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顺县勺哈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导学案

合集下载

最新[附答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导学案+人教版

最新[附答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导学案+人教版

最新教学资料·部编版初中语文三峡郦道元【学习目标】1、了解《水经注》及作者郦道元。

2、对照注解,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本课生字,积累重点词语。

3、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5、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习重点】文学常识、字词、翻译等基础知识。

【学习难点】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1、反复朗读,在读中感知、品味、体会。

2、学习字词时,注意文言知识的分类掌握,譬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郦道元(约466——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省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曾任安南将军、御史中尉等职,执法严格,后为关右大使,被雍州刺史萧宝夤杀害。

他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有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2、背景资料:《三峡》是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江水》中的一段,《水经》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记载全国水系的地理著作,作者已不可考。

由于它记叙简略,郦道元旁征博引为之作注,使原著内容大为丰富,成了一部别开生面的著作,名《水经注》。

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也是宝贵的文学珍品。

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考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

《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3、题目解说:此文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是一篇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

文句简洁,意境优美,是《水经注》中最具魅力的篇章之一。

题目是编者加的。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导学案 新人教版-2.doc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导学案 新人教版-2.doc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导学案新人教版-2学习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3、重视朗读训练,提高学生朗读和翻译能力。

4、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感受祖国山川的雄奇壮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课前预习:1、了解作者、作品及其写作背景:(1)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出身官宦世家,自幼好学,博览群书,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参阅了437种书籍,通过自己的实际考察,写成了《水经注》。

(2)本文选自《水经注》。

《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作品介绍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是我国第一部完整记录河流、山川、地貌的书,被称为“圣经贤传”“宇宙未有之奇书”。

(3)郦道元少年时代就喜欢游历,后来做了官,到各地游历参观,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的地理、地貌、气候及地域变迁等,他发现《水经》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有准确记载,但随着时代变迁,有些河流改道,名称都变了,但未加以补充说明,他于是给《水经》作注,使原著内容大为丰富,成为著名的《水经注》。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阙处()曦月()襄陵()沿溯()御风()素湍()怪柏()飞漱()属引()绝巘()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⑤或王命急宣()⑥虽乘奔御风()⑦属引凄异()⑧哀转久绝()4、三峡具体指哪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别概括1、2、3、4段的段意: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长江三峡的风光片,学生观看后,教师激情导入新课: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导学案1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导学案1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导学案1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积累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

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领略三峡景色之美,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及方法。

2、背诵、默写。

一、课前预习:1、郦道元,字,(朝)家、家。

撰著《》2、“三峡”西起,东至,全长公里,它包括、、。

3、给下列黑体字注音郦道元()阙处()叠嶂()曦月()襄陵()沿溯()素湍()绝巘()飞漱()峻茂()涧肃()属引()凄异()御风()怪柏()4、给下列句子划分正确的节奏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5.早读课采用同桌互读、齐读、男女生竞读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熟读课文。

新课学习:第一课时一、组长检查预习情况,并反馈。

二、新课学习活动:一)、我是小小朗诵家。

小组自选形式朗读(读后互评)二)、我是小小翻译家1、学生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自译全文,圈画自己不懂的字、词、句2、小组共同研究解决疑难3、集体解决疑难,教师强调并引导学生善于积累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议1)、区分词义,我能行!(一词多义)自:自三峡七百中自非亭午夜分绝:哀转久绝绝巘多生怪柏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属:属引凄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或: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2)、辨析词类,看我的!(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回清倒影空谷传响素湍绿潭3)、慧眼辨真假(通假字)略无阙处哀转久绝4)、博古通今(古今异议)或王命急宣古今属引凄异古今4、抽生翻译课文(听译同学评价)。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
规定时间内提前研学完毕的小组除备展同学外,其余同学在组长带领下可在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 完成:检测文学常识,背诵全文,提问重点字词。
展学:
1翻译的展示按照 先领读,再翻译重点字词,再译全文的顺序进行。.
2.展示文言知识的小组直接将研学成果写在侧 板相应位置。
☆前置学案学法指导:
1.填上下方原文空缺处内容,重点字词的意思写在原 文所在横格中,原文下方 空格中写翻译。要求,不得翻看除语文书外的一切书籍、参考书。
八年级文言文学习——《三峡》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 ),
常有高 猿长啸,()引()异,空谷 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课题:
《三峡》二课时
课型:
文言文阅读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能准确翻译课文 第四段并背诵。
2、能自主梳理一次多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环节预设
导学3分钟研学12分钟展学20分钟巩固10 分钟
导学过程
研学:
1.对子组交流翻译,一个主说,一个补充,有解决不了的地方外显到白板桌;
2.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梳理文言知识 ;

