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 (2)

合集下载

课题2从种植到收获(两课时)

课题2从种植到收获(两课时)

课题2、从种植到收获(两课时)主备人:李瑞如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生产具有的季节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

2、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

3、理解农业生产具有的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有一定的规律。

4、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1、理解农业生产具有的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有一定的规律。

2、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教学活动与过程:第一课时一、农业生产是有季节性的。

导入: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哪些植物是在夏天生长,那些是在冬天生长的呢?(学生举手回答。

)师: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季节,就像刚才同学们所说的一样,荷花不会在冬天开放,梅花也不会在夏天盛开。

农业生产也是一样,不同的季节,农民们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麦、玉米的生长季节吧。

(学习书本6页的内容。

)小结:什么季节适合种什么农作物,有着一定的自然规律。

二、阅读虎子的话,讨论交流1、引导学生讨论:结合你在生活中的体会,谈一谈四季里温度和天气有什么特点?2、小组讨论交流:一年之中,农业生长为什么分为四个阶段?3、总结:因为一年之中不同季节的光照、温度适合农作物从生长、到成熟的不同阶段,才有了农业生长的不同阶段。

三、认识节气。

只有某一段时间的光照、温度,才适合某些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所以,人们种植作物,就会根据不同的季节来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我们祖先按照自然规律,按照季节的变化确定农时,总结出一年里的二十四节气。

你听说过这二十四节气吗?节气是我们祖先长期总结天文、气象与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创造出来的,它反映了四季、气温、降雨、物候方面的变化,是了不起的科学发明。

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背一下这个了不起的发明吧。

(学生齐读节气歌。

)教师简单讲解:大约15天为一个节气。

教 学 设 计从种植到收获

教 学 设 计从种植到收获
(2)水稻——和小麦的习性完全不同,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喜欢生活在水里,所以南方种植得多。北方虽然也有种植,但必须抓准农时,不然天气转冷,到了霜降,水稻的籽粒还没有成熟,就不会有收成了。
(3)小麦、棉花喜欢温暖和强烈的阳光,我国中部及新疆部分地区具备这样的气候条件,所以有着广泛的种植。
(4)水稻、甘蔗等农作物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和充足的雨水,所以在我国南方种植得比较多。青稞适应高寒条件,所以只在西藏和青海地区有种植。
教学反思
2,看中国政区图,通过政区图上的图例,了解主要农作物在我国的分布。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南方几乎不生产小麦?水稻在北方也有,可是为什么要少得多?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
3,探究知道:
(1)小麦——喜欢在温暖、干旱的环境中生长,易结穗。南方太热、潮湿,不适合小麦的生长。温度太高就会疯长枝叶,不容易结穗。
第二课时
课题
2从种植到收获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包括教的活动学的活动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农作物的种植不仅和季节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一个地方并不是什么都能够种植或出产的。比如我们每天吃到的食物,商店里出售的食品、蔬菜、水果,并不都是我们这里生产的,有的是本地出产的,有的是从外地运来的。”
二、全班讨论。
1,读教科书第9页的课文,讨论:“你知道哪些农作物生长所要求的土壤、气候是不同的?”通过交流知道,有的农作物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像水稻、甘蔗等;有的作物喜欢温暖,像小麦、棉花;有的农作物喜欢沙质土壤,像花生;有的农作物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并不高,像玉米等杂粮在很多地方都能够种植。
2,通过讨论明确:现在人种植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都是人类从野生的植物物种中经过漫长的年代,通过选育、驯化培育出来的。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活动及指导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活动及指导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活动及指导《从种植到收获》教学活动及指导〖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

2.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

3.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有一定的规律,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的道理。

4.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5.知道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都十分丰富,从而产生自豪感。

6.知道土地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食物,保证着人类的生存,从而对生养我们的土地产生由衷的敬意。

〖教科书分析〗参见第18~22页。

〖教学准备〗1.教材中以冬小麦、玉米、黄瓜为例,展示了农作物的种植、生长到收获与二十四节气之间的对应关系。

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在农时安排和分配上的特点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应对本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或蔬菜)从种植到收获的农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以便使教学与本地区的生产、生活情况相一致。

