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合集下载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教案3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教案3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教案【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考试说明】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

这里“文言虚词”的概念沿用传统提法。

“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

【命题细目】所谓“用法”,包括弄清(1)虚词的词性.(2)语法作用.(3)与现代汉语的对应关系。

我们可从两个角度把握考纲要求:一,是“常见”.明确了考查的范围,江苏2009年《考试说明》列举了1 5个虚词,这是高考的主要考查内容;二是“在文中的用法”,强调“在文中”.主要是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分析虚词用法的能力,而不是要求对虚词用法进行单纯记忆。

因此应对文言虚词考查.不能仅靠死记硬背,而是应当通过阅读实践.把虚词放到语境中去把握。

综观高考文言虚词考题.呈现以下一些走向。

1.考查的方式,最常用的是比较.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题干要求判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的异同,有时也可以在题干中给出示例.要求寻找与示例用法相同的选项。

题型设置上多为四个选一。

因为虚词运用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这样设题可以降低难度.把重点放在语境分析与实际运用上,并且可以考查同一虚词的多种用法。

2.考查的范围.均严格遵循当年考纲规定.同时对极其常见的虚词作多次重复的考查.如“以”“因”等字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就很高。

3.考查的数量.不同年份考查的虚词个数不同,有时集中辨析一个,有时比较多个虚词。

4.考查的角度.要求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解题,即解释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和语法功能,包括词性和成分。

5.与文言实词考查分分合合。

2004至2006三年兼考实词和虚词,2007至2008两年则没有直接考虚词。

2009年则打了一个滑边球,即“率”字貌似实词,实乃虚词。

根据现在高考试卷结构安排.文言实词和虚词不可能同时考查。

江苏卷最近两三年未单独设题,却放在句子翻译中考查。

6.紧扣教材。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放在倒装的动(介)词宾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 的标志。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
4、放在倒装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 标志。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屈原》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 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 人之于国也》
四、通“呵”,喝问。 1、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呵问他是谁) 五、当复音虚词。 (1)“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 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 么”。 1、以五十步笑 百步,则何如? 《寡人》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 (2)“无何”可译为“不久”“没多久”。 1、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 悦,免成役。《促织》 (3)“何乃”译为“怎能”。 1、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
练习:
1、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信》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
3、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已。《烛》 5、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
6、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勾》
练习: 7、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齐》
“其”的用法: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 “他的”,“它的”。 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 应译为“他”“它”。 1、秦王恐其破璧。《廉颇》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 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1、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 褒》 2、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不若 燕后。《触》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补充说明:虚词1.代词,代词是代替名词的一种词类。

大多数代词具有名词和形容词的功能。

2.连词,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

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等关系。

3.介词,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

4.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的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的词语。

5.助词,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

分结构助词、时态助词、比况助词、语气助词等6.叹词,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

2010高考语文专题15: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练习专题突破通练【专题综练】(一)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C.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 大王来何操?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C.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D. 徐公何能及君也?何以战?A.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儿寒乎?欲食乎?技盖至此乎?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5.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古代是两个单音词,现在变为一个双音词,解释时要当 两个词来理解,如:“于是”、“所以”、“可以”等。 (注:18 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见配套资料《制胜锦
囊》)
1.语法切入法
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如: ①先妣抚之甚厚。(《项脊轩志》)
“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 代“妪”,可译为“她”。
为介词,译为“用”、 拿”, 何以济”即“以何济”;第二个“以” “ 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D 项中两个“乃”字都是副词, 译为“竟然”。A、B、C 三项中的虚词从意义到用法均不同,正 确答案为 D。 【参考答案】D
3.(2010 年广东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语境是交代写文章的目的——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够 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 焉”即“能够看到它”。
③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焉”用在疑问句中,表责备的语气,由此可推断“焉”
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
6.词语替代法 答题时先判断该虚词在两句中你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 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看看替代后文意 是否通顺、恰当,如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如:
专题十五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 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考纲内容
考纲阐释
“ 常见文言虚词 ” , 以考纲列出的
考点分布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 理解常见 文言虚词 在文中的 意义和用 法 焉、也、以、因、于、与、则、者、 之”18 个常见文言虚词为重点。对常见文言虚词 用法的理解,是指对阅读材料中出现的文 言虚词能根据上下文语境准确把握其用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考点阐释】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其中常见文言虚词,是以考纲列举的18个文言虚词为重点: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在文中的用法,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的能力。

