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形散神聚

合集下载

语文教学要形散神聚

语文教学要形散神聚

语文教学要形散神聚作者:卢家芩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9年第07期历经一月的县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比武活动业已结束,无论是第一轮根据指定课文写教案、写说课稿,观摩课堂写评课稿,还是第二轮的讲课,都存在一个突出的共同问题,即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不能围绕目标去达成,使得课堂教学显得“形散”,随意性很强。

如何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呢?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教师深解课文的结果,是教师深解《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排特点的结果。

所以,深解课文,神会课标、教材编排特点,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的根基。

深解课文,是教师备课、教课的前提,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的微观根基。

吴冠中的《桥之美》,是人教版八(上)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八年级在初中学段处于“在继续学习记叙类文体基础上突出说明文学习”地位,说明文学习又集中编排在八(上)三、四单元,故执教者就把《桥之美》当作一篇纯粹的说明文来教,填写“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特征、举例说明、形式作用”表格。

活脱脱把一篇富含作者审美观念、浓郁情感,语言优美的美文(艺术美散文丛书《美丑缘》吴冠中)教成了枯燥、抽象、空洞的味同嚼蜡的条框文。

犯此毛病即是没有深解课文所致。

《桥之美》,作者吴冠中在文中极写摄影师和画家探寻的“桥之美”,吴冠中对桥的喜爱,“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乌镇小河两岸密不透风的芦苇间的石桥,顿给久闷的人以“深呼吸、透口气”的舒畅之感,那强劲的大弧线或单纯的直线与芦苇丛之面构成鲜明的对照;江南乡间石桥头的细柳飘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这一阴柔一阳刚之映衬莫不令画家销魂;《清明上河图》画卷高潮处的桥,桥上桥下,人船往来如梭,场面生动活泼,两岸街头浓厚的生活情调也因桥相联而成浓缩的画图,桥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高山峡谷问的索桥,是险峻的环境孕育了桥之生命,是山岩、树丛及急流的多种多样的线的衬托,才使索桥获得了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

体悟入心 形散神聚——谈我眼里的“智慧的课堂”

体悟入心 形散神聚——谈我眼里的“智慧的课堂”

能成 功 的启 示 , 的说 做 事 要 懂得 变 通 , 有 当一 种方 法 不行 时要换 另 一种 ,有 的说 当命运堵 塞 一条 通道 时 , 往 往会 留下 另一 条通道 …. 这 种 围绕 一个 中心事 物 , . .
向外 发 散 的训 练 有 利于 培 养 学 生 的 自由联 想 和发 散
“ 刀 数 ”“ 数 、 一声 不 吭 ” 行 对 比 , 而 更 加深 刻地 理 进 从 解 刘 伯承 的坚 强和 勇敢 。 。 3引导学 生进 行发 散 , 养 自由联想 。 . 培
生的 关 系联 想 。
如果 教 师在 平 时 的教学 中 , 有意 识 地 、 不断 地 引
导学 生去联 想 ,学 生就 会养成 在 阅读 中联 想 的 习惯 ,
生 : 死地 捂 住姥姥 的双 眼 , 死 让她 摸着 剪窗花 。
师 : 再 来读 读 这 句话 , 姥姥 的l I 谁 把 l l捂得 再 紧
点 J? L
师 : 来一 遍 , 遍要 剪得 快 一点呦 !( 再次 引 再 这 师 读, 男女生 再次 轮流 接读 , 速度 越 来越快 。) 师 : 没有 人剪 到手 呀 ? 有
另外 , 教师 还可 引导 学生对 所 感知 的对 象进 行转
化 , 养学 生 的接近联 想 , 培 引导 学生 进行 推理 , 养学 培
生 想 一想 自己 在打针 、摔 伤 等情 况下 是怎 么做 的 , 然
后 跟 刘 伯承 的 “ 冷静 ” “ 、 不打 麻 醉 药 ” ‘ 破床 单 ” l‘ 、抓 、
皮劲儿 读 出来吗 ? 教 学 中教师 要 善于培 养学 生从 不 同角度 、 同侧 不
面 考 虑 问题 , 宽 解 决 问题 的 思路 , 样 能 有效 地 培 拓 这

【语文知识点】散文的基本要素

【语文知识点】散文的基本要素

【语文知识点】散文的基本要素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
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散文的基本要素有形散神聚,意境深邃和语言优美。

一、形散神聚
“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
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
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
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二、意境深邃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
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
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三、语言优美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
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
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
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形散神聚悟主旨 四季成趣皆为美

形散神聚悟主旨   四季成趣皆为美

形散神聚悟主旨四季成趣皆为美作者:王新来源:《黑龙江教育·小学》2022年第03期单元语文要素: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教学目标:1.认识“凛、冽”等5个生字;会写“黎、逸”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4.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情趣同学们,一年四季,你喜欢哪个季节?能用上一个四字词语来说说吗?比如:我喜欢生机勃勃的春天。

一年四季,各有各的特色,这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神奇魔法。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散文作品《四季之美》,看看在她的笔下一年四季又具有怎样的独特韵味。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拗口的地方多读几遍,读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2.扫清阅读障碍。

