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五章
毛概第五~十五章重点笔记
毛概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1956年4月,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础方针,深刻论证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2、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
创造新的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学说,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3、陈云提出了“三个主题,三个补充”思想4、1992年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辩:“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胡锦涛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这个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6、1992年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7、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8、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科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9、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列宁认为,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而不能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2、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
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3、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之后,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和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分别对这一阶段的内容作出了一定的分析4、党的十三大把初级阶段问题踢打全局化的原因是:一是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一段在改革开放中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二因为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破除各种思想障碍,从根本上解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发点问题的认识。
毛概 第五章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 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 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节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978年,全国召开了 第二次科技大会。会上,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 技术是生产力”的英明论 断。这次会议是新中国科 学技术发展史上又一里程 碑。这是1978年4月,邓 小平同志接见出席全国科 技大会的代表时,与青年 数学家陈景润握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过去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 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 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两个讲 全了。” ——邓小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 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2)新中国还没有大规模建设社会主 义的经验,需要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学 习;而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它在工业化建设中所取得的高速度 显示了苏联模式的威力,并且这种模式 又适应了新中国在工业化初期着重发展 重工业的需要。
毛概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社会主义的本质(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突出地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还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突出地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
突出了社会主义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论,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生产关系问题,同时以包括了社会主义要最终达到的目标,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在社会有机体及其矛盾关系中,生产力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主义面临的任务很多,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根本任务,这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贯穿着的一个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其中落后的社会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社会生产落后,经济上不去,国家的综合国力薄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难以得到满足。
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4.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体现。
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具有的优越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能使社会生产以资本主义所没有的速度持续发展,即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快更好;二是它能够兼顾效率和公平,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毛概 第五章
(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1、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
200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国务
院在京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胡锦涛在 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他强调,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 人才强国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 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理论 问题 •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 理论问题
•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是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进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 基本理论问题。 • 2、邓小平一再强调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 是基于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认识。
发展是党执政兴 国的第一要务,这一 重要命题是江泽民 2002年5月31日在中央 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 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 讲话中首次提出的。 要务,通常是指 最重要而又最迫切的 任务。第一要务,是 相对其他各种要务而 言的。
为什么说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 第一要务?
• 1、这是时代主题和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根本要求。 • 2、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 要求。 • 3、这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 题的根本要求。 • 4、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我们党 的一条主要经验。
2、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科学内涵
• (1)从生产力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社会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的社会。
• (这突出了生产力的首要基础地位,体现社会主义的最高效率)
• (2)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社会是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
毛概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4)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很短,而且 是边革命边建设,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缺 乏深刻的了解,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充分的 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三大改造的胜利来得 太快,太容易了。在党内,特别是许多领导 人中间滋长了骄傲情绪,以至过高地估计了 主观努力的作用,因而在发展生产问题上急 于求成,在改革生产关系问题上急于过渡。
其次,他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如果搞不 好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1980年5月,邓小平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 “社会主义 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 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 本质。‛ ‚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
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 主义经济政策到底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 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
•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下定决心,不怕牺 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农业学大寨, 工业学大庆!‛‚人民公社好!‛‚抓革命,促 生产!‛‚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中共八大确定,今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 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 步前进。这个正确方针没有能够坚持下去。 • 1958年的‚大跃进‛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严 重损失。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后来又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 的政策和果断的措施,这就使国民经济从1962 年到1966年得到了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
(3)当时对于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 义,全党普通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觉悟。安定 团结要靠民主和法制来保障。为此,必须克 服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权力过分集中于领 导者个人的严重缺陷;必须反对个人崇拜和 个人专断现象。但在当时,我们党还没有认 识这个问题的严重意义。相反在不断取得胜 利的情况下,个人迷信,骄傲自满,个人专 断的现象反而有些滋长,因此正确的决议和 国家的宪法与法律,也容易因领导者个人的决 断而被推翻或被臵之不理。
毛概第五章知识点
毛概论第五章知识点邓小平理论第一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邓小平敏锐地把握了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对时代主题的转换作出了科学判断。
他明确地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2.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毛泽东随即提出,要以苏为鉴,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在这个探索中形成了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
这些思想理论成果的产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份珍贵的思想财富,对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这一时期,我们也犯了不少错误,走了不少弯路。
这主要是在经济上急于求成、盲目求纯和急于过渡;在政治上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造成这些失误的更深层的原因,一是偏离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国际国内的形势、对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和中国现实的具体国情作出了错误的估量和判断;二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也就不可能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也不可能对社会主义的某些制度和体制进行有效的改革。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
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关键在于不断地总结经验。
”他领导全党从总结群众成功实践的经验中,也从总结工作的某些失误的教训中,把经验上升为理论,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从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毛概第五章PPT.
