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wave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

合集下载

移动WiMAX—WiBro技术剖析-基础电子

移动WiMAX—WiBro技术剖析-基础电子

移动WiMAX—WiBro技术剖析-基础电子无线宽带接入(WiBro)专为高速无线宽带用户定制,被人们视作移动WiMAX。

WiBro商用服务针对大容量数据的发送与接收,利用新型的网络技术,在时速60km的移动环境中,以1Mbps的高速无线接入进行传输,使用户在移动环境中享用宽带服务。

1、引言WiBro,Wireless Broadband Access service。

无线宽带接入,是韩国自定的标准,由韩国电子通信协会和三星电子共同发起的高速便携式互联网(HPI)项目发展而来。

WiBro是一个服务品牌,采用WiMAX技术,完全兼容IEEE802.16e标准,是世人所关注的MobileWiMAX市场开拓者。

无线宽带技术能够随时、随地获得人们想要的信息,资费较低,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

在现有的技术中,无线数据业务主要采用WLAN或者蜂窝技术。

WLAN虽然有低成本、高速率的优势,但是在覆盖范围、移动能力方面差强人意,而且在安全性和业务质量方面难以达到运营商的要求,其盈利模式也不是很清楚。

蜂窝系统主要基于语音业务,在移动性和业务质量上都有很好的保证,但是数据传输速率慢、接入成本高,难以让用户接受。

WiBro既能保证数据业务的接入速率、降低接入成本,同时又兼顾安全、质量等不同的业务需求。

2、WiBro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WiBro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RAS(基地台)、PSS(基地台前端所服务的末端装置)、ACR(基地台往上汇集回溯的骨干)、HA(本地代理)、CN(移动节点)和基于IP子网的网络。

这个系统显著的特征是子网的网络协议是IPv6,IPv6是全IP的网络,所以,支持IP层的有效移动管理与WiBro数据链路层的有效移动管理同样重要。

在这样的环境下,在ACR之间的切换需要基于IPv6无缝切换的移动管理。

因此,WiBro为了获得移动状态下的无缝切换,考虑了IP移动管理机理。

图1WiBro系统的组成3、WiBro技术中的切换机理ACR之间的切换基于IPv6,典型的IPv6移动管理方案是移动IPv6。

LTE系统的无线网络设备概述

LTE系统的无线网络设备概述

LTE系统的无线网络设备概述1. 引言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流无线通信技术。

在LTE系统中,各种无线网络设备起着关键的作用,包括基站、用户设备和其他辅助设备。

本文将对LTE系统的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概述,包括设备的功能、特点和应用。

2. 基站设备基站是LTE系统中的关键设备,负责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基站设备包括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传输设备和天线系统。

2.1 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控制器是基站的核心控制设备,负责管理和控制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BSC通过与核心网的接口实现与其他节点的通信,同时也与基站传输设备和天线系统进行通信。

BSC具有数据处理、调度和控制等功能,能够保障LTE网络的正常运行。

2.2 基站传输设备基站传输设备负责将数据从BSC传输到天线系统,并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传输回BSC。

基站传输设备的主要任务是实现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保证用户设备与网络之间的有效连接。

2.3 天线系统天线系统是基站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将无线信号进行发射和接收。

天线系统通常由多个天线单元组成,可以实现在不同频段和方向上的信号传输。

天线系统的设计和部署对LTE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3. 用户设备用户设备是指连接到LTE网络的终端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支持LTE网络的设备。

用户设备通过LTE网络与基站进行通信,并能够实现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用户设备具有接收和发送信号的功能,能够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

用户设备还具备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能力,实现互联互通。

4. 辅助设备除了基站和用户设备之外,LTE系统还需要一些辅助设备来支持网络的运行和管理。

4.1 传输设备传输设备是LTE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数据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

传输设备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数据,确保LTE网络的高速、稳定运行。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在当今这个信息飞速传递的时代,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最初的简单语音通话到如今的高清视频传输、虚拟现实体验,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

那么,它目前的发展状况究竟如何?未来又将走向何方?让我们先来看看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目前,4G 网络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G 网络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流畅地观看高清视频、进行在线游戏、下载大型文件等。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4G 网络基本实现了全面覆盖,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同时,5G 网络也已经开始逐渐商用。

