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是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作文教学篇目。
通过这篇作文,让学生发挥想象,预测和描述二十年后的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材以家乡为题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他们对未来家乡的憧憬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但部分学生在作文中仍存在表达不清、逻辑混乱等问题。
在写作过程中,他们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打开思路,明确写作目的。
此外,学生对家乡的情感较为深厚,但对于二十年后的家乡变化,他们可能缺乏具体的想象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预测未来,运用想象和创造力描述二十年后的家乡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创造力,预测和描述二十年后的家乡变化。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表达清晰、逻辑严密,突出家乡的变化和创新之处。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2.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3.指导性写作: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家乡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二十年后的家乡变化。
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作文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家乡的现状,激发他们对未来家乡的期待。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二十年后的家乡画面,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家乡的变化。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未来家乡的想象和预测。
然后,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描述二十年后的家乡。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文,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目标1.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
2.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3.能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1.列习作提纲。
2.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在叙述中做到详略得当。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习作指导课(一)回顾课文,领悟写法。
1.同学们,我们再来回忆一下,第四单元的课文选编了哪些文章?都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景物或事物来抒发感情的?2.师生共同回顾,体会表达作者感情的方法。
12课《古诗三首》有《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三首古诗组成,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示儿》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
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
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
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题临安邸》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
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
“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
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
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
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己亥杂诗》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
20年后的家乡五年级习作(10篇)
20年后的家乡五年级习作(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年后的家乡五年级习作(10篇)离开家乡已经二十年了,大家都盼望着能够快点回到家乡,看一看家乡的新面貌。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一、关于作文题目作文题目:二十年后的家乡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现在的家乡和未来的变化。
2.提高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写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作文题目,准确把握题意。
2.运用具体事例和细节描述未来家乡的变化。
3.发挥想象力,突出作文的主题。
四、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分析现在家乡的地理、人文特点,思考未来可能的变化。
2.带领学生发散思维,想象未来家乡的景象、设施,介绍可能存在的新事物和变化。
3.对比现在和未来的家乡,呈现出对未来家乡的向往和热爱。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现代化城市和农村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现状和未来可能的变化。
2.讲解:解释作文题目,阐明要求,并分析关键词,引导学生逐步展开对未来家乡的想象。
3.实例呈现:提供一些实例,让学生参考并提炼出适合自己家乡的未来情景。
4.写作练习: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写出自己对二十年后家乡的设想,并可以在小组内互相讨论。
5.作品分享:选择几篇优秀的作文,进行分享,引导学生相互欣赏,学习优秀之处。
6.反思总结:让学生回顾自己的作文,思考是否符合题意,是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六、教学评价1.根据作文的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创新和独特性。
2.注重对学生表达感情、思考家乡的深度和广度的评价。
3.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互相促进,形成一种合作共赢的氛围。
七、教学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集体游学,实地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2.可以邀请家乡的长辈、村干部等前来进行交流,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家乡的故事。
3.可以让学生将作文拓展成家乡规划或宣传册,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发,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和创新,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认真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让学生在写作中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是一篇半命题作文。
本次习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学生预测二十年后的家乡会发生哪些变化,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
