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 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高中生物】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 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10.(必修3 P25思考与讨论1)在运动员的比赛过程中,血糖可以通过三条途径得到补充:(1)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2)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3)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11.(必修3 P26模型建构)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 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12.(必修3 P27模型建构)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体内血糖水平将会上升,多余的 血糖将会从尿中排出,出现糖尿病。13.(必修3 P32资料分析)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 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和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涉及多 种激素和神经的协调作用。14.(必修3 P33基础题2)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 和抗利尿激素)。排尿不只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随排尿过程还排出大量溶解在水中的有害物质如尿素等。15.(必 修3 P33拓展题1)激素传递的信息需要通过体液的传送,然后与相应的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多数情况下 是比较缓慢的;而神经传导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上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只在突触处才转化为化学信号,所以激素 传递信息多数情况下不如神经传导兴奋的速度快。16.(必修3 P36资料分析2)HIV浓度升高,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 T细胞数目减少,从而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丧失,不能抵抗疾病的侵袭,进而使人死亡。
• 8.血Na+过低,机体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分泌醛固酮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Na+,血Na恢复但不会持续升高。 分级和反馈调节
• 9.CO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 体液——神经调节
机体脱水,总体表现为体液容量明显减少,机体失水。导致机体脱水的原因有很 多种。按照脱水时失水和失Na的比例,可以将脱水分为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等 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表现为失水多于失Na,这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低渗性脱 水表现为失Na多于失水,这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等渗性脱水表现为失水同时伴 有失Na,且两者丢失的比例相同或大体相同,一般不会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

高中生物体液调节知识框架

高中生物体液调节知识框架

高中生物体液调节知识框架一、体液调节的概念、方式和特点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₂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的方式:主要是激素调节。

特点: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含量较稳定,作用范围较广,作用时间较长,但作用比较缓慢。

二、激素调节的过程激素的分泌:无导管腺体:内分泌腺。

如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等。

激素分泌量的调节:通过反馈调节机制。

激素的运输:少量激素通过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运输到全身各处。

激素的受体:细胞膜受体(性激素的受体)、细胞内受体(性激素的受体)。

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三、激素调节的实例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反馈调节。

寒冷、紧张等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

血糖平衡调节: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血糖浓度升高。

肾上腺素也能升高血糖浓度。

四、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如患呆小症),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例题解析例题1: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体液调节就是指激素调节B. 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C. 体液调节的反应速度比较迅速D. 体液调节的作用范围较局限解析: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如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但不是体液调节的全部内容。

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作用范围比较广,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比较长。

高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第4章免疫调节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高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第4章免疫调节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4.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免疫器官主要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

脾、淋巴结、扁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

(1)扁桃体:内含免疫细胞,具有防御功能。

(2)胸腺:随年龄增长,在青春期达到顶峰,以后逐渐退化。

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3)淋巴结:淋巴细胞集中的地方,主要集中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阻止和消灭侵入体内的微生物。

(4)脾:内含大量的淋巴细胞,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

(5)骨髓: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它们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如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

(1)淋巴细胞:(2)树突状细胞: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的功能。

(3)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

3.抗原:能够引起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物质。

如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大多数抗原是蛋白质。

抗原呈递细胞:能够摄取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呈递给其他细胞,如B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

4.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反应的物质。

(1)抗体: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其本质为蛋白质。

(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以及黏膜分泌的物质。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等和吞噬细胞。

前两道防线都是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的。

第三道防线: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因而具有特异性,叫做特异性免疫。

2.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防御:针对外来抗原起作用。

(2)免疫自稳: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维持内环境稳态。

高三生物寒假能量包——专题练习2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及免疫调节(含答案)

高三生物寒假能量包——专题练习2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及免疫调节(含答案)

专题2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及免疫调节1.一位运动员不幸摔伤,腰部脊髓受损严重,导致下肢丧失运动功能,由此可知脊髓的功能之一是()A.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反应B.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C.能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D.是人体的低级反射中枢2.下列关于反射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调节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C.缩手反射活动只需要两个神经元就能完成D.缩手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3.(多选)排尿活动是一种反射活动。

