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与生活《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生种植蔬菜》: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生种植蔬菜》: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生种植蔬菜》: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教学设计小学生种植蔬菜: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亲近感,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2.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种植任务。

二、活动内容1. 准备工作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5人,然后向学生介绍种植蔬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种植操作每组学生在指定的土地上进行种植,包括培土、播种、施肥、浇水等步骤。

老师在旁边指导,确保每个步骤都能得到正确执行。

3. 观察记录学生需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包括植物的生长高度、叶子的颜色、是否有虫害等信息。

4. 结果分析在蔬菜成熟后,全班一起收割。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结果分析,总结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得到的经验。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老师通过PPT向学生展示蔬菜种植的过程,引发学生的兴趣。

导入新课:老师通过PPT向学生展示蔬菜种植的过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实践:学生按照步骤进行种植操作,老师在旁边指导。

学生实践:学生按照步骤进行种植操作,老师在旁边指导。

3. 观察记录:学生定期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观察记录:学生定期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4. 结果分析:全班共同收割蔬菜,并进行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全班共同收割蔬菜,并进行结果分析。

5. 课堂总结:老师引导学生总结种植过程中的收获和教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课堂总结:老师引导学生总结种植过程中的收获和教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种植操作、观察记录和结果分析,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并且,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理解和体验到劳动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活动反思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活动进行反思,找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对种植的兴趣不高,操作不熟练等,并寻找解决办法,以便提高下次活动的效果。

小学种植实践教学设计(3篇)

小学种植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2)掌握种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土壤准备、种子播种、浇水、施肥等。

(3)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需求,如光照、水分、温度等。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价值。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

二、教学内容1. 种植前的准备工作(1)选择适合种植的植物品种。

(2)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需求。

(3)准备种植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花盆、土壤、种子、浇水壶等。

2. 种植过程(1)土壤准备:松土、施肥、浇水。

(2)播种:根据植物品种和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播种方法和时间。

(3)管理:定期浇水、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

(4)观察记录: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生长情况。

3. 结果与收获(1)植物的生长情况分析。

(2)收获方法及注意事项。

(3)分享收获成果,体验劳动的喜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植物生长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生长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2. 新课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种植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植物品种选择、生长习性了解、工具和材料准备等。

(2)讲解种植过程,包括土壤准备、播种、管理、观察记录等。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种植实践,每组负责一种植物。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记录种植过程,包括土壤、种子、浇水、施肥等。

4. 观察记录(1)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生长情况。

(2)分析植物的生长情况,探讨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劳动实践课种植教学设计(3篇)

劳动实践课种植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包括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2)掌握常见的种植方法和技巧,如土壤选择、播种、浇水、施肥等。

(3)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如何根据植物特性进行养护。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2)培养学生关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尝试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种植的基本知识2. 土壤的选择与处理3. 种子的选择与播种4. 浇水与施肥5. 植物的养护与管理6. 常见病虫害的防治7. 收获与整理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植物生长的过程,引起学生对种植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种植需要哪些步骤?(二)讲授新课1. 种植的基本知识- 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包括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 介绍常见的种植方法,如播种、扦插、嫁接等。

2. 土壤的选择与处理- 讲解土壤的种类、特性以及如何选择适合种植的土壤。

- 介绍土壤的处理方法,如松土、施肥、消毒等。

3. 种子的选择与播种- 介绍种子的种类、特性以及如何选择适合播种的种子。

- 讲解播种的方法,如直接播种、盆栽等。

4. 浇水与施肥- 讲解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以及如何合理浇水、施肥。

- 介绍不同植物的水分和养分需求,以及相应的浇水、施肥方法。

5. 植物的养护与管理- 讲解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如何根据植物特性进行养护。

- 介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6. 收获与整理- 讲解植物的成熟期和收获方法。

- 介绍收获后的整理工作,如晾晒、储存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种植。

综合实践种植类教学设计(3篇)

综合实践种植类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种植类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性、体验性强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热爱生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种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基本知识。

- 掌握简单的种植技巧和方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责任感。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教学内容1. 植物的种类及特点:- 介绍常见的植物种类,如蔬菜、花卉、树木等。

- 分析各类植物的生长特点及对环境的要求。

2. 种植技巧:- 学习种植前的准备工作,如土壤、种子选择等。

- 掌握种植过程中的浇水、施肥、除草等技巧。

3. 种植工具及材料:- 介绍常用的种植工具,如锄头、水桶、肥料等。

- 了解种植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4. 种植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学习如何分组合作,分工明确。

