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7单元试卷(试题内容:燃料及其利用) (3)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试题(含答案)1 / 7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 )A .氧气B .氮气C .氢气D .甲烷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煤综合利用得到焦炭、煤焦油和煤气B .石油综合利用得到汽油、柴油等C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金刚石D .天然气燃烧3.目前人类所使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化学反应。
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A .家庭烧煤取暖B .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干电池C .利用海洋潮汐发电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4.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影响,保护环境、合理开发与利用能源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多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B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实现“低碳生活”C .尽量多使用一次性餐具,既方便又卫生D .废旧电池不随意丢弃,可回收利用以便节约金属资源并减少污染5.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B .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 .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D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而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6.今年春节,江西实行“禁燃令”。
下圈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是( )A .AB .BC .CD .D7.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是人类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使用液化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可以减少温室效应B .逐步使用核能、风能、氢能,可以减少温室效应C .使用无氟冰箱等,可以减少臭氧空洞D .对燃煤预先采取脱硫措施,可以减少酸雨8.掌握化学知识能更好保护我们的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加热或点燃氢气之前一定要验纯B.加油站、面粉厂要严禁烟火C.点燃CO和H2混合气体时一定会发生爆炸D.不能在实验室吃东西9.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B.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C.化工厂的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排放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向大气中大量排放而引起的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时反应,红色粉末变黑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11.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各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综合测试卷(附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携带的物品是()A.纸巾B.鞭炮C.汽油D.酒精2、下列标志属于中国节能标志的是()A.B.C.D.3、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和民生的动力,也是持续发展不竭的源泉。
在多样化的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B.风能C.天然气D.石油4、火灾救援离不开化学知识,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在大火蔓延路线前清理出一片隔离带,大火会逐渐熄灭。
该灭火方法的原埋是()A.隔绝氧气B.隔离可燃物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D.以上都有5、“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发电方式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太阳能发电B.风力发电C.潮汐力发电D.燃煤发电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氢气B.煤气C.酒精D.汽油7、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B.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8、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燃物遇到氧气就能燃烧B.可燃物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C.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森林着火后应快速建立隔离带9、为了节能,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目的是()A.减少O2消耗量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C.降低汽油着火点D.升高汽油着火点10、下列化学变化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镁与盐酸的反应 B.高温下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C.白磷在空气中缓慢氧化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11、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这一主题的是()A.合理和综合利用煤和石油B.研制太阳能电池、海洋电池等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D.推广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12、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
初中化学_燃料及其利用_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的燃烧产物,不会污染空气的是()A.柴油 B.氢气 C.硫 D.煤2、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B.火柴梗着火点较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3、为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北京市有大量清洁燃料公交车投入运营,其中清洁燃料车CNG的燃料是天然气,CGN的主要成分是()A..氢气B.一氧化碳C.甲烷D.二氧化碳4、宇宙飞船内充满了人造空气,可是宇航员在舱内划燃火柴后,火焰会马上熄灭,这是由于()A.舱内氧气不够B.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对流C.舱内温度过低D.没有达到着火点5、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爆竹集中在一个市场出售以便于管理B.面粉厂、纺纱厂、加油站均要严禁烟火C.在实验室点燃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之前,均要验纯D.控制助力车、摩托车的使用以减少空气的污染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就可以发生燃烧B.凡是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都是不能跟氧气反应的物质C.燃烧是一种化学现象,它不同于反应条件中的点燃或加热D.只要有发光、放热现象,就一定是燃烧7、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
这三种气体作为燃料的原因是()A.都是无毒、无害气体B.都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B.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C.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D.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9、日常生活中有①酒精②味精③液化石油气④食糖⑤面粉⑥食用油。
其中属于易燃易爆物的是()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⑥D.②④⑤10、我国正在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100分4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有关标志中,与燃烧或爆炸无关的是()图7-12.当前,南海问题引起我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
