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从化学能到生物能学案9中图版1解析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中图版必修1)
警
思
示
影响酶催化效率的曲线特征一致。如图所示:
课
基
前 生产上常利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储存
础
新
自
知 初
蔬菜、水果,在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
主 演
探
练
中夜间适当降温,来降低细胞呼吸,
课
课
堂 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后
互
巩
动
固
探
作
究
业
趣
易
味
错
导 (2)O2浓度
案
学
例
诱 思
①对于无氧呼吸:随O2浓度增加而受抑制,O2浓度越高,抑
自
知
主
初 探
影响。
演 练
课 (2)没有掌握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H2O, 课
堂 互
第三阶段产生H2O,因此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应有H2O,而
后 巩
动
固
探 不能将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6个H2O抵消去。
诱 思
说明:(1)图中忽略细胞与线粒体的大小比例。
警 示
课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从丙酮酸开
基
前
础
新 始由于是否有氧的存在及酶种类的差异,才分别沿着不同的
自
知
主
初 途径形成不同的产物。
演
探
练
课
课
堂
后
互
巩
动
固
探
作
究
业
趣
易
味 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错
导
案
学
例
诱
警
思
示
课
基
前
中图版生物必修1第四节从化学能到生物能word学案二
第4节从化学能到生物能Ⅰ学习目标:一、探讨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培育取得、分析、应用信息的能力二、说出线粒体的结构,概述线粒体的功能,分析线粒体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论述细胞呼吸的化学进程,熟悉活细胞中物质、能量和信息转变的统一性。
4、举例说明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异同,说明有氧呼吸是生物体取得能量的要紧代谢途径,认同生命活动进程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观点。
5、探讨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正确明白得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Ⅱ重点难点:一、探讨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培育取得、分析、应用信息的能力二、论述细胞呼吸的化学进程,比较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异同3、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Ⅲ导学前测:1.线粒体由____层膜围成,是细胞进行_________的要紧场所,是细胞的__________。
2.细胞生命活动的要紧能源物质是____________,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____。
3.生物体进行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
Ⅳ基础落实:(要求:认真阅读讲义,并准确经历)一.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指细胞内的_____通过一系列的_____,释放_____的进程。
是生物体_______的要紧__________。
依照是不是有氧气的参与,细胞呼吸能够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类型。
二.细胞呼吸的要紧场所——线粒体一、结构:线粒体有内外两层膜,内膜折叠成嵴,基质和内膜上散布着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基质,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和RNA。
二、散布:线粒体普遍存在于_______细胞和______细胞中。
线粒体的多少和新陈代谢的旺盛程度有关,代谢旺盛的细胞所含的线粒体数量较多。
如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比骨骼肌细胞的多,同一细胞中线粒体的散布也不均匀。
3、功能:有氧呼吸的_______、_______时期都在线粒体中进行三、有氧呼吸进程中能量转变一、在有氧呼吸进程中,1mo的葡萄糖完全氧化分解共释放出_______kJ的能量,其中有______kJ的能量贮存在_____中,其余的能量都以_____的形式散失了。
3.2.4从化学能到生物能课件(中图版必修I)
1.实验流程 1 保温瓶编号质量浓度为 0.1 g/mL的葡 萄糖溶液 酵母菌培养液 石蜡油 温度计 结果 A B C
2 3 4 5
6
1L
1L
1L 不加 不加 插入 温度 最低
等量 等量 注入 不加 插入 插入 温度较高, 温度最高 有酒味
2.实验分析 (1)明确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 的条件下均能正常生存。 (2)A 瓶溶液煮沸并且加石蜡油的目的是:排出溶 液中的氧气和避免瓶内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溶液, 从而造成溶液的无氧环境。 (3)A、B两瓶的实验结果说明酵母菌的兼性厌氧特 点,C瓶是设置的空白对照组,对比酵母菌有氧呼 吸、无氧呼吸产热使温度升高的幅度不同,从而 证明了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产热多。 (4)实验结论 ①酵母菌有氧呼吸可以产生大量热量。
(2)分布、功能 旺盛 ①分布: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在新陈代谢 的细胞中,线粒体数量较多。 有氧呼吸 ②功能:细胞进行 的主要场所。 [思维激活1] 某人受伤后,为防止感染破伤风杆菌, 应怎样处理? 提示 破伤风杆菌可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大量 增殖,较深的伤口需清理伤口,并注射破伤风抗 毒血清等。 [思维激活2] 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一定有线粒体吗? 提示 不一定。对某些原核生物而言,能进行有
1.细胞呼吸的过程图解
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项目
条件
有氧呼吸
需O2、酶和适宜 温度 细胞质基质(第一 阶段) 线粒体(第二、三 阶段)
无氧呼吸 不需O2,需酶 和适宜温度
细胞质基质
不
同
场所
氧化分 解 点 程度 产物
葡萄糖被彻底 氧化分解 CO 、H O
葡萄糖氧化 分解不彻底 乳酸或酒精和CO
第四节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
必修1:从化学能到生物能(中图版)
