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税收概述
税收法律制度概述
税收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有关税收方面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税收规章和税 收规范性文件
税收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是由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和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或者规范性文 件的要求,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发布的有关税收事项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包 括命令、通知、公告、通告、批复、意见、函等文件形式
B.纳税人核算地
• C.口岸地
D.消费品生产地
• 【答案】B
• 【解析】本题考核纳税地点。纳税地点是纳税人具体缴纳税款的地点。一般实行 属地管辖,通常,在税法上规定的纳税地点主要是机构所在地、经济活动发生地、 财产所在地、报关地等。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税收概述 第二节 主要税种 第三节 税收征收管理
分类 流转税 所得税 财产税 资源税
行为税
定义
主要税种
流转税是指以货物或劳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
象的一类税收
税
所得税也称收益税,是指以纳税人的各种所 得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财产税是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特定财产 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房产税、车船税
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和某些社会资源作为征 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
二、税法及其构成要素
• 7.纳税环节 • 纳税环节是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
节。 • 8.纳税期限 • 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发生后应依法缴纳税款的期限。它是税收强制性、
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 • 9.纳税地点 • 纳税地点是纳税人依据税法规定向征收机关申报纳税的具体地点。
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第一章 税收制度概述
税等。
2.间接税——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种,主要是对商品 征收的各种税,如消费税、增值税等。
第三节 税收制度结构及税收分类
(五)按税收与价格的组成关系划分
1.价内税:税金购成商品或劳务组成部分的税种。
2.价外税:税金不购成商品或劳务组成部分的税种。
和财政目标,由若干不同性质和作用的税种组成的主次分明、层
次得当、长短互补、具有一定功能的税收体系。
(一)税制结构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税类之间的地位、配置及其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
构成体系及布局。 第二层次:税类中各税种之间的地位、配置及其相互制约、相
互协调的构成体系及布局。
第三层次:税种本身各个要素之间的配置及其相互联系、协调 的构成体系及布局。
课税对象是从质的方面对征税所作的规定, 计税依据是从量的方面对征税所作的规定。
第二节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二、纳税人
(一)纳税人的概念
纳税人又称“纳税义务人”或“纳税主体”,是指税收制度 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二)与纳税人有关的概念
1.扣缴义务人 扣缴义务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 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负税人 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国家征收的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一)税基式减免
1.起征点:税法规定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起点。 2.免征额: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
A、当纳税人的收入恰好达到起征点时,就要征税;而当纳税人的收 入恰好与免征额相同时,则不征税。 B、当纳税人的收入超过起征点时按其收入全额征税;而当纳税人的 收入超过免征额时,则只对超过的部分征税。两者相比,享受免征额 的纳税人比享受起征点的纳税人税负轻。 C、起征点照顾的是一部分低收入纳税人;而免征额则可以照顾适应 范围内的所有纳税人
税收概述和主要税种讲义资料
第一节税收概述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一)税收的概念与作用1.税收的概念税收,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
它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在征税、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殊关系,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国家参与了社会分配,而参与的方式是用税收征收的方式。
它参与的目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
国家职能需要国家机关来完成,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要运转,需要润滑油,而这个润滑油就是税!税收是政府收入的最重要来源,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独立的经济概念,属于财政范畴。
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税收的定义可以从以下三点来理解:(1)税收与国家存在直接联系,两者密不可分,是政府机器赖以生存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
