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精编版
高三语文一模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一模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每题3分,共12分)(文言文材料略)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觥”在古代指什么?(2)“恣”在这里表示什么?2.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析文中所描述人物的性格特点。
4. 概括文中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
(每题3分,共9分)(文言文材料略)5. 根据文中内容,解释“举”和“罔”的含义。
6. 翻译文中的“是以圣人为而不争,功成而弗居”。
7. 简述文中所体现的哲学思想。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8-10题。
(每题3分,共9分)(现代文材料略)8.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9. 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10. 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中某一观点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3题。
(每题3分,共9分)(现代文材料略)11.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12. 文中提到的“他”是谁?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
13. 简述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及其作用。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4. 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20分)题目:《我眼中的高三》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四、写作(共20分)15. 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分)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高三语文一模模拟试题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 (1)“觥”在古代指酒杯。
(2)“恣”在这里表示放纵。
2. 翻译略。
3. 人物性格特点分析略。
4. 作者观点或态度概括略。
5. “举”表示选拔,“罔”表示欺骗。
6. 翻译略。
7. 哲学思想简述略。
二、现代文阅读8. 主要内容概括略。
9. 修辞手法及其效果分析略。
10. 对文中某一观点的看法略。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附答案)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人工智能(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从语音助手到自动驾驶汽车,AI 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
然而,随着AI 的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一方面,AI 的发展可能会导致大量的工作岗位被取代,从而引发失业问题。
另一方面,AI 系统的决策过程往往是不透明的,这可能会导致不公平的决策结果。
此外,AI 技术的发展也可能会引发隐私和安全问题,例如个人数据的泄露和滥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AI 技术的监管和规范。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AI 技术的发展符合伦理和社会价值观。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公众的教育,提高公众对AI 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以便更好地应对AI 带来的挑战。
材料二:AI 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机遇。
例如,AI 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提高医疗效率;AI 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供应链,降低成本;AI 可以帮助教育机构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提高教育质量。
然而,要充分发挥AI 技术的潜力,我们需要解决一些关键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提高AI 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目前,AI 系统仍然存在一些漏洞和风险,例如被黑客攻击和恶意软件感染。
其次,我们需要提高AI 系统的可解释性。
目前,AI 系统的决策过程往往是不透明的,这使得人们难以理解和信任AI 系统的决策结果。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对AI 技术的伦理和社会影响的研究。
AI 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对社会和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以应对这些影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AI 技术的应用虽然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B.AI 技术的发展会导致大量工作岗位被取代,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高三高考模拟试卷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一)选择题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B. 文中多次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C. 文章结尾点明了主题,强调了人生价值的追求。
D. 文章中主人公的父亲形象正面,而母亲形象则较为负面。
答案:D2. 下列关于文本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以“人生如梦”为引,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B. 文章中主人公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C. 文章结尾以“人生的道路,就在脚下”作为结尾,寓意深刻。
D. 文章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反映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变化。
答案:D(二)简答题3. 简述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及其对主人公性格的影响。
答案: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家庭变故、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挫折。
这些挫折让主人公逐渐学会了坚强、勇敢面对困难,培养了其独立自主、奋发向前的性格。
4. 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塑造主人公的形象?答案:作者运用了对比、衬托、心理描写等手法来塑造主人公的形象。
如通过对比主人公与父亲的性格特点,突出了主人公的坚韧不拔;通过衬托主人公在困境中的表现,展现了其勇敢、坚强的品质;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选择题5.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汉乐府《长歌行》)这句诗描绘了葵花在清晨的阳光下绽放的景象。
