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模拟试题3
烟台市2023年中职学校阶段性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
烟台市2023年中职学校阶段性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三)(时间:120分钟共120分)请将试题的答案按照要求答在答题卷上。
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在答题卡上。
得分阅卷人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慰藉辐射相形见拙贻笑大方B.修葺玷辱哗众取宠肢离破碎C.契据收讫杯水车薪焕然一新D.鞭挞斑驳急功进利谈笑风生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到红光制衣厂的公交车有:8路、18路、28路、32路等,停车点离厂门口不到100米。
B.本化工厂招聘运输部主管一名;需从事过运输调度工作一年以上,司机两名;需有三年以上驾驶经验。
C.不绝于耳的争议提醒我们,应该对改革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总结,明确改革是要进还是要退如果要进,哪些应该坚持,哪些需要调整D.在杭州举行的“城镇和风景区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上,建设部官员在主题报告中对《无极》剧组污染香格里拉的行为提示了严厉批评。
3、下列各文言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A.亚父者,范增也。
B、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C、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D、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4.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也想返回身来,纵缰驰马,奔腾于广袤无①垠(yín)的②塞(sā i)外草原之上,③逶(wěi)迤翻腾的幽④燕(yān)群山之间,然后随着那蜿蜒南去的老龙头,纵身跳进那碧波万⑤顷(qǐnɡ)的渤海老洋里,去一洗那炎夏⑥溽(rù)暑的汗水,关山万里的风尘……A.① ③ ④ ⑥ B.① ④ ⑤ ⑥C.① ② ③ ⑤ D.② ④ ⑤ ⑥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您的棋艺实在高明,我只有甘败下风。
2022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三)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太原市2022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三)语文试卷(考试时间:上午9:00-11:30)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编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社会主义诞生在西欧的土壤,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孕育的叛逆之子,这也就意味着,现代社会主义的产生离不开资本主义现代性这一历史前提。
因此,中华文明把现代社会主义融入自身,包含着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华文明必须积极吸纳作为现代社会主义之前提的一切“现代文明”,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现代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东西;另一方面,中华文明还要借助现代社会主义能动地创造一种新型的、更好的现代文明。
这就是文明革新的辩证法。
问题在于,经典作家所论述的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实质上是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超越,而在缺乏资本主义土壤乃至基因的其他社会,比如中国,到底如何经过“拿来主义”来人为构建一种并非自生自发的未来文明,却是谁也不知究竟应该怎么做的事情。
对于中华文明而言,这一问题的实质在于,中华文明的现代新生,并非按照现代社会主义的抽象原则进行生硬的单向自我改造的结果,而是在现代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与自身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对于现代社会主义和自身的双重改造。
实际上,也就是在中华文明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双向互动中进行的融合创新。
在此过程中,中华文明绝不是作为一个被动受纳的纯粹客体而存在,毋宁说,中华文明必须保持高度的主体性,只不过这种主体性不是现代西方哲学所设想的那种基于主客二分、流于封闭自我的形而上学“主体”,而是中华文明作为一种学习型文明所固有的“日新之谓盛德”(《易经·系辞上传》)。
济宁市2023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定稿,答案详解)
济宁市2023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23.05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案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化肇端于明代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有观点认为这些小说作为经典的内涵是强化了作家的独创性、小说的情感寄寓性和文学性,并认为从它们到《红楼梦》是一个完整的经典化过程。
这个观点是富有启发性的。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成熟时期的产物,从小说史角度说,《红楼梦》是对当时各种小说资源创造性吸纳、熔于一炉后创作出来的,具有鲜明的独创性。
在章回体制方面,《红楼梦》体现了章回体制的圆熟及变化。
在回目设计、结构脉络、分回转折与衔接等方面,《红楼梦》遵循了章回体制的一般原则,但也表现出破体求变的特点。
如第一回结尾是:“封肃听了,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有何祸事。
”第二回接以:“却说封肃因听见公差传唤,忙出来陪笑启问。
”这里去掉了分回的标志套话,而从封肃的感受来写是比较自然的。
