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游褒禅山记》精校版解词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
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
该文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
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
12年后(1070年)罢相。
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作品原文:游褒禅山记(宋)王安石原文第一段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①,而卒葬之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③。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④。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⑤。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⑥,其文漫灭⑦,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⑧。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⑨。
注释:①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慧褒:唐代高僧。
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
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
②而:连词,并且。
卒:终,最后。
之:指褒禅山麓。
③以故:因为(这个)缘故。
名:命名、起名,名词作动词。
禅:梵语“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修”,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
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
褒禅,慧褒禅师。
④慧空禅院:寺院名。
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
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
庐:房舍、屋舍。
(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
)冢:坟墓。
⑤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第四十八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句,应写作“华阳洞”。
高一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文言文翻译
高一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文言文翻译导读:高一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文言文翻译原文: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读一声)”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游褒禅山记》作者王安石翻译:褒禅山也称为华山。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
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
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
《游褒禅山记》原文、字词解释--适用于积累文言知识课堂
游褒禅山记宋代:王安石记: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情感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主要包括游记和碑记两种类型。
游记主要记叙游览山川名胜的活动,以写景抒情为主;碑记是一种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记叙中皆有议论。
文章主旨思想:本文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写作背景:褒禅山亦谓之华(huá)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省略主语“人们”)名之曰“褒禅”。
谓:叫做,称为。
之:代褒禅山,它。
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慧褒:唐代高僧。
始:当初。
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
于:介词,在。
其:代华山。
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
“舍于其址”为状语后置(也叫“介词结构后置”),正确的语序为“于其址舍”而:连词,表递进关系,并且。
卒:古义:死;通“猝”,突然;终于、最终(卒胜敌军)。
今义:士兵、完毕(卒岁、卒业-毕业)。
之:代褒禅山麓(山脚)。
以故:以:因为,故:缘故。
因为(这个)缘故,可译为“因此”。
其:指示代词,那,此代指慧褒埋葬之时。
其后:那以后。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之:代华山。
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
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
褒禅,慧褒禅师。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判断句)所谓:人们所说的。
慧空禅院:寺院名。
禅院:佛寺。
庐冢(zhǒng):墓旁的小屋。
庐:屋舍。
(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
)冢:坟墓。
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
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
《游褒禅山记》重点字词及翻译
《游褒禅山记》重点字词及翻译《游褒禅山记》重点字词及翻译翻译褒禅山也称为华山。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儿的山脚下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
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旁庐舍。
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阳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上,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
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
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
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
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
”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
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
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
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
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未能尽情享受游山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没有不探究、思考到的。
那(路)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路)不平坦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
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贵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虽然)有了意志,也不随从别人而停止(不前),然而量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
有了意志与力量,也不盲从别人而有所懈怠,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
【高三复习文言文字词及文学常识】必修二游褒禅山记
“ 其”字的用法
人称代词 代
词 连词
指示代词
他(们),它(们)(的) 你(们),你(们)的 我(们),自己(的) 这(里),那(些) 其中
指 代 对 象
表选择:是…还是… 表假设:如果,假如
语气副词 助词 调节音节,不翻译
表商量:还是 表反问:难道 表揣测:大概 表祈使:一定
传的文字
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 名作动,说清
谨慎地选择
尽 说
……的 缘故
古今异义, 做学问的人
思而慎取之也。
重点字词
• 谬: 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传: 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 名: 说清楚,名词作动词。 由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组 • 所以: 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 • 学者: 古今异义。古:求学的人,读书 因”。
古今异义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不同寻常
非常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意外的事故
非常好 十分 于是余有叹焉 对于这种情况
于是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在此 请他,于是他来了 顺承连词
至——到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于——引出处所 到了…的结局 以致于
至于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至于小李,你就别管了 另提一事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代词,他们,指古人 7、其孰能讥之乎? 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难道
“ 其”字的用法
8、而余亦悔其之 代词,指自己 9、既其出 助词,无实在意义 10、视其左右 代词,它,指洞壁 11、后世之谬其传 代词,那些 12、咎其欲出者 代词,那些 13、吾其还也 语气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14、其可怪也欤 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 15、路漫漫其修远兮 助词,调节音节,无义 16、…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代词,其中
《游褒禅山记》原文、注释及翻译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原文第一段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①,而卒葬之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③。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④。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⑤。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⑥,其文漫灭⑦,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⑧。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⑨。
注释:①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慧褒:唐代高僧。
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
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
②而:连词,并且。
卒:终,最后。
之:指褒禅山麓。
