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 》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 《游褒禅山记》课件 (32张)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 《游褒禅山记》课件 (32张)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 兽(介词结构后置)
5、不随以止也(省略句) 6、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7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
古今异义
1、非常:古今异义。这里指不平常。 今作程度副词,很,十分。
2、至于:古今异义。至,到。于,介 词,引出到达的场所。今义:①达到 某种程度;②行文中另提起一事。
(2)用于句首 例“ 其笑矣”
4、连词 (1)表选择,“是……还是……” 例:“其真耶,其假耶?” (2)表转折,但是 例:众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3)表假设 如果 例:其济,君之灵也
第二自然段
记游华山 洞的经过
略述前洞 后洞概况
详记游后 洞的经过
平旷 前洞
记游者甚众 对比
窈、寒、深
后洞 记游者少
① ②而 来.卒 而.记葬之 之者已少连词,连表词承,接表承接 ③以连其词求,思表之递深进而.关无系不,在而也且 9.而 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连词,表转折,然而 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连词,表转折 ,却
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连词,表转折,却
第三部分: 补叙相关内容
有穴xué 窈yǎo然 怠dài而欲出
咎jiù其欲 瑰guī怪 相xiàng之
深父fǔ
胜shēng道
理清思路
一(1、2):记叙——游山经过。 二(3、4):议论——游山心得。 三(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 游者的籍贯、姓名。
词类活用
1、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词作动词,命名。) 3、距其院东五里(名词作状语,向东) 4、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从侧面) 5、入之甚寒,问其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 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词作动词,识其本

《游褒禅山记》优秀课件

《游褒禅山记》优秀课件
该文章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 力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目标
02
01
03
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思想内涵。 理解作者王安石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和写作能力。
课程大纲
第一章:导言 第二章:褒禅山概貌
课程大纲
分析文章对褒禅山的描述,探讨作者的表达手法和思想内涵。 第三章:后洞探险
文章的艺术特色
语言优美
文章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夸张 等,使得语言优美、生动。
结构严谨
文章采用了游记体的结构,按照时间、地点的顺序 进行叙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情感真挚
作者在描绘山水景色和游历感受时,情感真挚、深 沉,让人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人生的 思考。
文章的影响和价值
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主题
本文记述了作者游览褒禅山的经历,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和 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哲 理的探讨。
结构
文章采用了游记的写作方式,按照游览的时间和地点顺序展 开,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作者先介绍了褒禅山的地理位置 和背景,再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和人文景观,最后总结了自己 的感悟和思考。
结合文章内容,讲解后洞探险的经过和作者的感悟。
课程大纲
01
02
03
04
第四章:人生启示
探讨文章中的人生哲理,启发 学生思考人生价值。
第五章:总结与作业
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 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02
《游褒禅山记》的作者和背景
王安石的简介
总结词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 一。
《游褒禅山记》优秀课件

《游褒禅山记》课件59张+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游褒禅山记》课件59张+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记游者甚众
后洞
窈、寒、深 记游者少
→悔
1、作者写游洞经过,用了哪些对比?
⑴ 前洞的 平旷 ——后洞的 窈然 ⑵ 前洞记游者 甚众 ——
后洞的来而记之者 甚少、其至又加少 ⑶ “余所至”之 浅 —— “好游者”所至之 深 ⑷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 欣喜 ——
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 懊悔
2、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 用是什么?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合作探究:
请你结合课文与自己的实际感受, 说说完成一件事需要那些条件,对于 成功的重要性.你认为哪个条件最为重 要?
“志” “力” “物”
词类活用
课堂练习
1、慧褒始舍于其址
名作动,筑舍定居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作动,命名
3、距其院东五里
名作状,往东
4、有泉侧出
名作状,从旁边
5、入之甚寒,问其深
形作名,深度
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作动,说明白
7、火尚足以明也 形作动,照明 8、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使动用法,弄错,使…… 错。传,动作名,流传的文字
古今异义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不同寻常
非常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意外的事故
三年佐荒州 市有弃饿婴 崎岖山谷间 百室无一盈
由群牧判官后来知常州提点江东刑狱 进京担任度支判官。 这一过程初步完成了他的能力强化。
➢ “三不足”: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可法,

