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三 尝试创作
第一单元任务二诗歌朗诵任务三尝试创作课件-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一)准备阶段
4.推选主持人,撰写串场词,安排好活动顺序, 制作节目单。
5.推选评委,制定评选细则,设置必要的奖项, 准备小奖品。
(二)现场比赛
·选手要注意仪容仪表;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展示 自己的才华。
·评委现场打分,把握评分原则,做到客观、公平, 随时统计选手得分。
·观众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适时给予掌声鼓励。 ·比赛结束后,评出相应奖项,公布获奖名单,颁发
相应奖励。
(三)活动总结
1.朗诵视频资料上传班级QQ群或微信群共享。 2.整理过程性资料,并集结成册。
诗歌朗诵比赛策划案 诗歌朗诵比赛照片集锦 诗歌朗诵技巧总结 获奖同学感言、其他同学留言 同学的评价、教师的总结
1.诗歌创作要有真情实感。生活中的人、事、物都 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我们要多留心观察,善于发现、 把握体现爱与美的细节和瞬间,捕捉并深化内心的情感 体验,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有诗的模样了。
(一)技巧点拨
不管是联想还是想象,都应以现实为基础和依据, 具备一定的合理性。联想要自然恰切,想象要有新意。
同学们可以调动多种感官,大胆进行联想和想象。 比如:“同桌的眼睛、妈妈的手、上课铃声、数学考试、 午餐时涌向食堂的人潮”等。这些事物会令你想到什么? 试着用上面讲到的知识实践一下,把想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一)准备阶段
(3)不要一味地模仿他人的朗诵,以借鉴的方式, 比照自身,取其长处。
(4)在朗诵时应该做到气息深长,用声自如,不能 完全脱离自己本来的声音,应该选取适合自己 的音区和音量。
(5)好的朗诵不仅指声音好听,外部技巧娴熟,更 在于真挚准确地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任务三 尝试创作教学课堂实录
与诗歌相遇——任务三·尝试创作教学实录雨花台中学报告厅,师生济济一堂。
我和班上43位同学,正在进行诗歌读写活动。
“这学期,同学们读了不少诗歌,能背一背你喜欢的篇章吗?”望着同学们略带兴奋的脸庞,我发出了邀请。
话筒在黄天一手里,他自然地站起来: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总有两种力量,在我们心中激荡。
一种力量去远方,一种力量回原乡。
同学们,长大后,不管你走到哪里,请不要忘记你的故乡。
邱荣楠同学接过话筒,继续诵读:你不喜欢的每一天不是你的:你仅仅度过了它。
无论你过着什么样的没有喜悦的生活,你都没有生活。
你无须去爱,或者去饮酒或者微笑。
阳光倒映在水坑里就足够了,如果它令你愉悦。
幸福的人,把他们的欢乐放在微小的事物里,永远也不会剥夺属于每一天的、天然的财富。
人,应当怎样生活,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诗人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而我们却要说,从今天起,就喜悦地度过你的每一天。
珍惜当下,每一天都值得珍爱。
刘益均同学诵读的是席慕蓉的《青春》。
回想这学期课前诗歌诵读,好几位同学都选择了这首诗,可见经典的魅力。
现在,刘同学也收起了他平时的活泼与嬉笑,用低沉的声音,略带伤感地朗诵着,“含著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少年时的我,也喜欢这首诗,现在听着,竟仿佛看到了灿若星辰的青春划过夜空,那么绚烂,又那么短暂。
然而,即使变成了流星,也在一刹那照亮了前行。
短短十分钟,多位同学背诵了他们热爱的诗歌。
自然,青春,理想,爱情,多么美好!跳动的文字,组成了流动的歌,或浅吟低唱,或澎湃激情。
是时候动笔写点什么了。
我出示了第二个活动:“用10句话描述一个物体,以“你是”作为每一句的开头,可以选择报告厅内外的任何东西。
”小声的议论。
静默。
2022年部编版语文九上《任务三尝试创作》精品示范课教案
任务三尝试创作【目标导航】1.学习创作诗歌, 符合诗歌的格式样式, 句子要押韵, 富有节奏感.2.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3.意象明确, 情感健康, 主旨明确.【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 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了解作文文题, 熟悉作文要求, 搜集相关素材, 为习作做准备.一、下面是一位同学还没有写完的诗作, 请续写完成这首诗.十四岁生日那天,您问我想得到什么礼物,是一架望远镜,还是一个簇新的足球?我摇了摇头,爸爸,我什么都不要, 我只想让您变成我的朋友!和我一起下棋,和我一起郊游,……1.这是你同龄人的心声, 或许也是你的心声. 想一想, 你对长辈有什么希望呢?这些就可以作为续写的内容.2.续写时, 要和前文的风格保持一致.二、假设好朋友的生日要到了,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试着写一首诗, 把你的祝福和希望送给他.提示:1.想一想, 以往你给好朋友送生日贺卡时, 一般都会写些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用凝练的语言分行写下来.2.感情要真挚, 可以适当借助某些形象来表现你们的友谊.三、模仿本单元学过的任意一首诗, 自己仿作一首. 如模仿《我爱这土地》《乡愁》, 创作一首同题诗歌;模仿《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致云雀》, 以《你是________》或《致___________》为题, 创作一首表现形式相近的诗歌.提示:1.回忆自己的生活, 想一想那些触动你的人和事, 以及你当时的情感, 将这些作为诗歌表现的内容.2.模仿课文的句式, 发挥想象与联想, 借助一些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新课导入】诗歌是情感的抒发. 生活中的人、事、物, 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 将这种情感用文字分行写出来, 就有了诗的模样了.诗歌的语言一般比拟凝练, 有节奏感和韵律, 读起来朗朗上口. 也许写诗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容易, 也许你的诗会很稚嫩, 不过这都没有关系. 今天, 在这堂习作课上, 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写诗的辛苦与快乐吧.【写作要求】1.要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2.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主旨明确.3.写完后要多读几遍, 看看读起来是否押韵, 是否有节奏感.【技法点拨】1.写诗歌自己首先要有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艾青说过:“对生活所引起的丰富的强烈感情, 是写诗的第一条件, 缺少了它, 便不能开始写作, 即使写出来,也不能感动人. 〞所以要想写好诗歌, 首先应对所见、所听、所想之事物要敢于联想、想象并赋予其真实的情感, 让其具有像人一样的灵性.2.