虽然《红楼梦》仍有少量的分回套话残留,如第七十二回末尾叙:“赵姨娘方欲说话,只听外面一声响,不知何物,大家吃了一惊不小。
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但根本上,《红楼梦》已改变以故事为中心的分回模式,开始从事体情理和人物心理等方面推进情节发展,这是章回体向现代小说结构演进的先声。
《红楼梦》使用的文体涉及古代的诗词曲赋等主要文体。
作者把这些文体融入情节之中,使之情境化,在主题寓意、人物形象塑造、气氛渲染、结构脉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小说叙述呈现出诗化特点。
如大观园诗会就是如此。
浙江省余姚市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余姚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卷轴.(zhóu)提挈.(qiè)卡.(qiǎ)脖子鞭辟.(bì)入里B. 下榻.(tà)逮.(dài)捕紫禁.(jīn)城曲高和.(hè)寡C. 缜.(zhěn)密惭怍.(zuò)创.(chuānɡ)可贴摇头晃.(huǎnɡ)脑D. 谮.(zèn)言酩酊.(dǐnɡ)着.(zhuó)眼点瑕瑜互见.(jiàn)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对于突然爆发的事件,双方紧急蹉商了几个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对于一些媒体的质疑,都应缄口不理,免得出现纰漏。
B. 代表团饶有兴味地观摹了这条贯串中国南北的高铁大动脉的模型,对该公司不墨守成规的设计创意都赞口不绝。
C. 各部门治理雾霾要统一协调,不能自行其是,当然环保部门更是责无旁贷,特别是要关停那些有辐射物质污染的企业。
D. 有的人先拟提纲,写起来文思如泉,一气呵成;有的人搜肠剐肚,一筹莫展,写成后会让人读了如堕五里云雾之中。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位著名的诗人,因为身患疾病,在读高一时就辍学赋闲..在家多年,他坚持写诗10多年后,最近在网络上一鸣惊人。
B. 基于..杭州市免费开放西湖景区获得更多的旅游收益的显著业绩,我市正研究优化旅游景点免收门票的有关工作。
C. 近年来,东山区政府管理高效,令行禁止....,使得社会稳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成为本市在全省学习的样板区。
D. 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绕梁遏云....,传达给听众的是清晰明净、空旷悠远的境界,令每一个聆听的人都为之动情。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全球化去中心化的背景下,他在达沃斯讲台的精彩阐述无形中能够增进世界对中国发展道路的了解、支持、认同,进而在共赢中实现发展。
2023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成都七中2022~2023学年度下期高2023 届三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正史”中,《史记》和《汉书》双峰并峙,影响深远,而两者间的高下之比较,也成了中国史学史上最有兴味的话题之一。
汉唐间,《汉书》对《史记》占有压倒性优势,因为《史记》被当作诽谤愤怨之书。
中唐之后,文风递变,《史记》开始受到青睐,宋人如郑樵和刘辰翁都贬低《汉书》。
到明代,文学领域的拟古派、唐宋派都对《史记》推崇备至。
清代随着考据学兴起,《汉书》地位相对升高而《史记》稍诎,但也算不上扳回一局。
那么,唐宋间这个“史升汉降”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徐复观的看法具有代表性:《史记》实际上是“以文而见重”。
中古中国是个贵族社会,典雅渊懿的《汉书》符合贵族阶层爱好骈文的审美口味。
唐以后,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随着市民文化的兴起,对散文的爱好逐渐成为主流,《史记》地位因此快速上升。
这个解释之外,胡宝国的名文《<史记>的命运与史学的变化》增加了史学内在理路的解释:这和史学从“重叙述”走向“重解释”的变化有关,《史记》贯穿了对历史的某种解释,当宋代以后人们逐渐重视历史解释的时候,《史记》自然就受到了推崇。
在“史升汉降”的转折点上,有一个人起了重要作用,这就是唐代的韩愈。
韩愈对《史记》推崇备至,他本人“雄深雅健”的风格也和司马迁一脉相承。
钱钟书《管锥编》讲:刘勰尚不特重《庄子》和《史记》,是韩愈卓越的鉴赏力改变了这一点。
韩愈提倡古文运动,主张越过六朝的骈文时代,回到司马迁时代,以《史记》为古文典范,由此开始了《史记》的复兴与地位提升。
推崇《史记》,韩愈是关键人物,当然韩愈提倡古文运动实际上也代表了时代的脉动和文风之演变,此后唐宋诸家、明代的归有光、清代的桐城派皆追随其后。
这里我们就着历史思维的一个特点,补充一个对“史升汉降”的观察。
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三语文试题练习二及答案解析
买橘子沈从文两人本来一股豪劲下萝卜溪,以为事情不费力即可成功。
现在僵了,大话已说出口,收不回来,十分生气。
出了滕家大门,走到橘子园边,想沿河走回去,看看河边景致,散散闷气。
侧屋空坪子里,正遇着橘子园主人女儿夭夭,①在太阳下晒刺莓果,头上搭了一块扣花首帕,辫子头扎一朵红茶花。
其时正低着头一面随意唱唱,一面用竹耙子翻扒那晒簟上的带刺小果子。
身边两只狗见了生人就狂吠起来。
夭夭抬起头时,见是两个军官,忙喝住狗,举起竹耙在狗头上打了一下,把狗打走了。
还以为两人是从橘园穿过,要到河边玩的,故不理会,依然做自己的事情。
队长平时就常听人提起长顺两个女儿,小的黑而俏。
在场头上虽见过几回,印象中不过是一朵平常野花罢了。
队长是省里中学念过书的人,所以对乡下女子便有点瞧不上眼。
这次倒因为气愤,心中存着三分好奇,三分恶意,想逗逗这女子开开心,就故意走过去和夭夭攀话,问夭夭簟子里晒的是什么东西。
且随手刁起一枚刺莓来放在鼻边闻闻。
“好香!这是什么东西?奇怪得很!”天夭头也不抬,轻声地说:“刺莓。
”“刺莓有什么用?”“泡药酒消痰化气。
”“这东西吃得?我不相信。
恐怕是毒药吧。
我不信。
”“不信就不要相信。
”“一定是放蛊的毒药。
②你们湘西人都会放蛊,我知道的!一吃下肚里去,就会生虫中蛊,把肠子咬断,好厉害!”其时那个师爷正弯下身去拾起一个顶大的半红的刺莓,做成要生吃下去的神气,却并不当真就吃。
队长好像很为他同伴冒险而担心,“师爷,小心点,不要中毒,回去打麻烦。
中了毒要灌粪清才会吐出来的!说不得还派人来讨大便讲人情,多费事!”师爷也做成差点儿上当神气,“啊呀,危险!”夭夭为两个外乡人的言行可笑,抿嘴笑笑,很天真地转过身抬起头来,看了看两个外乡人。
“你们城里人什么都不知道。
不相信,要你信。
”随手拾起一个黄中带红的果子,咬去了蒂和尖刺,往口里一送,就嚼起来了。
果汁吮尽后,噗地一下把渣滓远远吐去,对着两个军人:“甜蜜蜜的,好吃的,不会毒死你!”师爷手指面前一片橘子树林,口气装得极其温和,询问夭夭,“这是你家橘子园不是?”“是我家的,怎么样?”“橘子卖不卖?”夭夭说:“怎么不卖?”“可是我们买你卖不卖?”“在这里可不卖。