- 掌握种植活动的安全规范。

四、教学过程(一)准备阶段1. 课前调查:- 教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植物的了解程度和兴趣。

2. 场地选择:- 选择适宜的种植场地,如校园内的花坛、空地等。

3. 材料准备:- 准备种植所需的种子、土壤、肥料、工具等。

(二)教学实施阶段1. 导入:-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对种植活动的兴趣。

2. 知识讲解:- 教师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种植技巧等知识。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种植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团队合作:- 学生在种植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5. 观察与记录:- 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记录下来。

(三)总结与反思阶段1. 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种植成果,分享种植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种植成果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我会学种植》教案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我会学种植》教案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我会学种植》教案设计者:授课年级:四年级版本:校本教材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以“我会学种植”为主题,教材编写按照先了解本地种植作物、种植准备和种植实践、展示分享这三个过程,主要考虑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具有较好的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也能满足需要,另外动手能力也是比较强的。

教材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种植过程体验获得种植成功的乐趣,体验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慢慢变化。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有一定认知水平,动手能力,综合知识储备能够适应观察、记录、研究的要求。

四年级的学生对植物的萌发的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是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还是需要通过这个活动来增强认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作物的品种,掌握其生长规律,了解作物的各种种植方法。

2、学会观察,并掌握运用多种方法记录观察结果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种植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培养学生学习、搜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主人翁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珍爱植物的态度。

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本课题重难点教学重点: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了解种植植物的方法,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逐渐发生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验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的变化。

认识到生命的进程。

四、教学策略建议教法建议: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给学生活动的自主权,教师不越俎代庖,鼓励他们能够及时的向有经验的人请教。

在给学生足够的建议和必要的指导以及多样化的可能性之后,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开展自主探究。

学法建议:查阅资料、调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

五、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本课教学资源建议:综合实践活动室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植物图片、栽培用的铲子、花盆、水壶、植物种子或秧苗等器材。

课题2从种植到收获(两课时)

课题2从种植到收获(两课时)

课题2、从种植到收获(两课时)主备人:李瑞如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生产具有的季节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

2、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

3、理解农业生产具有的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有一定的规律。

4、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1、理解农业生产具有的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有一定的规律。

2、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教学活动与过程:第一课时一、农业生产是有季节性的。

导入: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哪些植物是在夏天生长,那些是在冬天生长的呢?(学生举手回答。

)师: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季节,就像刚才同学们所说的一样,荷花不会在冬天开放,梅花也不会在夏天盛开。

农业生产也是一样,不同的季节,农民们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麦、玉米的生长季节吧。

(学习书本6页的内容。

)小结:什么季节适合种什么农作物,有着一定的自然规律。

二、阅读虎子的话,讨论交流1、引导学生讨论:结合你在生活中的体会,谈一谈四季里温度和天气有什么特点?2、小组讨论交流:一年之中,农业生长为什么分为四个阶段?3、总结:因为一年之中不同季节的光照、温度适合农作物从生长、到成熟的不同阶段,才有了农业生长的不同阶段。

三、认识节气。

只有某一段时间的光照、温度,才适合某些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所以,人们种植作物,就会根据不同的季节来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我们祖先按照自然规律,按照季节的变化确定农时,总结出一年里的二十四节气。

你听说过这二十四节气吗?节气是我们祖先长期总结天文、气象与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创造出来的,它反映了四季、气温、降雨、物候方面的变化,是了不起的科学发明。

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背一下这个了不起的发明吧。

(学生齐读节气歌。

)教师简单讲解:大约15天为一个节气。

《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

《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了解农业生产的规律。

2.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24节气。

3.尊重农业劳动,为祖先理解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教学过程:
种植到五月底收获是萝卜的最佳生产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有好的收成,为什么呢?
1.一年中在自然条件下,只有一段时间光照、温度才适合相关农作物的生长,什么季节适合什么农作物,有着一定的自然规律。

