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_促进学科发展_章荣德
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措施
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措施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在科技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和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评台和支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
二、加强政策引导1. 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要增加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财政拨款,确保实验室有足够的研发经费支持,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
2. 完善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价体系,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及时和有效的评价,为科研团队和个人提供相应的激励和奖励。
三、加强科研团队建设1. 引进高水平科研人才。
通过各种途径,引进国内外优秀科研人员,扩充实验室的科研团队,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2. 鼓励团队合作。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强化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不同学科、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形成合力,更好地进行科研攻关。
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1. 更新实验设备。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加大对实验室设备的更新和更新力度,提高实验室的科研水平和研发效率。
2. 完善实验室条件。
提供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保障科研人员的科研需求和生活需求。
五、加强科研成果转化1. 强化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建立科研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加强科技成果与工业生产、市场需求的对接。
2. 激励科研人员。
对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取得经济效益的科研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和积极性。
六、营造科研创新氛围1. 加强科研精神教育。
培养科研人员的创新思维和科研精神,提高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建开放交流机制。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科研技术和理念,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水平的迅速提高。
七、总结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必将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大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措施,努力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科研创新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1. 引言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科技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
本文档旨在提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以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2. 目标及意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世界一流的科研创新平台,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我国在关键领域的科技实力和竞争力。
具体意义如下:•推动科技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可以集聚科研资源,促进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重大科技创新。
•培养科研人才: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了优质的科研环境和平台,培养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人才,为我国科技事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有望应用于产业化和社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3. 实施步骤3.1 筹备阶段•制定规划:明确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实施规划,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确定经费: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和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选拔团队:邀请国内外优秀的科研人员组成团队,共同投身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研究。
3.2 建设阶段•建设基础设施:根据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需求,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实验室设施,包括实验室房屋、设备和仪器等。
•培养人才:组织开展科研项目和课题,培养并吸引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研究团队的创新能力。
•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强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和推广应用,引导实验室研究人员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
3.3 运行阶段•加强管理与评估: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的运行机制,定期对实验室的运行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实验室的长期稳定发展。
•提升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传播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和创新成果,提升实验室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声誉。
4. 预期成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加强我国在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
浅谈新时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战略
浅谈新时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战略1. 引言1.1 新时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性新时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核心载体和重要平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作用。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高水平科研机构和科研人才的聚集地,是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支撑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发展未来科技领域的重要力量。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为我国实现科技强国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2 发展战略的意义发展战略的意义在新时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至关重要。
发展战略是指明了实验室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于提高实验室的综合实力,推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战略可以帮助实验室精准定位自身的定位和任务。
通过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可以明确实验室在国家科技发展中的定位,确定实验室的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确保实验室的工作与国家战略发展保持一致。
