n=75)
E (n=77)
单位
431 (21-837) 123.7
12 (16%)
254 (18-829) 126.5
14 (18%)
天 mg/天 n (%)
325 (1-815) 16 (1-39)
31 (41%)
次要终点:亚组分析、所有患者与亚组的OS、ORR、缓解持续时间、TTP、16周未进展、安全性、QOL
1.0
全组人群
GC-E (n=226)
GC-P (n=225)
1.0
HR=0.57
0.8
95%CI=0.47-0.69 P<0.0001
0.8
0.6 0.6
PFS
EGFR突变人群
GC-E (n=49)
HR PFS

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护理课件

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护理课件

避免接触致癌物质
避免接触烟草、油烟等致癌物 质,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定期复查
遵循医生建议,定期进行复查 ,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心理调适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参与社交 活动,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预防与早期发现
定期体检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 进行一次胸部X光或低剂 量螺旋CT检查,以便早
期发现肺癌。
戒烟限酒
联合治疗策略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常与其他肺癌治疗手段如化疗、放疗 等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降低耐药性。
临床试验与疗效评估
多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非小细胞 肺癌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01
02
03
新药研发与优化
针对肺癌血管生成机制的 深入研究将推动新一代抗 血管生成药物的研发,提 高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个体化治疗策略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 ,针对不同基因型肺癌患 者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将成 为研究重点。
耐药性机制研究
针对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的耐药性机制研究,有助 于开发克服耐药性的新方 法。
社会支持与患者互助
患者教育
患者互助组织
提供关于非小细胞肺癌及抗血管生成 靶向治疗的教育资料,帮助患者及其 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和治疗手段。
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靶向 治疗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非小细胞肺癌概述 • 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 • 护理在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中
的应用 • 患者教育与康复指导 • 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与展望
01
CHAPTER
非小细胞肺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 的一种病理类型,主要包括鳞状 细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等。