2022-2023学年高三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三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材料一:从创作实践来看,非虚构写作确实是存在虚构的,也是需要虚构的。
从理论上讲,它为什么需要虚构,这种虚构在非虚构写作中有何重要理论意义,这是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首先,它是张扬非虚构写作“真实性”的根本需要。
“真实”或“真实性”是非虚构写作最根本、最核心的要素,也是区别于虚构写作最鲜明的特征。
从理论上讲,它是不允许虚构的,但是在实际创作中,为了更好地表现真实,作家会通过虚构细节、场景对话甚或心理活动等,在真实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从而使读者获得一种在场的真实感、生命感乃至情感的代入感。
也就是说,在真实基础上的合理想象与虚构,其意义首先在于证实作家叙事的可信性和可靠性并获得读者的认可和信任,进而产生更加令人信服的真实感。
其次,它是彰显非虚构写作“文学性”的内在需要。
如果说“真实性”是非虚构写作的第一属性,毋庸置疑,“文学性”则是非虚构写作的第二属性,也可以说是它与生俱来的审美品性。
非虚构写作在美国兴起时之所以被命名为“非虚构小说”,就是因为它借用小说(文学)的手法来讲真实的故事,把真实故事写得犹如小说一样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从而具有叙事美感和艺术性;而且,这种“小说化”或“戏剧化”叙事策略也成了非虚构写作文学性的重要体现,成为非虚构写作审美品格的自觉追求,因而也成为非虚构写作区别于新闻报道和社会学、人类学的调查报告等非虚构文本的重要特征。
再次,它是凸显非虚构写作“思想性”的价值需要。
非虚构写作不仅仅是简单呈现生活众生相,也不单单是通过艺术手段讲好真实故事,还要呈现一种整体性现实,以逼近人生和社会真相,抵达更高意义上的真实至至生活本质的真实。
可见,非虚构写作是一种有深度、有见解、有思想的写作。
非虚构作品,只有借助虚构与想象,“才有可能超越生活表面触及世界的深层肌理”,才能把作品的深度带向极致,“去证明人生的深刻的困惑”。
2022-2023学年高三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三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历史观中,认识维度是价值维度的基础,对社会历史的正确认识是确立合理的价值取向的前提、合理的价值取向必须以正确的社会历史认识为基础。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价值取向虽然具有主观性,但其形成和实现却有赖于一定的客观条件。
从其形成看,价值取向直接或间接地源于人们的需要和利益,基于他们的社会地位以及现实生活状况,即将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和利益转化、提升为不同层次的价值诉求和价值命题,直至提升为价值元命题即基本的价值取向。
从其实现看,人们要在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取向,就必须使其与客观条件相符合、相适应,正确反映社会历史现象、本质和规律,离开正确的认识,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只能陷入空想或幻想。
价值维度以认识维度为基础,人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确立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既有赖于对人民的热爱与责任,有赖于对理想社会由衷地憧憬和向往,又有赖于对社会发展以及对所从事事业的科学认识,包括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的把握,对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正确认识。
只有在科学认识社会历史以及人与他人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坚实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于推动社会进步的事业,所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要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同样有赖于正确认识所处的环境、条件和面临的现实问题,准确把握并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
反之,缺乏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性和必然趋势的正确认识,则会怀疑人类进步的趋势和人类最终进入理想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对社会进步失去信心,陷入历史虚无主义;或者会超越阶段、陷入空想、盲目行动,做出错误的行为选择,导致欲速不达或适得其反的结果。
2024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模拟测试三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6393
岳阳市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语文本试卷共10页,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张岱年先生在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时,将“刚健有为”放在首位,认为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和基本人文精神之一。
“刚健”的自然之力与精神之美,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特征,并在传统文艺创作和美学思想体系中呈现出丰富的表述形态,构成中华美学精神乃至中华人文精神的鲜明底色。
以“刚健”为中心生成“风骨”“雄浑”等内涵丰富的传统文论思想,深刻影响着传统文艺各个门类的美学选择和审美风格。
②“风骨”是刚健美学思想在传统文论中重要表达之一。
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写道:“刚健既实,辉光乃新。
……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
”我们知道,“风”原本指的是人的气质、风度,为“风骨”生成之本;“骨”则决定着人的体格并通过外在肌肤呈现体貌。
《文心雕龙》以“风骨”设喻诗文,则“风”为诗文之命意,“骨”以文辞呈现作品的形象实体。