文言虚词数量虽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

考查这些虚词,不要求刻板的记忆,只考查考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理解并分辨出其不同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考点梳理】例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不敢引疾B.御制诗以纪其事臣乃敢上壁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四海好学能文者D.去而人爱思之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临清流而赋诗【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A项中乃均解释为才;B项中第一句以解释为来,表目的,第二句以表示顺承关系;C项第一句中的者表示人,第二句中者为助词,和后句中的也构成判断语气;D项第一句而表示折关系,第二句而表示顺承关系。

【答案】A例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伟即变前狱,至四五,卒之付御史决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以讽谏A.且则所B.以于因C.且则因D.以于所【解析】本题采用6个虚词选词填空的方式进行考查。

处说的是王尧臣为避嫌疑就将刘敞列为第二名。

以,介词,表原因,合乎句意;且不合适。

处是说范伟在刘敞被召还之后翻供的次数至四五次之多,用介词于,组合为至于,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则,连词与副词用法均不通。

处说刘敞侍奉英宗讲读时引经据典来讽谏,虽然因与所都有凭借的意思,但句中凭借的内容在前、行为目的在后,用因字更为恰当;所凭借的内容大都在后。

【答案】B从历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来看,命题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在第卷中进行考查。

近几年来一直采用比较的方式,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其特点是将8个句子分为四组,要求考生比较,判断每组两句中虚词用法的异同,其中每组的第二个语句一般出自教材相关的篇目。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13个常见虚词:“之、而、以、其、为、于、乃、且、则、者、焉、虽、然”。

一、之1、用作代词(1)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

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例句:1、问所从来,俱答之。

《桃花源记》——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2、操蛇之神闻之。

《愚公移山》——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3、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5、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代人。

他,指曹刿。

)5、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代人。

他,指吴广。

)6、肉食者谋之。

(代这件事。

)7、默而识之。

(代学习所得。

)8、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指代前面的“骨头”)9、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指代前面的狼。

)10、渔人甚异之。

(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闻之,欣然规往。

(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11、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

(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1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代千里马)1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代乐趣)14、环而攻之而不胜。

(代城)15、属予作文以记之。

(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16、下视其辙,登軾而望之。

(代齐军)17、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2、用作助词①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

例句: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5、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例句: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4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6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隐性考点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主要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课标全国卷不直接命题考查,但放在翻译题中间接考查。

“常见文言虚词”,即《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的考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要求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应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其二,主要指虚词在句中的意义与语法功能,如词性、语法作用等。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

在高考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连词、介词、副词、助词、代词的用法。

一、摆正文言虚词的“个关系”文言虚词题得分率一直很低,从2016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正确率整体上还未达到百分之六十。

为使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摆正四个关系。

(一)用法与意义的关系比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考生多注重意义,而不注重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

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缘“用法”而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作答。

高考试卷中虚词题“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选项,就是最好的例证。

虽然题干有“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但题眼基本都设在“用法”的异同上,解题进展到“用法”层次,正确答案就已基本明了,无须再在表述不一的“意义”上耗时费神。

(二)常见与特殊的关系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虚词用法都是“常见”用法,基本没有触及词典中列举的冷僻的“特殊”用法。

因此,在掌握文言虚词用法时,应该着力于“常见”用法,理清主干知识,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

无论是从浅易文言文的阅读实际来看,还是从高考试卷的考查实际来看,考生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都应该紧紧围绕“常见”用法,切不可“漫天撒网”,更不可“舍本逐末”。

