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件第十一章___公共事业分类管理概述(上)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导论:公共事业管理的若干基本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3版课件

第一章   导论:公共事业管理的若干基本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3版课件
公共事业的基本特征 公共性、非营利性、规模性、服务性。
20
(三)、公共事业产品性质分析
1.准公共产品及其特点与分类 准公共产品的基本内涵:准公共产品理论 总体上属于公共产品理论范畴,而所谓准公 共产品,是只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 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 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 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
33
概念术语
公共性
公共问题
公共需求
公共事务
公共服务
公共事业 公共产品
准公共产品
公益性公共产品
互益性公共产品
事业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公共组织
行政组织
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 公共权力
准政府组织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
企业管理
34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公共性? 2.公共问题和公共需求各有什么特点?二者有什么关系?
(3从管理方法和手段上来看,行政管理的手段较单 一,而公共事业管理的手段较丰富
32
(三)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
联系:二者关系越来越来密切。 区别:(1)目的不同
(2)管理所依托的权力不同 (3)管理的性质不同 (4)管理的物质基础不同 (5)管理的限制因素不同 (6)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要求不同 (7)绩效评估不同
第一,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的层次性。 第二,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多样性。 第三,现代公共事业管理中的“管理”丰富性。
27
(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 本特征
公共事业管理具有公共性 公共事业管理具有强制性 公共事业管理具有非营利性 公共事业管理具有服务性
28
(三)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公众为本原则 服务原则 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法治原则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PPT课件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PPT课件
1)强制性权力 • (2)非强制性权力
• 公共权力的特征: • (1)社会性 • (2)政治性 • (3)综合性 • (4)约束性
• 公共事业管理,就是在一定的
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 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满足社 会公共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利 益的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 式对公共事业活动进行调节和 控制的过程。
私人产品相对应,用于满足社会公 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 公共产品的特征:
• (1)非排他性。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也称为消费上的非排斥性,是指一个人 在消费这类产品时,无法排除其他人也同时消费这类产品,而且即使你不愿 意消费这一产品,你也没办法排斥。
• (2)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相对于私人产品所具有的竞争性来说的。公共产 品的非竞争性有两层基本含义:一、边际生产成本为零;二、边际拥挤成本 为零。
公共性 私人性
• 准公共产品是指具备非排他性
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
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 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
备但却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 产品。
• 准公共产品的特点:
• (1)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 的不充分性。
• (2)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一个 人的行为对第三者的福利的影 响。
• 准公共产品的分类:
• 公共产品的分类:
• (1)纯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是指完全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的产品, 如国防、行政管理、基础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立法、司法、环境保护 等。
• (2)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是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公共产品。
公 共 产 品 社 会 总 产 品
私 人 产 品
纯公共产品 准公共产品 俱乐部产品 纯私人产品
• (2)除经济事务外,公共部门管理的其他事务,主要是社会公共政治事务和 狭义的社会事务;

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第十章 公共事业的绩效管理与外部评价)【圣

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第十章 公共事业的绩效管理与外部评价)【圣

第十一章公共事业分类管理概述(上)11.1 复习笔记一、科技事业管理1.科技事业活动的类别划分(1)现代科技事业活动的基本内容①基础科学研究即科学研究,指自然科学中的基本问题和基础理论的研究。

基础科学研究要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后盾,是新发明或技术研究的先导。

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即研究关注和解决的是人类自身的知识和文化发展,以及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问题。

③应用技术研究即主要是应用技术研究,就其特性而言,即通常所说的技术发明活动,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其是在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现实的需要综合利用知识,将科学研究提供的物化可能变为现实。

④公益性研究和技术推广a.公益性研究。

指一些涉及公众整体利益,难以分割的技术研究和运用,如关系到气象服务、灾害研究等方面的技术和研究等。

b.技术推广。

指涉及公众利益和社会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如农业方面的种子改良技术等,这类技术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基础性需要。

(2)现代科技活动按目的和功能的类别划分①以满足企业或市场需要为主要目标的科技活动a.科学技术成果或产品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b.科学技术成果或产品可以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甚至是垄断利润。