2.准备日历(应同时标注有公历、农历和节气)、中国政区图及用于标注的相关农作物的图例。

3.教师应注意搜集与本课题内容有关的资料。

〖教学活动及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从虎子讲述的‘萝卜的故事’中了解到,从每年3月初种植到5月底收获是萝卜最佳的生产时间。

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好的收成。

这是为什么呢?”2.解决问题讨论。

请学生阅读本课题第一段的课文,讨论:光照和温度有什么关系;光照、温度和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一年中“在自然条件下,只有在一段时间里的光照、温度才适合有关农作物的生长”。

还可以请学生根据自己回家以后对父母和长辈的调查,谈一谈本地区主要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季节和时间,由此得出“什么季节适合种什么农作物,有着一定的自然规律”的结论。

阅读课文中虎子的话,结合观察教科书中的七幅图画,通过讨论知道在农村,一年之中春种、夏管、秋收、冬闲的过程。

从种到界教案

从种到界教案

从种到界教案导语:本教案的目的是教导学生了解种植和养殖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通过学习从种子到最终产品的整个过程,学生将能够理解植物和动物的成长过程,并了解这些过程所需的条件和注意事项。

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亲身体验种植和养殖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探索和实际操作能力。

一、目标:1. 了解种植和养殖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 理解种子和幼苗的生长过程;3. 学习植物和动物的需求条件;4. 掌握种植和养殖的技巧和方法;5.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种子的生长过程;2. 幼苗的生长和发育;3. 植物和动物所需的环境条件;4. 种植和养殖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步骤:(一)种子的生长过程1. 导入:请学生想象种子的样子,让他们描述一下种子的外观、触感和颜色。

2. 呈现:展示种子的不同种类,并向学生解释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3. 讲解:讲解种子的发芽过程,并指导学生如何合理种植种子。

4. 实践:在实验室或校园内进行观察实验,让学生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并记录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影响。

(二)幼苗的生长和发育1. 导入:请学生观察已经长出的幼苗,并让他们描述幼苗的外观和特点。

2. 呈现:展示不同类型的幼苗,并让学生对比它们的外观和生长速度。

3. 讲解:讲解幼苗的发育过程,并解释影响幼苗生长的因素。

4. 实践:学生在自己的小花园或种植箱中培育幼苗,并记录其生长和发育的变化。

(三)植物和动物所需的环境条件1. 导入:请学生列举植物和动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并让他们思考为什么这些条件对它们的生长至关重要。

2. 呈现:展示一些植物和动物的适宜生长环境,并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环境。

3. 讲解:讲解植物和动物所需的环境条件,并解释这些条件对它们的生长和发育的作用。

4. 实践:学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观察和记录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状况,并总结不同条件对它们的影响。

(四)种植和养殖的技巧和方法1. 导入:请学生回顾前面学习过的种植和养殖知识,并分组讨论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幼儿园教案:种植小麦:实践种植与收获体验教学计划

幼儿园教案:种植小麦:实践种植与收获体验教学计划

知识文章:幼儿园教案:种植小麦:实践种植与收获体验教学计划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实践种植与收获的体验教学计划,可以帮助幼儿在生活中建立对自然的认知和体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耐心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围绕种植小麦这一主题,结合实际案例,共享一份幼儿园教案,旨在帮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a. 能够认识小麦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

b. 能够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收获方式。

2. 情感目标:a.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b. 提高幼儿的合作性和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3. 操作目标:a. 能够动手参与小麦的种植和日常护理。

b. 能够参与小麦的收获和后续加工。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了解小麦的基本知识和生长环境。

b. 确保种植和收获所需的材料和工具齐全。

2. 学生准备:a. 讲解小麦的基本知识,并观看相关视频。

b. 带领幼儿观察小麦的生长环境,了解小麦的需求和适应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阶段:播种准备1. 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幼儿了解小麦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

2. 带领幼儿前往种植区域,准备土壤和播种工具。

3. 分组让幼儿亲手播种小麦,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性。

第二阶段:日常护理1. 每天带领幼儿观察小麦的生长状况,引导他们记录成长过程。

2. 指导幼儿进行适量的浇水、施肥和除草,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耐心。

第三阶段:收获体验1. 将小麦的生长过程进行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共享,帮助幼儿对主题有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2. 带领幼儿收获小麦,并进行简单的加工,让幼儿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成果。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小麦种植的实践活动,幼儿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关于小麦的知识,还培养了观察力、耐心、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他们也对大自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在生活中建立起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满足幼儿们对自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也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共享和劳动的快乐。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从种植到收获》【教材分析】《从种植到收获》是北师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的第一个主题《人们在土地上耕耘》中的第二课。