B.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唐·王维《相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D.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先秦《诗经·关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B(二)简答题6. 简述《登鹳雀楼》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3(附答案)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3(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虚拟现实(VR)技术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体验。
VR 技术通过创建逼真的虚拟环境,让用户沉浸其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从娱乐领域来看,VR 游戏为玩家带来了全新的游戏体验。
玩家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尽情探索、冒险,感受前所未有的刺激和乐趣。
此外,VR 电影也在逐渐兴起,观众可以坐在家中,通过VR 设备欣赏到仿佛置身于电影院的视听效果。
在教育领域,VR 技术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学生可以通过VR 技术参观历史遗迹、探索自然景观,更加直观地学习知识。
同时,VR 技术还可以用于职业培训,让学员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模拟操作,提高技能水平。
然而,VR 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VR 设备的价格较高,限制了其普及程度。
另一方面,目前的VR 技术在画面质量、交互性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材料二:人工智能(AI)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对各个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医疗领域,AI 技术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
通过对大量医疗数据的分析,AI 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疾病特征,为医生提供诊断建议。
此外,AI 技术还可以用于医疗影像分析、药物研发等方面。
在交通领域,AI 技术可以实现智能交通管理。
通过对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和分析,AI 系统可以优化交通信号控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同时,AI 技术还可以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大的便利和安全。
但是,AI 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担忧。
例如,AI 技术可能会导致部分工作岗位的消失,引发就业问题。
此外,AI 技术的安全性也备受关注,一旦AI 系统被黑客攻击,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VR 技术和AI 技术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怏怏不乐一愁莫展B. 栩栩如生惹是生非C. 偃旗息鼓一视同仁D. 喋喋不休一筹莫展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力量。
B. 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学校加强了安全教育。
C.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D.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
(以下题目略)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1.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 ”。
2. 《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见到了警幻仙子,她告诉他“ ”。
3. 《论语》中,孔子说“ ”,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4. “ ”,这是《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对岳阳楼的描述。
5. 鲁迅在《阿Q正传》中,通过阿Q的形象讽刺了“ ”。
三、阅读理解(本题共2篇阅读材料,每篇材料后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阅读材料一略)1.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指谁?2. 文章中“她”对“他”的态度是怎样的?3. 文章中描述了哪些环境特征?4.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5.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信息?(阅读材料二略)1. 文章中“这件事”指的是什么?2. 文章中“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3. 文章中提到的“那个地方”有什么特点?4.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5.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信息?四、作文(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请以“我眼中的世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注意事项:1. 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
2. 请保持卷面整洁,字迹清晰。
3. 请按照题目要求答题,不要超出答题区域。
4. 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答案。
5. 请在作文中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逻辑性。
6. 请在作文中注意观点的明确性和论证的充分性。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2024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青睐草长莺飞熨帖委曲求全 B. 帐篷坐收渔利博弈融会贯通 C. 汲取针砭时弊辐射优柔寡断 D. 恣睢改头换面蝉联振聋发聩答案:C解析:A项中“熨帖”的“帖”应写作“贴”,B项中“帐篷”的“帐”应写作“账”,D项中“恣睢”的“睢”应写作“睢”。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获取、分析、挖掘、利用变得更加便捷,但也带来了一些隐患,如数据泄露、数据侵权、数据安全等问题。
B. 尽管很多网友对节目第二季的整体评价出现了下滑,认为没有第一季好看,但我觉得这一季的《中国好声音》还是值得一瞧的。
C. 在近期开展的全国优秀曲艺节目展演中,有多个作品入选,其中以中青年曲艺演员的表演为主,也兼顾了老年观众的欣赏需求。
D.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表现厨艺师父在制作美食过程中对食材的敬畏及对食物的尊重,传递出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及道德观,从而引发了广大观众的共鸣。
答案:D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获取、利用、分析、挖掘”。
B项前后矛盾,“整体评价下滑”与“值得一瞧”自相矛盾。
C项成分残缺,应在“其中”后面加上“表演”。
3、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自由是一种看得见、摸不着的东西,犹如空气,犹如阳光。
B. 暮色四合,远方的山影依稀可辨。
而近处的房屋,已经灯火阑珊。
C. 无论是临水的轩榭,还是跨水的回廊,都体现了设计者对于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D. “纳米”、“信息化”、“全球化”一时间风起云涌,令人有如醉如痴的感觉。
