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 《小猴子下山》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2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教案名称: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读、会写课文《小猴子下山》。
2.能正确理解并朗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喜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并记忆课文《小猴子下山》。
2.正确朗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小猴子下山》的录音或MP3文件。
2.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或幻灯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而愉快的问候。
2.教师出示一张描绘大自然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展开对话,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教师播放录音或MP3文件,学生跟读课文《小猴子下山》。
2.教师边播放边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语调。
3.学生跟读完成后,教师进行适当的词汇解释和句子理解。
三、理解课文(10分钟)1.教师出示图片或幻灯片,展示课文中的关键情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学生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3.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巩固运用(1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讨论并答题。
2.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讨论。
3.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教师出示相关图片或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并谈论图片中的内容,拓展关于大自然的知识。
2.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保护环境的小组活动,如种树、垃圾分类等。
3.教师进行总结讲解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
六、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记住课文内容。
2.教师缺少之处进行检讨和提高。
七、课后作业(5分钟)1.要求学生认真背诵课文《小猴子下山》。
2.要求学生总结一到两句关于保护环境的口号或格言。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听、读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课文《小猴子下山》,并通过相关的图片或幻灯片拓展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知识。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优秀15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优秀15篇)《小猴子下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
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
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动词。
2.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
3.由故事得到一定的启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像小猴子那样犯些错做些傻事,而事后难过后悔是无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天的教训为基础,用积极的心态展望明天。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
并能从中得到启示教学准备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1.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2.板书课题,提醒注意“猴”的书写。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出示单字。
先自己读一读,交流识字方法,再加上动作读。
2.给生字找朋友。
同桌轮流读词语,同桌展示,再小队开火车读。
3.小西瓜出题。
加上动作抢读出现的生字,再全班齐读。
三、整体读文,明确路线1.接读全文。
师:小猴子下山来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咱们请几位小朋友来接读这个故事吧。
(接读课文)2.练说量词。
学生回答后,一次出现经过地点的图片。
练习填空: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小兔子。
四、师生协作,自主学习。
1.一起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分析词语“掰”、“扛”及“又大又多”,指导朗读。
(2)这段写了哪些内容?明确:先写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再写它看见了什么,最后写它是怎么做的。
2.互助学习2-4自然段。
(1)在2—4段中选择最喜欢的一段认真读,思考下列问题,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①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②它看见了什么?③它是怎样做的?提示:小猴子走到。
他看见,非常高兴,就。
(2)小组内交流,喜欢各段的同学分段展示,重点指出动词并指导朗读。
明确:区别“捧”、“抱”,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小猴子下山(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小猴子下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猴子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特点。
2.理解小猴子下山的原因。
3.掌握“上山”、“下山”的基本概念。
4.培养学生喜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爱护、热爱生命意识。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上山”、“下山”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1.请学生们说一说他们喜欢的动物,每个动物都有什么特点。
2.提问:小猴子是什么动物?小猴子有什么特点?