(2)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是国家参与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3)税收是国家在征税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即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因而税收的性质取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2.税收的作用税收具有组织收入、调节经济、监督管理和维护国家政权等方面的作用:(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税收组织财政收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因而能保证其收入的稳定;二是税收的源泉十分广泛,能从多方面筹集财政收入。
(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国家通过税种的设置,以及在税目、税率、加成征收或减免税等方面的规定,可以调节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国家政权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条件,而国家政权的存在又有赖于税收的存在。
没有税收,国家机器就不可能有效运转。
同时,税收分配不是按照等价原则和所有权原则分配的,而是凭借政治权力,对物质利益进行调节,体现国家支持什么,限制什么,从而达到巩固国家政权的政治目的。
(4)税收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在国际交往中,任何国家对在本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的外国企业或个人都拥有税收管辖权,这是国家权益的具体体现。
中国税制00146第一章
第一章税收制度概述第一节税收的含义一、税收的概念税收是政府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产品需要而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者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201×年1-4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651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税收收入63,692亿元,同比增长4.6%;非税收入8,959亿元,同比增长10.3%。
2.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1)引导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2)减少或避免由于市场调节的盲目性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税收体现着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税收作为一种分配形式,本质上体现着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如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国家与居民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及由于国家的征税,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重新形成的分配关系。
二、税收的特征税收的特征,亦称税收的形式特征,是指税收分配形式区别于其他分配形式的质的规定性。
1.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征税凭借政治权力,并通过颁布法律或法令的形式对社会产品进行强制性分配。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二百零二条】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2.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纳税人,也不向纳税人直接支付任何代价或报酬。
税收的无偿性至关重要,体现了财政分配的本质。
“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列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中国税收3.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前就以法律或法规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的标准。
包括征税对象、征收的数额或比例,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收。
【思考题】:税率是公司当地税务局决定的吗?『正确答案』不是的。
《中国税收》税收基础知识
第一章 税收基础知识
• 第一节 税收概述
•
• 一、税收的一般概念
•
税收,就是国家或政府为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凭借政治
权力,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
配,强制和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主要形式。
体现在: (一)国家是行使征税权的主体 (二)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公共品 (三)国家征税所凭借的是政治权力 (四)税收是一种特定的分配关系
• 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制体系包括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 地增值税和耕地占用税等税种。
• 四、现行财产税制体系
• 财产税是指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征税对象, 按其数量或价值征收的一系列税种的总称。
• 财产税可对有形财产、无形财产、不动产征收。
• 财产税分类
• (1)按照征税范围的宽窄划分,财产税可分为一般财产税 和个别财产税。
国家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人可以是自然人, 也可以是法人。
与纳税人相关的:
扣缴义务人
委托代征人
税务代理人
• 二、征税对象
• 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或征税客体,是指对什么东西征 税,即国家征税的标的物。
与征税对象相关:
征税范围
计税单位
税目
计税依据
• 三、税率 • 税率是指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之间的比例。
• 全国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财政部门不再行使税收 的征管权。
• 但只有极少数省份财政部门还保留征税权,主要负责征收管 理:耕地占用税、契税以及两个税种的滞补罚收入。
• 四、海关系统的征收管理范围