将酵母菌接种到一定浓度的淀粉糊溶液中,先在30℃条件下通气 6h,等菌体繁殖到一定种群数量时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根据 实测其产生的酒精和放出的CO2的量精确绘制如图曲线。 你认为在O2浓度为e时发生的情况是( A、100%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发酵 B、30%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发酵 C、60%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发酵 21 D、酵母菌停止无氧发酵
人、动物,马铃薯块茎和甜菜块根,乳酸菌 过程:第一阶段: 酶 C6 H12O6 2CH3COCOOH+4[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 2CH3COCOOH+4[H] 6CO2 + 2C2 H5OH+少量能量 2C3H6O3+少量能量 酶
场所:细胞质基质
无氧呼吸中能量去路
1mol葡萄糖释放225.94KJ,有61.08KJ 转移至ATP(合成2molATP)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能量,呼吸作用为 光合作用提供CO2;共同维持自然界的碳循环
2、[H]和ATP来源去路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来
源 去
[H]
叶绿体囊状结构薄 膜上光反应中水光 解
细胞质基质中C6H12O6 的分解 、线粒体中 C3H4O3与H2O的分解
路
来 源
叶绿体基质中以 在线粒体中还原 NADPH形式还原 O2产生H2O 暗反应中C3 光反应中ADP在叶 细胞质基质C6H12O6的分 绿体囊状结构薄膜 解 、线粒体C3H4O3与H2O 接受光能形成ATP 的分解、[H]还原O2
叶绿体基质中 暗反应中释放 能量还原C3
ATP 去
路
水解释放能量用 于生命活动
例:图5所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被测植物光合作用同化二 氧化碳量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量的曲线。据图回答:
3.2.4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 学案(含答案)
3.2.4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学案(含答案)第四节第四节从化学能到生物能从化学能到生物能目标导航1.通过实验操作,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
2.结合教材图文,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3.结合教材图文,概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一.细胞呼吸的类型阅读P68691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是细胞内的有机物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是生物体获得能量的主要代谢途径。
2细胞呼吸的类型1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2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少量能量的过程。
3生物的分解代谢类型1需氧型绝大多数的动物和植物都需要生活在氧充足的环境中。
2厌氧型破伤风杆菌.乳酸菌和动物体内的寄生虫等只有在无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存。
3兼性厌氧型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正常生存。
二.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阅读P69701形态.结构1形态电镜下,线粒体绝大多数呈椭球形。
2结构2分布.功能1分布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在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数量较多。
2功能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三.细胞呼吸的过程阅读P70721有氧呼吸1反应场所及过程2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酶6CO212H2O能量3能量转化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1_161_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
2无氧呼吸1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2反应过程3无氧呼吸的两个反应式C6H12O6酶2C2H5OH酒精2CO2能量C6H12O6酶2C3H6O3乳酸能量四.细胞呼吸的意义1使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对于恒温动物来说,这些能量维持了体温的恒定。
2一部分储存在ATP中,用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判断正误1细胞呼吸的实质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3.2.4从化学能到生物能 课件(中图版必修1)
其中第三阶段释放能量最多。乳酸菌的无氧
呼吸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H] ,第二
阶段是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被[H]
还原为乳酸,因此,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 生[H],过程③消耗[H]。
【答案】
B 判断以糖为底物的有氧呼吸
【探规寻律】
和无氧呼吸的方法 (1) 从反应条件看:有氧呼吸需要氧气,无
第四节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
学习导航
1.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重、难点] 2.阐述细胞呼吸的化学过程。[重点] 3.举例说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重点]
4 .探讨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 用。[难点]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一、细胞呼吸
有机物 1 .概念:是细胞内的 _______ 经过一系列 能量 的氧化分解,释放 ________ 的过程,是生 物体获得能量的主要代谢途径。 2.探究活动——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 活动原理: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 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均能正常生存。
氧呼吸不需要氧气。
(2) 从反应的场所看:无氧呼吸不需要线粒 体的参与,而真核生物的有氧呼吸主要是在 线粒体中进行的。
(3)从产物看:H2O的产生只能来自于有氧呼
吸,酒精和乳酸的产生只能来自于无氧呼吸.