诗歌需要想象, 而且想象是要富有新意的, 富有灵性的. 如泰戈尔的《纸船》, 其想象就很丰富, 能够由“向水中投放纸船〞, 想象到“载着秀利花的小船会在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再想到“张着风帆的白云会把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等等, 而这些想象看似离奇, 其实也符合实际, 符合儿童的思维. 生活中, 地上的草、空中的云、田野中的风、秋天的果实都可以触发你的情感, 使你浮想联翩, 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诗歌的素材.3.注意诗歌的格式. 首先诗歌需要分行排列, 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分成假设干小节, 一般中学生写诗歌不少于20行;其次, 诗歌一般都押韵, 表达语言的音乐美, 诗句的长短要表达节奏的跳动、起伏, 可以长句和短句互相交错;再者, 语言不能过于随意, 必须经过锤炼, 词语要经过推敲, 尤其在修辞方法的运用上要经过斟酌, 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等修辞方法. 【范文引路】门锁的承诺我来自千锤百炼,我出于精琢细雕,我处身假设市门庭,我把守一方平安.有家的地方就有我,我就是把小小的门锁.我虽小,但却有绝对不小的承诺:爱岗敬业, 忠于职守,是我做人不变的准那么;兢兢业业, 矢志不渝,是我心灵永远的求索.有谁见我小小的门锁贪图享乐而工作掉链?为了信守我不变的承诺,我将心抽象成一枚红玫瑰钥匙儿,敬献我心爱的主人保管,而我与他穿越时空的爱恋,也由此上演.这首优秀诗歌习作, 外表是在写锁这一意象, 而实际上是在写人的优秀品质. 全诗语言凝练, 节奏感强, 想象力和联想力丰富, 显示了比拟扎实的文学根本功.我爱这土地假设我是一滴玉露,我也愿把这剔透的身体融入:这被烟雨所迷蒙的瘦西湖,这永远吸引着我们的兴致的香格里拉,这悄然的红叶飘落的香山,和那来自“东方小巴黎〞的纯朴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然后我痴迷了,连目光也定格在那迷人的一线天.为什么我的眼里总是充满希望?因为我挚爱这土地……作者为表达对土地的热爱, 把自己比作一滴玉露, 然后想象自己融入到祖国的大江南北, 以表达对这片土地的挚爱. 整首诗模仿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意象鲜明, 主题突出, 想象合理, 思路清晰.1.当堂作文.2.推荐作文评讲.〔1〕同桌互评. 〔2〕教师点评.1.布置作业:同桌间互换作文修改.2.将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贴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 供大家分享.本次写作课, 教师引导同学们先进行交流, 让他们初步了解诗歌写作所要掌握的一些技法, 再让他们在生活中找寻一些常见的意象, 例如树、山、河流等, 激发他们去想象, 去联想, 鼓励他们当堂创作小诗, 这样学生在互助中找到了乐趣, 找到了创作诗歌的激情. 然后再组织他们课上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 体味好的想象和好的语言, 学生的激情就完全得到释放了. 一堂课既让学生学到了诗歌创作的知识, 又让他们收获了兴趣和激情.15 白杨礼赞【教学目标】, 理清文章脉络, 把握文章昂扬向上的感情.2.领会衬托、比照、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 并学会在写作中运用.3.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 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根本特征.【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梳理文章脉络, 把握文章感情.2.领会并学习运用欲扬先抑、衬托、比照等写作技巧.【教学过程】一、诗歌朗读, 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歌, 猜一猜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植物.课件出示:北方有佳树, 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 枝枝争上游.羞与楠枋伍, 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 愿与子同仇!生:白杨树.师:没错, 就是白杨树! 你们看, 它笔直的干, 聚拢的枝, 白得朴素, 绿得生机. 茅盾先生第一次见到白杨树时, 他便“惊奇地叫了一声〞, 并满怀激情地写了一篇文章——《白杨礼赞》,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这篇课文, 来看看茅盾眼中的白杨树是怎样的吧!〔板书:白杨礼赞茅盾〕【设计意图】由诗歌引入,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使其更快更好地进入情境;诗句为课本补白局部的内容, 这一环节也有助于提醒学生关注课本信息, 拓展知识面.二、初读感知, 寻找“不平凡〞〔1〕作者简介、背景介绍. 〔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背景链接〞栏目〕〔2〕字词积累. 〔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2.朗读课文, 找关键句师: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课件出示: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 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 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第8段:白杨不是平凡的树. ……我赞美白杨树……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3.反复诵读, 体悟情感师: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用词的变化. 从“那〞到“这〞, 从“实在〞到“决不是〞, 从“赞美〞到“高声赞美〞, 说明了什么?预设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 感情是由浅入深的. 这说明作者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 还有崇敬.师:“不平凡〞在直接赞美的语句中出现了4次, 有何作用?预设“不平凡〞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根底, 也是行文的感情线索, 也就是说, 本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线索.【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过程, 这一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和体悟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 让学生在文章有感染力的语句中, 心灵有所触动.三、学习技巧, 感悟“不平凡〞设问1:文中第2、3段作者的感受是怎么变化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预设雄壮—单调—惊奇. 