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语境融合与翻译实践

合集下载

基于主题语境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以“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之“科学与技术”为例

基于主题语境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以“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之“科学与技术”为例

基于主题语境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以“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之“科学与技术”为例广西柳州市铁二中学(545007)文利民[摘要]文章以一节高中英语语法课为例,阐释如何通过围绕主题语境,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开展一系列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主题语篇中学习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主题语境;英语学习活动观;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3)04-0046-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本文简称课标)提出了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活动观。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提出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深入挖掘教学资源、改进教学策略。

课标指出,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

由此可见,围绕主题进行英语活动设计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中英语语法课教学实践本文所提到的英语语法课是围绕以“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之“科学与技术”这一子主题进行的教学,以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设置多样化且有效的课堂学习活动,逐步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法运用能力。

(一)主题意义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生活,尤其是家庭机器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生活和学习的方式。

新款机器人可以帮助人们做家务、照顾孩子、辅助孩子学习,甚至可以是孩子的宠物,功能齐全且颜值很高,非常受人们的欢迎。

因此,本节“过去分词作状语”语法课围绕以“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之“科学与技术”这一子主题展开教学。

(二)学情及目标设定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普通高中的高二学生,他们整体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一般,但是参与积极课堂活动,乐于互助合作,对于与主题相关的词汇积累和认知有一定的基础。

《故都的秋》翻译欣赏及对比

《故都的秋》翻译欣赏及对比

《故都的秋》创作背景 故都的秋》
在这二三年间, 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很多时间到处游山 玩水, 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 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 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 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间创作的主要收获, 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间创作的主要收获,为 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杭 州其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 州其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 水似的遁世文学". 水似的遁世文学". 1934年 郁达夫"不远千里"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 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 ",并写下了优美的 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 散文《故都的秋》 散文《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 的秋天 可是啊,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悲凉.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译 文 1 : Autumn, wherever it is, always has something to recommend itself. In North China, however, it is particularly limpid, serene and melancholy. 译文2 译文2:Autumn is always pleasant no matter where it is. But autumn in the North is especially clear, especially serene, especially pathetic in its coolness. 秋之" 秋之"好": 1,has something to recommend , 有可取之处; 有可取之处;给出一些建议 2,pleasant , Something that is pleasant is nice, enjoyable, or attractive

《故都的秋》英文翻译赏析

《故都的秋》英文翻译赏析

"千里"系虚数,无须将该词翻成"a thousand li" 千里"系虚数,无须将该词翻成" 千里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
译文1:There is of course autumn in the South too, 译文2:There is autumn also south of the Yangtze, of course.
清 静 悲凉 秋高气爽 静谧宁静 悲哀凄凉
这三个词在作者所处的特定年代下, 这三个词在作者所处的特定年代下,即白色恐怖四 处横行的年代,清静,安宁是作者期盼向往的,翻 处横行的年代,清静,安宁是作者期盼向往的, 译时所选词汇应与社会文化语境相符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 来得悲凉. 来得悲凉.
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译文1: …but over there plants wither slowly, the air is moist, the sky pallid, and it is more often rainy and windy. 译文2: But there the grass and trees take more time to wither, the air is moist and the sky is pale. There is frequent rain and less wind.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总是好 总是 译文1:Autumn, wherever it is, always has something to recommend itself 译文2:Autumn is always pleasant no matter where it is.

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下的古汉诗之英译——“枫桥夜泊”四种英译之比较研究

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下的古汉诗之英译——“枫桥夜泊”四种英译之比较研究
各 行 诗 句 的 线 形 排 列 中得 到 扩 展 ,形 成 主 题 倾 向 。 而 每 行 诗 句 都 构 建 一 定 的 次 级 主 题 , 为 凸 显 主
枫 桥 夜 泊 张 继 山 行
杜 牧
月 落 乌 啼 霜 满 天 ,江 枫 渔 火 对 愁 眠 ;
远 上 寒 山石 径 斜 , 白云 深 处 有 人 家 。
姑 苏城 外寒 山寺 ,夜 半钟 声到客 船 。
象 乃 古 汉 诗 主题 及 主 题 倾 向关 联 性 语 境 融 合 所 致 。
微观语词概念语义生成 的主客观理据性进行 了阐释 。
关键词 :主题 ;主题倾 向 ;古 汉诗 ;英译
中图分类号 :H 1. 3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 0 6—19 ( 0 9 3 19—0 3 8 2 0 )0 —0 1 6
在 翻 译 研 究 中 , 古 汉 诗 之 翻 译 受 到 国 内外 学 者 们 的 关 注 和 重 视 。 加 州 大 学 Wa —i p教 授 i l Yi a r
由枫?霜在不同诗篇中的意义嬗变引出主题与主题倾向范畴试图从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视角探讨古汉诗翻译过程中词汇概念语境化意义嬗变规律分析了枫桥夜泊四种英译文对古汉诗翻译过程中微观语词概念语义生成的主客观理据性进行了阐释
主题与主题倾 向关联 下的古汉诗之英译 1 9 1
主题与 主题 倾 向关 联 下 的 古 汉诗 之 英译