南海是我国固有的领海,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资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A.氢气B.甲烷C.一氧化碳D.氧气3.为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从化学的视角,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保护自然资源,发展旅游经济B.扩大公共绿地,推进绿色繁荣C.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D.增加烟囱高度,减少工业废气4.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C.过量施用化肥D.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D.化学反应伴随有能量变化6.根据如图7-2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图7-2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7.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B.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C.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8.如图7-3,在密封的纸盒上挖一个直径10 cm的圆形小洞,并在洞口前方约1米的位置,放置一根点燃的蜡烛,用双手在纸盒两侧拍击,蜡烛熄灭。
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图7-3A.缺乏可燃物B.缺乏O2C.排出的气流中CO2的含量高D.温度降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9.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B .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C .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D .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10.下列着火情况下,相应灭火措施及其理由均正确的是( )表7-1二、填空题(50分)11.(10分)某日凌晨,兰临高速公路新七道梁隧道内,两辆装载近40吨危险化学品——190号溶剂油的重型油罐车由于追尾发生燃烧爆炸,当场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一、选择题(共28分)1、下列燃料属纯净物的是()A.甲烷 B.天然气 C.石油 D.煤2、中石油、中石化是我国两大石油巨头,其加油站遍及全国各地。
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3、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氧气 B.氮气 C.甲烷 D.二氧化碳4、汽油属于易燃物,敞口放置一瓶汽油,虽然与空气接触,但并未燃烧,这是由于() A.汽油具有挥发性 B.汽油的着火点较低C.与汽油接触的氧气少 D.周围环境温度低于汽油的着火点5、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火图书档案等火灾6、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到溶洞探险用灯火照明 B.掏空沼气池前进行灯火试验C.到小煤窖挖煤用火把照明 D.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7、一种作为绿色能源的物质X,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X + 3O2点燃2CO2 + 3H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 的化学式为()A. CH3OH B. CH4 C. C2H5OH D. H28、运动会开幕式要举行“火炬接力”仪式,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为C4H10,其碳元素和氢元素的最简质量比是()A. 2︰5 B. 6︰5 C. 24︰5 D. 12︰59、据测定,某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两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气体一定是甲烷B.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二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该气体一定是碳氢化合物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碳燃烧总是生成二氧化碳B.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最重要的矿物燃料C.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D.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11、下列有关报道中,不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A.疏通煤气管道时,充入氮气引起火灾并发生爆炸B.霉雨季节,一内部被虫蛀空的老树突然起火、烧毁C.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衣物D.拉亮电灯,寻找煤气漏气处而引发火灾,并引起爆炸12、以下关于能源和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化学电池是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氢气燃烧的过程,是热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C.氢能是理想的新型能源,它有放热多、资源丰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D.大量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13、在下列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公共汽车改用电车或清洁燃料车 B.禁止使用含硫高的劣质煤C.不使用化工燃料,改用树木作燃料 D.开发太阳能、核能、风能等新能源14、“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如煤、石油等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D.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二、填空题(共28分)1、(4分)许多物质在人类的生存、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综合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综合测试卷(带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可燃物的是()A.大理石B.小木条C.玻璃D.泥沙2、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A.煤B.太阳能C.石油D.天然气3、盖沙灭火的原理是()A.降低温度B.取走可燃物C.隔绝氧气供应D.降低着火点4、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氨气B.氢气C.氮气D.二氧化碳5、为减少“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焚烧废弃塑料B.重复使用塑料袋C.用布袋代替塑料袋D.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6、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的更充分B.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7、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A.煤焦油 B.润滑油 C.柴油 D.煤油8、野炊时,小明发现火焰很小,他将木柴架空一些后火焰变大,架空的目的是()A.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B.升高木柴的温度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便于观察火焰的大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10、地球上资源日渐枯竭,我们应该节约资源、合理利用。
下列资源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油B.空气C.赤铁矿D.冰水混合物11、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B.电器着火——用水浇灭C.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D.架空篝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12、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有左侧试管中的红磷能燃烧 B.只有右侧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C.磷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烧碱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减轻污染1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14、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B.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D.加油站内拨打或接听电话15、酒精运输车合适位置应张贴的标志是()A. B.C. D.16、2019年11月9日是第28个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主题是“防范火灾风险,建设美好家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一、(每小题3分,共36分)1.(山东滨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禁放烟花爆竹B.废气达标排放C.工地洒水除尘D.秸秆露天焚烧2.(湖北宜昌)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中错误的是( )A.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B.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C.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D.在天然气燃气灶下方安装报警器3.(广东梅州,改编)储运乙醇的包装箱上应贴的图标是( )4.(江苏连云港)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得更充分B.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5.(四川南充)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生火灾时,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着火区域B.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C.电器着火时,立即用大量水泼灭D为了防止CO中毒,在火炉旁放一盆水6.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