在恹恹欲睡时看到白杨树, 令人振奋地惊叫起来, 意在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 欲扬先抑地为下文详细描写白杨树做好情感铺垫.设问2:第7段作者为什么先说白杨树可能不美, “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后又夸它是“树中的伟丈夫〞?预设欲扬先抑. 前3句先说白杨树可能不美, “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接着又说它“伟岸, 正直, 朴质, 严肃, 也不缺乏温和〞, 夸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这样写使得文章波澜起伏, 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师:作者赞美白杨树, 为什么还要写西北高原?预设交代白杨树不平凡的生长环境, 衬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构成了文章的波澜, 为下文白杨树的出现铺垫、蓄势.师:文章最后一段写楠木有什么作用?预设与白杨树形成比照. 将两种树的不同品格和所代表的不同人物进行比照, 突出赞扬了白杨树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和品格.【设计意图】通过对句段写作技巧的分析, 引导学生了解并学习文中的写作技巧.四、分析形象, 了解“不平凡〞师:想要了解白杨树的不平凡, 需要由表及里地分析白杨树的形象. 阅读课文可知, 本文第5段开始着重描绘白杨树的形象特点. 同学们朗读第5段. 圈画文中的关键词句.师:这一段从哪些方面具体描写白杨树的外形?〔请同学们在课本里圈画出来〕课件出示:干:笔直、绝无旁枝、丈把高枝:一律向上、紧紧靠拢、绝不旁逸斜出叶: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皮:光滑、有晕圈、淡青色师:文中哪一个词语可以概括白杨树的总体形象呢?预设力争上游.师小结:通过细致的描绘, 白杨树笔直、挺拔、向上的“外形美〞便直观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文章通过对白杨树干、枝、叶、皮四个方面特点的描写, 给人以正直、团结、进取、质朴、力争上游的形象.师:从白杨树的外在形象, 我们还可以感受到白杨树的内在品质, 从本段中找出能表现其内在品质的词语.课件出示:内在品质:倔强挺立、努力向上、不折不挠师小结:本段中用“力争上游〞总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特点, 并用“倔强挺立〞“努力向上〞“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 突出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结束语:刚刚我们初步了解了白杨树的形象特点, 那么作者仅仅是在写树吗?作者写白杨树的这些形象特点, 意在突出什么?你们能联想到什么人具有这样的品质?请同学们课下思考.【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善于寻找关键词句的能力, 以及在搜索白杨树外形特点的同时初步感知其内在品质. 散文应多阅读, 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感受语言美和精神美.第2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白杨树的精神品质, 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2.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根本特征.【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 分析品格师:根据上节课我们对白杨树形象的分析, 同学们觉得白杨树还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课件出示:我从白杨树的看出它具有的优秀品质.预设我从白杨树树皮的淡青色看出它具有朴实无华的优秀品质.设问2:你能联想到什么人具有白杨树这样的优秀品质吗?预设坚强不屈的革命战士.【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对白杨树的品格及内涵进行理解.二、学习象征手法, 礼赞不平凡之人师:通过白杨树茅盾先生联想到什么人?预设联想到了北方的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师补充:通过联想和想象, 借某一具体形象〔本体〕表现抽象事物或思想感情, 这种写法叫象征, 也可称为“托物言志〞.师:白杨树和北方的农民、家乡的哨兵有什么共同特征呢?预设白杨树笔直的干给人正直之感, 靠拢的枝象征着团结的精神, 向上的叶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浓浓的上进, 皮光滑并泛出淡青色流露出旺盛的生命力, 有一种坚强之美. 所以说白杨树的形态之美折射出来的精神与农民和哨兵身上的坚强不屈、傲然挺立极其相似, 这样就构成了象征.课件出示:象征, 是借某一具体事物或形象表达某种意义, 这一意义不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 而是作者借此事物所做的联想和寄托. 象征不同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它是一种写作技巧, 大都表现在文章立意上, 是借某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思想. 象征的作用主要是, 将作者想说而不愿直说或不能直说的思想、情志寄托于物, 巧妙地传达给读者, 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师补充:白杨树与歌颂的根据地军民二者之间有相同的地域特征:文中所写的白杨树生长于黄土高原, 革命圣地延安也位于黄土高原. 礼赞黄土高原的白杨, 也就概括了生活中白杨树的所有特征;歌颂“北方的农民〞和“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也就是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所有的抗日军民.师:白杨树除了象征农民和哨兵外, 还象征什么?生齐读: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 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 力求上进的白杨树, 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 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师小结: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不被人重视〞, 但它“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 “磨折不了, 压迫不倒〞, 这与当时根据地军民“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师:同学们齐读第7段, 在字里行间感受茅盾先生对西北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 朗读的时候要注意, 最后四句是排比句、反问句. 