(4) 从 CO2 的释放和 O2 的吸收来看:当 O2 的 吸收=CO2的释放时,只进行有氧呼吸;当 O2的吸收<CO2的释放时,既进行有氧呼吸 也进行无氧呼吸;只有 CO2的释放时,只进
行无氧呼吸。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1.内因
(1)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如旱生 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小于阳生植物。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 率不同,如幼苗期、开花期呼吸速率升高, 成熟期呼吸速率下降。 (3)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如 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
【全程复习方略】高中生物 1.3.2.4从化学能到生物能课件 中图版必修1
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 [4]上分布着___________________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3.线粒体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扩大了内膜的面积,有利
于附着更多的酶,有利于有氧呼吸的进行。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 1.有氧呼吸 (1)过程:
葡萄糖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场所: C 6 H12O 6 物质变化: 少量 产能情况:
量的减少而减慢
【技巧点拨台】 细胞呼吸的曲线识别技巧 (1)“钟”型曲线:典型的酶促反应曲线,影响该曲线变化的因
素是温度、pH。
(2)下降型曲线:呼吸反应速率逐渐减缓,一般受生成物含量的 影响,随生成物的增多而减缓,如 CO2浓度。
(3)上升型曲线:呼吸反应速率逐渐加快,一般受反应物含量的
影响,随反应物的增多而增加,如含水量。
【分析】有的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通过无氧呼吸获得生命活
动所需的能量。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也可以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 吸,但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会对机体造成危害。
3.有水产生的细胞呼吸一定是有氧呼吸。( √ ) 【分析】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只有有氧呼
吸的产物中有水。
4.人的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不产生ATP。( × ) 【分析】人的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但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 ATP。
CO2也较多
(4)苹果(或其他水果或粮食等)贮藏时,适当控制环境中氧 气的浓度
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关系 1.区别
光 合 作 用
物质变化 无机物 合成 有机物 化学能(储能)
有 氧
呼 吸
有机物 分解 无机物 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 化学能、热能(放能)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供细胞利用
高中生物 第3单元 第2章 第4节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同步备课课件 中图版必修1
当 堂
方 案
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双 基
设
达
计
标
课
课
前
后
自
知
主
能
导
检
学
测
菜单
ZT ·生物 必修1
课
课
时 教
●课标解读
堂 互
法 分 析
1.分析“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学会探究酵母菌 细胞呼吸方式的方法。
动 探 究
2.列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各阶段,掌握有氧呼吸
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教
标
课
课
前
后
自
知
主
能
导
检
学
测
菜单
ZT ·生物 必修1
课 时
●教法指导
课 堂
教 法
1.有氧呼吸的过程是本课时的重点,可采取PPT展示与组
互 动
分 析
织活动相结合方式处理。针对每个阶段涉及的场所、条件、 探 反应物、产物、反应式等分别用不同的动画色彩强调, 究
PPT出示三个阶段的比较表格,分成三个小组去独自完成
教 学 方
的方式检查课前预习效
当 堂 双
案
基
果。 设
计
达 标
课
课
前
后
自
知
主
能
导
检
学
测
菜单
ZT ·生物 必修1
课
课
时
堂
教
互
法 分 析
•步骤3:结合教材,通过
动 探 究
【课堂互动探究】探究1,帮
教
当
学
堂
方 案
必修1:从化学能到生物能教案(中图版)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原理和过程。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获得细胞呼吸的概念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讨论活动,学会与人交流,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2)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科学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学#科#2.教学难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及本质三、教材分析及处理思路:“细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的第二课时内容。
学生学习了第一课时后对细胞呼吸的方式有了一定了解,本节介绍了生物异化作用的一个重要过程——细胞呼吸的过程,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
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ATP、后面要学的光合作用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
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高中学生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求知欲旺盛,自学能力较强,因此可尝试引导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对两种呼吸方式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分析总结以及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1.本节内容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安排学习“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相关内容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第二课时安排细胞呼吸方式与过程的学习。
