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腑关系
病变 心血不足→脾失所养 → 脾失健运(失 眠、心悸、多梦) 、食少、腹胀、便溏)
脾失健运——心血化源不足
食少、腹胀或慢性出血 面色无华、心悸、失眠、 多梦等 脾不统血——失血过多而 致心血不足
病变每每导致心脾两虚证。
(三)心与肝 血液运行、情志方面 血液运行
心血充盈、心气旺盛、血行正常、肝有血可藏 心主血肝藏血 肝藏血充足,随动静之不同调节,有利心推动血 行
病变
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失职,必累及于肾 水液代谢失常 肾气虚弱、气化失司,水液内停,上泛于肺 尿少、水肿等 咳嗽、气喘
水肿病中、二者的主次之分“其本在肾,其末在肺”。
短气、喘逆、气不相续
肾气不足,摄纳无权 出多入少、动则加甚 潮热、盗汗、颧红 肾阴不足 肺阴虚损 肺肾阴虚 肾不纳气
干咳、腰腿酸软等
1、精与血
心主血
精血相互转化“精为化血之源,髓为造血之机”
肾藏精
2、精与神 心藏神 精为神的物质基础 肾藏精
3、水与火
心火下降于肾,温煦肾阳——肾水不致过寒 水火相济 心肾相交 肾水上济于心,滋助心阴——制约心火, 使之不亢
二者上下互济、相互制约、彼此交通。
病变
失眠、健忘
精亏 血耗 多梦 心神不灵 精血亏损 脑髓空虚
精神痿靡
心火不得下降于肾,肾阳不温,水寒 不化 心悸心慌畏寒、气短、水肿
水火不济、心肾不交
肾水不得上济于心,心阴不足,心火 偏亢 心烦失眠,口干舌红
(五)脾与肺 气的生成,水液的输布代谢
气的生成(土生金) 肺主气,为气之主 脾生气,为气之源 肺气的充足,有赖于脾化生之水谷精气的不断 补充。 肺吸入的清气与水谷精气相谷又产生宗气。
(八)肝与脾 疏泄与运化;血液生成、贮藏与运行;木与 土。
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pptx
5. 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虚影响血的生成,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 、 目眩、视物不清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
6. 肝与肺:肝之经脉贯脂而上注于肺,二者有一定联系,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 的升 降运行。若肝气上逆,肺失肃降,可见胸闷喘促。肝火犯肺,又可见胸胁痛、干咳或痰中带血等症。
7. 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肝皿不断的补充,两者是互相 依存 ,互相资生。肾精不足,可导致肝血亏虚。反之,肝血亏虚,又可影响肾精的生成。若肾阴不足,肝 失 滋养,可引起肝阴不足,导致肝阳偏亢或肝风内动的证候,如眩晕、耳鸣、震颤、麻木、抽搐等。
书山有路
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 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为三焦, 是第六个腑。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 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血的 正 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3. 脾与胃:在特性上,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在生理功能上,胃为水谷之海 , 主消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主运化。二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胃纳脾化,互相为用,构成了既对立又 统 一的矛盾运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传输的任务。
脏腑关系
水液代谢:肺输布水液,肾蒸化水液 阴气互资:肺阴滋肾阴,肾阴养肺阴
肺
肾
肝与肾
肾藏精 肝藏血 肝主疏泄 肾主闭藏 精血同源
精血同源、藏泄互用 阴阳互资
肝肾阴阳互资
病理:肝肾精血不足 肝肾阴虚
肝肾精血同源关系示意图
同源
肝
藏
肾
藏
同源
血
互化
精
肝肾藏泄关系示意图
肝气
肾气
闭藏
心肾阴阳相互交济
心肾水火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心火不亢
温煦 推动 兴奋
心阳
凉润 宁静 抑制
心阴
上 济
温煦 推动 兴奋
下 温
肾阳
凉润 宁静 抑制
肾阴 肾水不寒
肺与脾
肺主气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气的生成与水液代谢
肺主通调水道 脾主运化水液
病理:肺脾气虚 水湿痰饮
“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血液运行和精神情志 调节
心与脾 心主血
血液生成与运行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心主行血 脾主统血
协同调节
病理:心脾两虚,气虚血瘀, 出血
心与脾的关系示意图
心主行血,促进脾的运化功能(火生土) 心
病理:心脾两虚
脾
脾主运化,为血液生化之源,使心有所主
心与肾: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心属火居上,肾属水居下,肾水须上济心火, 才能防止心火过亢;心火须下交肾水,才能防 止肾水过寒。只有这样,心肾功能才能彼此协 调。这一关系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饮食物
食 糜
胃
受纳 腐熟
受盛化物 泌别清浊
肝
胆 汁
中医知识:脏腑之间的关系
中医知识:脏腑之间的关系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由脏腑、经络等许多组织器官所构成。
脏腑之间的关系,是藏象学说中整体性联系的内容之一。
人体各脏腑之间,在结构上通过经络而相互沟通,生理功能上既分工又合作,在病理变化上也可互相影响和传变。
五脏之间的关系1、心与肺心与肺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气与血之间的相互依存。
在生理方面,肺主气,辅心行血,可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而心主血,营养于肺,可维持肺的呼吸功能。
由于宗气积聚于胸中,温养心肺两脏,具有贯心脉以行气血和走息道以司呼吸的功能,所以能加强心血运行与肺司呼吸之间的协调平衡。