出示词语:心旷神怡、凛冽、朦胧、红晕、闲逸、着实;借助语境理解意思,读出自己对于词语的理解,通过形声字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读准多音字。

3.理清文章层次。

浏览课文,发现共性,明晰本篇文章的总体结构和写作顺序。

春天最美的是()夏天最美的是()秋天最美的是()冬天最美的是()4.感知文体特点。

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课题落在“美”上,每个自然段又都是围绕着“美”这一主题总起,然后进行具体描写,这也体现出写景散文的一大特征——形散神聚。

(板书:美。

)三、深读课文,扶放结合同学们,在作者清少纳言的笔下,四季最美的是四个时刻,这是一种时间的视角,它是很独特的。

接下来就让我们随着作者这种独特的视角,走进春天的黎明。

(一)“扶”学春季之美1.读画静思。

默读第1自然段,圈画出作者描写的春天黎明的景物,再想想作者是怎样进行描写的。

语文课堂教学形散神聚摭谈

语文课堂教学形散神聚摭谈
应像钉子一样一
篇课文提炼分解成 一个 个知 识点 , 在带 领学生 “ 克” 个 攻 一
如此 。相反 , 笔者认为 , 把握好“ 散” 形 的时机 、 内容与 “ , 度” 恰 个知识点后 , 用多媒体 将教学 课 件展 现 出来 , 时省力 , 运 省 教
第 2 卷第 3 2 期
2O 0 9年 9月
潍 坊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O IA G E U A I N L C U正G O R A F WE F N D C T O A 0 E
V0 . 2 N 3 1 2 o. S .2 O 印 O9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形 散 神 聚 摭 谈
当运 用现代教育信息 和远程教 育资 源 , 助于学 生 品格的 塑 师教得轻松 自如 , 有 学生学 得兴 趣盎 然 , 形成 课堂 的动态平衡 , 造、 知识的拓展 。教师不 受形 式的约束 , 改过去 “ 一 一本 书 、 一 教师真正成为学 习的辅 导者 , 学生 变被动为主动 , 达到快乐学
支粉笔走天下” 口耕生 涯 , 当运用 多媒 体等多 种方式辅 助 习 的 目 的 。 的 恰
教学 , 教师会教 的潇洒 自如 , 生 因兴趣 而精 神振奋 , 学 学得轻
松愉快 , 师乐教 , 教 学生乐学 。

二、 课堂“ 形散” 要把握好 内容
课堂“ 形散” 总的要求是 : 要讲究“ 形散” 内容的思想性、 知
养成 自我检 查的习惯。 这样往往 会调动学 生的情绪 , 使课 堂教 学有一个 良好 的开端 。 责 任感 , 2 用“ . 形散” 走学 生 的 困倦 。上课 一 段 时间后 学 生 的 赶 3 培养学 生活 跃 的思维 。不要 以大 人 的眼光 来看待 学 .

谈“形散神聚”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谈“形散神聚”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Educ at i onal M ode r ni zat i on
S u m。 N o . 9 7 2 0 1 4 No . 1
谈 “ 形 散神聚"在语文教 学 中的运用
四川省仪 陇县金城小学 张翱
有—种文体叫散文 , 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散文是 指除去诗歌 、 小说、戏剧外的所有文体 。 狭义的散文是指以叙 事 、抒情为主的 “ 美文”。这种文体,在内容上包罗万象 、海 阔天空 , 随着作者的意识而流动 , 但在思想内核中 , 却是主题 单一 、 鲜明 ,向有形散而神聚的特点。 散文之美也就体现在这 散聚之间。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活动是 围绕在课本周围的, 学 生的活动也同样如此 。久而久之 , 便会形成课堂气氛沉闷、师 生表情木讷的局面。也难怪呀 , 师生在课堂上说 的每—句话, 每—个襄隋, 每—个动作都是课本上已有的 , 思维受到严重的 控制 ,便很难在活跃 的气氛中自由地呼吸了。 能不能借鉴一下呢?即使是不同种类、 不同品格的两种事 物之间 , 或许也有相通之处呢?比如课堂教学和美文之间。在 课堂上也创设一下 “ 形散而神聚”的风格 , 不必拘泥于每句话 都要紧紧地 团结在课本周围, 广泛而有深度地利用现有教材为 讲读服务、为活跃的课堂气氛眼务 , 也能间接地达到传授知识 的 目的 ,如 同我们常说的那句话 :曲线救国,殊途同归吗 ! 借鉴之一 : 暂时从课本中跳 出来 , 说一说现实中的问题和现象 , 把思 维放高些 , 放远些。挣脱教材的束缚 ,开阔一下眼界,拓宽一 下思维 , 权做课堂上的小插曲或是休整。当然 , 要根据课文 中 的某些语句或片断作为切入点 。 而且最好所说的现实问题或现 象正好是人们的热点话题或关注对象 , 就更有实际意义了。 如: 《 草原 》一课中 , 在第一节有这样一句话 : 空气是那么清新, 空气是那么明朗。为了理解草原空气的 “ 清新” 、 “ 明朗” , 在讲读这一课时 ,我特 别将草原的天空与北京 的天空作了对 比,使 “ 清新”与 “ 混浊”得到鲜明比较 ,让学生在观察中得 出“ 清新”、 “ 明朗”的直观感觉 , 从而理解作者 喻陕的心情 和为什么觉得 “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既而 , 教师适 当讲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害处 ,告诉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让学生体会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 ,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这样做 , 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第一次看到草原的欣喜之情, 又在不 知不觉中渗透了思想教育 ,可谓两全齐美。 借鉴之二: 教材中的每一篇都有 自己的写作顺序 , 讲读时 定按课文原有顺序吗?不一定 , 只要有 自己的理解 , 只要能 让学生顺利地接受。 不妨打乱课文原有的写作顺序。散文写作 中不是也有 顺叙 、 倒叙 、 插叙等写作方法吗?暂且借来一用吧 ! 如 :《 奇异的琥珀 》 的结构是先叙述—个假想中的推测出 来的故事, 再写出故事由来的依据 。 我在讲读这一课时就采取 了倒叙的手法 , 先讲最后一节 ,由内容整理出 “ 看——想象一 推测”这个结构 ,再由 “ 推测 ”导入到第一段的故事中。这 样做 , 不仅使学生易于理解故事内容 , 还可以使其更加明白琥 珀形成条件的推理过程 ,对文章结构的理解也容易多了。 又比如 :《 惟一的听众 》第二节写我第一次到树林 中去练 琴 ,得到了老教授的帮助与鼓励,而这一节的线索则是 “ 我” 的心情变化 :由开始的 “ 灰心”到后来的 “ 信心”。 讲读这一 节时 , 我设计了以下的讲读顺序 : 先讲本节的前五句话 , 明确 “ 灰心”的原因 , 然后直接出示这句话 : 我羞愧起来,同时暗 暗有 了几分 “ 信心”, 并板书 “ 信心”, 最后讲读怎样从灰心 到树立起信心的这个中间过程。 这样做强调 了老教授几句平常 话语对我的鼓励作用 , 同时直接点明了本节的写作结构及贯穿 全节的心情变化 , 实 际运用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借鉴之三 : 即使是极其凄冷的事 , 写入文中时 , 高明的作