2.农业生产分四个阶段为什么?
(因为一年之中不同季节的光照、温度适合农作物的种植到生长、成熟的不同阶段,才有了农业生产的不同阶段。

)祖先按季节变化确定农时,总结一年的24节气。

3.看表格24节气
表格中冬小麦、玉米、黄瓜的种植、生长和收获的节气是固定的,每年寒露之前要把冬小麦播种完毕。

入冬时小麦已有一寸高,经过越冬期,小麦到春季返青,拔节生长、孕穗、扬花、灌浆。

初夏时节成熟,小满到芒种之间,开镰、收割。

清明前后种玉米到秋后收成。

黄瓜每年的春分至谷雨种,立夏开始上市。

读一读24节气歌。

探究: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条件。

4.了解妞妞的困惑是什么?
(很多农产品都有残留农药。


我们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要注意什么?
购买有绿色农产品标志的产品,有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

5.教师总结。

小小农夫的科学教案:从蔬菜种子到收获全过程体验

小小农夫的科学教案:从蔬菜种子到收获全过程体验

小小农夫的科学教案:从蔬菜种子到收获全过程体验一、教育意义生活中,农业已经不再是与我们毫无联系的事物。

相反,现在的人们更有需求去了解农业和食品生产的过程。

通过这种小小农夫科学教案,我们可以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蔬菜的生产过程,让他们了解种植和收割的科学方法以及养护和维护植物所需的知识,从而培养他们对农业和环境的关注和兴趣。

同时,教案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到食品生产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从而增强他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材准备1.蔬菜种子(例如:青椒、小白菜、西红柿等)2.小型花盆,尽量喜土、透气的脆土或自制营养土。

3.肥料,例如:腐熟的堆肥及其它有机肥。

4.水、喷瓶、小铲子和园艺手套等。

5.灯,照明道具、温度计。

三、实验流程1.选种子:小小农夫们首先需要选择需要种植的蔬菜种子。

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现有的蔬菜种子,了解它们的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

选择完毕后,孩子们需要学习如何在土中种植种子,并了解种植所需的基本技巧。

2.种植过程:在花盆中加入肥料后,孩子们可以将土块或自制富含营养的土壤放入盆中。

他们需要根据种子的大小、种类和成长特点,在适当的深度上把种子埋进土里。

种植完毕后,需要浇透水,并利用喷瓶来保湿和定期喷水促进生长。

相应地,花盆需要放置在适宜的位置,保证光线和温度的充足,同时制定适合的光照周期。

3.维护过程:当种子开始发芽时,需要开始维护和精心管理了。

孩子们需要了解如何给植物适时施肥和适量浇水,并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求合理管理,拔掉多余的芽,除去干叶,并及时抓住病虫害的防治。

此外,需要时常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调整灯光与温度。

4.收获过程:一般来说,蔬菜的生长时间需要一段时间,大约在2-4个月间,孩子们可以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直至蔬菜长大成熟。

然后孩子们通过采摘蔬菜进行收获,并可以品尝自己种植的蔬菜,在他们“心灵的成长”方面得到更大的满足。

四、注意事项在孩子们进行实验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以下几点:1.植物的生长因素很多,比如土壤、水、光照等等,因此孩子们需要遵从细节及种植要求;2.在制定实验流程时,最好要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特点,激发他们的动力和积极性;3.在执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提前做好防护措施,例如穿着园艺手套,以免划伤手指。

从种植到收获

从种植到收获
• 2019年小满时间 • 2019年5月21日 15:59:01
• 2019年芒种时间 • 2019年6月6日 07:06:18
• 2019年夏至时间 • 2019年6月21日 23:54:09
• 2019年小暑时间 • 2019年7月7日 17:20:25
• 2019年大暑时间 • 2019年7月23日 10:50:16
北师大版品在是什么季节吗?
学习目标:
• 1.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在农业生产中要遵 循“不违农时”的规律。
• 2.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 了解并背诵二十四节气。
• 3.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 而自豪。
•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 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
• 他的儿了很纳闷,第二天跑到田边一看,所有的禾 苗都枯死了。
不违背自然规律:不违农时
2019二十四节气表
• 2019年立春时间 • 2019年2月4日 11:14:14
• 2019年雨水时间 • 2019年2月19日 07:03:51
• 2019年惊蛰时间 • 2019年3月6日 05:09:39
• 2019年春分时间 • 2019年3月21日 05:58:20
• 2019年清明时间 • 2019年4月5日 09:51:21
• 2019年谷雨时间 • 2019年4月20日 16:55:10
• 2019年立夏时间 • 2019年5月6日 03:02:40
·人们常说:春种夏管秋收冬闲 ·不同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时间也不相同
成语故事:揠苗助长
• 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就天天到田边去看。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 心里十分焦急。