(三)寻同与析异的关系近年来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采用的都是“比较异同”题型,而且命题者所设计的“意义和用法不同”选项都具有“同中有异”的特点,探究其具体情况,大致有以下两种类型:句位相同,词性不同;词性相同,作用不同。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8.动词,到; 补充音 节,无义
18.与
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1.介词,跟、和、同 2.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2.连词,和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3.连词,和 4.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4.介词,和 5.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 5.动词,给 志! 6.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6.动词,结交、亲附 7.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7.动词,赞许 8.蹇叔之子与师。 8.动词,参加 9.然则废衅钟与? 9.通“欤” 10.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10.和„„相比
1.而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吾尝跂而望矣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剑阁峥嵘而崔嵬 5.余闻而愈悲 6.扣弦而歌之 7.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8.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 威之所劫 9.若欲死而父,即前斗 1.连词,表假设 2.连词,表修饰 3.连词,表递进 4.连词,表并列 5.连词,表承接 6.连词,表修饰 7.连词,表假设 8.连词,表转折 9.代词,你的
14.因
1.于今会无因 2.蒙故业,因遗策。 1.名词,理由、原因、机会 2.动词,沿袭、施加 3.副词,于是、就 4.凭借 5.趁机
3.相如因持璧却立。
4.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5.因击沛公于坐。
6.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通过、经由
7.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7.由于
15.则
1.欲速则不达。 2.入则孝,出则悌。 1.表转折,却、反而 2.表并列,就„就„
②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 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 “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东山》) ③“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 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④噫吁嚱,危乎高哉! (李白《蜀道难》) ④“乎”和“哉”处于对应位臵,由“哉”是表感叹的语 气助词,可推断“乎”与“哉”同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因、于、与、则、者、之)十二、因(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译文:无不是就着材料原来的形状模拟各种事物的形象。

②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译文:所以凡是要做事就一定要遵循法令制度来行动,改革制度的人要根据时势而变通!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译文:善于打战的人会根据形势把战争朝着有利的方向引导。

④我欲因之梦吴越。

《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文: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2.依靠,凭借。

①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屈原列传》)译文:又凭借丰厚的钱财贿赂(在怀王手下)当权的大臣靳尚。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译文:依靠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

3.表条件,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鸿门宴》)译文:不如趁此机会好好地对待他。

②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译文:顺着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译文:秦国趁着胜利的机会,宰割天下的土地,分裂各国的河山。

4.表方法。

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通过宾客到蔺相如门前谢罪。

(二)连词1.表原因。

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译文:由于(因为)建造玉清宫,砍伐山中的树木,获得建造的材料,砍伐地方(面积),人人都见得到。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谏太宗十思书》)译: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赏罚不当。

(二)副词。

表承接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

(《赤壁之战》)译文:于是拔刀砍断面前放奏章的桌子。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

③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

(《段太尉逸事状》)译文:(太尉)于是开导他们说:“郭尚书难道亏待你们了吗?④因招樊哙出(《鸿门宴》)译文:于是招樊哙出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考纲阐释考点分布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B级(识记)文言虚词考查的范围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要求能既够辨别词性(用法),又能够理解其意义。

(1)代词,代词是代替名词的一种词类。

大多数代词具有名词和形容词的功能。

(2)连词,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

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等关系。

(3)介词,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

(4)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的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的词语。

(5)助词,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

分结构助词、时态助词、比况助词、语气助词等(6)叹词,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

【考点透析】(一)文言虚词的分类1.代词(1)人称代词①第一人称吾、予、余、我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项脊轩志》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段太尉逸事状》余于仆碑,又以悲乎古书之不存。

《游褒禅山记》②第二人称女、汝、若、尔、而、乃、子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女通“汝”)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

《晏子治东阿》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而通“尔”)③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师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六国论》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孔雀东南飞》④复数属、辈、侪、类、徒若属且皆为所虏。

《鸿门宴》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柳敬亭传》(2)指示代词①近指代词是、此、斯、兹、之、然这、这个、这里、这样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赤壁赋》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②远指代词彼、夫、其那、那个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高中语文特级教师资料《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高中语文特级教师资料《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 【解析】 要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除掌握词语的常见意义外,还要结合词语 所处语境作具体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加 点词语的释义代入原句,注意不可滥用今 天的释义解释文言实词。 “ 略 ” 在句中应 取“大致的、主要的”之意。 • 【答案】 D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 一组是( ) 不可言者 事有可行而 . A. 留意也 圣人之所独见而 .
• (2) 要注意“在文中的用法”这一要求,这 是指能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 有懂得并加以解释的能力,而决不要考生 凭空地去历数那些虚词的几种用法,在领 悟其精髓的基础上去延伸丰富其用法,而 不是机械记忆和硬套。 • (3) 除常见虚词外,还有一些特殊虚词也是 考查的重点,如:“相、见、某、是、如、 或”等,它们是实词和虚词兼具的多义词。 • (4) 常见的题型有:①选择文言虚词填空;
• ⑨比及:“比”作介词,表示到达的时间 或处所。可译为“等”、“等到”等。 “比及”或“比至”连用时,可译为“等 到了„„”等。
【例】
(2011 年高考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事有可行而 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为而难 . 成者, 有难成而易败 者。 此四策者, 圣人之所独见而 留意也。 . . 讠屈①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 周公有杀弟之累,齐桓有争国之名;然而周公以义补缺,桓 公以功灭丑,而皆为贤。今以人之小过掩其大美,则天下无 圣王贤相矣。故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喉中有病, 无害于息,不可凿也。河上 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以为易 也。 .