以下有错误的一组是( )7.如下图所示,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如甲图),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如( )乙图)燃烧得旺,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B.空气中氧气不足C.火柴梗跟氧气接触面积小D.火柴梗着火点低8.车用乙醇汽油是由乙醇与汽油按1:9的比例混合而成的。
下列有关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大降低油料价格B.有助于减轻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C.乙醇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D.制取乙醇消耗大量粮食,不可取9.我国地质科技人员在珠江口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可燃冰样品,高效清洁能源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化学式可表示为CH4·n H2O。
下列有关可燃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B.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在未来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C.可燃冰(CH4·n H2O)属于冰D.开发利用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证据10.一种新型绿色电池一一燃料电池,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卫星、军事上。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石油C.木炭D.天然气2.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中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B.小明看见邻居家着火,立即拨打119C.可燃物的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D.煤气泄漏时,马上打开抽风机以利于煤气排出3.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B.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4.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B.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C.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D.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5.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是21%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做燃料6.2020年初澳大利亚持续的山火被一场大雨缓解。
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正确的是()A.雨水浇灭大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消防员开辟隔离带是为了隔离可燃物C.图书或贵重仪器着火,用水扑灭D.燃料紧密堆积有利于其充分燃烧7.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 .B .C .D .8.以下归纳和总结不正确的一组是A、对现象的认识B、对安全的认识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②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②家中天然气泄漏赶紧打开排风扇C、对鉴别除杂方法的认识D、对人物贡献的认识①除去CO2中少量CO,通入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②除去CaO中CaCO3,高温充分煅烧①拉瓦锡--质量守恒定律②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A.A B.B C.C D.D9.化学促进科技发展,我国的高铁技术世界领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真题(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真题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答案:B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说法正确;B、在化学反应中不是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缓慢氧化、酸碱中和反应等也会放出热量,说法不正确;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说法正确;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说法正确。
故选B。
2、碳及碳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古代用墨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扶贫工作组在某村利用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二氧化碳使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答案:BA、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的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相同,故B错误,符合题意;C、甲烷燃烧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变成了电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能与水结合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才使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
下列灭火方法错误的是A.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时,用锅盖盖灭B.扑灭森林火灾时,把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移走C.实验室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D.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答案:CA、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时,用锅盖盖灭扑灭,是隔绝空气灭火,不符合题意;B、森林火灾时,把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移走,可以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C、实验室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防止发生火灾,符合题意;D、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并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含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0分)[ID:133042]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用水壶烧开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B.加热时应把物体放在内焰上加热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D.适当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2.(0分)[ID:133035]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l实验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B.若将图2白磷换成红磷不能观察到燃烧现象C.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D.图1和图2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3.(0分)[ID:133028]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的原因B 概念的理解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燃烧匙升入集气瓶中的速率太慢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缓慢氧化的过程中只放热不发光发生爆炸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 物质构成的微粒D 化学安全氢气由氢气分子构成铜由铜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化学实验室中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废弃药品可以拿出实验室给物质加热时,先预热然后对准药品处集中加热A.A B.B C.C D.D4.