本单元的宗旨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的相关知识,知道是劳动者创造了农业文明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辉煌业绩,体验简单的农业劳动,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正确态度。

而《种植与收获》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农作的种植和收获的相关知识以及了解二十四节气,逐步养成对农业劳动的热爱之情。

【设计思路】在设计《种植与收获》这堂课的过程,由于我是一个年轻教师,所以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的种植也不是很了解,于是我多方收集资料,甚至是亲身到农田中去体验,力求掌握更多有关农业的知识,由于学校条件限制,学生并不能亲身去体验种植农作物的过程,因此我在这堂课中设计了准备农作物,小组讨论,推选代表介绍农作物等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自己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形成对农作物的初步认识。

在课堂上我采用的是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以及课堂提问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在充分参与课堂的前提上完成教学目标。

总的来说,这堂课我主要运用启发性原则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有关农业的知识。

【活动目标】通过这堂课让学生了解农业产生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农业生产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了解二十四节气,为我们的祖先而自豪。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大多是外来工子弟,由于家乡的生长环境所以对农业劳动和农作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晋江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大减少,有些农作物甚至绝迹,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本地的农作物的有关知识知之甚少,又因为已经长时间跟随父母在工业化比较明显的晋江上学,所以家乡的印象难免淡忘。

因此,在这节课中充分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了解农作物的有关知识,从而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劳动教育五年级《让种植收获更丰硕》教案

劳动教育五年级《让种植收获更丰硕》教案

《让种植收获更丰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了解常见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和生长过程。

- 掌握种植过程中的基本技能,如土壤准备、种子播种、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地观察、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种植的全过程。

-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种植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 鼓励学生在种植过程中记录和分析数据,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

- 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掌握常见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和基本技能。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在种植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 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瓶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直观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

2.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种植,亲身体验种植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3. 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种植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4. 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在种植过程中观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收集关于农作物种植的图片、视瓶、资料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 准备种植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锄头、铲子、水桶、种子、肥料等。

- 划分种植区域,做好场地准备。

- 设计种植记录表和评价表。

2. 学生准备- 了解一些常见农作物的知识。

- 准备劳动服装和鞋子。

- 准备笔和笔记本,用于记录种植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5 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农田图片或播放一段关于农作物种植的视瓶,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种植。

幼儿园中班园艺教案:播种到收割

幼儿园中班园艺教案:播种到收割

幼儿园中班园艺教案:播种到收割教学主题:播种到收割——幼儿园中班园艺教案课时安排:2节课,每节课45分钟教学目标:1.了解种子的特点;2.了解播种的方法;3.培养幼儿爱护植物的意识;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教会幼儿选择、准备、播种植物的方法;2.引导幼儿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3.培养幼儿爱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1.各类植物的种子、花盆、土壤、喷壶、园艺用具;2.播种到收割的图片;3.相关卡片和贴纸。

教学内容:一、教师首先向幼儿介绍各种植物的特点和用途,鼓励幼儿对植物抱有好奇心。

二、向幼儿介绍播种的方法,让幼儿理解播种的重要性。

三、教师向幼儿展示如何选择适合的种子;幼儿跟着老师操作,分别将不同种类的种子分开。

四、教师让幼儿动手将土壤倒入花盆里,向幼儿解释土壤的作用及生长植物的条件。

五、幼儿根据老师的示范,将种子按照不同的花盆和花种进行分类和播种。

独立播种和团队合作并行。

六、教师引导幼儿表达对于植物生长的期待,并对幼儿的展示进行点评和总结。

七、幼儿在生长期间可以通过绘图、照片、日记等方式记录植物的成长历程。

八、在植物生长期完结时,鼓励幼儿进行收割。

教师应向幼儿分别介绍成熟期的标准,帮助幼儿区分成熟和不成熟,并进行采摘。

教学反思:本节课程寓教于乐,寓教于实际。

在课程中引导幼儿实际参与,用手实践,加强对该主题的认识,同时,也让幼儿感受植物生长的快乐和成就感,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幼儿的安全,正确引导幼儿完成实际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启发幼儿思考、讲解植物的生长故事,培养幼儿对植物的热爱和爱护。