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的要点

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的要点

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的要点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散文的过程,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那么,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有哪些要点需要我们关注和把握呢?一、明确散文的特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即文章的内容比较自由,但中心思想却非常集中。

因此,在散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散文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了解散文的分类,如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等,不同类型的散文在表现形式和表达情感上有所不同,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散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注重情感体验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情感、表达内心世界的文学形式,因此情感体验是散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感受和理解作者的情感。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到散文的学习中,从而更好地感受到散文的美和魅力。

通过情感体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进而提高自己的情感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加强阅读指导阅读是散文教学的基础,加强阅读指导是提高散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跳读等,并根据不同的散文类型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如修辞手法、句式变换等,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散文作品,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四、培养审美意识散文是一种具有美感的文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是散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散文中的美,如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等。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审美体验融入到散文的学习中,通过审美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散文朗诵比赛、散文赏析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散文的美和魅力。

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灵动舞台论文

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灵动舞台论文

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灵动的舞台新《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应是鲜活的,拥有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应是朝气蓬勃的,具有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我们应还语文以本来的面貌,重构语文教学的新秩序,创设师生互动的鲜活课堂,使语文走向智慧,走向生命,走向对话,走向开放,走向生活。

一、披文入情,品味语言,走向生命如何披文人情,品味语言呢?首先,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亲近作品,进入课文的情境。

每读一篇课文,就犹如引领学生进入了一个特定的精神家园。

在那样特定的时空中与课文里的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交流彼此的思想、感悟、经验等。

还要引导学生去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

作者“情动而辞发”,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作为我们,就要“披文而人情”“三分文章七分意”,解读课文,读出文字中间的“七分意”,让学生目视文字,进而头脑中产生画面,借助自己的经历、体验谈谈自己的感受,建构自己新的感悟、新的体验。

通过对语言的比较、分析、理解,文字就不再是静止的符号,而是充满激情、充满活力的有声有色的画面和形象。

在朗读中品析词句,体会感情。

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课文里既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理性。

如《我爱故乡的杨梅》开头写道:“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一个“爱”字为全文奠定了感情的基调。

只有扣准了“爱”,才能使学生深刻地感悟到杨梅“树和果”的可爱。

又如《燕子》一文,通过描绘了燕子的外形,飞行时的姿态,停歇时的样子,无不让人浮现出那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和富有生机而繁荣的春天的景象。

因此,我们在解析这样的课文时,就应好好品味语言,披文人情。

二、开放自主,平等交流,走向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对话中进行。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对话中进行。

”它为我们确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一一要走向对话。

这样,师生通过心灵的交流,就能很容易的形成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爱的“学习共同体”,真正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促进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显和创造性的解放。