2. 学习环节
1.呈现课文,让学生们听老师朗读课文。
2.请学生们再读一遍课文,重点理解“上山”、“下山”的基本概念。
3.分组讨论:小猴子为什么下山?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3. 操练环节
1.观看动画《小猴子下山》。
2.分小组,组织学生们各自挑选一个活动(如:爬山、钓鱼、采花等),进行小小的角色扮演。
4. 达标检测
请学生们用自己的话,写一篇50字以上的文章,描述一下小猴子下山的原因。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旨在通过讲“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喜爱自然。
在学习课文之后,通过动画、角色扮演,让学生们学习到“上山”、“下山”的基本概念。
最后,通过写一篇短文,让学生们对故事进行总结,提高学习效果。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三篇教学目标1、会认“猴、结、掰、扛、满、扔、摘、捧、瓜、抱、蹦、追”12个二类字。
会写“块、非、常、往、瓜、进、空”7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给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见义思迁,应该一心一意。
重点难点2、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给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见义思迁,应该一心一意。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题示图,小朋友看,这是谁啊?喊喊它的名字吧。
(猴子、小猴子)以前你听过哪些相关猴子的故事? 今天,我们学一个更有趣的故事-小猴子下山,板书课题。
二、初知课文,理清思路1、小猴子下山的过程中,经过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图就直接叫出这些地方的名字。
2、示图玉米地、桃树下、瓜地、3、能不用上“一()玉米地”这样的方法来说说小猴子下山的时候,它来到了()来到了()来到()最后回到山上去了。
刚才我们知道小猴子下山去的路线。
4、能不能知道小猴子下山去干什么啦?怎么办?读课文。
5、理解思路: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追兔子三、研读重点段1、接下来,我们就去玉米看看吧。
2、你看见了什么?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小猴子心里很高兴。
小猴子就掰了一个。
小猴子扛着往前走。
3、谁得把这四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出示合并后的句子,大家赶快来读一读吧。
4、师生合作读:刚才我们看见了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心里十分高兴,) 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5、引: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了一块桃树下。
(出示第2自然段)自己读读看,你又看见了什么?(引领学生说出桃树又大又红,这次非常高兴是因为找到了最爱,读出扔玉米的毫不犹豫。
)6、能不能看图用上“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 ),看见( ),就( )。
”7、(出示第三幅图)谁能编故事?(出示:小猴子捧着桃子,走到( ),看见( ),就( )。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知道故事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能理解“掰、摘、抱”等动词,感受动词使用的准确性。
4、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给的道理:做事要目标明确,要一心一意。
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知道故事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示图,小朋友看,这是谁啊?喊喊它的名字吧。
(猴子、小猴子)2、齐读课题。
二、初知课文,理清思路1、小猴子下山的过程中,经过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图就直接叫出这些地方的名字。
2、示图玉米地、桃树下、瓜地、树林3、刚才我们知道小猴子下山去的路线,能不能知道小猴子下山去干什么啦?怎么办?读课文。
5、理解思路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追兔子6、理解动词的特点(1)质疑不会读的字。
(2)谁能用上动作,来读一读(3)指生演一演“掰”的.动作。
(4)师生合作边演边读。
7、练习:看老师做动作,你们来说动作,看谁厉害。
三、研读重点段1、接下来,我们就去玉米看看吧。
2、你看见了什么?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小猴子心里很高兴。
小猴子就掰了一个。
小猴子扛着往前走。
四、提升主题1、小猴子下山,本来是想干什么?(找吃的)结果呢?(两手空空)是吃的没有吗?(不是)为什么会空手而回?(小猴子做事不专心,三心二意,想一出是一出,见义思迁)2、经过了这次,小猴子一定得到了教训。
过了几天,它又准备下山。
下山之前,我觉得我们得跟小猴子说几句话,不然,它又两手空空回来了。
你怎么跟他说?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桃树底下(扔摘捧)西瓜地扔(摘抱)回家路上扔(追)小学一年级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2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那你们知道小猴子住在什么地方吗?老师来告诉你们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
有一天,小孩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听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小猴子下山》。
精选《小猴子下山》教案4篇
•••••••••••••••••精选《小猴子下山》教案4篇精选《小猴子下山》教案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猴子下山》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猴子下山》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课文,教育学生把道理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①课堂作业本。
②按课文内容填空。
(二)朗读课文(1)找出课文中带“一”的词语,指“一”的变调:一天一只一块一斤一片(2)指名朗读:小猴子看见好东西时,“非常高兴”,应满脸带笑地读,动作词要读清楚,最后一节要读出小猴子懊丧。
伤心的心情。