第26课《三峡》导学案

第26课《三峡》导学案

尊敬的家长: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引导,为了孩子的进步,请督促您的孩子在家认真预习,并完成课前任务。

完成全部的教学案后家长签名【学习目标】1、了解《水经注》及作者郦道元。

2、对照注解,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本课生字,积累重点词语。

3、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5、背诵并默写全文。

【课前预习】一、查找资料,了解郦道元及创作,把你认为重要的内容筛选出来写在下面二、初读课文,查阅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并尝试口头翻译全文。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内容探究】一、文中描写的三峡两岸的山势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二、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

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三、文章结尾引用渔人之歌,有什么作用?【拓展延伸】三峡,一条七百里的水廊如此牵动一个民族的思绪,除了它的美景之外,还有挥之不去的关于三峡的民族记忆。

请你写出与三峡有关的人物、故事或诗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第2课时)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第2课时)导学案
三峡
课题
三峡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二课时
绘出三峡的地貌特点是山高岭连,峡窄水长;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则从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连绵,隐天蔽日的山势。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说出课文的几个妙点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由评说)
当堂练习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提示:我们欣赏文章,可从描写的角度(动静、粗细、远近等多方面),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着手。
例如: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落笔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形象而概括地描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学生自由读,加以巩固,然后齐读。
再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
合作探究
1.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
2.文中用了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三峡的山和水的?
3、作者运用哪些语句来描写三峡春冬的景色的?观察角度有何不同?
4.作者描绘三峡秋天的景象时选取了怎样的时间和事物?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其特点。
5、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巩固提升
提升欣赏课文,揣摩妙处。
散文家郦道元仅用了一百五十余字就将雄伟壮丽的三峡奇景展现在我们面前,且极其生动传神,不能不令人称奇。现在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来发现课文的美。那么我们从哪些方面来欣赏美呢?
2、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热爱祖国美丽的河山。
学习
重点
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八年级语文上册 26《三峡》精品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6《三峡》精品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三峡》【学习目标】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3.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学习重点】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难点】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热爱祖国美丽的河山。

【自主预习案】1、给加点字注音。

阙( ) 叠嶂.( ) 曦.月( ) 襄.陵( ) 沿溯.( )素湍.( ) 绝巘.( ) 长啸.( ) 属.引( ) 哀转.( )2、解释加点字。

(1)晴初霜旦.()(2)夏水襄.陵()(3)素湍.绿潭()(4)飞漱.其间()(5)乘奔.御风()(6)不见曦.月()(7)林寒涧肃.()(8)空谷传响.()(9)属引..凄异()(10)春冬之时.()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巘/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4、本文作者,(朝代)人,选自,它是有文学价值的巨著。

三峡,指长江上游的、、。

5、阅读课文,你认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板书:峡)根据“峡”字的字形结构,什么样的地势才可以称得上“峡”?(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谈出不同见解,最后明确“峡”的基本特征应为两山夹水。

)我们古老的母亲河长江就有一条神奇秀丽的峡谷。

几千年来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北魏郦道元就是其中的一位。

这节课我们就随着郦道元一起去游三峡。

(板书:三峡郦道元)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融入情境读三峡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音频,展示三峡画面。

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语调。

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荣/峻/茂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第26课 三峡导学案

第26课 三峡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主备人: 审核人:课题26. 《三峡》 课时:2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抓住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感受作者笔下的三峡风光,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知识链接:郦道元(?—527),字善长。

范阳涿县人。

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博览群书,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 》四十卷。

该书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集。

因此,郦道元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

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叠嶂.( ) 曦.月( ) 襄陵.( ) 沿溯.( ) 素湍.( ) 绝山献..( ) 飞漱.( ) 属.引( ) 阙.( ) 2、一读,标节奏,读通文章。