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但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 思路不清晰;2. 内容空洞;3. 表达不得体。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注意表达得体。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明确二十年后的家乡会发生哪些变化,并能将这些变化写成一篇完整的习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想象,培养学生预测未来、观察生活、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确二十年后的家乡会发生哪些变化,并将这些变化写成一篇完整的习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丰富写作内容,提高表达效果。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思路,激发学生想象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能力。
3.示范法:教师示范写作,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二十年后的家乡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优秀范文;作文评分标准。
2.学生准备:观察家乡变化,准备写作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二十年后的家乡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变化,激发学生想象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作文题目《二十年后的家乡》,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思路:预测二十年后的家乡会发生哪些变化,并将这些变化写成一篇习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家乡变化,互相启发,丰富写作素材。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将讨论的成果写成作文草稿。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能够展开想象,描述二十年后的家乡场景。
3.能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和回忆。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表达对家乡的情感。
2.运用语言描写二十年后的家乡场景。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结合想象与现实,表达对家乡的情感。
2.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未来家乡的场景。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让学生谈谈对家乡的思念和回忆,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重要性。
2.准备展示一些关于家乡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第二步:教学活动1.讲解《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的写作要求和主题。
2.分析范文中如何通过描述来表达对家乡的情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写作。
3.带领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让学生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场景,并记录下来。
第三步:实践操作1.学生根据头脑风暴的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2.老师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写出生动的作文。
第四步:展示交流1.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文,分享对家乡的情感和想象。
2.分析优秀作文,讨论如何更好地表达对家乡的情感和描绘家乡的未来。
五、教学反思在这堂课中,学生通过写作《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情感和思念。
通过头脑风暴和写作练习,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写出了富有创意和生动的作文。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开展类似的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加强对学生情感和情绪的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珍惜家乡的重要性。
以上就是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的教学内容和反思,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2023-2024学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教案:《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想象和描绘,表达对家乡未来变化的期待和设想。
2.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创新性写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场景进行描绘。
2. 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家乡的未来。
3. 通过小组交流和分享,让学生相互启发,丰富写作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创造力,描绘出二十年后的家乡。
2. 难点:如何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使描绘更加生动形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笔记本、文具盒、课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2. 提问:请大家想象一下,二十年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呢?二、指导写作(10分钟)1. 提示学生可以从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想象和描绘。
2. 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描绘更加生动形象。
3.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展现自己对家乡未来变化的独特见解。
三、小组交流与分享(10分钟)1. 学生分组,互相交流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描绘内容。
2.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四、课堂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简要介绍。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思路、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等方面。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和感悟,提出自己在写作中的困惑和问题。
3. 教师给予解答和建议,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继续努力。
板书设计:二十年后的家乡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发展作业设计:1. 修改并完善自己的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2. 选取一个家庭成员,向其介绍自己写的二十年后的家乡,看看对方的反应和意见。
第4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关于家乡变化的主题。
2.创作练习: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次写作练习。学生将尝试运用所学的描写方法和第一人称视角来描绘二十年后的家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运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并掌握课程知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二十年后的家乡》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二十年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描绘家乡的未来。