反问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 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势. 朗读时要读出坚决、自豪、赞美的感情, 语气逐渐加重. 过渡语:大家如果能在作文中适当运用象征手法, 将抽象的情感寄托在某物上, 会使行文曲折, 表达含蓄, 给文章增色不少, 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说一说这些形象可以象征什么.【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象征手法, 明确本体与象征体的联系, 体会作者的情感. 通过朗读加深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让这种精神内化为个人力量. 三、练习象征手法的运用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些形象可以象征什么?课件出示:落叶、荷花、蜡烛、梅花、翠竹、鹰、太阳、孔雀、牛生答: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可以象征舍己为人的品质, 可以象征教师. ……师:大家的思路逐渐被翻开了, 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开始写作. 注意:本文前半局部是对白杨树的自身形象进行描绘, 再通过联想和想象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 所以同学们不要一开始就写什么物象征什么.结束语:同学们, 一篇优秀的散文, 就如一幅无形的画, 又恰似一首读不尽的诗, 茅盾先生的散文到达了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 白杨树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特定的内涵. 让我们再次以茅盾先生写的小诗《题白杨图》作结, 向白杨树的精神致敬, 向中华儿女身上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致敬!〔师生同读教材P81《题白杨图》一诗〕【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作出适当的联想, 并结合课后练习题, 学习使用象征手法写片段作文, 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技巧.【板书设计】白杨礼赞【设计亮点】本节课思路清晰, 框架完整, 教学过程循序渐进, 层次清楚, 重难点突出, 旨在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运用象征手法进行片段写作, 感受陕甘宁边区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团结向上、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 以及作者对他们浓浓的礼赞之情, 并指导以后的生活实践.资料链接白杨树生活环境白杨树是西北地区普通的一种树, 只要有草的地方, 就有白杨树的影子.白杨树是不太讲究生存条件的, 大路边, 田埂旁, 哪里有黄土, 哪里就是它生存的地方. 它不追求雨水, 不贪恋阳光, 哪怕在坚硬的土地上, 只要给它一点水分, 白杨树的一截枝条就会生根、抽芽. 只需挪动一点杂草生存的空间, 它就能把黄土地装点, 撑起一片绿色. 它不需要人去施肥, 也不需要像娇嫩的草坪那样去浇灌, 只要不挥刀斧去砍伐, 给它一点宽松的环境, 让它吸收自由的空气, 它就会挺拔向上. 素养提升“象征〞和“比喻〞的区别1.象征中的象征体都是具体的, 被象征的本体, 即“概念、思想和感情〞都是抽象的;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通常都是具体的, 不过也有少量比喻句中喻体是抽象的思想感情, 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象征是着眼于全文或是局部文章的构思, 是文章技法, 如《白杨礼赞》;比喻那么通常是以句子的形式存在.3.象征和比喻常常结合而用, 即象征中必有比喻, 而比喻中不一定有象征.“神似〞, 而比喻只讲究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形似〞. 推荐阅读杨迎新《白杨礼吊》朱金平《一棵小白杨》顾晓蕊《十万残荷》。
九上第一单元《任务三尝试创作》课件
深入探究——技能点播
1.明确主题和情感,写诗和写作文一样,要有主题和 情感,或褒或贬,都要确定。
2.要用好恰当的意象,结合前文的意象分类,选择最 合适的意象去创作。
3.语言要新奇、富有美感,这里要掌握的就是炼字的 技能,简单来说就是“推”还是“敲”。
4.学会押韵,韵律十足的作品读起来会朗朗上口,平 仄和韵脚的使用就尤为重要。
分组任务
1.送别类: ⑴杨柳,谐音“留” ⑵长亭,长亭送别 ⑶酒 2.思乡类: ⑴月亮 ⑵鸿雁 ⑶芳草
3.抒怀类: ⑴梅、竹、菊、松柏 ⑵冰雪 ⑶白云 4.爱情类: ⑴红豆 ⑵连,同“怜” ⑶连理枝、比翼鸟
5.愁苦意象: ⑴梧桐 ⑵芭蕉 ⑶流水 6.战争类: ⑴投笔 ⑵长城 ⑶楼兰
第三节
深入探究
新课导入
几个词语:“慎重”“颤抖”“凋零”。 “我”慎重的开花,第一是“我”求得的
尘缘,很珍惜;第二是“我”要开在恰当的 时机,正好“你”走过;第三是每一朵花都 带了盼望。
“颤抖”的不是叶,而是“我”热切期盼 的心,但“你”却没有停留地走过去,“我 ”的“慎重”,我的热切,都失去了最终的 意义,所以“我”的心“凋零了。飘零的是 花瓣却又不是花瓣,看似矛盾,实则是物化 的情感。花自飘零水自流,惆怅之意,回味 无穷。
新课—诗歌分类
叙事诗和抒情诗
荷马的《伊里亚特》 汪国真的《热爱生命》
新诗
格律诗、自由诗、 散文诗和韵脚诗
鲁迅《野草》 方文山的韵脚
现代诗(白话诗)
徐志摩《再别康桥》 艾青《我爱这土地》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谢谢观看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任务三《尝试创作诗歌》写作指导:教你写一首小诗
比喻 九月的野果,是秋天点亮的烛火。
顾城
走了那么远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你说
你说
它在窗帘后面
它在一个小站上
被纯白的墙壁围绕 注视着周围的荒草
从黄昏迁来的野花 让列车静静驰过
将变成另一种颜色 带走温和的记忆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你说
(提示:一盏灯可以是梦想、友情、亲情、幸福,在追寻 的过程中,想象你会遇到哪些困难、迷惘或快乐、满足,
一戳一蹦达。
筛石灰呀筛石灰。
打油诗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站立起来,真 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真理是不言 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演讲
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诗歌
“你为什么放羊”
三代
“羊大了换钱,娶婆姨。”
借助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表达。)。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你说
你说 它就在大海旁边 像金桔那么美丽 所有喜欢它的孩子 都将在早晨长大