在病理方面,如肺气虚弱,宜降失常,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而心之阳气不足,血行无力,也会导致肺的呼吸功能失常,从而出现咳嗽、气喘、胸闷、心悸等症。
2、心与脾心与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心主血而推动血液运行,脾统血而统摄血液循行于脉管,两者互相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二是心血充盈,可营养于脾,心主神明,可调节脾的运化功能;脾运化功能正常,吸收的水谷精微能化生心血并营养心神,两者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因此,当心血不足或心神失常时可引起脾失健运,脾运失常或脾不统血时亦可导致心的病变,都导致心脾同病,而出现心悸、失眠、食少、便溏等症。
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运行和精神情志活动的调节方面。
心主血,是血液运行的原动力;肝藏血,是贮藏和调节血液的重要因素。
因此,心、肝两脏在血液的运行方面是互相配合的。
心主神明,主管人的精神活动;肝主疏泄,调节情志活动。
也就是说,两者在维持精神情志活动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临床上,心血不足与肝血不足的病变可互相影响,导致心肝血虚的病证,出现面色无华、心悸、头昏、目眩等症状。
心神失常与肝失疏泄、情志失调也可互相累及,出现心烦、失眠、急躁易怒等心肝火旺的症状。
4、心与肾心与肾之间,首先体现在心之阴阳与肾之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心在五行属火,位于上焦;肾在五行属水,位于下焦。
【优秀文档】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腑之间的关系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由脏腑、经络等许多组织器官所构成。
脏腑之间的关系,是藏象学说中整体性联系的内容之一。
那么脏腑之间的关系在中医理论中占据着怎样的重要地位呢?它有哪些功能与作用?那么下面三九养生堂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理论中关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相关知识。
人体各脏腑之间,在结构上通过经络而相互沟通,生理功能上既分工又合作,在病理变化上也可互相影响和传变。
五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
心与肺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气与血之间的相互依存。
在生理方面,肺主气,辅心行血,可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而心主血,营养于肺,可维持肺的呼吸功能。
由于宗气积聚于胸中,温养心肺两脏,具有贯心脉以行气血和走息道以司呼吸的功能,所以能加强心血运行与肺司呼吸之间的协调平衡。
在病理方面,如肺气虚弱,宜降失常,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而心之阳气不足,血行无力,也会导致肺的呼吸功能失常,从而出现咳嗽、气喘、胸闷、心悸等症。
2.心与脾
心与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心主血而推动血液运行,脾统血而统摄血液循行于脉管,两者互相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二是心血充盈,可营养于脾,心主神明,可调节脾的运化功能;脾运化功能正常,吸收的水谷精微能化生心血并营养心神,两者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因此,当心血不足或心神失常时可引起脾失健运,脾运失常或脾不统血时亦可导致心的病变,都导致心脾同病,而出现心悸、失眠、食少、便溏等症。
五脏六腑相生相克的原理
五脏六腑相生相克的原理五脏六腑相生相克原理是中医理论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早在古代就被广泛运用于中医治疗中。
该理论认为,人体内的五脏六腑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每个脏腑之间的关系相生相克,维持了人体内部生物环境的平衡,保证了身体的健康。
下面是关于五脏六腑相生相克原理的20条详细解析。
1、心生肺:心主精神,肺主气,心的精神质可以促进肺气的产生和运行,同时肺气的运行也会促进心气的血液循环。
2、肺生肾:肺气可以促进肾气的产生和循环,肺气中的水分在肾中得到排泄,使人体内部环境达到平衡。
3、肾生肝: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水源,而肝脏则分泌胆汁,在发生代谢作用时需要肾脏提供水分的支持,肝脏的健康也需要依赖于肾脏的正常工作。
4、肝生脾:肝脏中的气血经过胆汁的代谢,流向脾脏,促进脾脏的运行和新陈代谢。
5、脾生肺:脾脏可以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和气血,这些物质需要通过肺气的循环,才能被分配到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中,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
6、心生肝:心脏通过血液的循环,将养分和氧气输送到肝脏,维持肝功能正常,并且心脏同时也抑制肝脏的情绪波动和过度兴奋。
7、肝生心:肝脏中的气血通过心脏的循环,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中,促进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8、心生脾:心脏中的气血可以促进脾脏的新陈代谢和运行,同时心脏还可以抑制脾脏的思维和过度紧张。
9、脾生心:脾脏中的气血可以为身体各部分输送营养和氧气,促进心脏的正常运行,同时它还可以平衡心脏和情绪。
10、肾生心:肾脏是人体中生命源泉的主要器官,正常的肾功能有助于维持心脏的健康和稳定。
11、心克肾:情绪波动和过度紧张会影响肾的正常工作,造成体内气血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如肾炎等。
12、肺克肝:肝脏在情绪波动或过度兴奋时会分泌大量的胆汁,降低人体内的气血水平,过度蓄积胆汁还会反过来影响肺的正常运行。