(指名读--小组轮读一一齐读)(三)讨论为什么小猴子下山,最后一样东西也没有得到;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四)联系实际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做过像小猴子这样的事吗?以后打算怎么做?(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在我们的学习生括中,不要喜欢一样就丢掉另一样,一定要做好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做到有始有终,有明确目的。
这样才能把事做好,有所收获。
(五)课堂练习(1)(课堂作业)①,照样子把句子说完整。
(2)练习用“又......又......”说话。
《小猴子下山》教案篇2教学目标:1巩固已学过的10以内数的减法。
2正确解答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的减法问题,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体会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解答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的算式。
教学难点:通过借助学具操作,算出得数,体会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的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小棒、师准备投影片。
师生双边活动:一、导入:在花果山上有一群猴子,有一天他们下山来,看见一棵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
一只顽皮的小猴子就提着篮子来摘桃,你想知道小猴子摘桃子的结果吗?请看投影片。
《小猴子下山》教案
《小猴子下山》教案《小猴子下山》教案(15篇)《小猴子下山》教案1教学目标1.看懂每幅图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一,有始有终,否则将一事无成。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用“真”“非常”练习说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按要求说几句完整,连贯的话。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一,有始有终。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用“真”、“非常”练习说话。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按要求说几句完整、意思连贯的话。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一,有始有终。
2.能按要求说几句完整、连贯的话。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
(二)朗读课文,看懂图意,大概了解课文内容。
(三)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
(二)看懂图意,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看懂图意,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有一只小猴子高高兴兴地下山了,可是等它回家的时候,它两手空空,哭丧着脸,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小猴子下山》。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这课是写小猴子的什么事?课文讲的是小猴子下山,看见许多喜欢的东西,它扔了这个去抓那个,结果什么也没得到,只好空着手回家的事。
(三)学习生字1.先看课后生字表的生字,后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然后读一读词语(生词),再读一读带有生字词的句子。
3.检查自读生字词情况。
利用卡片或小黑板。
得非常空着一片又大又圆白兔真可爱小兔儿(儿化音)。
4.自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要求读通顺。
(四)识记生字,理解字义。
1.自学,要求联系课文的句子,理解字义。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识记的方法。
《小猴子下山》教案集合5篇
《小猴子下山》教案集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阅读、生词学习、句子分析及课后习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生词、短语和句子。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教育学生做事要有目标,不能三心二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中生词、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猴子下山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
2. 阅读文章:带领学生共同阅读文章,了解故事内容。
3. 生词学习:讲解生词、短语,让学生做好笔记。
4. 句子分析:挑选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进行分析,讲解语法知识。
5. 例题讲解:结合课后习题,讲解答题技巧。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小猴子下山》2. 主要内容:生词、短语、句子、课后习题。
七、作业设计(1)小猴子为什么没拿到任何水果?(2)从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2. 答案:(1)因为小猴子三心二意,没有专心致志地去摘水果。
(2)做事要有目标,不能三心二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教学,使学生掌握了生词、短语和句子,同时教育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下搜集其他关于小猴子的故事,与同学分享,提高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文章中生词、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教学过程:例题讲解、随堂练习、板书设计。
4.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及答案的设置。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解析1. 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生词、短语。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小猴子下山》的大意。
2.掌握词语“小猴子”、“忙”、“下山”的含义。