②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的科技活动a.研究所要解决的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整个应用技术研究的基础,因而反映的是社会的共同利益要求。

b.科技活动的结果,或者很难量化而不能商品化,或者具有垄断性,或者由于涉及全社会整体的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而不应该商品化,因而都不能以市场的方式提供。

2.科技事业产品的准公共性分析(1)一些科技事业产品具有较突出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另一些科技事业产品则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且有一定的消费竞争性①具有较突出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主要是基础研究产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品、公益性和技术推广产品。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PPT讲稿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PPT讲稿
可编辑课件
3.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分类 以层次为标准,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可分 宏观、中观和微观管理环境。 以国别区域为标准,分为国际公共事业 管理环境和国内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以作用和影响为标准,可分为积极公共 事业管理环境(良性环境)和消极公共事业 管理环境(恶性环境)。
可编辑课件
以内容为标准,可分为政治环境、经济 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等。 在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分析中,常用 的是以内容为标准的分类。
可编辑课件
2.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特征 第一,广泛性。从地形分布、山川河流, 到气候特征、自然资源;从人口数量、 民族状况,到阶级状况、历史传统;从 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到社会制度、经 济状况,乃至人际关系、道德水准等等, 无一例外。
可编辑课件
第二,复杂性。如构成环境的因素极 为复杂。在这些广泛的外部条件和要素 中,有物质的、精神的;有有形的、无 形的;有社会的,自然的;有政治的、 经济的;有国内的、国际的,等等 。
可编辑课件
第五章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分析
一个国家或地区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 性水平的高低,即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的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以及其管 理的政治性和阶级性的具体内涵,则取 决于各自的政治、经济及文化要素即公 共事业管理主体所在的环境。
可编辑课件
第一节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基本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基本概念和这一 环境的类别划分,以及公共事业管理环 境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关系,是公共 事业管理环境的基本问题。只有认识了 这些基本问题,才能在适当划分环境类 别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不同类型的公 共事业管理环境与特定管理主体之间的 关系。
第一节 公共事业管理的含义 第二节 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 第三节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 第四节 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异同 第五节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研究对象、方

《公共事业管》课件

《公共事业管》课件
维护社会稳定
通过有效的公共事业管理,维护社会秩序和 稳定。
03 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公共利益原则
公共利益原则是公共事业管理 的核心原则,要求公共事业管 理行为必须以实现和维护公共 利益为目标。
公共利益是指广大人民群众的 共同利益,包括经济、文化、 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利益。
公共事业管理应关注弱势群体 的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 。
赔偿责任
因公共事业管理者的违法行为给公民造成损 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公共事业管理伦理与法律的关系
1 2
相互补充
伦理和法律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各有侧重,二者相 互补充。
相互促进
良好的伦理基础有助于推动法律的完善和实施, 而健全的法律又能促进伦理水平的提升。
3
相互制约
伦理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存在冲突,需要妥善 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确保公共事业管理的正当 性。
趋势二
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公共事业
趋势三
公共事业民营化和公私合作模式
趋势四
全球化和国际合作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06 公共事业管理的伦理与法律责任
公共事业管理的伦理原则
01
公平正义
公共事业管理应确保公平对待所有 相关方,不偏袒任何一方。
责任性
公共事业管理者应对其决策和行为 负责,勇于承担责任。
03

民主决策程序包括公众参与 、公开透明、协商对话等环 节,确保利益相关者的合法
权益得到保障。
公共事业管理应尊重多元利益 诉求,寻求共识和妥协,促进
社会和谐稳定。
服务导向原则
01
服务导向原则是公共事业管理的根本原则,要求公共事业管理行 为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十一章 卫生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PPT课件

第十一章  卫生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PPT课件
– (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管理 – 1.基本目标 – 通过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城乡居民的健康问 题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 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 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城乡居民逐 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对企业职工实行免费医疗,职工家属实行减半收费的一项制
度。
第二节 政府公共卫生管理
•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 (四)城镇医疗保障制度
• 3.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 • (1)低水平、广覆盖,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 • (2)实行基本医疗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制度,
形成新的筹资机制; • (3)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设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 • (4)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范围,加强基金管理。
– (3)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质量自主管理
第三节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三、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与评价
3.社区卫生服务的评价
• (1)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的必要性 • (2)评价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 评价的指标体系 ① 支持指标:从政策、资金方面评价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支
持和投入力度,从人群覆盖率、业务用房、信息管理设施以 及管理制度等方面评价服务机构网络建设,从全科医生数量、 培训率、医务人员结构等方面评价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状况。 ② 服务功能:从社区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 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个方面评价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实施情况。 ③ 绩效指标:从社区卫生服务效率、效益、社区卫生服务利用、 健康改善指标、反应性、公平性、居民满意度等方面评价社 区卫生服务绩效。