③以故:因为(这个)缘故。
名:命名,动词。
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
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
褒禅,慧褒禅师。
④慧空禅院:寺院名。
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
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
庐:屋舍。
(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
)冢:坟墓。
⑤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第四十八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句,应写作“华阳洞”。
以:因为。
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
阳:山的南面。
古代称山南为“阳”,山北为“阴”。
名:命名,动词。
⑥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⑦其文漫灭:碑文模糊,磨灭。
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
漫灭,指碑文剥蚀,模糊不清。
⑧独:唯独,只有。
其:指代石碑。
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
犹:还,仍。
⑨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花(huā)”字,没有“华”字,后来有了“华”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
(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
北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
12年后(1070年)罢相。
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原文:游褒禅山记北宋-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翻译: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游褒禅山记》重点字词及翻译.docx
《游褒禅山记》重点字词及翻译翻译褒禅山也称为华山。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儿的山脚下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
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旁庐舍。
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阳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上,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
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
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
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
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
”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
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
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
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
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未能尽情享受游山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没有不探究、思考到的。
那(路)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路)不平坦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
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贵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虽然)有了意志,也不随从别人而停止(不前),然而量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
有了意志与力量,也不盲从别人而有所懈怠,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
《游褒禅山记》原文注释及翻译
游褒禅山记令狐采学王安石原文第一段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①,而卒葬之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③。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④。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⑤。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⑥,其文漫灭⑦,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⑧。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⑨。
注释:①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慧褒:唐代高僧。
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
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
②而:连词,并且。
卒:终,最后。
之:指褒禅山麓。
③以故:因为(这个)缘故。
名:命名,动词。
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
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
褒禅,慧褒禅师。
④慧空禅院:寺院名。
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
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
庐:屋舍。
(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
)冢:坟墓。
⑤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第四十八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句,应写作“华阳洞”。
以:因为。
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
阳:山的南面。
古代称山南为“阳”,山北为“阴”。
名:命名,动词。
⑥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⑦其文漫灭:碑文模糊,磨灭。
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
漫灭,指碑文剥蚀,模糊不清。
⑧独:唯独,只有。
其:指代石碑。
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
犹:还,仍。
⑨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花(huā)”字,没有“华”字,后来有了“华”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
(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令狐采学创作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
《游褒禅山记》完整版(含逐字逐句翻译)
险阻僻远的地方
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因而人们很 代词, 所有没有志向的 少到达那里。 那里 人是不能达到的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
随从别人而停止不前
至:到达;于:介词,引进处所
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
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 幽深昏暗,叫人迷惑的
懈
地方,形容词作名词
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
没有 识其本名, 尽
人 名词作动词
……的 做学问 缘故 的人
思而慎取之也。
谨慎地 选择
重点字词
• 谬: 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传: 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 名: 说清楚,名词作动词。 • 所以:由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组
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
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
仍然应读“huā”,而不应该读成
“huá”。
文章第一段为 什么从洞的名称和 仆碑及仆碑上的文 字写起?
便于下文写游洞的 感想以及对仆碑的感想, 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游 人 游 览 褒 禅 山
褒 禅 山 洞 口
第二自然段
记游华山 洞的经过
略述前洞 后洞概况
详记游后 洞的经过
往东,名作状
倒
碑文
因为
表判断,“为,是”的意 思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
模糊不清 唯独,只有 辨
认
“花山”。今言华如华 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说
大概 错 因为 误
归 纳 卒买鱼烹食
士兵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死
可卒千年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游褒禅山记》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修2《游褒禅山记》字词积累1.词[乃]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良乃人,具告沛公(于是)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道]有碑仆道(路,道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何可胜道也哉(说,讲)策之不以其道(方法)[盖]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文]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文过饰非(掩饰)[然]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吴广以为然(对,正确)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2.活用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度)盖其又深,则其至义加少矣(到达的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的地方)画线的词可以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但有的也可以看作省略(如可以认为“其至”“险远”后面分别省略“之人”“之地”),这三个词在理解上没有什么困难,只要学生理解就行了,不一定要讲它们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名,说出,说明。
这是“名”在文言中的通常用法,不是名词用作动词。
)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
名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尽,走到头。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命名,称呼。
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说清楚,说明白。