13、肝克脾:情绪波动和过度兴奋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荷,影响脾脏的正常运转,导致脾虚。
14、脾克肝:过度的思虑和情绪波动会过度消耗脾脏的气血,使其运行不畅,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
五脏六腑的关系
五脏六腑的关系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
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
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
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
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3.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
而心血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和转输的水谷精微所生成。
另方面,心主血,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统摄血液。
若脾气虚弱,可导致血不循经。
4.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
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吕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称为“心肾相交”。
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起心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
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
如脾虚影响血的生成,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
6.肝与肺:肝之经脉贯脂而上注于肺,二者有一定联系,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
若肝气上逆,肺失肃降,可见胸闷喘促。
肝火犯肺,又可见胸胁痛、于咳或痰中带血等症。
7.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肝皿不断的补充,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资生。
肾精不足,可导致肝血亏虚。
反之,肝血亏虚,又可影响肾精的生成。
若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可引起肝阴不足,导致肝阳偏亢或肝风内动的证候,如眩晕、耳鸣、震颤、麻木、抽搐等。
8.肺与脾:脾将水谷的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精气相结合,而成宗气(又称肺气)。
肺气的强弱与脾的运化精微有关,故脾气旺则肺气充。
脏腑之间的关系
• “脾气”充足的时候,血液的生化就有源泉,心血就会充
盈,“脾气”虚弱,运化不能正常,可导致心血不足或脾 不统血,而引起出血; • 若心血不足或心神失常,引起脾运化失健,出现食欲减弱、 肢体倦怠,脾的运化功能也有赖于心血的滋养和心神的调
控。
3、心与肝
• 心主血,肝藏血。 • 心与肝的关系表现在血液化生和运行。 • 二者配合对血液循环及血量调节起保护作用。 • 心血不足,引起肝血亏虚,导致血不养筋,筋骨酸痛、四 肢抽搐、拘挛。
• 3. 肝主疏泄总的含义是说肝能:( )
• A .调畅气机 B .运行气血 C .调节情志活动 D .协助消化
• 4. 脾有升清的功能,所谓“升清”是指:( ) • A .饮食物的上升与输布 B .营气的上升与输布 • C .宗气的上升与输布 D .水谷精微的上升与输 布 • 5.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那一方面:( ) • A .宗气和心血相互依存 B .血液的生成和运行 的方面 • C .心主神志和脾主运化功能之间相互影响方面 D .血液的生成、贮藏及运行方面
7、肾与肺
• 肾与肺的关系在于水液代谢与呼吸 • 肺主吸气,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 肾气不足,肾不纳气,呼吸困难,呼多吸少→出现气喘的 病症。
• 肺气不足,亦可影响到肾,引起肾虚。
• 只有肺和肝的合作正常才能将脾运化的水液正常代谢。
8、肝与脾
• 肝与脾的关系为疏泄和运化的关系 • 肝藏血,主疏泄;脾生血,主运化。肝疏泄正常,脾升降 适度则血液生化有源。 • 病理状态: • 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脾不健运,腹满泄泻、腹痛 • 脾失健运,水湿内停,也可引起肝疏泄不利,胆汁不能溢 入肠道,引起黄疸
• 3、脾与胃 •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脏与脏之间的关系一、心与脾心主血脉,脾主统血又为气血生化之源。
心与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1. 血液生成方面: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在脾的运化作用下,水谷精微之气得以消化吸收并注之于血脉而成为血液。
只有脾气强健,气血生化有源,心血才能充盈。
而脾的运化功能,也与心有一定的联系,一方面心阳可以温运脾土,另一方面,心主神志,可以调节脾的运化,有利于气血的生成。
心与脾在血液的生成方面,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2. 血液的运行方面:人体血液的运行,除了靠心气的推动、肺气的资助外,还需依赖于脾气的统摄。
只有脾气强健,统摄血液生理功能正常,血液才能在心气的推动下在经脉内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
心肺脾等脏相互配合,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在病理上,心脾两脏也常互相影响,如思虑过度,不仅可以耗伤心血,也可引起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出现纳呆、腹胀等症;若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或劳心过度,血液耗损过多,最终可以导致“心脾两虚”,出现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等症,中医往往采用补益心脾的方法予以治疗。