刘勰认为真正的好诗文应是“风清骨俊”,标举和倡导明朗、洗练、爽直而又劲健有力的美学风格。
③唐代司空图继承“刚健”美学的基本品格,强调诗人要效法“天行健”精神,积蓄刚健之气,并结合诗歌创作对“刚健”美学进行更为细致和全面的分类表达,提出“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具体的诗歌美学风格类型。
《二十四诗品》所阐释的“刚健”美学的风格特征,是对“刚健”美学丰富形态的系统概括与归纳,深深影响中华传统美学的发展进程。
2023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咸阳市2023年高考模拟检测(三)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0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I卷(阅读题共71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概率论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让一只猴子在打字机上随机按键,只要赋予其无限的时间,猴子必然能打出一部莎士比亚全集;而若是有无限只猴子,则能立刻打出任何文章,此即“无限猴子定理”。
作为一个比喻,“猴子”所代表的是一个可以无限生成随机文本的工具,“打字机”则代表了意义无限的语言本身,“打字行为”的实质则是利用两个无限的交集来生成一个有限的子集。
产生了巨大影响的ChatGPT之所以被命名为“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实际上就是通过低“猴子”的随机性(提高正确语言答案出现的概率),提升“打字机”数量级(增加可学习的语言内宋),进而提高生成“莎翁全集”的概率。
通俗地说,ChatGPT的基本原理,即通过训练程序来有目的地学习人类语言知识和模式,从而生成高质量的文本。
这里的“学习”其实是一套利用奖励机制调整程序的策这——基于人类标准,程序所生成的语言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那么通过正确的累加和错误的摈除,程序就能够持续地生成正确的文本。
ChatGPT能大量制造符合人类标准的文本,如果将这种表现定义为“创造力”,ChatGPT显然是成功的。
当笔者向ChatGPT提问:“你能够为文学研究提供什么帮助?”其回答内就包括“提供文学批评”“提供有关文学作品的批评性评论”“帮助研究者了解文学作品的优点和缺点”等。
广西柳州市202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柳州市202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类型,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否则答题无效。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根基所在,“人民至上”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重大价值理念。
从哲学价值论的角度看,人民至上是一个价值命题,包含丰富的价值意蕴和明确的实践要求。
人民至上作为价值命题,其基本内涵是人民在社会(国家)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一切国家权力。
在人民至上中,“人民”是主词,一般是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人民至上中的“至上”,指的是人民是社会共同体中至高无上的主体、主人,拥有一切国家权力,没有任何群体、组织、机构与人民处于同等地位,拥有相同权力。
人民至上与中国传统的“民惟邦本”观念、西方“主权在民”观念存在着重大差别。
“民惟邦本”观念即“民本”观念,其基本含义是以民众或百姓为国家的根本或基础。
这里所说的“民众”并不是指社会的所有成员,而是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黎民百姓。
因此,在传统的民本观念中,隐含着君王是百姓的主人并为民做主的含义,即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主权在民”观念,看起来是认为国家的主权在人民,但这里所说的“民”不是指作为社会的全体成员或大多数成员,而是指社会中的各个个人。
所谓“主权在民”实际上是主权在个人。
这种个人主义价值观忽视人民整体,把单个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主人,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至高无上。
人民至上并不是一个事实命题,而是一个价值命题,既可以表达应然状态,也可以表达实然状态。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把人民至上确立为根本价值理念并始终加以践行,中国人民成为国家主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民至上就从应然状态转变成为实然状态。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通用3篇)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通用3篇)1.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第1篇(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太祖皇帝讳匡胤,姓赵氏,涿郡人也。
高祖朓,朓生珽,是为顺祖,历藩镇从事,累官兼御史中丞。
珽生敬,是为翼祖,历营、蓟、涿三州刺史。
敬生弘殷,是为宣祖。
周显德中,宣祖贵,赠敬左骁骑卫上将军。
宣祖少骁勇,善骑射,事赵王王镕,为镕将五百骑援唐庄宗于河上,有功。
庄宗爱其勇,留典禁军。
汉乾祐中,讨王景于凤翔,会蜀兵来援,战于陈仓。
始合,矢集左目,气弥盛,奋击大败之,以功迁护圣都指挥使。
周广顺末,改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转右厢都指挥,领岳州防御使。
从征淮南,前军却,吴人来乘,宣祖邀击,败之。
显德三年,督军平扬州,与世宗会寿春。
累官检校司徒、天水县男。
与太祖分典禁兵,一时荣之。
卒,赠武清军节度使、太尉。
太祖,宣祖仲子也,母杜氏。
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
体有金色,三日不变。
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
学骑射,辄出人上。
尝试恶马不施衔勒马逸上城斜道额触门楣坠地人以为首必碎太祖徐起更追马腾上一无所伤。
汉初,漫游无所遇,舍襄阳僧寺。
有老僧善术数,顾曰:"吾厚赆汝,北往则有遇矣。
"会周祖以枢密使征李守真,应募居帐下。
广顺初,补东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挥。