从种植到收获

从种植到收获

从种植到收获引言农业是人类最早开始的生产活动之一,种植作物是农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种植到收获,是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从种植到收获的主要步骤,并探讨其中的一些关键因素。

种植阶段种植是农作物生长的起始阶段。

在种植阶段,需要进行土壤准备、育苗、栽植等工作。

土壤准备土壤是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基础。

在进行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准备工作。

这包括除草、松土、施肥等。

除草可以防止杂草对作物的竞争,保证作物生长的充分空间。

松土可以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作物根系的发育。

施肥是为了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促进作物快速生长。

育苗在一些情况下,为了增加种植的成功率,可以先进行育苗。

育苗一般在温室或育苗盘中进行。

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使种子迅速发芽并长出幼苗。

栽植当幼苗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进行栽植。

栽植是将幼苗从育苗盘或温室中移植到田地中的过程。

栽植时需要注意株距和行距的控制,以确保作物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应。

生长阶段在种植阶段之后,作物会进入生长阶段。

在生长阶段,作物会经历生长、开花、结果等重要过程。

生长生长是作物整个生命周期中最为重要的过程之一。

在生长过程中,作物会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能量,并利用水分和养分进行营养供应和细胞分裂。

生长的速度和方式与作物的品种、环境条件和所受管理措施有关。

开花当作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时,会开始开花。

开花是作物进入繁殖阶段的标志。

不同的作物在开花过程中的花朵形态和花期都有所不同,但都具有传粉和结实的功能。

结果在花受精的情况下,花就会逐渐发展成果实,这是作物生长阶段的最后一个重要过程。

果实是储存作物种子的器官,也是人们通常吃到的食物。

果实的大小、形状和品质与作物的品种和环境条件有关。

收获阶段当作物生长阶段完成后,就进入了收获阶段。

收获是农民劳动的结晶。

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收获方式和时机。

在收获时,农民需要根据作物的类型和成熟程度来选择适当的收获方式。

一些作物需要手工收割,如水果和蔬菜。

从播种到收获,体验劳动之美——在种植劳动实践中提升幼儿的劳动素养

从播种到收获,体验劳动之美——在种植劳动实践中提升幼儿的劳动素养

从播种到收获,体验劳动之美——在种植劳动实践中提升幼儿的劳动素养一、案例背景虞永平教授指出:“种植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是幼儿与植物、泥土、水以及各类工具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幼儿加深对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植物与泥土、阳光、空气及水等要素相互关系认识的过程。

”种植活动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不仅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还是践行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

我园秘密花园中正好有得天独厚的种植基地,瞧!又到了春天播种时节,关于种什么的问题,俨然成为孩子们讨论的焦点。

于是开启了一场“瓜瓜瓜,大冬瓜”的种植活动。

二、案例描述1.自主选择,激发劳动欲望为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欲望,我们让幼儿做种植活动的“主人”。

在种植活动开始前,我班幼儿先对春天适合种植的农作物进行了调查。

然后在班级中进行了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像开一个辩论会。

最后大家商量通过投票选出我们最喜欢的蔬菜,冬瓜当选了。

那如何种植冬瓜呢?我们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发放调查表,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查阅资料并进行记录。

第二天,幼儿带着记录表来园和小伙伴们分享调查结果。

准备种植前几天,孩子们一起来到花园中,对种植地进行了观察和商量。

一块地大概可以种几株冬瓜苗呢?谁来种呢?孩子们自主选择小伙伴进行分组。

在种植过程中,小朋友们挖好洞,小心翼翼的种下冬瓜苗,轻轻的盖土,像对待自己熟悉的朋友一样。

对孩子来说,种下的不仅是冬瓜苗,还是自己的爱心和期望。

瞧,孩子们还在自己的冬瓜苗旁边插上了爱心养护牌。

2.定期养护,培养劳动习惯在养护冬瓜的过程中,孩子们决定自己的冬瓜苗自己负责。

每次花园活动时孩子们都想着照顾冬瓜苗,有的蹲下来耐心观察,看看冬瓜苗有没有变化,有没有长出新的叶子。

有的想给心爱的冬瓜苗浇水,有的发现冬瓜苗旁边有杂草长出来时能主动的把杂草拔掉。

植物的生长过程是漫长的,而良好的劳动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于是我们商量固定每周一、三早上到秘密花园对冬瓜进行养护。

