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

合集下载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引言《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领域中个体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态度、学习动机、个性特征以及教师的教学心理等多个方面。

本文档旨在总结《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核心知识点,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提供参考。

第一部分: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1.1 定义与研究对象定义: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原理于高等教育领域,研究学生和教师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研究对象:学生的认知、情感、动机;教师的教学策略、师生互动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教育评估、教学设计等。

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案例研究等。

第二部分:学生心理发展2.1 认知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近侧发展区、指导性学习。

2.2 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信任与不信任、自主与羞愧等八个阶段。

同伴关系、友谊、恋爱关系的发展。

2.3 个性与人格发展特质理论:五大人格特质。

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第三部分:学习理论与策略3.1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加工、认知结构。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知识构建、社会互动。

3.2 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复述、精加工、组织。

元认知策略:计划、监控、调节。

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环境管理、求助策略。

第四部分:动机与情感4.1 学习动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自我决定理论:能力、关联性、自主性。

成就动机理论。

4.2 情感态度情感态度对学习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第五部分:教学设计与评估5.1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择。

5.2 教育评估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

标准化测试与表现性评估。

反馈的提供与利用。

第六部分:教师心理与专业发展6.1 教师心理教师的信念、态度与价值观。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高等教育心理学得首要任务在于揭示大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道德品质、培养自我意识、协调人际关系的心理规律,揭示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与教育情境的依存关系,从而使教育工作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之上,提高高等教育的科学性和效益,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高等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有效的独立学习和自我培养也可提供必要的帮助。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得学科定位(一)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心理学则是反映高等教育特点的教育心理学分支,它充分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本质。

如前所述,教育是一种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具体地说,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任务不同: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各方面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级专业教育。

普通教育是国民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教育,不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

2.教育对象不同:高等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属于青年中期。

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与中小学生有明显差别。

生理上已发育成熟,心理上趋于成熟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个性特征比较稳定,世界观正在形成或已定型,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较强。

3.社会职能不同:高等教育有三个社会职能,一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二是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三是直接为社会服务。

普通教育不具备这些社会职能。

4.地位作用不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使学校具有主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效机制。

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居于首要位置,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发展高科技的重要力量。

而普通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尚有较大距离。

5.培养方式不同:高等教育在让学生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的前提下,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领域,在学习中学会发现和创新。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界说高等教育学,就是研究在高校院校这个特定的情境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与行为问题的学科。

具体来说高等教学要研究来自大学生方面的心理问题,包括在高等教育条件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一般特点,教学的心理过程,大学身过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能力,形成品德、个性以及个别差异等问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也要研究来自大学教师方面的心理问题。

包括大学教师本身的心理素质、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模式以及因材施教等心理问题。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学校教学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特色是“高”与“专”高:是指高级,规定了学校的层次和培养人才的规格。

专:大学教学的专门化和专业化。

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为重点。

还要探索人类的未知领域。

(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戏那个是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四)高等教育心理学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提供心理学依据高等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1、教学中教的比重逐渐降低,学的比重逐渐增加。

2、教学上由传授法向指导法转化。

3、校内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三、高等教学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二)高等学校学习心理研究(三)高校教育、自我意识及群体心理等方面研究(四)高校教师心理与教学心理研究四、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是培专门人才的教育,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心理学则是反映高等教育特点的教育心理学分支,它充分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本质。

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对于高校教师至少具有一下几点重要意义:1、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师资水平2、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第二节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追溯教育心理学一词1531年最早出现在西方学者琼·魏维斯的著作中。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1、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其中,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需要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需要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兴趣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2、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2)情绪过程:人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3)意志过程:心理学把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过程。

意志常常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并对人的行为具有发动和制止作用。

3、心理状态: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在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或注意状态下产生的,这些不同的心理状态体现着主体的心理激活程度和脑功能的活动水平。