专题11 分析“形散神聚”的特征-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核心考点

专题11  分析“形散神聚”的特征-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核心考点

再往前几步,路东,是一个绍兴人开的茶馆。他至今乡音未改。大概 他有一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情绪,所以对待从外地来的联大学生异常亲热。 他这茶馆里除了卖清茶,还卖一点芙蓉糕、萨其马、月饼、桃酥,都装在 一个玻璃匣子里。我们有时觉得肚子里有点缺空而又不到吃饭的时候,便 到他这里一边喝茶一边吃两块点心。有一个善于吹口琴的姓王的同学经常 在绍兴人茶馆喝茶。他喝茶,可以欠账。不但喝茶可以欠账,我们有时想 看电影而没有钱,就由这位口琴专家出面向绍兴老板借一点。绍兴老板每 次都是欣然地打开钱柜,拿出我们需要的数目。我们于是欢欣鼓舞,兴高 采烈,迈开大步,直奔南屏电影院。
2.由“形”入“神”是读懂散文乃至深入领悟最重要的抓手和突
破口
解题
阅读散文,应当抓住“形”的特点,由“形”悟“神”,体会文
策略 本内容和主旨。先看散文写了什么——人、事、景、物,再借助文中
议论、抒情等文字领悟到为什么写——感情、感悟、哲理、观点等,
从“形”“神”的关系上梳理文本,从而把握行文思路和主旨。
也是,干了一天的活儿,如果赶上豆收,一人一条垄,八里地长,弯着 腰一直往东割,割到头,已经累得跟孙子一样,再好看的黄昏风景,也 没心思看了。
六年后的早春二月,我离开北大荒,回北京当老师。中学同学秋 子,赶着一辆老牛车,从二队送我到场部,准备明天一早乘车到福利屯 火车站回北京。老牛破车,走得很慢,走到半路,天已黄昏,忽然回过 头往西张望,想再看看生活了六年的二队。二队家家户户炊烟四起,淡 淡的白烟,活了似的,精灵一般,袅袅地游弋着。西边,晚霞如火,夕 阳如一盏硕大无比的橙红色大灯笼,悬挂在我头顶,然后像大幕一样缓 缓地垂落。我从来没有见过夕阳居然可以这样巨大,大得像神话中出现 的一样,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

讲究起承转合方显形散神聚——谈语文课堂的艺术过渡.

讲究起承转合方显形散神聚——谈语文课堂的艺术过渡.

1 发 学 生 思 考 。如 学 习 (L颗钻 石 》 一课 时 ,笔 . 启 -
者要 求 学生 听教 师 朗读课 文 ,然 后用 一 句话 概 括 主要 情 节 。同 学们 的概 括 都忽 略 了故 事 的背景 ,这时 ,笔者 并 没直接 提示 : “ 同学们 ,别漏 掉故事 的背 景 啊 ! ”而是 针

过 渡 艺 术 和 语 文 课 堂 的 艺 术 过 渡
大凡 好 的文 章都 讲究 过 渡艺 术 ,都 可 找 到精 彩 的 承 上 启下 的过 渡 语 句 和段 落 。 过渡 除 了能 提 示前 后 意思 ,
联 系 前 后 内 容 ,转 承 上 下 文 外,还 能 起 到 启 迪 思 维 、 引
人人 胜 的作用 。 语 文课 堂 的过 渡是 指授 课 者通 过 恰 当 的言语 ,把课 堂 教学 的前 后 环节 巧 妙衔 接起 来 ,生 动 而 自然地 进 入 下

师 : “ 的爱 心 可与 小 姑娘 同 日而 语 吗 ? 我 ”生 答 : “ 不 能 ,因为 …… ”这 时 ,同学 们 顿悟 刚 才 的概 括少 了些什 么 重要 的信息 。如此 这般 过渡 ,也 许更 能引起 学生 注 意 ,
对 这 一 生 成 的 问 题 。巧 妙 地 进 行 了 如 下 的 对 话 : “ 学 同 们 ,老 师 有 一 次 遇 到 一 个 陌 生 的 老 奶 奶 。 她 盯 着 我 手 上 的 矿 泉 水 看 ,我 就 给 了 她 ,我 有 爱 心 吗 ? 生 答 : “ ” ” 有 。
容 易 疲 劳 。笔 者 是 通 过互 动 来 连接 这 两 个 关 联 问 题 的 :
例 如学 习 《 烈 日和 暴雨 下 》一 课 时 ,笔 者 先和 学 在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散文赏析要点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散文赏析要点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散文赏析要点散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文体之一,它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广大学生。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散文赏析不仅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散文的特点、赏析要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中散文赏析的要点。

一、散文的特点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朴素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的文体,它以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形散神聚著称。

散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形散神聚:散文的语言自由灵活,不受任何限制,但内容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主题鲜明突出。

2.感情真挚:散文往往通过作者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表达出真挚的感情,引起读者的共鸣。

3.意境深远:散文的意境往往深刻而深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内涵,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二、散文赏析要点1.把握主题:在散文中,主题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作者通过文章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因此,在赏析散文时,要把握文章的主题,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品味语言:散文的语言优美而富有表现力,是作者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在赏析散文时,要仔细品味作者的语言,感受其语言的魅力。

3.感受意境:散文的意境深远而丰富,是作者通过文章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在赏析散文时,要感受文章的意境,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4.关注细节:散文中的细节描写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