请用“/”标出下列重点句子的停顿。

(1)自 三 峡 七 百 里 中(2)沿 溯 阻 绝(3)或 王 命 急 宣(4)则 素 湍 绿 潭,回 清 倒 影(5)绝 山献 多 生 怪 柏(6)清 荣 峻 茂3、二读,疏通文义,掌握以下重点词句。

(1)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词。

①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 今义: ②或.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 今义: (2)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略无阙处 “ ”同“ ”, 。

②哀转久绝 “ ”通“ ”, 。

(3)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不见曦.月( ) ②至于夏水襄.陵( ) ③沿溯..阻绝( ) ④回清..倒影( ) ⑤绝山献...多生怪柏( ) ⑥属引..凄异( ) 4、参照课文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合作探究问题一:三读,明内容,品美景。

1、作者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观?2、作者笔下的三峡景观很美,请你用“三峡的……(山、水、春景……)美,美在……”的句式略作赏析(可以从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三峡》导学案一、成功导学成功导入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丽的峡谷,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今天,让我们通过郦道元的《三峡》去欣赏一下三峡的秀丽风光。

成功目标(学习要高效,目标不可少)1、了解作者,积累文言词语。

2、熟读课文,理解本文大意。

3、整体感知课文,体味三峡壮丽的风光。

二、成功学习自学指导1、搜集作者的情况:郦道元,字,(朝)地理学家、散文家。

撰著《》2、请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和工具书把语音读准。

阙( ) 叠嶂( ) 曦( )月襄( )陵沿溯( ) 素湍( ) 绝巘( ) 飞漱()长啸( ) 属( )引哀转( )3、再请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和提示把语句读顺,特别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互助学习(一)、读一读1、挑学生读。

(其他学生点评并纠正)2、小组自选形式朗读。

(多种方式如:分散读、合读,调动朗读的积极性)(二)、译一译。

1、自己通译课文,圈画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句,拿出来小组合作研究。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 )阻绝()或()王命急宣清荣()峻茂哀转()久绝()良()多趣味属()引()凄异虽( )乘奔( )御风不以疾( )也2、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试译课文,并在全班交流。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1)借助注释(2)查工具书(3)添加省略的内容(4)古今词义的不同(5)识别通假字注意下面文言语句的翻译: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6、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3、合作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读课文说一说:作者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美丽?并找出相关的语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6《三峡》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6《三峡》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6 三峡【导学目标】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诗文内容;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

2.在反复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

3.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4.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操。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学法指导一:【文言实词理解法】1.以今推古法。

即以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词来推断古汉语中词语的含义,其形式同现代汉语的组词法一样。

2.互文见义法。

古人常在并列短语、对偶句、排比句等对立位置使用近义词或反义词,只要知道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就可以推断出另一个词的含义。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它迭出的奇景,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江流,耸峙的山峦,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之挥毫泼墨。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用自己的亲见亲历抒写了三峡的壮美。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郦道元的《三峡》,领略1500多年前雄壮美丽的三峡风光吧!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导学案

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导学案

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导学案新人教版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导学案新人教版26《三峡》学习目标:1、正确、熟练朗读、背诵课文;记住一些重点文言词、句。

2、能描述三峡壮美的景色;学习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3、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试读课文,借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注音)阙嶂曦襄溯?属引郦巘2、听读课文录音,整体把握停顿和节奏。

划分句间停顿:⑴、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⑷、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3、自由读课文,读准、读顺,并初步把握惊叹、赞美之情。

4、朗读比赛:个人或分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等,其他学生仔细听后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5、自主译文,圈画疑点、难词难句。

课堂探究6、小组讨论交流疑点、难点,疏通文意。

(1)解释重点词语:自;阙;嶂;曦;襄;沿;溯;或;虽;以;疾;湍;漱;良;肃;属引;(2)译句:①重岩叠障,隐天蔽日。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③至于夏襄陵,沿溯阻绝。

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⑤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⑥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7、边读文章边根据课文描述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准备用“三峡美在……,……”的方式来口头描述一下你脑海中留下的最美的一副画面!。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 三峡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 三峡导学案 新人教版