自然 资源
民族构成 及传统
地理 状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案例分析:跑马乡的故事
“‘ 文化大革命 ’ 十年浩劫,中国吃了苦 头。中国吃苦头不止这 十年,这以前,从一九 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 们就犯了‘ 左 ’的错误。 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 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 纲,忽视发展生产力, 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 主义的初级阶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不发达状态的表现
生 产 力 • 不发达。水平低、不平衡、 多层次; 生产关系 • 不完善。所有制、分配制度。
• 上层建筑 • 不成熟。民主政治不成熟,法制不健全。
• • 不成熟。封建思想、小生产习惯势力、资产 意识形态 阶级思想存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理论意义
意义
实践意义
它是马克思主义 关于社会主义发 展阶段的新论断, 是党制定和执行 正确路线、方针、 政策的基本依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 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 段的基本理论、路线、 纲领、方针和政策的 科学性和正确性,保 持清醒的头脑,坚定、 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 前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讨论: 1.当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荒唐的事情? 2.这件事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是什么?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 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什么是国情?
文化 教育
阶级 状况
政治 制度 经济 制度
生产力 发展水平
国际 环境
历史 特点
从性质上讲,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 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021年大学毛概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精品课件(完整版)
范文2021年大学毛概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1/ 28依据精品课件(完整版)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与基本纲领有一个科学的理解和把握,坚定学生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与基本纲领的自觉性。
3/ 28教学重点与难点 1、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原因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6、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三、科学把我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5/ 28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的性质及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认识我国国情的本质和关键所在。
?也就是说,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是搞清楚现实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
7/ 28什么是国? 国情情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的综合。
? 从结构的角度看,国情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国际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因素阶级状况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政治制度国情地理状况民族构成以及传统经济制度文化教育历史特点“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选第2卷第633页)9/ 28邓小平指出:“‘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国吃了苦头。
中国吃苦头不止这十年,这以前,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
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江泽民指出:“ 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毛概第五章
首先,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不是单凭人们的主观愿望可 以实现的,它需要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为其提供物质基础。
其次,消灭剥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消灭剥削制度,二是消 灭剥削现象。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在整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 剥削制度,但不等于可以立即消灭社会还存在的种种剥削现象。
最后,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把作为社 会主义本质的 “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高标准来要求我国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完全做到。
1957年: 日本国民收入279亿美元 中国国民收入368.8亿美元
1976年: 日本国民收入4728亿美元(4.8倍) 中国国民收入985亿美元
怎样才能做到从实际出发选择社会主义 发展道路呢?
必须充分认识自己的国情和 时代变化,用发展的观点对 待马克思主义。
必须大胆借鉴外国经验,但 不能照抄照搬外国模式。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为什么要发展?
(二)代表中国先进生 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 技术是第硬道理 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
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 度的必然要求 ;
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 训的深刻总结;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1、理论上——把我们对社会主义 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
2、实践上——为探索怎样建设社 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和道路。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 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 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做法也不能发展社 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 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 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屈服于外国的压力、丧 失国格不是社会主义,搞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也不是 社会主义。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 有制经济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最终实 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等。
毛概第五章知识点重点归纳
毛概第五章知识点重点归纳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真理和历史条件性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世界上一切哲学、社会科学的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能成立的。
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的发展状况不同,所以一切真理都是有历史条件的。
然而,尽管真理是相对的,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普遍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超越特定历史条件的普遍意义。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规律,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可避免地走向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可避免地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
这一普遍真理性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武器。
二、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普遍性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是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存在着不同的阶级。
阶级是社会分工和社会关系不同引起的一种社会群体,而阶级斗争则是由于不同阶级之间共同利益和对立利益的存在而产生的。
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毛泽东指出,阶级斗争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矛盾基础。
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在社会主义社会阶段,阶级斗争仍然存在,只是斗争的对象和斗争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从不同利益阶级之间的斗争转变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
三、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是指无产阶级通过自己的政党掌握国家政权、实现对资产阶级的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手段。
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通过国家权力实现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
在无产阶级专政下,无产阶级通过国家机器实施对新生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的镇压,巩固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推动社会主义革命的深入发展。
四、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任务和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毛概第五章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如下: 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 力。
苏维埃政权+普鲁士 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 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 的国民教育等=总和=社会 主义。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如下:
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第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每个人的劳动量分配 产品。
第三,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第四,必须通过发展商品生产等中间环节转向社 会主义。
回顾社会主义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 到两点:一是在理论上,由于历史条件和认识 水平的限制,他们都没有对社会主义本质做过 全面的论证和科学概括
回顾社会主义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 到两点:一是在理论上,由于历史条件和认识 水平的限制,他们都没有对社会主义本质做过 全面的论证和科学概括 二是,在实践上,现实的社会主义按苏联 的模式未能发挥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无法充分 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八大对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判 断并确定了新时期的中心任务
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设先进的工业 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 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走向 失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没有搞清楚“什 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 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缺乏科学 的认识。
回顾社会主义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 到两点:一是在理论上,由于历史条件和认识 水平的限制,他们都没有对社会主义本质做过 全面的论证和科学概括 二是,在实践上,现实的社会主义按苏联 的模式未能发挥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无法充分 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第二节