答案:A解析:A项将“自由”比喻为“空气”和“阳光”,B项中的“灯火阑珊”不是比喻;C项中的“体现了……深刻理解”没有运用比喻;D 项中的“风起云涌”和“如醉如痴”没有运用比喻。
二、阅读理解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夫怨不在大,可恶不在大也。
高三仿真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仿真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然而,科技的进步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隐私泄露、信息过载等。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平衡科技与伦理的关系?1. 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2. 科技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有哪些?3. 我们应该如何平衡科技与伦理的关系?二、古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4. 请解释文中“政通人和”的含义。
5. 文中“增其旧制”指的是什么?6.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描绘了什么景象?7.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三、古诗文默写(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默写杜甫的《登高》。
四、作文(本题共1小题,共50分)请以“科技与人文”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高三仿真模拟语文试题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 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包括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等。
2. 科技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有隐私泄露、信息过载、人际疏离等。
3. 平衡科技与伦理的关系,我们可以从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公众科技伦理意识、推动科技伦理教育等方面入手。
二、古文阅读4. “政通人和”意味着政治清明,人民和睦。
5. “增其旧制”指的是扩大原有的规模。
6.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描绘了洞庭湖早晚不同的美丽景色。
7.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岳阳楼美景的赞美和对国家政治清明、人民和睦的向往。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整套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翘首以盼惊心动魄草长莺飞B. 豁然开朗息息相关震耳欲聋C. 毛遂自荐悬梁刺股声东击西D. 气壮山河赏心悦目拔苗助长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由于天气变化无常,所以这次活动不得不推迟。
B.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给全体教师提供一次培训的机会。
C. 他的成绩虽然一直名列前茅,但并不骄傲自满。
D. 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所以请大家放心。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他在比赛中一马当先,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B. 她的书法作品在全国书法比赛中荣获了一等奖。
C.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D. 这个计划已经上报给了领导,等待他们的审批。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公园位于市中心,环境优美,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B. “这个周末,我们一起去爬山吧!”小王兴奋地说。
C. “你听说了吗?明天学校要举行运动会。
”老师问道。
D. 他正在读一本关于历史的书,书中详细介绍了古代文明。
5. 下列各句中,句式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多才多艺。
B. 老师要求我们按时完成作业,不得抄袭。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 他看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走进历史历史是一座巍峨的长城,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兴衰;历史是一片浩瀚的星空,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走进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历史的长城,由无数英雄豪杰的奋斗组成。
他们或戎马倥偬,或文治武功,或坚守信念,或勇于创新,共同书写了人类文明的辉煌篇章。
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秦朝的强盛;汉武帝开疆拓土,使汉朝进入鼎盛时期;唐太宗贞观之治,使得唐朝成为世界强国;成吉思汗征服四方,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纤尘不染(fān)B. 赏心悦目(shǎng)C. 息息相关(xī)D. 惊心动魄(pò)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B. 近些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许多科学家为此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C.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使得我们的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D. 老师反复强调,要认真复习,争取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3. 下列句子中,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需要我们综合考虑。
B.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认真分析。
C. 这个问题非同小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D. 这个问题至关重要,需要我们全面考虑。
4.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惊天动地B. 惊世骇俗C. 惊心动魄D. 惊天动地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B. 他的智慧像大海一样深邃。
C. 他的决心像石头一样坚定。
D. 他的勇气像火焰一样燃烧。
6. 下列诗句中,意境最美的一项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他喜欢阅读,尤其是古典文学。
B. 他擅长唱歌、跳舞、画画。
C. 这个城市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D. 她是我们班的班长,也是学校的优秀学生代表。
8.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变换后:他学习好,品德高尚。
B. 原句:这个公园的景色非常美丽。
变换后:公园的景色非常美丽。
C. 原句:她温柔体贴,善解人意。
变换后:她温柔体贴,善解人意。
D. 原句: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精编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gù)B. 惟妙惟肖(wéi)C. 豁然开朗(huò)D. 情不自禁(jīn)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也增进了友谊。
