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28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学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19.30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江苏省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19.30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2.实质和指导思想: (1)实质:一场_________思想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 (2)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_____ 价值 _______。
和尊严 ②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 ,鼓励发财致富和
冒险精神,崇尚___________,追求知识。 理性和科学
卢梭
观 点 反对君主专制,提出 《论法的精神》 “_________”学说 ; 法 三权分立 律是理性的体现 提出“天赋人权”“社会 契约”及“_________” 《社会契约论》 思想。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人民主权 是财产的私有
代 表 作
人物
康德
观 点 (1)认为人应该独立思 考,理性判断 (2)强调人的重要性,提 《纯粹理性批判》 出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 的工具 (3)主权属于人民,人要 自由也要自律
③自然科学上: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 然科学。
三、宗教改革 1.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 (1)只要有___________,灵魂便可以得救。 虔诚的信仰 (2)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_____》的权利。 圣经 (3)简化宗教仪式,坚持_________高于教会。
国家权力
2.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及其历史影响: (1)含义: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 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代表人物
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及其历史影响: (1)含义。 ①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重视人 的价值,反对宗教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②以理性和科学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提出个性自由 和个性解放。
③立足于现世生活,追求物质幸福,反对宗教禁欲主义。
(2)影响。 ①思想上: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 人的自我意识,宣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 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新航路开辟准备了条件。 ②文学艺术上:产生了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近代文 学、艺术等。

海南地区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三文化成长历程第12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7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

海南地区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三文化成长历程第12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7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

第27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文艺复兴____[时空坐标__单元概览]___考点1|蒙昧中的觉醒——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背景1.政治条件: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一些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经济条件: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3.主观条件: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二、概况[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人的感觉”。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你觉得热,它就是热的。

”——普罗泰格拉史料二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

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

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

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

这就是我的教义。

——苏格拉底[史料解读](1)史料一反映了智者学派的核心主张。

解读本史料要注意分段概括关键句。

第一段表明普罗泰格拉反对盲从、迷信神;第二段表明普罗泰格拉肯定人的地位与价值;第三段表明普罗泰格拉强调人的自由的绝对性。

(2)史料二反映了苏格拉底的核心主张。

解读史料要注意出处。

“知识才是美德”表明苏格拉底强调知识与美德的关系,知识是美德的前提和基础。

[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概括普罗泰格拉的主要思想,并评价他的这些主张。

[提示] 思想:①提倡怀疑精神,反对盲从和绝对权威。

②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

③重视人的感觉,强调人的自由。

评价:积极意义: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肯定了人的价值,树立了人的权威。

局限性: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2)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主张。

2019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专题14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28讲 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

2019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专题14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28讲 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

1.轴心时代 雅斯贝尔斯在 1949 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 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 尤其是公元前 600 年至前 300 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 地区大概是在北纬 30 度左右,就是北纬 25 度至 35 度区间。 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28讲 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
考点一
蒙昧中的觉醒
智者的启蒙 1.背景:公元前 5 世纪中叶,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时期, 随着希腊工商业的发展、 平民地位的提高及个人主义的成长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出现。 2.性质: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3.特点: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注重实利;否认绝对权威,怀疑神灵,敢于创新。
在轴心时代里, 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 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 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 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 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主题 史料一
智者学派与苏,也不知道他们
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 人生是短促的。 ②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 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人的感觉”。③“每个人都应该有 自己的道德标准”“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你觉 得热,它就是热的。”——普罗塔戈拉
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专题· 历史脉络]
专题十四

2019年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考点29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考点29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含解析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一)智者学派1.背景(1)经济基础: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为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奠定了经济基础。

(2)政治基础: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3)思想基础:哲学家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人”本身。

2.概况(1)出现时间:公元前5世纪。

(2)探索主题: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3)思想主张:强调人的价值;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兴废要以人为尺度;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有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4)代表人物及主张:普罗泰格拉,其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准绳。