5G 网络的速度相比 4G 有了质的飞跃,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 20Gbps,是 4G 网络的 20 倍。

这意味着下载一部高清电影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

而且,5G 网络具有更低的延迟,能够实现毫秒级的响应,这对于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对实时性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频谱资源方面,随着无线移动通信业务的不断增长,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

为了满足需求,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新的频谱资源,例如毫米波频段。

毫米波频段具有丰富的频谱资源,但也存在传输距离短、穿透能力差等问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克服。

在技术创新方面,大规模 MIMO 技术、波束成形技术、网络切片技术等不断涌现。

大规模 MIMO 技术通过在基站端配置大量的天线,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容量和覆盖范围;波束成形技术则可以将信号能量集中在特定的方向上,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和质量;网络切片技术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灵活地配置网络资源,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然而,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能耗问题。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通信设备的能耗也在不断增加。

如何降低能耗,实现绿色通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安全问题。

微波 第一二三代移动通信名称

微波 第一二三代移动通信名称

关于微波
微波:波长在1m---1mm的电磁波,也就是
频率在300MHz—300GHz的电磁波。

(1M是1兆,1百万,1000000;1G是1000M,1千兆,十亿)对应于波长1m的电磁波,频率就是300MHz:
频率=(电磁波的)速度/波长=30 0000 000m/1m=300 000000 Hz =300MHz
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技术(80年代),800MHz AMPS(先进移动电话系统)大哥大;
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窄带) (90年代初) 900MHz GSM(欧洲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国移动公司 900MHz,也有的同
时采用1800MHz,双频)和CDMA(也称cdmaOne,IS-95 北
美码分多址 800MHz与1900MHz 以前是联通公司,现在
是电信公司);
第2.5代 GPRS和IS-95B 为解决中速数据传输;
第三代TD-SCDMA(中国制式时分同步码分多址中国移动公司);
WCDMA(欧洲、日本制式宽带码分多址联通公司);
CDMA2000(美国、韩国制式码分多址2000 中国电信
公司);
第3.9代 LTE(长期演进)
第四代中国移动公司正推进 TD-LTE。

无线移动实验报告

无线移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无线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2. 掌握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的配置和调试方法。

3. 熟悉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组建和优化。

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电脑、测试仪器等。

2. 实验软件:无线移动通信仿真软件、网络配置软件等。

3. 实验场地:无线移动通信实验室。

三、实验内容1. 无线移动通信原理(1)无线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无线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在移动终端和基站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其主要特点是不受地理位置限制,可以实现随时随地通信。

(2)无线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1)调制解调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再通过无线信道传输,接收端再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

2)编码技术:将原始信息进行编码,提高传输效率和抗干扰能力。

3)多址技术:在无线信道中,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信道,实现多用户通信。

4)同步技术:确保移动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时间同步,提高通信质量。

5)功率控制技术:根据信道质量调整发射功率,降低干扰和功耗。

2. 无线移动通信设备配置(1)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的连接将无线移动通信设备与电脑连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的参数配置1)设置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网络参数。

2)配置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的信道、频率、功率等无线参数。

3)设置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的QoS(服务质量)参数。

3. 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组建(1)组建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拓扑根据实验需求,设计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拓扑结构。

(2)配置无线移动通信网络设备1)配置无线接入点(AP)和基站(BS)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网络参数。

2)配置AP和BS的无线参数,如信道、频率、功率等。

3)配置AP和BS之间的互联,确保网络互联互通。

4. 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优化(1)信道优化根据信道质量,调整AP和BS的信道、频率、功率等参数,提高通信质量。

(2)功率控制优化根据信道质量,动态调整AP和BS的发射功率,降低干扰和功耗。

mifi方案

mifi方案

mifi方案无线上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对于需要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工作、学习或娱乐的人来说,MiFi方案便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MiFi方案、其功能与优势以及如何选择和使用它。