“ ” “ " 依 旧 ,意 义 嬗 变 — — 古 汉 诗 主 题 与 主 题 倾 向关 联 性 语 境 融合 枫 霜
在 古 汉 诗 中 , 同 一 语 词 于 不 同 诗 篇 中 的 意 义 大 相 径 庭 ,此 意 义 嬗 变 是 随 心 所 欲 还 是 有 其 内 在

《故都的秋》翻译欣赏及对比

《故都的秋》翻译欣赏及对比

Scores:析
郁达夫原作
赏析取材
本文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Autumn in Peiping)一文的第一至第四段为例, 并以张培基和王椒升的译文为蓝本(张培 基的译文下称译文1,王椒升的译文下称译 文2),通过对名家译作的对比赏析来探讨 汉译英翻译作品的翻译技巧。
秋之“好”:
1、has something to recommend 有可取之处;给出一些建议 2、pleasant
句子结构的完整 性和协调性——1 较好
Something that is pleasant is nice, enjoyable, or attractive
清、静、悲凉
《柯林斯高级英语 学习词典第五版》 limpid: very clear and transparent
《故都的秋》创作背景
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很多时间到处游山 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 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 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间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 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杭州其 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 的遁世文学".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 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 《故都的秋》.
pathetic: If you describe a person or animal as pathetic, you mean that they are sad and weak or helpless, and they make you feel very sorry for them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语言和文化上的差距、不同或差异,客观上导致了翻译的“不 忠实”的现实,进一步可以推论出译者的主体性是翻译中不可避免 的一个因素。
钱钟书
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 尽贴合原文。那就是“讹”,西洋谚语所谓“翻译者即反逆者”。
“讹”是出发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有关差异给翻译造成的不可 避免的“走样”和“失真”。
语言形式传达出了多个修 饰词在语义上的强调意味 和一定的铺陈对称效果。
这一过程表现出原译语不同互文 经验间的对话,其结果是体现出一种 典型的文本与互文本间的审美创造。 霍氏这种多词竖状分行,通过整齐的 篇幅排列以示强调的审美创造在后文 其他地方多次出现,即体现了译语清 晰明确的文学审美个性,又在一定程 度上弥补了源文本的阅读表达效果。 这样,从文本结果来看,原语的语言 形态在译本中虽然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变化,但其语言个性却在译语文化语 境的关照下获得了创造性的发展,体 现出原译语文本间的互文对话。
寻求译者与作者和读者的视界融合
• “视界融合”理论对处理好译者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具 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 伽达默尔的观点,翻译需以“完全理解陌生的语言,而且 还以对被表达东西本来的理解”为前提。 •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理解甚至根本不能被认为是 一种主体性的行为,而要被认为是一种置自身于传统过程 中的行动,在这过程中过去与现在经常地得以中介。”
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在翻译中的具体体现
《飘》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You know there isn’t going to be any war,” said Scarlett, bored.
“哪来的什么战争!”思嘉不耐烦的说。(傅东华译)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尊重原文,保留原文的基本意义和信息的基础上,对原文的内容进 行了省略和再创造。语言形式上进行了改编和通俗化。 译文中,译者没有直译“bored”一词,根据原文的上下文关系推断含义,体现了译者翻 译中的创造性。

关联理论指导下英语新闻翻译实践报告

关联理论指导下英语新闻翻译实践报告

关联理论指导下英语新闻翻译实践报告作者:张淑颖刘慧君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6期摘要:目前,新闻成为了国人了解世界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因此,提高国外新闻编译的质量对于国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这个世界,了解国际最新动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翻译实践报告是基于笔者所翻译的一篇名为《美国为60个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提供捐款》的新闻稿而成,报告主要分为任务描述、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案例分析及实践总结四个部分。

案例分析部分为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核心部分,探讨了在翻译该新闻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所采取的主要翻译策略。

本翻译实践旨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为新闻翻译中所需要采用的省译、词类转换以及结构重组等灵活多变的翻译技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更加有效地实现其传递新闻信息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新闻关联理论翻译方法一 ;翻译任务描述1 ;翻译任务背景本翻译报告是基于一篇有关动物保护组织的英译汉新闻而成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新闻英译汉的特点,体会新闻英译汉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笔者的翻译技巧与能力。