3.评价(1)积极作用推动了雅典民众思想的启蒙和解放;强调人的价值,重视人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2)消极作用忽视道德,给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苏格拉底1.背景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苏格拉底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颓废中的城邦制度。

2.主张(1)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

(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指出教育对美德同等重要。

3.影响(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1)主张:根据智慧品德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2)代表作:《理想国》。

(3)影响: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1)主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2)影响: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文艺复兴1.兴起背景(1)经济上: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为文艺复兴奠定了经济基础。

(2)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形成并提出自己的政治要求。

(3)思想上:意大利保留了大量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典籍。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三文化成长历程第12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8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三文化成长历程第12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8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第28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考点1|“与上帝直接对话”——宗教改革[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背景1.经济条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条件:文艺复2的影响下,人们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兴3.主要原因:天主教会与德意志之间的矛盾加深。

.导火线:41517年赎罪券教皇在德意志出售。

,二、概况年,15171马丁.序幕:路德发表”。

·九十五条论纲“.扩展: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2和英国国教等。

加尔文派如路德派、三、主张1义:只要虔诚地信仰.因信称便可获得拯救。

因信称义的主张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灵魂的自主权,是一种人文主义宗教观。

2.简化宗教仪式。

每个人都可和上帝直接交流,无需神职人员干预和繁缛的礼拜仪式。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3.《圣经》是人们的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人人在上帝和《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每个基督徒都有直,不用盲目听从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4.世俗统治权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教会应该从属于国家,罗马天主教会不应该干涉德意志内部事务。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5.僧侣可婚配和还俗,铲除教士和俗人之间的隔阂。

四、影响1.直接影响: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

2.经济方面: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3.经济方面: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思想方面: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4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总之,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史料二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

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传统知识的存在和使用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与发展中国家许多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1第一讲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一、人文精神的含义名称: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狭义: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③主张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

广义:指欧洲开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二、智者学派:1、产生背景:①经济基础: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兴起和繁荣②政治条件:雅典奴隶制城邦形成和发展,民主政治活跃③人才结构:各地学者云集雅典城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2、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3、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4、评价:①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②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苏格拉底:①认识你自己,注重伦理道德问题;②“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即知德合一;③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四、亚里士多德:――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著作:《形而上学》、《政治学》最大哲学成就:创立了逻辑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2第二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1、历史背景:①经济因素:14、15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②政治因素: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与教会、贵族产生深刻矛盾;③思想因素:垄断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④人才因素:意大利人才众多。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即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提倡追求自由,鼓励冒险;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整合课件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整合课件

内 容
评 价
孟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 子 舍生取义 荀 “仁义”“王道”;“君舟民水”;“性 子 恶论” 经过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思想体 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10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对点训练3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 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的第十年,因 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 A ) A.蕴含人文精神 B.倡导个性自由 C.批判原有社会秩序 D.维护君主权威 解析:孔子主张“德治”,蕴含了人文主义思想,苏格拉底主张 “美德即知识”,属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故A项正确;孔子不主 张个性自由,故B项错误;孔子主张维护周礼,故C项错误;古希腊实行 民主政治,苏格拉底挽救城邦制度,与维护君主权威无关,故D项错 误。
-6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3.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反对天主 教的等级观念,提倡个人宗教信仰自由。 4.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 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 度上来。
第十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单元整合·探究升华
-2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
时期 阶段 代 古希 起源 腊 思 想 影 响 “人是万物的尺 普罗泰格拉、苏 度”;“美德即知 成为西方人文 格拉底、 柏拉图、 识”“认识你自 精神的滥觞 亚里士多德 己”;人生而平等 表
-3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8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一、比较古希腊人文主义与中国先秦儒家思想
古希腊人文主义 背 信奉多神教,相信神;奴隶制民 景 主政治繁荣,人的地位提高 工商业经济发达,有利于产生自 由、平等思想,强调人的主观能 条 动性;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调动了 件 公民参与城邦政治生活的积极 性,对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和能言 善辩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先秦儒家思想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 的重大变革 农业经济需要一个强大的 中央政权进行管理,强调统 治者要实施“仁政”;在春秋 战国时期的社会巨变中,不 同阶级从不同角度对社会 变革发表各自的观点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三 文化成长历程 第1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高考整合学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三 文化成长历程 第1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高考整合学案