什么是MiFi方案?MiFi方案是一种无线宽带服务,依靠一个小型的移动WiFi热点来提供互联网连接。

这个热点通常是由一个小型设备来实现,例如智能手机或移动WiFi热点设备。

用户可随时携带这个热点,而这个设备利用4G网络或其他无线辅助功能提供移动广域网连接(WWAN)。

只要周围有4G或其他形式的无线信号,MiFi方案就能够工作正常。

MiFi方案的功能和优势以下是MiFi方案的主要功能和优势:1. 便携性MiFi方案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其便携性。

用户可随时携带小型的WiFi热点,无需担心如何在外面获得网络连接。

这对于需要经常在外面进行工作、旅游或者在公共场所使用互联网的人来说非常有用。

2. 安全性MiFi方案对于用户的隐私和安全性非常重视。

设备提供了密码保护和加密等多项安全功能,保障用户的上网安全。

3. 灵活性不同于其他无线宽带服务,MiFi方案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用户可以随时更改设备的热点名称和密码,并可以设置其他网络管理选项。

如何选择和使用MiFi方案?选择和使用MiFi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运营商MiFi方案需要连接到一个网络运营商的4G网络或者其他无线辅助功能来获得网络连接。

因此,在选择使用MiFi方案时,需要考虑不同的网络运营商及其信号覆盖范围和质量,以确保稳定和高速的互联网连接。

2. 设备功能不同的MiFi设备可提供的功能也可能不同。

一些设备可能配备了更高速的核心或存储,以及更强大的安全和管理功能等。

用户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设备品牌和型号。

3. 使用环境用户选择和使用MiFi方案时还需要考虑他们的使用环境。

例如,使用设备时处于什么样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下、设备需要支持多少用户同时进行连接、网络流量等。

广播电视基于MiWAVE无线接入双向系统的构建

广播电视基于MiWAVE无线接入双向系统的构建

同频 /异频组网,设备功耗小,覆盖范围大,多用户干扰 小 ,基站信号检测算法复杂度低。它能够在 10 m/ 2k h的 时速下实现视频、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等多媒体交互业务。
支持高速车载使用; 拥有高吞吐量,单基站可达 6Mbts 0 i 。 /
C MMB可以使用。 然而 ,就 目前的状况而言 ,在移动网络方面,采用别
接C MMB解调模块的方式实现 C MMB解调功能扩展。解
支撑系统等组成,提供用户的集 中管理和认证,I P业务路
由、I P连接保持与隧道服务等。 2 2系统容量 .
调模块可以完成 C MMB空中信号解调的全部功能,并通
过U B. S 20接口与集成化的 Mi VE终端相连,从而实 WA 现基于现有 C MMB与 Mi V WA E结合的交互式广播业务,
该系统采用时分双工方式, 下行与上行共用带宽,且 比例可调。在 下上行 比例 分配上 ,支持 多种不 同的 配置 : 7: 0( 1 3 以上行 为
主 ) 3: 4 9: 8 和 、2 2 、2 1
年来随着 国内突发灾害事件的产生,Mi V WA E宽带无线
接入技术也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
2 M WA E i V 网络结构和系统容量
2 1网络结构 .
3 G业务的竞争和挑战,平稳实现目前以地面网络覆盖为主
的广播 向完全实现 C MMB广播的业务过渡已成为摆在 国 内广播 电视面前的迫切问题。
人 的网络 ,无法 自行组 网 ; 卫 星网络方 面 ,因为各方 面 在
易兼容 ,基于全 I P的应急通信系统可通过卫星接入、微波
中继、地面固网接入 ( D L C Ne A S , a )等多种接人方式与 I P骨干网和互联网相连,拓展 了应用范围,降低了设备的

宽带毫米波通信技术

宽带毫米波通信技术

宽带毫米波通信技术
宽带毫米波通信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它利用频率在毫米级别的无线电波来传输数据。

这种技术在高频段的无线通信中被广泛应用,其频率范围通常在30 GHz到300 GHz之间。

宽带毫米波通信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 高传输速率:宽带毫米波通信技术能够提供非常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这是由于毫米波频段拥有更大的带宽,可以同时传输更多的数据。

2. 短距离传输:毫米波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被障碍物(如建筑物、树木等)吸收或衰减,因此其传输距离相对较短。

一般来说,宽带毫米波通信技术适用于短距离的通信需求。

3. 大容量通信:由于宽带毫米波通信技术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大的带宽,它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户同时进行大容量数据传输,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