4、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特征。

(2)气质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气质的体液说将气质分为4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①胆汁质:坦率、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强、急躁易冲动,具有外倾性(对应兴奋型)②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敏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注意兴趣易转移、善交际,具有外倾性(对应活泼型)③黏液质:沉着、安静、反应缓慢、情绪发生慢而弱、注意稳定,往往表现为固执和淡漠,具有内倾性(对应安静型)④抑郁质:情绪体验深刻、敏感、反应慢、行动迟缓、行为孤僻、心理脆弱,具有内倾性(对应抑制型)研究学生气质类型的意义:①了解气质类型的特点,有利于分析个性品质②根据不同的气质类型,因势利导,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或不同的对待方式③有些特殊专业在人的气质特性上有特定的要求④根据临床研究,两种不平衡类型往往是精神病的主要发生者(3)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在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现的心理特征。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大学和高等教育环境中学生学习和
发展的心理学分支。

它关注的是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
会发展,以及其对学习和成就的影响。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
1. 学习过程和策略:研究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记忆和信息
处理策略,以及如何提高学习效果和能力。

2. 学业动机和目标:研究大学生的学业动机、学习目标和
学业投入,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调节能力。

3. 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研究大学生的自我效能信念和自
我概念,以及其对学习和成就的影响。

4. 学业和职业发展:研究大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决策和
职业适应能力,以及如何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5. 学生发展和身份认同:研究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和个人成
熟过程,以及大学经历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成就,并提供支持和咨询服务,以
促进他们的学业和职业发展。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中学生心理活动和心理问题的学科。

它关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过程、学习和成就动力、学业问题、职业规划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发展:研究高等教育中学生的发展过程,包括身份认同、自
我概念、性别角色认同、道德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2. 学习和成就动力:研究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动力,以及影响学习成
绩的因素,如学习策略、学习环境和教学方法等。

3. 学业问题:研究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学业问题,如学业压力、学
习困难、学业满意度等,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4. 职业规划:研究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职业规划问题,如职业选择、职业决策、职业满意度等,以及职业发展的支持和辅导。

5. 心理健康:研究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压力管理、情绪调节、心理疾病等,以及心理健康促进和干预的方法和措施。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可以为高等教育教师、辅导员和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以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心理健康。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
帮助教师了解自身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 能力。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分享,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优化教育环境
01
营造良好的师生关 系
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建立良 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 信任和理解。
02
创造有利于学习的 校园文化
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02
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0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通过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
新思维等能力。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评估 反馈等能力。
促进教师自我成长
《高等教育心理学》ppt课件
目 录
• 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 •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 高等教育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高等教育心理学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程设计与实践
01
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在高等教 育情境下,学习者的心理活动及其发 展规律的学科。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实验软件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课程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
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建议和指导,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果。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1.心理学研究对象:人和动物的心理和行为,以人为主。

2.人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特性。

个体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活动。

个性心理特征(人与人心理的差异):性格、气质、能力。

3.心理学任务:对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的描述(是什么)、解释(知其所以然)、预测(在什么背景下,会出现某种反应)和控制(目的),并借此服务于社会,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4.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

5.高等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与教育心理学既具有共性,同时又具有其独特性。

6.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独特性体现方面:教育任务上,在培养对象上,在社会职能上,在作用地位上,在培养方式上。

7.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1879年,德国,冯特(W.Wundt)(心理学之父),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正式从事系统的心理物理学实验工作。

8.构造主义奠基人:冯特。

最著名代表人物:铁钦纳(E.B.Titchener)(冯特的弟子)。

9.行为主义的诞生:1913年,美国,华生(J.Watson),发表了《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华生主张把心理看作一个黑箱,不管黑箱里装了什么,只要对受刺激影响的反应行为作出观察就可以。

10.新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后期)代表人物:美国,斯金纳。

11.条件反射发现者:巴斯洛。

12.精神分析学说创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弗洛伊德(S.Freud)。

13.精神分析学派研究内容:注重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和动机、无意识现象的研究;提出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组成的人格结构模型。

14.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标志: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的出版。

15.心理发展包括:新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和能力的出现,已有心理与行为机能的增强,已有特点与能力的衰退或消失。

