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生活考点

合集下载

哲学考点知识点总结

哲学考点知识点总结

哲学考点知识点总结一、哲学的起源和发展1. 哲学的起源: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试图通过理性思考和讨论来探索世界的本源和真理。

2. 哲学的发展:哲学经历了古典哲学、中世纪哲学、文艺复兴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等不同的阶段和发展方向。

二、形而上学1. 形而上学的概念: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一大分支,研究存在、实在、本体、本质等问题,包括物质与意识、时间与空间、因果与自由等问题。

2. 形而上学的主要理论:包括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心主义等不同的理论体系。

三、认识论1. 认识论的基本问题:认识论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认识能力及其运作规律,包括感觉、知觉、理解、思维和判断等问题。

2. 认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唯象主义、批判实证主义等不同的认识观点和立场。

四、伦理学1. 伦理学的对象和内容:伦理学主要研究道德、价值、行为和选择等问题,包括道德认知、道德实践、伦理规范等内容。

2. 伦理学的主要理论:包括伦理经验主义、伦理理性主义、伦理实用主义、伦理相对主义等不同的伦理理论。

五、政治哲学1. 政治哲学的概念和内容:政治哲学主要研究政治权力、政治制度、社会秩序、公共利益等问题,包括政治理论、政治伦理、政治价值等内容。

2. 政治哲学的主要观点:包括政治权威、政治合法性、社会契约、法治原则等不同的政治理论观点。

六、美学1. 美学的范畴和内容: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审美、美感、艺术等问题,包括审美感受、审美价值、艺术创作等内容。

2. 美学的主要观点:包括美的本质、美的标准、艺术形式、审美判断等不同的美学观点和态度。

七、哲学方法1. 哲学方法的基本特征:哲学方法是哲学思维和探索的基本方式,包括理性思辨、逻辑分析、辩证推理、历史考察等不同的方法。

2. 哲学方法的应用:哲学方法在认识世界、理解人生、探索真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人类思维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八、哲学思想家1. 古希腊哲学思想家: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古代哲学思想家,对哲学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019届高考政治考点整合:生活与哲学判断题精选5

2019届高考政治考点整合:生活与哲学判断题精选5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2、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注意:概括和总结)4、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注意:颠倒了二者的关系)5、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注意:不一定是科学的关系)6、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注意:哲学)7、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注意: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9、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唯物主义中的具体形态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唯心主义也有局部可以借鉴之处。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应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注意:不是辩证关系)12、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注意:是唯物主义)1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注意:应该是两个根本对立的观点)14、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应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片面。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15、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16、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

(“客观存在”应为“客观实在”。

)2、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3、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

(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4、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会考哲学与生活试题和答案

会考哲学与生活试题和答案

《生活与哲学》考点梳理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什么?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世界观与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是什么?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区别: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是什么?从哲学与时代的一般关系来看。

首先,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其次,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推动力量。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来看。

首先,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时代的要求,是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回答,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

其次,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僵死的教条,它紧跟时代步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

5.哲学的作用是什么?从哲学的本义上看,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地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政治科目哲学与生活部分高考必考点整理

政治科目哲学与生活部分高考必考点整理

政治科目哲学与生活部分高考必考点整理(强化背诵、加深理解、灵活运用)一、唯物论(辨证唯物论、唯物主义)部分: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2、自然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客观规律。

3、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遵守客观规律为基础。

4、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5、自然物本身的存在是人们能够制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的前提。

6、意识的特征性原理: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具有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

7、意识形成具有差异性,其原因是:利益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不同。

8、决定人类社会客观性的根本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这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9、人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10、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参阅笔记,准确识记并理解和灵活运用)。

【特别注意】:承认事物、承认矛盾、承认运动、变化、发展、认识、实践、社会存在、静止等等,都属于唯物论的观点。

这一点要尤为注意。

二、辩证法部分:(一)、联系的观点:1、联系的实质:事物间、事物内部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特征性原理:普遍性、客观性、有条件性(具体性)、多样性(可变性)。

【特别注意】:(1)联系是客观的,人不能改变联系本身,但可以通过改变联系存在的条件,从而改变联系。

(2)人们能够利用联系的客观性,改变联系的条件性,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3)人们能够利用事物间固有的联系,建立起新的联系。

(4)人们可以利用有利的联系,避免不利的联系。

3、联系的基本类型: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原理:(1)整体总是统帅着部分,居于主导地位。