2.课堂上用课件介绍“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结果,了解酵母菌作为单细胞生物采取何种方式进行细胞呼吸;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哪些,为后面的展开设立导入点。
中图版必修1生物:3.2.4《从化学能到生物能》教案设计
第四节从化学能到生物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
(2)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和过程,区别、联系及呼吸作用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的思考能力。
3.情感目标
(1)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能通过事物的现象看事物的本质。
(2)在教学中,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重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2.学习难点
(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三、教学过程。
2019-2020年中图版生物必修一课时分层作业15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Word版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十五)从化学能到生物能(建议用时:35分钟)[合格基础练]1.有氧呼吸全过程的三个阶段中,相同的产物是()A.ATP B.H2O和CO2C.H2O和丙酮酸D.[H]和ATPA[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形成ATP;H2O产生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CO2产生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H]在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都产生;丙酮酸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
]2.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答案] D3.在人体细胞呼吸过程中,关于[H]的来源和用途的叙述,最准确的是()B[有氧呼吸过程中[H]来自葡萄糖和水,在第三阶段与氧结合生成水;无氧呼吸过程中[H]只来源于葡萄糖,用于生成酒精或乳酸。
]4.下列细胞中,其呼吸过程会产生乙醇的是()A.缺氧条件下的马铃薯块茎细胞B.剧烈运动时的人骨骼肌细胞C.酸奶生产中的乳酸菌D.受涝的植物根细胞D[动物细胞、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玉米胚等进行无氧呼吸可产生乳酸。
植物的常态根细胞在受涝(缺氧)条件下呼吸作用产生乙醇。
]5.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和去除溶液中的O2B.在探究有氧呼吸的实验过程中,泵入的空气应去除CO2C.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D.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D[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可产生CO2,但有氧呼吸产生CO2速率快,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程度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而不是通过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混浊。
所以D项错误。
]6.如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A.②处发生丙酮酸的分解B.①处产生ATPC.②处产生CO2D.③处发生[H]与O2的结合反应B[①、②、③分别表示线粒体内外膜间隙、线粒体基质、嵴。
高中生物从化学能到生物能 习题解析 中图版 必修1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习题解析巩固提高:1.解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其不同点表现在:①呼吸场所不同;②是否需要有氧参与;③分解产物不同;④释放能量多少不同。
方法点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的掌握是本模块的重点,将二者放在一起,通过比较,有利于掌握呼吸作用过程的原理。
此,在贮藏过程中,必须降低呼吸速率,确保贮粮安全。
种子安全贮藏,首先要晒干。
有关部门规定的安全水分标准是:在长江下游地区,小麦种子含水量是12.5%以下,稻谷是14.5%以下;在广东省,稻谷是13.5%以下,因为南方高温多湿,要求更高一些。
稻谷等种子含水量超过14.5%时,呼吸速率即骤然上升。
经分析,种子本身呼吸增高甚缓,主要是种子上附有微生物,它们在75%相对湿度中可迅速繁殖。
不同地方的安全水分标准不同的道理在于当地的气温等因素也会与水分来综合影响种子的呼吸速度。
与种子贮藏相同,果蔬贮藏亦可以应用降低氧浓度或降低温度的原理。
番茄装箱罩以塑料帐幕,抽去空气,补充氮气,把氧的体积分数调节至3%~6%,这样,番茄可贮藏1个月甚至3个月以上,苹果、梨、柑橘等果实在0~1℃贮藏几个月都不坏。
荔枝不耐贮藏,在0~1℃只能贮存10~20天,华南植物研究所改用低温速冻法,使荔枝几分钟之内结冻,即可保存6~8个月,置于货架上5~10 h仍不褐变。
果蔬贮藏不能干燥,因为干燥会造成皱缩,失去新鲜状态,但柑橘、白菜、菠菜等贮藏前可轻度干燥以减少呼吸。
答案:水果的保存方法:(1)降低氧气的浓度(注意氧浓度不能降至0);(2)降低温度;(3)适当提高CO2的浓度(容器中的CO2的体积分数不能超过10%,否则,水果中毒变坏)。
种子的保存方法:(1)降低氧气的浓度(注意氧浓度不能降至0);(2)降低温度;(3)适当提高CO2的浓度(容器中的CO2的体积分数不能超过10%);(4)降低种子内的含水量。
本题考查呼吸作用和农业生产。
利用前面所学的基础理论,使我们认识呼吸作用的规律,以便利用它,控制它,为生产服务。
高中生物《从化学能到生物能》学案9 中图版必修1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学习目标1.说明细胞呼吸(知识性目标:理解水平)。
2.探讨其原理的应用〔情感性目标:经历(感受)水平〕〕。
学习提示通过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来掌握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及其产物等。