C. 这篇文章虽然观点新颖,但论证不够充分。
D. 我对他的决定表示不满,认为他的想法太天真。
答案:B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原因,比赛被迫推迟。
B. 他的演讲非常成功,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C. 我知道这个消息后,心里感到非常不安。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但价格却很便宜。
答案:A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B. 这位作家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尤其是年轻人。
C. 在这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的表现非常出色,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D. 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答案:C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好转。
B. 这位科学家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C. 这本书的内容很有深度,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有些难以理解。
D. 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许多毕业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答案:A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1)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科技创新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2)首先,科技创新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无人机喷洒农药、智能灌溉等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B. 一蹴而就(yī cù ér jiù)C.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D. 拈花惹草(niān huā rě cǎ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工作经验丰富。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D. 由于天气原因,导致比赛推迟。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他的心情像天气一样阴沉。
C. 那座山巍峨屹立在远方。
D. 月光如水,洒在静谧的湖面上。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
C. 她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
D.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狮子一样勇猛。
B. 她的心像玻璃一样脆弱。
C. 他的智慧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我们。
D. 他的笑容像春风一样温暖。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保护环境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呢?C. 你难道不认为这是正确的吗?D. 难道这不是事实吗?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行。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D. 我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B. 难道我们不应该保护环境吗?C. 他为什么那么努力?D. 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梦想?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终于成功了。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XXX作为自由翱翔于天地之间的象征,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
其实,XXX诞生时,并没有这种诗意的内涵。
XXX这一意象出自《庄子·逍遥游》。
然而,《逍遥游》中的XXX想要翱翔九万里高空,必须依赖狂风,依然“有所待”,并不能真正地自由翱翔。
在中国文学中,XXX是如何由“有所待”而转化为自由翱翔的象征呢?XXX意象的内涵转换,始于魏晋。
魏晋文人不能忘怀世俗,追求身名俱泰;又要越名任心,追求XXX逍遥。
这类内涵矛盾,打破了心灵的均衡。
因此,他们渴望在庄学中寻找到精神慰藉。
而XXX的境地,他们没法企及,于是只好经由过程将庄学世俗化的体式格局,追求安顿身心的秘诀。
介于现实与自由之间翱翔的鲲鹏,也就成为当时文人的生理寄托。
他们试图经由过程对XXX的哲学内涵世俗化、意象内涵诗意化的转换,重构已被打破的生理均衡。
XXX在《逍遥游注》中说:“有待无待,吾所不能齐也;至于各安其性,天机自张,受而不知,则吾所不能殊也。
夫无待犹不足以殊有待,况有待之巨细乎!”世间万物,只要安于天性,动应天然,有待无待,就是一种无差此外存在。
XXX所言“有待”是溺于现实:“无待”是超然物外,而在郭象的哲学中却取得统一,本来“有待”的鲲鹏,成为“无待”的自由逍遥象征。
XXX《大鹏赞》中“海运水击,扶摇上征”虽还“有所待”,但“志存六合,不屑雷霆”的高远之志。
XXX“超世高逝,莫知其情”的窗然XXX,倒是《逍遥游》所没有的。
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诗心” 与“匠心”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中,“诗心” 与“匠心” 常常被提及。
“诗心” 强调的是创作者内心的情感、灵感和想象力,而“匠心” 则侧重于创作过程中的技艺、精细和严谨。
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的基础。
“诗心” 是文学艺术创作的灵魂。
没有“诗心”,作品就会缺乏情感的深度和感染力。
创作者以一颗敏感而富有诗意的心去感受生活、体验世界,将自己的情感、思考和感悟融入作品之中。
从古代的诗人墨客到现代的作家艺术家,那些打动人心的作品无不是源于创作者内心深处的“诗心”。
例如,李白的诗歌充满了豪迈奔放的情感和奇幻瑰丽的想象,正是他那颗不羁的“诗心” 的体现。
然而,仅有“诗心” 是不够的,还需要“匠心” 来将其完美地呈现出来。
“匠心” 代表着创作者对技艺的精益求精和对细节的执着追求。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需要运用精湛的语言技巧、巧妙的结构布局来展现自己的“诗心”;在绘画、雕塑等艺术领域,艺术家则要通过细腻的笔触、精准的造型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
一部优秀的作品,往往是“诗心” 与“匠心” 的完美结合。
“诗心” 与“匠心” 的融合并非易事,需要创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磨练。
一方面,创作者要保持内心的敏感和诗意,不断激发自己的灵感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又要刻苦钻研技艺,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既有情感深度又有艺术高度的作品。
总之,“诗心” 与“匠心” 是文学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它们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文学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诗心” 强调情感和想象力,“匠心” 侧重于技艺和严谨,二者相互独立。
B. 没有“诗心” 的作品缺乏情感深度和感染力,不会成为优秀的作品。