第12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网络·脉络清晰|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认读导引】一条主线: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两大阶段:古希腊的人文精神与近代西方的人文精神。

四大标志:古希腊智者运动(起源);文艺复兴(兴起);宗教改革(发展);启蒙运动(高潮)。

知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纵向梳理]一、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历程1.萌芽早期的人文精神萌芽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中,突破了神学对人的束缚,开始从实际出发,反对迷信和权威,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2.曲折欧洲中世纪教会的专制统治使“神”进一步成为无须怀疑的世界主宰。

封建主义神学统治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人的现实生活被否定,人的价值被贬低,神学思想占据了中心地位。

3.复苏14—16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出现了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形式、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产生了针对天主教神权统治的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西方长期被宗教神学所禁锢的人性得以复苏,被蒙蔽的理性得以昌明。

4.成熟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深化,终于在17—18世纪爆发了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阐释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和构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

启蒙运动将西方的人文精神发展到成熟阶段。

二、近代欧洲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1.兴起原因: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

2.对人文精神的诠释3.共同影响: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中外关联]一、17世纪东西方启蒙思想的比较1.启蒙运动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鼓吹变法图强,这里说的西方政治思想主要是指启蒙思想。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西方近代人文精神的发展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西方近代人文精神的发展

《论人的 美德与尊
严》
曼内蒂
“上帝是把人作为最美丽、最诚实、最富有和最有力量 的创造物所塑造出来的”,而且赋予人以“伟大的本 性”,并创造了这一世界交给人去统治与管理
——据孟广林《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整理
材料2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具有哪些新特点。
✓新特点:肯定人间世俗生活的享受和乐趣(或追求现世的自由、幸福与享受);认为追求财现世源自乐人际关系等级观念
自由平等
知识价值
蒙昧主义
追求知识,崇尚科学
『史料实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内涵
材料2: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的作品(部分)
作品
作者
《歌集》 彼特拉克
《论贪婪》 波吉奥
内容简介
热情地褒扬人的纯真爱情
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取财富,而不是为了拯救灵魂, “每个人具有追求金钱的天生欲望”,即使是教士也是 如此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
——14-18世纪的西方世界
时空坐标·宏观把控单元知识
阶段特征·宏观把控单元知识
政 英、美等国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
治 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上 经 资本主义兴起并发展到工场手工业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 济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随着西方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世 上 界市场得到拓展;人类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
『史料实证』文艺复兴兴起的历史背景
材料3:基督教强调人有精神上的积极追求能力和人的情感、欲望的合理 性文化因子。宗教学者要证明上帝和天堂的存在,对天文、天体进行深入 的研究,使得天文学愈来愈变成了一门独立科学。现代意义上城市的出现, 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城市新文化氛围,而文艺复兴说到底,是在城市里发 生的。学校教育在中世纪的基础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活跃了当时的思想 文化。13世纪欧洲大瘟疫的出现和黑死病(鼠疫)的发生,导致了上帝万 能论的动摇和对人生问题的深入思索。到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里一直潜 在着的人学文化因子,终于获得了适宜其生长的文化气候。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8讲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8讲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3.宗教改革:①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②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 ③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具体含义 4.启蒙运动:①启蒙运动的背景、内容及影响;②法国启蒙思想家们的 思想观点;③人文主义精神在启蒙运动中的具体表现;④明清之际进步 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
考点呈现
考点一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考点二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4.(2018课标Ⅰ)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 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 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 D ) A.反对奴隶制度 B.主张权利平等 C.抨击贫富差别 D.具有人文精神
答案 D 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从材料信息看,梭伦认为,道德 比财富更重要,道德是永远存在的,即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重要,这一思想有 利于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说明梭伦具有人文精神,故选D项。材料无法 体现反对奴隶制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权利平等,排除B项;材料旨在强调 道德比财富重要,并非抨击贫富差别,排除C项。
第28讲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考纲要求
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①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主张;②人 文精神的内涵;③中西古典人文思想的比较;④古代人文思想对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2.文艺复兴:①文艺复兴的背景、实质及文学、艺术成就;②文艺复兴 时期人文主义的具体含义;③文艺复兴的影响;④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 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摘编自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 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读史指导 (1)普罗泰格拉指出要倾听每一个人的见解,关注人,而苏格拉底则提出 “知识才是美德”,要注意改善心灵。 (2)史料2强调“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 养”,可以看出希腊古典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倡导一种在善之普 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说明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三 第1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高考整合学案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三 第1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高考整合学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第12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网络·脉络清晰|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认读导引】一条主线: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两大阶段:古希腊的人文精神与近代西方的人文精神。