16.心理发展的内容:认知过程发展,社会性发展。

17.认知发展学派代表:皮亚杰。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教育心理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应遵循哪些原则?1.客观性原则。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坚持客观性原则就是要用客观的态度对待教育教学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和现象,采用客观的研究方法,要避免个人的主观臆想和任何的虚构和猜测,要从某一心理现象产生的客观条件、内部的生理过程变化的事实中揭示心理变化规律。2.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就是用系统论的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加以考察。3.教育性原则。高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应能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要具有教育意义。
(论述)怎样培养大学生的记忆能力?1.明确记忆的目的任务,不断提高记忆的自觉性。2.识记材料的数量要适当。3.加强对识记材料的理解。4.掌握正确的识记方法。(1)形象记忆法。(2)谐音记忆法。(3)逻辑记忆法。(4)口诀记忆法。5.利用遗忘规律正确组织复习。(1)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复习要及时。(2)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一般来讲分散复习的效果比集中复习的效果好。(3)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4)复习的形式要多样化,多种感受器官协同活动。6.合理用脑。(1)学会休息。(2)摸索自己大脑的工作规律。(3)加强身体运动。
心理学独立的标志:冯特(W.Wund 1832-1920)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冯特此举对心理学发展起着划时代的作用,它标志着心理学脱离了哲学母体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因此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
心理学主要派别的代表人物?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主要观点:1)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2)人的意识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情感三个基本要素。3)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内省法研究心理学。(二)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等,主要观点:1)意识是一种川流不息的过程,而不是个别心理原色的集合,因此不能分解2)强调意识的机能和功用3)重视心理学在教育等其他领域的应用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动物的心理与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一门科学。

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心理和行为,既包括人的心理和行为,也包括动物的心理和行为,但以人的心理和行为为主。

2.就个体水平而言,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两个方面。

3.个体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活动三个方面。

认识(认知)过程是指个体获取知识和运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4.人与人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称作个性心理特征。

5.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正式从事系统的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工作,这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也因此被人们誉为“心理学之父”。

6.构造主义的奠基人是冯特,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冯特的弟子铁钦纳(E.B.Titchener)。

7.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Watson)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behaviorism)的诞生。

8.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反应”(S—R)公式来表示。

这是早期的行为主义,也被称为古典行为主义。

后期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由于他不否认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发展了行为主义,所以其理论被称为新行为主义。

9.精神分析学说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Freud)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

提出了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组成的人格结构模型。

10.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1.心理学的任务:概括地说,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对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并借此服务于社会,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12.心理学的首要任务是研究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做出客观准确的描述,即心理与行为是什么。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第一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概述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对象。

还介绍了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重要意义。

第二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包括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

第三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等。

第四章:学生的心理特点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包括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知发展的特点和人格特点等。

第五章: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心理过程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学习动机的类型、学习行为的调节和学习策略的培养等。

第六章:学生的情感与心理健康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学生的情感特点、心理压力与压力管理等。

第七章:学生的成就动机与成就评价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成就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和成绩评定等。

第八章: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包括自尊、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等。

第九章: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职业兴趣、职业决策和职业发展等。

第十章:学生的人际关系与人格发展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人际关系和人格发展,包括人际关系的类型、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和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等。

第十一章: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等。

第十二章:高等教育的有效教师和学生支持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的有效教师和学生支持,包括教师的角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支持的策略等。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常用版(5篇)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常用版(5篇)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常用版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发展、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学科。

我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和体会。

在此,我将我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对高等教育心理学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我明确了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及相关问题,它通过研究和分析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问题,探索和解决人们在高等教育中所遇到的心理困惑和问题。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在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高等教育心理学包含许多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其中,我对认知发展理论、情感发展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和分析高等教育中的学生心理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观点。

三、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实践的关系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使我认识到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实践的密切联系。

高等教育心理学为高等教育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高等教育中的学生心理问题。

同时,高等教育实践也为高等教育心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和实验场景,推动了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和进步。

四、高等教育心理学在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使我认识到在高等教育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对于学习和教学至关重要。

通过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同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需求也使我们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高等教育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常见心理问题,如学习焦虑、人际关系问题等。

同时,我也学到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如学习技巧的培养、人际沟通的技巧等。

这些方法和策略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六、对自己的思考和启示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我对自己的思考和心理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1. 导言高等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旨在研究和探讨人类在高等教育环境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教学改革和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2.1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驱动力。