《从种植到收获》参考教案

《从种植到收获》参考教案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同的规律。

2.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

3.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有一定的规律,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的道理。

4.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5.知道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都十分丰富,从而产生自豪感。

6.知道土地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食物,保证着人类的生存,从而对生养我们的土地产生由衷的敬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从虎子讲述的‘萝卜的故事’中了解到,从每年月初种植到5月底收获是萝卜最佳的生产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好的收成。

这是为什么呢?2.解决问题讨论。

请学生阅读本课题第一段的课文,讨论:光照和温度有什么关系;光照、温度和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一年中‚在自然条件下,只有在一段时间里的光照、温度才适合有关农作物的生长‛:还可以请学生根据自己回家以后对父母和长辈的调查,谈一谈本地区主要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季节和时间,由此得出‚什么季节适合种什么农作物,有着一定的自然规律‛的结沦。

3.教师讲解。

4.教师小结。

家庭作业了解一种农作物的来历。

第二课时1.导入。

农作物的种植不仅和季节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一个地方并不是什么都能够种植或出产的。

比如我们每天吃到的食物,商店里出售的食品、蔬菜、水果,并不都是我们这里生产的,有的是本地出产的,有的是从外地运来的。

‛2、全班讨论。

阅读教科书第9页的课文/观察柑橘和苹果的对话,讨论:‚你知道哪些农作物生长所要求的土壤、气候是不同的?‛通过交流知道,有的农作物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像水稻、甘蔗等;有的作物喜欢温暖,像小麦、棉花;有的农作物喜欢沙质土壤,像花生;有的农作物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并不高,像玉米等杂粮在很多地方都能够种植。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活动及指导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活动及指导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活动及指导《从种植到收获》教学活动及指导〖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

2.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

3.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有一定的规律,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的道理。

4.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5.知道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都十分丰富,从而产生自豪感。

6.知道土地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食物,保证着人类的生存,从而对生养我们的土地产生由衷的敬意。

〖教科书分析〗参见第18~22页。

〖教学准备〗1.教材中以冬小麦、玉米、黄瓜为例,展示了农作物的种植、生长到收获与二十四节气之间的对应关系。

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在农时安排和分配上的特点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应对本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或蔬菜)从种植到收获的农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以便使教学与本地区的生产、生活情况相一致。

2.准备日历(应同时标注有公历、农历和节气)、中国政区图及用于标注的相关农作物的图例。

3.教师应注意搜集与本课题内容有关的资料。

〖教学活动及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从虎子讲述的‘萝卜的故事’中了解到,从每年3月初种植到5月底收获是萝卜最佳的生产时间。

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好的收成。

这是为什么呢?”2.解决问题讨论。

请学生阅读本课题第一段的课文,讨论:光照和温度有什么关系;光照、温度和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一年中“在自然条件下,只有在一段时间里的光照、温度才适合有关农作物的生长”。

还可以请学生根据自己回家以后对父母和长辈的调查,谈一谈本地区主要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季节和时间,由此得出“什么季节适合种什么农作物,有着一定的自然规律”的结论。

阅读课文中虎子的话,结合观察教科书中的七幅图画,通过讨论知道在农村,一年之中春种、夏管、秋收、冬闲的过程。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第一篇:《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从种植到收获》是北师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的第一个主题《人们在土地上耕耘》中的第二课。

本单元的宗旨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的相关知识,知道是劳动者创造了农业文明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辉煌业绩,体验简单的农业劳动,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正确态度。

学生分析:本校地处农村,学生平时的生活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因此,他们对本地区的一些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已有一定的了解。

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很多农民洗脚上田,到城里打工。

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的许多土地被开发建成工厂、商品房等。

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大减少,有些农作物甚至绝迹,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本地的农作物的有关知识知之甚少。

因此,在这节课中充分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了解本地农作物的有关知识,体验简单的农业劳动,从而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本地区一些主要的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

2、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

3、了解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

4、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5.知道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都十分丰富,从而产生自豪感。

6.知道土地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食物,保证着人类的生存,从而对生养我们自土地产生由衷的敬意。

教学重难点:1.了解本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情况,懂得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