C.“匠心” 代表着对技艺的精益求精,在文学创作中主要体现为语言技巧和结构布局。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yǎn)雅俗共赏(yǎ)B. 恣意妄为(zì)豁然开朗(huò)C. 遥不可及(jí)美轮美奂(huán)D. 炽热如火(chì)碧波荡漾(dàng)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过去无法解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B.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也受到了领导的表扬。
C. 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D. 他的论文在学术会议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被认为是一篇有价值的作品。
3. 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堪称楷模。
B. 这个方案太复杂了,难以实施。
C. 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骄傲。
D. 他的想法过于简单,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中名列前茅。
变换后:他的成绩在班级中一直名列前茅。
B. 原句: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变换后: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要发扬。
C. 原句: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
变换后:我最喜欢的这本书。
D. 原句:他不仅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变换后:他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走进教室,发现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学习。
(逗号)B. 我喜欢读《红楼梦》,尤其喜欢林黛玉这个角色。
(顿号)C. 这本书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让人百读不厌。
(分号)D. 他的发言非常精彩,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笑声。
(冒号)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甲】在一个宁静的小山村,有一位名叫小明的男孩。
他从小失去了双亲,由奶奶抚养长大。
尽管生活艰辛,小明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他热爱学习,成绩优异,是村里的骄傲。
一天,小明听说城里有一所著名的中学,决定去那里求学。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精神矍铄,思路清晰。
B.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延误,给旅客带来了不便。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
D. 这本书的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的世界。
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 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排比修辞的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行。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的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更好地生活。
B. 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了实现梦想。
C.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为了提高自己。
D. 学习的意义是什么?为了丰富人生。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的是:A.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B. 他的声音如同雷鸣。
C.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D.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亮。
答案:1. A 2. A 3. B 4. A 5. 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______所作,被誉为“骈文之冠”。
7. 《红楼梦》中,贾宝玉身上佩戴的通灵宝玉上刻有“______”四字。
8. 《诗经》中的“国风”共有______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
9.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中被称为“智多星”的是______。
1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______》。
答案:6. 王勃 7. 莫失莫忘 8. 十五 9. 吴用 10. 水调歌头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
答: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说,学习了知识之后,要经常复习和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内心会感到快乐和满足。
高考三模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答案】1. C2. B3. D4. C5. B【解析】1.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文章通过描述主人公在困境中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强调了“努力就有可能成功”这一主题。
选项C正确。
2. 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提出观点,中间分几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总结观点。
选项B正确。
3. 本题考查对文章细节的理解。
根据第二段中的描述,主人公在困境中始终保持乐观,不断寻找机会。
选项D正确。
4. 本题考查对文章论证方法的理解。
文章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来证明观点。
选项C正确。
5. 本题考查对文章观点态度的理解。
文章认为,只要努力,就有可能成功。
选项B正确。
二、古代诗文阅读【答案】1. C2. D3. B4. A5. D【解析】1.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诗句“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可知诗人通过描写江水绕过芳甸,月光照耀花林,营造出一种美丽、宁静的意境。
选项C正确。
2.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用词的理解。
根据诗句“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可知“卷不去”和“拂还来”都是用来形容月光无法离开诗人的情感。
选项D正确。
3.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表达技巧的理解。
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月亮的明亮和辽阔表达得淋漓尽致。
选项B正确。
4.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情感的理解。
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选项A正确。
5.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作者生平及作品的了解。
李白的《静夜思》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选项D正确。