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2.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是什么?3.生物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如何进行的?答案: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
包括葡萄糖、果糖、糖元、淀粉等。
2.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是脂肪。
3.生物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ATP的水解。
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太阳光能→电能→ATP与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糖类中稳定的化学能。
知识链接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ATP含量稳定、可再生和移动迅速、供能高效,因而成为细胞内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的中间物质。
光合作用为几乎所有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来源。
教材分析汽油的燃烧是一个物质氧化的化学反应过程,C由还原态转变为氧化态的过程中有大量的能量被释放出来,在这一能量的转变中是一个由稳定的化学能转变为物理能的过程(如放出大量的光和热)。
与此相似,生命的运动过程也有一个能量形式的转变。
而在细胞内的能量是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这相当于汽油这种燃料,例如:糖类、脂肪、蛋白质。
这些“燃料”中能量必须被氧化分解,变成氧化态,能量就可以释放出来,并且转变成ATP中的活跃化学能被生命活动直接利用。
要点提炼与汽油这种形式的能源物质相似——在细胞内的能量也是贮存于还原态的碳元素中,能量的释放过程,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碳元素被氧化的过程。
1.细胞呼吸的类型无论是自养生物还是异养生物,细胞必须将这些有机物氧化分解,将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之需。
细胞氧化葡萄糖、脂肪酸或其他有机物以获取能量并产生CO2的过程称为细胞呼吸。
探究活动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目的要求: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了解细胞呼吸的类型。
细胞呼吸的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高中生物从化学能到生物能 思考过程 中图版 必修1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思考过程1.线粒体、叶绿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1)相同点:二者都是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都有基粒和基质,在基质中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而且二者都是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细胞器。
(2)不同点:①结构上不同: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膜面积,叶绿体内膜与外膜平行存在,其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靠基粒类囊体膜;线粒体基质中含有跟呼吸作用有关的酶,而叶绿体基质中含有跟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在叶绿体的基粒上还含有色素,所以叶绿体是绿色的。
②功能上的不同: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③分布上的不同:叶绿体分布在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分布在真核动植物细胞中。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特别提醒:(1)有氧呼吸是在无氧呼吸基础上进化而来的。
(2)因为有氧呼吸过程中有机物及能量的利用率高,绝大多数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以有氧呼吸为主的细胞呼吸方式,但仍保留无氧呼吸的酶系统以应付暂时缺氧的不利状态。
3.谈一谈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区别。
4.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有哪些?如何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际? (1)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①内部因素:A .不同植物的呼吸速率不同,一般旱生植物生长缓慢,呼吸速率比水生植物低;阴生植物所处的光照强度较弱,呼吸也较弱,呼吸速率比阳生植物低;B .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也不同,一般在幼苗期、开花期等生长旺盛期,呼吸速率增高;C .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也不同,一般生殖器官比营养器官高,幼嫩组织器官比衰老的组织器官高。
②外部因素:A .温度——细胞呼吸是一系列的化学过程,这些化学反应大多需要酶的催化完成,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因此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很大。
一般植物0℃以下,细胞呼吸很弱或几乎停止,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一般在25~35℃之间,超过最适温度降低呼吸酶的活性,甚至变性失活,细胞呼吸的最高点一般在45~55℃。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学案1(中图版必修1)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一、学习目标:1.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2.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
3.掌握有氧呼吸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二、重难点:1、有氧呼吸作用的生理过程。
2、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物质与能量的变化特点。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三、学习指导: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有氧呼吸作用的生理过程。
[解决方法]①通过提问、读书、思考、理解反应式及图解、课堂练习来突出。