俗话说的好,实践出真知。

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实践,体会翻译过程,才会加深对英语新闻翻译的理解,逐渐摸索出技巧,从而提高笔者的翻译技巧与能力。

2 ;翻译所遵循的理论Sperber和Wilson 在其合著的《关联: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的关于交际与认知的语用学理论即为关联理论。

他们指出语言的交际是从明示(说话人角度)到推理(听话人角度)的过程,而不是传统的从编码到解码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关联性则是推理的依据,而关联性的强弱则取决于认知努力和语境效果。

随后,Sperber和Wilson的学生Gutt将关联理论与翻译相结合。

他认为翻译是对源语进行推理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两种交际双方,即源语作者和译者以及译者和读者。

译者从原交际者明示的交际行为中寻找最佳关联性,再把这种关联性传递给受体,也就是说译者把自己的理解传送给受体。

风筝 汉译英

风筝 汉译英

汉译英:“风筝”(一)热★★★汉译英:“风筝”(一)明确主题与情景思维建议题目改为:语篇主题倾向与情景思维对选词择义的制约性黄洁林贯南黄伟强(商英国贸032班)本文翻译了鲁迅的《风筝》的前两个段落(选自文集《野草》),在翻译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且在译成之后与两篇名家译作进行比较,讨论文章主题和背景对翻译的宏观影响以及情景思维在具体操作中的微观效应,将在下文一一细述。

(三篇完整的译文见附录)《风筝》主题和背景分析:鲁迅(本名周树人)和周作人(1885-1967),年龄相仿,早年曾并肩战斗,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锋。

但后来,兄弟却失和,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鲁迅以笔作枪,义无反顾的向一切黑暗和愚昧挑战,成为左翼文坛领袖。

而周作人则渐渐退守到书斋之中,饮苦茶,读杂书,力求在休闲恬静的生活情趣中寻求心灵的寄托。

《风筝》是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作品,它包含着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围绕“风筝事件”的前后始末展开的,第二个故事隐含着作家的一次心理历程。

死亡、孤独情结可以说是鲁迅童年及少年时代情绪记忆的一个核心内容。

命运的无常,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这些痛彻肌肤的内心体验,让鲁迅格外重视自己的那份亲情关系。

而在两兄弟的态度上.鲁迅表现得更为深切。

此时又值“五四”新文化退潮时期,新青年团体的纷纷解散分化,内外交困,那份孤独寂寞之感更是难以形容.为此,他虚构了一个“无怨的恕”的故事给自己套上深深的“罪恶感”的枷锁,让自己在自我折磨及自我怜悯中寻求心灵的安慰和解脱。

“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结尾这句话中深切地体会到那份绝望中的抗争。

一个伟大的作家通过其作品宜泄和释放自己的内心苦闷和悲观情绪并不代表作家本人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就作品本身来看,或许这其中还隐含着另一个幻想,那就是给周作人一个暗示:“我们兄弟之间并无‘无可把握’的仇怨而言,所谓无怨的恕。

”这种变相的道歉也许正是给周作人发出的一个和好的信号,希望重新回到那段“兄弟怡怡”的日子。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一、本文概述《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和视界融合这两个重要概念。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和视界融合,则直接关系到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文章首先界定了主体间性的概念,指出翻译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流活动,涉及源语言作者、译者、目标语言读者等多个主体。

这些主体在翻译过程中通过互动和协商,共同构建了翻译的意义空间。

接着,文章分析了视界融合的概念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视界融合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将自己的视界与源语言作者的视界进行融合,以实现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和视界融合,揭示翻译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文章也关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如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质量的评估等,以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翻译的主体间性理论翻译的主体间性理论主张翻译活动不仅仅是一个单向的语言转换过程,而是一个涉及多个主体间互动、交流和协商的复杂过程。

在这一理论中,翻译的主体不仅仅是译者,还包括原文作者、译文读者以及其他可能参与翻译活动的主体。

这些主体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交流和互动,共同构建和塑造译文的意义。

主体间性理论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认为译者不仅是原文的解读者,也是译文的创造者。

译者在理解原文时,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原文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同时,在构建译文时,译者也需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以确保译文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同时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框架下,翻译的过程可以被视为一个视界融合的过程。

所谓视界融合,是指不同主体在交流和互动中,通过互相理解、协商和妥协,逐步融合各自的视界,形成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和理解。

在翻译过程中,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等主体通过语言的交流和互动,逐渐融合各自的视界,形成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译文意义。