• 海关系统负责下列税种的征收管理: • 进、出口关税;对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的
进口税;税务机关委托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船 舶吨税;上述税种的滞补罚收入。
国家税收第一章
税法主讲:王秋梅第一章税法基础知识第一节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根据其社会职能,凭借政治权利,按照法律规定,强制、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从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如何理解税收:(一)税收分配的目的首先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国家的职能有1政治职能(对内镇压各种反抗,对外防止侵略)需要大量的财力2经济职能。
(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更需要资金以上两种职能需要大量的财力,只有国家能够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二)税收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凭借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利1、税收体现分配关系分配就是解决社会产品归谁占有,归谁支配,以及占有多少,支配多少。
征纳过程反映对社会产品的分配关系。
2、税收是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利实现的特殊分配分配的权利有两种1财产权力(正常的分配)2政治权利(特殊的分配)税收的本质是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利实现的特殊分配关系(三)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财政收入的形式很多:发行货币、公债、收费、罚没收入、税收。
只有税收占90%以上(四)税收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国家宏观调节经济靠税收,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税收的性质与国家的性质一致,社会主义国家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税收作为一种社会产品的分配关系,无疑是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
但是税收又是通过国家制定法律来实现的,这种制约税收分配关系的法律制度,则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税收分配关系中反映出来的这种辨证统一关系,正式税收这种特殊分配形式的体现。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一)税收的强制性强制性:是指国家以社会代表身份,凭借社会公共权利,通过法律或政令形式确定征税人和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实行强制征收,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一,税收的强制性体现在分配关系实现的前提上。
第二,税收的强制性体现在国家法律和税收征收机关的依法强制征收上第三,税收的强制性体现在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无选择上(二)税收的无偿性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纳税人缴纳的实物或货币随之转化为国家所有,不需要付给纳税人任何代价或报酬,也不在直接返还纳税人。
税法基础知识
第一章税法概述第一节税收概述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依据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向纳税人无偿征收货币或实物所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
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第二节税法一、税法的分类1、按基本内容和效力分: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我国目前没有税收基本法2、按职能作用分: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3、按征税对象分:流转税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行为税法、资源税法二、税法的制定(税法的渊源)1、人大和人大常委会制定税收法律2、人大或人大常委授权国务院制定暂行规定或条例3、国务院制定税收行政法规4、地方人大及常委制定税收地方性法规5、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税收规章6、地方政府制定税收地方规章三、税法的构成要素(一)纳税人(二)征税对象(三)税目(四)税率1、比例税率: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关税、契税等。
2、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所得、加成所得等。
3、定额税率:资源税、消费税中的啤酒黄酒等。
4、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五)纳税环节(六)纳税期限(七)纳税地点(八)加成征税、减免税(九)罚则(违法处理)第三节税收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一、主体1、征税主体:国家税务机关、海关(财政机关)2、纳税主体:法人、自然人、其他组织、在华的外国企业,组织,个人、在华没有机构场所但境内有所得的外国企业或组织.二、客体,即征税对象,是区别税与税的标志.三、内容,包括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
税务机关的权利:征税、检查、处罚.税务机关的义务:宣传咨询、及时缴纳国库、受理纳税人申诉纳税人的权利:申请退还权、延期纳税权、申请减免税权、申请复议权、提起诉讼权纳税人的义务: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接受税务检查、依法缴纳税法。
注意:①税收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②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发生争执,必须先交税。
第四节本章近年注会考试试题(选)(近年来本章分值:1-2分)一、单选1、税收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
自考《中国税制》知识点梳理(一)
一、税收的概述(一)税收的概念及对其的理解1.定义: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2.对税收概念的理解⑴从直观来看,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