世宗尹京,转开封府马直军使。
世宗即位,复典禁兵。
北汉来寇,世宗率师御之,战于高平。
将合,指挥樊爱能等先遁,军危。
太祖麾同列驰马冲其锋,汉兵大溃。
乘胜攻河东城,焚其门。
左臂中流矢,世宗止之。
还,拜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
三年春,从征淮南,首败万众于涡口,斩兵马都监何延锡等。
南唐节度皇甫晖、姚凤众号十五万,塞清流关,击走之。
追至城下,晖曰:"人各为其主,愿成列以决胜负。
"太祖笑而许之。
晖整阵出,太祖拥马项直入,手刃晖中脑,并姚凤禽之。
宣祖率兵夜半至城下,传呼开门,太祖曰:"父子固亲,启闭,王事也。
山东省聊城市2023届高三高考模拟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2023届高三高考模拟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本试卷共四个大题,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化空间是文化生存、发展与交流的场所,是特定空间、时间和其中一种或多种文化的统一体。
传统村落是承载中华传统文明与悠久历史的重要栽体,其文化空间是彰显传统文化深刻内涵的物质表现。
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大量传统村落在现代生活与文化影响下开展文化空间更新与新型文化空间建设。
但是,新建空间与设施往往趋于现代风格,缺乏地域特色,缺乏对历史空间营建经验与智慧的继承。
一处村落是否能够防止自然灾害、避免外界侵犯是人们考虑的首要因素。
古语有云,“高毋近阜而用水足,低毋近水而沟防省”“建邦设都,皆凭险阻。
山川者,天之险阻也;城池者,人之险阻也;城池必依山川为固”。
从功用角度思考,如此空间选址的本质源于先民朴实的生存安全需求与防御意识。
历史上的沿黄地区长期处于战争纷乱中,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人们常受外来匪患侵扰,因而需要将村落设在不易被外界发现、易守难攻的环境中,借助自然这一天然屏障形成村落的第一道防御设施。
村落街巷功能综合,一方面作为村落社会交往的主要媒介,通过线性连接将不同功能空间组织起来,提供可达路径实现人在空间与空间之间交流;另一方面则作为排水基础设施,将建筑单个空间的排水集中到街巷中,再经由街巷引导至河流或池塘中,避免降雨集中时期引发洪涝灾害;更有些村落借助复杂的街巷空间组织达到通风或防风目的,以适应当地的气候。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B. 一蹴而就(yī cù ér jiù)C.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D. 拈花惹草(niān huā rě cǎ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工作经验丰富。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D. 由于天气原因,导致比赛推迟。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他的心情像天气一样阴沉。
C. 那座山巍峨屹立在远方。
D. 月光如水,洒在静谧的湖面上。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
C. 她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
D.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狮子一样勇猛。
B. 她的心像玻璃一样脆弱。
C. 他的智慧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我们。
D. 他的笑容像春风一样温暖。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保护环境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呢?C. 你难道不认为这是正确的吗?D. 难道这不是事实吗?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行。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D. 我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B. 难道我们不应该保护环境吗?C. 他为什么那么努力?D. 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梦想?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终于成功了。
浙江省2025届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试题三
浙江省2025届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试题(三)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用石碾.(zhǎn)碾麦子前,要先用簸.(bò)箕将麦子过滤一下,滤去其中的草屑和砂石,碾玉米后要用簸箕将粉与糁分别开,这些工作除了簸箕任何家什都不能胜任。
B.土墙的土是从园地里刨.(páo)起的,园地的土在一茬茬的播种和收成中,就如保藏那些随机遗忘的菜子和草根一样,保藏了一代代洒落在这里的祈.(qí)盼目光。
C.莺啼鸟啭.(zhuàn)芳草绿,又是一年茶香时。
趁着好季节,携亲带友去大自然吧,汲.(jí)一瓢清冽的春水,煮一壶清幽的春茶,让一颗喧嚣躁动的心渐渐伸绽开来……D.韶华流转,曾经的风华变成了班驳的回忆,我们也渐渐褪去懵.(měnɡ)懂,成长为大人的模.(mú)样,多想用一纸素笺记录那逝去的青葱岁月,祭祀曾经的纯真年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日子好过了,囤积生活用品的人少了,但“囤积信息”的人多了,理由也更充分了。
[甲]看过的电影、照过的相片犹如《备忘录》,记录着美妙的记忆,弃之惋惜;没读的书、没看的帖,偶遇就是缘分,假如不立刻保存,就会在信息洪流中无影无踪....。
囤积信息几乎不占用物理空间,不会和生活起居“抢地盘”。
[乙]存储介质由1.44MB的3.5英寸软盘扩大到空间以GB、TB计的硬盘、网盘,信息获得渠道从实体书报到群组网站,我们赶上了“攒资料”最便.捷.的时代。
[丙]信息爆炸,意味着信息量大、信息迭代快;所幸,信息的存储、传输实力也更强。
但除了“量变”的视角外,人们更关注信息存储方式的变更是否带来了“质变”。
有人说:“信息囤积,使人们从学问的生产者成为学问的搬运工。
”有人说:“只存不看,人变懒了,大脑也蜕.化.了。
”这些说法似乎有些道理。
高三高考模拟试卷预测卷语文试题练习三及答案解析
材料一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时在东都。
因宫中有怪,明日召宰相,欲西幸。
裴稷山、张曲江谏曰:“百姓场圃未毕,请待冬中。