在赏析散文时,要关注细节描写,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5.思考人生:散文往往通过作者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表达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在赏析散文时,要深入思考文章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散文,可以更好地感受散文的语言魅力和意境深远的特点。

在朗读过程中,要注意停顿、重音、语气、语调等技巧,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2.对比法:将不同的散文进行对比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

一字立骨形散神聚——以《〈论语〉十二章》教学为例

一字立骨形散神聚——以《〈论语〉十二章》教学为例

一字立骨形散神聚——以《〈论语〉十二章》教学为例摘要:“一字立骨”法原指写作上,以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为焦点,贯通全文的艺术构思。

在此,笔者将其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以《〈论语〉十二章》教学为例,说明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可以围绕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避免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松散。

关键词:一字立骨法;骨眼;骨源;骨境“一字立骨”法原指写作上,以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为焦点,贯通全文的艺术构思。

在此,笔者将其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即语文课堂设计围绕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分析问题集中深入的效果,避免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松散。

本文以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论语〉十二章》为例,具体谈谈“一字立骨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选准立骨之眼,让课堂立起来“一字立骨”教学法的关键就是选准课堂可以围绕其设计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笔者称之为“立骨之眼”(以下简称“骨眼”)。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标题、文眼、情感、主题等角度选择“骨眼”,“骨眼”的选择要符合以下三点:1、高度浓缩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2、能贯穿课堂教学,指引课堂教学方向;3、聚焦课堂教学目标,突出课堂教学重点。

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流程,一般分为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六步,从流程本身来说符合学生的阅读认知规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割裂显现较严重,形式松散,六个环节缺少统一的“神”来统领。

这就需要教师从整体的角度将文本统一在一个整体的架构中,合理取舍教材,选择合适的契合点组织教学。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共有十二则论语,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

常规教学主要先将十二则论语分成若干类,再引导学生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解读文本的道理和现实意义。

总体来说,课堂的整体感不强,讲解课堂教学比较松散。

像这样的文本,选准切入点,作为“骨眼”就显得尤为必要。

疏密有致 形散神聚

疏密有致 形散神聚

疏密有致形散神聚作者:刘治利来源:《速读·中旬》2015年第03期课堂教学节奏,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的位置,教学语言的表达,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方面。

给人起伏、高低、快慢、急缓之类的审美感受。

具有审美感受的课堂教学,能够消除平铺直叙,克服单调乏味,为学生营造轻松、感兴趣的课堂学习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配置:疏密有致,张弛相见有节奏的课堂教学总是呈现疏密相间的波浪结构。

密的地方快锤敲打,进度快,疏的地方和风吹拂,进度慢,讲解细,析深。

这样就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有张有弛,形成律动。

教学内容的密度设计,一是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教材的重点、难点宜疏,以利于教师讲深讲透,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索体味,练习巩固。

其它一般内容即可加大密度,采用跳跃讲读,学生自读等方法,淡淡的带过。

如讲《景阳冈》一课,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情景写得特别细致,教学时宜采用疏的节奏,启发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细节,形成教学“热点”.课文的其他部分,就让学生自读,理解各段之间的关系即可,紧锣密鼓,长文短教。

另一方面以学生心理活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

总的来看,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时加大密度,反则适当降低密度。

总的讲,低年级的教学密度相当于高年级要疏一些,小学教学密度要比中学疏一些,这些都是相对而言。

一般讲,一节语文课的组织可按四个环节处理:①起始环节。

刚上课的三、五分钟,节奏宜疏,以讲述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为主,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过程,是后面的学习有明确目标和心理准备,同时安定学生情绪,使学生集中注意力;②中心环节。

学生注意力集中后的二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内,从整体上来说,节奏宜密。

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机,来完成这一节课中的主要教学任务;③调整环节。

在完成主要教学任务后,放低教学密度,让学生调节,松弛紧张的心理。

如让学生参照课文后的练习和指导,整理知识,回顾总结学习过程,并进行交流等;④收尾环节。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散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散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散文教学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意境,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散文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散文的特点、散文教学的方法和散文教学的意义三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散文教学。

一、散文的特点散文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形散神聚、意境优美、语言简洁。

形散神聚是指散文的题材和内容比较广泛,但是主题思想比较集中,情感表达比较深刻。

意境优美是指散文的意境深远、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

语言简洁是指散文的语言简练、流畅,富有表现力。

这些特点使得散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把握的内容。

二、散文教学的方法1.引导学生感受散文的意境在散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感受散文的意境。

可以通过朗读、欣赏和联想等方法,让学生感受散文的意境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教《春夜喜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春雨润物、滋润万物的情景,体会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2.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语言简洁流畅,富有表现力。

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之处。

例如,在教《三峡之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如何运用形容词和动词,生动地描绘出三峡的美丽景色和动人风情。

3.引导学生思考散文的主题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考散文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通过散文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形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同时,教师应当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主题思想。

三、散文教学的意义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散文以其优美的意境和语言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散文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欣赏自然之美、人性之美和生活之美,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2.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散文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高考语文学习提升课堂:议论性散文--情理兼备,形散神聚