(毛概)第五章
第一,明确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有使我国由 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设想。
中国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说,就是 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依据中国的国情进 行工业化建设,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矛盾 三、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 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 盾的运动决定着其他一 切社会矛盾的发生与发 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 动力和根本原因。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阐明了人类社 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在一 些社会形态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 运动形式,但他们没有具体分析社会 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第三,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的途径和方法。不需要采取剧烈的阶级 斗争的方式,采取和平的、渐进的、非 对抗性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 第四,初步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 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基本 矛盾的不断运动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 断前进的基本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 本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它贯穿与社会主 义社会的始终,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 方面。
政治联盟
(二)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 统一
对占人口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 对极少数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
(三)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历史任务
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是消灭 阶级和阶级差别,使国家归于消亡, 实现共产主义。
人民民主专政在不同时期的 历史任务: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 民主专政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
毛概第五章
第五章一、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答: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2、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答: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答: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
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四、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答: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第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第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
毛概5
问题1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所选答案: 生产力 正确答案: 生产力
问题2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
所选答案: 发展科技和教育 正确答案: 发展经济
问题3
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正确答案: 自己的发展
问题4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所选答案: 发展生产力 正确答案: 发展生产力
问题3 需要评分
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反复强调发展生产 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这是因 为: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符合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社会 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 现出其优越性,最根本的是生产力能否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 好。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安 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创造 物质条件,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问题5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本质设想与今天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 的认识是一致的 正确答案: 错
问题6 在社会主义学说史上,邓小平第一次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问题作了完整 的阐述 正确答案: 错
问题7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国外的资助。 正确答案: 错
问题8 共同富裕就是同等富裕。
正确答案: 错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的本质
问题8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正确答案: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问题9 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正确答案: 自己的发展
毛概课件第五章
解除危机
南开大学陈荣娣教授指出: 南开大学陈荣娣教授指出:“现在的教育危机 是众所周知的事,学生厌学,教师厌教,1988年小 是众所周知的事,学生厌学,教师厌教,1988年小 学生失学的人数428 428万 中学生287 287万 学生失学的人数428万,中学生287万,全国还有文 亿人…… ……目前社会上出现的许多不良现象都 盲2.3亿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许多不良现象都 可归之于人的素质低下,如贪污腐化,行贿受贿, 可归之于人的素质低下,如贪污腐化,行贿受贿, 投机倒把,青少年犯罪增加,一切向钱看等等, 投机倒把,青少年犯罪增加,一切向钱看等等,都 是人的素质低的表现,学校培养不出建设的人才, 是人的素质低的表现,学校培养不出建设的人才, 不合格的教师人数占很大比例(小学l 初中2 不合格的教师人数占很大比例(小学l/3,初中2/ 高中1 如要改变这种情况, 3,高中1/2)如要改变这种情况,增加智力投资是 唯一出路。 唯一出路。” 直到20世纪末年 世纪末年( 直到 世纪末年(1998—1999年)以后,我国 年 以后, 才开始逐步消除对科学教育的偏见
马克思在把生产力看作是推动社会历史最终决定性力量的基础上, 马克思在把生产力看作是推动社会历史最终决定性力量的基础上,提出 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的论断, 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的论断,强调科学技术是 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时候科学技术还是“一般生产力” 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时候科学技术还是“一般生产力”。
第五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从“一般”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 一般”生产力到“第一”
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就密切关注、 早在 世纪中叶,马克思就密切关注、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 世纪中叶 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 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 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 它的实际 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 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 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他看到那种对工业、 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 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恩格斯 恩格斯
毛概整理第五章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历史背景:(1)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2)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2、成果: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同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这次会议对确立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做出了正确判断,确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中心任务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1、原因:1957年下半年以后,国际国内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
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还有待于继续探索。
我们党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地认识。
(简单了解)2、具体表现:在经济建设上往往急于求成;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作阶级斗争;在党内生活中,容易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产生的不同意见视为“路线斗争”、“阶级斗争”,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了曲折,以致后来又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深入了解)3、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观点:(1)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2)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3)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4)建设社会主义有它自身的规律,必须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5)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第二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1、邓小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毛概I·5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9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居首位
美国学者丹尼森研究发现: 时间 科技进步的贡献率 20世纪初 20% 20世纪中叶 50% 1970s以后 60-80%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30
�
2
中共"八大" 中共"八大"前后的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3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4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5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24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 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 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 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 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2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美丽的宝岛 1991年海峡两岸关系学会成立
中国还要完成祖国统一. 能否真正顺利地实现大陆和台湾的统一, 中国还要完成祖国统一."能否真正顺利地实现大陆和台湾的统一, 一要看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结果, 一要看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结果,二要看我们经济能不能真正发 23 展."