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2 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倾向的偏好和习惯,包括视觉型、听觉型、动手型等不同的学习方式。

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有助于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3. 高等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3.1 课堂管理高等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心理需求,指导老师合理地管理课堂秩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2 教学评价高等教育心理学倡导综合评价方法,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自我认知的提升。

4. 高等教育心理学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4.1 学业发展高等教育心理学通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与态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业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2 心理健康高等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开展心理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5. 结语高等教育心理学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健康成长,提高学习成绩,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重视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1、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

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认识学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做到科学育人。

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

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2、简述教师角色的构成。

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

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

榜样和模范公民。

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教育科学研究人员。

3、简述教师角色的影响和作用。

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举止言谈对学生的影响。

4、简述教学效能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

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

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5、简述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构成。

计划性与准备性。

课堂教学的组织性。

教材呈现的水平与意识。

沟通性。

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

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

职业发展性。

6、试述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角色改变技术: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其参加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现角色的转变,包括专家讲座、听观摩课、参加教育科研工作。

教学反馈技术:对自己教学各环节有一个准确而客观的认识,正确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况。

现场指导技术:帮助教师针对不同教学情景,选用最佳的教学策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7、简述气质典型的类型及其特点。

胆汁质:精力旺盛、热情率直、意志坚强、脾气躁、不稳重、勇敢、乐于助人,思维敏捷。

多血质:反应快、适应性强、可塑性高、活泼热情、充满朝气。

粘液质:缄默沉寂、反应慢、态度持重、稳健抑郁质:敏捷性低、反应迟钝、缺乏生气、不爱交际。

8、简述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

生理要素:学习者对学习环境中某些要素的偏爱。

社会要素:体现在学习活动形式上。

心里要素:认知、情感和意动。

9、简述适应学习风格差异的教学含义。

首先必须全面分析学生特点,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

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对学习风格不同的学生要一视同仁。

(完整)高等教育心理学

(完整)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一、名词解释: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内心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个性心理: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得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教师角色:角色是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

传道授业解惑,既是社会角色,又是这一角色的承担者。

教师主要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分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1从他控到自控 2.从不自觉到自觉3.敏感性逐渐增强 4.迁移性逐渐提高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技能、自信心等特征。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学习: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心理现象。

学习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学生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人类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简单版(五篇)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简单版(五篇)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简单版《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涉及到学习、教育和心理学的综合性课程。

在学习此课程的过程中,我从中获益匪浅。

本文将简要总结我对于《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心得。

首先,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我深刻理解到了学习的本质。

学习不仅是一种通过接收知识来获取信息的过程,更是一种对于自身认知、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

在课程中,我了解到了不同的学习理论和学习策略,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以及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等。

这些学习理论和策略帮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优缺点,并且能够通过合适的方法和策略来提高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运用这些学习理论和策略,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其次,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和塑造学生个性的过程。

在课程中,我了解到了关于教育目标的设定、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使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者,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

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最后,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我对心理学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它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课程中,我学习了关于学生发展、学习困难和心理问题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使我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会积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我对学习、教育和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门课程使我意识到学习是一种全面的发展过程,教育是一种多元化的培养过程,心理学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科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1、心理学及结构(个体心理系统)。

答: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心理的主要任务分为对心理事实的语言描述,对个体行为的解释,根据资料对未来事件预测,调控人的心理和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行为与心理的生物基础,感觉、直觉与意识,学习、记忆与思维,生命全程的身心发展,动机与情绪,个别差异,社会心理,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

2、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内容、特点、任务?答: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是研究教与学的心理规律的学科,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景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具有四个特点:(1)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2)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3)研究对象是大学生;(4)实现高校社会职能和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

高等教育心理学有2个任务:(1)探索,构建本学科的理论;(2)用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素质及教师水平的教学实践。

3、学习及作用?学生学习?大学生学习特点?答:学习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心理现象。

学习的作用(1)获取知识;(2)发展智力;(3)提高素质。

学生学习:分别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上说明大学生学习特点,从内容上看有以下3个特点:(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2)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3)学习内容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在学习方法上也有3个特点:(1)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3)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4、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答:奥苏伯尔从学生学习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是教师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教师传授,学生接受。