发展战略可以提升实验室的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科研团队建设,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发展战略可以促进实验室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实现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发展战略还可以提升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
通过与国际一流实验室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科研技术和人才,拓展国际合作渠道,提升实验室在国际科技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推动实验室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2. 正文2.1 新时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现状当前,我国新时期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国家重点实验室正逐步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和推动力量。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范和加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验室是高等学校组织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和集聚创新人才、开展学术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任务是面向科学前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区域发展需求,开展创新性研究,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推动学科建设发展,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
第三条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坚持科教融合,创新引领,定期评估,动态调整。
第四条实验室是由高等学校建设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研实体,实行人、财、物相应独立的管理机制。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教育部是实验室的宏观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一)制定实验室发展方针和政策,编制发展规划,发布建设指南。
(二)制定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指导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
(三)负责实验室的立项建设、调整和撤销。
(四)组织实验室的验收、评估和检查。
第六条高等学校主管部门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的主要职责是:(一)将实验室的建设发展纳入行业和地方的发展重点。
(二)推进、落实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经费,以及相应人事配套政策。
(三)依据本办法,指导和监督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
(四)协助教育部做好实验室的验收、评估和检查工作。
第七条高等学校是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主体,其主要职责是:(一)将实验室建设和基本运行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在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指标、自主选题研究等的年度计划中对实验室给予重点支持;提供人力资源、科研场所和仪器设备等条件保障。
(二)组织实验室的申报、论证,制定运行管理的实施细则,解决实验室建设运行中的有关问题。
(三)聘任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组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四)组织实验室年度考核,负责日常监督管理,配合做好定期评估。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首先,加大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
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财政支持力度,增加专项经费投入,提高实验室的运行与管理水平。
同时,鼓励企业、高校、地方政府等多方面参与到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中,形成共同推动的合力。
其次,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机制。
国家可以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审机制,通过评审确定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方向,并定期进行中期和末期评估,监测实验室的运行情况。
实验室的管理团队要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科研能力,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成果进行合理规划和评价。
第三,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产业应用的对接。
国家重点实验室要加强与企业和产业界的合作,推动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的对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同时,加强与国外同类实验室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提升实验室的国际化水平。
第四,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人才培养的结合。
国家重点实验室要与高等学府、研究机构等紧密合作,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交流。
可以通过建立联合培养制度,为学生提供实验室的研究平台,为研究人员提供培训机会,推动科研人员和学生的相互学习和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级科研人才。
第五,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实验室要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国家可以通过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加大对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并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提高实验室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国家政府的政策和财力支持,同时也需要实验室管理团队的科研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同时,实验室的发展还需要与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国际同类实验室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作用,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发展。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一、引言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为了推进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而设立的高水平研究机构。
本文旨在探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方案,以加强国家科技实力和推动创新发展。
二、背景和意义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一种研究机构的重要形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背景和意义:1. 推动科学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开展原创性、前沿性和战略性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条件。
2. 培养科技人才: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提供科研资源、培养科技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为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会。
3.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研发创新技术和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经济、社会发展转化,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基本框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应包含以下基本框架:1. 名称和定位:明确实验室的名称和定位,以体现其研究方向和特色。
2. 组织结构:明确实验室的组织结构,包括管理机构、学术委员会等,以保障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和管理运作。
3. 研究领域和重点方向:确定实验室的研究领域和重点方向,以明确实验室的研究重点和特色。
4. 研究设备和条件:确保实验室拥有先进的研究设备和条件,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