通过简表列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栏目,简明地抓住要点。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物质与能量的变化特点。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解决办法]①通过引导、思考,学会写相关反应式,须有“能量”栏才能表达其完整性和科学性。
通过列表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启发学生思考不可分离的联系点。
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为什么无氧呼吸的产物有的是酒精?有的是乳酸?[解决办法]启发学生运用酶的特性解释。
三、知识结构:1、细胞呼吸: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主要是葡萄糖)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的总过程,(又叫生物氧化、呼吸作用)2、有氧呼吸概念:有氧呼吸是指在下,通过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反应式:。
场所:先在细胞质基质内,后在内。
过程:①C6H12O6 2 +〔H〕+(少)②2丙酮酸+6H2O 6CO2+〔H〕+ATP(少)③〔H〕+6O212 +(多)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共释放出KJ的能量,其中储存在ATP中的大约有KJ,其余的能量以形式掉。
3、无氧呼吸概念:指在无条件下,通过的作用,生物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过程。
场所:始终在内进行。
总反应式:①C6H12O6→2丙酮酸+〔H〕+ATP;2C2H5OH+2CO2+能量②2丙酮酸2C3H6O3+能量4、细胞呼吸的意义第一,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
高中生物 第3单元 第2章 第4节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教案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中必修1生物教案
第四节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1.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重点)2.尝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重难点)3.理解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重难点)酵 母 菌 细 胞 呼 吸 的 方 式 ( 实 验 )1.实验原理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均能正常生存。
2.实验步骤 (1)活动程序:组别步骤ABC①1 L 0.1 g/mL 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1 L 0.1 g/mL 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1 L 0.1 g/mL 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② 适量酵母培养液等量酵母培养液不加 ③ 液体石蜡不加不加④ 3个瓶中分别放入温度计,用棉团塞上瓶口 ⑤24 h 后观察并记录3个保温瓶中温度数据(2)结果分析及结论预测:⎩⎪⎨⎪⎧温度高低比较:B >A >C 结论:B 瓶中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A 瓶中进行无氧呼吸[合作探讨]探讨1: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 提示:自变量是有氧和无氧;因变量是温度的变化。
探讨2:C 组起什么作用? 提示:对照作用。
[思维升华]注意事项1.酵母菌必须是新鲜的,否则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因酵母菌存放时间过长而死亡导致实验结果不明显。
2.葡萄糖溶液要煮沸使用,目的是除去葡萄糖溶液中的氧气和杀死葡萄糖溶液中的微生物。
3.配制酵母菌培养液时,必须将煮沸的葡萄糖溶液冷却到常温,才可加入新鲜食用酵母菌。
1.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导学号:60150190】A.滴管中冒出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D.实验结束后,试管内溶液温度不变【解析】依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分析,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为酒精和CO2;无氧呼吸在有氧条件下会受抑制,因此加入适量的水可以营造一个缺氧的环境;冷水中,酶的活性会降低,无氧呼吸速率减小,因此释放气泡速率下降;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热能,故试管内溶液温度升高,故D错误。
高中生物细胞的新陈代谢第二章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第四节从化学能到生物能教案中图版
第三单元第二章第四节从化学能到生物能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三单元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必修一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是在前面学习了线粒体的结构、功能;蛋白质的合成、运输、光合作用的内容之后的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尤其是与光合作用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高中学生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求知欲旺盛,自学能力较强,因此可尝试引导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对两种呼吸方式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分析总结以及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2)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和过程,区别、联系及呼吸作用的意义。
2.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的思考能力。
3.情感目标(1)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能通过事物的现象看事物的本质。
(2)在教学中,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2.学习难点(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用具1.多媒体课件(PPT)。
2.实验材料和器具:酵母培养液;液体石蜡油、0.1 g/mL葡萄糖液;保温瓶、温度计、棉花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学习目标1.说明细胞呼吸(知识性目标:理解水平)。
2.探讨其原理的应用〔情感性目标:经历(感受)水平〕〕。