此外,不管是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或脾主统血功能障碍,均可引起血液运行失常。
二、肝与脾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主藏血,脾主统血又为气血生化之源。
故肝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疏泄与运化及血液的生成运行方面。
l. 在消化方面:脾主运化,摄入到人体内的饮食物,必须经过脾胃共同作用,才能使水谷化为精微并输送到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
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与肝的关系极为密切,这种关系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
只有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正常,胆汁才得以正常的分泌和排泄,脾胃升降有序,饮食物中的水谷精微得以正常的消化吸收。
脾的运化功能,对肝之疏泄亦有一定影响,只有脾气强健,饮食物及水液得以及时的输布而不发生滞留,肝之疏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
在病理情况下,如肝的疏泄不利,即可对脾胃的运化功能产生影响。
2. 在血液方面:肝主藏血,贮藏和调节全身血量,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
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腑之间的关系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与六腑相配合,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脏与奇恒之腑之间密切联系,将人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除在形态结构上得到一定体现外,主要是在生理上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协同、相互为用的关系。
这种关系,突出表现在五脏的系统分属关系、五脏的生克制化关系、五脏的精气阴阳关系等方面。
脏腑之间的关系主要有: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腑与腑之间的关系,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一)心与肺脾肝肾的关系1.心与肺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而肺主气,心主行血而肺主呼吸。
心与肺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
心主一身之血,肺主一身之气,两者相互协调,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的新陈代谢。
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依赖于心气的推动,亦有赖于肺气的辅助。
肺朝百脉,助心行血,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2.心与脾心主血而脾生血,心主行血而脾主统血。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1)血液生成方面:心主一身之血,心血供养于脾以维持其正常的运化功能。
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升清作用,上输于心肺,贯注于心脉而化赤为血。
脾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气健旺,血液化生有源,以保证心血充盈。
(2)血液运行方面: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即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以维持通畅而不迟缓,又依靠脾气的统摄以使血行脉中而不逸出。
血液能正常运行而不致脱陷妄行,全赖心主行血与脾主统血的协调。
3.心与肝心主行血而肝主藏血,心藏神而肝主疏泄、调畅情志。
因此,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行血与藏血以及精神情志调节两个方面。
(1)血液运行方面:心主行血,心为一身血液运行的枢纽;肝藏血,肝是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重要脏器。
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2)精神情志方面:心藏神,主宰精神、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
五脏六腑是什么五脏和六腑有什么关系
五脏六腑是什么五脏和六腑有什么关系什么是五脏六腑?五脏和六腑之间有什么关系?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五脏和六腑之间的关联,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阳表里关系。
由于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并有经脉相互络属,从而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
心与小肠心的经脉属心而络小肠,小肠的经脉属小肠而络心,二者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了表里关系。
表现在病理方面,如心有实火,可移热于小肠,引起尿少、尿热赤、尿痛等症。
反之,如小肠有热,也可循经上炎于心,可见心烦,舌赤,口舌生疮等症。
肺与大肠肺于大肠也是通过经脉的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
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则有助于肺的肃降。
若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则可影响肺的肃降,而产生胸满,喘咳等症。
如肺失肃降,津液不能下达,可见大便困难;肺气虚弱,气虚推动无力,则可见大便艰涩而不行,称为气虚便秘。