5. 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包括招聘高水平科研人员、培养科技人才以及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等。
6. 绩效评估和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和考核机制,激励科研人员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
四、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实施步骤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立项和规划:明确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制定建设规划和时间表。
2. 资金筹集:通过政府拨款、科研项目经费、企业投资等多种途径筹集建设资金。
3. 设备采购和建设:根据实验室的研究需求,选购先进的研究设备,进行实验室的建设和装修。
4. 人才引进和培养:通过引进高水平科研人员、组建学术团队,培养科技人才,提高实验室的研究能力。
以评促建,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管理
短并 且 又是 联 合 建 设 的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 建 设 运 在 行 管 理 与制 度 创 新 等 诸 多 方 面 都需 要 进 行 深 入 研究 和 探索 , 进 实 验 室 的全 面 发展 , 务 于 实 验 室 的战 促 服
略 目标 的制 定 和 完 善 , 实 验 室 的 建 设 与 发 展 更 加 使
Vo. 6 No 7 J 1 2 09 12 . u. 0
以评促 建 , 加强 国家重点 实 验 室 建 设 运 行 管 理
宋 瑞 平
( 海 大 学 水 文 水 资 源 与水 利 工 程 科 学 国 家重 点 实验 室 , 苏 南 京 2 0 9 ) 河 江 1 08
摘 要 : 文 论 述 了 以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 评 估 为 契 机 ,以评 估 标 准 为指 南 ,结 合 实 验 室 的 具 体 问题 和 特 点 , 该 认
本 文结合 此次 评估 , 就水 文 水 资 源 与水 利 工 程科 学 国家 重点 实验 室在建设 运 行管理 与制 度创新 等方 面
进 行分 析探讨 。
1 准 确 定 位 。 续 发展 持
在 实验 室建设 之初 , 据 依 托 单位 河 海 大 学 和南 根 京 水利科 学研究院 的研究 特色以及“ 有所 为 , 有所 不为” 的原则 , 出了水文 水 资 源与 水 利 工程 科 学 国家 重点 提 实 验室 的总体 定位 和研究 方 向 。总体 定位 是针 对 国家 重 大需 求 , 瞄准水文 水 资 源 与水 利 工 程科 学 的 国际前
国家 重点 实 验 室 是 改革 开 放后 我 国第 一 个 基 地 建设 计 划 , 过 2 经 O多 年 的 建 设 与 发 展 ,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对 我 国 的 科 学 研 究 、 别 是 基 础 研 究 的 发 展 起 特 到 了不 可替 代 的作 用 , 到 了科 技 界 和 政 府 部 门 的 得 充 分肯 定 。
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一)
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与优化,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平台,对于推动产业升级、提高核心技术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建立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环境,对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科技领域的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二、工作原理全国重点实验室主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领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
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点:1.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创新性基础研究;2.结合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应用基础研究;3.汇聚一流科研人才,形成科研团队;4.构建先进的科研平台,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5.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在国际科技领域的影响力。
三、实施计划步骤1.确定研究方向: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确定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2.建设科研团队:通过人才引进、培养和国际合作等方式,组建一流的科研团队;3.建设科研平台:投入资金建设先进的科研设施和环境,为科研团队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4.开展研究工作:围绕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5.评估与调整:定期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适用范围全国重点实验室适用于各类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特别是对于国家战略需求和前沿学科的领域具有显著的适用性。
同时,它也适用于为产业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五、创新要点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创新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领域的创新:重点实验室以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为导向,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领产业发展。
2.人才队伍的创新:重点实验室汇聚了一批一流的科研人才,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3.科研环境的创新:重点实验室投入巨资建设先进的科研设施和环境,为科研团队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1990.09.19•【文号】计科技[1990]1259号•【施行日期】1990.09.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废止、宣布失效、修改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发布日期:2011年6月30日,实施日期:2011年6月30日)废止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计科技[1990]1259号)(1990年9月19日国家计划委员会发布)一、总则根据我国科技发展方针,为适应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科学技术的储备,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新技术领域的探索,培养和稳定优秀的科技人才,本着科技体制改革的精神,国家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和装备一批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的运行机制,创造较好的科研环境的实验条件,使其逐步发展成为能代表国家学术水平、实验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实验研究基地和学术活动中心。
二、立项条件(一)项目范围。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主要安排在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农业部、卫生部系统,侧重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国家鼓励上述部门联合建立新兴交叉学科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实验室,并且鼓励产业部门和企业同高等院校、中科院研究所建立跨部门的联合实验室,以推动新思想、新原理不断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同时造就和培养适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科技人才。
(二)项目条件。
有关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申请国家资助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应属国家优先发展的学科领域,或具有开创性的学科特色。
根据科技战略发展的需要,国家在一定时期或阶段将发布项目建设的指南。
所申请的实验室一般还应具有以下几个条件:(1)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的实验室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特色,坚持在科学前沿上进行探索和积累;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的实验室要符合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需要,在高层次上面向经济建设,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若干重大的科学技术研究上提出比较明确的近、中、远期的研究目标,并且具有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2)实验室要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团结、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以及结构比较合理的研究、技术队伍,要有培养高级人才的能力,要有明确的学术思想及正派的学风;(3)实验室要具备一定规模的实验条件和工作基础;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在学术水平、人才培养、承担任务方面要有一定的竞争能力;(4)依托单位经由主管部门核拨的科研事业费,能够保证实验室开展工作的基本需要,并能保证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和学术活动条件。