(2)一定调节下,关键的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发挥起决定作用。

(3)当部分按照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当部分按照不合理的顺序构成整体时就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

(4)其方法论是:看问题做事情要有全局观念;要立足整体,寻求最优目标。

生活与哲学考点精练

生活与哲学考点精练

等新型物种 ,将 来还会有意识地 制造 出更多 的物种 。
这 说明 A. 人类可 以根据 自己的意志行事
1 对 世界观 、方法论 和哲 学三 者之间关 系 的表 . 述 ,正确 的是 ①哲 学既是世 界 观的学说 ,又是 方法论 的学说 ② 要有世 界观和方 法论就必 须学习哲学 ③ 不 同的哲 学 ,世界观 和方法论 不 同 ④科 学 的世 界观决定科 学
C 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 的 . D 只有服从真理 ,才能具有权威 .
考点 1 :认识 的反复性、无限性 2 1. 学发展观是我们党 在深 刻总结 我国长期 以 科 8 来经济建设 中的经验教训 , 吸收人类现代文 明进步成果
D 想象的内容是客观的 . 1. 2 在马克思 主义哲学 看来 , “ 刻舟求剑 ” “ 守 株待兔”典故 中的主人所 犯的共 同错误是
的方法论 ,二者构成哲学
B 自然界的物种是 由人的意识创造 出来 的 .
C 自然界的属性和规律是可以被人利用和改变的 .
D 人类根 据 自然 物的属性 与规律 可 以创 造 出新 .
物 种 考点 6:运动 和物质 的关 系
A ①② .
B ②③ .
c ①③ .
D ②④ .
2 真 正 的哲学 都 是 自己 时代 的精 神 上 的精华 , . 反映时代 的任务 和要求 ,推动时代 的步伐和进程 。这
王 夫之 说 : “ 气者 ,理 之 依 也 。 笛卡 尔说 : ”
B 人 的认识 能够对客观事物产生重大影响 . C 人能够认识 和利用规律 .
D 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相互 制约 . 考点 8 :物质决定意识
“ 我思故我在 。 ”据此 完成 45 " 题。 4 从哲学上看 ,这两 种观点 . A 都肯定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世界 。

高三政治考点解读 哲学生活

高三政治考点解读    哲学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P7⑴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⑵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注意: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不是人人都懂哲学。

③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2.[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P7-8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⑵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注意: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不是任何哲学都是科学的。

(√)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影响(×)3.[A]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P8-9⑴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⑵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具体科学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⑶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②哲学反过来又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注意: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关系。

4.[A]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P10-11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⑵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注:哲学上的两大阵营(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5.[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P12⑴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生活与哲学》2-1哲学的基本问题

《生活与哲学》2-1哲学的基本问题
原子 ~10-10m ~10-14m
原子核
核子 ~10-15m 夸克(层子) ~10-17m 亚夸克 ~10?m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与 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古代朴素唯物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 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 主义 主义
局限性:(1)把自然科 局限性:把物质 局 归结为具体的物 学意义上的原子当做世 界和本原;(2)缺少辩 质形态存在着直 限 证法思想,具有机械性 不 性 观性、猜测性等 和形而上学性;(3)在 缺陷,缺乏科学 同 、 的论证。科学性:历史观上是唯心的。科 点 科 否认世界是神创 学性:在总结自然科学 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 造的,认为世界 学 发展了唯物主义,弥补 性 是物质的,本质 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 是正确的。 直观性、猜测性缺陷 科学性:科学地 回答了哲学的基 本问题,实现了 唯物主义和辩证 法的统一、唯物 辩证的自然观和 唯物辩证的历史 观的统一,是彻 底的唯物主义, 是科学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
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
■主要观点: 人的主观意识是世界的本质,万事万物都是 人的意识的产物。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王阳明“心外无物”;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2)客观唯心主义:
• 主要观点: 某种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客观精神”是世界 的本原,世界一切事物都是它的产物。 •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柏拉图的“理念”说,认为现实世界是永恒 不变的“理念”产生的,世界不过是“理念” 的影子。宋代朱熹的理学。 • 柏拉图的“理念”与朱熹的“理”,与宗教神 学中的“上帝”观念实质上是一样的。