学习提示通过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来掌握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及其产物等。
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2.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是什么?3.生物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如何进行的?答案: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
包括葡萄糖、果糖、糖元、淀粉等。
2.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是脂肪。
3.生物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ATP的水解。
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太阳光能→电能→ATP与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糖类中稳定的化学能。
知识链接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ATP含量稳定、可再生和移动迅速、供能高效,因而成为细胞内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的中间物质。
光合作用为几乎所有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来源。
教材分析汽油的燃烧是一个物质氧化的化学反应过程,C由还原态转变为氧化态的过程中有大量的能量被释放出来,在这一能量的转变中是一个由稳定的化学能转变为物理能的过程(如放出大量的光和热)。
与此相似,生命的运动过程也有一个能量形式的转变。
而在细胞内的能量是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这相当于汽油这种燃料,例如:糖类、脂肪、蛋白质。
这些“燃料”中能量必须被氧化分解,变成氧化态,能量就可以释放出来,并且转变成ATP中的活跃化学能被生命活动直接利用。
要点提炼与汽油这种形式的能源物质相似——在细胞内的能量也是贮存于还原态的碳元素中,能量的释放过程,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碳元素被氧化的过程。
1.细胞呼吸的类型无论是自养生物还是异养生物,细胞必须将这些有机物氧化分解,将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之需。
细胞氧化葡萄糖、脂肪酸或其他有机物以获取能量并产生CO2的过程称为细胞呼吸。
探究活动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目的要求: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了解细胞呼吸的类型。
细胞呼吸的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实验原理: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均能正常生存。
有氧呼吸是在有氧气条件下进行的,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多。
无氧呼吸是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进行,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释放能量较少的一种呼吸方式。
全析提示释放能量多少的显示方法:用温度计测量保温瓶内的温度变化。
材料器具:酵母培养液;液体石蜡油(用于培养液面与空气进行可靠的隔离)、0.1 g/mL葡萄糖液;保温瓶(可以有效地控制内部温度尽可能的不受外界影响)、温度计、棉花(可以阻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但空气可以进入)。
活动程序:(1)取3只保温瓶,编号为A、B、C。
将少量的酵母菌放进由蒸馏水、纯糖和酒石酸铵组成的培养液中,经过一夜的培养,便可以产生出千千万万的酵母菌。
(2)A瓶注入煮沸冷却(冷却的目的是避免高温杀死酵母菌)的质量分数为0.1 g/mL的葡萄糖溶液1 L;B、C瓶注入未经煮沸的质量分数为0.1 g/mL的葡萄糖溶液1 L。
(3)向A、B瓶中加入等量的酵母培养液,C号瓶中不加入酵母菌培养液(作为空白对照)。
(4)向A号瓶中注入液体石蜡。
煮沸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排出氧气,气体于100℃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小;其二是杀死微生物。
(5)3个瓶中同时放入温度计,并用棉团轻轻塞上瓶口(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通入空气,并且阻止空气中的微生物的进入),插入温度计并保证保温瓶通气。
(6)2 h后观察并记录3个保温瓶温度数据。
结果预测及分析:B号瓶中温度最高,A号瓶次之,C号瓶的温度最低并且接近室温。
液体石蜡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可以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油膜,从而有效地使空气与培养液隔开。
B号瓶中的酵母菌进行的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
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有氧呼吸。
A号瓶中的酵母菌进行的呼吸方式是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不需要大气中的氧。
绝大多数的动物和植物都需要进行有氧呼吸,所以必须生活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
几种专营体内寄生的动物进行无氧呼吸,如蛔虫、猪肉绦虫等。
部分微生物也必须进行无氧呼吸才能生存,这种微生物的代谢类型被称为专性厌氧,除了书上的两种微生物外,还有甲烷杆菌、链球菌等。
2.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要点提炼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①有氧呼吸时产物是CO2和H2O,并有大量能量释放;②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CO2,释放少量能量。
线粒体,最早发现这种细胞器是1857年利用光学显微镜在昆虫的肌肉细胞中看到的一种颗粒状结构,直到1897年Benda才把这种线状和颗粒状结构称为线粒体。
在光学显微镜下,线粒体成颗粒状或短杆状,横径约0.2~1 μm,长约2~8 μm,相当于一个细菌的大小。
全析提示线粒体的形态与其名称来历有关,线粒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线状和颗粒状。
线粒体在电镜下呈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嵴的形成增加了线粒体内膜的面积。
线粒体内膜中蛋白质的含量比外膜多得多,完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过程的所有的酶都分布在内膜上。