幼儿园小小农夫:蔬菜种植与丰收教学案例

幼儿园小小农夫:蔬菜种植与丰收教学案例

幼儿园小小农夫:蔬菜种植与丰收教学案例1. 导言蔬菜种植是幼儿园生活中一项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通过亲手种植蔬菜,并亲眼见证它们生长的全过程,可以教会孩子们耐心、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围绕蔬菜种植与丰收的教学案例展开讨论。

2. 活动准备在进行蔬菜种植教学活动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确定种植的蔬菜种类,考虑到幼儿园的条件和孩子们的兴趣,可以选择一些生长周期短、易种易长的蔬菜,如小番茄、黄瓜和青椒等。

准备好种植的土壤、种子、水壶、园艺工具等材料,并选定好种植的场地。

3. 活动过程蔬菜种植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种子选购和播种、浇水施肥、植物生长观察、收获和品尝。

带领孩子们一起选择适合种植的种子,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播种。

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种子的生命力和发芽的奇迹。

老师可以组织孩子们一起浇水、施肥,让他们亲身参与到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照顾生命的快乐和责任感。

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和记录,比如记录植物的生长速度、观察叶子的颜色变化等,从中引导他们学会用观察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在蔬菜成熟后,可以让孩子们亲自动手采摘收获,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品尝他们亲手种植的蔬菜,让他们亲身感受到自己劳动的成果。

4. 教学目标和意义通过蔬菜种植与丰收教学活动,可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帮助孩子们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实际的动手操作经验。

- 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责任心,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尊重和帮助他人。

- 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总结蔬菜种植与丰收教学活动是一项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通过亲身参与蔬菜种植与收获的全过程,可以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会尊重生命、热爱大自然。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样的活动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收获到更多的人生体验。

种植收获教学设计及反思

种植收获教学设计及反思

种植收获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种植收获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 掌握种植收获的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种植收获的意义和目的;2. 种植收获的基本要素和步骤;3. 种植收获的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老师通过介绍一个种植收获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让学生了解种植收获的重要性。

2. 知识点讲解:a. 种植收获的基本概念:种植收获是指种植作物长成后,采摘或收割的过程。

b. 种植收获的步骤:种植准备、播种、生长管理、收获。

c. 种植收获的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品种、掌握适合的种植时间、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掌握采摘或收割的方法等。

3.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种植收获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4.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种作物进行种植,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整个过程。

5. 结果展示: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种植收获成果,并分享经验和感想。

6. 总结反思: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种植收获的关键要素和技术方法,并提醒学生今后应注意的问题。

反思:教学设计中,我注重通过情境引入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种植收获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此外,通过结果展示和总结反思,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并在今后的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将注意以下几点:1. 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 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除了讲解理论知识,还应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兴趣导向:通过选取生动、有趣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幼儿园播种与收获教育教案

幼儿园播种与收获教育教案

幼儿园播种与收获教育教案幼儿园播种与收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教育幼儿通过种植了解农业生产和食物来源,培养勤劳、耐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合作能力,让幼儿从“看、摸、尝、闻、听”中获得感官体验。

3. 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健康意识,学习细心、认真和爱护植物的态度。

4. 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学习保护小动物和植物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1. 种子、土壤、水壶、花盆等材料。

2. 播种和养护的图解和教具。

3. 亲子照片、卡通画、故事书等参考资料。

4. 课程计划和课堂记录表。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老师引导幼儿评论与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关于植物或水果的见解,并请幼儿发表对种植和发芽的看法。