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犹以为平。昔者,曹 子为 鲁将兵,三战不胜,亡地千里。使 曹子计不顾后,足不 . . 旋踵,刎颈于阵中,则终身为 破军擒将矣。然而曹子不羞其 . 败,耻死而无功。柯之盟,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 所亡,一朝而反 之,勇闻于天下,功立于鲁国。管仲辅公子 . 纠而不能遂,不可谓智;遁逃奔走,不死其难,不可谓勇; 束缚桎梏,不讳其耻,不可谓贞。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 人君弗臣 。 然而管仲免于缧绁之中, 立齐国之政, 九合诸侯, . 一匡天下。使 管仲出死捐躯,不顾后图,岂有此霸功哉! .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文言文阅读的重要考点。

其中,“文中的”这一限制条件表明,中考主要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综观近几年中考试题可知,从总体上来看,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应用。

题型上一般为客观选择题,要求考生辨析加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或正确与否。

题干多表述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是”。

形式一般为“四组八句”,多是从文言语段和教材中各选取一个句子组成一个选项。

除这种形式外,也有“四组八句”都选自所给文言语段的情况。

虽然文言虚词的意义较多,用法灵活,但是考生如果能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寻求规律,抓住重点和难点,形成一定的推断技巧,就能正确答题。

另外,考生要立足教材,结合经典例句,进行归纳整理,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吾妻之.美我者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受任于.败军之际C.夫.君子之行夫.战,勇气也D.俭以.养德不以.物喜【答案】C【解析】C项,二者是“句首语气词”;A项,结构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B项,给/在;D项,用来/因为。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如……”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返回

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1.介词,跟、和、同 2.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2.连词,和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3.连词,和 4.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4.介词,和 5.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 5.动词,给 志! 6.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6.动词,结交、亲附 7.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7.动词,赞许 8.蹇叔之子与师。 8.动词,参加 9.然则废衅钟与? 9.通“欤” 10.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10.和„„相比
【孰与】【与……孰】 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
谏》)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
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
⑵、当作“参加”时读yù,“蹇叔之子与师” 《殽之战》; ⑶、其它都读上声。
(一)介词 (三)动词 (五)固定 (二)连词 (四)通假 (六)例题
返回

难点:与连接的前后两项同为人名或人称代词时,“与” 究竟是连词,还是介词,较难辨别。例句: ①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祭十二郎文》) ②姜维与邓艾争险,不克。(《三国志·邓艾传》)

(1)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肴之战》) (2)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 意义和用法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主讲人:张友彬
一【而】 ěr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或“并且” 。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可是”“然而”。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7.表示因果关系, 8.表示目的关系, (二)用作代词,通“尔”,第二人称,译为"你的"; 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三)复音虚词 1.【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 “罢了”。 2.【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 意思。 3.【既而】不久,一会儿。
十六【则】zé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 “就”“便”“原来 是”“已经是” 2.表示假设关系, “如果”“那么”“假 设” 3.表示并列关系, “就” 4.表示转折关系, “可是”“却” (二)副词,用在判断句中,加强判断语气。 可译为“就是”
十七【者】zhě
助词 1.“……的(人、事、情况)” 2.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往往构 成判断句 3.放在时间词后面,起补足音节的作用 4.放在数词后面,可译为“个”“样” 5.放在后置的定语之后,相当于“的”
十一【也】yě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三)复音虚词 1、【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 感叹或反诘之意。 2、【也欤】表示感叹,相当于“啊”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考点透视]高考大纲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从1997年的42个,降至2003年以来的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难度不大,立足于“常见”,着眼于辨析和判断“在文中”的用法。

从近年高考命题来看,对虚词的考查在题型上一般比较稳定,其命题特点主要是:1.采用分组的方式,4组共考查虚词数为4个,题量较充足。

2.每组两句,着重考查1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题目的要求往往是: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组。