它在书桌的一角上 和冒着热气的牛奶一起 看着笔尖的舞蹈 还有爸妈的蹑手蹑脚
它在270班的教室里 被梦想叫醒的每一个清晨 五十一颗心 装上了雄鹰一样的翅膀
意象+想象+修辞+意境=诗
第一步:抽象 具体。把抽象情感借具体 景物描写。
第二步:平淡 生动。把平淡句子借想象 改成修辞句。
第三步:繁琐 简洁。把多余的词语删掉, 分行并尽量押韵。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有门,不用开开 是我们的,就十分美好
(节选自顾城《门前》)
第一单元任务三 尝试创作 课件(共19张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形式自由,但要有一定的节奏、韵律,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
写作指导
1.确定一个主题,抒发一种情感
创
作
诗 歌
主题和情感是诗歌的生命和诗歌创作的前提。创作诗歌前,一定
的 要明确想要表现的主题和要抒发的感情,如对生命的歌颂、对大自然
①将艾青原诗中象 征苦难的“暴风雨” 等意象,替换为 “晶莹的露 珠”“雾”等,并 以百花覆盖土地表 现伟大祖国的繁荣 昌盛、蒸蒸日上。
写作实践
——即使我死了 也要留下满是蜜的巢②
为什么我的心中常怀敬畏?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③
②艾青诗中的“鸟”悲壮 地献身于苦难的土地,这 里的“蜜蜂”满足地、心 甘情愿地为后世留下财富, 同样有感染力。
锤炼 语言
注意 形式
对长辈的希望:多一点陪伴,多一点鼓励…… 对朋友的祝福:学习进步、心情愉悦、快乐成长…… 对家乡的热爱: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风俗……
选取自己熟悉的事物作为情感表达的支点,发现和 探究具体事物与特定情感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关性 ①直抒胸臆;②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情达意;③二者结合
名师总评 小作者从生活实际出发,畅谈自己的心声,反映
了当今社会父母忙于工作而忽视了陪伴子女成长的社 会现实。小作者能充分把握原作的感情基调,保持了 和前文一致的语言风格,不失为一篇优秀续作。
写作实践
二、好朋友的生日快要到了,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试着写一首诗,把你 的祝福和希望送给他。
提示: 1.想一想,如果你给好朋友送生日贺卡,一般都会写些什么?把你最
的 技
律上,现代诗歌比较自由,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要注意保持
九年级语文课件《任务三-尝试创作》
牛刀小试
下面请大家来创作诗歌,着重注意把握 诗歌的节奏,展示之后相互点评。
示例:
《雪落的时候》
雪落的时候,
静静地,
我在这里回忆,
沉默了那早已渺远的高亢。
淡淡地,
雪落的时候,
浮现那还未斑驳的印记。我在这里转身,
雪落的时候,
慢慢地,
我在这里守望,
品味着这雪花晶莹的清润。
示例: 我认为这首诗,一共三节,每节句数字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示例: 我认为这首诗多次出现相同结构的诗句,
这首诗作者并没有用连贯的语言叙述完整的 事件,但让读者能感受到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充分展现了诗歌语言的省略与跳跃。同时,“那 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以及“恰若青 石的街道向晚”两句,都出现了语序的变化。在 变化的语序中,作者将“开落”“向晚”放在句 末,对事物的特点就展现得更加明了了。
牛刀小试
任务三 尝试创作
第1课时
第2课时
畅谈写诗
第1课时
“我手写我心”,在日常生活中, 很多人都会以文字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感 慨,有没有哪位同学能谈一下如何用诗 歌来表达情志呢?
技法巧点拨
诗歌,是作者情感的抒发。生活中的 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可以触发我们内心 的情感,我们将这种情感用诗的形式呈现 出来,就有了诗的雏形;如果再适当发挥 想象和联想,那便有了诗的味道了。
写作《尝试创作诗歌》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民权县民族学校吕静学习目标:1.尝试创作小诗,借助意象和想象,书写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思。
2.在读、创、赏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究诗歌特点,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一、悟情寻因1.诗配乐,情更浓。
师导入:同学们,从开始学习第一单元,我们就在为下周的诗歌诵读活动做准备了。
有位同学咨询我,他打算诵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让我帮他从三首背景音乐中选出一首,大家也一起参谋参谋吧。
(师播放三段不同风格的音乐各15秒),问,同学们能不能从这简短的试听中帮他推荐一首呢?说出理由。
预设:(第二首)节奏舒缓,曲调哀婉。
师:是的,这首曲子深沉哀婉,充满悲愤之情,符合《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深沉悲愤的情感基调。
其他两首曲子明显不太合适。
同学们,前面我们诵读赏析过第一单元的现代抒情诗,了解到不同的诗歌有不同的感情基调,诵读的时候加上与其感情基调相吻合的背景音乐,诗歌的感染力会更强,更能和大家产生情感共鸣。
师:音乐有渲染烘托情感的效果,不过诗歌情感的根源还在于诗歌本身。
前面课堂上大家已经鉴赏了本单元的6首诗歌,请同学们回忆和概括一下各首诗歌不同的感情基调。
2.人事物,皆含情这不同的感情基调是通过什么传达出来,让我们体会到它的不同的呢?请结合具体诗歌或者诗句说一说。
(学生小讨论)预设示例:(1)有些诗句,用词感情色彩很浓,很明显地把诗人强烈的感情表现出来(比如:《周总理,你在哪里》);(2)还有些诗句,是借助一些形象(具体的人、事、物等)把诗歌的情感传递出来,比如《我爱这土地》,每一个诗句、每一个形象都透露着深沉悲愤。
师:是的,诗歌有时直抒胸臆,有时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书写情志。
比如《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创作于1938年11月,祖国大地正处于深重的苦难之中,诗人笔下的鸟、土地、河流、风……也就不同于我们平常意义上的景物,而是被诗人赋予了独特的情感,来表达在黑暗中对胜利曙光的渴望和奉献一切、死而后已的抗争精神,让我们感受到如此深沉悲愤。
部编版九上公开课 赛课 《读写结合,仿写创作》
雨滴答在嫩柳的鹅黄 雨滴答在灼桃的粉红
物 ——人 雨滴答在甜蜜的心间
实 ——虚
景象 ——情理
酝酿情感,补写诗歌
雨
雨滴答在
;
雨滴答在
;
雨滴答在
。
学以致用 诗文取象
雨滴答在长亭古道
(出自李叔同《送别》)
雨滴答在孤帆远影
(出自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雨滴答在离人心上秋
(出自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相反 联想
阳光……
雨
雨滴答在 雨滴答在 雨滴答在
酝酿情感,补写诗歌
回忆一下你最近的喜怒哀乐,当你 遇到不同事情,有不同心情的时候, 你会分别怎样补写这首小诗呢?