第4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4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描绘二十年后的家乡变化,培养观察生活、发现美好的能力;通过借鉴课文《家乡的秋天的雨》中的描写方法,运用形象、具体的语言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结合课文《我心中的河》的叙述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第一人称视角,以“我”的视角来描述家乡的变化。本节课将重点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创意写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描绘二十年后的家乡,感觉同学们的参与度还是相当高的。大家在讨论家乡变化的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这让我感到很欣慰。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共同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习作 《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反思(1课时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反思(1课时8页)一. 教材分析《二十年后的家乡》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习作内容。
通过这篇作文,学生需要发挥想象力,预测和描述二十年后的家乡会发生哪些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家乡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情。
但在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未来的想象过于遥远,难以把握;另外,学生在描述变化和影响时,可能存在表达不清、逻辑不严密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发挥想象力,预测二十年后的家乡变化。
2.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想象和观点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发展,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发挥想象力,预测未来家乡的变化。
2.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自主预测未来家乡的变化。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相互启发,丰富想象力。
3.示范法:教师示例,引导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想象和观点。
4.修改法:学生互评、自评,教师指导,提高写作质量。
六. 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家乡的图片、资料,制作课件。
2.准备写作模板,方便学生进行写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家乡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风土人情。
教师提问:“请大家想象一下,二十年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呢?”2.呈现(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发挥想象力,预测未来家乡的变化。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其他学生补充。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讨论结果,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习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互相交换习作,进行互评。
教师选取几篇有代表性的习作,进行展示和点评。
5.拓展(5分钟)邀请家长或社区代表参与,让学生向家长或社区代表展示自己的习作,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关注家乡发展,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作文。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想象,描绘出二十年后的家乡景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但是,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仍然存在思路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思路,帮助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想象,描绘出二十年后的家乡景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思路,帮助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出二十年后的家乡景象。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明确写作思路。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写作,让学生了解并模仿写作方法。
3.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分享写作经验和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编写教案,准备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提前观察家乡的变化,收集相关资料,为写作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过去,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如:“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的家乡过去是什么样的?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二十年后的家乡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家乡的变化。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思考二十年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的。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写作,边写边解释写作方法。
如:如何开头、如何描绘景象、如何表达情感等。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4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部编版)
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创作,表达出自己对二十年后的家乡的期望和愿望。
2.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未来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二十年后的家乡》,了解作者对家乡的期望和想象。
2. 进行习作训练,让学生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题材,进行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作者的想象和表达方式,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并将想象的事物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笔记本、文具盒、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课文,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二十年后的家乡的想象。
2. 学习课文《二十年后的家乡》,通过阅读、讨论,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想象和表达方式。
3. 讲解习作要求,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并将想象的事物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4. 学生进行习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学生展示习作,相互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1. 二十年后的家乡2. 想象与表达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修改和润色自己的习作,准备参加习作展示。