2. 情景营造老师为幼儿讲述种植和护理植物的方式,展示图片、视频和教具来吸引注意力和加深记忆。

让幼儿通过看、触摸和尝尝来体验不同的植物制品。

3. 单词学习老师介绍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问答,注重词汇的复习和增加单词。

4. 种植实验老师向幼儿讲述种植的原理和种子的芽成长,边讲边将种子和土壤放入花盆中,并要求幼儿动手操作,一起完成。

5. 观察生长老师引导幼儿轻轻浇水,放在通风、光线充足的地方,并每天观察芽的成长和状态变化,帮助幼儿学习细致、耐心和对生命的亲近。

6. 水果和蔬菜的发现之旅老师组织幼儿外出探寻并收集果树和蔬菜园的各种声音、气味和味道,让幼儿了解食物的来源和种植过程,并强调环保和保护小动物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式1. 教师引导的互动交流方式,让幼儿可以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2. 视频、图表、实物模型等教具辅助教学方式,让幼儿形象化学习。

3. 视听、观察、动手实验等方法相结合,让幼儿充分感受和体验。

五、教学评价1. 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幼儿和强调科学实验的规范性。

2. 要及时记录幼儿的观察和思考,以便整体分析幼儿的学习情况。

3. 半年后进行实地考核,将幼儿带入故事书、电视节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媒介中,引导幼儿扩展知识面和经验体验,同时加强对环保知识的培养。

幼儿园农耕文化探索:从播种到收获的课程教案

幼儿园农耕文化探索:从播种到收获的课程教案

幼儿园农耕文化探索:从播种到收获的课程教案一、引言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是至关重要的。

而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耕耘、播种、收获等环节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农耕文化,还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在幼儿园中开展农耕文化课程,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来帮助孩子们深入了解农耕文化,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课程设置1. 播种环节在农耕文化课程中,首先可以设置播种环节。

通过给孩子们讲解不同作物的播种时间、方法和季节特点,让他们了解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特点。

可以组织孩子们亲自动手,播种一些容易生长的作物,如小麦、玉米等,让他们亲身体验播种的乐趣和过程。

2. 浇水施肥环节接下来,可以设置浇水施肥环节。

通过给孩子们灌输浇水施肥的重要性和方法,让他们了解作物生长的需求和过程。

可以组织孩子们亲自体验浇水施肥,让他们亲身感受作物的生长需要,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3. 除草环节在作物生长的过程中,除草是一个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给孩子们讲解不同作物的除草时间和方法,让他们了解作物生长的环境要求。

可以组织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除草,让他们亲身体验作物生长的需要和环境。

4. 收获环节可以设置收获环节。

通过给孩子们讲解不同作物的收获时间和方法,让他们了解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和收获方式。

可以组织孩子们亲自收获,让他们亲身感受劳动的快乐和成果,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课程总结通过以上农耕文化课程的设置,可以帮助孩子们全面了解农耕文化的种种魅力,理解作物生长的过程和关键环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农耕文化课程,还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兴趣,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个人观点我认为,在当下注重理论知识教育的让孩子们亲自动手、亲身体验农耕文化的魅力,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幼儿园蔬菜种植实践探索:从种子到果实全程教案

幼儿园蔬菜种植实践探索:从种子到果实全程教案

幼儿园蔬菜种植实践探索:从种子到果实全程教案导言:在幼儿园教育中,蔬菜种植实践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通过亲身参与蔬菜的种植、养护和观察,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责任感,同时也能让他们在生活中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提出一份从种子到果实全程的蔬菜种植教案,并就教案实施过程中的重点环节进行探讨和指导。

一、教案目标1.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从种子到果实的全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

3.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选择适合幼儿园教学的蔬菜品种,如小番茄、黄瓜或豌豆等。

2.准备种子、土壤、水壶、小铲子等种植工具。

3.规划好种植的场地和时间,确保有充足的阳光和水源。

三、教学过程1.播种阶段(1)让幼儿观察并了解不同蔬菜种子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指导幼儿在小花盆或花盆中撒播种子,并对种子进行浇水。

(3)让幼儿记录每天的观察结果,比较不同蔬菜种子发芽的时间和过程。

2.生长阶段(1)指导幼儿对已经发芽的种子进行移栽,让他们亲自动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细心观察力。

(2)让幼儿每天浇水,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让他们逐渐了解植物的生长需求。

(3)引导幼儿进行植物生长记录,包括测量植物的高度、观察叶子的形态等,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3.结果观察(1)当蔬菜植物长出果实时,让幼儿亲手采摘果实。

(2)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果实的形态、颜色和味道,让他们尽情享受辛勤劳动的成果。