26《三峡》学习目标:1、正确、熟练朗读、背诵课文;记住一些重点文言词、句。

2、能描述三峡壮美的景色;学习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3、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试读课文,借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注音)阙嶂曦襄溯属引郦巘2、听读课文录音,整体把握停顿和节奏。

划分句间停顿:⑴、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⑷、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3、自由读课文,读准、读顺,并初步把握惊叹、赞美之情。

4、朗读比赛:个人或分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等,其他学生仔细听后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5、自主译文,圈画疑点、难词难句。

课堂探究6、小组讨论交流疑点、难点,疏通文意。

(1)解释重点词语:自;阙;嶂;曦;襄;沿;溯;或;虽;以;疾;湍;漱;良;肃;属引;(2)译句:①重岩叠障,隐天蔽日。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③至于夏襄陵,沿溯阻绝。

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⑤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⑥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7、边读文章边根据课文描述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准备用“三峡美在……,……”的方式来口头描述一下你脑海中留下的最美的一副画面!8、“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再读课文,抒发我们内心的赞叹之情。

如此美景,浓缩于150多字中,却思路清晰、音韵和谐,那么郦道元是如何用凝练的笔墨将三峡的万千气象尽收笔底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理清本文的结构。

请速读课文,思考下列几个问题:1、讨论:文中描绘了三峡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先口头描述,再完成下列表格。

季节?景物?景物特征?自然段季节主要景物景物特征1 山2 夏季水3 春冬季山、水、树(柏)凄异哀转4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表现了什么?这是一种什么写法?3、作者以忧伤的渔歌作结,有何用意?4、赏读课文,自由评说文章的妙处。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6课《三峡》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6课《三峡》导学案

陕西省榆林市第七中学Yulin No.7 Middle School of Shaanxi “123”教学模式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No. 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笃行 尚礼 博识 励志课题:《 三峡 》 课型: 讲读课 班级: 小组: 姓名:设计人: 赵 红 梅 审核人: 日期: 【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2、学习积累重点词语,背诵并默写全文。

3、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关注自然 、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叠嶂.( ) 曦.月( ) 襄.陵( ) 沿溯.( ) 素湍.( ) 飞漱.( ) 长啸.( ) 属.引( ) 2、解释加点字词:襄.陵( ) 良.多( ) 阙.处( ) 哀转.( ) 乘奔.御风( ) 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非亭午夜分( ) 3、查找资料或图片,了解三峡(哪三峡)、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和郦道元。

(!)(2)(3)4、写出你所知道的关于三峡的古诗文,并注明诗题和作者。

【合作探究】5、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句。

6、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要求读得自然流畅,注意停顿。

7、思考讨论:(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来描绘三峡的美?用句式说一说三峡美在哪里。

你看,三峡美在 ,因为(2)文章描写了三峡哪些景物?找出关键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

(小组朗读内容,讨论翻译并落实答案)(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水?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把文中的关键词找出来。

八年级上26、三峡导学案

八年级上26、三峡导学案

26、《三峡》导学案走进课文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看来,三峡的确魅力无穷,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展示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背诵并默写全文。

2、诵读课文,揣摩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3、感受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体会作者对三峡的无限赞美和欣赏之情。

自主学习1、介绍作者,了解作品。

2、查阅相关资料,说说你所了解的长江或三峡的知识。

3、请背出自己所积累的有关三峡的诗句。

师生互动4、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自由朗读。

5、师生合作,疏通字、词、句的意思(重点字词教师强调)。

6、本文景色描写特别美,语言也很有特点,找出几处,试着说说好在哪里(教师可提示)?7、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展示结构,试着背诵文章。

学生天地精读美文,绘三峡美景。

语文活动设计:我是三峡小导游,多媒体展示活动要求:过把导游瘾,人人都是小导游,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执笔,其余三人口述,限时五分钟,紧扣文章内容,适当选用课前搜集的资料或学过的有关诗文,发挥想象,写一段情文并茂的三峡导游词。

学生和老师一起,评出“导游之星”。

结束语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

作为我们民族的瑰宝,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去欣赏,学习前人,做一个有修养、能发现美的人。