; ; 。
雨
雨滴答在 雨滴答在 雨滴答在
酝酿情感,补写诗歌
雨滴答在枯瘦的老藤
雨滴答在枯黄的落叶
;
跨越时空 雨滴答在枯涸的伤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依情组象
雨声滴答
单元任务三尝试创作 第二课时 读写结合,仿写创作
诗韵萌芽
联想想象,补写诗歌
雨
窗儿外
滴答作响
发挥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 拟人、化无形为有形、融情于 景等手法,就有了诗歌的味道
联想想象,补写诗歌
珍珠帘子、眼泪……
相似
从“远处” 设喻
联想
寻“亲近” 关系
云……
因果 联想
联想
【雨】
相关 雨后春笋、油纸伞…… 联想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诗意驰骋,自由创作
以“雨”为题写一首诗歌。
联想想象
相似联想 相关联想 相反联想 因果联想
融情意象
跨越时空,依情组象 学以致用,诗文取象
第一单元 任务三《尝试创作》课件(共16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朗读你的诗歌,运用某些手法,展示它的韵律美。 用最美的声音朗读它,唤醒它。
走
把自由 还给 鸟 ________
鸟笼
文/非马
鸟笼是关鸟的,但鸟
打开 鸟笼的 门
笼自担负起看守鸟的任务 笼的》那,非天“马起当:,时多就颇年将觉前自新写己颖过同。《时今鸟天
让鸟飞
看置起于来不,自仍由不的免地有位它:的随局时限 。
走 把自由
因要为保把持鸟警关戒进状鸟态笼。, 涉 及 的 绝 不 仅 仅鸟是笼鸟剥与夺鸟了笼鸟本的身自而由, 已也。在”使—对—方1失9 8去9 年自由的过
鸟笼
文/非马
打开鸟笼的 门 让鸟自由飞 出 又飞 入
鸟笼 从此成了 天空 (1995)
一、关注形式
把选段改写成一首现代诗,并为其拟一个题目,体会分行带来的别
样审美趣味。(可以增删词句、调整语序)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
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
一、关注形式
从古体诗到现代诗,诗歌外在形式的变化代表着诗人在表 情达意上的突破和创新。
分行建构是现代诗歌最显著的形式特征。读者可以从中读 出诗的意味、韵致、节律。
打开鸟笼的门,让鸟飞走,把自由还给鸟。
打开鸟笼的门 让鸟飞走 把自由还给鸟
1.给这三句诗再 分行,突出你想 表达的内容; 2.给改好的诗歌 加个合适的题目;
还给 鸟
程中丧失了自己的自由。
笼
1973年发表在台湾《笠诗刊》
再看鸟笼
文/非马
打开 鸟笼的 门 让鸟飞
走
把自由 还给 天 空 (1989年)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 任务三 尝试创作 教案
《写诗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研读诗歌,鼓励学生在模仿借鉴基础上,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引导学生学会用具体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情感。
3、通过诗歌创作,让学生在美的诗情和美的语言中沉潜,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用精炼的语言来表达情感难点:展开联想和想象,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三、教学方法:指导法析例法仿写实践四、教学内容和过程:(一)导入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是情感的音乐,是心灵的舞蹈,被誉为“语言的钻石”。
我国自《诗经》以来,诗歌作品浩若烟海,诗歌文化博大精深。
遨游于诗海,让我们获得无尽的审美体验,令人其乐无穷。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学习写诗歌。
(板题:写诗歌)(二)走近诗歌世界1.出示学生诗歌《朋友》2.思考:你为什么认为它是诗歌?修改稿为什么更好些?体现了诗歌作品的哪些基本要素?3.讨论、交流、明确:初稿,运用分行格式,已有诗的样子,可见分行是诗歌最鲜明的格式特点。
修改稿,用“记忆中的宝石”“岁月中的松柏”这些美的形象,来表现朋友间的快乐悲伤,运用比喻修辞,写快乐如宝石般美好珍贵,而松柏也见证了友谊的深厚真挚,作品诗味比第一首更浓。
(板书:分行——格式鲜明)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些情感用文字分行写出来,就有诗的模样了。
那么诗歌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裁,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呢?(三)掌握诗歌特点出示:诗是一种有意象意境,能引起读者想象,唤起情感共鸣,带给读者强烈的审美体验,且具有音乐韵律美的文学体裁。
特点:1.感情充沛 2.意象鲜明 3.想象奇特4.修辞恰当5.韵律和谐(学生朗读,感知思考)明确:这些是诗歌的突出特点,也是诗歌最基本的要素,所以,我们初学者就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学习写诗歌的技巧。
(板书:感情意象想象修辞韵律)(四)学习写诗技巧※技法指导1.感情充沛,达到真挚感人。
出示:(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统编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任务三 尝试创作
我摇了摇头, 爸爸, 我什么都不要, 我只想让您变成我的朋友!