3.能够复述故事情节,初步理解结构。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听取信息、初步理解故事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动物、自然的好奇心,增强他们的观察力。
情感目标1.帮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
2.提倡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能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词语“小猴子”、“忙”、“下山”的含义。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难点1.能够理解课文的具体细节,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表述。
2.能够运用所学的词语去描述动物的行为。
三、教学设计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只小猴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小猴子的看法,创设情境引入课文。
主体(30分钟)1.听故事:播放《小猴子下山》的录音,让学生仔细听。
2.朗读课文:教师朗读,学生跟读。
3.故事讲解:师生共同讨论故事内容,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
拓展(10分钟)1.词语搭配:师生一起搭配“小猴子”、“忙”、“下山”等词语。
2.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并介绍动物的特点。
巩固(10分钟)1.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表演《小猴子下山》故事。
2.个别辅导: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完成(5分钟)评价学生表现,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结束本节课。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情境引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出对故事的浓厚兴趣。
但在课堂管理上需要加强,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更好地消化课文内容。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可以更多地采用互动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6篇)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6篇)《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篇一一、激趣入课。
1、同学们,喜欢小猴子吗?2、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小猴子?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3、小猴子的家常常安在山上的树林里,可是,时间一长啊,小猴子就觉得树上的野果吃腻了,山上也不好玩了,它想下山去好好玩玩,顺便找点好吃的东西。
4、齐读课题:(1)老师非常想知道课文写的是谁,怎么读?(2)老师非常想知道课文写的是小猴子干什么,怎么读?(3)再来一次,读出你独特的感受吧。
5、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注意:每个小朋友只能提一个你最想知道的问题。
想想,你最想问什么?想好再问。
6、归纳问题并简单板书。
(为什么要下山?到了哪些地方?干了些什么?结果怎样?)二、看图练说。
1、单幅图观察。
我会看,一幅图一幅图地出示:要求:A、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猜一猜:之前小猴子还到过哪里?)B、用一句话说说图上的小猴子在干什么?C、我会说:看图说词比赛:图上的内容真丰富,仔细观察图画,你能照这样说出多少个漂亮的词儿来?2、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你又看出了些什么?(比比谁最聪明。
)(1)小猴子开始很高兴的样子,最后垂头丧气的。
(2)今天天气真好!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小猴子心情一定很好。
(2)小猴子空着手下山,最后仍然空着手回去。
三、阅读课文。
这么有趣的故事,作者叔叔是怎么写的呢?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抽读自然段,评选段落朗读擂主。
3、阅读第一自然段:(1)问一问:根据老师的提问读出段中的句子;注意老师都提了哪些问题。
(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它是怎么做的?)(2)议一议: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会怎么想?会怎么说?(3)读一读:又大又多、非常、掰、扛——板书(4)演一演:表演读。
(重点:动作夸张——掰、扛)(5)总结四步读书法。
4、阅读第二自然段:(1)谁来做小老师,学着老师问一问?(2)小猴子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子,又会怎么想?会怎么说?(3)哪个朗读大王可以为大家读一读?(4)小演员上台演一演。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的教学设计6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的教学设计6篇《小猴子下山》优秀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通过详细的教学活动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稳固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3、情感目标: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加深减法的意义,稳固算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教学预备:每人一套数字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花果山风景美丽,这里的小猴也特殊好客呢。
今日它们想摘一些鲜美的桃子与小朋友们共享。
想知道今日发生的故事?生:想。
多媒体示主题图:师:请同学们根据挨次(指教导子图),认真观看画面,你能编一个数学故事吗?停 2 分钟,教师引导性的指着主题图。
一天,有几只小猴子看到山下的树上有许多美味的大桃子,于是,就派了一个小猴子下山摘桃子给大家吃。
小猴子高快乐兴的下了山,很快就完成了任务,摘了好多桃子。
但小猴子想:好不简单下来一次,要出去玩玩才好。
于是,小猴子连续往山下走,不一会儿,来到了河边,小猴子一眼就看到了两只小青蛙在那里唱歌,这时候顽皮的小猴就跑过去,要吓吓它们,结果小青蛙被小猴吓得扑通、扑通跳下水。