2.体验农业劳动的艰辛,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本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情况,懂得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长的特点,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从种植到收获》【教材分析】《从种植到收获》是北师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的第一个主题《人们在土地上耕耘》中的第二课。

本单元的宗旨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的相关知识,知道是劳动者创造了农业文明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辉煌业绩,体验简单的农业劳动,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正确态度。

而《种植与收获》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农作的种植和收获的相关知识以及了解二十四节气,逐步养成对农业劳动的热爱之情。

【设计思路】在设计《种植与收获》这堂课的过程,由于我是一个年轻教师,所以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的种植也不是很了解,于是我多方收集资料,甚至是亲身到农田中去体验,力求掌握更多有关农业的知识,由于学校条件限制,学生并不能亲身去体验种植农作物的过程,因此我在这堂课中设计了准备农作物,小组讨论,推选代表介绍农作物等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自己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形成对农作物的初步认识。

在课堂上我采用的是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以及课堂提问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在充分参与课堂的前提上完成教学目标。

总的来说,这堂课我主要运用启发性原则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有关农业的知识。

【活动目标】通过这堂课让学生了解农业产生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农业生产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了解二十四节气,为我们的祖先而自豪。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大多是外来工子弟,由于家乡的生长环境所以对农业劳动和农作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晋江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大减少,有些农作物甚至绝迹,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本地的农作物的有关知识知之甚少,又因为已经长时间跟随父母在工业化比较明显的晋江上学,所以家乡的印象难免淡忘。

因此,在这节课中充分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了解农作物的有关知识,从而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从种植到收货》教学反思

《从种植到收货》教学反思

《从种植到收货》教学反思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看看这篇怎样?品性修炼,对一个人的成才有着极大的助益。

刊登在《光明日报》上的华裔美国科学家、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在写给中国学生的一封长信里,详细地谈了该如何在未来的留学、工作或者创业的过程获得成功,其中第一条就是要“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

这往往不被人放在眼里,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会理解品性的价值。

《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忠诚老实,甚有侠义之心,性格纯厚,又极听话,朴实和善,心思单纯,极少杂念,心地纯良,天性厚道,义侠心肠,宅心仁厚,以恕道待人,临危不忘救人”。

正因为郭靖品性高尚,所以在成才的道路上得到了许多德高望重的武林高手的真诚指导和帮助。

品德,不仅使自身受益,还会受益于后人,从而帮助其后人成才。

梅兰芳的天分并不出色,曾经被人讥评“祖师爷没给你饭吃但其祖父待人仁厚,处处助人,梅兰芳的老师吴先生也受过其祖父在世时的无私帮助,结果梅兰芳便成了他涌泉相报的对象。

为此,梅兰芳曾深有感触地说:“我能够有这一点成就,还是靠了先祖一生疏财仗义,忠厚待人。

吴先生对我的一番热忱,就是因为他和先祖的感情好,追念故人,才对我另眼看待。

华人首富李嘉诚,最初投身塑胶业,把他的塑胶厂命名为长江塑胶厂,后来把塑胶厂卖掉转而涉足地产业,其公司命名为长江地产有限公司,后来产业扩大,改名为长江实业。

不管生意的领域如何改变,李嘉诚对“长江”情有独钟。

李嘉诚说:“长江取名基于长江不择细流的道理,因为你要有这样旷达的胸襟,然后你才可以容纳细流—没有小的支流,又怎能成为长江只有具备这样博大胸襟,自己才不会那么骄傲,不会认为自己‘叻晒’(事事第一),承认其它人的长处,得到其它人的帮助,这便是古人说的‘有容乃大’的道理。

假如今日,如果没有那么多人替我办事,我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应付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成就事业最关键的是要有人能够帮助你,乐意跟你工作,这就是我的哲学。

综合实践种植课教学设计(3篇)

综合实践种植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种植课程作为一种贴近自然、动手操作的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课程旨在通过种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劳动的乐趣,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常见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

- 掌握简单的种植技巧和养护方法。

- 知道植物对环境的作用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和种植时间。

- 了解种植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 学习简单的种植技巧。

2. 种植过程:- 播种、浇水、施肥、除草、修剪等。

- 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记录生长过程。

3. 种植后的管理:- 学习如何进行病虫害防治。

- 学习如何进行合理的灌溉和施肥。

- 学习如何进行适当的修剪和造型。

4. 收获与展示:- 体验收获的喜悦。

- 学习如何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种植?(二)种植前的准备工作1. 教师讲解种植地点、时间和工具的选择。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种植方案。