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节选)
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节选)作者:来源:《中国食品》2018年第14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组织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具备先进科研装备的重要科技创新基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孕育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学科发展和解决国家战略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重要力量。
但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还存在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世界一流领军科学家不足、管理体制机制亟待深化等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依据《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和《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国科发基〔2017〕250号),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二)基本原则。
坚持系统布局。
按照建设高水平科学与工程研究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要求,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体系,明确各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功能定位、目标任务。
坚持能力提升。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注重原始创新,聚集领军人才,增强国家重点实验室持续创新活力,促进重大原创成果产出,提升国际影响力。
坚持开放合作。
深化“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机制建设,强化开放合作,加强协同创新,推动军民融合,激发创新活力,提升服务能力。
坚持科学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分类管理,完善评估机制。
加强统筹协调,发挥部门地方作用。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强化财政稳定支持。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形成定位准确、目标清晰、布局合理、引领发展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
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激励制度基本完善。
实验室整体水平、开放力度、科研条件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凝聚和培养一批顶尖科研领军人才和团队,在部分重要学科方向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支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头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益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益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研领域,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个高效、先进的实验室不仅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还能有效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效益。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用以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从而提高质量和效益。
1. 设施与设备的现代化实验室的硬件设施是科研工作的基础。
确保实验室拥有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可以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和效率。
定期更新和维护这些设备,以保证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人才队伍的建设科研工作的核心是人才。
建立一支由资深科研人员和年轻科研工作者组成的团队,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承和创新思维的碰撞。
提供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的机会,以提高团队的整体科研能力。
3. 管理制度的完善制定一套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规程、数据管理、设备使用等,可以确保实验室运作的有序性和高效性。
同时,透明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提升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 质量控制的强化质量是科研工作的生命线。
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确保每一项研究都达到高标准。
通过定期的内部审核和外部评估,持续改进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5. 跨学科合作的促进鼓励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进行合作,可以促进知识的交叉融合,激发新的研究思路。
建立跨学科的交流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合作的机会和资源。
6. 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强实验室与产业界的联系,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通过与企业合作,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可以为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7. 环境与文化的营造创造一个积极、开放、合作的实验室文化,鼓励科研人员分享想法、讨论问题。
同时,注重实验室的环境保护,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
通过上述措施,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将得到加强,科研质量和效益也将随之提升,为社会和科学界带来更多的价值和贡献。
以评估为契机,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Vo . No 1 Oc .2 o 123 .0 1 o6
实验 室建设 与管理
以评 估 为契 机 ,加 强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 的建 设 与 管理
于燕梅 ,朴香 兰 ,骆 广 生
( 清华大学 化 学工程联合 国家重点 实验 室,北京 10 8 ) 0 0 4
摘 要 : 论述 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为契机 ,以评估标 准为指 南 ,结合我实 验室 的具 体问题 和特点 ,全 面加强 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采用集中性 、计划 性 、开放性及 分类、分级的管理模式 ,使 之成 为严格规 范 、整洁舒适 、布局合 理 、和谐 开放 的实验室 ,并充分 发挥实验室 的整体效益 ,有力 地促进 了科研 、教学
B in 0 04, hn ) eig10 8 C i j a
Ab t a t a ig t e o p r nt ft e e au t n o e s t e a o ao ,u ig t e e au t n s n a d s t e s r c :T k n h p o u i o v a i ft t e k y lb r tr t y h l o h a y sn h v ai t d r sa h l o a
估的要求为 目标 ,查找 目前实验室运行中所存在的
问题 ,根据 问题进 行整 改 。
实验室面临着评估的考验 ,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 务 是 以评估 的要 求 为标准 ,管好 、用 好实 验室 ,充 分发挥实验室的整体效益 ,达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的 目的 ,以崭新 的 面貌迎 接评估 。
实 验室 是高 等学校 人 才培养 、学科 建设 、科学
研 究 以及社 会服 务 的基地 。随着 科研 、教学 改 革 的
全囯重点实验室建设指南