和我一起下棋, 和我一起郊游, …………
二、好朋友的生日快要到了,你想对他说 些什么呢?试着写一首诗,把你的祝福和希望 送给他。
三、参照本单元学过的任意一首诗,自己 仿作一首。如模仿《我爱这土地》《乡愁》, 创作一首同题诗歌;模仿《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看》,以《你是______》或《我看》为题, 创作一首表达形式相近的诗歌。
2.模仿课文的句式,发挥联想和想象,借助 一些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诗歌堪称中国几千年文化宝塔上璀璨的明珠, 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等美誉。
学生写现代诗要注意以下一些技法:
1.写诗要酝酿感情
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或诗句能打动人, 首先在于它的感情。生活中的人、事、物,都 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融入诗句中, 诗作就有了灵魂。
后来啊,
乡愁是一部小小的手机,⑤
我在这头,
⑤选取“手机”
母亲在那头。
寄托乡愁,具有现 代特色。
而现在,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中秋月,⑥
我在这头,
⑥选取“中秋月”
故乡在那头。
寄托乡愁,既有意 境,又体现了游子
的思乡之情。
总评:
这篇习作以余光中《乡愁》作为仿写对象,选 取“睡梦”“信笺”“手机”“中秋月”等意象作 为情感承载物,抒发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意象选取典型、恰当。结构上,作品仿写诗歌,整 个诗歌分四小节,按照时间顺序,条理清晰。语言 上,作品保留了原诗的部分语言,创新了关键词句, 整首诗歌语言凝练,又有原诗歌的韵味。
文题二例文:
①运用比喻的修
请原谅我的一路沉默, 辞手法,“祝福”
我只想把祝福修剪成
【统编版】初中九年级上册《任务三 尝试创作》优课教案
【统编版】初中九年级上册《任务三尝试创作》优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任务三尝试创作》是统编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本节课通过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文学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并尝试自己进行创作。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但是,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往往存在思路不清晰、表达不准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掌握创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学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
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文学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如何将课文中的创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创作实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创作技巧。
2.任务驱动法:通过布置具体的创作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经验。
六. 教学准备1.课文:《任务三尝试创作》2.相关资料:文学创作的技巧和方法的相关论文和书籍。
3.创作任务:布置具体的创作任务,如写一篇短篇小说或诗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思考文学作品是如何创作的。
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任务三尝试创作》。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文学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例如: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等。
3.操练(15分钟)教师布置具体的创作任务,如写一篇短篇小说或诗歌。
学生根据课文中所学的创作技巧进行创作实践。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经验。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创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任务三:《尝试创作》核心素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质教学资源(统编版)
《任务三尝试创作》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借助诗歌精炼的语言来抒发真情实感。
2.思维发展与提升:以本单元诗歌为例,学习写诗的技巧,在仿写的基础上有个性的表达。
3.审美鉴赏与创造: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悠远意境。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生能够在诗歌的创作中培养审美情趣,提升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渝中系列影像,选择恰当物象表达情感,根据情感凝练意象。
教学难点:学习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技巧,训练有诗味的陌生化表达。
三、教学设想《尝试创作(现代诗)》出自统编教材九上一单元。
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尝试进行诗歌创作是任务三,要求在完成“任务一”的“自主欣赏”和“任务二”的“自由朗诵”之后,以写作的方式反馈和训练学生对诗歌艺术的领悟和运用。
在本单元教学时,在“任务一”的“自主欣赏”时,打破惯常的单篇阅读组织形式,将单元内容进行重组。
以群文阅读方式,聚焦于“意象的凝练”与“语言的陌生化”两个方向,我以“我们的土地”组织前三课,以“语言的陌生化”组织后两课,获得诗歌写作时“凝练意象”和“语言陌生化”这两个核心技能的程序性写作知识。
四、教学方法:1.情景共鸣法诗歌是表达情感的艺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播放自制的,具有浓郁渝中特色的“音·像·言”影像,冲击学生感觉系统以产生强烈的主观感受。
2.经典示范法精心研究课本中“凝练意象”和“语言陌生化”的写作程序性知识,并以经典文本示范学生模仿“凝练意象”和“语言陌生化”。
3.下水共生法以教师下水的“主观感受”“意象凝练”“语言陌生化”系列文本作为学生过程写作的示范,与学生写作形成共生。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唐朝诗人贾岛很注意词句的锤炼。
有一天,他骑驴走路时,忽然想起两句诗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他先是想用“推”字,改成“敲”字后,觉得“推”字也不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三尝试创作
文题一:
下面是一位同学还没有写完的诗作,请续写完成这首诗。
礼物
十四岁生日那天,
您问我想得到什么礼物,
是一架望远镜,
还是一个崭新的足球?
我摇了摇头,
爸爸,
我什么都不要,
我只想让您变成我的朋友!