第一节 卫生事业管理概述
• 一、卫生事业的相关概念
– (二)卫生事业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PPT课件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PPT课件
( 4) 校际合作培养模式
校际之间进行横向合作,资源共享,教师互通,学 生可以跨校选课,以扩大学生知识面,达到文理兼通。这 需要校际合作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操作难度较大,但对于 学生培养更有价值,对提升本专业的知名度更有效。
(5)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计划调整与改 革的情况介绍
2、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简介 ----我院自公管06届首次开设此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
• 非政府组织的局限性: 筹款不足 志愿活动的有限性 志愿组织的家长作风 志愿者的业余性:义工服务;不能提供
有竞争力的工资。
第二章 公共事业组织
• 思考题: 公民社会理论概述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
• 作业题: 收集1—2个我国公共事业组织及其功能发
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资料
第三章 西方国家的公共事业管理
• 西方公共事业管理职能变迁的三个阶段(P176) 近代(17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为巩固
(3) 院系合作培养模式
专业基础课由学院教师承担,通过到其他院系选修专 业方向课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和凝练专业特色。例如,通 过与医学院或卫生学院的合作,进一步明确医疗卫生管理 方向;通过与教育学院的合作模式,培育教育事业管理的 方向特色;通过与商学院的合作培养,凝练现有的公共事 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等等。这是目前成本最低、操作最为 简便人才培养模式,关键也是在学校总体协调。
• 国内对公共事业组织的多种划分方法: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从公益活动领域
及工作内容出发,将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分 为12大类(27小类)。与前者大同小异。
按机构成立程序、业务性质等因素划分: 事业类、企业类、公务类;
从经费来源情况分:
自给自足型(如医院)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件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件

第二节 公共事业管理的生态环境和文化 环 境
在构成公共事业管理的国内环境的诸要素中, 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是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及其 行为方式的基本环境要素。而且,生态环境和文化 环境较之政治环境等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也更为 直接,相应的,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之间辩证的互动关系也体现得更为直接和充分。
三、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相关管理的 关系
• 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 • 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 • 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
(一)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
• 联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公共管理包括公共 事业管理。 • 区别: (1)从管理对象来看,有宽窄之分。公共管 理的范围是广义的一般的公共事务,公共事业 管理的对象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 (2)公共管理与政府职能、宏观调空职能、 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相连, 公共管理的范围主要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 主要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相关。 (3)从管理手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是刚性 手段和柔性手段的并用,但在具体管理环节中 柔性手段占主导地位。但公共管理二者都得到 广泛应用。
(一)研究对象
• 主要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从总体上 阐述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体系和基本的重 要的内容,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规律。 • 具体内容:见所有章节。
(二)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
• • • • • 实践抽象法 实体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 比较研究法 实验法
(三)当前学习和研究公共管理 的意义
一、公共事业管理的生态环境 所谓公共事业管理的生态环境,是指公共事业 管理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相比较而言, 自然环境较稳定,而社会人文环境在不断变化发展。 因此,社会人文环境更直接地影响着公共事业管理 的性质和方向,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公共事业管理学》课件