这下,小猴没的玩了,就想回家了,他回头一看“咦!我的桃子哪去了?”这个故事告知我们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像小猴那样光临玩忘了桃子就不对了。
师:谁来讲?(指一名学生讲故事)师:故事讲的真悦耳!认真观看,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师引导先看图 1、 2 ,再看图 3、 4 )生:树上有 9 个桃子,摘走 4 个,岩石上原有 7 只猴子,下来了一只去摘桃子。
(加法也行)岸上有 2 只青蛙,被小猴吓得全跳到了水里。
花上原有 8 只蝴蝶,飞走了 5 只。
篮子里原有 4 个桃子,掉到水里 4 只。
师:同学们都是火眼金睛,观看的真认真。
依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树上还剩只桃子?(板书、重点讲)岩石上还剩几只小猴?花上还剩几只蝴蝶?(板书)岸上还剩几只青蛙?(板书)篮子里还剩几个桃子?二、学习新课1、解决“树上还有几只桃子?”师:同学们很棒,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这3 个。
语文教案《小猴子下山》优秀10篇
语文教案《小猴子下山》优秀10篇《小猴子下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猴、结、掰、扛、满、扔、摘、捧、瓜、抱、蹦、追”12个二类字。
会写“块、非、常、往、瓜、进、空”7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给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见义思迁,应该一心一意。
【重点难点】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给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见义思迁,应该一心一意。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题示图,小朋友看,这是谁啊?喊喊它的名字吧。
(猴子、小猴子)以前你听过哪些有关猴子的故事?今天,我们学一个更有趣的故事-小猴子下山,板书课题。
二、初知课文,理清思路1、小猴子下山的过程中,经过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图就直接叫出这些地方的名字。
2、示图玉米地、桃树下、瓜地、3、能不用上“一()玉米地”这样的方法来说说小猴子下山的时候,它来到了()来到了()来到()最后回到山上去了。
刚才我们知道小猴子下山去的路线。
4、能不能知道小猴子下山去干什么啦?怎么办?读课文。
5、理解思路: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追兔子三、研读重点段1、接下来,我们就去玉米看看吧。
2、你看见了什么?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小猴子心里很高兴。
小猴子就掰了一个。
小猴子扛着往前走。
3、谁得把这四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出示合并后的句子,大家赶快来读一读吧。
4、师生合作读:刚才我们看见了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心里十分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5、引: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了一块桃树下。
(出示第2自然段)自己读读看,你又看见了什么?(引领学生说出桃树又大又红,这次非常高兴是因为找到了最爱,读出扔玉米的毫不犹豫。
)6、能不能看图用上“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看见(),就()。
”7、(出示第三幅图)谁能编故事?(出示:小猴子捧着桃子,走到(),看见(),就()。
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3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3篇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做事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
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重点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简笔画猜课题。
2.生读课题回答问题(读懂什么?还想懂什么?)。
二、整体感知课文1.音乐起,师朗诵第一,第二自然段,接着问:小猴子扛着玉米会去哪?会干什么呢?然后用手势提示学生读课文。
2.问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师根据生的回答贴出挂图)三、学第一自然段1.读课文。
2.品“又大又多”。
3.品“非常”。
4.品“掰”字。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小结学法刚才我们跟小猴子去玉米地的时候,我们先是通读课文知道小猴子在玉米地里干什么?接着想象小猴子见到的玉米是怎样的?然后模仿小猴子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它当时的心情;最后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法:通读—想象—模仿—朗读)五、自学请同学们用刚才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跟小猴子继续往前走,自由组成学习小组自学余下的课文。
自学完后可以用表演的形式,朗读的形式或讲故事的`形式来汇报学习情况。
六、悟课文寓意小猴子这次下山一无所获,空着手回家啦!你知道它为什么只能空着手回家吗?七、巩固学生根据这一课的内容演课本剧。
八、拓展思维1.如果小猴子第二次下山它会去哪,会怎样做?(同桌讨论,再指名说)2.请大家把小猴子第二次下山发生的事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
3.指名读自己写的小故事。
九、小结下课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借助朗读,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利用范读及例句比较等方式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
通过范写、临摹写“块、常”等7个生字。
2、朗读课文,图文对照,读懂前四个自然段中相同相异的部分,利用表格,提取整合导致小猴子“空着手回家”的主要信息,进行简单推断,并通过此过程理解“掰、扛”等动词的意思。
《小猴子下山》小学语文教案:阅读理解
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并复述故事内容;2.掌握关键词汇,并能灵活运用;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新单词和短语;2.掌握故事情节;3.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比较复杂的句子;2.加强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T: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故事,叫做《小猴子下山》。