全囯重点实验室建设指南第一章绪论一、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意义二、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目标三、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基本原则第二章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准备工作一、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前期调研二、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选址和环境评估三、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规划和设计四、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预算和资金筹措第三章重点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一、实验室建筑设计与建设二、实验室设备采购与布局三、实验室环境管理与安全保障第四章重点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一、重点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机构二、重点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的人才引进与培养三、重点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第五章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一、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指导政策二、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示范工作三、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管理与服务第六章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交流一、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交流的政策指引二、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交流的重点方向与合作形式三、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交流的支持与保障第七章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管理与评估一、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管理体系二、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绩效评估与考核三、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持续改进与创新第八章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政策体系一、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政策法规二、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政策措施三、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政策服务第一章绪论一、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意义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其建设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各类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和实验室需求不断增加,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产生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当前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
二、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为了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实际应用,培养和引进一批高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人才,形成一批优势学科和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力量,提高我国在世界科技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意义与价值分析
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意义与价值分析作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核心基地,重点实验室在提升国家科技实力、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意义与价值进行分析。
一、提升科学研究水平重点实验室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优质的研究条件和设备。
通过集中配置优势资源,重点实验室可以吸引国内外优秀科学家和研究人才,形成高水平的学术团队,推动科学研究的交流合作和跨学科融合。
重点实验室承担着开展重要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的重要任务,能够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
二、推动产学研结合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有助于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创新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
通过与企业合作,在重点实验室中进行原创技术研发和技术转移,能够有效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重点实验室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升。
三、支持国家战略需求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对于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家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国家治理等方面,重点实验室可以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例如,在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领域,重点实验室可以为国家能源安全、健康医疗和信息安全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
四、促进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重点实验室建设对于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也具有积极意义。
重点实验室提供了科研人员展示成果和交流学术的平台,通过组织学术会议、研讨会和讲座等形式,可以促进学术界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升。
此外,重点实验室还可以为研究生和博士生提供高质量的科研课题和实践机会,培养创新人才,推动人才的储备和流动。
综上所述,重点实验室建设对于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推动产学研结合、支持国家战略需求以及促进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并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和投入,以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提升。
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标准(试行)
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标准(试行)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标准(试行)全国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科研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为确保建设过程规范有序,提高实验室的科研水平和影响力,我国制定了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标准,该标准实行试行,旨在推动实验室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一、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定位和任务全国重点实验室是以国家重点学科、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为导向,集聚一流人才、资源和设备,开展重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高级创新载体。
其主要任务包括:1.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为国家的科技发展提供创新支撑;2.培养和集聚科技创新人才,推动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转化;3.加强与国内外重点实验室的合作交流,促进科技创新的共同进步。
二、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条件1.创新能力要求:实验室应具备独立承担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项目的能力,拥有一批国际领先的科研团队和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科研成果。