4. 抗干扰能力:宽带毫米波通信技术采用高频信号传输,相对于低频信号来说,其受到干扰的可能性较小。

这使得它在高密度网络环境中也能保持稳定的通信质量。

尽管宽带毫米波通信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由于毫米波信号的传输容易受到障碍物的阻挡,因此在建立通信连接时可能需要更多的设备和基站来保证可靠的信号传输。

此外,由于毫米波信号在大气中的传播损耗较大,需要更多的信号放大和补偿措施。

总体而言,宽带毫米波通信技术作为一种高速、大容量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被用于5G和未来的无线通信网络,以满足人们对更快、更可靠的数据传输的需求。

移动WiMAX带您遨游无线宽带世界

移动WiMAX带您遨游无线宽带世界

移动WiMAX带您遨游无线宽带世界当前,在“无线+宽带”的网络发展趋势下,各种无线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在具体的应用场合展开激烈竞争。

作为一个新兴的无线接入技术,WiMAX 一出现就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其鲜明的内在特性、宽带优势、实力厂商加盟等因素,都预示了WiMAX的美好未来和个人宽带时代的真正到来。

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奥运场馆将试用WiMAX网络。

WiMAX的两大标准世界微波互操作性(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简称为WiMAX,是IEEE802.16标准定义的一种无线宽带技术。

最早的IEEE802.16标准发布于2001年12月,此后连续有多个修订版和新版本出炉,然而真正使得WiMAX成为一项世界瞩目技术的是最后两个版本,这就是IEEE 802.16-2004(802.16d)和IEEE 802.16-2005(802.16e)。

802.16-2004即802.16d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支持固定和游牧的视距(Line of Sight)和非视距环境(Non Line of Sight)。

在视距环境下,它可以工作在频率范围10-66GHz;在非视距情况下,802.16dWiMAX可以在小于11GHz的频率范围工作。

802.16d可以采用的终端形式为室内和室外形固定台。

目前,WiMAX论坛制定的802.16d WiMAX的工作频点为3.5GHz和5.8GHz。

2005年底,WiMAX 论坛认证的第一批产品已经实现商用上市。

802.16-2005基于IEEE802.16e,能够提供切换和漫游。

它通过采用SOFDMA 技术(Scalable 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可扩展的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实现将不同的子信道分给不同的用户,支持多个用户同时上网的场景。

在非视距情况下,802.16e WiMAX可以在小于6GHz的频率范围工作。

微波信号调制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探索

微波信号调制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探索

微波信号调制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探索微波信号调制技术作为无线通信领域中的重要一环,在当今信息时代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微波信号调制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微波信号调制技术概述微波信号调制技术是指利用微波信号的频率、幅度、相位等参数进行调制,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处理。

通过对微波信号的调制,可以将模拟或数字信息传输到接收端,并在接收端进行解调还原原始信息。

二、微波信号调制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1. 无线电广播:微波信号调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线电广播领域,通过调制不同频率的微波信号,实现音频信息的传输,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收听广播节目。

2. 无线电视传输:在无线电视传输中,微波信号调制技术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将视频信号调制到微波载波上,可以实现高清晰度的无线电视信号传输,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的视听体验。

3. 无线通信网络:微波信号调制技术是构建无线通信网络的重要技术之一。

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领域,微波信号调制技术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通信手段。

4. 雷达系统:雷达系统中的微波信号调制技术用于探测目标并获取其相关信息。

通过对微波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可以实现对目标的定位、跟踪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等领域。

5. 卫星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微波信号调制技术被用于卫星信号的传输和处理,为全球定位、导航和时间传输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广泛应用于汽车导航、航空航天等领域。

三、微波信号调制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微波信号调制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完善。

未来,随着5G、6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微波信号调制技术将会更加广泛地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低时延通信等方面,为人们带来更加快速、稳定和智能的无线通信体验。

综上所述,微波信号调制技术在无线通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在广播、通信网络、雷达、卫星导航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且在未来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移动WiMAX的特点及在韩国的应用