四、教学总结通过蔬菜种植实践活动,幼儿可以亲身经历并了解蔬菜生长的全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责任感。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记录和思考,帮助他们全面理解植物生长的奥妙。

家长的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幼儿在家中继续关注蔬菜植物的生长情况,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和亲子互动。

结语:蔬菜种植实践教案旨在通过实际的种植活动,让幼儿在动手中学习,培养他们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兴趣和理解。

幼儿园丰收季节:农作物种植与收获教学案例

幼儿园丰收季节:农作物种植与收获教学案例

幼儿园丰收季节:农作物种植与收获教学案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农作物的种植与收获教学成为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1. 初识农作物在幼儿园举办农作物种植与收获教学活动时,首先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图片、实物或者的形式来认识各种常见的农作物,比如小麦、玉米、大豆等。

通过直观的形式,让孩子初步了解这些农作物的外貌、生长环境以及成熟后的样子。

2. 种植体验接下来,可以组织孩子们亲自动手,参与到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

可以准备好一些种子、土壤和小水壶,让孩子们亲自播种并且负责每天的浇水和观察。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农作物种植常识,比如适合种植的土壤、种子的萌发条件等等。

3. 生长观察通过持续的关注和照顾,孩子们可以亲眼看到种子一点点长成嫩芽,再长成幼苗,最后茁壮成长为成熟的农作物。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记录下每一次的生长变化,也可以借此教给他们科学上的观察方法和记录技巧。

4. 收获成果当农作物长成熟时,可以组织孩子们一起去收获自己所种植的作物。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体验到劳动的乐趣,也可以教育他们收获的方法和技巧。

可以让孩子们品尝自己种植的农作物,感受一下丰收的喜悦。

5. 总结与回顾在整个活动结束后,可以组织孩子们一起进行总结与回顾,让他们回顾整个种植与收获的过程,共享彼此的收获与感受。

可以让孩子们画下他们最喜欢的一幅画,表达对农作物种植与收获教学的理解与感悟。

我的观点:通过农作物种植与收获教学案例,孩子们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到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心。

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懂得珍惜食物和感恩大自然。

这样的教学案例不仅丰富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情感体验。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这样有意义的教学案例出现,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茁壮成长。

幼儿园丰收季节:农作物种植与收获教学案例6. 深入了解农作物在孩子们对于各种农作物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可以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其中的一种农作物,比如小麦。

公开课直接用 从种植到收获共50页文档

公开课直接用 从种植到收获共50页文档
公开课直接用 从种植到收获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

《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了解农业生产的规律。

2.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24节气。

3.尊重农业劳动,为祖先理解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教学过程:
种植到五月底收获是萝卜的最佳生产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有好的收成,为什么呢?
1.一年中在自然条件下,只有一段时间光照、温度才适合相关农作物的生长,什么季节适合什么农作物,有着一定的自然规律。

2.农业生产分四个阶段为什么?
(因为一年之中不同季节的光照、温度适合农作物的种植到生长、成熟的不同阶段,才有了农业生产的不同阶段。

)祖先按季节变化确定农时,总结一年的24节气。

3.看表格24节气
表格中冬小麦、玉米、黄瓜的种植、生长和收获的节气是固定的,每年寒露之前要把冬小麦播种完毕。

入冬时小麦已有一寸高,经过越冬期,小麦到春季返青,拔节生长、孕穗、扬花、灌浆。

初夏时节成熟,小满到芒种之间,开镰、收割。

清明前后种玉米到秋后收成。

黄瓜每年的春分至谷雨种,立夏开始上市。

读一读24节气歌。

探究: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条件。

4.了解妞妞的困惑是什么?
(很多农产品都有残留农药。


我们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要注意什么?
购买有绿色农产品标志的产品,有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

5.教师总结。

人教版 一年级劳动与生活下册《种植和收获》优秀教案

人教版 一年级劳动与生活下册《种植和收获》优秀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劳动与生活下册《种植和收获》优秀教案人教版一年级劳动与生活下册《种植和收获》优秀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针对人教版一年级劳动与生活下册中的《种植和收获》一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种植和收获的过程,并培养其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过程;2. 掌握种植的基本步骤和要点;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教学准备1. 人教版一年级劳动与生活下册教材;2. 种植相关的图片和实物样本;3. 种子;4. 老师准备的播种盘等种植工具。