3.在考查虚词的同时,并不回避虚词的实词义项。

4.所考查虚词可能并不局限于考试说明中所列的范围。

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

[虚词概说]文言文中的词语大体上与现代汉语相似,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部分,“实词主其义,虚词通其气”。

在文句中,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主要起通语法表语气的作用。

与文言实词相比,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乃至分属好几类词。

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文章中会多次出现。

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

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

迄今只有少数虚词在白话文的某些特定语句里继续使用,其余大多数已经不用,或者被另一个说法代替,或者虽仍在使用,但是意义变了。

[备考指津]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

要想准确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除了熟练掌握上述18个常见虚词的多种义项外,还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教师)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教师)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江苏卷2014年直接设题考查,2015年则变为不直接命题,但放在翻译题中间接考查。

“常见文言虚词”,即《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的考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要求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应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其二,主要指虚词在句中的意义与语法功能,如词性、语法作用等。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

在高考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连词、介词、副词、助词、代词的用法。

一、摆正文言虚词的四个关系文言虚词题得分率一直很低,从2015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正确率整体上还未达到百分之六十。

为使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必须摆正“四个关系”。

(一)用法与意义的关系比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考生多注重意义,而不注重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

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缘“用法”而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作答。

高考试卷中虚词题“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选项,就是最好的例证。

虽然题干有“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但题眼基本都设在“用法”的异同上,解题进展到“用法”层次,正确答案就已基本明了,无须再在表述不一的“意义”上耗时费神。

(二)常见与特殊的关系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虚词用法都是“常见”用法,基本没有触及词典中列举的冷僻的“特殊”用法。

因此,在掌握文言虚词用法时,应该着力于“常见”用法,理清主干知识,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

无论是从浅易文言文的阅读实际来看,还是从高考试卷的考查实际来看,考生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都应该紧紧围绕“常见”用法,切不可“满天撒网”,更不可“舍本逐末”。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若、所、为、焉、也、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若、所、为、焉、也、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若、所、为、焉、也、以)七、若ruò(一)连词(1)表另提一事。

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齐桓晋文之事》)至于一般老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也就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

(2)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①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译文:今天如果休了她我就以后终身不再娶了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么敢拿(灭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译文: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他面北朝拜称臣呢!④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赤壁之战》)译文:如果能占为已有,这是开创帝王之业的凭借。

(3)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带领一万人或者一个郡投降的,封为万户侯)(4)和,与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希望斩取吴王和吴国将军的头,以替父亲报仇。

(二)代词1. 第二人称。

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你们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译文:你进去上前去祝寿,祝贺完毕之后,请求舞剑②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译文: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译文: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④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你的)译文: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也。

译文: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象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②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hú sù,若无罪而就死地。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何、乎、乃、其、且)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何、乎、乃、其、且)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何、乎、乃、其、且)一、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又”、“和”、“与”或不译。

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2.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接着”、“就”、“才”或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

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4.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③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译文:声音并没有变大,可是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④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A组]解释考纲规定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臵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A.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解析】A.连词,表示目的关系,译为“为了、为的是,来”;B.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C.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D.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答案】 D2.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刘)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某所,而.母立于兹。

D.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解析】A.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B.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C.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D.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

【答案】 D3.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A.吏呼一何.怒。

B.大王来何.操?C.豫州今欲何.至?D.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解析】A.副词,表程度深,“多么”;B.疑问代词,“什么”;C.疑问代词,“哪里”;D.疑问副词,“为什么”。

【答案】 B4.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吾尝疑乎.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C.儿寒乎.?欲食乎?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解析】A.介词,相当于“于”“对”,表示对象;B.助词,用于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C.语气助词,表示疑问,相当于“吗”;D.用作介词,相当于“于”“比”,表示比较。

【答案】 A5.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A.臣乃.敢上璧。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D.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解析】A.副词,表承接,“才”;B.代词,表第二人称,“你的”;C.表示范围的限定,相当于“仅仅”“只”;D.副词,表判断,相当于“是”“原来是”。

【答案】 D6.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A.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B.其.皆出于此乎?C.其.孰能讥之乎?D.则或咎其.欲出者。