《公共事业管理学》课件
强调公共事业管理的可持续性,注重环境保护和 社会责任。
跨界合作与协同治理
推动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与协同治理,实现资 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公共事业管理的未来展望
智能化公共事业管理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公 共事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精准 决策和高效服务。
社区参与和共建共治
强化社区参与和共建共治,推动公共 事业管理的民主化和自治化。
04
公共事业管理学的挑战 与未来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面临的挑战
社会变革的挑战
多元化利益诉求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公共事业管 理面临着如何适应和引导社会变革的挑战 。
在公共事业管理中,需要平衡和协调各种 利益诉求,如何有效处理多元化利益诉求 成为一大挑战。
技术创新的挑战
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
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对公共事业管理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技术创新提高管 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是一大挑战。
公共资源的配置与管理
公共资源
是指由公共部门拥有和管理的资源,如土地、水 资源等。
资源配置
是指如何合理分配公共资源,以满足社会的公共 需求。
资源管理
是指如何有效利用和管理公共资源,以实现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
公共政策与公共决策
公共政策
是指由政府制定的,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政策。
公共决策
是指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政策过程中所做出的选择和决定。
公共事业管理学涉及到公共部门和非 营利组织的管理活动,旨在提高公共 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公平和 公共利益。
特点
1 2 3
综合性
公共事业管理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政治学 、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具有跨学科的特 点。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各章主要内容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各章主要内容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各章主要内容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公共事业的内涵的特征、公共性、公共需要、公共问题、公共事务及特征公共性、公共需要、公共问题与公共事务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公共性是一定的社会或地区的公有、公用、共供和共享的。

公共需要是社会共同体具有的共同性、共享性的需要。

公共事务具有公共性、劳务性、非营利性和阶级(阶层)性四个特征二、我国传统的“事业”及其发展我国传统“事业”的基本含义事业,是我国特有的与全体人民整体利益有关的以科、教、文、卫、体等为基本内容的行业或部门,及其相应的管理体系。

事业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社会公共事务的范畴,治、非经济的事务,即而且是非政狭义的社会事务,反映的是一定条件下我国社会公共事务的发展水平。

公共事业,是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管理活动。

三、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是经济学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事务理论所描述的对象是一致的,但其研究和阐述问题的角度不同,现代公共产品理论主要是通过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等概念和范畴对社会中不同属性的产品进行把握,从而明确公共事务范畴的。

(一)公共产品理论的几个基本内容l.公共产品的基本概念公共产品也称为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就是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什么是公共消费需要呢?人的活动具有两重性,即个体性和社会性。

前者是指作为个体的人,需要一定的产品来满足其私人需要,如衣、食、住、行等,而后者则是指作为社会的人,他的生存依赖于社会环境,如国防、治安、城市道路、卫生等,这是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

这种与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但每个人又不能享受其消费独占权的,且是作为一定社会所共有的保证居民基本生活的需要就是公共需要。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满足需要的不同,把整个产品世界分为两类:一类是私人产品,即满足私人需要或私人消费需要的产品,另一类是公共产品,即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产品。

在一个社会中,公共产品的范围十分广泛,如政治、法律。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PPT 45页)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PPT 45页)
9.3.1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1.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 (1)社会力量成为举办公共事业的主体 (2)市场化运营成为公共事业发展的一种机 制 (3)多元约束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征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21世纪公共事业管理系列教材
9.3 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2.事业型市场的发育
事业型市场的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21世纪公共事业管理系列教材
9.4 实现我国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对策
9.4.4 培养事业型市场 1.加强“事业”产品与服务价格改革,为
实现原有部分“事业”产品的商品化创造 条件
2.改变事业单位的服务对象与经营范围, 使其逐步转向市场开展自主经营
3.加强国民消费教育,合理引导居民消费 投资方向,促进有关事业产品和劳务市场 的发育与发展
续由国家办的事业单位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21世纪公共事业管理系列教材
9.5 部门公共事业管理改革
9.5.1 科学技术事业管理改革 1.基础研究管理模式 2.应用研究管理模式 3.服务研究管理模式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21世纪公共事业管理系列教材
9.5 部门公共事业管理改革
9.5.2 教育事业管理改革
1.教育事业中各类管理的范围 (1)国家举办的最重要的具有社会共同需要性 质的教育事业,属于行政事业管理的范围 (2)以满足个人及家庭生存与发展需要为目标 的教育活动,属于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 (3)以满足企业生存与发展需要为目标的教育 活动,属于企业管理的范围
各种管理制度的总称,其内容十分广泛, 包括事业组织内外的各种管理制度,涉及 事业组织内外的诸多层次和方面的关系。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21世纪公共事业管理系列教材
9.3 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件第十一章___公共事业分类管理概述(上)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件第十一章___公共事业分类管理概述(上)
精品文档
2、科学技术市场(shìchǎng)的管理
科学技术市场的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机构,一些非 政府组织也承担一定的管理任务。技术市场管理的具 体内容如下:
第一(dìyī)、技术商品的管理。 技术商品管理的任务是确定技术商品的身份,即对 是否是技术进行鉴定,并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可否进入 市场交易。 第二、技术市场参与者的管理。 即对技术商品的出让者、受让者和技术商品经营机 构(技术交易中介组织)的交易行为进行协调和依法 监督,以及调解行为为的各种经济纠纷,依法惩处各 种不法行为,维护技术市场的正常秩序。
应用科学研究成果的生产可以采取公共生产和私人 生产。私人生产则指由私人承担研究并完全由私人投资 的生产。
精品文档
B、科学技术产品(chǎnpǐn)的提供 政策 科学技术产品的提供是指政府以何种方式将科学技术产品提供给应用者。根
据科学技术产品的性质和特点,其提供包括公共提供、市场提供和混合提供三种方 式。
所谓公共提供,就是由公共财政支撑,政府以无偿或者基本无偿的方式向社会 提供科研成果,以使这些成果在最大的限度内获得推广应用。
所谓混合提供,就是科技产品通过有偿的方式向使用者提供,但这一科技产品 的价格不是市场条件下的价格,而是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使生产者以低于成本的 价格进行推广。
所谓私人提供,就是科技产品通过有偿的方式向使用者提供,而且这一科技产 品的价格是市场价格,即根据市场对这一科技产品使用价值的认可程度所决定 (juédìng)的价值补偿,其价格的高低完全由市场需求决定(juédìng)。