请大家仔细听故事,尝试着理解故事内容。
(二)阅读理解1.T: 请大家读一遍故事,快速完成下面的选择题。
2.细节理解(1)故事中小猴子为什么要下山?A.找到更多的食物B.找到更好的居所C.找到玩伴D.找到父母(2)故事中小猴子遇到了哪些困难?A.不能找到食物B.迷路了C.找不到回家的路D.遇到了猛兽(3)小猴子的母亲怎么了?A.挨饿了B.受伤了C.病了D.都不是(4)小猴子饿了,为什么不在山上找吃的呢?A.找不到B.要到河边去找C.不想再爬上去D.都不是(5)小猴子为什么哭了?A.不知道回家的路B.住的地方没有食物C.把母亲弄丢了D.从山上下来的路被封住了3. 推理分析(1)小猴子为什么在山上找不到食物?(2)小猴子找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住,你觉得这个地方适合小猴子吗?为什么?(3)如果小猴子早点回家,母亲会怎么样?4. 总结1.T:今天我们学习了《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
通过理解故事,大家掌握了一些新的单词和短语,同时也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再讲一遍。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的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的教学设计(优秀5篇)教学目标篇一1、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
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
能够正确区分“摘、扛、捧、抱、追”等动词。
2、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叙述故事。
3、由故事得到肯定的启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像小猴子那样犯些错做些傻事,而事后难受懊悔是无用的,紧要的是能以今日的`教训为基础,用积极的心态展望明天。
板书:篇二13、小猴子下山玉米地又大又多掰扛桃树下又大又红扔摘空动手西瓜地又大又圆扔摘回家去往回走蹦蹦跳跳扔追分段学习篇三1、学习第一自然段①、小猴子下山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它是怎么做的?②、用动作演示“掰、扛、扔、捧、摘”这些动作。
③、为什么要掰玉米?又为什么要扛着走?④、这一段中哪些词应当重读,画出应当重读的词语,本身试着读读看。
边读边用动作表演出。
2、想一想老师刚才提出了哪些问题?同学自学课文的2、3、4自然段。
出示学习向导,指名向导。
学习向导:1、读一读: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2、议一议:小猴子是怎么做的?你认为哪些词应当重读?画出重读的`词。
3、演一演:请你边有感情的朗读边表演这一段课文。
①、喜爱学哪一段就学习哪一段,可以本身学也可以小组讨论学习。
②、同学汇报学习结果。
3、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的第五自然段,齐读第五自然想一想,小猴子下山看到那么多的好东西,最终的结果怎么样?它为什么会空动手回家?4、填空练习。
(出示投影)填空后任选括号里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5、指1、2名同学看投影复述课文内容。
6、联系同学实际,说说本身平常做事情的时候有没有像小猴子一样的做法呢?同学检查本身平常做事的方法是否正确。
7、表演课文内容。
8、想象扩展:讨论小猴子空手回家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猴妈妈会对他说什么?9、续编课文,编一个《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
下一节课评一评,讲一讲看谁编得精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那你们知道小猴子住在什么地方吗?
老师来告诉你们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
有一天,小孩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听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小猴子下山》。
二、新课: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3、指名认读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4、分段指名朗读课文,纠正生字的读音。
三、分段学习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小猴子下山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它是怎么做的?
②、用动作演示掰、扛、扔、捧、摘这些动作。
③、为什么要掰玉米?又为什么要扛着走?
④、这一段中哪些词应该重读,画出应该重读的词语,自己试着读读看。
边读边用动作表演出。
2、想一想老师刚才提出了哪些问题?
学生自学课文的2、3、4自然段。
出示学习向导,指名向导。
学习向导:
1、读一读: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
2、议一议:小猴子是怎么做的?你认为哪些词应该重读?画出重读的词。
3、演一演:请你边有感情的朗读边表演这一段<br&课文。
①、喜欢学哪一段就学习哪一段,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小组讨论学习。
②、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3、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的第五自然段,齐读第五自然想一想,小猴子下山看见那么多的好东西,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它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
4、填空练习。
(出示投影)填空后任选括号里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5、指1、2名学生看投影复述课文内容。
6、联系学生实际,说说自己平时做事情的时候有没有像小猴子一样的做法呢?
学生检查自己平时做事的方法是否正确。
7、表演课文内容。
8、想象扩展:讨论小猴子空手回家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猴妈妈会对他说什么?
9、续编课文,编一个《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
下一节课评一评,讲一讲看谁编得精彩。
四、板书:
13、小猴子下山
玉米地又大又多掰扛
桃树下又大又红扔摘空着手
西瓜地又大又圆扔摘回家去
往回走蹦蹦跳跳扔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