四大标志:古希腊智者运动(起源);文艺复兴(兴起);宗教改革(发展);启蒙运动(高潮)。

知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纵向梳理]一、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历程1.萌芽早期的人文精神萌芽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中,突破了神学对人的束缚,开始从实际出发,反对迷信和权威,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2.曲折欧洲中世纪教会的专制统治使“神”进一步成为无须怀疑的世界主宰。

封建主义神学统治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人的现实生活被否定,人的价值被贬低,神学思想占据了中心地位。

3.复苏14—16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出现了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形式、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产生了针对天主教神权统治的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西方长期被宗教神学所禁锢的人性得以复苏,被蒙蔽的理性得以昌明。

4.成熟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深化,终于在17—18世纪爆发了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阐释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和构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

启蒙运动将西方的人文精神发展到成熟阶段。

二、近代欧洲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1.兴起原因: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

2.对人文精神的诠释3.共同影响: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中外关联]一、17世纪东西方启蒙思想的比较1.启蒙运动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

(2)刘祚昌认为文艺复兴意义不仅在于天才辈出, 灿若群 星,出现大量美不胜收的各类著作,更因为它是一次思想大 解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价值观念,改变了人们对于生活 的态度,人文主义者们弘扬的思想,不啻是给长期基督教神 学统治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一股清新的气息,并 且把大多数有文化素养的人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
必考部分
第十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 其发展 单元整合 备考提能
知识整合/百家争鸣/素养培优
01单元知识整合
(一)宏观体系构建
(二)专题知识总结 全面理解不同时期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
(三)中外关联 1.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点 (1)相同点 ①时代背景相同,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②都具有人文精神和民本思想,都强调人的价值。 ③都重视道德和秩序,都强调人的道德修养。 ④都重视教育,教化人民,改善人的内心世界。
2.古希腊人文主义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3.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的比较
02史学前沿 百家争鸣
1
西方史学家关于人文精神的观点
(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强调 个人价值并信仰上帝的思想体系。它认为:凡重视人与上帝 的关系、人的自由意志和人对自然界的优越性的态度,都是 人文主义。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 标准。„„人文主义从复古活动中获得启发,注重人对于真 与善的追求。
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 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 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
4
对伏尔泰哲学思想的评价
(1)冲击宗教神学的自然神论说。杨小平认为, 18 世纪 法国自然神论的倾向是用自然神论形式来冲击宗教神学和 封建制度,通过自然观上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来阐明唯 物主义立场。伏尔泰认为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乃是不言而喻 的真理,外界对象是真实存在的。他指出感觉是观点的唯一 来源,感觉产生认识。这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唯物主义。伏尔 泰认为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是不存在的,显然是同唯心主义划 清了界限。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三文化成长历程第12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高考整合课件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三文化成长历程第12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高考整合课件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倡导经济自由、人身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等
3.共同影响: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 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中外关联]
一、17 世纪东西方启蒙思想的比较
比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欧洲启蒙思想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有较大发