中等教育(zhōngděngjiàoyù)
初等教育

100%
图11-2 不同教育产品的外部性
精品文档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3版课件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3版课件
公共事业的基本特征 公共性、非营利性、规模性、服务性。
23
(三)、公共事业产品性质分析
1.准公共产品及其特点与分类 准公共产品的基本内涵:准公共产品理论 总体上属于公共产品理论范畴,而所谓准公 共产品,是只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 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 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 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
当天,该省高招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考生 在27日前后可查询成绩,但是今年考生只能通 过声讯电话查询,短信业务“取消”。因为通过 电信、移动、联通三家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标, 江苏电信独家承揽了今年的高考查分业务。据称, 像这样以竞标方式决定高考查分业务,在全国开 创了一个先例。
13
从质的方面看,在本质上,公 共性是公共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公 共问题上,公共性表现为这一问题 超越了私人问题狭隘的个人利益限 定,体现出公众的共有的价值观和 根本利益。
2.共事务的类别与层次 公共事务的类别 公共事务的层次
(三)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1.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的概念: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按 照私人市场的观点来看待的公共事务,是与私 人产品相对应、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求的 物品或劳务。 公共产品的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第一章 导论:公共事业管理的若干 基本问题
学习要点:
公共事业的若干基本概念 公共事业及其属性 公共事业管理及其特征和原则 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相关管理的关系
一、公共事业的若干基本概念
公共需求与公共问题 公共事务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8
(一)公共需求与公共问题
1.公共需求 第一,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与安全秩序的
公共需求,如国防、公安、外交等;
第二,维护经济秩序和市场交易秩序的 公共需求,如市场监管、知识产权保护、 公正司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现代社会科技事业管理基本内涵
1、建立适合科学技术产品特点的生产和提供 的制度 A、科学技术产品的生产政策 基础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宜采 用公共生产方式。这一方式的基本内涵,是主要应 以公共财政作为支撑。 必须指出的是:现代社会中,必须考虑承担这 些基础性研究或这些科技产品生产机构的性质,但 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机制,提高公共财 政支出的资金价值,促进整个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应用科学研究成果的生产可以采取公共生产和 私人生产。私人生产则指由私人承担研究并完全由 私人投资的生产。
25
23 25 37 17 52 38 32 42 31.3
75
77 75 63 83 48 62 68 58 68.7
普拉单· 公共支出分析的基本方法。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表中所列为在校生比例。)
2、教育事业产品的提供制度 第一、公立教育产品总体上应采取政府投资和向受 教育者收取一定费用的混合提供方式。 外部性是确定收费和政府补贴标准的重要依据。初 等教以政府补贴为主。初中采取近于初等教育的补 贴方式,高中适度扩大受教育者的经费承担比例。 公立高等教育经常性支出应当大部分来自收费,财 政拨款主要解决投资性支出。 第二、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产品由市场提供。 第三、民办教育产品存在着两种的提供方式: A、私人生产,市场提供。即民办学校的收费标 准由政府管理部门统一核定,或者完全交由办学者 按市场供求来自行确定。 B、私人生产、混合提供。即由民间投资建立学 校,但政府通过对民办学校进行一定的补贴,将其 收费、质量管理等纳入政府教育管理,形成民办教 育与公立教育公平竞争的机制。
一、现代社会文化事业活动的类别 和基本内容
• 文化事业活动是公众满足自身娱乐和精神需 求的活动。在现代社会,公众对文化事业活 动的要求日益提高,文化事业活动的内容也 日益丰富,样式也日趋繁多。大致分为公益 性文化活动和营利性文化活动两大类别。 • (一)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的公 益性文化事业活动 • (二)以满足个人需要为主要目标或具有营 利性的文化事业活动