13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毛概-第五章(修改版)
※中国的现实国情: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
1979年叶剑英在庆祝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 大会讲话中也指出:我 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 幼年时期,还不成熟, 不完善,在我国实现现 代化,必然要有一个初 级到高级的过程
◎ 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 ◎ 2002年党的十六大指 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 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 “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 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就是处于初级阶段,是初级 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 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 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 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的的小康, 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 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 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 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 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 长时间的艰苦奋斗。 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 规划。
社会主义社会也要 有一个有低级到高 级、有不完备到比 较完备的发展过程 的思想
◎斯大林在1936年苏联确立了社会 主义制度之后不久,没有从实际出 发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 题,就提出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设 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过一 段时间的经济重建,1952年他又 宣布党的主要任务是从社会主义过 渡到共产主义
十七大、十八大都既肯定了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 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发展成就,同时也强调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 盾之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两层)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 修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 修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十三大: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毛概第五章共产党自身建设
毛概第五章关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论第一节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一、党的建设的有利条件和特殊困难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
1.党的建设的有利条件2.党的建设的特殊困难二、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的关系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基本内容一、党的思想建设1.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根本原因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去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从思想上保证共产党组织的纯洁性。
2.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1)必须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2)毛泽东倡导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
(3)共产党员必须注意调查研究,按实际情况办事,实事求是。
二、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1.建立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基本要求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结合。
2.培育党的优良作风以“三大作风”为核心内容的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优良传统(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2)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3)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第三节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一、执政党建设问题的提出二、对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探索(1)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用无产阶级世界观武装全党(2)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的优良作风(3)接受党内和党外的双重监督(4)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格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5)努力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3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Page 40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Development is the only way to go.
1.提出的背景 • 巩固与发展社会主 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 对社会主义实践经 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 适应时代主题变化 的需要 发展成就-国际地位提高
Page 41
Page 51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1.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第一位 变革作用 • “生产力中人的因素第一”(传 统历史唯物主义看法)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前 者存在深刻统一性 •结论:当代生产力发展主要靠劳 动者科技素质的提高,掌握了科技 的劳动者是现代生产力的主体
Page 52
Page 26
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
• “不患寡而患不均”
• 非科学的社会主义公平 观
Page 27
2、推进改革开放的需要
• 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
“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 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 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 会主义的本质。” (1980年5月会见几内亚总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 述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长期小生产统治形成的传统观 念和习惯势力
Page 24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预言
• 以生产力的高度发 展为前提 • 生产资料公有制 • 生产的计划性和组 织性 • 实行按劳分配
Page 25
斯大林模式
• 所有制形式单一化
• 计划经济当作社会 主义的本质特征 •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 主义社会的唯一分 配方式
Page 28
推进改革开放的需要
• 关于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
“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 度,必须坚持。……但问题是什么是社 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 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 搞清楚这个问题。” (1985年4月会见坦桑尼亚副总统)
Page 29
推进改革开放的需要
• 对改革开放的论述
Page 31
推进改革开放的需要
•关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不是少 数人富起来,大多数 人穷,不是那个样子。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 性就是共同富裕,这 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 的一个东西。”
Page 32
推进改革开放的需要
• 社会主义本质论断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发 展生产力,消灭剥 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 裕。” (1992南巡)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2.科技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据美国科学院的典型调查,计 算机集成系统(CIMS)的应用, 可使 工程设计费用减少15%-30% 人工费用减少5% -20% 生产率提高40% -70% 设备利用率提高200% -500% 生产周期缩短30% -60% 产品质量提高200% -500%
Page 58
参考文献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毛泽东 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矛盾的问题》 《毛泽东文集》第7 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邓小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 版社1993年版
Page 59
Page 60
Page 47
2.如何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 的生产关系和上层 建筑 充分发挥全体人民 的积极性、创造性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和创新,努力实现 生产力的跨越式发 展
Page 48
神州七号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技的重视 1.毛泽东 •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 建设我们的国家(1953) •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 到技术革命上来(1958) 周恩来(1956) : “向科学进军”的口号 清华控股有限公司
Page 33
思考 一些人认为,邓小平提出的关于 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中,没有提公 有制和按劳分配,因此公有制和按 劳分配不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 该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Page 34
参考要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错误 •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只能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前提 • 达到“共同富裕”只能产生公有制 和按劳分配的生产关系 • 未提的原因: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相 对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这一更高 层次的本质而言,是实现本质的手 段
以苏联鉴?