(0分)[ID:133026]下列对于物质变化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我们观察到的物质的宏观变化,本质上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与变化的结果B.外界条件是导致物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C.物质发生变化时,微粒之间一定发生了相互作用,而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微粒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D.凡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5.(0分)[ID:133007]据报道,天津8.12 爆炸事故现场有剧毒物氰化钠库存,则氰化钠的外包装应有下列哪种标志A.B.C.D.6.(0分)[ID:132994]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B.由图a可知,火柴头斜向下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由图b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CO2灭火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7.(0分)[ID:132993]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B.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C.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化合物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的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8.(0分)[ID:132991]学生设计实验时,用底部有小洞的试管制简易的气体发生器(如图),以达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的目的,下列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宜使用该装置的是()A.用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B.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氧气C.用碱石灰和醋酸钠固体加热制甲烷气体D.用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9.(0分)[ID:132988]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B.如图a,火柴头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氮气灭火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10.(0分)[ID:132987]下列对比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探究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B.探究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C.对比选择实验室制CO2的酸D.对比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11.(0分)[ID:132966]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天然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3)
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 )A.充分利用热能B.煤块碾成粉末C.减少空气通入量D.净化处理尾气2.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环境保护。
你认为下列叙述或措施正确的是( )①煤和石油燃烧产生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有SO2、NO2、CO及烟尘等②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作燃料,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③开发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氢能等新能源可减少空气污染④酸雨主要是SO2、NO2等气体溶于雨水形成的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3.用扇子扇灭燃着的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 B.清除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4.我国正在推广乙醇汽油的使用.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种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石油可炼制汽油B.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C.用玉米、高梁等发酵可制乙醇D.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5.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A. B. C.D.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图书、档案着火,用水浇灭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衣服上的袖污C.蚊虫叮咬后涂抹牙膏或肥皂水止痒D将pH试纸伸到待测液中测定溶液的pH.7.如何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找到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酸(CH2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B.二氧化碳能阻挡地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C.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而过程属于化学变化D.这种新型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8.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下列关于维生素C(C6H8O6,简称Vc)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6H8O6表示Vc这种物质B.Vc是有机物C.1个Vc分子中有20个原子 D.Vc分子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3:4:39.在影视作品中常常看到古代工匠将炙热的铁器放到水中冷却,这种工艺叫做“淬火”,此时发生的反应如下:3Fe + 4H2O Fe3O4 + 4H2↑,下列关于该反应中的物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Fe在该反应中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B.F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C.Fe3O4属于氧化物 D.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10.下列有关说法:①CO、CO2、SO2、NO2和O3是污染空气的气体成分。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3)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3)一、选择题1.水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①反应Ⅰ为分解反应,反应Ⅱ为化合反应②只有反应Ⅰ能说明水由氢和氧元素组成③整个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④反应Ⅰ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反应Ⅱ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1B.2C.3D.42.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4B.该物质化学式为C5H4C.该物质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D.该物质燃烧产物一定是二氧碳和水3.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
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
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A.隔绝氧气B.撤离可燃物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D.无法判断4.如图所示,从a处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只有右侧木炭燃烧;立即从a 处改通氮气,燃烧的木炭熄灭。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右侧木炭燃烧时,发白光B.此实验可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C.此实验可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此实验中氮气的作用是排尽装置内的氧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5.鉴别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甲烷四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必须用到的是A.装有蒸馏水的烧杯B.装有紫色石蕊的水C.冷而干燥的烧杯D.内壁有石灰水的烧杯6.走绿色发展道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下列关于环境方面的知识正确的是()A.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主要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等污染物B.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合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C.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D.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酸碱污染、重金属污染和毒气污染7.物质在空气里发生的燃烧、自燃、缓慢氧化,有人叙述有如下的共同点:①都产生热量;②都有发光;③都属于氧化反应;④反应都很缓慢;⑤都要与氧接触;⑥都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第7单元试卷(试题内容:燃料及其利用).doc