关联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关联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关联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作者:曹帅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29期摘要:关联翻译理论作为一种巧妙融合了关联理论与翻译理论的新的理论体系,其认为,翻译过程就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交际过程。

在这一理论下,英汉翻译实践可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并与原文作者思想认知语境上产生共鸣。

基于此,需要在正确认识关联翻译理论内在含义的基础上,加强其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从而为今后不同语言间的交流提供支撑。

关键词:关联翻译理论英汉翻译实践应用一、关联翻译理论的内涵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斯铂佰(Sperber,D.)和(英)威尔逊(Wilson,D.)共著了《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其中就交际与认知的关联理论做了详细叙述,这是人类首次站在认知学科的角度,研究与分析言语交际过程。

在这之后,关联理论在多个实际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直到1991年,语言学家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开始尝试理论与翻译相结合,并由此提出关联翻译理论。

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在这一理论中提出:翻译实质上就是一个推理过程,而其推理的对象恰恰就是人类的大脑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得出基本论点最佳关联性,这不仅是译者的根本目的,而且是翻译研究的重要标准。

身为一个译者,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就是尽量通过译文还原原文作者的创作意图[1]。

二、当前关联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策略关联翻译理论明确指出,语境就是认知环境,主要指说话人所处的文化背景、知识构成及语言模式等因素。

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原文作者与译者处在不同的认知环境内,那么整个翻译过程将更加复杂。

在这里,译者不仅承担着为译文读者服务的基本职责,更重要的是从原文字里行间洞悉作者的明示与暗示,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帮助译文读者快速而准确地获取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意图,以实现语境的最佳关联[2]。

对此,翻译者首先要对原文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并由此推理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之后寻找最佳关联点,进而将原文准确翻译成汉语。

林语堂《记承天寺夜游》译文评析——兼论关联性语境融合理论与翻译批评

林语堂《记承天寺夜游》译文评析——兼论关联性语境融合理论与翻译批评

林语堂《记承天寺夜游》译文评析——兼论关联性语境融合理论与翻译批评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

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

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赏析:《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小品文。

所谓小品文,顾名思义就是内容短小(本文只有84个字),但韵味深长,需要用心品味的文章。

借用一句广告词来形容:“简约而不简单”,简约的内容里有着不简单的内涵,含义深刻隽永,回味无穷。

一、明月朗照无眠夜欣然起行寻超脱“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时值冬初,长江边的小城黄州已是寒气袭人,苏轼本已解衣欲睡,准备就寝。

可是今晚明朗的月色入户,苏轼禁不住“欣然起行”。

苏轼是发现今晚的月色可爱吗?那他为什么先要“解衣欲睡”?为什么不早早做好赏月的准备?如果是“解衣欲睡”,为什么又要“欣然起行”?很显然,这一矛盾的动作正是苏轼内心矛盾的外在体现。

“欣然起行”应该只是苏轼夜不成寐的一种解脱方式。

明朗的月色、寒冷的冬夜、孤寂的身影,往往更能勾起那些想忘掉却无法忘掉的往事,更能想起那些想逃避却无法逃避的往事。

这样的夜晚,想起这样的事情,任何人都难以入眠。

苏轼自然难眠:记得当今圣上神宗的祖父仁宗皇帝初得苏轼、苏辙之日,曾曰:“吾今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惜吾不及用也。

”经历了两代皇帝,可是时至今日,苏轼不仅没有当上宰相,不能为朝廷大显身手,甚至连自家性命差点枉送!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王安石变法这么十万火急,这么大刀阔斧,全然不顾社会的承受能力?放慢一点速度,先团结好人心,选用一批贤良,缓缓图之岂不是更稳妥、更能收到实效吗?……往事如烟,如今却一幕幕、一桩桩展现在眼前。