教学过程导入1. 师生互动,引起学生对种植和收获的兴趣。

研究1. 研究教材中关于种植和收获的知识,通过图片和文字的方式呈现;2.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描述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过程;3. 讨论种植的基本步骤和要点,让学生了解必须有适当的土壤、阳光和水分等条件;4. 展示实物样本,让学生观察典型的种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实践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获得一小包种子和相关的种植工具;2. 引导学生按照学到的种植步骤,进行实际的种植过程;3. 强调团队合作和分享,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和交流种植经验。

总结1. 学生展示自己的种植成果,并讨论种植过程中的感受和心得;2. 结合教材中的知识,让学生总结种植的重要性和技巧。

扩展活动1. 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种植成果的观摩和分享;2. 组织学生参观农场或植物园,加深对种植和收获的认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种植过程中的参与情况和动手能力;2. 学生对于种植和收获相关问题的回答和讨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实践了解了种植和收获的过程,并培养了观察力、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后续教学中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种植的技巧。

以上是人教版一年级劳动与生活下册《种植和收获》优秀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小小农夫的科学教案:从蔬菜种子到收获全过程体验

小小农夫的科学教案:从蔬菜种子到收获全过程体验

小小农夫的科学教案:从蔬菜种子到收获全过程体验一、教育意义生活中,农业已经不再是与我们毫无联系的事物。

相反,现在的人们更有需求去了解农业和食品生产的过程。

通过这种小小农夫科学教案,我们可以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蔬菜的生产过程,让他们了解种植和收割的科学方法以及养护和维护植物所需的知识,从而培养他们对农业和环境的关注和兴趣。

同时,教案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到食品生产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从而增强他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材准备1.蔬菜种子(例如:青椒、小白菜、西红柿等)2.小型花盆,尽量喜土、透气的脆土或自制营养土。

3.肥料,例如:腐熟的堆肥及其它有机肥。

4.水、喷瓶、小铲子和园艺手套等。

5.灯,照明道具、温度计。

三、实验流程1.选种子:小小农夫们首先需要选择需要种植的蔬菜种子。

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现有的蔬菜种子,了解它们的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

选择完毕后,孩子们需要学习如何在土中种植种子,并了解种植所需的基本技巧。

2.种植过程:在花盆中加入肥料后,孩子们可以将土块或自制富含营养的土壤放入盆中。

他们需要根据种子的大小、种类和成长特点,在适当的深度上把种子埋进土里。

种植完毕后,需要浇透水,并利用喷瓶来保湿和定期喷水促进生长。

相应地,花盆需要放置在适宜的位置,保证光线和温度的充足,同时制定适合的光照周期。

3.维护过程:当种子开始发芽时,需要开始维护和精心管理了。

孩子们需要了解如何给植物适时施肥和适量浇水,并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求合理管理,拔掉多余的芽,除去干叶,并及时抓住病虫害的防治。

此外,需要时常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调整灯光与温度。

4.收获过程:一般来说,蔬菜的生长时间需要一段时间,大约在2-4个月间,孩子们可以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直至蔬菜长大成熟。

然后孩子们通过采摘蔬菜进行收获,并可以品尝自己种植的蔬菜,在他们“心灵的成长”方面得到更大的满足。

四、注意事项在孩子们进行实验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以下几点:1.植物的生长因素很多,比如土壤、水、光照等等,因此孩子们需要遵从细节及种植要求;2.在制定实验流程时,最好要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特点,激发他们的动力和积极性;3.在执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提前做好防护措施,例如穿着园艺手套,以免划伤手指。

幼儿园水稻种植与收割教学案例分享

幼儿园水稻种植与收割教学案例分享

幼儿园水稻种植与收割教学案例共享随着人们对农业和自然的关注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农业知识。

在幼儿园阶段,通过种植与收割水稻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农业劳动的乐趣,同时也能增强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

下面就来共享一个幼儿园水稻种植与收割教学的案例。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水稻种植与收割教学之前,首先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老师可以事先准备好种子、水稻田、工具等物资,并找到一个适合种植的地方。

另外,老师还可以联系附近的农民或农场,邀请他们来学校指导孩子们进行水稻种植与收割的过程。

二、水稻种植阶段1. 了解水稻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在开始种植之前,老师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了解水稻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