”是时李林甫初拜相,窃知上意,及班旅退,佯为蹇步。
上问:“何故脚疾?”对曰:“臣非脚疾,愿独奏事。
”乃言:“二京,陛下东西宫也。
将欲驾幸,焉用择时?假有妨于刈获,则独可躅免沿路租税。
臣请宣示有司,即日西幸。
”上大悦,自此驾至长安,不复东矣。
旬月,耀卿、九龄俱罢。
(节选自《唐国史补》卷上)材料二韩太保皋,生知音律,尝观客弹琴为《止息》,乃叹曰:“妙哉嵇生者也。
为是曲也,其当魏晋之际,《止息》与《广陵散》同出而异者也。
其音主商,商为秋声,天将肃杀,草木摇落,其岁之晏乎?此所以为魏之季也。
慢其商弦,与宫同音,是臣夺其君之位乎?此所以知司马氏之将篡也。
广陵,维扬之地,散者流亡之谓也;扬者,武帝后之姓也。
言杨后与其父骏之倾覆晋祚也。
《止息》者,晋虽兴,终止息于此。
”韩太保皋之为御史中丞、京兆尹,常有所陈,必于紫宸对百僚而请,未尝诣便殿。
上谓曰我与卿言于此不尽可来延英议及大政多匡益之。
亲友咸谓公曰:“自乾元以来,群臣启事,皆诣延英,方得详尽。
公何独于外庭对众官以陈之,得无不慎密乎?”公曰:“御史,天下之平也。
摧刚直枉惟在公,何在不可人知之?奈何求请便殿,避人窃语,以私国家之法?且延英之置也,肃宗皇帝以苗晋卿年老艰步故设之。
后来得诣便殿,多以私自售,希旨求宠,干求相位,奈何以此为望哉!”(节选自《大唐传载》卷上)1.材料二中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3分)上谓曰A我与卿B言C于此D不尽E可F来延英G议及大政H多匡益之。
2.下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幸”指皇帝到某处去,与《促织》“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中“幸”的含义不同。
B.“晏”指迟,晚,与《氓》“言笑晏晏”中“晏”的含义不同。
C.“流亡”指危亡,与《离骚》“宁溘死以流亡兮”中“流亡”的含义不同。
D.“倾覆”指覆灭,与《出师表》“后值倾覆”中“倾覆”的含义不同。
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平罗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平罗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高三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人之“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
伴随着“游走”,形式多样的文学创作活动相伴而生,而在经历鼎革的清初,文人之“游”更具独特性。
改朝换代的现实激生出一大批不安于居、游走四方的文人,他们以游为隐、借游谋食、因游求道,也进行了图谋“复明”、祭奠山水或结交英豪等活动,“游走”所构筑的文学世界也因之发生变化。
诚如魏禧所说,游道广而声诗盛,近古以来未有过于今日。
文人在“游走”中得江山之助,创作了大量山水、投谒、送别、唱和诗,即便是他们代幕主撰写的文章、奏疏、信札等,也助力于清代骈文的复兴。
因明清易代,文人“游走”的动机更为多元,呈现出复杂的人生选择面向。
他们登山赴水,与自然为友,甚而苦游、穷游,以“浪迹”行为自虐自苦。
顾炎武曾在“游”中数谒明孝陵以“寻求悲壮”,行走边塞以勘察舆地,复国之意味不言自明。
还有文人以“游”来联络声气,互通消息,郑成功北上与张煌言合兵直逼金陵,就离不开魏耕、归庄等人的游走联络。
饱经丧乱的清初士人普遍贫困,其游走也多了一点红尘苦味,似乎更世俗化。
他们往往主动或被动打破“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人格坚守,“饥驱”成为游走的重要原因。
江西易堂诸子因饥驱而游艺四方,苏州计东亦因饥驱而浪游南北。
与此相关的“利达”之诱也是文人纷纷出游的真正动因,或流寓他乡,或入幕为宾,或坐馆为师。
“游走”,让清初的游幕进一步职业化,扩大了士人的生存空间和治生路径,也推动了地域间文人的流动与技艺切磋。
“游走”也带来了南北文化的充分交流。
清初时期,诸多重要的文坛活动与风尚新变借由游走南北的文人通力完成。
诗集编选活动如顾有孝《百名家英华》兴起的宗唐风气、吴之振《宋诗钞》引领的宗宋趣尚等,都是南北文人共同参与的结果。
高三语文:江苏省南京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和解析
南京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四十或五十年前,欧美大多数正统气候学家相信,气候在历史时代是稳定的。
这种见解,已为世界近数十年来收集的气象资料所否定。
在我国,古代作家如《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农丹》的作者张标和《广阳杂记》的作者刘献廷,均怀疑历史时代气候的恒定性;且提出各朝代气候变异的事例,记载于上述书籍中。
对我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史的初步研究,可得出下列初步结论:(1)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
一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
(2)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其最低温度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摆动范围为1-2℃。
(3)在每一个四百至八百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五十至一百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范围是0.5-1℃。
(4)上述循环中,任何最冷的时期,似乎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寒冷波动向西传布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
同时也有从北向南趋势。
我国气候在历史时代的波动与世界其他区域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气候的波动是全世界性的,虽然最冷年和最暖年可以在不同的年代,但彼此是先后呼应的。
如十七世纪的寒冷,中国比欧洲早了五十年。
欧洲和中国气候息息相关是有理由的。
因为这两个区域的寒冷冬天,都受西伯利亚高气压的控制。
如西伯利亚的高气压向东扩展,中国北部西北风强,则中国严寒而欧洲温暖。
相反,如西伯利亚高气压倾向欧洲,欧洲东北风强,则北欧受灾而中国温和。