人言不足恤。
➢ 天象的变化不足为惧,祖宗的
规矩不一定效仿,人们的议论
也不需要担心。
王安石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固执,又 有一种超乎时代的思维方式,是一个非常 复杂而又具有某种人格魅力的人。他总是 给人一种积极的印象“虽千万人吾往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课件(共39张PPT)

(四)第四段: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 样演绎而来的?第四段又是如何与第一段照应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 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 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寻思慎取”的结论前面提到的 “仆碑”,为后面的议论“寻思慎取”的治学态度提供了具 体的资料前面是伏笔,后面是照应有叙有议,照应紧密构思 严谨,逻辑周密。

③省略句


有碑仆道 省略介词“于”
一词多义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
译为“是”“就是”)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
能及,何也(竟,竟然,竟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道] 有碑仆道(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课堂小结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两段记游, 第三、四段发议论记游为发议论做铺垫,而发议论则句句 回应记游两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学习本文要掌握这种在 记叙的基础上深入发表有道理的议论的方法。
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 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寻思而慎取” 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这一段先介绍前洞和后洞,接着写游后洞的情形,然后 简析他们本来具有进洞尽游的条件,结果却是中途折回介绍前 洞极简略,只点明因“平旷”而“记游者甚众”;介绍后洞较 具体,写“窈然”,突出其艰险,写“寒”和“深”都与“窈 然”有关,也是“好游者不能穷”的原因写前后两洞相互照应, 着力突出“窈然”——洞险、深、尽、寒,为下文写中途退出 作铺垫。

《游褒禅山记》ppt课件

《游褒禅山记》ppt课件

中心句
❖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 深思而慎取之
空间方位图
研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
❖ 介绍褒禅山概况 ❖ 行文顺序
本名①→别名由来及证明②③ →华山洞名来由④→从仆碑 看出本名⑤→指出音谬⑥
重点字词
❖ 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起名. ❖东:名词作状语,往东 . ❖ 乃;副词,表判断,有“为、是”
明妃曲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桂枝香
金陵怀古
之意. 这里作“在”讲.
特殊句式
❖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
谬也. ❖ 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
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 “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一个句子 是一般判断句.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 的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 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 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 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 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 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 庭遗曲.
背景知识
❖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 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 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 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 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 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 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 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 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 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 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游褒禅山记》ppt课件

《游褒禅山记》ppt课件

他们;它们的 你们;你们的 我们;自己的
这里;那些 其中
连词
副词 助词
表选择:是…还是… 表假设:如果;假如
调节音节;不翻译
表商量:还是 表反问:难道 表揣测:大概 表祈使:一定
其字的用法
1 以故其后名之曰 代词;那;指褒禅埋葬时
2 距其院东五里 代词;这;指慧空禅院
3 独其为文犹可识 代词;它;指仆碑
3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大概洞更深;那么那些到的人又更加少了
知识归纳 ——语句翻译
4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大概我所到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 到他们的十分之一
5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进去洞里越深;那前进的事就越困难;可是那见到 的景象就越奇特
6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正当这个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进入;火把也 还足够继续照明
记叙 洞 后洞:窈然;甚寒—险以远;至者少
游褒禅山记
入之愈深 → 进愈难 → 见愈奇
游洞
见少
随怠者出;所以
记少 乐少
悔:不得 极游之乐
古人求思之深 有志
议论 奇观常在险远 有力 尽吾志;无悔矣
有物
仆碑——深思而慎取
记叙 ——补叙同游者Biblioteka 整体感知中心句——
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理固宜然 代词;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 形容词;对;正确 然 有穴窈然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 连词;但;但是
此余之所得也 动词;得到 古人…往往有得名词;心得;收获 得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动词;能够 此言得之 形容词;适宜;正确