2.科研条件要求:实验室应配备先进、完备的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能满足科研项目的需求,并具备良好的科研管理和支撑体系。
3.人才队伍要求:实验室应拥有一支高水平、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包括一流学科带头人和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骨干研究人员,同时要有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机制和政策。
三、全国重点实验室评审与认定1.评审程序:实验室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由国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申报单位需按规定的格式提交申请材料,包括实验室规划、研究领域和方向、研究团队、科研设施等详细信息。
评审主要从科学价值、创新能力、研究条件、人才队伍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2.认定标准:评审结果根据实验室的综合能力和潜力进行综合排序,最终确定入选的实验室名单。
评审标准主要包括实验室创新能力、科研条件、人才队伍、学术影响力等方面指标。
四、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政策为提升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和科研能力,相关部门实施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1.资金支持:对入选的全国重点实验室给予专项建设资金支持,用于设备购置、科研项目经费、人才引进和激励等方面。
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发展——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为视角
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
人 才 、取得 原创 性科研 成果 、开展 高层次
学术 交流 的重要基 地。
稀 土 资 源 利 用 国 家 重 点 实验 室 是 国
内最 早 开 展 稀 土科 学 研 究 的 实验 室和 我
中 国 科 学 院 长 春 应 用 化 学 研 究 所 ( 以下 简 称应 化 所 )始建 于 1 4 年 。 目 98
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功能材料和新技术 ,
为 国民经济 发展和 国家安 全保 障不断提 供
技术 支撑。
倍 以上 。再 以2 0 年应 化所 发表S 论 09 Cl
文 为例 ,3 " 4 国家重 点实 验 室发表 论文 占 全 所论 文总数 的8 %以上 ,基本 上代表 了 0
应化所04
合计
科学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 、生命科学和
环境 科 学等前瞻 领域 的交 叉 ,促进 高分子
国 家重 点实 验室 的建设 提高 了科技创新能力
作 为 国 家基 础 研 究 、应 用 基础 研究 和战略 高技术 研究 的综合 公共创新 平 台 , 国家重 点实验 室始终 以 围绕国家需 求 、立 足 学科 国际前 沿 、打 造一 流创新平 台 为总 体 目标 ,既要 解决基 础理论 问题 ,又要解 决产业 发展 的关键技 术 问题 ,全方 位提升 科 技产 出能力 。
经费和平台建设等方面一直给予国家重点
实验 室 大力 支持 。3 国家 重点 实验 室 的 个 稳定发 展也 对研究 所的发 展起到 了重要 的
支撑作 用 。
“ 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
奖。实验 室定位 于高分 子科 学 的基 础研 究 和 高分 子材料 的高技术 研究 ,推动 高分子
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促进学科发展
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促进学科发展
张金凤
【期刊名称】《实验技术与管理》
【年(卷),期】2014(000)008
【摘要】分别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交叉与融合等3个方面论述了重点实验室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
针对目前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重点实验室建设中要依托学科优势和特色,抓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高精尖仪器使用效益,多渠道开放,形成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学科发展。
【总页数】4页(P236-238,242)
【作者】张金凤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科建设办公室,北京 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7
【相关文献】
1.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促进学科发展服务地方经济 [J], 赵全志;李潮海
2.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促进学科发展 [J], 章荣德;秦发兰;袁德军;谢岳峰
3.浅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 [J], 刘善琨
4.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促进高校学科发展 [J], 周鹏;赵娇洁
5.基于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农业科研院所学科发展探讨——以江苏省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为例 [J], 许玲; 陈虞雯; 魏伶俐; 吴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_促进学科发展_章荣德
2000年 第1期实验室研究与探索LABORATORY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95・重点实验室・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促进学科发展章荣德, 秦发兰, 袁德军, 谢岳峰(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市430070)摘 要:以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学科建设实践为基础,分析探讨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关键词: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建设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7167(2000)01-0095-03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产物。
其中,2/3的实验室建立在高等院校,这是由于高等院校学科门类齐全、学科基础扎实、优秀人才集中、科研条件和环境较好等原因。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不仅是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需要,同时也是国家学科发展的需要。
1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学科基础 新理论的产生和新知识的积累离不开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存在着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识过程。
目前我国大多数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建立在基础雄厚的优势学科上,很大一部分是传统学科或国家重点学科。
依托在华中农业大学的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它的学科基础是作物育种学和果树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同时也是传统学科。
这两个学科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且培育出一批果树新品种和农作物新品种,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前,这两个学科在职教师百余人,不仅有我国果树学和作物育种学著名的老一辈科学家,而且也有一批暂露头角的新秀。
但由于更新、观念更新、队伍更新,和学科更新的问题。
果树学和作物育种学长期以来,是以经典遗传学为其理论基础,以有性杂交和自然变异为手段进行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上的遗传改良。
由于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传统的个体和群体水平的研究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满足不了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的需求。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学科发展与前沿研究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学科发展与前沿研究一、引言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对于学科的发展和前沿研究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对学科发展的影响以及其在前沿研究中的应用。
二、重点实验室建设对学科发展的影响1. 资源整合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通常涉及大量的资源整合,包括实验设备、研究资金以及人才队伍等。