当膀胱尿量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膀胱壁收缩,贮存在膀胱内的尿液排出。

尿液对尿道的刺激可进一步反射性地加强排尿中枢活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因此经常尿床B.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憋尿”,这是一种非条件反射C.排尿活动过程中存在正反馈调节D.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但它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4.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一肌肉接头”。

下列叙述符合事实的是()A.电刺激①处,肌肉不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会偏转B.电刺激②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会偏转C.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反D.“神经一肌肉接头”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5.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记忆的长短与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有关B.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6.下列哪一组物质可以出现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生长激素和淀粉酶C.促性腺激素和雌性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血红蛋白合成酶7.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对该图的理解错误的是()A.图中X与Y分别是垂体和下丘脑B.身体受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D.甲状腺活动只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8.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为反射弧,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为体液运输B.神经调节的反应速度比较迅速,体液调节的反应速度比较缓慢C.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比较广泛,体液调节的作用范围比较局限D.神经调节的作用时间比较短暂,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比较长9.下图为人体的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a、b、c、d代表激素。

高考生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大题习题2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生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大题习题2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生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综合大题习题20题1.“今朝春气寒,自问何所欲“。

用吃喝来御寒,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体温能保持相对恒定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______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低温刺激冷觉感受器并使之产生兴奋,兴奋传至下丘脑,使下丘脑分泌的______增加,该激素作用于______细胞。

(2)葡萄酒中所含的乙醇能使大脑的相关神经中枢系统兴奋。

适量地饮葡萄酒有利于缓解疲劳,松弛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的新陈代谢等。

当乙醇刺激的神经元的轴突上某部位时,这个部位的细胞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

【答案】 (1). 产热量和散热量 (2).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 垂体(4). 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解析】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的调节,在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有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过程。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在垂体上,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在甲状腺上,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详解】(1)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体温能保持相对恒定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低温刺激冷觉感受器并使之产生兴奋,兴奋传至下丘脑,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

(2)当乙醇刺激的神经元的轴突上某部位产生兴奋时,这个部位的细胞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点睛】1.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能作用在垂体上,因为只有在垂体上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2.神经细胞未受刺激时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刺激兴奋时变成外负内正。

2.下丘脑是机体调节过程中联系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枢纽。

(1)研究表明,人体在摄入250毫升的某酒精饮料后会排出800毫升至100毫升的水,排出水分相当于摄入水分的4倍,导致机体脱水。

高考生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综合大题专题训练2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生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综合大题专题训练2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生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综合大题专题训练20题1.2017年10月美国三位遗传学家因为发现了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荣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正常的昼夜节律行为有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褪黑素是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内源激素,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内环境是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等 __共同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 __调节网络是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褪黑素的合成分泌与日照周期同步。

实验发现持续光照可造成小鼠松果体重量减轻,细胞缩小,而人为致盲小鼠的松果体细胞内的褪黑素合成酶的活性增强。

请推测一昼夜中,人体内的褪黑素分泌量变化规律是_____。

(3)有人喜欢长期熬夜玩手机或电脑,从而扰乱了生物钟,推测其原因是_____。

熬夜时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褪黑素能通过多种途径来调节免疫功能,研究表明在淋巴细胞中含有特异性褪黑素受体,说明了_____。

(4)通过实验人们发现,切除雌鼠松果体后,卵巢会增生变肥大,而注射褪黑素则会使卵巢重量减轻,据此可以判断褪黑素能_____(填“促进”或“抑制”)性腺发育,原因可能是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脑,进而引起垂体分泌的_____激素减少所致。

【答案】 (1). 细胞外液 (2). 神经—体液—免疫_ (3). 白天分泌较少,夜间分泌较多 (4). 手机或电脑的光线抑制了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睡眠 (5). 褪黑素能作用于淋巴细胞,从而影响免疫力 (6). 抑制 (7). 促性腺【解析】结合题意分析可知,通过“光周期信号刺激视网膜→松果体→分泌褪黑素”途径对生物钟的调控。