第二阶段的酶在线粒体基质中。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它的主要使命是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在能量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就比较多,如心肌细胞与骨骼肌细胞相比较,心肌细胞消耗的能量比骨骼肌细胞多,所以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骨骼肌多,而且每个线粒体中嵴的数量也比骨骼肌中多。
要点提炼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基质(第二阶段)和内膜(第三阶段)上。
线粒体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需要能量多的细胞内的线粒体数量多。
在线粒体中有少量的DNA和RNA,线粒体在细胞中可以进行自我增殖,如细胞从低能量代谢转到高能量代谢时,线粒体的数量就会增加,所以线粒体在遗传上不完全依赖于细胞核,有一定独立性。
全析提示线粒体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是因为:①增殖不与细胞同步;②能够自主合成部分蛋白质。
3.细胞呼吸的过程要点提炼(1)有氧呼吸是高等动物和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因此,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氧化的有机物最多的是葡萄糖(约占全部的70%)。
如果选择适当的催化剂使葡萄糖燃烧,一步就被氧化成CO2和水,而在细胞中葡萄糖的氧化是要经过许多步骤才产生CO2和水的。
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物质在细胞内氧化分解最大特点是: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逐步释放出来的。
第一阶段: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的丙酮酸(C3H4O3),同时产生少量的氢和少量的能量,这些能量能产生2分子ATP。
这个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C6H12O6酶2C3H4O3+4H]+2ATP第一阶段可称为:葡萄糖的分解。
第二阶段:丙酮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这些能量能产生2分子ATP。
这个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
2C3H4O3+6H2O酶6CO2+20H]+2ATP第二阶段可称为:丙酮酸的彻底分解。
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氢,经过一系列反应,与氧结合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能产生34分子ATP。
这个过程是在线粒体内膜(嵴)上进行的。
第三阶段可称为:水的产生。
24H]+6O2酶12H2O+34ATP以葡萄糖为底物的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是:C6H12O6+6O2+6H2O酶6CO2+12H2O+能量全析提示总反应式两侧的水不可以约掉,因为不是在一个阶段中参与的反应。
综合上述每氧化1摩尔葡萄糖,生成6摩尔的二氧化碳和12摩尔的水,同时生成38摩尔ATP。
每氧化1摩尔葡萄糖释放出来的总能量是2870 kJ,其中只有1161 kJ转移至ATP的高能磷酸键上,能量转变效率只有40%左右,其余部分(1709 kJ)的能量就以热能形式散失掉了。
(2)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也包括许多类型,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氧气不参与反应,并且呼吸底物只是部分地被氧化,所以最终形成的产物有酒精、乳酸等。
左栏中的一组数据是一定要掌握的。
第一阶段: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的丙酮酸(C3H4O3),同时产生少量的氢和少量的能量,这些能量能产生2分子ATP。
这个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C6H12O6酶2C3H4O3+4H]+2ATP 要点提炼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相同,可以看出这一阶段并不需要氧气存在。
第二阶段:生物种类不同,终产物有两种。
①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酵母菌和其他一些微生物,甚至一些高等植物,在缺氧条件下,都以酒精无氧呼吸的形式进行呼吸。
全析提示无氧呼吸全过程中,这是唯一的释放能量的过程。
无氧气存在时,丙酮酸就在丙酮酸羧化酶的作用下,脱羧成为乙醛。
乙醛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被第一阶段产生的H]还原为酒精(乙醇)。
这些反应可以用下列的反应式来表示:思维拓展这一过程可以看出,H]中贮存的能量随之进入了酒精。
2CH3COCOOH酶2CH3CHO+2CO2 2CH3CHO+2H]酶2C2H5OH酒精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是:C6H12O6酶2C2H5OH+2CO2+能量②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高等动物和人体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乳酸无氧呼吸也不需要氧的参与,而只依靠酶的作用就能把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乳酸,并且产生2分子ATP。
全析提示从反应式中可以看出,物质在反应前后依然是平衡的。
2CH3COCOOH+2H]酶2CH3CHOHCOOH乳酸发酵的总反应式是:C6H12O6酶2C3H6O3+能量此外,还有一些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在进行无氧呼吸时也可以产生乳酸,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
左栏中的反应式中也有丙酮酸被还原的过程:羰基被还原成了羟基。
总之,无氧呼吸的效率虽然远比有氧呼吸低,但作为一种应急措施是必要的。
从生物的进化历史来看,无氧呼吸也是很有意义的。
因为在绿色植物出现之前没有光合作用,因而大气中没有氧气。
这时的原始生物必然是靠无氧呼吸获得它们所需的能量。
在无氧呼吸中,分解葡萄糖时释放的能量是196.65 kJ/mol,本章第一节中ATP水解时,释放能量的值是30.54 kJ/mol,所以无氧呼吸中产生的2 mol ATP中的能量是61.08 kJ。
细胞呼吸释放出来的能用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
细胞生长、分裂时需要合成许多物质,因而都要耗能。
恒温动物体温的维持也需要能。
在低温下,生物生长非常缓慢,甚至停滞,原因之一就是呼吸作用十分低微,生物合成十分缓慢。
细胞的主动运输也是一种耗能过程。
植物根系在氧分压很低的情况下对K+的吸收大大减少,就是因为在氧分压低时呼吸作用微弱,不能产生足够的自由能之故。
某些特殊的生物,如萤火虫、电鳗等的光能、电能等都是由ATP中的化学能转换而来的。
动物的机械活动所消耗的能,也都来自呼吸作用中产生的ATP。
要点提炼①只需相应的酶,不需O2,在有O2存在时,无氧呼吸会受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