和我一起下棋,
和我一起郊游,
文题二:
好朋友的生日快要到了,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试着写一首诗,把你的祝福和希望送给他。
文题三:
参照本单元学过的任意一首诗,自己仿作一首。
如模仿《我爱这土地》《乡愁》,创作一首同题诗歌;模仿《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以《你是》或《我看》为题,创作一首表达形式相近的诗歌。
文题一:
续写诗要与原诗在语意上相互联系,表达共同的中心,形成和谐的语境。
要在揣摩并把握住句子句式的基本特点之后,去模仿、续写、创造。
诗歌前半部分写爸爸对孩子生日礼物需求的设想,后半部分写孩子对爸爸的期待,表达了孩子对父爱的强烈渴望,体现了父母与孩子
之间的隔阂。
父母只想到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却没有意识到孩子需要的是陪伴,是交流,是沟通。
从这个主题出发,揣摩构思,把爸爸物质的给予具体化,孩子的精神需求形象化,让二者形成鲜明对比,以深化主题。
同时,注意保持与原诗歌形式风格的一致,某些句子中的词语需重复使用。
文题二:
以诗的形式表达对朋友生日的祝福,既要符合诗歌的特点——形象、凝练,又要传达祝福,可以是身体健康方面的,也可以是学习方面的,还可以是友谊方面或理想追求等。
为使诗歌形象可感,可借用具体事物的形象,如以青松、红梅、大海、高山、天空、太阳、雄鹰等作比,
还可使用对比、夸张、对偶等手法,既赋予诗歌内容以丰富性,又增强诗歌的音乐美。
文题三:
仿作诗歌,要注意情感和形式的要求。
模仿《我爱这土地》,肯定要表达对土地、祖国的热爱;模仿《乡愁》,肯定要表达对家乡或对祖国的热爱与思念。
写作时注意情感抒发的方式,可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如模仿《我爱这土地》,可描绘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农村的美丽面貌、中国梦的美好蓝图等,还可直抒胸臆。
模仿《乡愁》,可回忆自己的生活,想想那些触动你的人和事,以及你当时的情感,还可展开想象。
以《你是》或《我看》为题,创作表达形式相近的诗歌。
首先,应体会《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的表达形式,注意课文的句式;其次,题目不全的需将题目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表达主体,最好选择有可说性的具体形象,这样容易融入自己的情感,有话可说,例如《你是山间的清泉》《你是天空的雄鹰》《你是三春晖》《你是燃烧的红烛》等。
想好歌颂
的对象,再展开联想、想象,结合事物的特点,融入自己的情感。
如要写“母亲”,想想由母亲的特质可以联想到什么具体形象,如从母亲的勤劳想到老黄牛,从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和付出联想到阳光、雨露、蜡烛等。
众所周知,诗歌是用来抒情的。
写作诗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主要根据节奏分行。
续写诗歌的基本原则
(1)续写部分必须保持与原文的同一性。
所谓“同一”,就是主题的同一,人物的同一,线索的同一,语言风格的同一。
主题的同一,就是在续写时紧扣原诗的主旨,使主题得以深化和升华;不得脱离原主题而另起炉灶。
人物的同一,就是不得违背人物性格发展的规律性。
线索的同一,就是要遵循原诗明示或暗示的线索。
语言风格的同一,就是要保持与原诗一样的语言风格。
(2)续写部分与原文有机结合,保证诗歌的完整性。
即所续之内容与所给之内容结合在一起,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衔接处要自然、贴切。
前后要互相照应,结构上不残缺。
以上原则告诉我们,续写既是开放的,又是封闭的。
说它开放,是指续写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说它封闭,是说续写必须遵循原诗的主题、线索等。
它们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读懂、读透原诗是续写最关键的一环。
文题一:
例文简析
然而您看着我,
叹口气说您太忙。
十五岁生日那天
您问我想得到什么礼
物,
是一副精美的象棋, 还是请同学来次聚餐?
我又摇了摇头,
爸爸,
我什么都不要,
我只想让您变成我的朋友!
和我一起弹琴,
和我一起散步,
如果这些做不到,
我只求您牵牵我的手。
您问我为什么,
我哭了,
爸爸,
陪伴就是最好的礼物! →紧承原诗,同时照应下文孩子的再一次失望→承接十四岁写起,衔接自然
→爸爸依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依然把物质作为礼物
→简单的重复,“又”体现了孩子的失落、失望→孩子降低要求,心酸无奈
→点明中心,主题升华
【名师点评】
续写诗歌部分与原诗保持了同一性。
紧扣原诗的主旨,联想爸爸对孩子生日礼物需求的物质给予,设想孩子对爸爸的精神期待,延续原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表达孩子对父爱、陪伴交流的强烈渴望。
以时间设置情节,前后照应,保证诗歌的完整性,最后孩子的无奈呼唤,使主题得以深化和升华。
文题二:
例文简析
生日祝福
曾经心情是比黑夜还
黑的暗
你穿一身温柔的蓝
从远方而来
静静唱起歌
努力让声音不颤
我的笑才越来越灿烂
在今夜,子夜零点
拾万点诗句,截万点鸟鸣
在远方感念祝福
有一种幸福叫有你相伴
有一种快乐叫无话不谈
有一种情谊在天地之间
有一种祝福纵有万水千山
幸福不变淡
快乐永远→写朋友对自己的帮助
→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感激与祝福
【名师点评】
这首诗先交代朋友对自己的帮助,再写自己对朋友的感激与祝福,层次分明,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手法多样,对比、对偶、排比的运用为诗歌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