若气虚不能固摄,清浊混杂而下,可见大便溏泄。
脾与胃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
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胃属燥,脾属湿,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脏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完成饮食物得传化过程。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因而在表里上也是相互影响的。
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就会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可出现食少,呕吐,恶心,脘腹胀满等症。
反之,若饮食失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也会影响及脾的运化与升清,可出现腹胀泄泻等症。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脏与腑关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孟君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脏腑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
肺气肃降
肺失肃降
促进 利于
相互 影响
大肠传导
大肠传导不利
1.肺与大肠
脾与胃
纳运协调 升降相因 燥湿相济
2.脾与胃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
胃主降浊,脾主升清
胃喜润恶燥, 脾喜燥恶湿
心下移 上炎
小肠分别清浊
小肠热
3.心与小肠
肝主疏泄
促进 利于
胆汁排泄
4.肝与胆
肾的气化
调控 影响
膀胱开合
5.肾与膀胱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胃 受纳腐熟水谷 初步消化
胆 贮存排泄胆汁 受盛化物
小肠 泌别清浊
以助消化 进一步消化 吸收精微
大肠 传导变化 膀胱 贮尿排尿
吸收水分 排泄大便 排泄小便
消化 吸收 排泄
三焦 水谷之道路(概括消化吸收排泄过程)
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1.五脏与女子胞
心行血 脾统血
女子胞
肺朝百脉 肾藏精
2.五脏与脑
❖ 中医藏象学把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 分属于五脏
3.五脏与脉
❖ 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肝主疏泄与脉的 关系最为密切
4.五脏与骨、髓
❖ 肾藏精、生髓、充养骨骼、牙齿
脏腑之间的关系ppt课件
三、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脏腑 阴阳 表里
经络络属 生理配合 病理相关
❖心与小肠 ❖肺与大肠 ❖脾与胃 ❖肝与胆 ❖肾与膀胱
经络:手少阴、手太阳
心与小肠
生理 为用
心主血——心阳温煦、心血濡养,有助于小肠化物 小肠化物——清者经脾气转输心,心血、脉
病理 影响
心经实热下传小肠——小肠实热 小肠之热上熏于心——心火亢盛
(二)心与脾
主要体现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生理: 血液生成
脾旺血足使心血充盈 心阳温脾则健运不息
相互促进
血液运行
心行血,推动血行不已 脾统血,血液不溢脉外
血运正常
病理:
脾气虚弱
生化无源 统摄无力
心血不足
心阳不足,脾失温养——脾气虚弱
心脾两虚
心悸、失眠 多梦、纳少 腹胀、体倦
(三)心与肝
主要体现于行血藏血和精神情志调节两方面。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相同的生理特点 奇恒之腑与五脏
奇经八脉
五脏与女子胞 五脏与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脏与脉 五脏与骨、髓
五脏与女子胞
女子胞:产生月经,孕育胎儿,均赖于
神的调控 气的推动 精血的充养
生 心藏神,主血——资助、促进女子胞发生月经,孕育胎儿 理 肝主疏泄、藏血,情志——为妇女经血之本 以肝为先天
是全身气机升降 的重要组成部分
病理: 气机失畅
肝火犯肺 肺燥伤肝
肝气逆——胁痛、急燥、面红耳赤 肺气伤——咳逆、咯血、咯痰不爽
肺燥——咳嗽、痰少、咽干 肝伤——胁下引痛、胀满
(七)肺与肾 主要体现于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方面。 水 肺为水之上源——肺失宣降,行水于全身,下引于肾。 液 代 谢 肾为主水之脏——肾阳气化,升清降浊,输于膀胱。
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
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
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
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
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3.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
而心血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和转输的水谷精微所生成。
另方面,心主血,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统摄血液。
若脾气虚弱,可导致血不循经。
4.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
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肾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称为“心肾相交”。
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起心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
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