游褒禅山记优质课件52页PPT【图文版】

游褒禅山记优质课件52页PPT【图文版】

背景知识
初读课文
1、庐冢( zhǒnɡ ) 2、今言“华( huā)”如“华( huá ) 实”之“华( huá )”者 3、盖音谬( miù)也
4、有穴窈( yǎo )然 5、则或咎( jiù )其欲出者 6、无物以相(xiànɡ)之 7、何可胜( shēnɡ)道也哉 8、王回深父( fǔ )
思考:
想一想?
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
作的游记?其共同点是什么?
想一想?
《岳阳楼记》 《小石潭记》
《醉翁亭记》 《满井游记》……
共同点: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 表现山水景物之美,抒发作者感 情,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游 褒禅山记》,想一想:它在写法 上有何不同?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散文遒劲清朗,直抒胸臆,每涉时弊, 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词“一洗五代 旧习”,风格豪放. 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香 金陵 怀古》颇有名。 著作《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 公元1051——1054年, 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 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 (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 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 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 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 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 此文。
三、(5):记叙——补叙同游者 以及作记的时间及作者。
解析课文
空间方位图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 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 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 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 故其後名之曰“褒禅”。今所 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馀步, 後洞。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 而记游者甚众,──所谓 可识曰“花山”。 前洞也。

《游褒禅山记》课件21张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游褒禅山记》课件21张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 文体知识 • 1、记亭台楼阁: •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 2、记游: • 《石钟山记》《小石潭记》 • 3、记(事)物: • 《核舟记》
写作背景:
王安石34岁时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 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本 文。
预习检测:翻译下列句子
1、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 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2、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 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 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整体感知:
1、研读第一自然段,分析本段依次记述了什么?
名 寺 洞

2、作者看到“仆碑”想到了什么呢?
当理想照进现实,我们必须要抓住这道曙光,争当志气盎然、胸有成 竹的当代青年。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自我的提升,应当是我们这代 青年人致死不渝的奋斗目标。无志便寻志,无力便努力,无物便借物,而 最终,集志、力、物三者之势的我们,终将达到梦想的彼岸
立志、奋力、借物,以达险远之处
“有志者,事竟成。”我们从小便被灌输着这样的概念, 有志,所以心里 有火,眼底有光,知道为何而生,如何做正确有意义的事。怀着“生来绝非 溪流,要立于高山之巅。”让女孩们去往外面世界的“志”,“华坪女高” 校长张桂梅在与病魔抗争的痛苦中坚持自己的事业,在获得大量关注度后却 不止“志”,这才是时代楷模。反观有些人,在浮华俗世中忘记了、放下了 “志”,沉沦于虚幻的世界,最后大梦初醒,留下的尽是泡影。
他21岁考中进士步入官场,拥有主政地方近30年,曾两 次担任宰相,又两次被罢免的传奇人生。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三单元 10.《游褒禅山记》课件(30张PPT)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三单元 10.《游褒禅山记》课件(30张PPT)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 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 名之曰“褒禅”。//②今 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 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 谓华山洞者,③以其乃华 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 余步,④有碑仆道,其文 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 曰“花山”。今言“华” 如“华实”之“华”者, 盖音谬也。
人之所罕至焉 ❖ 精要得当、平实深刻、言简意丰
“ 其”字的用法
代词
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
他(们),它(们)(的)
你(们),你(们)的 我(们),自己(的)
指 代 对
这(里),那(些)

其中
连词
副词 助词
表选择:是…还是… 表假设:如果,假如
调节音节,不翻译
表商量:还是 表反问:难道 表揣测:大概 表祈使:一定
第5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 署名。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作用: 一是与前文记游中的“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有怠而欲出 者,曰:‘不出,火且尽’”的内容相呼应; 二是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同时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 和理论上的说服力。
山、院、碑 前洞:平旷,有泉—夷以近,游者众
11、吾其还也
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 其”字的用法
1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连词,表选择,相当于“是…,还是…”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总结
本文把__游__山__和__治__学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 系起来,借_游__山__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 学都要“_尽__吾__志___”和“_深__思___”的道理。
归纳主题
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 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 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 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游褒禅山记 课件(共34张PPT)