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选择题考点精选

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选择题考点精选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选择题考点精选
《生活与哲学》选择题考点精选
考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内容(理解)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 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与唯心的关系问题
考点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理解)
2.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①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③按图索骥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⑤画饼充饥⑥人
是万物的尺度⑦气者,里之依也
A.①②⑦ B.②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⑥⑦
考点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理解)
3.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是指:
A.物质的多种形态 B.原子、电子等物质形态
C.物质现象的总和 D.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考点4: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理解)
4.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我国唐代著名的和尚慧能也有类似的观点。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的观点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哲学考点

哲学考点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生活(1)哲学源于生活。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指导生活。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4、哲学派别一览5、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作用:①体现在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高中政治哲学复习考点

高中政治哲学复习考点

必修4 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有关的总主干考点:理清哲学基本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坚持唯物论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和全面的观点,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发扬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坚持唯物史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将智慧和理性精神注入日常生活之中。

(三观原理表述为是什么,方法论表述为要怎样)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哲学考点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含义和关系?(常用于单选,要能判断对错)(1)含义:哲学是为追求智慧寻找光明和让生活更美好,而对实践的不断追问和思考,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总结,研究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并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与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与根本方法。

(2)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考点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常用于单选,要能判断对错)哲学研究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特殊规律,提供具体方法的指导。

二者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非整体与部分的关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要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总结,并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二)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考点3、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常用于辨析考题,要注意全面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方面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一标准。

(只在本原的意义上使用)(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必记核心考点及部分答题模板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必记核心考点及部分答题模板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必记核心考点及部分答题模板高频考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与认识及认识过程、真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系统优化的方法、社会意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观、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必记核心考点:一、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物质决定意识。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或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4)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5)把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3.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①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③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4.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要反对主观主义、反对扩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5、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答题要素:世界物质性原理+规律客观性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材料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哲学易错考点归纳

哲学易错考点归纳

哲学部分*易错考点归纳(导学案)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一般)1、以哲学指导实践就不会犯错误。

2、哲学不关注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

3、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4、哲学是研究特定领域问题并揭示其特殊本质和管理的科学。

5、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6、该作品的创作无法体现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7、精神的力量可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8、实践是不可认识的。

9、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哲与以往哲学的本质区别。

10、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哲的显著标志。

11、马哲是一种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

12、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13、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14、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5、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16、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17、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18、任何哲学都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19、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决定作用。

20、哲学源自于时代实践,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1、哲学是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22、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之和,是科学研究之母。

23、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指导。

24、先有世界观,再有方法论。

25、哲学是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手段。

26、哲学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7、哲学是人们对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28、是否研究时代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29、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0、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

31、有人在马上放钱(马上有钱)、放一对象(马上有对象)、淘宝店店主在马上放一枚蛋,叫“马上下单(蛋)”。

各种奇思妙想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合理性。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唯物论)32、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

《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
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 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思考和追问,哲学 才会出现。 ②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提示】哲学≠智慧 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
③哲学的功能(作用):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的功能。 ④哲学的任务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提示】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作用(或功能) 哲学的作用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任务是指 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真正的哲学才得以完成这 一任务。
【扩展】理解列宁语: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 实花”。 一是说明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二是说明唯心主义有其认识论 根源,三是说明唯心主义局部可借鉴。
【扩展】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王守仁:心外无物 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2、哲学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何者 第一性 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 有无 同一性 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提示】 1、表述规范,注意搭配,如不能说“思维和物质的关系”。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辨析: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 唯心主义的标准。

哲学 第一单元 知识点 很详细

哲学 第一单元 知识点 很详细

2020届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高考考点全覆盖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高考考点】考点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考点2.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考点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备考点睛】考点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哲学的产生(哲学来自生活)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注: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上的世界: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和主观世界(人的思维和意识)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注: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满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2.哲学的作用(生活需要哲学)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⑤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注:哲学有正确和错误、科学和非科学之分;考点2.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区别: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都有,自发形成的,是零散的、不自觉地的。

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并非人人都有。

联系: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②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③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都有科学、非科学之分注:世界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哲学≠世界观;易错易混: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②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之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④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⑤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四知识点总结(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生活)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四知识点总结(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 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 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③货币的职能: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①实质: 供小于求, 表现: 物价上涨, 纸币贬值。

影响: 纸币贬值, 物价上涨, 购买力下降, 生活水平下降, 商品销售困难, 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 表现:物价下降, 纸币升值。