三、文言文阅读【答案】1. B2. C3. D4. A5. B【解析】1.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文段“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知作者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选项B正确。
2.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用词的理解。
根据文段“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可知“神明”指的是人的精神、智慧。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加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运用(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纤尘不染(cǎn)B. 息息相关(xī)C. 精卫填海(fàn)D. 唇亡齿寒(yá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这个项目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使这个项目取得了成功。
B. 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裁判员必须严格遵守比赛规则。
C.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D. 他的演讲充满了激情,听众们听得如痴如醉,纷纷为他鼓掌。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是我的想法。
”他坚定地说。
B. 他在会议上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
C. 最近,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载人航天、深海探测等。
D. 他喜欢读书,尤其喜欢古典文学,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问题。
【甲】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有一片被称为“东方巴黎”的美丽之地——济南。
济南地处黄河下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这里有着“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
济南的泉水是这座城市的一大特色。
这里的水源丰富,泉水清澈见底,富含多种矿物质。
在济南,泉水与城市建筑、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乙】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济南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道路宽敞,交通便捷。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济南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济南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污染排放。
其次,实施节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此外,还加大了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力求在城市建设中保持历史文脉的传承。
【丙】在济南,还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
如: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等。
这些景点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也为济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模拟高考语文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lào yàn)B. 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C. 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D. 气喘吁吁(qì chuǎn xū x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确保这次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
B. 由于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新产品纷纷问世。
C. 他不仅学习刻苦,而且关心集体,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
D.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他的了解越来越深,逐渐地觉得他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
3.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差的一项是:A. 他在比赛中一马当先,独占鳌头。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佼佼者。
C. 她的舞姿轻盈飘逸,宛如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D. 这座城市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我希望你能帮我一个忙,行吗?”他问道。
B. “你的想法很有创意,我很欣赏。
”他说。
C. “你看过这本书吗?”他问。
D. “你的作业写完了没有?”他问。
5. 下列各句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发言言简意赅,让人印象深刻。
B. 他的态度傲慢无礼,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C.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仿佛天籁之音。
D. 他的文笔流畅自如,读起来如行云流水。
6.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他的眼神犹如一把利剑,直刺人心。
B. 她的笑容如同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C. 他的话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心中的疑惑。
D. 她的舞蹈犹如一幅画卷,展示出美丽的风景。
7.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补写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通俗易懂,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阅读。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这场比赛()紧张激烈,让人激动不已。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吾知免夫:免,指免除罪责。
B. 吾尝终日而思矣:终日,指整天。
C.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忍,指忍心。
D. 彼其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患,指疾病。
答案:D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B. 他虽然年过七旬,但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C. 这篇文章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严谨,是一篇好文章。
D. 由于他刻苦学习,因此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答案:C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君子不器。
B. 学而不思则罔。