在淋巴细胞中含有特异性褪黑素受体,说明褪黑素可以与相应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从而影响免疫力。

详解:(1) 内环境是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的液体环境。

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免疫 系统
干扰素等
糖皮质激 素等
内分 泌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调节网络
神经 系统
免疫 系统
干扰素等 糖皮质激素等
内分 泌系 统
【即时训练】1.炎症发生时,疼痛是一种防御性的保护反应。研 究发现,炎症因子ILs能够促进痛觉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 但过量的炎症因子会造成免疫过强,自身器官受到损伤。2019年 底出现的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部分重症患者体内细胞产 生了过量的炎症因子,在治疗方法上可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来对 抗强大的炎症反应。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炎症因子促进钙离子通道蛋白的合成,并促进
该离子通道与细胞膜结合

(3)若使用 Ca2+阻滞剂抑制神经细胞膜 Ca2+通道的开放,则能减缓炎症因子引起的疼痛,为探究 Ca2+
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
对照组: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实验组:向突触小体施加适量
的 Ca2+通道阻滞剂,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结果是实验组神

B.在二次免疫中,抗体可由浆细胞与记忆 B 细胞合成并分泌
C.过敏体质的病人,只要使用抗生素,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D.用药前做耐药试验的原因是抗生素滥用诱导细菌发生耐
药突变
答案为A
5.(2019·全国卷Ⅲ,T30)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
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
小鼠分组 A 组 B 组 C 组 D 组
初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

“神经—体液—免疫”稳态调节网络

“神经—体液—免疫”稳态调节网络

“神经—体液—免疫”稳态调节网络谭家学(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第二中学442500)内环境的稳态需要机体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共同发挥作用。

【知识体系】一、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神经元接受内、外环境的刺激会产生兴奋。

1.反射弧的结构。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的前提条件。

通常构成反射弧的五个环节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①静息电位的形成——外正内负:在静息状态时,细胞内的钾离子的浓度比细胞外高,因此K+ 穿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外,使膜内形成了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

②动作电位的形成——外负内正:受刺激时膜通透性改变,膜外Na+内流,膜两侧的静息电位差急剧减小,直到形成膜内正电位,膜外负电位。

③传导特点: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①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②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过程:轴突→突触小泡→递质→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胞体或树突。

突触中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突触小体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突触后膜信号转换:化学信号→电信号。

③传递特点:单向传递。

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所以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向一个方向进行。

既可以传递兴奋,也可以传递抑制。

【例1】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脚。

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

(1)图示反射弧中,a是________。

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___________。

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_______。

(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_______会形成痛觉。

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激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

高中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高中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重要防御系统,它能够识别和攻击入侵的病原体,保护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袭。

而免疫调节则是指在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的同时,对于不同的环境和生理状态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最佳的防御效果。

以下是高中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一、免疫系统基础1. 免疫系统概述:包括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类型。

2. 先天性免疫:指出生时已具备的抵御外界入侵的能力,包括皮肤、黏膜、巨噬细胞等。

3. 获得性免疫:指通过接触外界抗原后产生的特异性防御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类型。

4. 细胞免疫:主要由T淋巴细胞介导,通过识别并攻击感染细胞来清除感染源。

5. 体液免疫:主要由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产生抗体来清除病原体。

二、免疫调节机制1. 免疫耐受:指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免疫反应被抑制的状态,以避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2. 免疫增强:指通过适当的方式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以增强对外界入侵的防御能力。

3. 免疫抑制:指通过适当的方式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以避免过度反应引起自身损伤或过敏反应。

4. 其他调节机制:包括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等。

三、具体调节机制1. T淋巴细胞调节:包括CD4+辅助T细胞和CD8+细胞毒性T细胞两种类型。

前者能够激活和协助其他免疫细胞,后者则能够直接杀死感染细胞。

2. B淋巴细胞调节:主要包括Th2辅助T细胞和记忆B细胞两种类型。

前者能够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后者则能够记住之前接触的抗原并在再次接触时快速产生抗体。

3. 细胞因子调节:包括IL-2、IFN-γ、IL-4等多种细胞因子,它们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