移动WiMAX的特点及在韩国的应用

移动WiMAX的特点及在韩国的应用一、Mobile WiMAX特点WiMAX,即全球微波接入兼容(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是WiMAX论坛仿照WiFi在全球市场成功的模式而在IEEE定义的802.16系列标准的基础上定义的。

802.16在设计之初,是定位在固定无线传输的一种宽带技术标准。

而在2005年12月7日最终冻结的802.16e(正式名称叫802.16-2005)在原来802.16d的基础上增加了移动性,保证802.16e接入设备能够在基站之间切换,从而也成为新一代WMAN宽带无线接入标准,而且是具有移动性的标准,一般也称作Mobile WiMAX.作为最新出现的标准,MobileWiMAX采用了很多先进技术来获得高数据速率,包括:OFDMA、先进编码技术CTC、自适应编码和调制AMC、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智能天线技术自适应波束成型、时空码STC以及多重输入输出MIMO.OFDMA支持TDD和FDD双工方式,OFDMA可以有效对抗信道的时域选择性和频域选择性。

根据目前的技术发展状况,世界上几大标准组织都不约而同地将OFDM/OFDMA 作为今后技术发展的方向。

3GPP和3GPP2在所定义的LTE和AIE标准中都将采用OFDM 方式作为物理层的技术。

可以说,WiMAX标准在OFDMA上是先行了一步,可以预见今后WiMAX系列产品的升级道路是比较顺畅的。

MIMO和波束成型技术是未来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OFDMA可以很方便地采用MIMO 技术。

MIMO技术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空间复用和空时编码。

空间复用可以有效增加小区容量,空时编码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波束成型技术可以增加链路预算,减少系统和用户之间的干扰。

通过以上多种技术的结合,MobileWiMAX在10MHz带宽的信道下可以达到下行40Mbit/s,上行11Mbit/s的速率。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简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简介一、引言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指通过卫星进行无线通信的一种技术。

它利用地球上的卫星作为中继站点,将信号传送到接收器上,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远程通信。

本文将详细介绍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目前的发展情况。

二、工作原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用户终端发送信号:用户通过方式、电脑等终端设备发送信号,该信号经过射频前端进行调制处理。

2.地面站接收信号:地面站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信号,并进行解调处理。

3.卫星中继信号:地面站将接收到的信号经过调制处理后发送到卫星。

4.卫星转发信号:卫星接收到地面站发送的信号后,进行频率转换和功率放大处理,然后将信号发射出去。

5.用户终端接收信号:用户终端接收到卫星发送的信号,并进行解调处理,最终将信号转化为可识别的信息。

三、应用领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以下领域有着广泛应用:1.军事通信: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为军队提供实时、可靠的通信方式,方便指挥员与士兵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传递。

2.紧急救援: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在灾难发生时提供紧急通信服务,为救援人员提供数据和图像传输的能力,提高救援效率。

3.陆地交通: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为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提供位置定位、导航和紧急呼叫等功能,提升交通管理和安全。

4.海上通信: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在海上提供语音通信、数据传输和紧急报警等服务,保障船舶及其船员的安全。

5.航空通信: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为飞机提供通信、导航和监控等功能,提高空中交通的安全和效率。

四、发展现状目前,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持续推进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的拓展。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传输速率和通信质量将进一步提升,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可能性。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频率转换:将信号的频率从一种频率范围变换到另一种频率范围的过程。

MiWAVE宽带无线应急通信系统在四川抗震救灾中的应用

MiWAVE宽带无线应急通信系统在四川抗震救灾中的应用

1 .M 1 A W VE 基 站
Mi VE 基站系统采用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带无线多媒体 (WM) WA B 协议 ,用于组建移 动和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网络。基站系统标准配置为单扇 区,可扩展 至三扇 区,网络中的网元可 以由网管设备统一管理 。
基 站 系 统 由 I U ( 内处 理 单元 ) 和 RF ( 频 前 端 单元 ) 构成 。I U 和 RF 通 过 射 D 室 U 射 D U
救 灾作 出了重 大 贡 献 。
Mi VE 宽带 无 线 应 急通 信 系统 产 品 WA
Mi VE 宽带无 线应 急通信系统不仅具备新一代宽带无 线通信 的高 带宽、高速移动等 WA 优点 , 而且具备应急通信系统所需的低功耗 、 小体 积, 支持快速 、 机动灵 活的网络部署 等特点。 Mi V 应急宽 带无线通信设备具 有模块 化、易安装拆卸 、组 网方式灵活、对 网络 架设环 WA E