这种资源整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科的发展,提升研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 跨学科合作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通常涉及多学科的合作与交流。
这种跨学科合作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为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创新。
3. 人才培养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为优秀的科研人才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通过与优秀的学者和科研团队合作,年轻的研究人员可以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学科的发展。
三、重点实验室在前沿研究中的应用1. 技术创新重点实验室通常致力于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创新。
通过引进和研发新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手段,重点实验室能够在学科的前沿问题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2. 学术交流重点实验室建设通常会吸引各地的学者和专家前来交流和合作。
这种学术交流不仅有助于创新思想的碰撞和交流,还促进了学科内外的合作与发展,推动了学科的前沿研究。
3. 社会服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方案通常会关注社会需求和发展目标,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和提供科技服务。
通过将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与实际需求结合,重点实验室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结论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对学科发展和前沿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整合资源、促进跨学科合作和人才培养,重点实验室能够推动学科的发展。
同时,重点实验室在前沿研究中的应用也能够为学科的创新和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并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科的发展和前沿研究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支持。
(以上为AI回答,仅供参考)。
大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增强科大实力
大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增强科大实力
佚名
【期刊名称】《研究生教育研究》
【年(卷),期】1991(000)001
【摘要】自1978年全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我校率先招收了硕士生、博士
生并成为我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接着又是我校最先成立了研究生院。
在全国
第一批博士学位获得者中我校即占1/3,共6名,成为当时全国瞩目的中心,并传为美谈。
这一切充分说明,我校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博士生培养起步早、起点高、发展快。
目前我校已拥有了学科
【总页数】4页(P53-5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以重点学科建设为突破口提高地方高校办学实力——宁夏大学重点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J], 孔斌;李举
2.建设“精诚文化” 增强医院软实力——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建设“精诚
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J], 陈春燕;许立新;韦苗
3.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J], 徐加升
4.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高学校办学实力——我校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实践体
会 [J], 刘成峰;
5.增强科研实力促进重点学科建设 [J], 付一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 第1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LABORATORY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95
・重点实验室・
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促进学科发展
章荣德, 秦发兰, 袁德军, 谢岳峰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市430070)
摘 要:以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学科建设实践为基础,分析探讨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关键词: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7167(2000)01-0095-03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产物。
其中,2/3的实验室建立在高等院校,这是由于高等院校学科门类齐全、学科基础扎实、优秀人才集中、科研条件和环境较好等原因。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不仅是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需要,同时也是国家学科发展的需要。
1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学科基础 新理论的产生和新知识的积累离不开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存在着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识过程。
目前我国大多数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建立在基础雄厚的优势学科上,很大一部分是传统学科或国家重点学科。
依托在华中农业大学的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它的学科基础是作物育种学和果树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同时也是传统学科。
这两个学科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且培育出一批果树新品种和农作物新品种,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前,这两个学科在职教师百余人,不仅有我国果树学和作物育种学著名的老一辈科学家,而且也有一批暂露头角的新秀。
但由于更新、观念更新、队伍更新,和学科更新的问题。
果树学和作物育种学长期以来,是以经典遗传学为其理论基础,以有性杂交和自然变异为手段进行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上的遗传改良。
由于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传统的个体和群体水平的研究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满足不了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的需求。
新方法、新技术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需要十分迫切。
因此,以这两个学科为基础的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既体现了实验室扎实的学科基础,同时也为这两个传统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综合优势与传统学科改造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为传统学科的改造,新兴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后,按照优势学科联合、优秀人才组合、优越条件互补的原则,进行了人、财、物的重新组合和配置。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果树学、作物育种学是园艺学和农学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在职教职工有115人,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有人,占两个学科总人数的1/4。
他们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有21人,博士生导师14
人,工程院院士1人,相对集中了两个学科的优秀人才和学术带头人。
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实验室下又设立了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育种、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三个分室。
在国家加大投资力度以后,这些优势学科和优秀人才更是如虎添翼,找到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最佳位置,为传统学科改造和新兴学科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条件与手段是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工具,只有掌握了先进的劳动工具才能加快改造世界的步伐和知识的创新。