表示一个分子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表示一个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初三化学第七单元试卷(试题内容:燃料及其利用)2、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生活中有许多发热发光现象。
通过化学学习,你认为发热发光…………………【】A.一定是化学变化B.一定是燃烧C.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D.通常是一种能量向另一种能量的转化2、有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她躯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诗中所赞美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 D稀有气体3、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B.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C.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D.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4、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列每组气体中,三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SO2、N2、NO2 B.CO2、CO、N2C.SO2、CO、NO2 D.CO、H2、CH45、下图是四位同学对某化学式意义的描述,他们描述的化学式是……………………【】A、CO2B、CH4C、NH3D、H2CO3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C.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D.化学反应一般伴随着能量变化7、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B.火柴梗接触氧气少C.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D. 火柴梗着火点较高8、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的船舱里装滿了供战马吃的草料,航行途中突然草料着火,整个战舰瞬间变为火海。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经典练习卷(含答案解析)(3)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经典练习卷(含答案解析)(3)一、选择题1.水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①反应Ⅰ为分解反应,反应Ⅱ为化合反应②只有反应Ⅰ能说明水由氢和氧元素组成③整个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④反应Ⅰ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反应Ⅱ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1B.2C.3D.42.下列说法中,合理的个数是()①西藏是旅游胜地,平原地区的旅客到达西藏时,常出现“高原反应”,是因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 21%②电解水时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反应速率加快,说明氢氧化钠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③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④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可分⑤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要检验其纯度⑥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同种元素在同种化合物中只能显一种化合价⑦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 4 个,最外层电子数少于 4 个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A.1 个B.2 个C.3 个D.4 个3.临近期中考试,箫明同学对所学知识进行了一些总结 ,其中正确的有()①进行实验时如果酒精灯翻倒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火焰②在微粒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③工业制氧气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④加入肥皂水搅拌后,产生大量泡沫的水是软水⑤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使固体受热均匀⑥对着镜子哈气,可以证明呼出气体含有的水蒸气比空气的多⑦木炭、硫粉、镁条、石蜡与氧气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⑧陕西省内河流众多,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充沛的省份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A.3条B.4条C.5条D.6条4.下列对比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探究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B.探究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C.对比选择实验室制CO2的酸D.对比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凡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6.检验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氢气的纯度,听到尖锐的爆鸣声,不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再收集B.换用一支试管继续收集检验C.换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进行检验D.直接用原试管再收集7.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天然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示一个分子 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该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表示一个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初三化学第七单元试卷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温馨提示:1、 认真审题, 独立思考, 准确作答,☺ 体验成功! 2、相对原子质量:C —12,H —1,O —16,Ca —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生活中有许多发热发光现象。
通过化学学习,你认为发热发光…………………【 】 A.一定是化学变化 B.一定是燃烧C.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D.通常是一种能量向另一种能量的转化2、有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她躯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诗中所赞美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 稀有气体3、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B.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C.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D.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4、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列每组气体中,三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SO 2、N 2、NO 2 B .CO 2、CO 、N 2 C .SO 2、CO 、NO 2 D .CO 、H 2、CH 4 5、下图是四位同学对某化学式意义的描述,他们描述的化学式是……………………【 】A 、CO 2B 、CH 4C 、NH 3D 、H 2CO 3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 C.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D.化学反应一般伴随着能量变化7、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B.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C.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D. 火柴梗着火点较高得分 评卷人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密 封 线 线 内 不 得 答 题8、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的船舱里装滿了供战马吃的草料,航行途中突然草料着火,整个战舰瞬间变为火海。