如脾虚影响血的生成,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
6.肝与肺:肝之经脉贯脂而上注于肺,二者有一定联系,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
若肝气上逆,肺失肃降,可见胸闷喘促。
肝火犯肺,又可见胸胁痛、干咳或痰中带血等症。
7.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肝皿不断的补充,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资生。
肾精不足,可导致肝血亏虚。
反之,肝血亏虚,又可影响肾精的生成。
若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可引起肝阴不足,导致肝阳偏亢或肝风内动的证候,如眩晕、耳鸣、震颤、麻木、抽搐等。
五脏相生相克原理
五脏相生相克原理五脏相生相克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指人体内脏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一种理论。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相生相克原理是指五脏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生相克,维持人体内部的平衡状态。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五脏相生相克的原理。
首先,五脏相生。
五脏相生是指五脏之间存在着相互的生生之理。
中医认为,五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相生的循环。
比如,心主血脉,肺主气机,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肾主藏精,这些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相生的关系。
其次,五脏相克。
五脏相克是指五脏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克制之理。
中医认为,五脏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克制,形成了一个相克的循环。
比如,心火能克肺金,肺金能克肝木,肝木能克脾土,脾土能克肾水,肾水能克心火,这些脏腑之间相互克制,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相克的关系。
五脏相生相克原理的意义在于,人体内五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相生相克的平衡状态。
如果五脏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失衡,就会出现各种疾病。
比如,心火过旺会伤肺金,肺金过盛会克制肝木,肝木过强会伤脾土,脾土过旺会克制肾水,肾水过盛会伤心火,这些相生相克关系失衡就会导致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出现各种疾病。
因此,了解五脏相生相克原理对于维护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调节饮食、作息、情绪等方面的平衡,保持五脏的相生相克关系的平衡状态,从而保持身体的健康。
总之,五脏相生相克原理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指五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相生相克的平衡状态。
了解五脏相生相克原理对于维护人体健康非常重要,我们要注意调节饮食、作息、情绪等方面的平衡,保持五脏的相生相克关系的平衡状态,从而保持身体的健康。
3.2.脏腑之间的关系
肝
7.肺与肾 肺与肾
肺
心
脾
(八)肝与脾
消化功能: 肝主疏泄,调畅脾气, 1.消化功能: 肝主疏泄,调畅脾气,并
分泌胆汁,协助消化。 分泌胆汁,协助消化。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化功能健旺。 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化功能健旺。
2.血液生化运行:脾主生血统血,肝主 血液生化运行:脾主生血统血,
肺
6.肝与肺 肝与肺
心 脾
(七)肺与肾
主要表现在呼吸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主要表现在呼吸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肺司呼吸,肾主纳气。 1.呼吸 肺司呼吸,肾主纳气。肺的呼吸 功能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协助。 功能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协助。 肾为主水之脏, 2.水液代谢 肾为主水之脏, “肺为水 之上源” 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 之上源”。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利 于肾的蒸腾气化。肾的主水功能, 于肾的蒸腾气化。肾的主水功能,亦有赖于 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 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小肠
心与小肠相表里。 在生理上, 心阳敷布小肠, 心与小肠相表里 。 在生理上 , 心阳敷布小肠 , 则小肠受盛化物、 泌别清浊功能正常; 则小肠受盛化物 、 泌别清浊功能正常 ; 小肠吸 精微, 上奉于心, 化赤为血, 使心血充盈。 精微 , 上奉于心 , 化赤为血 , 使心血充盈 。 在 病理上, 如心火炽盛, 下移于小肠, 病理上 , 如心火炽盛 , 下移于小肠 , 热邪熏蒸 水液, 则影响“ 泌别清浊” 的功能, 引起尿少、 水液 , 则影响 “ 泌别清浊 ” 的功能 , 引起尿少 、 尿赤、 尿热、 尿痛等“ 小肠火热” 病证。 尿赤 、 尿热 、 尿痛等 “ 小肠火热 ” 的 病证 。 反 小肠有热邪, 也可循经上炎于心, 之 , 小肠有热邪 , 也可循经上炎于心 , 出现心 舌赤、口舌生疮等症状。 烦、舌赤、口舌生疮等症状。
内脏五行相生相克原理
内脏五行相生相克原理相生原理:所谓五行相生,即五脏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生克的关系。