2. 让学生选择一篇优秀的习作,进行阅读和欣赏。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和习作训练,让学生对二十年后的家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想象。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并将想象的事物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在学生进行习作练习时,我巡回指导,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
整体来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在想象和表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写作水平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这部分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我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体良好,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习作 《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反思(1课时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二十年后的家乡”这个题材,理解文中对家乡的描写和情感表达;•能够运用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描述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和变化;•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对家乡的描写和感情表达;•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描述自己对家乡的情感。
3.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够准确地运用这些写作技巧,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和变化。
4. 教学过程1.热身环节:谈论家乡的美好回忆,引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和思考。
2.导入主题:介绍《二十年后的家乡》这篇习作,让学生先阅读一遍。
3.阅读分析:分段讲解文中对家乡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练习写作:让学生仿照文中的写作方式,描述自己心中的家乡。
5.互相分享:学生交流自己写的内容,互相学习和交流反馈意见。
6.总结提高:老师总结学生的写作特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5. 课后作业•继续完善《二十年后的家乡》的习作,要求用心写出自己的情感和感悟。
二、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基本能够理解《二十年后的家乡》这篇文章所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作者的写作技巧。
然而,还有一些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缺乏深度和独特性,需要更加多的练习和积累。
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学生写作素材的引导,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另外,在教学中还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表达,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独特思考和感受,不局限于模仿他人。
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够有所收获。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和反思,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也期待学生在写作能力上有所提高。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作文习作。
这篇作文要求学生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题材,发挥想象,写一篇描述未来家乡变化的作文。
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巩固他们对语文知识的运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但是,对于如何合理安排作文结构,巧妙运用修辞手法,以及如何将想象与现实相结合,表达出未来家乡的变化,还是存在一定的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同时注重作文的逻辑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明确作文要求,运用想象和现实相结合的手法,描绘出未来家乡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讨论、分享,学会如何合理安排作文结构,运用修辞手法,提高作文质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增强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和现实相结合的手法,描绘出未来家乡的变化。
2.难点:如何合理安排作文结构,巧妙运用修辞手法,表达出对未来家乡的期待和信心。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互相借鉴,提高作文质量。
3.示范引导:教师通过示范作文,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结构和表达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素材,如未来家乡的图片、视频等,用于激发学生想象力。
2.教师准备示范作文,用于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结构和表达方法。
3.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自己的想法和讨论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未来家乡的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示范作文,引导学生分析作文的结构和表达方法,让学生明白如何合理安排作文内容,运用修辞手法。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是一篇描写未来家乡的想象作文。
通过这篇作文,让学生发挥想象,预测未来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
教材以家乡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技巧。
但部分学生在写作时,仍存在思路不清晰、想象不够丰富等问题。
在本次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难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预测未来,发挥想象,描绘出二十年后的家乡景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家乡发展,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增强对家乡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预测未来家乡的变化,描绘出丰富多彩的家乡景象。
2.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拓宽思路,激发创新思维,使作文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挥想象,预测未来家乡的变化。
2.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想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示范法:教师示范写作,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二十年后的家乡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二十年后的家乡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想象。
2.呈现(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二十年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描绘出二十年后的家乡景象。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教师总结评价,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人教(部编版)《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完美版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人教部编版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目标】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故乡的人、物等变化。