苏联模式的弊端 • 权力过分集中 •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 失调 • 过分重视重工业, 轻视农业,剥夺农 民太多 1949-12-16毛泽东访问苏联
Page 9
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论十大关系》的 讲话 •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为社会主义事业服 务的方针 •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展中的一 系列重大关系
流通领域
国家市场
陈云
Page 16
中央其他领导同志提出的 积极主张
邓小平
• 整顿工业企业
• 加强企业管理 • 实行职工大会 制
Page 17
(二)“文革”时期
• “两个中间地 带”? • “三个世界”划 分 • 中国永远不称霸 等
Page 18
“两个中间地带”
讲到中间地带有两部分。 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 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 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 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 本主义国家。 1964-01
Page 55
日本科技创新
Page 56
(三)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
1.科教兴国战略 (1)含义 (2)措施 加快科学技术创新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 合
Page 57
2.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容
(1)含义 (2)措施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尊重劳动、尊重创新 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 发展的关键因素 造就结构合理、素质 高的人才队伍 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 神州七号准备发射 才资源强国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Development is the only way to go.
2.为什么是硬道理? •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 界和平越靠得住 •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 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 键是要靠我们的发展 •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 们的发展问题
Page 42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Page 53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3.科技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
Page 54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4.科技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现代科技成为经济系 统的内生变量 现代科技成为决定要 素价值的第一因素 现代科技一定意义上 可主导经济运行中的 供求 现代科技已成功并入 生产和经济过程
Page 10
1956-04
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57-02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手稿
Page 11
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4.1957-08,造就生 动活的泼政治局面 5.1958,党和国家 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 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Page 12
二、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Page 7
苏联经济总量 1913年 世界第五
欧洲第四 1937年 世界第二 欧洲第一
中苏关系
• 1950年二月签署《中 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一五计划”期间苏 联援助了156个工业 项目 • 五十年代苏联和东欧 向中国派出12000多 名专家 • 6000多名中国留学生 赴苏联学习
Page 8
Page 49
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技的重视
2.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 生产力,事实证明这句话讲 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1988) 邓小平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4,第274页
Page 50
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技的重视
3.江泽民:科学 技术是先进生产 力的集中体现与 主要标志 4.胡锦涛:大力 推进科技进步, 建设创新型国家
Page 19
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成就
Page 20
第一代中国领导人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视频)
Page 21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 新认识
Page 22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过程 为什么要提出“社会主义 的本质”这个问题?
Page 23
1.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的不足
Page 44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江泽民强调,坚持 发展思想,解决发展 中的问题,不断推进 社会主义事业前进 胡锦涛为总书记的 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 本,树立和落实科学 发展观
Page 45
发展是第一要务
Page 46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发展要求的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 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 历史舞台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 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 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一)“大跃进”以后 1.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的总结 • 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 • 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两个阶段 • 重视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 • 农轻重为序安排经济计划等
Page 13
2、中央其他领导同志提出的 积极主张
刘少奇
• 采取适合中国办 法来进行建设 • 农村生产与分配 单位不能太大 • 农业生产中实行 责任制
Page 35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纳入了社会主义本 质
经验总结
现实国情
时代特征
Page 36
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指出了发展目标 实现目标的途径 共产主义的最终 目的 共同富裕是必经 阶段 社会主义的根本 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