发现学习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得知识并发展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电子版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电子版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极为密切。

教育教学的开展是基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同时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要促进受教育者心理的发展。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师要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不仅要了解教育教学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也要理解这些规定和要求背后的真正意图,这样才能保证教师能够有效地执行这些规定,不折不扣地实现教育要求。

心理学对教育的支持:1.心理学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行为选择的基础2.心理学有关心理发展、认知与学习的研究结论是构建科学教育教学观的基础3.心理学有关个性差异的研究是因材施教的基础4.心理学关于群体的社会心理研究为学校与班级管理提供了依据5.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课后思考题: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研究领域包括:异常心理学、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神经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精神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区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等。

应用领域包括:临床心理学、辅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法医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健康心理学、预防心理学、工业及组织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等。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简称心理,主要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一)心理动力心理动力决定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方向,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

在学校的情景下,有关学习的动机、兴趣、需要和世界观构成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系统,存在于学生的主观意识中,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最重要的主导动力。

(二)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心理过程从不同的角度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

(三)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人的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者更长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心理学作业[田宝]
问题3: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在新时代及新环境下,承载着国家未来希望的大学生求知探索的习惯与过程也呈现新的特点,因而有必要积极研究分析他们的独特性,以及培养与激发他们学习动机的方法,这也就关系到如何激励学生加强学习。

激励一词的英文为“motivation”,它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义。

《辞海》中“激励”是指“激发使振作”之意,即“振奋,奋发”。

简单的说,当一个人愿意做什么事的时候,他就被激励了。

严格的说,激励是指能推动人们追求并实现某种目标的力量。

从广义而言,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从狭义而言,激励就是一种刺激,是促进行为的手段。

激励的实质,就是如何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

因而,实现良好的激励就是要正确认识人、鼓励人、尊重人、爱护人,必须以人本理论为指导,把握人的各种行为与人的需要和发展的关系。

激励的基本原理是满足需要,激发动机,行为鼓励和目标引导。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自主意识增强,但又无法摆脱对家庭,学校的依赖。

处于想独立又不能独立的矛盾之中求新求异欲望强烈,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

这一时期是他们智力发展的高峰,欲求发展的高峰,创新能力的高峰,记忆力与理解力的结合达到一生中的最佳状态,个性基本形成,人生观逐渐趋向稳定成熟,最富有理想和追求,最少保守思想,最易接受新生事物。

由于他们知识的不足和行为习惯的缺陷,心理素质不平衡,情绪不稳定,在理想的追求和行为选择上无计划、无主次,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以及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易产生自卑感,甚至出现失望和绝望情绪。

学习情绪起伏大,难以适应从应试教育到职业教育的转变。

职业教育强调学做结合,更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他们中的一部分难以适应这一转变,慢慢的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对技术的学习怕苦怕累,不主动,不持久,产生畏难情绪。

他们的这些心理特点如不加
以积极有效的引导教育,就会影响他们成才和教育的发展。

内因决定外因,动机是外显行为的内在动力,而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指引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倾向。

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有启动,维持和监控的作用,对学习过程有着广泛的影响。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针对这些情况适时地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其次,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如何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

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发展其实是心理需要的唤起和形成,是心理需要与能满足它的目标相互联系的过程。

教师应通过观察、调查和谈话等诸多方法,了解学生需要的特点,并选择有效强化物,来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

2、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经验,以及为学生树立成功的榜样,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3、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直接训练和间接训练,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

训练包括意识化、体验化、概念化、练习、迁移和内化六个步骤。

4、帮助学生设置有效的目标,掌握达到目标的方法
帮助学生确定可以实现的、挑战性的、现实的、具体的以及短时期的目标。

5、引导学生做积极的归因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面对成功或满意的结果时,做稳定的、内部的归因;引导经常体验失败的学生做不稳定的、内部的、可控制的归因。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通过设疑使学习者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出现心理的不和谐状态。

促使学生产生探索行为。

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基础,从而使他们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状态。

2、运用强化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通过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及时反馈学习结果,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他们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