4. 其他调节机制:包括Toll样受体、热休克蛋白等多种调节因子。

四、免疫调节与疾病1. 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免疫系统失调有关。

2. 免疫缺陷性疾病:包括艾滋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等,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有关。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神经调节1、神经系统 (1)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大脑、小脑和脑干)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从脑和脊髓发出的遍布全身的神经。

(2)基本单位——神经元①结构:由细胞体、树突(短)、轴突(长)构成。

(轴突和树突称为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称为神经末梢。

)②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③种类:传入(感觉)神经元、传出(运动)神经元、中间(联络)神经元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组成理活动的结构。

4 (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原因:K +外流)→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原因:Na +内流)→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小体神经末梢(3)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传递结构: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传递过程: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

(3)信号变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传递方向:单向。

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3章 体液调节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2)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3章 体液调节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2)

1 |体温调节的过程分析 体温调节过程 (1)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2)寒冷条件下,参与产热的激素有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等,肾上腺素的分泌是由 下丘脑的传出神经调节的,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由下丘脑和垂体分级调节的,这两 种激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3)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是下丘脑,产生冷热感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4)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 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c.醛固酮作用:“保Na+排K+”。 d.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 成分实现的。过程:血Na+、血K+含量的变化作用于肾上腺,改变醛固酮的分泌量, 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重吸收和K+的排出量发生变化。
3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之间的关系及意义
1.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 中枢神经系统 的调节。另一 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 激素 可以影响 神经系统 的发育和功能。 2.人和高等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 神经 和 体液 的调节,正 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配合,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 内环境的 稳态 才得以维持。
解析 当人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并将 刺激传至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正确;当给一内环境渗透压正常的人静脉 注射抗利尿激素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明显减少,B正确;下 丘脑是体温、血糖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另外下丘脑中还有渗透压感受器,C正确; 水盐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D错误。
解析 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 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①正确;下丘脑分泌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错 误;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③错误;下丘脑和生物的节律控 制有关,④正确;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切断大脑皮层和下丘脑的神经联系,仍能 维持体温的基本平衡,⑤正确。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4章 第2调配合含答案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4章 第2调配合含答案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章第2节第2课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含答案第2课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学习目标] 1.概述细胞免疫的过程。

2.认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互关系。

一、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1.细胞免疫的概念: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2.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①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

②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

③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④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判断正误(1)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2)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直接将病原体消灭()答案(1)×(2)×任务一:分析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1.探究细胞免疫的研究历程资料1:1883年,俄国学者梅契尼科夫提出原始的细胞免疫学说,他认为吞噬细胞是执行抗感染免疫作用的细胞。

资料2:1942年,蔡斯和兰德施泰纳用致敏豚鼠血清给正常动物注射后做结核菌素免疫实验,结果没有出现阳性反应。

当转输淋巴细胞后,结核菌素反应出现阳性结果。

证实了此免疫反应是由淋巴细胞引起的。

此后,科学家将细胞免疫的概念改为由淋巴细胞引起的特异性免疫,这是现代的细胞免疫概念。

资料3:1974年,辛克纳吉和杜赫提证实小鼠T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时,不仅需要特异性识别抗原种类,而且同时需要识别MHC分子,这种现象也称为MHC限制性。

注:当细胞被病原体感染时,细胞降解抗原并将其加工成抗原多肽片段,再以抗原肽-MHC 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细胞表面,供T细胞识别。