只有当西伯利亚高压足以控制全部欧亚时,两方就要同时出现严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石家庄23中2009届高三模拟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Ι卷(选择题)和第ΙΙ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Ι卷(选择题)(30分)一、(12分)1.下列每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字形正确的一项是()A.佳.宾/嘉.言懿行折中./莫衷.一是羁縻./望风披靡.B.就座./坐.壁上观模.仿/摩.肩接踵联.结/流连.忘返C.颔.首/撼.天动地复辟./弊.帚自珍弹劾./荷.枪实弹D.巷.道/沆.瀣一气般.配/班.门弄斧讣.告/名不副.实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到记者发稿时,在这次桥梁垮塌事故中已有23人遇难,6人失踪,及善后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②多年以后,我们也依然会记得高中三年的美好时光,我们终将分离。
③他在香港出生长大,十几岁时又随父母移民去了国外,普通话不纯正。
④沅水数百年来日夜流经这群山环抱中的湘西小镇,为小镇带来了不竭的生机,此地真可谓,钟灵毓秀。
A. 抢救即使不免水秀山明B. 营救虽然难免水秀山明C. 抢救即使难免水木清华D. 营救虽然不免水木清华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②失去了希望,生命就会枯萎③黄金象征着财富④它是生命的源泉、阳光⑤但却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⑥人类一切可以没有⑦惟独不能失去希望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④⑥⑦③⑤ C.③⑤①④⑥⑦② D.③⑤①②④⑥⑦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更多的主动,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局势变动的新考验。
B.收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精力就用在这方面。
C.排球是一个集体项目,与其他运动是不一样的,教练员需要不断摸索,中国队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找到理想的配合。
D.国家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这一规定旨在加强行业准入门槛,将网上五花八门的视频节目纳入更加严格的监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9分,每小题3分)文化要发展环境需宽松当下,“文化”成为最热的词之一。
人们现在都同意,“文化”很重要,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形成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已成热门话题。
但这种共识其实是相当模糊的,很多争议正因此而生。
学繁体字,背《弟子规》,恢复唐装,开国学班,行祭拜礼……近年来,围绕“传统文化”生出的热闹一场接一场,包括这几天引发如潮批评的“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但讨论的背后都离不开对“文化”概念的深层次辨析。
“中国有极好的传统文化,但没有注意保留。
忘记了旧的,又没有建立起新的。
”作家池莉对“中国文化的远去”深感忧虑。
这种忧虑肯定不止她一个人有。
文化内涵十分宽泛庞杂。
我们所言的“传统文化”其实仅是纸上记载的“文化”,而且多半是今人带着有色眼镜改造过的“文化”。
从今年开始,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可以放假了,我们因此就能接续传统吗?凭空造起一座“文化城”,炎黄子孙就能拥有精神家园吗?那些主持孔子或其他某子祭拜典礼的官员,对孔子或某子的精神思想有多少理解?讲庄子的于丹登上了福布斯财富名人榜,讲三国的易中天粉丝如潮,说明国学复兴了吗?我们先得搞清楚: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什么是我们当下的文化,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我们可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文化。
文化是不断变迁的,而且这种变迁并不完全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个族群的文化会与环境不断发生互动。
在当代世界中,我们的文化将如何演变,将来形成一个怎样的格局、得到怎样的结果,我们需要思考,政府也可以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但结果无法断言。
思考和追求时,我们需要正视三个问题:一、发展文化是为了什么?为了人的幸福,还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抑或为了方便治理?二、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是什么?三、政府在塑造文化方面的可能性和限度在哪里?文化的演变有自身规律。
如果不考虑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所谓复兴就可能变成复古——复古不一定不好,但别打着复兴的旗号忽悠人。
如果不尊重文化进化的自然规律,所谓建设文化就可能变成戕害文化。
拿现在人们纷纷说要复兴的国学为例。
据学者研究,中国历史上国学最繁荣的时期有三个,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清末民初,这三个时期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权威破碎,人们思想上的禁锢被打破,因此迸发出灿烂的创造之光。
文化需要繁荣和发展,但如何给文化发展一个宽松的环境,如何更加解放思想,也许是更需要我们各方人士共同思考研究的问题。
5、下列不属于“文化”成为人们热门话题理由的一项是( )A、发展文化可以使人幸福,增加财政收入,方便治理。
B、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因此形成自己的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C、中国有极好的传统文化,但没有注意保留,忘记了旧的,又没有建立起新的。
D、近年来,围绕“传统文化”生出的热闹一场接一场,引发了人们对“文化”概念深层次辨析的讨论,人们迫切希望政府有一个明确的主导方向。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也是族群文化,但发展传统文化,除立足自身实际外,还必须考虑世界的现实和大势。
B、文化发展有其自然规律,并且需要宽松的环境,如果权威加以干预,那么,建设文化就可能成为戕害文化。
C、“文化”很重要,也需要发展,但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即使是政府也还没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