影响;物价下降, 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 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 使经济萧条, 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导致市场消费不振, 对经济长远发展, 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影响价格的因素: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 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 含义, 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 由于供不应求, 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即使提高价格, 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 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 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 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 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 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商品价值量越大, 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 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生活与哲学》考点诠释:专题五 历史唯物主义和价值观共36页文档

《生活与哲学》考点诠释:专题五 历史唯物主义和价值观共36页文档
《生活与哲学》考点诠释:专题五 历 史唯物主义和价值观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高中哲学生活知识点汇总

高中哲学生活知识点汇总

高中哲学生活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基本问题)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考点1、生活处处有哲学。

哲学反作用于生活,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研究、工作和生活。

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才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考点2、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一句话,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考点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

哲学是指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人们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和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概念。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考点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详细科学供给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应该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头脑(哲学的基本问题)考点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考点2、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现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第一单元复习一、考点过关。

(背诵、理解打★号的知识,熟读、理解打◎号的知识。

【注意】的知识都是要理解的。

教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检查读、背、理解之内容,不能光检查背诵的内容,要求记忆之内容要字字落实,不能大约模糊混过。

以上要求后面练习里不再赘述。

)A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注意】①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②世界观不一定正确。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或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注意】①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哲学不是人人都有,因为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②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就是把哲学简单化,要反对。

③把哲学当作哲学家的事情,这是把哲学神秘化,要反对。

④哲学不一定正确。

A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1)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②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③两者相互依赖。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关系【注意】哲学的含义可以做如下表述,三者任选其一: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或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即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或升华)。

A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注意】①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与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的内涵不同。

★(2)两者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注意】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③哲学的基本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A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B 6.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1)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A 7.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1)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做世界的主宰。

(如: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王阳明的“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惠能的“心动说”、陆九渊的“心学”等观点)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如:朱熹的“理生万物”、宗教的“上帝”“鬼神”、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老子的“道”等观念)哲学第二单元复习一、考点过关。

A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注意】(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是所有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性”(或“普遍性”、“一般”和“抽象”),而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是“个性”(或“特殊性”、“个别”、“具体”),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暂时的、有生有灭的。

A ◎(二)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2)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也是客观的物质世界的产物4.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A (三)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注意】(1)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也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2)慧能说“仁者心动”、比尔生说“万物在概念中运动”、黑格尔说“世界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柏格森说“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以上观点都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3)刻舟求剑是讽刺离开远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静止观。

A (四)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1.静止的含义: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包括俩方面:一是说在一定的时期和阶段,物质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即没有质变;二是说物体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或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2.两者的关系:(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2)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注意】(1)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说明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2)欧布里德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夸大了运动,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3)芝诺说“飞矢不动”、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夸大了静止,是形而上学不变论。

B (五)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与普遍性★1.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客观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普遍性原理: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B (六)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方法论)。

★2.规律是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但在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方法论)。

【理解】①第一点侧重强调客观规律,第二点侧重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人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不能违背规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③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并不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

④人们利用规律有许多表现,如人工增雨、嫦娥飞天、蛟龙入海等。

⑤规律是客观的,但规律自身也会变化。

B (七)意识的本质和作用★1.意识的内涵:(1)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理解】①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②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③意识是劳动、社会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人脑的机能;【理解】人脑≠ 大脑。

(3)从意识的内容(本质)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理解】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即“主观映象”);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③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④从意识的内涵中可以推导得出,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反映作用)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理解】①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②主动创造性: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

不仅能够复制当前,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③上述意识的特点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⑤就个体而言,认识是有限的,就整个人类而言,认识发展是无限的。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反作用)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起阻碍作用。

【理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就是人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理解】①动物有刺激感应、有感觉、有心理,但没有自觉的意识,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C (八)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对应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3)怎样坚持从一切实际出发?①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②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哲学第二单元复习(二)一、考点过关。

A (一)实践的含义和特点★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理解】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人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理解】客观物质性的表现:①实践的主体、对象和手段是客观的。

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制约的。

(2)实践具有能动性;【理解】能动性的表现:①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②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原来没有的东西。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理解】①实践的社会性是指实践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②实践的历史性是指人的实践活动是发展的,不同的历史阶段,实践的内容、形式、水平不一样。

B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实践决定认识”)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理解】获得认识有直接和间接两个途径。

认识的来源≠ 认识的途径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理解】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新的需要促进了认识的发展。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促进了认识的发展。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了认识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理解】①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唯一能够满足这一条件的,就是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