名词活用为动词)火尚足以明也(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把……当作老师,名词的意动用法)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认为……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认为……有好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3.句式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文言文《游褒禅山记》译文与注释
文言文《游褒禅山记》译文与注释褒禅山也称为华山。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此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文言文《游褒禅山记》译文与注释,一起来学习吧!《游褒禅山记》原文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译文褒禅山也称为华山。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
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
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游褒禅山记课文翻译
游褒禅山记课文翻译游褒禅山记课文翻译游褒禅山记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游褒禅山记课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游褒禅山记宋代: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译文褒禅山也称为华山。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
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
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归纳高中语文的文言文学习,要求学生能达到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一、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词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
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古义:周围; 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到达,达到,动词;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三、一词多义1.乃①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②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③ 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④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2.道①有碑仆道(路,道路)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3.盖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4.文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④文过饰非(掩饰)5.然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然而,但是)6.舍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②而操舍鞍马,仗舟楫(动词,舍弃)③舍相如广成传舍(动词,安排住宿)④客舍青青柳色新(名词,宿舍、旅店)7.以①由山上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介词,在、从)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并且)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表顺承,就,便,或不译)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与“故”组成固定结构,表因果,因此)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与“所”组成固定结构,表原因,……的原因)8.其⑴始舍于其址。
高一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字词释义
高一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字词释义【导语】进入到高一阶段,大家的学习压力都是呈直线上升的,因此平时的积存也显得尤为重要,作者高一频道为大家整理了《高一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字词释义》期望大家能谨记呦!!、【浮图】梵(fàn)语(古代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慧褒】唐代高僧。
【舍】筑舍定居,动词。
【址】基址,指山脚。
【卒葬之】死后葬在那里。
【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寻求的一种境域。
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杖等。
褒禅,慧褒禅师。
【慧空禅院】寺院名。
【庐冢】也作“庐墓”。
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重师长,在他们死后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叫做“庐冢”。
这里指慧褒的*在慧褒的墓旁盖的屋舍。
庐,屋舍。
冢,坟墓。
【华岩穴】南宋王象先《舆地纪胜》第四十八写作华阳洞。
【乃】是,这里有“在”的意思。
【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百余步】步,有两种含义:1、走路举足两次为一步。
2、长度单位,实际长度历代不一,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各朝代尺的长短也不一。
本文的“步”可作1知道。
【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仆,跌倒。
【其文漫灭】碑文模糊,磨灭。
文,指碑文。
下文“独其为文”的“文”指文字。
【言】这里是念的意思。
【盖音谬也】大致是由于读音毛病。
盖,承接上文,说明原因,有“大致”的意思。
谬,毛病。
【侧出】从旁边涌出。
【记游】指在洞壁上提诗留念。
【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穷尽,到尽头,到底。
【拥火】拿着火把。
拥,持、拿。
【怠】懈怠。
【盖】发语词,也含有大致的意思。
【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
不能,不及、不到。
【其至又加少】那些到(的人)更加少。
加少,更少。
加,更。
【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
方,当、正在。
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
【明】照明,动词。
【既其出】已经出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褒禅山记必修二35页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
..【.本意是佛或者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始.【.开始、最初】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于其址.【山脚】【状语后置句】,
而卒.【死】葬【于】之;以故
..【因为这个缘故;因此】其后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lúzhǒng】也。
【句式:判断句】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表判断,有“为”“是”的意思】华山之阳.【山南水北为阳】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也。
【句式:判断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pū】【倒】【于】道【句式:省略句】,
其文【指碑】】漫灭
..【模糊、磨灭】,独.【只有】其为文【指石碑上残存的文字】犹可识.【辨识】,曰“花山”。
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大概】音谬.【错误】也。
其.【指华山前洞】下平旷
..【平坦开阔】,有泉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出,而记游者甚众.【多】,所谓前洞也。
由.【沿着】山以.【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上.【名词作动词,向上走】五六里,有穴【xué】窈【
..
..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入之甚寒,问其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则其.【那些】好游者不能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头】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拿着火把】以.【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愈奇。
有怠【懈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将要】尽.【烧完、燃尽】。
”遂与之俱.【一起】出。
盖.【大概】
余所至.【到达的地方】,比好游者尚不能
..【古今:十分之
..【不及,不到】十一
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大概】其又深,则其至.【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又加.【更】少矣。
方是时
..【正在这时】,余之力尚.【尚且,还】足以
..【足够用来】入,火尚足以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也。
既.【……之后】其【助词,无实义】出,则或.【有人】咎.【名词作动词,责怪】其.【那】欲出者,而余亦悔其.【自己】随之而不得.【能够】极.【副词作动词,极尽、尽享】夫.【指示代词,那】游之乐也。
于是
..【对于这种情况】余有叹焉.【语气词】。
古人之.【主谓之间取独】
观.【观察】于.【对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
得、体会】,以.【因为】其求思之深而.【表递进,而且】无不在也。
夫.【句首发语词】夷.【平坦】以.【相当于“而”,表并列关系】近,则.【那么】游者众;
险以.【相当于“而”,表并列关系】远,则至者少。
而.【可是】世之奇伟、.瑰怪
..【不平凡】之观.【景观】,常在于险远【形容词作..【珍贵奇特】、非常
名词,险峻遥远的地方】,而.【因而】人之所罕至焉.【代词,那里】,故.【所以】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不随从别人】以.【相当于“而”,来】止.【停止不前】也,然.【然而、可是】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
与力,而.【而且,表递进】又不随以怠.【懈怠】,至于
..【到达】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而无物以.【表目的,来】相.【xiàng】【帮助】之,亦不能至也。
然.【然而、但是】力足以至焉,于.【对、在】人为【是】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竭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表反问,难道】孰.【谁】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句式:判断句】。
余于.【对于】仆碑,又以.【“以之”的省略,因此】悲.【形容词作动词,悲叹】夫古书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存,后世之.【主谓之间取独】谬.【使……错,弄错】其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而莫能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者,
何可胜.【尽】道.【说】也哉!此所以
..【求学的人】不
..【……的原因】学者
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句式:判断句】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fǔ通“甫”】,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