境要求不高等特点 ,可在几小时 内快 速搭建 大范围覆盖的宽带无线 网络。单兵式 /背包 通信 系统轻便、可靠 、灵活、实用,自带电源 ,不依赖外部通信设备 ( 如光缆等) ,可针对 重灾区、 道路不通情况使用。这种 设备虽然容量小 ,但移动性好,通信距离远,覆盖面积 能及时传 达灾情。基站系统紧凑省电 , 便携式发 电机就可保证其正常工作。
的应 用 。
在密集城 区,直放站主要用于解决 小范围区域的盲区覆 盖以及建筑 物内的 信号覆盖 ,如商场、宾馆 、机 场、码头、
图1 ̄ J县城 的 Mi V LI I WA E系统组网拓扑示意图
车站、体 育馆、娱 乐 厅、地 铁、 隧道 、 可以支持多种供 电方 式, 包括市 电、 电池 产权 的宽带 无线多媒体 ( WM) B 国家标 高速公路,海岛等各种场所。 组、 种发 电机 , 各 太阳能等。 根据环境 和 准 。 以 Mi A E 为蓝 本 的 宽 带 无 线 接 W V

移动通信的增强移动宽带

移动通信的增强移动宽带

移动通信的增强移动宽带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移动通信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移动宽带作为移动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们对高速上网需求的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探讨移动通信中的增强移动宽带技术以及其带来的改变和挑战。

一、增强移动宽带技术的介绍增强移动宽带技术是指通过创新的技术手段,提升移动通信网络传输速度和网络容量,使用户可以更加快速和稳定地访问互联网。

目前,主要的增强移动宽带技术包括LTE(Long-Term Evolution)、WiMAX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和5G(Fifth Generation)等。

其中,LTE技术是目前最为普遍使用的增强移动宽带技术,它基于全球统一的通信标准,有效提高了移动通信网络的容量和速度。

WiMAX技术则在一些特定场景中应用较多,它可以支持更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和更强的网络稳定性。

而5G技术则是目前最受关注的增强移动宽带技术,它具备更高的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网络容量,为未来的移动通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增强移动宽带的优势1. 更高的速度:增强移动宽带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传输速度,让用户能够更快地加载网页、观看在线视频和进行实时沟通。

2. 更低的延迟:移动通信网络的延迟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如在线游戏、视频会议等)至关重要。

增强移动宽带技术通过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使得用户能够享受到更流畅的网络体验。

3. 更大的容量:移动通信网络的容量一直是个挑战,特别是在高峰期和人口密集地区。

增强移动宽带技术通过提升网络容量,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大规模同时访问网络的需求。

4. 更广的覆盖范围:增强移动宽带技术可以扩大网络的覆盖范围,让更多地区和人群可以享受到高速上网的便利。

三、增强移动宽带所带来的改变增强移动宽带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首先,我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

无线宽带自组网与卫星移动通信的融合应用研究

无线宽带自组网与卫星移动通信的融合应用研究

通信技术无线宽带自组网与卫星移动通信的融合应用研究薛念明(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为了全面提升卫星移动通信的质量,要整合通信技术内容,有效实现无线宽带自组网技术和卫星移动通信的融合处理,推进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市场的全面进步。

分析无线宽带自组网与卫星移动通信融合的意义,并对技无线宽带自组网;卫星移动通信;融合应用Research on the Fusion Application of Wireless Broadband AD Hoc Network and SatelliteMobile CommunicationXUE Nianming(Guangzhou Haige Communications Group Incorporated Company, Guangzhouimprove the quality of satellitecontent, effectively realize thenetwork technology and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progress of satellite mobile一些高速移动或者是网络拓扑变化动态效能较高的应用场景,能打造较为完整的信息传递和控制体系,最系统在处理过程中,基于COFDM技术体系,能实现多径衰落对抗处理、多普勒频移效应分析等,为移动中通信质量的优化予以支持。