高考语文学习提升课堂:议论性散文--情理兼备,形散神聚

高考语文学习提升课堂:议论性散文--情理兼备,形散神聚所谓议论性散文,就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也就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议论”。

从“议论”的角度看,它是“议论文”,是要阐明一个观点;从“笔法”的角度看,它是“散文”,不像一般议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它侧重的是对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

一、内容上的众星捧月与情理兼备议论性散文可以笔涉古今中外,围绕文章中心,让多种素材有机交织,充分展示内容的丰富多彩,在具备说服力的同时兼具感染力;或者说,在众星捧月的材料组合中,产生情理兼备的表达效果。

如作文《形劳神不倦,吃苦趁华年》就是范例。

【示例】请允许我从家事谈起吧。

家父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中医,他经常翻阅的一本书是已经泛黄的《黄帝内经》。

上初中后,我粗略学了点文言文,也试图读懂家父奉若珍宝的《黄帝内经》——如“形劳而不倦”,指身体劳累,但精神却不疲倦,应该是一种很舒服的状态了。

后来,高中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字源,他在黑板上写出繁体的“勞”字。

他说:“‘勞是个会意字,上面是两个火,中间的秃宝盖代表房子,下面的力指代劳动。

整個字的含意是:在房间点灯,夜间劳作。

”我想,“劳”真是个苦中藏甘的汉字呢!在思品课上,老师说:“马克思曾说过,‘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我听了,忍不住叹服、点头。

是的,当体力劳动被许多人唯恐避之不及时,我庆幸来自《黄帝内经》与仓颉的珍贵提醒,恰逢其时地进驻了我稚嫩的生命,这让我幸运地承继了来自远古的一脉香火,无论外界风气怎样吹,我都能做到不摇摆、不浮躁、不庸懦、不愚钝。

作文自始至终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将身边事、书中事结合起来,从《黄帝内经》一句“形劳而不倦”释义,从繁体“勞”字的字源分析内涵,从马克思的名言中强调。

由此可见,作者平时阅读涉猎广泛、积累丰富,作文时自然能厚积而薄发。

二、写法上的由事入理与取譬设喻“由事入理”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构思方式,多从生活中的小事写起,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言一行都能成为文章的起点;从小事出发,表现的却是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

形散神聚,情真文美——散文写作指津

形散神聚,情真文美——散文写作指津
21 0 2年 2月
语文教学通讯
Bu ei fC i e el n u g e c ig U t o h n s a g a e ta h n n
F b, 0 2 e .2 1 Vo .7 . 1 0 No2 6
第 60 7卷
第2 期
◆教艺频道
形散神聚, 情真文美
漫无章。 神聚” “ 是指散文的意 旨集中 , 线索明晰。 散 文材料零散 ,笔法灵便 ,却散而不乱 ,这是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 “ ,即主题将形散 的材料组织为统一的整体 , 意” 把 人、 、 景 物与情联结在一起 , 使其脉络 分明 , 结构 严
谨。
提炼 、 发掘出客观事物的内涵 , 要调动多种艺术手段
18 教学 61
在宁静、 恬美的画面中表现 出孩子们纯洁 、 天真而富
于幻想的情趣 , 表达了对美好事物 、 美好生活的热烈
憧憬与向往。文章将如画之景 、景 中之人和深邃的
意、 纯真的情融为一体 , 创造出诗意盎然 的境界 。 ( ) 二 巧于布局 。散文布局要把握线索, 抓住 隋感
关键词 : 散文写作 形散神 聚 布局 文采 中图分 类号 :6 33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号 :0 4 6 9 【0 2 0 — 0 8 0 G 3. A 1 0 — 0 7 2 1 )2 0 6 - 2
作者简介 : 杨秀娥( 9 8 )女 , 16 一 , 内蒙 古鄂尔 多斯 人 , 本科学历 , 中学高级教师 , 为内蒙 古鄂尔多斯市 现
杨 秀娥 唐 惠 忠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八 中学, 内蒙古鄂尔多斯 040 ; 130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江苏太仓 2 5 1 ) 14 1
摘 要 : 文一般篇 幅短 小, 散 结构 不很复杂 , 又有 选材精要 、 但 立意深邃 、 言简意赅的特点。充分理 解和 掌握散 文“ 形散神聚” 的特点 , 对散 文的写作 大有裨 益。