英汉翻译之篇章翻译的技巧

英汉翻译之篇章翻译的技巧
英汉篇章的翻译技巧
(一)衔接(Cohesion)
Def和词
汇手段来实现。前者指照应 (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 略(ellipsis)和关联(conjunction),后 者指复现(reiteration)和同现 (collocation)。这些语言手段形成一 个有形的完整网络,使篇章的各组 成部分有机地衔接起来,从而增强 整个篇章的内聚力。
英汉翻译技巧与实践之
篇章的翻译
篇章分析
篇章分析是指对篇章的结构规律、风格特点、涉及的人、事、境、 情的认识和分析。相比而言,各篇章的交际功能或目的不同,主题 或内容有异,文体及表现形式有别,因此翻译要求也有所不同。
1、辨别篇章的文体,运用文体分析方法弄清该篇的文体特点,以便再现原作的精神实质和文 体风格。
the gifts were wrapped in red paper.
3)上下义词复现:
如:Birds did not chirp. The leaves did not rustle. The insects did not sing.
4)反义词复现:
如:I hate yon and yon don’t like me.
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即语篇所涉及的文化、社会背景。原文语篇是在原语社 会、文化背景下产生和传播的,而其译文要在译语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传播。这就要求译 者要充当跨越两种文化的桥梁作用: 1、设身处地,从原文文化语境的角度理解原文; 2、从译语文化语境着眼,将原文信息重新表述为能为译
• 首先,我要向您致歉:为我方未能按照合同约 定日期发送你方定购的产品致歉,也为您在试 图与我取得联系得过程中所遭遇的重重困难而 致歉。您可能已从新闻中得知,我们经历了一 次重大的劳资纠纷。所有的员工都卷入了这场 纠纷,致使全部生产陷入完全停顿状态。秘书 和行政人员也卷入了纠纷,这就是您难以与我 取得联系的原因。

目的论指导下的新闻英语翻译实践报告

目的论指导下的新闻英语翻译实践报告

目的论指导下的新闻英语翻译实践报告目的论指导下的新闻英语翻译实践报告引言: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翻译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新闻英语翻译涉及到广泛的领域和主题,如政治、经济、科技等,具有挑战性和复杂性。

本报告旨在通过目的论的指导,探讨新闻英语翻译的实践,以及解释和分析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一、目的论概述目的论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分支,强调翻译旨在满足特定目的。

根据目的论的理念,翻译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源语言文本转换为目标语言文本,而是要根据目标读者的需要,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与忠实表达。

在新闻英语翻译中,目的论的基本原则是为了确保新闻源语言与目标语言读者都能理解并获得相同的信息。

二、实践过程在进行新闻英语翻译的实践中,遵循以下步骤:1. 熟悉新闻来源:了解新闻事件所属领域、相关背景信息和专业词汇,确保准确传达信息。

2. 理解源文:通过细致阅读源文,分析并理解作者的意图、信息层次和修辞手法。

3. 确定目标读者:根据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调整翻译策略。

4. 词汇选择与语域:根据新闻类型和目标读者的需求,选用相应的词汇和确保语言风格与目标文化相一致。

5. 句子结构与语法:保持句子结构清晰简洁,语法准确无误,以方便目标读者理解。

6. 意译与直译:根据新闻类型和目标读者的需求,适当进行意译或直译,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7. 编辑与审校: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润色,确保目标文本符合新闻报道的要求。

三、新闻英语翻译的问题和困难1. 文化差异:新闻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事件,翻译过程中可能因为文化差异导致信息误解。

2. 语言风格:新闻语言通常简明扼要,直接有力。

翻译时需要在保持信息准确性的同时,保持新闻语言的特点。

3. 专业术语:新闻报道常使用各种领域的专业术语,翻译过程需要对相关领域有深入了解才能准确翻译。

4. 时效性与紧迫感:新闻报道常常要求迅速发布,翻译人员需要在紧迫的时间内完成翻译工作,同时确保准确传达信息。

《目的论指导下的《重要之事》(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目的论指导下的《重要之事》(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目的论指导下的《重要之事》(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目的论指导下的《重要之事》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报告以目的论为指导,对《重要之事》节选进行英汉翻译实践,旨在探讨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实现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二、原文分析《重要之事》节选内容涉及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多个方面,语言简练、意蕴深远。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关注原文的文化背景、语言特点以及表达方式,确保译文在传达原文意思的同时,尽可能保持原文的风格和韵味。

三、目的论概述目的论是一种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性和交际性。

在目的论指导下,翻译应充分考虑译文的使用环境和读者需求,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在本次翻译实践中,我们以目的论为指导,力求实现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四、翻译策略与方法在目的论指导下,我们采用了以下翻译策略和方法:1. 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在翻译过程中,我们根据原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灵活运用直译和意译。

直译能够保持原文的语言形式和风格,而意译则更注重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情感。

通过将两者相结合,我们实现了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文化背景的考虑: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原文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对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表达进行了适当的解释和补充,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和情感。

3. 读者意识:我们充分考虑了译文的读者群体,尽可能使译文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通过调整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我们实现了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五、案例分析以节选内容中的一句为例:“时间是最好的作者,它会写出完美的结局。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译文为:“Time is the best author, and it will write a perfect ending.”这种翻译既保留了原文的意思和情感,又保持了原文的语言形式和风格。

汪榕培《大中华文库》古典诗歌英译本考察

汪榕培《大中华文库》古典诗歌英译本考察

汪榕培《大中华文库》古典诗歌英译本考察蔡 华内容摘要:汪榕培教授英译中国古典诗歌的3个译本入选为《大中华文库》丛书,译者个人翻译选择与国家翻译实践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译介传媒。