2. 围绕主题,展开想象,学习列出提纲,理清思路,分段叙述。
3.在叙述时,能注意详略得当,在描写时,能采用今昔对比、往事回忆等手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围绕主题,展开想象,学习列出提纲,理清思路,分段叙述。
【教学难点】在叙述时,能注意详略得当,在描写时,能采用今昔对比、往事回忆等手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写出家乡各方面的变化。
【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怎样写想象作文1.大胆想象,突显变化。
2.列出提纲,理清思路。
3.动笔写作,重点突出。
4.互换习作,分享修改。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家乡未来的巨变,以自己美好的心愿表达对家乡未来的期特。
2、能用列提钢的方法分层次来表述自己想要写的内容,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3、.有表达的兴趣和自信,愿意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重点:1、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家乡未来的巨变,以自己美好的心愿表达对家乡未来的期特。
2、能用列提钢的方法分层次来表述自己想要写的内容,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难点:.有表达的兴趣和自信,愿意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家乡是余光中笔下那枚小小的邮票;是“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归属;是天涯游子最柔软的胸膛“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每个被故土滋养的人,无论走多远,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对家乡都有一种特殊的亲近,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感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正引领着华夏儿女坚定地走向未来,20年后的家乡必将会发生巨变,你们期待什么样的变化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构想我们家乡的未来。
二、展开想象,交流讨论1.师:想一想,我们可以想象未来家乡的哪些方面?(随机板书:房屋道路、交通工具、小河流水、学校、公园以及停车场)2.师:进一步思考,你们要分哪些方面来介绍想象到的对象3.全班交流预设生(1):我主要写学校的变化。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习作 二十年后的家乡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目标1.学会列习作提纲,明确自己要写什么,从哪些方面来写。
2.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人、事、物,通过写人叙事绘景充分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写作做到条理清晰,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重点难点1.学会列习作提纲,明确自己要写什么,从哪些方面来写。
2.写作做到条理清晰,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情越浓烈。
这次作文课的主题是“二十年后的家乡”。
快快拿起笔来,写一写你心中二十年后家乡的模样吧。
二、文题展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我们成长的地方。
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来一次时空穿越,到二十年后的家乡去看一看。
把家乡的巨变写下来,字里行间要表达出对二十年后家乡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写作指导1.审题立意,素材选择。
这次习作安排的是写一写二十年后的家乡,二十年后的家乡会发生哪些巨变呢?如:环境有什么变化?人们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变化?……2.谋篇布局。
开头可以先写穿越到二十年后,看到了自己的家乡;中间部分写家乡的变化,如环境、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边哈;结尾表达自己对二十年后家乡生活的向往之情。
3.写作手法。
在对二十年后的家乡进行描写时,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进行,在写家乡的样子是中间段落呈并列结构。
4.习作提纲:题目:二十年后的家乡开头:穿越到二十年后,看到了我的家乡。
中间:(用并列结构的方式,写你看到的家乡的变化)(1)环境的变化:河水清澈,绿树成荫。
(2)工作的变化:机器人在照顾着果园。
(3)生活的变化:遇到老同学开着3D打印的汽车去郊游。
结尾:表达我对二十年后家乡生活的向往之情。
5.按照自己编写的习作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四、范文评析二十年后的家乡二十年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一定想不到,我今天就带你去看一看二十年后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
二十年后我从飞机上下来发现我的家乡变化特别的大,我的家乡变得特别漂亮,非常干净。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完美版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人教(部编版)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活动分析:本次习作要求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主要内容写一篇想象作文。
想象家乡的变化绝非易事,对小学生来说,世事变化、岁月沧桑并不容易体会。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用情感去点燃学生的生活激情,以“变化”这个话题去激发学生的想象,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
让学生在对家乡的美好憧憬中把自己对故乡浓浓的情、深深的爱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1.掌握大胆地进行想象的方法,想象出家乡的巨大变化。
2.学习列写作提纲,进一步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
3.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能够围绕习作要求大胆地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回乡偶书》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课时安排:2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1.教师课件出示《回乡偶书(一)》和《回乡偶书(二)》这两首诗,引导学生体会情感。
导语:“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小时候离开家乡,年纪大了才得以重返故土。
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唯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读一读屏幕上的两首古诗,(出示《回乡偶书·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说说欣赏完这两首诗后的感受。
学生发言示例:生:我从古诗中知道诗人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直到老年才回来,他的心情是激动的、欣慰的。
生:诗人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相貌变了。
孩子们看见诗人都不认识了,于是就笑着问诗人:“客从何处来?”生:贺知章的故居就在镜湖旁。
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但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
诗人独立镜湖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心头。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出本次习作内容。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word版教案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目标1.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