文学经典-语文形散神聚

文学经典-语文形散神聚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由“颇不宁静”的心情开始; 《背影》是写父子离别;杨朔的《荔枝蜜》是写参观蜂 园,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是写学生遇害的感慨。
形式自由灵活,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说:第一,散文 相对于小说来说较为短小灵活,不需完整的人物形象和 曲折的故事情节,有“文学的轻骑兵”之誉。第二,散 文较诗歌自由,没有严格的声韵和格律要求,泰戈尔这 样比喻散文“诗像一条小河,被两岸夹住,流的曲折, 流的美,而散文就像涨水时的沼泽地,不见边沿,一片 散漫”。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 “我”在仙台的生活情况 ;“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与藤野先生告别;怀念藤野先 生。
其中“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里又包括了4个事例:
1、修改、补全“我”的讲义——表现先生对学生关心, 认真负责; 2、订正“我”的解剖图——表现他对学生的认真、严格、 循循善诱; 3、关心“我”的解剖实习——表现他对不同文化的尊重, 关心学生思想意识的进步; 4、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情况——表现他严谨求实的精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中描绘的那幅绿叶团团、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 色融融的景象时就可以提醒学生通过朗读体会那淡淡月色下荷花 的飘忽、那水气叶色交糅的朦胧。一系列的比喻、拟人、通感、 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大家感受到了安谧、恬静、柔和、朦 胧之美及作者已醉然其中的那种细腻的情感。“月光如流水”一 段给人的美感非同一般。荷塘“像笼着轻纱的梦”美的令人不敢 相信。用“曲折”、“幽僻”、“寂寞”修饰小路,用“淡淡” 修饰“月光”,表现出作者的淡淡的的哀愁。用“袅娜”、“羞 涩”修饰荷花,写出了作者淡淡的喜悦。“没精打采”的路灯、 鸣蝉、蛙叫,这些都透露出作者悠深悠深的哀愁。 可见丰富的修 辞、多样的句式等给散文的带来的巨大的美化作用。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四,从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分析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四,从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分析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四,从散文的特点形
散神聚分析
散文“形散”的含义。

一是取材广泛,材料丰富多彩。

凡是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心旷神怡的,都可选作散文的题材。

如《故都的秋》,明明要写北京的秋味、秋色,却来了个“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并将洋人、古人写入了作品。

二是结构多变。

在结构上,散文没有统一或严格的结构模式,可谓是不拘一格。

结构、格局,都依照抒发感受的需要安排。

三是表达自由。

在运用表现手法时,可以把几种手法灵活地融合起来。

如《荷塘月色》,从表达方式来看,有夜出探幽的记叙,有荷塘月色的描写,有“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精彩议论,有对自己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的情感的抒发,各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不拘一格。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妙招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妙招

阅读写作 课程教育研究 ·189·彼的横向联想是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其类型有相似联想(由此事物想到性质不同的彼事物)、相关联想(由此事物想到与它相关的彼事物)和相反联想。

3.形散神聚,线索连缀 。

形散,是形式不拘,写法多样,生动灵活。

要做到神聚,就得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就像放风筝,不管它飞得多高多远,风筝线始终在手里拽着,随时可以把它收回来。

4.文字清新,拒绝造作 。

初中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

”这是非常正确的。

但令人深感遗憾的是,缺乏真情实感、徒有丽词佳句的所谓美文,往往受到包括阅卷教师在内的各方人士的青睐,于是许多考生竞相仿效,以求高分。

此类毫无实际意义的内容,只求表面华丽之作的泛滥,实在是语文教育的大话题。

四、寻找之灵感 我国是一个拥有浓郁文化的国度,悠久的历史沉积了许多宝贵的文学语言。

如果在我们写作中能引用、化用这些宝贵的资源,一定能为我们的作品增添光彩。

俗话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精读实记了大量的诗词、名言、成语、俗语,又能结合相似联想以及迁移思维,做起文章来定然文采飞扬,语言汩汩滔滔,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功效。

其次,一语千金,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凝练美是其一。

语言的凝练体现在语言有力度、简洁、明快、不繁琐。

若叙事则叙事有条理,描写传神;若议论则用词准确到位,耐人寻味;若抒情则情随意到,字字含情。

修辞美是其二。

俗话说“人靠衣装”,语言则需修辞来装饰。

一篇文章中,比喻用得好则生动活泼,意蕴丰厚;排比用得好气势如虹,震人心魄;拟人用得好,则活灵活现,独具一格;对比用得好,则美丑劲尽显,相得益彰。

个性美书其三。

个性化的语言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或大气、或轻灵、或深邃、或绚丽、或质朴、或犀利、或幽默等。