本文通过梳理汪榕培“传神达意”整体性翻译策略在对应的诗歌类型文本译介方面的两种翻译动态,即“‘达意’以‘传神’”与“‘传神’即‘达意’”,呈现进一步探索“传神达意”翻译两要素间交互功能的整合思路,以期推动深入发掘“传神达意”译介思维及其借鉴与影响的态势。

关键词:汪榕培古典诗歌英译;“传神达意”整合动态“传神达意”动态倾向;《大中华文库》国家输出作者简介:蔡华,大连大学英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Title:A Survey of Wang Rongpei’s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Classical Poems with Reference to Library of Chinese ClassicsAbstract: Thre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by Professor Wang Rongpei were included in the Library of Chinese Classics, which shows that Wang’s practice has been integrated with the national effort of promoting cultural heritage through translation. 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two evidential trends of the principle of “conveying the meaning in its full flavor” regarding the perspectives of poetry translation to further the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the possibl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wo elements of “conveying the meaning” and “in its full flavor” in order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 and expand its influence.Key words:Wang Rongpei’s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ancient poems; the dynamic correlation of “Conveying the Meaning in its Full Flavor”; national promotion of Library of Chinese Classics Author: Cai Hua is professor at School of English Studies,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116622, China). Her majo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classics.E-mail:**************.cn“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民族的古代典籍,在量上数第一,在质上也决非第二。

语用、语境与关联——《望夫石》主题的阐释和翻译

语用、语境与关联——《望夫石》主题的阐释和翻译

语用、语境与关联——《望夫石》主题的阐释和翻译
杨元刚
【期刊名称】《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09)002
【摘要】翻译的本质是一个跨文化的动态的明示-推理过程,成功的翻译取决于语境效果和认知努力之间的最佳关联性,诗歌的翻译应是意美、音美、形美三者的有机结合.中唐诗人王建的《望夫石》是一首著名的新乐府,其译文的准确与否依赖于译者对作品产生的认知语境的把握和解释,译者应该用自然、贴切、语境效果对等的目标语形式忠实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和交际意图.本文拟从认知语用学、翻译学和文艺学的角度,比较《望夫石》两种译文的得失,并探讨原作的主题.
【总页数】5页(P195-199)
【作者】杨元刚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旅游广告词及语篇语境翻译的语用学阐释:关联-顺应视角 [J], 闫凤霞
2.《旗帜飘扬》与《旗开得胜》的语用博弈——从关联理论阐释歌词翻译 [J], 李淑苹
3.《旗帜飘扬》与《旗开得胜》的语用博弈——从关联理论阐释歌词翻译 [J], 李淑苹
4.主题及主题倾向关联性语境融合对翻译实践的制约 [J], 刘煜; 赖小春
5.古典诗词互文性解读的“阈限”问题——兼论文本(翻译)阐释的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语境融合 [J], 曾利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故都的秋》英文翻译赏析

《故都的秋》英文翻译赏析

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译文1: …but over there plants wither slowly, the air is moist, the sky pallid, and it is more often rainy and windy. 译文2: But there the grass and trees take more time to wither, the air is moist and the sky is pale. There is frequent rain and less wind.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总是好 总是 译文1:Autumn, wherever it is, always has something to recommend itself 译文2:Autumn is always pleasant no matter where it is.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总是好的;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总是好的; 总是好的
Autumn, wherever it is, always has something to recommend itself.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 来得悲凉 悲凉. 来得悲凉. 译文1:In north China, however, it is particularly, limpid, serene and melancholy. 译文2:But autumn in the North is especially clear, especially serene, especially pathetic in its coolness.

语用_语境与关联_望夫石_主题的阐释和翻译

语用_语境与关联_望夫石_主题的阐释和翻译

第9卷第2期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9,No.22007年4月J.of Wuhan U ni.of Sci.&T ech.(Social Science Edition)Apr.2007收稿日期:2006-12-09基金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6q029).作者简介:杨元刚(1965-),男,湖北武汉人,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语用、语境与关联)))5望夫石6主题的阐释和翻译杨元刚(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摘要:翻译的本质是一个跨文化的动态的明示-推理过程,成功的翻译取决于语境效果和认知努力之间的最佳关联性,诗歌的翻译应是意美、音美、形美三者的有机结合。

中唐诗人王建的5望夫石6是一首著名的新乐府,其译文的准确与否依赖于译者对作品产生的认知语境的把握和解释,译者应该用自然、贴切、语境效果对等的目标语形式忠实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和交际意图。