抗血管生成药联合卡培他滨的临床研究ppt课件

抗血管生成药联合卡培他滨的临床研究ppt课件

2019/8/30
Inve1st8New Drugs (2012) 30:306–315
患者基线水平
2019/8/30
Inve1st9New Drugs (2012) 30:306–315
不良反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9/8/30
Inve2st0New Drugs (2012) 30:306–315
目录
01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卡培他滨概况
抗血管生成药联合卡培他滨的临床研究
2019/8/30
1
目录
01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卡培他滨概况
02
抗血管生成药联合卡培他滨I期临床研究介绍
03
对阿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的启示
2019/8/30
2
卡培他滨
卡培他滨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口服氟尿嘧啶氨基甲酸盐,理论上能优 先在肿瘤组织中生成5-氟尿嘧啶 (5-FU),模拟持续静脉注射5-FU的过程。
22
2019/8/30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23
2019/8/30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 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 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 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2)在剂量di下重新评估另外3位病人 如果总出现DLT人数≦2人,则增加到下一个剂量di+1;否则,停止试验且推荐di-1为 MTD。
2019/8/30
16
剂量限制性毒性(DLT)的界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ATO T, et al. 2014 ASCO Abstract
8005.
TKI治疗的轮回
肿瘤异质性
跷跷板理论
晚期NSCLC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有望突破化 疗瓶颈
单靶点:
靶向VEGF信号通路的单克隆抗体 – Bevacizumab(安维汀):VEGF-A – Ramucirumab (Cyramza):VEGFR-2
LUX-Lung 6
N
PFS(月)
82
13.7
86
10.4
110
11.0
102
11.8
114
10.8
86
9.2
230
11.1
364
11.0
Chen,et al. Ann Oncol 2013; Costa,et al,Clin Cancer Res 2014; Wu,et al.WCLC 2013(abst P1 11-021);
2015+奈达铂针115mg/90mg 静脉 滴注 d1+培美曲塞二钠(普来乐)针 0.8g 静脉滴注 d1”方案化疗4次;
于2015.12.17予“贝伐珠单抗针400mg静滴 d1+培美曲塞二钠针 0.8g 静脉滴注 d1”维持化疗。
上腹部CT(2016-3-31)
JO25567 bevacizumab +erlotinib vs
erlotinib7
REVEL ramucirumab +doc vs doc8
2005 2006 2009 2010 2011
2013
2014
ENDO III endostar+ NP vs NP9
ENDO IV endostar+ chemo vs chemo10
SAiL bevacizumab + chemo vs chemo3
BEYOND bevacizumab + CP vs CP5
AVAiL bevacizumab + CG vs CG2
AVAPERL bevacizumab + pem/cis→pem+
bev4 vs bev 4
LUME-Lung 1 nintedanib+ doc vs doc6
肿瘤抗血管生成联合TKI治疗晚期NSCLC 研究进展
A+T 模式的未来研究发展
EGFR突变阳性NSCLC的一线治疗
EGFR TKI单药治疗 目前标准治疗 PFS: 9.2-13.7个月
EGFR TKI
厄洛替尼
吉非替尼 阿法替尼
研究 OPTIMAL EURTAC ENSURE JO22903 NEJ002 WJTOG3405 LUX-Lung 3
1年余前因“咳嗽痰中带血7天”就诊于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
查头胸腹部CT提示(2015-4-20):左肺下叶癌伴左肺门及纵隔多发淋 巴结增大,右侧肾上腺转移瘤考虑。
颅脑MRI增强示“右侧额叶低密度灶,转移瘤考虑”。
2015-4行肺部肿块穿刺活检,病理(HZ2015036916):(左肺下叶) 考虑腺癌,免疫组化结果:P63(+),CgA(-),TTF-1(++),CK5/6 (-),CK-7(+++),NapsinA(++),符合肺腺癌.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TKI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进展
----A+T模式指导晚期肺癌治疗临床应用
主要内容
肿瘤抗血管生成联合TKI应用病例
肿瘤抗血管生成联合TKI治疗晚期NSCLC研究进展 A+T 模式的未来研究发展
患者病史(1)
男性,赵××,53岁
主诉:“诊断为肺癌近一年,化疗后再次进展” 于2016-3-30再次入院
Goto,et al.Lung Cancer 2013; Maemondo,et al.N Engl J Med 2010; Mitsudomi,et ncet Oncol 2010;
Sequist,et al.J Clin Oncol 2013; Wu,et ncet Oncol 2013.
ENDO TC endostar+ TC vs TC11
ENDO 2nd endostar+ doc
vs doc12
一线/二线 研究
1.Sandler, et al. NEJM 2006; 2. Reck, et al. JCO 2009;3.Lucio Crinò,et al. Lancet Oncol 2010;4.Fabrice Barlesi,et al.JCO 2013;5. Caicun Z, et al. 2013 WCLC MO06.13.;6.Martin Reck,et ncet Oncol 2014;7. KATO T, et al. 2014 ASCO Abstract 8005;8. Maurice Perol, et al. 2014 ASCO Abstract LBA 8006. 9. JCO (June 1 S), 2005: 7138;10. JCO, 2010 ,28(15): 7598;11。J Thorac Oncol. 2011;6: 1104–1109;12.中华肿瘤杂志, 2013,35(8):618-622.
分子病理:EGFR野生型。
患者病史(2)
并于2015-05-02至2015-07-30起永康市中医院予以紫杉醇210mgd1+顺 铂针40mgd1-3静滴q3w化疗5周期。
2015-05-19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行伽马刀治疗,具体方案:患者局麻下头 架固定,头颅MRI定位,MR显示,经TPS规划,50%剂量曲线包绕, 周边剂量21Gy,中心剂量42Gy,共11个靶点。
多靶点:
靶向VEGFR/PDGFR/FGFR的多靶点小分子TKI – Nintedanib
泛靶点
– 内皮抑素(恩度)[更安全不易耐药,适合长期维持治疗]
Cancer Treat Rev, 2014,40(4):548-57.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晚期NSCLC的关键研究
一线研究
二线研究
E4599 bevacizumab + CP vs CP1
WQh:at 治tre疗a策tm略您en会t如s何tr推at荐e?gy would you next
recommend (pre-ASCO 2012)?
1.
2.
免疫治疗
化疗
3.
放化疗
4.
5.
TKI
TKI+AVASTIN
2016-3-31 2016-4-20 2016-5-9
主要内容
肿瘤抗血管生成联合TKI应用病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