C.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D.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答案:A4. 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属于抒情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答案: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2.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__________。
答案:范仲淹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____》。
答案:水调歌头4.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马致远的一首__________。
答案:散曲5.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__________》。
答案:使至塞上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情节。
答案:《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情节发生在大观园中,林黛玉因感伤自己身世凄凉,又见园中花落,心生悲凉,于是在园中葬花,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 根据上文,孔子认为“君子”应具备哪些品质?(4分)4. 请结合全文,分析孔子关于“学习”和“交友”的观点。
(6分)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智能手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使得信息获取和交流变得更加便捷。
然而,这些技术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隐私泄露、网络安全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解决。
5. 本文主要讨论了哪些问题?(6分)6. 作者认为信息技术发展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6分)7. 请分析文中提到的“隐私泄露”和“网络安全”问题。
(8分)8. 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我们应如何平衡信息技术发展与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10分)三、作文(共50分)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50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成功”的定义越来越多元化。
有人认为,成功就是拥有财富和地位;也有人认为,成功是实现自我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
请以“我眼中的成功”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成功”的理解。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 (1)习:复习、温习。
(2)朋:朋友。
2. (1)不也是令人高兴的吗?(2)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3. 孔子认为“君子”应具备的品质包括:好学、宽容、不因别人不了解自己而生气。
4. 孔子关于“学习”的观点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性,认为学习是快乐的;关于“交友”的观点是强调朋友的重要性,认为有朋友从远方来是令人高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三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精编版新人教版高三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第I卷(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汛期温驯徇情出言不逊以身殉职B.角斗绝招咀嚼一觉醒来倔头倔脑C.帆船藩篱梵文人仰马翻繁衍生息D.俯瞰抚育胸脯釜底抽薪辅车相依2.选出下列错别字最多的一项:()A.思忖观摹根深缔固沤心沥血B.恬静秘诀矫揉造做妄自菲薄C.谩骂举止涣然一新犷悍无赖D.筵席拘谨漫不经心不屑一顾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开放性网络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_______于网络的“情绪性言论”,有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②2006年,中国外交依然面对许多悬疑:中日关系僵局能否_______,中俄合作能否深化,中美关系能否保持积极稳定的发展态势,等等,这些问题仍然值得世界充分关注。
③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______正因为由己及人领悟到别人的孤独,我们的内心_______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
A.漫延打破也/就 B.蔓延突破也/就C.漫延突破但/才 D.蔓延打破但/才4.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日本的报章、中国的报章都异曲同工地对于搬了家的人们给了一个“愚民”的称号。
B、进入高三年级以来,学习成绩一向平平的陈瑞进步很大,叫人不得不另眼相看。
C、棋盘上自己的棋子所剩无几,而对方却兵多将广,邹明感到在排兵布阵上捉襟见肘。
D、他生活底子厚实,知识渊博,所以写起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大型京剧交响诗剧《梅兰芳》把交响乐的气势磅礴与京剧乐队的细腻婉转结合起来,最终通过舞台呈现并达到一种诗的意境。
B.了解了重庆的发展规划后,他心里激动万分,在自己的工作日记中写道:让我们都来出一份力,使我们的家乡重振雄风,再造一个更为辉煌的未来。
C.经过细致地调查取证后,警方终于确定这起事件的幕后黑手是那个男人一手策划的。
D.奥运场馆“水立方”的膜材具有不浸水性,水从膜上滑过不留水痕,膜材上面的杂物、尘埃会通过雨水的自然降落而被清洗掉。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孔子创立的儒学,虽然没有忽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也涉及到老庄“道法自然”的哲理;但更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
从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
因此,有人说,孔子创立的儒学,可以称为是一种盛世之学。
儒学所涉的主要内容,简要而言就是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
“隆礼”就是郑重地遵循礼法。
礼教不是孔子的创造,是先民的文化积淀。
最早形成于文明社会敬天祭祀祖先中,西周时周公制礼作乐,至东周春秋末,社会动荡不安,出现“礼崩乐坏”的社会无序状态,故孔子倡导“复礼”。
“不知礼,无以立也”,“三十而立”。
孔子认为“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礼治是社会结构的保证,只有礼治,才能规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秩序。
这充分说明礼制就是社会制度,而礼治则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据与法则,可见孔子论礼与其政教是合一的,故又有礼教的说法。
这种思想对规范汉唐以来的社会形态、促进社会有序发展,曾产生过积极影响,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重仁”就是主张人应有仁的品格。
孔子认为仁的含义,就是人与人之间具有本能的相互扶持的意义。
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得以形成,所以他说“仁者,爱人”。
孟子提出“仁政”的主张,从而说明孔子的仁德,就是“大同社会”理想信念,这成为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社会和谐的美好蓝图。
“尚中道”的辩证思想,是孔子对自古以来“允执阙中”的发展。
中道思想是先哲遗留的闪光思想。