【高考生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

【高考生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

解析 (1)刺激蛙右后肢,若右后肢不收缩而左后肢收缩,说明右后肢受到的刺 激产生的兴奋能传递到左后肢的效应器,但不能传递到右后肢的效应器,因此 伤及的是传出神经。(2)若伤及的是传入神经,则刺激蛙右后肢,左右后肢均不 收缩。若要通过实验探究右后肢的传出神经是否同时受损,可刺激左后肢(传入 神经正常),观察右后肢是否收缩。如果右后肢的传出神经未受损,则右后肢收 缩;如果右后肢的传出神经受损,则右后肢不收缩。 答案 (1)传出 (2)左右后肢均不收缩 刺激左后肢,观察右后肢是否收缩 若 右后肢收缩,则说明传出神经未受损伤;若右后肢不收缩,则说明传出神经受 损伤
(3)实验成功关键点 ①根据激素的化学本质,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下丘脑、垂体和胰岛分泌的激素多为多肽类或蛋白质类,多肽类、蛋白质类激素易 被消化酶所分解,故一般采用注射法,不宜口服。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等固醇 类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都可以口服,也可以注射。 ②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体重、生长状况相似的平均分组,每组 要有数量相等的多只。 ③实验设计时要注意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变量个数,保证单一变量。 ④进行注射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应注射生理盐水(不可用蒸馏水),进行饲喂实验时, 空白对照组可使用蒸馏水。
题型三 通过创新实验,考查考生科学探究能力 3.在动物场景恐惧条件反射实验中,小鼠在一个测试场景中接受一定电流强度的
足底电击,获取对这个场景的联合型恐惧记忆。表现为24小时后再次将小鼠放 回同一场景时,小鼠在该场景的活动明显减少,并伴有大量的僵立行为,而将 小鼠放在一个与电击场景不完全相同的场景时,小鼠僵立行为的时间会明显变 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场景恐惧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景恐惧时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的含量会增加。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备课素材: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一一、教学内容本章节内容涉及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单元,是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的一部分。

教材章节为第5章“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整合”,主要内容包括:1.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整合:介绍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调节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2. 神经-体液调节网络:详细阐述神经-体液调节网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人体生理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3. 免疫调节与神经-体液调节的关系:探讨免疫调节与神经-体液调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人体免疫反应中的协调作用。

4.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分析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在人体生理调节中的具体应用。

本章节内容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人体生理调节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了解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整合过程,以及免疫调节与神经-体液调节的关系。

例如,学生能够描述神经-体液调节网络的结构,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例如,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分析,理解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在人体生理调节中的具体应用,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学生能够认识到人体生理调节的复杂性和精细性,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例如,学生能够认识到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在人体生理调节中的重要性,从而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和保健。

4. 创新与实践: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思考,如探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体液调节加强练习1、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研磨 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 .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B .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C .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D .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2、如果某激素主要作用于机体内某器官的细胞,而对机体内其他器官的细胞影响不大,则该激素的特异性强。

下列哪一组激素与靶细胞受体的特异性最弱 ( )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胰岛素B .促性腺激素和催乳激素C .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D .甲状腺激素和孕激素3、下列生理活动与相关激素之间的关系不相符合的是 ( )A .摄入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B .人体内的激素与靶细胞能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受体蛋白C .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为协同作用,共同促进生长发育D .在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肾上腺素分泌量减少4、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当人失水过多后,会在大脑皮层中的相关区域产生渴觉B .当给一内环境渗透压正常的人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明显减少C .渗透压感受器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D .水盐平衡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5、(2012·东城区模拟)现有一种含催产素的新药,它能使人们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

这一新药可能有助于治疗孤独症等疾病。

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一种九肽荷尔蒙。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催产素一定含有C 、H 、O 、N 四种元素,含有9个肽键B .孤独症患者直接口服适量催产素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C .下丘脑中有些细胞不仅能分泌激素,而且能传导兴奋D .催产素参与的调节过程具有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作用时间比较长等特点6、(2012·杭州模拟)右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

甲、乙表示器官,a 、b 表示相应激素。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器官甲、乙的名称分别是胰岛、肾上腺B .激素a 能够促进过程①,抑制过程②C .激素b 是唯一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D .激素b 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b 的分泌7、(2012·临沂一模)“环境激素”是指在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释放到环境中并持久存在的天然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化学污染物,被称为21世纪的公害。