本文拟从认知语用学、翻译学和文艺学的角度,比较5望夫石6两种译文的得失,并探讨原作的主题。

关键词:5望夫石6;关联翻译理论;国俗语义词;语用涵义;认知语境;主题阐释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3699(2007)02-0195-05一、5望夫石6两种译文述评中唐诗人王建(约767A D )约830AD),大历十年进士,出身寒微,/诗以乐府见长,与张藉齐名,世称-张王.0[1]。

他的新乐府诗5望夫石6和5新嫁娘6一样脍炙人口: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张廷琛与魏博思合译的5唐诗一百首6中第五十三首便选择了5望夫石6[2]:Aw aiting H usband Stone WANG Jian (768-830AD)Where she aw aits her husband,On and on the river flow s.Nev er loo king back,Transform ed into a stoneDay by day upo n the peak,w ind and r ain revolve,Should the jo urneyer return,this stone w ould utter speech.译者采用直译并给译文标题加了注,解释诗中/望夫石0一典的来历:A legend that or ig inated in Wuchang,H ubei pr ovince,and spread so far and w ide that there w ere many such landm ar ks along the rivers o f China.译者加注以便目标语读者正确理解原作内容和主题。

哈蒂姆的语境维度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哈蒂姆的语境维度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校园英语 /哈蒂姆的语境维度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郭立【摘要】翻译过程始于意义的把握,终于意义的表达,始终以意义为中心,一步步推进。

语境对意义起着决定和固定的作用。

本文分析了哈蒂姆的语境维度论特征和功能,阐述了其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语境 交际维度 语用维度 符号维度翻译的本质在于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传递原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这也是译者的根本任务。

翻译的客体是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

意义是翻译的核心,刘宓庆先生在《翻译与语言哲学》一书说:翻译过程始于意义的把握,终于意义的表达,始终以意义为中心,一步步推进。

语境对意义起着决定和固定的作用。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最早提出了语境的概念,他把语境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前者指当时正在实际发生的事情,即语言发生的实际环境;后者指讲话者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文化,即整个文化背景。

英国语言学家弗斯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观点。

他认为语境既有由语言因素构成的“上下文”,又有由情景因素构成的“情景的上下文”。

继弗斯之后,韩礼德也对语境做了论述,他认为,语言是由概念、人际和语篇三个元功能构成的意义潜式,而它们的实现又受制于具体的情景语境和语篇所处的大的文化语境。

韩礼德还提出了语域这一概念。

他在其著作《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s》中明确了语域与情景语境的关系:语域是情景语境的具体表现。

他指出:“语域概念从与民族方法学密切联系的角度出发,描述了语篇中认为能实现语义形式的特征与话语情景中抽象的分类相结合的过程,这些过程体现了本质理论和话语系统,从而为研究日常社交活动中的语言功能提供了方法。

哈蒂姆和梅森关于语境的三个维度的论述对语篇翻译的启示尤为深刻。

一、语境的三个维度巴兹尔•哈蒂姆和伊恩•梅森在《D i s c o u r s e a n d t h e Translator》一书中提出语境是多维、立体的,有三个维度,分别是语境的交际维度、语境的语用维度和语境的符号维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语境融合与翻译实践06商英(2)班方瑞霞金巧玲张晋杨晓宜本文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Autumn in Peiping)一文的第一、二段为例,并以张培基和王椒升的译文为蓝本(张培基的译文下称译文1,王椒升的译文下称译文2),探讨主题及主题倾向关联性语境融合对翻译实践的制约。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摘自《故都的秋》郁达夫)第一步:主题与主题倾向的确立主题:思念故都即北平的秋天主题倾向:(1) 北国的秋特别→饱含秋味(清、静、悲凉)→不远千里到北平饱尝秋味(2) 南国的秋→慢、润、淡→看不饱,尝不透,玩不足→不及北平的秋关联性线索词:清、静、悲凉/ 慢、润、淡 / 看不饱,尝不透,玩不足第二步:确定难点重点(见文中画线部分)关联性线索词在文章连贯及主题表达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其语义内涵加以推敲以得出最佳选词。

另外,文中其他一些副词、动词、名词的选用也值得细究。

•确定这些重点难点的选词必须为语篇主题服务,分析过程中必定涉及写作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故都的秋》一文写于1934年,当时中国处于国民党统治之下。

1931年9月18日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

《故都的秋》便是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写下的优美散文。

第三步:语段翻译过程解析(1)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a)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译文1:Autumn, wherever it is, always has something to recommend itself.译文2:Autumn is always pleasant no matter where it is.“总是好的”在这里不宜照字面意思直译“is always good/nice/ pleasant”。