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没有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
17—18 世纪欧洲的主流思想
是儒学的新发展,但没有推动中国 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
社会的变革与转型
主义社会的转变
都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都冲击了封建君主
专制统治,都是在反封建斗争中发挥了启蒙作用
二、启蒙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启蒙运动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中 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鼓吹变法图强,这里说的西方政治思想主要是指启蒙 思想。 2.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启蒙思想中的“天 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华民国成立 后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体现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 主、科学的大旗,对封建专制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课件:第29讲 西方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课件:第29讲 西方

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2)影响
积极方面:智者学派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 用,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 消极方面: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对人们认识的 共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② 个人主义 打开了 方便之门。 3.苏格拉底
一所综合性学校史无法回避 的人物。
b.虽然人们对柏拉图的思想存在争议,但他在世界政治和文化史上的影
响,是大家公认的。 思维启迪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 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 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 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提出了什么主要 主张? 提示: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主题一
◆史料呈现
智者学派的主张和影响
史料1 关于神,我①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 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型相是什么。 史料2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 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②全在于人的感觉。
◆读史指导
(1)史料1表达了思想家对“神”的看法,①说明了该思想家质疑神的存
第29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第29讲
考纲要求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智者学派;(2)苏格拉底;(3)柏拉图△
本讲考点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考点
1.背景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公元前① 5 世纪,古希腊民主政治高度发展,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 益突出。 (2)哲学家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人”本身,出现了智者学派。 2.普罗泰格拉 (1)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

(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3 第十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28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

(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3 第十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28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

第28讲某某改革和启蒙运动考点1|“与上帝直接对话”——某某改革[知识整合·厘清史实]一、背景1.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形成,民族意识增强,专制君主兴起。

各阶层都对封建教会的“大一统”政治不满,要求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需要的“廉价教会”。

2.经济上:西欧资本主义兴起,教会的经济特权引起社会各界强烈不满。

3.思想上: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腾堡发明印刷术印制大量《圣经》。

4.主要原因:天主教会与德意志之间矛盾加深。

16世纪时,天主教会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德意志因此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成为德意志各阶层的普遍要求。

5.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利奥十世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

二、概况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2.扩展: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如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

3.实质:某某改革是16-17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某某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对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

三、主X1.马丁·路德的思想主X推行世俗婚姻僧侣可婚配和还俗,铲除教士和俗人之间的隔阂2.马丁·路德的思想特点:路德新教容许个人在教义解释上有更大的自由,蕴含着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因素,适应了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

四、影响1.政治上:打击了教会势力(剥夺了教会在新教各国的政治经济特权),加强了君主权力,促进了欧洲新兴民族国家的形成。

2.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X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精神,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局限性欧洲某某改革只是否定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控制,但某某改革后并没有放弃某某,只是用一种新的某某取代原来的天主教。

近年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4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

近年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4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4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4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4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4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一、选择题1.“从根本上讲,智者运动作为一种启蒙运动代表着新的革命精神,其敏锐的批判精神、开明的理性气质、人文主义的起源及辩证的思想是希腊奴隶主民主制时代精神的集中表现.”材料中的“启蒙运动”是指()A.西方民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B.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C.思想冲破传统宗教迷信桎梏D.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的形成答案B解析智者运动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而西方民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是在近代,故A项错误;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故B项正确;智者学派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没有提出反对“宗教迷信”的说法,故C项错误;智者学派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这种认识不利于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的形成,故D项错误。

2.[2017·山东菏泽一模]当古希腊各派哲人都醉心于世界的本原问题,企图穷尽宇宙之奥秘时,智者学派却不合时宜地喊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和“无物存在”的口号。