D、解放人们思想,创造一个发展文化的宽松环境,比思考发展文化的方式更重要。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都是用繁体字记录的,所以,在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也就把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了。
B、建一座“文化城”确实不能说明炎黄子孙拥有了精神家园,但如果我们不建文化城,不写繁体字,不开国学班等,文化是肯定不能得到继承发展的。
C、于丹、易中天的成功,不能说国学已复兴,但他们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值得提倡。
D、如果有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思想更加解放,那么,文化是可以出现在繁荣和发展的。
三、(9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黄淳耀,字蕴生,号陶庵。
嘉定县人。
少即以圣贤自期。
尝作日历,昼所为,夜必书之。
缊袍①粝食,不苟取一钱。
崇祯十六年,试礼部,有要人谕意,欲荐为榜首,峻却之。
成进士,不谒选而归。
南都初建②,求仕者争趋之,淳耀独不赴。
或问故,应曰:“某公素善余,今方与当国者比,往必为彼牢笼矣。
君子始进必以正,岂可损名义以徇之耶?”卒不往。
迨嘉定被围,偕弟渊耀,暨侯峒曾、龚用圆、张锡眉诸人固守。
及城破,兄弟并诣城西竹胜庵。
将死,僧止之曰:“公未仕,可勿死也。
”淳耀曰:“城亡与亡,此儒者分内事耳。
今借上人一片干净土,死得所矣。
”索笔书曰:“弘光元年七月四日,进士黄淳耀自裁于城西僧舍。
呜呼!进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昧,此心而已。
”遂衣冠北向,再拜,自经死。
渊耀字伟恭,年十五,补诸生。
幼颖异,甫就傅,即向学。
既乃受业于兄,悉得其绪论,平居谈道讲德,往往启伯氏所未及。
性狷介,不妄交游。
淳耀登第后,与之书曰:“传胪时,人见鼎甲③先上殿,皆啧啧称羡,以为登仙。
吾此时叹息无限,天地间自有为数千年一人、数百年一人者,今人必不肯为数千百年之一人,而必欲为三年之一人,可笑也!”渊耀得书,益以品节自厉。
就义时,见兄头帻相坠地,复下拾而冠之,乃就缢于右。
淳耀所著诗、古文、制举业,原本六经,旁通三史,规范先正,皆传于世。
卒年四十一。
门人私谥贞文。
渊耀卒年二十二。
有《谷帘学吟》。
兄弟死时,口血喷壁间,入砖寸许,其迹历久不灭云。
(节选自《清代三文选注》)注释:①缊袍:用旧絮、碎麻充填的袍子,质地粗劣。
粝:粗米。
②南都:明南京金陵。
崇祯十七年(1644)明思宗自缢于北京景山,马士英等人拥立思宗堂兄朱由菘,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改年号为弘光。
③鼎甲:科举制度,殿试名列一甲的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
鼎有三足,一甲只限三人,故称。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卒不往卒:最终。
B.公未仕仕:做官。
C.耿耿不昧昧:蒙昧。
D.既乃受业于兄既:不久。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黄淳耀具有圣贤作风的一组是①昼所为,夜必书之②要人谕意,欲荐为榜首,峻却之③偕弟渊耀……诸人固守④退不能洁身自隐⑤遂衣冠北向,再拜,自经死⑥平居谈道讲德,往往启伯氏所未及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⑤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淳耀年少时就以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
吃穿都很差,却从不苟且取得一点钱财。
后来中了进士,但没有等吏部派选职务就回家了。
B.南明政权建立后,黄淳耀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争着求官。
因为他觉得有看重他的人位居高官,他去了之后必然会被不恰当地任用。
C.嘉定城被攻破后,黄淳耀和弟弟黄渊耀,以及侯峒曾、龚用圆、张锡眉等曾经固守嘉定的人相约一起到城西的竹胜庵自杀。
D.传文最后说黄淳耀兄弟两个自杀的时候,吐血喷在墙上,竟然深入砖头并长久不灭,这虽是传说,却增强了表现人物不屈的力度和余味。
第II卷(非选择题120分)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君子进必以正,岂可损名义以徇之耶?(3分)(2)今人必不肯为数千百年之一人,而必欲为三年之一人,可笑也!(4分)(3)就义时,见兄头帻相坠地,复下拾而冠之,乃就缢于右。
(3分)1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汤式[注]故国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篷窗自叹漂泊命。
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
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
[注]汤式,生卒年不详,宁波人。
元末曾补本县吏,后落魄江湖间。
明成祖朱棣时曾为文学侍从。
(1)最能集中体现这首元曲情感的是哪个词?请阐释其具体含意。
答:(2)简要赏析曲中“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三句。
答:13、填空。
(5分)(任选一题)(1)无恒产而有恒心者,;若民,,。
苟无恒心,,。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齐桓晋文之事》)(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
(《诗经•卫风•氓》)千岩万转路不定,。
,栗深林兮惊层巅。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走出沙漠沈宏他们四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那把挂在我胸前的水壶。
而我的手始终紧紧攫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被他们夺去。
在这死一般沉寂的沙漠上,我们对峙着。
这样的对峙,今天中午已经发生过了。
望着他们焦黄的面庞与干裂的嘴唇,我也曾产生过一种绝望,真想把水壶给他们,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半个月前,我们跟随肇教授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风俗民情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