根据中医学理论,五行的相生关系如下:1.心生肝:心主血脉,肝主疏泄。
心气旺盛可以促进肝气的疏泄,而肝气疏泄则为心血提供有利的运行环境。
2.肝生脾:肝主疏泄,脾主运化。
肝气疏泄能够促进脾气的正常运化,而脾气的正常运化则为肝气提供充足的营养。
3.脾生肺:脾主运化,肺主呼吸。
脾气的正常运化能够为肺提供足够的水液,维持正常的肺功能。
4.肺生肾:肺主呼吸,肾主水液。
肺主呼吸和节制水液的代谢,正常的肺功能有利于肾脏的水液代谢。
5.肾生心:肾主水液,心主血脉。
肾脏的水液代谢状况与心血的供给有密切关系,正常的肾功能有利于心血的营养供给。
相克原理:五行相克描述了五脏之间一种依赖和制约的关系,不同的脏器有着相互克制的作用。
五脏之间的相克关系如下:1.心克肺:心主血脉,肺主气。
心血的旺盛会消耗肺的正常气机。
2.肺克肝:肺主气,肝主疏泄。
肺气的旺盛会疏泄过剩的肝气。
3.肝克脾:肝主疏泄,脾主运化。
肝气的旺盛可以影响脾气的正常运化。
4.脾克肾:脾主运化,肾主水液。
脾气的运化功能受到肾水液的制约。
5.肾克心:肾主水液,心主血脉。
肾气的旺盛可以影响心血的正常运行。
以上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是中医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用来分析和诊断疾病。
当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失衡或相克关系过强时,就可能出现各种疾病。
例如,心生肝关系紊乱可能导致肝气郁结、情绪不稳定等;肺克肝关系紊乱可能导致肝气疏泄不畅、肝火旺盛等;肾克心关系紊乱可能导致心血供应不足、心悸等。
针对五行相生相克原理,中医学提出了相应的调理方法,例如通过针灸、草药配伍等方式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达到恢复平衡和调理身体的目的。
这些方法在实践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
总之,内脏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是中医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通过描述五脏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对了解和分析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藏象学说
第二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心与肺
"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心主血,肺主气,心与肺的关系,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而气的输散分布也需要血的运载。
如果肺气虚或肺失宣降,会影响心的行血功能,从而导致血瘀,出现胸闷、心率改变、口唇青紫等症状体征。
若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液运行不畅,也将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出现咳嗽、气促等临床表现。
心与脾
心主血,脾统血,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两个方面。
脾气旺盛,生血功能正常,则心有所主;而心血充足,则可营养脾气。
血液在体内的循行,一方面要靠心气的推动,另一方面还要靠脾气的统摄才不致溢出脉外。
如果思虑过度,耗伤心血,脾的运化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出现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等症状;反之要是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利,或脾不统血,血液外溢,则可致心血虚,心无所主,临床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等。
心与肝
心主血,肝藏血。
心行血功能正常,则血液供应充分,肝有所藏;如果肝藏血功能失常,心无所主,血液运行也会受影响。
临床上常见心血虚与肝血虚同时出现的病例。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情志与这两脏均有密切关系。
心、肝病变也都可表现为精神、心理活动的异常。
比如,肝阳上亢患者既可有头晕、目眩、烦燥易怒等肝病症状,又可兼有心悸、失眠等心病表现。
心与肾
心位居于上属阳,五行属火;肾位居于下属阴,五行属水。
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应当降于肾,以助肾阳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而肾水则须上济于心,以资心阴,从而防止心阳过亢。
心肾之间的这种正常的相互帮助、相互制约的关系,被称为"心肾相交"。
如果肾水不足,不能滋润心阴以制约心阳,就会出现心阳过亢,临床可见心烦、失眠、多梦、遗精等症。
若心阳不振,心火不能下温肾水,使肾水不能化气,反而上凌于心,则可出现心悸、水肿等症。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涉及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方面。
人体之气的主要是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之气所组成。
故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的健强,是人体气盛的保证。
另一方面,津液在体内的输布代谢主要是由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及脾的运化水液、输布津液的功能来完成的。
肺以脾所运化输布的水谷精微为营养,才能使其功能活动得到保障;而脾运化水谷和水湿的功能,也需要肺的宣降、通调水道功能来实现。
如果脾气虚损,会导致肺气不足,出现疲乏倦怠,少气懒言等症。
若脾虚运化失调,水湿内停,生成痰饮,也会影响肺的宣降功能,出现咳嗽、喘息等症。
而肺气虚衰,无法通调水道,水湿内停,则会使脾阳受阻,出现腹胀、便溏、水肿等症。
肺与肝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涉及气机的调节。
肺气肃降,肝气升发,升降协调,则气机通畅。
如果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会出现肝气上逆,表现为胁痛、易怒、咳逆、咯血等症,即所谓"肝火犯肺"。