⑵从物质形态看,税收缴纳的形式是实物或货币。
⑶从本质上来看,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
⑷从形式特征来看,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的特征。
⑸从职能来看,税收具有财政和经济两大职能。
特点:适用范围的广泛性;取得财政收入的及时性;征收数额上的稳定性。
经济职能主要表现在:调节总供求平衡;调节资源配置;调节社会财富分配。
⑹从性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二)税收的本质1.税收本质的涵义: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关系。
3.税收本质的内涵⑴税收体现分配关系⑵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它是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来实现的。
(三)税收的三性特征及其关系1.三性特征:缴纳上的无偿性(核心);征收方式上的强制性;征收范围、比例上的固定性。
2.三性特征的关系⑴三性特征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⑵无偿性是税收的本质和体现,是三性的核心,是由财政支出的无偿性决定的。
⑶强制性是无偿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无偿性、固定性的保证。
⑷固定性是强制性的必然结果。
⑸税收的三性特征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是区别于非税的重要依据。
二、税法的概念及其分类(一)税法:国家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税收制度的核心。
单选,填空(二)税法的分类1.按税法的效力分类:税收法律(人大及常委制定);税收法规(国务院制定);税收规章(税务管理部门制定)。
2.按税法的内容分类:税收实体法(规定实体权利和义务,税法的核心);税收程序法(程序关系为调整对象)。
3.按税法的地位分类:税收通则法(共同性问题);税收单行法(某一类问题)4.按税收管辖权分类:国内税法(一国范围内);国际税法(国家与国家之间税收权益分配)三、税收法律关系1.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即税收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它由存在税收权利义务关系的双方,即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组成。
税收概论
《税收概论》2015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第一章税收概述1、掌握税收的定义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根据其社会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的规定,强制、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
2、税收产生的条件(一)经济条件——私有制的存在(二)政治条件——国家的产生(1)税收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2)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3、税收的基本特征(1)强制性(2)无偿性(3)确定性(固定性)4、税收存在的必要性(1)社会需要有两种方式:私人需要和公共需要。
(2)社会活动的两中形式:私人事物和公共事物。
(3)国家取得资源的最佳方式是税收。
第二章税制要素和税制结构1、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是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也称纳税主体,是税款的直接承担者。
在税款可以转嫁出去的情况下,纳税人与负税人分离。
2、扣缴义务人——是负有代扣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税法中设置扣缴义务人的目的主要在于源泉控制,便于征管。
3、税率的基本形式(1)比例税率(2)定额税率(3)累进税率4、运用定义法和速算法计算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的速算扣除数法的公式为:应纳税额=用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5、税收的各种分类和税制结构按税收缴纳的形式分类:(1)力役税(2)实物税(3)货币税按计税依据(税收计算标准)分类:(1)从价税(2)从量税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1)价内税(2)价外税税收收入归属分类:(1)中央税(2)地方税(3)共享税按征税对象分类:(1)商品和劳务税(2)所得税(3)财产税(4)资源税(5)行为税第三章税收负担1、宏观税收负担宏观税收负担——国家在一定时期年税收总收入占当期社会新增财富的比重,它反映出一个国家税收的总体负担水平,是分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国家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核心内容。
2、国民生产总值。
税收概述详细整理文档范文
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税收概述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1.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国家职能,凭借公共(政治)权利,按照法定的标准和程序,强制的、无偿的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求;(2)国家征税是凭借公共(政治)权利;(3)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4)税收必须借助法律形式进行。
2.税收的作用(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及固定性的特点。
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一直保持在90%以上。
(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
一方面,经济是税收的来源;另一方面,税收对经济有调控作用。
(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4)税收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二.税收的特征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1.强制性。
是指国家凭借其公共权力以法律、法令形式,对税收征纳双方(权力)与义务进行制约。