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草料舱没有氧气 C.草料发生缓慢氧化积累了大量的热B.草料舱通风不好 D.草料温度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9、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0、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H2和CO。
下列关于管道煤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管道煤气泄露不会使人中毒B.管道煤气燃烧后的产物主要是H2O和CO2C.管道煤气燃烧时热效率没有燃煤高D.管道煤气有气味,故H2和CO这两种气体也有气味11、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下列燃料电池比较适合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是……………………………………………………………【】A.CH4—O2,燃料电池B.C2H5OH—O2燃料电池C.H2—O2燃料电池D.CO—O2燃料电池12、最近,新华社的一条消息披露:我国南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分布带。
目前发现的可燃冰储量大约是化石燃料总和的2倍,“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水合甲烷晶体(CH4.nH2O)。
请结合初中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B.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在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方面开辟了广阔的前景C.可燃冰由四种元素组成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固态水13、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将气体点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浑浊现象那么对该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不合理的是………………………………【】A. H2、COB. CO、CH4C. H2、CH4D. CO2、CH414、我们吃到的味道鲜美的鱼,是这样烹饪出来的:将洗净的鱼煎过后,再加入少许食醋、料酒、生姜、葱、食盐等加热。
共热时发生了许多化学反应。
其中,食醋中的乙酸(CH3COOH)与料酒中的乙醇(C2H5OH)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有特殊香味的乙酸乙酯(CH3COOC2H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乙酯是一种混合物B.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C.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1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6分)15、(5分)有六种气体:①氧气;②氢气;③氮气;④一氧化碳;⑤二氧化碳;⑥甲烷。
请选择适当物质,用化学式填空:(1)在空气所占体积分数最大的是;(2)可用来制汽水的是;(3)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无污染新型燃料的是;(4)在冶金工业用来还原金属氧化物以制取某些金属的是 ; (5)充分燃烧时生成两种氧化物的是 。
16、(6分)在汽车内燃机中,汽油气化后与空气混合,进入汽缸,引擎用电火花点燃,燃烧使汽缸内温度升高,气体体积急剧膨胀,产生压力推动活塞,形成动力,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通过尾气排入大气。
现以辛烷(C 8H 18)代表汽油的成分,请回答: (1)写出辛烷完全燃烧时的化学方程 。
(2)辛烷若燃烧不完全,会产生 气体,该气体易与人体血液中的 结合,使人体组织的供氧受到影响。
(3)汽车尾气主要是含铅(Pb )污染和含有CO 、SO 2、NO 等有害气体的污染。
铅污染是由于汽油添加剂——“四乙基铅”造成的。
我国已明令规定禁止出售含铅汽油。
治理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叫做“催化转化器”(内含铂、钯合金作催化剂)的净化装置。
它的特点是使CO 与NO 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
汽油添加剂——“四乙基铅”是一种化合物,其分子由一个铅原子和四个(C 2H 5)原子团构成,“四基乙铅”的化学式为 。
写出CO 与N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为控制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 。
17、(4分)分别用最简单的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区别酒精和水:(1)物理方法 ; (2)化学方法 。
18、(6分)据媒体报道:一辆行驶在某乡村102 国道上运送镁粉的罐车起火,消防队员采取了覆盖沙土的方法将火扑灭。
看到这篇报道某同学产生疑问:消防队员为什么不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于是他查阅了相关资料,得到如下信息:镁遇热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镁和氢气;燃烧的镁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和黑色的炭。
请你利用已学知识和查阅信息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覆盖沙土灭火的原理是 。
(2)解释镁粉着火不能用水灭火的原因 。
(3)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由镁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的事实,你对燃烧、灭火有什么新的认识:燃烧 、灭火 。
19、(5分)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40℃ ,红磷着火点为240℃ ,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
他按图A 图、B 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图A 图B 图C(1)用图A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再用图B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 ; 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 (以上均填序号)。
白磷热水(80℃)白磷 红磷氧气薄铜片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图A 与图B 所示实验相比,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
(4)为探究实验后溶液的性质,在图B 烧杯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所得溶液呈 。
(填“酸性”、“碱性”)【继续回答下列问题,你可以获得奖励分数,最多奖励4分,但化学总分不得超过60分】 (5)我们曾做过一个实验:向盛放有一高一低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发现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比上层的蜡烛先熄灭。
但如果将玻璃杯倒扣在两支燃着的蜡烛上(如上图C ),蜡烛熄灭情况将如何?请提出你的猜想,并对你的猜想进行合理解释(提示:由于实验条件不同,使用玻璃杯的形状可能不同,如细长型、粗矮型等)。
① 。
② 。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6分)20、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 3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求该石灰石中含CaCO 3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5、⑴. N 2; ⑵. CO 2; ⑶. H 2; ⑷. H 2、CO ; ⑸. CH 4。
16、⑴.2C 8H 18+25O 2 16CO 2+18H 2O ⑵.CO 、血红蛋白。
⑶. Pb(C 2H 5)4 、 2CO+2NO 2CO 2+N 2。
⑷.改进发动机燃烧方式、使用催化转化装置、使用无铅汽油、使用其它清洁能源。
17、⑴.物理方法: 闻气味,无气味味的是水,有特殊香味的是酒精 ;⑵.化学方法: 点燃,能燃烧的是酒精,不能燃烧的是水 。
18、⑴.隔绝空气(或氧气)⑵.镁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能够燃烧,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发生爆炸。
⑶. 2Mg+CO 2 2MgO+C⑷.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等;有些物质着火(如镁等)不能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等。
19、⑴.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或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⑵.AB 、 C ⑶.图B ⑷.酸性。
⑸.①上层蜡烛先熄灭,下层蜡烛后熄灭。
解释: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但由于热胀冷缩,蜡烛燃烧生成的热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变大,密度变得比空气的小,会聚集在玻璃杯的上方,使上方的蜡烛先熄灭。
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解释: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蜡烛燃烧生成热的二氧化碳,在扩散过程中冷却后,会在玻璃杯中由下向上聚集,使下方的蜡烛先熄灭。
三、计算题20、⑴. 4.4克; ⑵. 83.3%。
点燃 点燃 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