当时,这些口号反映出( )A.智者学派对哲学本原问题的思考B.希腊民主政治有一定局限性C.智者学派对“美德即知识”的否定D.希腊人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答案D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和“无物存在"不是智者学派对哲学本原问题的思考,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希腊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故B项错误;“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主张,和“人是万物的尺度”都强调人的作用,故C项错误;“人是万物的尺度"和“无物存在"否定了神和各种超自然的事物对社会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说明希腊人自我意识逐渐觉醒,故D项正确.3.[2017·福建质检]智者学派授人以修辞、演讲之术而不论其学习目的之善恶,使他们攫取城邦权力或在法庭上胜诉,受到了很多雅典人的欢迎,但也有些人认为智者学派败坏了雅典的民主政制。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5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29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运动课后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5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29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运动课后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九)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化复兴运动(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长春质检)法国学者莱昂·罗斑指出:“智者派的运动,是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样需要的各种独立的努力的总和。

这些需要,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

”材料表明( )A.雅典的公民政治促成了智者学派的产生B.智者学派激发了雅典人参与政治的热情C.只有依靠雄辩的言辞才能取得政治地位D.公民参与城邦事务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A [根据材料“这些需要,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可得出智者的出现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需要。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智者是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他们专门教人雄辩术和修辞学。

在古代雅典城邦中,公民珍视自己的政治权利,在公民大会上发言、在陪审法庭上都需要自己辩护,所以就使教授人们修辞学和雄辩术的职业成为社会需求,故A项符合题意。

]2.(2018·宝鸡质检)普罗塔哥拉等称自己为智者或“有知识的人”,苏格拉底则称“自知自己无知”。

这种差异反映出( )A.前者的文化素养更高B.后者兼顾知识与道德C.两者受教育程度不同D.两者对知识认识不同B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但他很谦虚,自知自己无知,兼顾知识与美德,故B项正确。

A、C、D三项表述均与题干不符,排除。

]3.“人总是追求幸福的。

而美德归根结底会给人带来好处,邪恶则总会给人带来坏处。

”“如果勇敢不是基于知识和智慧,‘勇敢’到无法无天、无所畏惧,那就会变成‘鲁莽’这种罪恶。

”下列人物,曾提出这类观点的是( )A.普罗塔哥拉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莎士比亚C [根据题干可知,题干强调美德给人带来好处,没有知识的“勇敢”就会变成罪恶,故可知该观点是苏格拉底的,C项正确;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亚里士多德主张“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创立了逻辑学,与题干无关,排除B 项;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28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课时作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28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课时作

第29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对应学生用书第355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理解为对教会某些弊病的反应……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

”下列表述与材料主题意思相符的是( )A.宗教改革是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的B.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运动实质C.宗教改革是因为教会出售赎罪券而引发D.宗教改革没有对天主教进行彻底的改革B[材料并未涉及“异端的形式”,故A项错误;材料“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说明宗教改革一词并不能反映该运动的根源、本质,故B项正确;材料论及宗教改革的本质,非引发改革的原因,故C项错误;D项表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2017·大连模拟)1517 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露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白话文《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

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否定信仰上帝B.主张废除教阶制与宗教仪式C.挑战教会权威D.极力宣扬《圣经》的至高无上C[否定信仰上帝与材料“教徒自读白话文《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宗教改革的内容没有涉及废除教阶制与宗教仪式,故B项错误;从材料“教徒自读白话文《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可知,马丁·路德的改革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故C项正确;D项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与题意不符。