第二节 教育事业管理
一、教育事业产品的准公共性 1、教育事业产品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一定 的消费竞争性 非排他性:一定范围内,一个人消费教育产 品并不排斥他人同时消费。但这种非排他性的产 生必须以保证教育效果为条件。 一定的消费竞争性:随着消费者的增加,产 生了教育的总成本与投入,质量的矛盾。 2、教育事业产品具有外部收益性,教育是 一种具有内部收益和外部收益的过程和活动 内部收益;受教育者增加了知识、掌握了技 术,提高了适应社会、获取工作和较高报酬的能 力。 外部收益:通过培养受教育者,解决了社会 发展的需求。
2、教育活动的类别划分
A、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主目标的教育活动 即为保证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其社会成员必 须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主要表现为义务教育。 B、以满足个人需要和企业需要为主要目标的教育 活动 第一、这里的个人需要包括:一是个人和家庭 的物质生活提高的需要,二是个人和家庭精神生活 提高的需要。 这类在社会共同需要上的进一步的教育,不应 由公共财政完全承担。 第二、企业教育活动和一些专门针对企业的需 要进行教育活动。 这类教育活动的外部收益中最直接的受益者首 先是企业,因而在公共财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这 类教育经费主要不应进入公共财政支出。 不同教育产品的外部性见图11-2。
四、现代社会教育事业管理的基本内涵
1、教育事业产品的生产制度 第一、确立教育发展规划。 第二、教育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 第三、教育市场管理。 第四、建立教育产品生产的合理模式。 教育事业产品作为准公共产品,通常可以由公 共生产和非公共生产(私人生产)。公共生产是指 由政府办教育,以公共财政支出作为主要经费来源。 非公共生产是指主要由非公共财政支出来承担教育 经费的学校,即民办教育或民办学校。 在财政支出有限的情况下,在义务教育阶段,允 许教育产品生产主体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为了鼓励民办教育发展并更好 地进行管理,可对民办教育予以一定方式的补助。
发达国家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比较(单位:%)
国家 澳大利亚 比利时 丹麦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瑞典 美国 平均 初等教育 民办 20 51 7 15 2 8 1 1 10 18 公立 80 49 93 85 98 92 99 99 90 82 民办 26 62 6 21 9 7 15 2 9 25 中等教育 公立 74 38 94 79 91 93 85 98 91 75
第三节
文化事业管理
在现代社会,文化事业活动的内容日益丰富, 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文化事 业活动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文化事业产 品具有鲜明的准公共产品特征,但不同的文化 活动的准公共性具有明显的差距,可大致分为 公益性文化活动和营利性文化活动两大类,因 此,必须针对不同的文化事业活动的特点和规 律,确立相应的公共政策,形成科学而合理的 管理体制。
弱 高等教育
0
外 部 性
中等教育
初等教育 强 100%
图11-2 不同教育产品的外部性
三、政府介入教育产品市场的必要性 1、教育产品市场
教育产品市场是在伴随着私制的出现而出现的, 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由私人产品转化为特定的公 共产品市场的。在私有制产生以后,教育首先作为 私人产品出现。国家只重视人才选拔而不重视人才 培养,选拔人才先后经过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 举制,而人才的培养则是由民间自由进行的。 教育产品的重大变化产生于19世纪以后,其标 志是学校的出现。教育与经济联系的加强,决定了 教育外部收益的扩大,20世纪30年代以后,一些 国家先后出现了由公共财政承担的公立教育,在20 世纪后半叶逐步形成有关义务教育的制度,教育产 品由私人产品转化为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相 应的,教育产品市场也从一个私人市场转变为公共 市场,一个特殊的产品市场。
2、现代社会教育产品的社会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教育产品由私人产品 转变为公共产品,其外部收益也越来越明显,越 来越重要。这一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A、社会的优秀文化遗产通过教育得到更好 的保护和发展; B、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政府社会管 理的成本相对降低; C、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促进了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 D、发展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弱 0 应用技术研究
外 究、公益性技术研究