2.无偿性。
是指在具体征税过程中,国家征税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一律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由财政统一分配,而不直接向具体纳税人返还或支付报酬。
3.固定性。
是指国家按照法律预先规定了同意的征税标准,包括纳税人,瞌睡对象,税率,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等,其标准已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意改变。
税收固定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税收征收总量的有限性,二是税收征收具体操作的确定性。
三.税收的分类:1.按征税对象分类,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行为税类5种按征收对象分类:流转税类流转税是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
流转税是我国税收结构中的主体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特点:1.以商品交换为前提,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关系密切,课征面广泛;2.以商品流转额(商品交换的金额)和非商品流转额(各种劳动收入的金额)为计税依据;3.普遍实行比例税率,个别实行定额税率;4.计算税额简便,减轻税负重担。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三)税收的分类 4. 按照计税标准不同分类 (3)复合税—又称混合税,是对某一进出口
货物或物品既征收从价税,又征收从量税。 如:消费税的卷烟和白酒
课堂小练
❖单选题 ❖下列税种中,属于行为税类的税种有( ) A 增值税 B 印花税 C 关税 D 资源税
答案:B
课堂小练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按照税收的征税对象分类的是
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三)税收的分类 1. 按征税对象分类 (3)财产税类特点:
体现量能负担、调节财富、合理分配 的原则
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三)税收的分类 1. 按征税对象分类 (4)资源类—指对在我国境内从事资源开发
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类税。 ❖ 我国现行属于资源类的税种:
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 资源税的特点:
度则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 ❖税收必须依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税法是税
收制度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税法必须以保障税收活动有序进行,为其
存在的理由和依据。
二、税法及构成要素
2. 税收与税法的关系 (2)两者的区别: ❖税收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属于经济基础范
畴。而税法则是一种法律制度,属于上层 建筑范畴。
只对特定资源征税 税负高低与资源税级差收益水平关系密切 征税范围的选择也较灵活
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三)税收的分类 1. 按征税对象分类 (5)行为税类—指以某类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
的一类税,主要对某种行为课税。 ❖ 我国属于行为税类的税种:
印花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 车辆购置税 ❖ 行为税类的特点:
特殊目的性;较强政策性;临时性和偶然性; 税源的分散性
效集合。
二、税法及构成要素
税收基础理论
第一章税收概述本章要点:税收的涵义、特征、分类、本质一、税收的产生和发展(一)税收产生的前提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是税收产生的两个必备条件。
2.国家的产生和公共责任的存在是税收产生的两个关键前提。
(二)税收的发展二、税收的含义(一)含义:税收是①以国家为主体,②为了实现国家职能,③凭借政治权利,④按照法律规定,⑤强制的、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所进行的一种特殊分配活动。
(二)体现的特点①②——社会公共需求③④⑤——税收的来源三、税收的形式特征(一)强制性(强制义务性)(二)固定性(法定规范性)(三)无偿性(税收的非直接偿还性)四、税收分类(一)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分:直接税、间接税(二)、以税收的管辖权为标准分: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三)、以计税依据为标准分:从量税、从价税(四)、以税收和价格的关系划分:价内税、价外税(五)、以课税对象为标准分: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五、税收的本质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
第二章税收负担和税负的转嫁本章要点:税负及其转嫁的方式和条件一、税收负担的含义和分类1.含义: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实力和经济实体所承受的税收额度。
(由于国家征税而给纳税人带来的利益损失或者是经济利益的转移)2.分类:宏观税负名义税负表象负担微观税负实质税负实际负担二、税负的转嫁和归宿1.含义:(1)税收转嫁实质就是税负转移,即在市场经济前提下,法定纳税人通过经济交易或活动将其承担的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2)税收负担经过若干次的转嫁后必定要找到一个不能再转移的最终税收负担者——税收归宿。
2.税负转嫁的方式(1)前转(2)后转(3)税收资本化(4)混转(5)消转3.税负转嫁的条件(1)商品价格能否变动是税收转嫁变动的条件;(2)商品供求弹性是税负转嫁程度的约束条件;(3)商品性质是税收转嫁存在的基础;(4)税负转嫁同成本变动有关;(5)受课税范围和课税对象的影响。
第一章 税收简介
本章内容概述
1、税收的概念 2、课税依据 3、税收原则 4、税制结构 5、主要税种介绍 6、税收效应分析
一、关于税收概念的表述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 其公共需要,凭借 政治权力,按照法 律规定的标准和程 序,参与社会产品 或国民收入分配, 强制地、无偿地取 得财政收入的一种 形式。
是指要选择有利于 保护税本的税源, 以发展国民经济。
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考虑,以国民 所得为税源最好。
避免以资本和财 产做为税源,这 样可能伤害税本 。
(2)慎选税种为原则