]3.马丁·路徳废除了教士的豁免权以及牧师、僧侣、修女不交纳赋税、不履行城市义务的权利,从而把他们纳入了正常的社会生活。

通过培训市民出身的传教士进行布道,减少了圣礼和繁琐的宗教仪式,提高了传教的质量。

这反映了德国宗教改革( )A.破除了天主教对人们的束缚B.倡导因信称义,宣扬理性主义C.适应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D.关注民众疾苦,体现人文主义C[题干材料有关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破除了天主教对人们的束缚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倡导因信称义不是宣扬理性主义而是人文主义,故B项错误;适应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德国宗教改革关注民众疾苦,故D项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三文化成长历程第12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8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三文化成长历程第12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8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第28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考点1|“与上帝直接对话”——宗教改革[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背景1.经济条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条件:文艺复2兴,人们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的影响下3.主要原因:天主教会与德意志之间的矛盾加深。

:15147.导火线赎罪券年。

教皇在德意志出售,二、概况年,71马.序幕151:”。

丁“九十五条论纲·路德发表.扩展: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2,如路德派、和英国国教等。

加尔文派三、主张.因信称义:1灵魂只要虔诚地信仰便可获得拯救。

因信称义的主张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是一种人文主义宗教观。

2.简化宗教仪式。

每个人都可和上帝直接交流,无需神职人员干预和繁缛的礼拜仪式。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3.《圣经》是人们的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人人在上帝和《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不用盲目听从,的说教。

教皇和教会4.世俗统治权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教会应该从属于国家,罗马天主教会不应该干涉德意志内部事务。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5.僧侣可婚配和还俗,铲除教士和俗人之间的隔阂。

四、影响1.直接影响: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

2.经济方面: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3.经济方面: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4.思想方面: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解放了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人文主义总之,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史料二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

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考点1|“与上帝直接对话”——宗教改革[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背景1.经济条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思想条件:文艺复兴的影响下,人们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3.主要原因:天主教会与德意志之间的矛盾加深。

4.导火线:1517年,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二、概况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2.扩展: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如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

三、主张1.因信称义:只要虔诚地信仰灵魂便可获得拯救。

因信称义的主张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是一种人文主义宗教观。

2.简化宗教仪式。

每个人都可和上帝直接交流,无需神职人员干预和繁缛的礼拜仪式。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3.《圣经》是人们的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人人在上帝和《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不用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4.世俗统治权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教会应该从属于国家,罗马天主教会不应该干涉德意志内部事务。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5.僧侣可婚配和还俗,铲除教士和俗人之间的隔阂。

四、影响1.直接影响: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

2.经济方面: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3.经济方面: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4.思想方面: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总之,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易误辨析]正确区分“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这三种主张是基督教不同教派的主张,都属于基督教的教义。

(1)“因行称义”的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

(2)“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简化了宗教仪式,解放了人的个性。

(3)“信仰得救”是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进行辩护,是对“因信称义”的继承和发展。

宗教改革体现的人文精神[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史料二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

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史料三“宗教改革”这个词一样有误导作用。

路德一开始是一个改革家,但最终却成为了一个革命者,这是他与罗马教会坚定抗争导致的结果。

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解释为对教会某些腐败落后现象作出的反应,其中包括……部分牧师包括教皇的放荡生活……不受教会法律约束的特权和豁免。

尽管这些很能激起人们的抗议,但它们仅是清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史料解读](1)史料一“侧重于知识分子”“欧洲人民”说明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运动的群众基础更广泛;“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反映了宗教改革继承并发展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

(2)史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在得救方式方面的主张。

注意史料的出处是本史料解读的落脚点。

“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说明了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从根本上否定了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

(3)史料三认为,宗教改革表面看是一场反对教会腐败、压榨的宗教改革运动,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政治革命。

马丁·路德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家。

罗马教会的腐朽生活、特权等是宗教改革反对的目标,也是引发宗教改革的原因,但不是宗教改革的实质目的,其实质目的是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的革命。

[史料运用](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并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提示] 诉求: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关系: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

(2)史料二体现了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主张,有人认为马丁·路德的主张树立了上帝的权威,因此马丁·路德的学说与人文主义没有联系。