3. 教师演示种植技巧,学生分组练习。

(三)种植过程1. 学生按照分组,进行播种、浇水、施肥等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记录生长过程。

(四)种植后的管理1. 教师讲解病虫害防治、灌溉施肥、修剪造型等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3. 教师点评学生的操作,提出改进建议。

种植收获教学设计及反思

种植收获教学设计及反思

种植收获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种植收获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 掌握种植收获的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种植收获的意义和目的;2. 种植收获的基本要素和步骤;3. 种植收获的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老师通过介绍一个种植收获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让学生了解种植收获的重要性。

2. 知识点讲解:a. 种植收获的基本概念:种植收获是指种植作物长成后,采摘或收割的过程。

b. 种植收获的步骤:种植准备、播种、生长管理、收获。

c. 种植收获的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品种、掌握适合的种植时间、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掌握采摘或收割的方法等。

3.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种植收获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4.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种作物进行种植,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整个过程。

5. 结果展示: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种植收获成果,并分享经验和感想。

6. 总结反思: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种植收获的关键要素和技术方法,并提醒学生今后应注意的问题。

反思:教学设计中,我注重通过情境引入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种植收获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此外,通过结果展示和总结反思,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并在今后的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将注意以下几点:1. 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 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除了讲解理论知识,还应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兴趣导向:通过选取生动、有趣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从种植到收获》是北师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的第一个主题《人们在土地上耕耘》中的第二课。

本单元的宗旨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的相关知识,知道是劳动者创造了农业文明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辉煌业绩,体验简单的农业劳动,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正确态度。

学生分析:
本校地处农村,学生平时的生活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因此,他们对本地区的一些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已有一定的了解。

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很多农民洗脚上田,到城里打工。

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的许多土地被开发建成工厂、商品房等。

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大减少,有些农作物甚至绝迹,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本地的农作物的有关知识知之甚少。

因此,在这节课中充分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了解本地农作物的有关知识,体验简单的农业劳动,从而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本地区一些主要的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

2、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

3、了解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

4、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5、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各种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而感到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本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情况,懂得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长的特点,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

2、体验农业劳动的艰辛,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教学媒体:
《丰收之歌》与录像、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录像、本地农作物图片。

课前准备:
1、分小组调查搜集本地区一些主要的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相关资料。

2、小组准备各种活动用具,如花生、马铃薯头饰、锄头等。

3、收集自己家中种植生产的农作物。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附板书:
从种植到收获
季节性
种植 -------------------- 收获
生产周期长
不违农时
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生活,搜集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尽力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接受。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了以下两方面来进行教学。

1、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
生活是一首诗,是一个广阔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情感。

而儿童更是如此,他们的许多言语与经验,行动都来自生活。

因此,为了使学生能获得真实的感受,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合作的力量,每人搜集本地的一种农作物产品,了解它们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然后回到小组交流,最后,推选一个代表小组到台上向老师和同学汇报。

如“花生的种植”这个小品,,看到爸妈不停地擦脸上的汗水,儿女也不时捶捶背,这样,同学们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真实地感受到了农业劳动过程的艰辛,丰收果实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尊重父母,家人以及一切劳动者。

2、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提高教学效率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它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

因此活动教学要从了解已有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的感受开始,注意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充分发挥已有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学《从种植到收获》这一课时,
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问题,学生对这种说法很陌生,对它的作用更是知之甚少,因此,我将本部分的内容与学生熟识的生活牵线搭桥,将文中的知识生活化,让学生明白二十四节气是根据我们熟识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划分的,它反映了四季气温、降雨、物候方面的变化。

如:“清明”这一节气,民间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的说法,这种天气正是种植的好季节。

又如“大暑”这一节气,民间都喜欢在这一天熬冬瓜荷叶汤解暑。

这样一解释,学生就容易理解,对学习的内容也产生了兴趣,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了,就相应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学本课后,看到学生们展示自己家里的农作物时那自豪的神情,听到他们品尝劳动果实时那开心的笑声,我深深地感到: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如果能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儿童的生活,那学生的兴趣就能充分调动起来了,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在课堂教学中,还没有充分关照到学生的参与能力,有些能力差的学生还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课堂上只是热热热闹闹走过场,感情投入不深。

今后针对这一点还要多下功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