在没有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前,两个学科用于科学研究的固定资产不足200万元人民币,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后,国家累计投入了1800万元,加上课题组的投资,整个实验室的固定资产超过2000万元。
购置了90年代国内外先进的仪器设备、新建和改造了基础设施,为科研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源优势有利于科学研究向深层次发展,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创新、学术水平的提高。
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必备的物质基础。
3 知识总量积累与新兴学科的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三个分室中,除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育种分育,主要是从事个体水平与群体水平的研究外,其余两个分室是从事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工作,这两个分室的科研工作是过去果树学和作物育种学两传统学科十分薄弱的研究领域,在这两个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反过来又为传统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血液,也为新的学科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我们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机会,加强了老学科的改造和新学科的发展。
把高新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分别从群体水平、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进行农作物的遗传改良研究,为农作物改良提供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品种。
实验室自1992年批准建立以来,累计承担了农作物遗传改良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课题近300余项,涉及国家“攻关”、“攀登”、“863”、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专项基金,青年基金,省部委基金、国家合作项目等,年均科研经费超过600万元,1998年又获得国家“973”项目资助。
累计发表各种科研论文400余篇,一半以上在国际刊物和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
这些科研积累中,相当部分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成果。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为新的知识总量积累和新兴学科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后,1994年国务院学科委员会在我校增设了分子生物硕士点和博士点,这是我国农业院校第一个获得分子生物学硕士点和博士点授予权的单位。
同年10月华中农业大学正式成立了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分子生物学分室作为一个专业归属该院生物技术系统一管理。
1996年春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积累与知识积累为基础,结合其他生物学的最新成果,批准在华中农业大学建立生物学理科教学基地,使该校生命科学发展又迈上新台阶。
在该校获得作物学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后, 1998年又获得生物学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上述两个一级学科函盖了作物育种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等16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而且在这两个学科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
这些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的设立,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以后对新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新兴学科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领域和空间,为科研向深层次发展提供了新的学科背景和学科支撑,特别为作物育种学和果树学这两个传统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培养了高层次的人才。
1998年经“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作物遗传种学科成为第一批设置特聘教
96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年 第1期
授岗位的学科,果树学成为第二批设置特聘教授岗位的学科,并获得“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资助。
这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发展是一个强大推动力。
4 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的相互关系在我国目前所建设的15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其学科基础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二级学科,第二类为三级学科,第三类是专业研究所,如中科院系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绝大多数是由专业研究所发展起来的。
以一级学科为学科基础或课题组发展起来的极少。
这是由于一级学科的面太宽,不易于确定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而课题组的学科支撑背景太窄,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根据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学科建设的实践,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应当以二级学科为基础,因为二级学科有一级学科作为学科背景,资源优势较强,人才优势明显,学术积累雄厚,有利于优势学科联合和学科间的交叉发展。
通过对外开放的形式,可以对一级学科内的其他二级学科起到推动与促进作用,促进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发展。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以后,除原有学科得到交叉发展外,还对该校的农业微生物学、水生生物学、畜牧兽医学以及环境资源学等学科进行开放,并幅射到该校的林学、植物保护学、蔬菜学等学科,极大地促进了这些二级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
上述学科有的还建立了部门开放实验室,为向国家重点实验室过渡奠定基础。
所以在二级学科基础上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当说是学科基础的最佳选择。
以三级学科为基础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由于学科基础较窄,不利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不利于学科间的交叉发展及学科间的相互促进。
笔者认为这些国家重点实验室,可根据国家实验室的发展方向,有意识地扩大学科基础并逐步地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联合,完善自身的发展目标。
建立在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对高校本身的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综合办学能力的提高,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力。
高校在新兴学科发展和综合办学能力提高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稳定队伍的建设。
作为依托单位的高等院校应当把国家重点实验室当作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带动学科建设和发展。
按照国家“稳住一头”的方针,稳住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支综合素质较高的科研队伍,加强人、财、物的投入,使之形成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
华中农业大学作为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几年来十分重视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的相互关系,以实验室建设推动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促进实验室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实验室与学科建设的双丰收。
这一有益的偿试值得借鉴和探讨。
第一作者简介:章荣德,(1945-),男,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副教授。
97
章荣德,等: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促进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