游褒禅山记 课件(共34张PPT)

对比
悔 追记后洞中所见
并表示遗憾心情 →
疏通文意
这时
感慨 语气助词 观察
对于
在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
动作名,
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心得
表原因 因为 他们 探求 思考 深入
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平坦 表并列,而
险阻
表转折 但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景,则至者少。而
奇丽 雄伟 珍贵奇特 不同寻常 古今异 象 形作名 险阻偏远的地方
探究文本
三个条件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哪个?
思考
“志”是最重要的条件,起决定作用。 1、作者在阐述“力”与“物”两个条件时,分别把
“有志”作为前提,再次强调了“志”。这就揭示了
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即先有志再有力还要有物,把
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一定的物质条件的重
要性依次排列,逻辑缜密。
2、“然力足以至焉…其孰能讥之乎?”作者通过对比“力足以至”
明确字音
华山 (huā) 春华秋实 (huá) 咎其欲出者(jiù) 于人为可讥(wéi) 庐冢 (zhǒng) 王回深父 (fǔ)
舍于其址(shè) 好游者 (hào) 瑰怪 (guī) 谬其传(miù)(chuán) 何可胜道也哉(shēng) 无物以相之(xiàng)
疏通文意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
者尽 ,吾 可志 以而 无不 悔能 矣至
不 可 不 深 思 而 慎

借仆碑抒发感慨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文章主旨
本文把_游__山___和_治__学_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 起来,借__游__山_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 要“__尽__吾__志__”和“深__思___慎__取_ ”的道理。

《游褒禅山记》课件2(39张PPT)(人教版必修2)

《游褒禅山记》课件2(39张PPT)(人教版必修2)

四人者: 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 玉,长乐王回 深父, 深父,余弟安 国平父、 国平父、安上 纯父。 纯父。 至和元年 至和元年 七月某日, 七月某日,临 川王某记。 川王某记。
同游的四个人: 同游的四个人: 庐陵人萧君圭, 庐陵人萧君圭,字君 玉,长乐人王回,字 长乐人王回, 深父,我的弟弟安国, 深父,我的弟弟安国, 字平父,安上, 字平父,安上,字纯 父。 至和元年七月 至和元年七月 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词句补注(4-5)
又以悲夫古书之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取消句子独立性 并且;说明 并且; 读书人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
此所以学者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年号纪年方式
“地+姓+名+字”的称谓方式
古今异义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非常之观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不一般 到达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此所以学者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求学的人 于是余有叹焉 于是余有叹焉 对于这
词句补注(1)
而卒葬之 并且;葬(于)之 并且; 因为;命名 因为; 表判断 表判断,作“在”解 表判断,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其后名 以其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独其为文犹可识 其为文犹可识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褒之庐冢也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指代碑文; 指代碑文;作为文字
东行5里
后洞 前洞
行文脉络


院 洞 碑
前:夷以近 游者众 后:险以远 至者少 其文漫灭 志 力 物 尽志无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 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看到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感叹 古书没有保存下来,使后世的人以讹传讹 不能明白名称的真实情况,哪里能说得完 呢!这就是治学的人不能不深思熟虑和谨 慎采用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的萧君圭字君玉, 长乐的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 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 安石记。
一 (1-2):记叙——游山经过。 二 (3-4):议论——游山心得。 三 (5): 记叙——补记同游者。
( 记 叙 )
第 一 段
现名 原名
仆碑
音谬
( 记 叙 )
第 二 段
前洞 后洞
平旷 记游者众