通过图片、、实地观察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水稻需要的阳光、水分和肥料,以及从种子到成熟稻谷的生长过程。

2. 播种在了解了水稻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后,孩子们可以开始动手进行播种。

老师可以向每个孩子分发一些水稻种子,然后带领他们一起在田地里撒播。

在播种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土壤的柔软和种子的细腻,让他们亲身体验种植的乐趣。

3. 浇水、施肥在播种后,水稻需要及时浇水和施肥。

老师可以组织孩子们一起来浇水、施肥,让他们亲自动手照料水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

三、水稻收割阶段1. 观察水稻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稻慢慢长大,也进入了成熟的阶段。

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让他们对水稻的生长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2. 收割当水稻长势良好,稻谷成熟时,可以进行收割。

老师可以向孩子们介绍一些简单的收割工具,如镰刀、收割机等,让他们亲自动手参与收割过程。

在收割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向孩子们讲解收割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确保他们的安全。

通过水稻种植与收割教学,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学到农业知识,了解自然规律,更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亲身体验种植与收割的过程,孩子们还能感受到农民的辛勤劳动,增强他们对劳动的尊重和感恩之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
白云区人和镇第七小学曹燕芳
教学背景分析:
《从种植到收获》是北师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的第一个主题《人们在土地上耕耘》中的第二课。

本单元的宗旨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的相关知识,知道是劳动者创造了农业文明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辉煌业绩,体验简单的农业劳动,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正确态度。

学生分析:
本校地处农村,学生平时的生活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因此,他们对本地区的一些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已有一定的了解。

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很多农民洗脚上田,到城里打工。

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的许多土地被开发建成工厂、商品房等。

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大减少,有些农作物甚至绝迹,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本地的农作物的有关知识知之甚少。

因此,在这节课中充分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了解本地农作物的有关知识,体验简单的农业劳动,从而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本地区一些主要的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

2、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

3、了解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

4、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5、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各种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而感到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本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情况,懂得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长的特点,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

2、体验农业劳动的艰辛,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教学媒体:
《丰收之歌》与录像、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录像、本地农作物图片。

课前准备:
1、分小组调查搜集本地区一些主要的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相关资料。

2、小组准备各种活动用具,如花生、马铃薯头饰、锄头等。

3、收集自己家中种植生产的农作物。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附板书:
从种植到收获
季节性
种植 -------------------- 收获
生产周期长
不违农时
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生活,搜集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尽力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接受。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了以下两方面来进行教学。

1、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
生活是一首诗,是一个广阔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情感。

而儿童更是如此,他们的许多言语与经验,行动都来自生活。

因此,为了使学生能获得真实的感受,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合作的力量,每人搜集本地的一种农作物产品,了解它们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然后回到小组交流,最后,推选一个代表小组到台上向老师和同学汇报。

如“花生的种植”这个小品,,看到爸妈不停地擦脸上的汗水,儿女也不时捶捶背,这样,同学们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真实地感受到了农业劳动过程的艰辛,丰收果实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尊重父母,家人以及一切劳动者。

2、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提高教学效率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它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

因此活动教学要从了解已有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的感受开始,注意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充分发挥已有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学《从种植到收获》这一课时,
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问题,学生对这种说法很陌生,对它的作用更是知之甚少,因此,我将本部分的内容与学生熟识的生活牵线搭桥,将文中的知识生活化,让学生明白二十四节气是根据我们熟识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划分的,它反映了四季气温、降雨、物候方面的变化。

如:“清明”这一节气,民间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的说法,这种天气正是种植的好季节。

又如“大暑”这一节气,民间都喜欢在这一天熬冬瓜荷叶汤解暑。

这样一解释,学生就容易理解,对学习的内容也产生了兴趣,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了,就相应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学本课后,看到学生们展示自己家里的农作物时那自豪的神情,听到他们品尝劳动果实时那开心的笑声,我深深地感到: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如果能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儿童的生活,那学生的兴趣就能充分调动起来了,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在课堂教学中,还没有充分关照到学生的参与能力,有些能力差的学生还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课堂上只是热热热闹闹走过场,感情投入不深。

今后针对这一点还要多下功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