常言道真情出于自然,也就是散文的自然美,目的就是使情感真诚。

这里的自然是艺术的自然,就是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和形式反映生活,浑然天成、文出自然是散文的特殊要求,相比之下,它比诗歌小说更贴近生活的本来样式,故说情贵真诚,那种在字、句、意中有明显斧凿之痕的散文是十分幼稚的,因为只要你稍加小心就会发现有艰涩而不明畅、怪僻而不贴切、文气不舒、堆砌艳词华语等令人心情不快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 。内容上 , 《 桥之美》极写 “ 桥在
不 同环境 中多种多样 的形式作用 ” , 桥与嗣丽环境共同构成一幅画,给人 以强烈的美感 , 激发人的审美情趣和
有 了准确 的教学 目 ,课堂教学 标
的各 个活动 则惟 目标 “ 马首是 瞻” , 整个课堂教学就会 “ 神聚” 0
式非常之丰富:学生通过查字词典读 准字音 , 结合注释和已有知识理解大 意读准节奏 , 进而用现代汉语逐字逐 句翻译 ,直至背诵全文 ,应是课堂教
征 、举例说明 、 形式作用 ”表格:活 脱脱把一篇富含作者审美观念 、 浓郁
情感 , 语言优美 的美文 ( 艺术美散文
命力的线的效 果 ……读着浸透作者
整体感 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 读中, 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 的语 言特色有所 体会 。 ”如此 看来 , 要想准确定位教学 目标 , 了吃透课 除
气”的舒畅之感 , 那强劲的大弧线或
单纯 的直线 与芦苇丛之面构成鲜明的 对照;江南 乡间石桥头 的细柳飘丝 ,
年级 、 明文单元,紧随 《 说 中国石拱 桥》之后 ,其意图也很显然 .就是将 同一题材的两篇文章做内容 、 写法的
一 — —
学的一 大教学 目标 :而 《 湖心 亭看
雪 所在年级的单元提示也作了如此 》
“ 在作者看来 , ‘ ’美在何 桥
处?你对此有什么感想 ,从中得到什 么启发? ”和 “ 研讨 与练习”二—— “ 注意体味下列句子的情味” 。
既然编者把 《 桥之美》编排在八
要求 : “ 学习本单元描绘 自 山水的 然 优秀诗文,要 能借 助注释和工具书 ,
八年级在初 中学段 处于 “ 在继续学习 记叙类文体基础上突 出说明文学 习” 地 位 ,说 明文学 习又集 中编排在八 ( )三 、四单 元 ,故执 教 者就 把 上
《 湖心亭看雪》 是八 ( 上)的一篇 文 言 自读课 文 ,按课标 要求一 课时 完
成 执教者在课堂教学中力图对文章 内容的理解 ,从 “ 痴行” “ 、 痴景” 、 “ 痴心”方面深解 “ 痴”意 ,对内容 、
对比 ,从而 让学生 熟知说 明文 的特
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 ,这一阴柔一阳 刚之映衬莫不令画家销魂 ; 《 清明上 河 图》 画卷高潮 处的桥 , 桥上 桥下,
人船往来如梭,场面生动活泼 ,两岸 街头浓厚的生活情调也因桥相联而成
文本身外 ,还要考 虑 《 课标》 、教材
编排的要求 :
历经一月的县初中语文教师教学 基本功大 比武活动业已结束,无论是
第一轮根据指定课文写教案 、 写说课 稿 ,观摩课堂写评课稿 .还是第二轮
的讲课 ,都存 在一个 突出的共 同问
题 ,即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不
话文教 学要形Biblioteka 神聚 是 卢家芩 坚 固”的特征 , 给人以知识 ,激发对
浓缩的画图 , 桥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 叠及交 错 的角 色 ;高 山峡 谷间 的索 桥 ,是险峻的环境孕育 了桥之 生命 ,
爱好 《 中国石拱桥》 举例说明中国
石拱桥 “ 历史悠久、形式优美 、结构
卢家芩,语 文教研员,现居湖北 南漳一本文编校 :左晓光 教 地 研天
致。
《 桥之美》 ,作 者吴冠中在文 中 极写摄影师和画家探寻的 “ 桥之美” , 吴冠中对桥的喜爱 , “ 缘于桥在不同 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 式作用” 。乌
镇小河 两岸密 不透风 的芦苇 间的石 桥, 顿给久闷的人以 “ 深呼吸 、 口 透
感悟 内容 , 体味情昧,激发审美情趣 和爱 好 ,也 即课 后 “ 研讨 与 练 习”
2o 0 9 07
能围绕 目标去达成 , 使得课 堂教学显
得 “ 形散” .随意性很强。 如何准确定位教学 目 呢? 标 教学 目 标的准确定位 ,是教师深 解课文 的结果,是教师深解 《 语文课
祖 国文化的自豪感 。写法上 ,前文重 描述 , 渗透情感,富有情昧 ;后文重 说明 ,准确 、严谨 、周密。这一学习
本文的教学 目标,也即 “ 研讨与练习


程标准》 、教材编排特点的结果 。所 以, 深解课文,神会课标 、 教材编排 特点,是准确定位教学 目 的根基。 标
深解课文 . 是教师备课 、教课的

神会课标 、 教材编排特点 ,是准 确定位教学 目标的宏观根基 =张岱的
前提 .是准确定位教学 目 的微观根 标 基。吴冠中的 《 桥之 美》 ,是人教版 八 ( 上)第三单元 的一篇 自读课 文:
作者情感的理解不可谓不深矣 : 整 但
堂课 的教学 却忽视 了一个 重点 ,即
《 桥之美》 当作一篇纯粹 的说明文来
教 ,填写 “ 说明对 象 、说 明对象特
是山岩、树丛及急流的多种多样的线 的衬托 ,才使索桥获得了具有独特生
《 课标》 对初 中学段文 言文学 习的 目
标: “ 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 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 文8 篇 ” 《 心亭 看雪》 篇 幅不 O 湖 长,但生字多,常用 实词 、虚词、句
美之观念 、喜爱之情的语句 。获得了
审美知识 、 的享受 , 美 丰富了美的内 涵、生活的内涵 ,从而在 日常生活中 爱美 、发现美 、创造美 ,尽享美 的人 生。此 乃学 习本 文的首要教学 目标 :
丛书 《 美丑缘》 吴冠 中)教 成 了枯
燥 、 象 、空洞的 味同嚼蜡 的条框 抽 文 犯 此毛病 即是没 有深解课 文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