课堂检测1、《三峡》,作者_______,_____(朝代)地理学家。

作品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2、给加点字注音朝.发白帝属.引夜分.阙处..曦月..素湍.绝巘.飞漱.3、读课文完成下面内容(1)通假字(2)古今异义(3)一词多义(4)词类活用4、名句默写(1)侧面描写三峡山势高俊的:(2)最能表现夏季三峡水流之快的:(3)交代水流湍急,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导学案
永顺县勺哈中学校本课程七年级语文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编写:王凯校审:七年级语文教研组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把握本文的景物描写特点,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2.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训练,提高文言文的诵读和翻译能力.
(2).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意境及作者情感.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特点,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重视朗读训练.
3、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读-译-思-用-背
四、教学媒体: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掌握字音(投影)
阙(quē)叠嶂(zhàng)曦(xī)月沿溯(sù)飞漱(sh
ù)属(zhǔ)引
(三)运用竞赛方式检查学生对字词句的掌握。

1、疏通文意。

2、竞赛辨明词义(投影)
(1)通假字。

略无阙处(通“缺”空缺);哀转久绝(通“啭”声音转折)(2)古今异义:夏水襄陵(襄:冲上);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实在)(3)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在)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如果)
(4)重点词语
重岩叠嶂(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衬托夏水顺流行船之快)
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
清荣峻茂(清:指水;荣:指树;峻:指山;茂:指草)
哀转久绝(绝:消失)
3、相互质疑
(四)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注意: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沿//溯/阻绝。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清/荣/峻/茂
5、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争取背诵。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三峡奇景。

1、师: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三峡》.
2、学生结合注释1了解《水经注》.
3、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教师用投影片更正字音.
4、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5、男女生竞赛,检查学生对字词句的掌握情况。

6、学生相互质疑。

7、教师范读
8、学生齐读
9、教师指示节奏。

10、学生再读课文,抽读。

11、教师布置作业。

六、教学反思:
学生课前预习较充分,竞赛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方式应一直贯彻下去。

部分学生在朗读节奏停顿上,能力较差。

而课标要求程度,故应加强学生朗读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二)、想像三峡壮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布局的巧妙。

第一段:山:两岸连山,隐天蔽日——高峻美
第二段:夏水:夏水襄陵,乘奔御风——奔放美
第三段:春冬之景:素湍绿潭,悬泉瀑布,清荣峻茂——清幽美
第四段:秋峡: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凄婉美
小结:本文先写山,再写水,抓住景物特征,以不同季节表现三峡的美景。

(三)体会作者情感和情景交融的写法
第一段:想像群山连绵,高耸入云的三峡美景(高峻美)
第二段:想像江水浩荡,日行千里的画面,感受其奔放美。

第三段:想像三峡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幽美。

第四段:感受秋峡萧瑟凄凉的氛围。

(四)揣摩语言,品味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

(投影仪显示文句)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明确:
1、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连的特点。

2、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

动静结合,色彩各异。

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

3、既从正面摹声,又从侧面引用,手法多变,摇曳多姿。

(五)根据图片,描绘美景
(六)提示性背诵
(七)布置作业:与《早发白帝城》诗文对读。

(八)总结全文
1、学生可读可背课文。

2、学生分组交流,每组负责一个语段,然后再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

3、学生分组读课文,读出情感。

前三段学生应读出赞美语气,但语气有所不同,最后一段读出悲凉的气氛:
1段:语气稍高昂,语速中。

2段:语速加快,突出江水日行千里的奔放美。

3段:语气舒缓,语速稍慢。

4段:语气稍低沉,语速稍慢。

4、师生共同品味写景的妙处。

5、据教师出示的三峡图片用语言加以描绘(要求用上文中词语)
教师先作示范,学生写作后全班交流。

6、教师根据课文分析提示性让学生背诵。

7、教师布置作业
8、教师总结:郦道元用文字描绘三峡,科学家用智慧改造三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同学们也会在三峡壮丽的历史画卷上添上精彩的一笔,努力吧!
教学反思:
课文用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特点,故研讨语言是本文的重点。

我在设计时灵机一动,从网上下载三峡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三峡的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三峡,同时用上一两句文中语言,这样既加深对课文的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我认为这是本文的一处亮点。

当然,在板书时有学生提出异议:“高猿长啸”不是写水的,这是我的疏忽之处。

125王凯
2012-1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