对此你如何理解?[提示] 马丁·路德的学说强调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每一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虔诚信仰使自己摆脱“罪恶”,不需要教会作为中介,它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而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3)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的影响。

[提示] ①宗教改革的实质是一场西欧各国早期反封建斗争的社会运动,矛头对准罗马天主教会,勇于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写下了发人深省的一页。

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宗教改革进一步打击了西欧封建势力,削弱了天主教会的经济实力,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它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④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

[史论归纳]宗教改革体现的人文精神(1)“信仰得救”,彻底否定教皇和罗马教会的至上权威,肯定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色彩。

(2)以《圣经》和个人内在信仰的权威否定教会特权和等级制度,确立了个人宗教信仰平等的权利。

(3)马丁·路德要求建立独立自主的德意志民族教会,实际上是把人文主义关于民族自由的理想进一步推向政治现实。

(4)宗教改革的最大影响在于成功运用了人文主义的世俗精神创造出新教伦理,把人的心灵从罪恶折磨、来世拯救和教会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世俗生活与世俗人生焕发出勃勃生机。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九十五条论纲”:所以他们进入天堂,要靠经历许多艰难,而不靠人平安的保证。

据此可以推断材料( ) A.宣扬了人人平等的观念B.打破人们对宗教的迷信C.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D.主张因信称义D[材料强调人的宗教得救方式,没有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他们进入天堂”,说明还没有摆脱宗教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人的宗教得救方式,没有体现世俗权力与教权的关系,故C 项错误;“九十五条论纲”强调“进入天堂,要靠经历许多艰难,而不靠人平安的保证”,也就是个人的努力要高于别人的保证,符合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主张,故D项正确。

]2.(2017·保定模拟)运用结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图可以用来说明( )A.宗教改革发生的必然性B.灵魂自救途径的转变C.信徒地位的重大变化D.新教主张过世俗生活B[根据题目可以看出,宗教改革之前是“因行称义”,宗教改革后是“因信称义”。

宗教改革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是资产阶级利益的需求,是教会腐朽的结果,但题干并非主旨是宗教改革发生的必然性,故A 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信徒可以直接和上帝对话,即灵魂自救途径发生转变,故B项正确;宗教改革后,教会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故C项错误;题干并未涉及新教过世俗生活的表述,故D项错误。

] 3.(2017·唐山模拟)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并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广为流传。

此后,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

这一现象( )A.弱化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宗教信仰B.打破了神学对科学技术的束缚C.直接推动了德意志地区的统一D.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兴起与发展D[根据材料“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强化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宗教信仰,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并不否定神学,故B项错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发生在16世纪,德意志统一完成于1871年,二者没有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并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广为流传。

此后,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兴起与发展,故D项正确。

]4.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道:“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导学号:02990103】A.反对教权主义B.反对专制统治C.反对神学世界观D.反对世俗权威B[根据材料“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可知,马克思认为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场政治革命,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将斗争的矛头指向了罗马教皇,而以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因而这一运动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实质是一场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B项符合题意。

]考点2|理性的光辉——启蒙运动(对应学生用书第226页)[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背景1.经济基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的压迫。

3.政治基础: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束缚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4.思想基础:文艺复兴的推动,思想解放。

5.斗争武器: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挑战教会的权威。

二、概况1.核心:“理性”,即主张人自己去思考,否定一切外在权威。

2.内容(1)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

(2)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3.代表人物代表作观点伏尔泰《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①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②提倡“天赋人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②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卢梭《社会契约论》①阐述“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②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康德《纯粹理性批判》①认为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②人非工具③主权属于人民,人要自由也要自律[轻巧识记]启蒙运动的内容1.对欧洲(1)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2)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2.对世界(1)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2)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材补遗]__启蒙运动时期的自然神论自然神论是17-18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出现的一个哲学观点。

自然神论者推崇理性原则,把上帝解释为非人格的始因的宗教哲学理论,又称理性神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