税种的选择要考虑税 收负担的转嫁问题。 因为它关系到国民收 入的分配和税收负担 的公平。
主张:研究税收的转 嫁规律,尽量选择难 以转嫁或转嫁方向明
3、影响税负转嫁与归属的因素
(一)商品供求弹性的大小 (二)课税类别 (三)课税范围
1、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与转嫁
弹性大的商品,市场 消费需求对价格变动 极为敏感,此类商品 难以转嫁。
如市场竞争激烈的商 品、商品属性同质化 严重的商品、初级产 品等弹性较大。
价格的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容易 转嫁
3、税收的固定性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税 收是按照国家法令规 定的标准征收的,即 纳税人、课税对象、 税目、税率、计价办 法和期限等,都是税 收法令预先规定了的 ,有一个比较稳定的 试用期间,是一种固 定的连续收入。
税收的固定性的体现
对于税收预先规定的 标准,征税和纳税双 方都必须共同遵守, 非经国家法令修订或 调整,征纳双方都不 得违背或改变这个固 定的比例或数额以及 其他制度规定。
消转—纳税人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或改进 生产技术等到措施降低生产费用,补偿 纳税损失,从而使纳税额在生产发展和 收入增长中自行消失,不归任何人承担 。
第一章 税收概述(第二节 税收的本质与特征)
(二)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 1、权力包括财产权力和政治权力 2、国家取得收入,凭借的是政治权力而不是 财产权力。 3、税收是以国家名义,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 按事先确定的标准向社会集团和个人强制 执行征收的。
(三)、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职能 1、任何一个国家,为了保证其社会管理职能 的行使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都需要具 备一定的物质基础。 2、为了实现国家各种职能以及其他方面的需 要,国家必须以税收的形式聚积大量资金, 用于各项建设。 3、税收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是国家取得财政 收入的重要手段。
税收“三性”的联系: 税收三性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们 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无偿性是核心,强制性是保障,固定 性是对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物所固有的,普遍的、相对稳 定的内部联系,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一)税收的主体是国家和政府 征税权力只属于国家,包括中央政府 和地方政府,具体说就是征税办法由国家 立法机关制定,征税活动由政府组织进行, 税收收入由政府支配管理。 除政府之外,其他任何组织或机构无征 税权。
(四)税收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 特殊形式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把社会产品的 一部分变为国家所有。
(一)无偿性 是指国家征税以后对具体纳税人既不需 要直接偿还,也不付出任何直接形式的报酬, 纳税人从政府支出所获利益通常与其支付和 税款不完全一一对应在的比例关系。 无偿性是税收的关键特征,它使税收 明显地区别于国债等财政收入形式,决定了 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并成 为调节经济和矫正社会分配不公的有力工具。
(二)强制性 指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通过法 律形式对社会产品进行的强制性分配,而 非纳税人的一种自愿交纳,纳税人必须依 法纳税,否则会受到法律制裁。 强制性是国家的权力在税收上的法律 体现,是国家取得税收收入的根本前提。 税收具有无偿性,才需要强制性执行。
税 收 概 述
8.纳税申报 期限
它是指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后,应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的起止时间。它是税收的强制性、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
分为:按期申报和按次申报两种类型。超过期限未申报纳 税的,属于税收违法行为,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
17
二、税法及构成要素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税收的上述特征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无偿性是税收这种特殊分配手段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强制性 是实现税收无偿征收的重要保证,固定性是无偿性和强制性的必然 要求。三者相互配合,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
5
一、税收的概念及分类
(四)税收的分类
税收 (按征税对象分类)
流转税类 所得税类 财产税类 资源税类 行为税类
主要有 增值税、消 费税和关税 等。
主要有 企业所得 税和个人 所得税。
主要有 房产税、 契税和车 船税等。
主要 有资源税 和城镇土 地使用税 等。
是指以 纳税人的某 些特定行为 为课税对象 的一类税收。
6
一、税收的概念及分类
(四)税收的分类
税收
(按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类)
工商税类
关税类
是指以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单 位和个人为纳税人的各种税的总称,是我 国现行税制的主体部分。
11
二、税法及构成要素
(二)税法的分类 1.按税法的功能作用不同划分 (1)税收实体法主要是指确定税种的立法,具体规定各税
种的征收对象、征收范围、税目、税率、纳税地点等。 (2)税收程序法是指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税
收管理法、发票管理法、税务机关法、税务机关组织法、税务争 议处理法等。
12
从价税
中国税制-第一章-税收制度概述
1.2.7违章处理
违章处理是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行为所采取 的教育处罚措施。它是维护国家税法严肃 性的一种必要措施。 税收法令的违章行为,一般有偷税、欠税、 抗税和骗税四种情况。违章行为的界定及 其处罚的具体规定为:
1.偷税。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识地采取非法手 段,不按税法规定交纳税款的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 规定: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 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 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征管法》第六十四条规定: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 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1.1.1.2广义的税收制度的四个层次
1.税收法律:是指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照法 律程序制定的有关税收分配活动的基本 制度。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 力仅次于宪法,而高于税收法规、规章。 2.税收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根据其职权或国家最高权力 机关的授权,依据宪法和税收法律,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制定的有关税 收活动的实施的规定或办法。其效力低于宪法、税收法律,而高于税 务规章。 3.税务规章:是指根据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 在国家税务总局职权范围内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对税务机关、纳税 人、扣缴义务人及其税务当事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税收规范性文件]。 4.税务行政规范:是对税务机关制定和发布的除税务规章以外的其 他税务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统称,多表现为税务机关对法律、行政法规 和规章的说明及阐述,是对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含义、界限以及 税务行政中具体应用相关法律规范所做的说明。
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 体现征税的广度。在税收制度组成要素中规定税 目,是征税技术上的需要,它是划分征免界限和 征税高低界限的准绳。 计税依据是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税标准。有 的税种的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基本一致,如各种 所得税,所得税征税对象是所得,计税依据是应 纳税所得额。但有的税种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则 不一致,如营业税,营业税的征税对象是应税劳 务,计税依据则是提供应税劳务取得的营业额。
税收概述
八、违章处理
1.我国对酒课以重税,张三因此戒了酒,改为喝茶。 分析:(1)免却了酒税的重负;(2)采取了不消费 的合法手段;(3)符合了政府抑制酒消费的立法意图。 2.美国32岁的Tom以其不满一周岁的儿子的名义购买 了一套住房。 分析:(1)免却了遗产税的纳税义务;(2)采取了 形式上合法的手段;但(3)钻了法律的空子;(4)违背 了政府关于遗产税的立法意图:在遗产代际转移时,通过 征税手段,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缓解两极分化;限制不劳 而获。 思考题:试分析欠税、逃税、抗税、骗税和避税这些 概念的异同?
33
八、违章处理
总结:
①欠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超期拖欠税款”; 逃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欺骗隐瞒,逃避纳税”; 骗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骗取税收优惠”; 抗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抗拒税法规定”; 避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利用税法漏洞和缺陷”。 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四种行为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 没有按规定向国家缴纳税款,都是违反税法的行为,都要 受到法律制裁。不同点在于它们违法的手段、情节、危害 等各不相同。
按次纳税
23
七、纳税地点
纳税地点:税法规定纳税人缴纳税款的地点。
纳税地点的形式:
就地纳税 营业行为所在地纳税 汇总缴库
口岸纳税
24
八、违章处理
违章处理是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行为所 采取的教育处罚措施,体现了税收的强制 性是保证税法正确贯彻执行、严肃纳税纪 律的重要手段。
如欠税、逃税、骗税、抗税等。
27
八、违章处理
(二)逃税 新条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 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 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 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 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 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基本体系的介绍:
本课程主要介绍两大部分内容:一是税收基本理论,包括税收概述、税收的职能和作用、税收制度。
二是我国现行税制,包括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关税)、所得、收益税制(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第一章税收概述
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税收的概念、税收的本质与特征,税收产生的前提条件。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税收的定义、明确政府为什么征税和纳税人为什么缴税,理解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等税收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税收和概念
课后小结:通过本节教学使同学们掌握税收的基本概念,了解税收与国家、经济、财政、法律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
一、税收的概念
二、税收与国家、经济、财政、法律之间的关系
课后作业:税收的概念
第二节税收的本质与特征
通过本节教学使同学们掌握税收的本质和特征,了解税收的产生和发展。
板书设计:
第二节税收的本质与特征
第三节税收的产生和发展
课后作业:
简述税收的本质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