如果这样译,则表示作者觉得哪里的秋天都一样,他都喜欢,这显然与主题倾向“北平的秋更特别,更让人眷恋”不相符。

其实在这里,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其他地方的秋天虽然不及北平的秋天好,但总是有可取之处的,因此,“总是好的”应该译为“always has something to recommend itself”。

b)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译文1:In north China, however, it is particularly, limpid, serene and melancholy.译文2:But autumn in the North is especially clear, especially serene, especially pathetic in its coolness.首先,“清”、“静”、“悲凉”这些词形容的是北国的秋的特色,是本语篇的主题性关联线索词,同时是翻译的难点。

三个词都较为抽象,如何具体化?现分别解析如下:北国的秋饱含秋味,即清、静、悲凉。

“清”除了对应于秋高气爽,“静”对应于静谧,还有宁静,而“悲凉”是指秋带给人的主观感受“悲凄”。

这三个词在作者所处的特定年代下,即白色恐怖四处横行的年代,清静、安宁是作者期盼向往的,翻译时所选词汇应与社会文化语境相符。

“clear (bright, luminous; cloudless; free from mist, haze, or dust) /limpid(marked by transparency; clear and simple in style; absolutely serene and untroubled)”都有“清”的含义,而limpid一词更能表达出“清”字在此处传达的意境。

“静”:serene / tranquil / quietserene: 1. a : clear and free of storms or unpleasant changeb : shining bright and steady2. marked by or suggestive of utter calm and unruffled repose or quietude tranquil: a : free from agitation of mind or spiritb : free from disturbance or turmoilquiet: marked by little or no motion or activity(Merriam-Webster’s 11th Collegiate Dictionary)从这三个词的英文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tranquil可以让人体会到幽静,免受干扰,内心安宁的心情。

悲凉:悲哀凄凉。

北国之秋,秋风萧瑟,悲凄之情油然而生。

悲凉一词重在描述作者内心的对秋的体会。

melancholy: tendency towards deep sadness which lasts for some time; depression=(being depressed (depress: make sb. sad and without enthusiasm);low spirits) / pathetic:causing one to feel pity or sadness / solitary:(a) alone, without companions (b) fond of being alone, used to being alone(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这三个词中,melancholy更能让人忧郁,心生悲凄。

再者,“特别地”这个副词的选用也有讲究。

“especially”, “particularly”和“exceptionally”似乎都一样,都可以考虑,但其实不然。

根据本文的主题,作者之所以眷恋北平的秋,是因为北平的秋味是与众不同的,而根据以上各副词的解析,exceptionally有“例外”、“与众不同”的含义,所以这里选用exceptionally这个副词更符合主题倾向。

最后,从连贯的角度来说,“autumn in the North”主语与第一小分句保持一致,能使行文比较流畅。

本句改译为:But autumn in the North is exceptionally limpid, tranquil, and melancholy in its coolness.(2)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译文1:To enjoy its atmosphere to the full in the onetime capital, I have, therefore, made light of traveling a long distance from Hangzhou to Qingdao, and thence toPeiping.译文2:It was for not other purpose than to savour this autumn to the full, the taste of autumn in the old capital, that I went to the trouble of journeying a thousand li,from Hangzhou to Qingdao, and thence to Beijing.作者不远千里几经周折回到北平,只不过想饱尝故都的秋味。

饱尝一词意思是充分地品尝,正好与“秋味”一词搭配,savor/enjoy/taste都有“品尝”之意,但又略有区别。

savor:enjoy the taste or flavor of sth., esp. by eating or drinking it slowly;enjoy: get pleasure from …;taste: be able to perceive (flavors),test the flavor of sth。

Savor准确表达了细细品尝某样东西(文中指“秋”)的味道。

在此作者把“秋”实物化,我们把“秋”理解为可以品尝的一道菜,作者要饱尝故都的“秋味”,应该是指“菜”本身的味道,从两个词的英文解释(如下)我们可以看出taste重在食物等给人带来的主观感受,而flavor重在食物等本身散发的味道,因此,flavor更能形象展现“饱尝秋味”这一场景。

taste: sensation caused in the tongue by things place on it; ability to perceive and enjoy what is beautiful or harmonious, or to behave in an appropriate and a pleasing way. flavor: taste and smell, esp. of food; distinctive or characteristic taste; speci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 or atmosphere另外,“千里”系虚数,无须将该词翻成“a thousand li”。

综上所述,现将译文修改如下:It was for not other purpose than to savor this autumn to the full, the flavor of autumn in the old capital, that I went to the trouble of journeying a long distance, from Hangzhou to Qingdao, and thence to Beijing.(3)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