唐尧曾对舜说,若执中即信守中道,四海之内便会避免困穷,天禄便会长存的。
春秋时代,百家争鸣,集中于一个“治”字,老子倡“守中”,即以柔用中;韩非则倡“法治”,主张以强用中。
孔子认为“中行”者最佳,其次是“狂者”、“狷者”。
社会中之三种人即左中右者,持中者为最佳。
同时,孔子认为事物在发展中又有中庸、过、不及三种形态,而中庸为最佳。
而中道是和,和即事物矛盾之对立统一状态,他表示事物之质的规定性,因此持中的要义,就是要执持事物之质,这也就是“和为贵”之义。
总之,孔子一生做出总结古学、兴办私学和创立儒学三件伟业,他的隆礼、重仁和尚中道的核心思想,均含有积极意义和现代价值,并为国内外有识之士瞩目。
1988年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人类如果想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必须汲取中国孔子思想中的智慧。
”这种认识无疑是很有道理的。
6.下列对孔子儒学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创立的儒学是在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继承也有否定,忽视了“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
B.孔子在其儒学创立中创建了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深化完善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C.孔子创立的儒学,自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
因此,有人说儒学是一种盛世之学。
D.孔子创立的儒学,汲取了老庄等哲学思想的智慧,同时又更加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受到人们的尊崇。
7.下列对孔子儒学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所推崇的“礼教”是西周时周公所创造的,孔子认为“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礼治是社会结构的保证,“不知礼,无以立也”。
B.“重仁”就是主张人应有仁的品格。
所以孔子倡导“仁者,爱人”,他的“仁政”主张,为我们构建了一幅“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
C.“尚中道”的辩证思想,是孔子对自古以来“允执阙中”的发展。
早在春秋时代,唐尧就曾对舜说,若执中即信守中道,四海之内便会避免困穷,天禄便会长存的。
D.中道思想是先哲所遗留的。
以后不同流派又不断充实和发展,孔子认为中道是和,提出“和为贵”的思想。
8.下列对原文信息的提取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礼教体现了孔子论礼与其政教的合一。
历史证明这是规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秩序的唯一保证。
在汉唐以来的社会演变中始终起着积极作用。
B.中道思想体现了古代先哲的思想智慧,孔子认为在社会“左中右”三种人中,“中庸”之人为最佳,“过与不及”这两种人不能体现“和为贵”的哲学内涵。
C.有人认为,人类如果想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向人们贯彻中国孔子全部的哲学思想。
D.孔子的儒学思想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与其他哲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今天仍会有它可借鉴的现实价值。
三、(12分,每小题3分)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也。
明经为郡文学,以孝廉为郎。
举方正,对策高第,迁谏大夫。
劾奏卫将军张安世子彭祖不下殿门,并连及安世居位无补。
彭祖时实下门,宽饶坐举奏大臣非是,左迁为卫司马。
宽饶初拜为司马,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有疾病者身自抚循临问,加致医药,遇之甚有恩。
及岁尽交代①,卫卒数千人皆叩头自请,愿复留共更一年,以报宽饶厚德。
宣帝嘉之,以宽饶为太中大夫,使行风俗,多所称举贬黜,奉使称意。
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
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京师为清。
宽饶为人刚直高节,志在奉公。
家贫,奉钱月数千,半以给吏民为耳目言事者。
身为司隶,子常步行自戍北边,公廉如此。
然深刻喜陷害人,在位及贵戚人与为怨,又好言事刺讥,奸②犯上意。
同列后进或至九卿,宽饶自以行清能高,有益于国,而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数上疏谏争。
太子庶子③王生高宽饶节,而非其如此,予书曰:“明主知君洁白公正,不畏强御,故命君以司察之位,擅君以奉使之权,尊官厚禄已施于君矣。
君宜夙夜惟思当世之务,奉法宣化,忧劳天下,虽日有益,月有功,犹未足以称职而报恩也。
”宽饶不纳其言。
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以刑余为周、召④,以法律为《诗》、《书》。
”上以宽饶怨谤终不改,下其书中二千石⑤。
谏大夫郑昌愍伤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颂宽饶。
上不听,遂下宽饶吏。
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
(节选自《汉书·盖宽饶传》,有删节)[注]①岁尽交代:汉时每岁末更换卫卒。
②奸:同“干”。
③太子庶子:官职。
④刑余:指宦官,周、召:周公、召公,西周贤臣。
⑤中二千石:官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案行士卒庐室案行:巡视,察看B.多所称举贬黜称举:提拔,举荐C.皆恐惧莫敢犯禁犯禁:私闯禁地D.然深刻喜陷害人深刻:严峻苛刻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以报宽饶厚德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B.①皆恐惧莫敢犯禁,京师为清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①而为凡庸所越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D.①在位及贵戚人与为怨②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盖宽饶“刚直高节,志在奉公”的一组是( )①举方正,对策高第,迁谏大夫②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③奉钱月数千,半以给吏民为耳目言事者④身为司隶,子常步行自戍北边⑤又好言事刺讥,奸犯上意⑥君宜夙夜惟思当世之务,奉法宣化,忧劳天下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宽饶因通晓儒经被选为郡文学,凭孝廉身份做了郎官;升任谏议大夫后,曾向皇帝检举揭发彭祖过殿门不下车及其父卫将军张安世居高位而无补朝政之事。
B.宽饶任司马一职时,善待士卒,年终按例交接更换士卒时,数千人叩头自请,愿意留下再服役一年,宽饶因此受到宣帝嘉奖,被升任为太中大夫,巡察各地风俗。
C.宽饶为司隶后,刺举无所回避,与公卿贵戚结怨甚多;又好借事批评朝政,冒犯皇上意旨,因此他的职位不升反降,被同列及后进超越,对此他很是失意不快。
D.当时皇上正用刑法治国,重用宦官,宽饶却不识时务,仍对此上疏奏事,触怒皇上,虽有郑昌为其求情,也无济于事,最终宽饶落得个引刀自刭的结局。
第Ⅱ卷(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宽饶坐举奏大臣非是,左迁为卫司马。
(3分)(2)太子庶子王生高宽饶节,而非其如此。
(3分)(3)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颂宽饶。
(3分)14.阅读下列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8分)倦夜①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②。
注:①此诗为广德二年写于成都。
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西北吐蕃兵又骚扰中原,并于广德元年十月,直捣长安,逼得唐代宗李豫一度逃往陕州避难。
②徂:cú,过去;逝。
(1)前三联中,哪些词句暗示了从入夜到天明的时间推移,请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