2.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重点)3.能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范文。
学生准备:采访了解家乡二十年来的历史和变化,思考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旧对比,激发兴趣1.激趣: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照片,请看——(课件出示二十年前的家乡照片。
)你都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就是老师的家乡二十年前的样子。
那时候,房子是土坯房,路是烂泥路,吃的、穿的都很简单。
(课件出示现在的家乡照片。
)这是我的家乡现在的样子,看,变化多大啊!2.你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引导学生结合课前的采访活动谈谈自己家乡的变化。
3.导入:二十年的时光,景在变,人也在变。
正如诗人贺知章所作“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阔别家乡多年,虽然“乡音无改”,但还是“鬓毛衰”了。
那我们的家乡呢?是不是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二十年前,手机、电脑还未普及呢,而现在这些物品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
二十年的变化可真大啊!再过二十年呢?我们的家乡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我们的生活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话题,写一篇习作。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将二十年来家乡的变化资料展示给学生,丰富学生的表象,以“变化”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
激发学生的情感,融入角色,同时逐步、有序地引导学生开启心路,大胆想象。
二、指导选材,启发想象1.指名读习作要求。
2.指导审题,引导学生从话题中的“二十年后”,明确这次习作的体裁是想象作文。
(板书:想象作文)3.指导学生梳理这篇习作要写什么主题,可以怎样命题。
(板书:家乡的变化二十年后的家乡)4.引导学生具体说一说可以写些什么,即选材。
教师相机板书:环境人们的工作、生活街道、公园、住宅、广场科技交通……5.以家乡河流的变化为例,引导学生想象:现在家乡的小河给你什么感觉?怎么形容?二十年后会是什么样的?课件出示苏州护城河图景、上海黄浦江夜景。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教案
创新教案二十年后的家乡【习作要求】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2.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3.指导学生学习写习作提纲,行文中要做到详略得当。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2.引导学生学习本组课文用具体的人、事、景、物表达感情的方法。
3.指导学生学习写习作提纲,行文中要做到详略得当。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十年后,我们和周围的一切会怎么样,家乡会发生变化?我又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再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二、推想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建构文源1.写二十年后的家乡,我们要侧重写哪些变化?⑴家乡二十年后景物的变化:街道、商场、广场、公园、河流、交通、科技等的变化。
⑵二十年后家乡人物的变化:爷爷奶奶外貌、言行的变化,爸爸妈妈外貌、言行的变化,同学的变化等,诉说家乡的变化、离别情。
⑶看到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自己情感的变化三、师生合作,探索表达方法1.交流网上、习作书上、教科书中同类文章的表达方法:(开头、结尾、怎样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2.说说自己文章的精彩片段、写作思路、开头结尾。
3.指导学生编写习作提纲。
4.指导学生叙述要做到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四、试写初稿,自行修改1.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2.教师巡视,提示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五、小组评议,互改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修改步骤:思路──重点(家乡人事景物的变化,详略是否得当)──开头、结尾──字词句(是否通顺)六、推出佳作,共同欣赏。
每个小组都推选出一篇好的阿作品,向全班同学展示。
“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
(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学会列习作提纲,明确自己要写什么,从哪些方面来写。
2.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人、事、物,通过写人叙事绘景充分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写作做到条理清晰,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重点难点
1.学会列习作提纲,明确自己要写什么,从哪些方面来写。
2.写作做到条理清晰,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情越浓烈。
这次作文课的主题是“二十年后的家乡”。
快快拿起笔来,写一写你心中二十年后家乡的模样吧。
二、文题展示
这次习作,写一写二十年后的家乡。
家乡是一个人的出生地,也是每个人成长的地方。
想想二十年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呢?让我们来一次时空穿越,到二十年后的家乡去看一看。
把家乡的巨变写下来,字里行间要表达出对二十年后家乡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写作指导
1.审题立意,素材选择。
这次习作安排的是写一写二十年后的家乡,二十年后的家乡会发生哪些巨变呢?如:环境有什么变化?人们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变化……
2.谋篇布局。
在写作中,开头可以先写穿越到二十年后,看到了我的家乡,中间部分写你看到的家乡的变化,环境、工作、生活……结尾表达对二十年后家乡生活的向往之情。
3.写作手法。
在对二十年后的家乡进行描写时,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进行,在写家乡的样子是中间段落呈并列结构。
4.习作提纲:
题目:二十年后的家乡
开头:穿越到二十年后,看到了我的家乡
中间:写你看到的家乡的变化。
(呈并列结构)
(1)环境的变化
(2)工作的变化
(3)生活的变化
结尾:表达我对二十年后家乡生活的向往之情。
5.按照自己编写的习作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四、范文评析
二十年后的家乡
二十年后的故乡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一定想不到,我今天就带你去看一看二十年后的故乡是什么样子的。
二十年后我从飞机上下来发现我的故乡变化特别的大,我的故乡变得特别漂亮,非常的干净。
要有垃圾掉到了地上,人们也会从地上把垃圾捡起来放进垃圾桶里,人们把这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只要有一点点脏东西人们也会把它扫起来,再是有人不小心摔倒,起来身上也不会有一点点的脏东西,我喜欢我的家乡。
二十年后的学校变成了自动的,我到学校去看了一下,学校的变化可真大,学校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上体育课用的,一部分是下课时同学们用的。
有一个电梯,电梯是隐形的,只要喊一声电梯就会出现,电梯会带你进入不同场地。
上课时,每一个同学的课桌上都有一台电脑,电脑很小,课桌也是透明的,哪一个同学做什么小动作老师都能看见,我喜欢这样的学校。
二十年后的房子都是跟屋主走的。
比如一个人特别想搬家,可是又觉得搬家特别的麻烦,这时家就会跟着他走,这样搬家一点儿也不麻烦哦!我特别喜欢我的家。
二十年后的房租特别的便宜,以前好房子要一千多元钱,而现在的房子只要几元钱就可以了,以前的一般房子要几百多元钱,而现在的一般房子只要几角钱……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如果二十年后的故乡能变成我想象的样子该多好啊!。
总评:这篇作文的小作者开篇点题,带大家到二十年后的家乡去看看,然后描写了家乡的变化:飞机场的整洁、学校的现代化、房子的流动性、房租的便宜,结尾与开头相呼应,表达出对未来家乡的向往之情。
文章语句通顺连贯,用词准确,作者想象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