因此,技术被广泛应用在高速铁路、车辆运输、飞机船舶等,实现双向通信处理。

与此同时,利用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还能完成节点之间的管控,结合链路质量要求满足最高吞吐速率基础上的控制。

其中,上层借助接入与路由算法完成自动多跳接力控制,节点之间则要依据距离、地形等因素完成中继传输,保证路径自由选择的同时,也能符合路由自动管理的功能标准。

系统中宽带无线自组接口和串口,辅助用理、观察处理以及通信处理等,真正意义上实现定位高度的集成化。

MiWAVE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MiWAVE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MiWAVE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于无线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一种新型的无线接入技术,MiWAVE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具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MiWAVE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是一种基于毫米波频段,可提供高速率传输的技术。

无论在商业化还是军事领域的应用,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和需求。

本研究拟对MiWAVE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探讨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及市场的前景,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分析的依据,为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MiWAVE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研究和分析,探究其技术特性和应用市场的前景,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分析的依据。

具体包括:(1)分析MiWAVE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技术特性,深入研究其在无线通信领域的应用,并探讨当前该技术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前景。

(2)研究MiWAVE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如5G、Wi-Fi6)之间的比较和优劣势分析。

(3)探讨MiWAVE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在商业化应用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如应用于宽带接入、视频监控、物联网、汽车通信等领域,并分析其技术及市场前景。

(4)对MiWAVE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和分析,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预测其在未来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调研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了解MiWAVE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析其技术优势。

(2)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当前市场和消费者对于MiWAVE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认知度和需求情况,并综合分析市场反馈和企业经验,预测其未来市场需求和趋势。

(3)运用相关理论和数据分析方法,分析MiWAVE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研究其在不同领域应用中的优劣势和市场地位。

WiMAX 技术与下一代无线移动宽带应用

WiMAX 技术与下一代无线移动宽带应用

WiMAX 技术与下一代无线移动宽带应用
周波
【期刊名称】《中国新通信》
【年(卷),期】2012(000)014
【摘要】1引言随着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电信业务的日益丰富,用户宽带接
入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方面,传统的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越来越不满足于
固定宽带业务,希望宽带服务能延伸到移动环境。

另一方面,传统的移动用户也不满
足于简单的语音、短信等低速服务,而希望能享受到宽带服务。

宽带移动化和移动
宽带化使得宽带服务和移动服务逐渐融合。

在众多的移动宽带技术中,WiMAX由
于其性能上的优点得到了普遍的关注,被誉为是"超级连接世界的真正无线宽带"[1]。

WiMAX(World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微波接入全球互通)是一种基于IEEE802.16-2004标准的宽带无线技术,
【总页数】3页(P47-49)
【作者】周波
【作者单位】江西省广播电视网络传输有限公司新余市分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下一代宽带无线接人技术———WiMax [J], 高小能;黄琼
2.WiMax下一代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J], 高小能;陈前斌
3.下一代无线移动通信谁主沉浮?——当今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比较 [J], 李婧卿;张
春业
4.TD-SCDMA和WiMAX技术融合实现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 [J], 黄健文; 陈婧
5.TD-SCDMA和WiMAX技术融合实现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 [J], 黄健文; 陈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通:明年超级移动宽带颠覆WiMAX

高通:明年超级移动宽带颠覆WiMAX

高通:明年超级移动宽带颠覆WiMAX
佚名
【期刊名称】《通讯世界》
【年(卷),期】2006(000)012
【摘要】在ITU2006世界电信展上,高通对HSDPA、MediaFLO、EV-DO版本A上运行的VoIP等最新的下一代无线产品和解决方案进行了演示。

特别是高通与华为联合演示的HSUPA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

【总页数】1页(P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5.93
【相关文献】
1.中兴通讯、高通与Aircell合作推出首个空中移动宽带系统 [J],
2.高通公司推出用于移动宽带产品的28纳米大众市场LTE/双载波HSPA+芯片组 [J],
3.高通:移动宽带新体验 [J],
4.高通公布《移动宽带改变女性生活》研究报告 [J],
5.中兴通讯、高通公司与Aircell合作推出业界首个空中移动宽带系统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