100%
图11-1 不同科技事业产品的公共性
三、政府在科技事业发展中作用
1、只有政府才能保证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 性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 第一、首先是科研外部性的需求。 第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科研具有的较 高市场风险的需求。 2、只有政府才能保障科学技术成果的生 产和提供的顺利进行 第一、对生产的保障体现在政府对科研人 员的劳动作出公正评价,并予以必要的支持。 第二、对提供的保障表现在对提供方式的 确定和技术市场基本规范的建立与维护上。
二、教育事业活动的类别
1、划分教育活动类别的标准 教育按受教育者社会化的完成程度和传授知 识和技能的程度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 等教育的程度。教育的外部收益在教育的各阶段 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而且最终的外部收益是各阶 段的积累。 现代社会中,国家或社会的教育不能或难以 由社会公共支出来承担。因为: 第一、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难以支撑。 第二、事实上加大了社会的不公。 故现代社会的教育活动应根据特定条件下的 教育活动的直接目的和功能来划分类别。所谓直 接的目的和功能,即这一教育活动最直接的是基 于社会共同需要,还是首先是个人发展或企业发 展的需要。
B、科学技术产品的提供政策
科学技术产品的提供是指政府以何种方式将科 学技术产品提供给应用者。根据科学技术产品的性 质和特点,其提供包括公共提供、市场提供和混合 提供三种方式。 所谓公共提供,就是由公共财政支撑,政府以 无偿或者基本无偿的方式向社会提供科研成果,以 使这些成果在最大的限度内获得推广应用。 所谓混合提供,就是科技产品通过有偿的方式 向使用者提供,但这一科技产品的价格不是市场条 件下的价格,而是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使生产者 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推广。 所谓私人提供,就是科技产品通过有偿的方式 向使用者提供,而且这一科技产品的价格是市场价 格,即根据市场对这一科技产品使用价值的认可程 度所决定的价值补偿,其价格的高低完全由市场需 求决定。
二、科技事业产品的准公共性分析
1、一些科技事业产品具有较突出的非排他性 和非竞争性,另一些科技事业产品则具有一定的 非排他性且有一定的消费竞争性。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一般公共产品,即比较 纯的公共产品所具有的特点,相当部分的科技事 业产品就具有这种特性。应用性技术研究产品则 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有一定的消费竞争性。 2、科技事业产品具有突出的外部收益 一般来说,基础性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公益性研究和技术推广的外部性高于应用技术研 究的外部性。 不同科技事业产品的公共性纯度及外部性排 列见图11-1。
2、现代科技活动按目的和功能的类别划分 第一、以满足企业或市场需要为主要目标的科 技活动。企业重视科学技术成果,因为: A、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B、可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甚至是垄断利润。 第二、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的科技 活动。基本特点是:反映社会的共同利益要求;科 技活动的结果不应该商品化,因而都不能以市场的 方式提供。 此外,还有一些重大的开发应用性研究,因投 资和风险大,又关系国计民生,难以市场化,在相 当程度上成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活动,必须公共 生产。
普拉单· 公共支出分析的基本方法。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表中所列为在校生比例。)
发展中国家民办教育与公立教育比较
(单位:%)
国家
初等教育
民办 公立 民办
中等教育
公立
巴西
智利 墨西哥 秘鲁 委内瑞拉 印度 菲律宾 新加坡 泰国 平均
13
18 6 13 13 25 5 11 11 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