反之,如果肺失清肃,燥热内停,亦会导致肝失疏泄,气机郁结,出现咳嗽、胸胁胀满、头晕头痛等症。
肺与肾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涉及津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方面。
肾主水,能升清降浊,负责水液的蒸腾气化;肺为水之上源,可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肺肾两脏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
如果在病理状态下,肺失宣降,或肾的气化失调,均可影响水液代谢,出现尿少、水肿、喘促、喘逆等症。
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由肺肾二脏相互配合,共同完成。
如果肾气虚损,不能摄纳肺吸入之清气,气浮于上,则会出现呼多吸少,活动后症状加剧的情况。
此外,肺肾二脏之阴液相互资生。
若其中之一受损,必会影响另一方面,出现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症。
肝与脾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涉及饮食的消化和血液的生成、贮藏及运行。
脾运化水谷的功能及脾胃升降功能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而肝又需要依靠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提供营养,才能保持疏泄功能的正常。
若肝失疏泄,影响脾胃功能,则可见抑郁、胸闷、腹胀、腹泻、便溏等肝脾不和之证。
而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则可使肝胆疏泄不利,出现黄疸。
此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且脾主统血,而肝主藏血,两脏均与血液的生理、病理情况相关。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是精和血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
肝藏血,肾藏精。
肝血需要肾精的滋养,肾精又依赖于肝血的化生。
中医称之为精血同源,或肝肾同源。
如果肾精亏损,则会导致肝血不足,而肝血不足,也会影响致肾精亏损。
此外,肝主疏泄功能与肾主封藏功能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
如果肝之疏泄与肾之封藏功能失调,则会影响女子的月经来潮和男子的泄精生理功能。
脾与肾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二者的关系是先后天相互滋养的关系。
脾气的健运,要依靠肾阳的温煦,而肾精也需要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补充。
脾肾两脏生理上相互滋助促进,病理上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此外,脾可以运化水湿,肾负责气化水液,脾肾两脏在津液代谢方面也是共同起作用的。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是阴阳表里的关系。
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
脏腑之间通过经脉形成相互络属的关系。
心与小肠
心与小肠通过手少阴心经及手太阳小肠经互相络属,形成表里关系。
临床上可见心经实火移热于小肠的病例,出现尿少、尿热、尿赤、尿痛等症状;也可见小肠热盛,循经上炎于心,出现心烦、口舌生疮等症。
肺与大肠
肺与大肠通过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相络属成为表里关系。
肺气肃降可以帮助大肠的传导功能,而大肠传导正常,又有助于肺气的肃降。
如果肺失肃降,津液无法下行,大肠的传导功能受其影响,则会出现排便困难,便秘等症;而大肠传导不利,腑气不通,又会影响肺气的肃降,出现咳嗽、气喘、胸闷等症。
脾与胃
脾与胃通过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相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属阴喜燥恶湿,胃属阳喜润恶燥。
两脏一运一纳,一升一降,一燥一润,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水谷精微的传输。
临床上如果脾虚运化功能不良,胃的受纳和降功能也会同时受影响,出现食少、恶心、呕吐等症。
同样,如果饮食不节,胃失和降,也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出现腹胀、腹泻等症。
肝与胆
胆附于肝,肝胆通过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络属而形成表里关系。
胆汁的排泄依赖于肝的疏泄功能,而胆汁排泄的通畅与否,也会影响肝的疏泄。
临床上,肝病常影响到胆,胆病也常波及至肝,出现肝胆同病的现象。
肾与膀胱
肾与膀胱通过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互为络属而成表里关系。
膀胱贮尿排尿功能有赖于肾脏的气化。
肾气充足,固摄正常,则膀胱开合有度,水液代谢正常。
如果肾气虚,气化失常,膀胱固摄不利,开合失职,则会出现小便不利或小便失禁、遗尿、尿频等症。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的共同特点是传化水谷,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在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配合。
饮食摄入人体之后,经胃的腐熟而下传至小肠进行进一步的消化,以分清浊。
其中清者为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以营养全身;剩余的水液经肾入膀胱,成为尿液排出体外;浊者为糟粕,进入大肠传导为粪便,从肛门排出体外。
在消化、吸收及排泄的过程中,胆汁排泄入胃以助消化,而三焦的气化作用,则促进饮食水谷传化功能的正常进行。
六腑之间在病理上常相互影响,如胃有实热,伤及津液,可致大肠传导不利,出现便秘;大肠燥结,便秘不通,也会使得胃失和降,出现恶心、呕吐。
此外,脾胃湿热,常熏蒸肝胆,使得胆汁外溢,而出现黄疸。
胆火过盛,则会影响至胃,出现呕吐苦水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