【解析】A.语气副词,表婉商语气,“还是”;B.语气副词,表揣度,“大概”;C.语气副词,“岂,难道”;D.指示代词,表远指,“那、那个、那些”。

【答案】 D7.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A.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其.若是,孰能御之?C.秦王恐其.破璧。

D.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解析】A.代词,表第三人称,“他的”;B.副词,表假设,“如果”;C.代词,表第三人称,可译为“他”;D.代词,表第一人称,指自己。

【答案】 C8.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不出,火且.尽。

A.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B.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且.何谓阁子也?【解析】A.副词,“姑且,暂且”;B.副词,“将要”;C.连词,表让步,“尚且”;D.句首语气词,“还有”“再说”,表示另提一事或进一层。

【答案】 B9.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更若役,复若.赋。

A.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B.吾儿,久不见若.影。

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D.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解析】A.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B.做定语,表领属,“你的”;C.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D.代词,“这样”“如此”。

【答案】 B10.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某所.,而母立于兹。

A.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B.居清明门外,有宅四所.。

C.行将为人所.并。

D.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解析】A.助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人或事物;B.量词,多用来计算建筑物;C.助词,和前面的“为”字配合使用,表示被动;D.名词,地方。

【答案】 D11.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B.谁为.大王为此计者?C.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解析】A.动词,可翻译为“是”;B.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C.介词,“被”;D.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答案】 B12.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A.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B.谁为大王为.此计者?C.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解析】A.动词,可译为“作为”;B.动词,可译为“出”;C.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生时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D.语气词,用于句尾,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答案】 D13.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未知生,焉.知死?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杀鸡焉.用宰牛刀?C.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D.然力足以至焉.。

【解析】A.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B.疑问代词,“哪里”“怎么”;C.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D.代词,相当于“之”,表处所。

【答案】 B14.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D.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解析】A.助词,表判断和肯定;B.用在句中,表示语气的停顿;C.语气助词,用于句尾,表示感叹;D.语气助词,用于疑问句尾加强疑问语气。

【答案】 D15.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A.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B.余船以.次俱进。

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D.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解析】A.连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来”;B.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法或方式,“按照”;C.介词,“因”;D.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率领”“带领”。

【答案】 C16.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以.勇气闻于诸侯。

A.以.乱易整,不武。

B.鲜能以.名节自立。

C.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D.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解析】A.介词,“用”;B.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凭”;C.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D.介词,表示“在”。

【答案】 B17.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A.因.求假暂归。

B.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C.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解析】A.连词,“于是”,“就”;B.介词,“依”,“随着”,“就着”;C.介词,“经由、通过”;D.介词,“凭借”。

【答案】 D18.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而耻学于.师。

【解析】①介词,“从”;②介词,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对、对于”;③介词,表比较,“比”;④介词,“向”。

【答案】 B19.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A.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B.故燕王欲结于.君。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业精于勤、荒于.嬉。

【解析】A.介词,在;B.介词,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与、跟、同”;C.介词,表示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相当于“被”;D. 介词,由于。

【答案】 C20.选出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句()例句: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A.竖子不足与.谋!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 吾与.点也。

D.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解析】A.介词,“和”、“同”;B.连词,“和”、“同”;C.动词,“赞许”、“同意”;D.“等待”。

【答案】 A21.选出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句()例句: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A.吾王庶几无疾病与.!B.失其所与.,不知。

C.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D.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解析】A.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B.动词,“亲附,亲近”;C.动词,“给予”“给”;D.介词,“替”“给”。

【答案】 C22.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入则.孝,出则弟。

A.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C.以身作则.。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解析】A.连词,表假设,“如果”;B.连词,表并列,也可翻译为“就”;C.名词,准则,法则;D.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答案】 B23.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C.欲速则.不达。

D.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解析】A.连词,表假设,“那么”;B.连词,表承接,“就”;C. 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却”“然而”“反倒”;D.动词,可译作“效法”。

【答案】 B24.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B.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C.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D.陈胜者.,阳城人也。

【解析】A.代词,用于形容词后面,“……的人”;B.代词,用在数词后面,指代事物;C.助词,用于时间词后,表示“……时候”;D.助词,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或原因。

【答案】 D25.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作《师说》以贻之.。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人非生而知之.者。

【解析】A.代词,表第三人称,“他”,指李蟠;B.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D.代词,“事理、道理”。

【答案】 B26.选出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句()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顷之.,烟炎张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