如杀虫剂、塑料增塑剂、除草剂、洗涤剂等。

在动物体内富集引起神经系统失调、内分泌紊乱等症状。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环境激素”可能通过破坏激素的生成和降解导致激素分泌过多B.“环境激素”可能通过干扰调控类固醇代谢的激素调节导致激素分泌不足C.“环境激素”只能通过干扰动物体内的激素调节机制影响健康D.受污染的河流中出现雄性化的雌鱼,表明环境中存在类雄性激素“环境激素”8、为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皮肤及口腔温度的影响,某人在能迅速改变温度的房间内做了相关的实验,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从图中可以看出,口腔温度基本不变,能保证酶催化所需的适宜温度B.在50~100分钟,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C.第100分钟时,为了减少热量散失,所以皮肤不再散热D.整个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9、下图表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部分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通过垂体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B.当细胞外液渗透压过高时,上图中激素X的含量增加C.图中表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D.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有拮抗作用免疫调节加强练习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 A.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感冒 B.吞噬细胞吞噬抗原与抗体复合物C.注射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D.皮肤接触花粉出现红斑和瘙痒感2.(2010·江苏)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 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3.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三种B.吞噬细胞仅在特异性免疫的抗原摄取、处理和呈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有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免疫反应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可有吞噬细胞和T 细胞的参与4.(2012·威海一模)T细胞具有短期保护(效应T细胞)和长期保护(记忆T细胞)的分工:短期保护的T细胞带有“战士”的蛋白分子标记;长期保护的T细胞则有“记忆细胞”的蛋白分子标记。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以产生效应T细胞B.T细胞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将其杀死C.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D.记忆T细胞能够呈递抗原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5.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能分化形成E细胞B.图中“某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也需要体液免疫对其发挥作用D.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6.(2011·上海高考改编)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若①表示免疫活性物质,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和体液调节等C.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D.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7.(2012·青岛模拟)免疫性不孕(存在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等)是临床上常见的不孕类型。

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角膜、大脑、软骨、妊娠的子宫等都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蛋白而不产生排斥反应,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为“免疫赦免区”。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移植的心脏对于受者来说相当于抗原B.“免疫赦免”现象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C.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特性不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D.可以使用药物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而获得“免疫赦免”8.免疫工作者在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破坏骨髓和胸腺进行免疫研究后,分别向其体内注入足量的造血干细胞,小鼠出现的变化是 ( )A.甲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乙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B.甲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乙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C.甲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乙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D.甲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能力,乙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9.(2012·杭州质检)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C.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D.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10.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轻松愉快的心情会使T细胞提高对病毒、肿瘤的监控,间接引起抗体生成能力的升高,使人的免疫力增强,这表明不健康的心态会导致 ( ) A.细胞免疫提高,体液免疫降低 B.细胞免疫降低,体液免疫提高C.细胞免疫提高,体液免疫提高 D.细胞免疫降低,体液免疫降低11.(2012·江苏百校联考)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

因HIV 在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

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CD4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B.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细胞内没有核糖体等细胞器有关D.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12.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健康眼睛也将失明,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其主要致病过程如图。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①代表过敏原 B.②代表溶酶体酶C.③保留了对抗原的记忆 D.④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能迅速增殖、分化13.(2011·通州模拟)先后将抗原A和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图所示。

该曲线图表明( )A.小鼠对抗原A更敏感 B.抗原A的破坏性更大C.二次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 D.小鼠对抗原B反应较慢二、非选择题(共50分)15.(18分)(2012·广州一模)热休克蛋白(HSP)是细胞和机体受到高温侵袭或生存威胁时,合成量迅速增加的一类蛋白质(如HSP60、HSP90等),它们具有多种功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细胞受高温刺激时,HSP迅速地被诱导出来,以避免细胞结构被破坏,这表明生物的性状是________ 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下图表示HSP60发挥作用的示意图,据图推测HSP60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癌细胞能在体内“恶劣环境”下存活的关键是其HSP90 比正常细胞的含量________,这提示我们在开发增强化疗和放疗效果的药物时应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细胞癌变时,会产生正常细胞原本不具有的蛋白质,它可引发免疫反应,在此过程中,热休克蛋白参与了识别作用(见下图)。

①图中甲细胞的名称是_____ ___,a表示T细胞的______ __过程,清除癌细胞的免疫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研制抗癌疫苗时最好提取纯化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6分)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