好游者 不能穷

第四段(议论) 学者不可以不 深思而慎取
第三段(议论)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 者,可以无悔矣
词类曰“褒禅” 命名,名词作动词
有泉侧出
从旁边,名词作状语
问其深
深度,形容词作名词
而其见愈奇 见到的景象,动词作名词
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的人,动词作名词
火尚足以明 照明,形容词作动词
常在于险远 险远的地方,形容词作名词
至于幽暗昏惑 形容词作使动,使…昏惑
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弄错,形容词作动词
←褒禅寺 褒禅寺里的僧人→
华阳洞
华阳洞口
华阳洞
华阳洞
华阳洞
华阳洞
华阳洞
华阳洞
华阳洞
华阳洞
王安石的名言: 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可法, 人言不足恤。
华阳洞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怠悔
而 出 洞
全文从褒禅山写起,说山,识 碑,记游,感事,补记。三个部 分,重点在第二部分,即事明理。
翻过一座小山 东行2-3里
慧空禅院
前洞
后洞
第一部分
说山识碑 慧空禅院 华阳洞 仆碑(识谬) 探幽记游 前洞 后洞 奇观(悔随)
王安石游山其趣味似并不在山水风光,却更留 意于事物原委。先为华山正名,顺势引出华山洞; 考证“花山”,看似多余,实在自有一番用意。 这些,为下文的展开设下伏笔。
11世纪中国 每涉时弊,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 的改革家。 一帜。词“一洗五代旧习”,风
格豪放。
梅花 墙角数枝梅,__________。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______________。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元日 爆竹一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
字介甫,北宋临川人。仁宗庆
历进士,神宗熙宁二年授参知政
事、次年任宰相,积极推行新法,
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党反对,
熙宁七年被罢相,后复位再罢。
封“荆国公”,卒谥“文”,又
称王文公。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
王安石
个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浮华 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
(1021~1068)世”。散文遒劲清朗,直抒胸臆,
记游文字重点在后洞探幽未穷,不能极乐, 引出心中悔意。所即之事非山、泉、洞本身,而 在探幽游客的多寡。由“记游者甚众”到“好游 者不能穷”再到“已少”“又加少”,全不爱惜 笔墨。这样写,使下文的议论得以借题发挥。
第二部分
感事言志 古人:观,往往有得 思深无不在 我:观,在于险远 尽志以无悔 识,后世之谬 深思而慎取
华山洞(前洞)下边平坦空阔, 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到这里游 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是人们说 的前洞。经由山路向上走五六
里,有个洞穴很幽深,进去便感到寒气 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 历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就是人们说 的后洞。我与同游的四个人打着火把走 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但见到 的景象越奇妙。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纪念馆(江西临川)
王安石塑像(江西临川)
[记]:
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 可以记器物建筑,在写法上大多以记 为主,以感为辅(兼有议论、抒情)。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小石潭记》
褒禅山: 旧称华山,在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
本文是王安石在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游记, 借游生议,阐述治学道理。作者认为,治学的非 常之境,常在险远,要具备三个条件:坚定的志 向(有志),征服险远的能力(足力)和一定的 物质条件(相物)。而在这三个条件中,“有志” 是最根本的。因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 以无讥、无悔。此外,作者还针对“华山”谬音, 提出治学必须“深思而慎取”的观点。
流传的文字,动词作名词
其 它的(定语)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代词 称代 他们(主语)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自己(我) 余亦悔其随之
指代 那(些)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副词 反诘语气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
推测语气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助词 衬音
路漫漫其修远兮(不译)
褒禅山也称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 这山麓筑室居住,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 个缘故,后人就称这座山为褒禅山。现在 人们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死后弟 子们盖造的守墓院舍。距那禅院东边五里, 是人们说的华阳洞,因为它是在华山南面 得名。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 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近乎磨灭, 只有字迹还可辨识,是“花山”的字样。 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 原来是读音错了。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 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些诗为 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 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 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参考答案】 颔联:⑴ “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
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 一层悲凉况味。⑵“草草杯盘”与“昏昏灯火”营 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 之情。⑶“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草草” 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 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
有个懈怠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 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都跟他退出 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探 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 看左右的洞壁,来这里并且题记的人已经 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的游人 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
时,我的力气还足够继续前进,火 把还足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 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 后悔跟着他出来,不能尽享游洞的 乐趣。
游山有顿悟。先明古人观物,思之恒在往往 有得。借此将议论展开:人生践行必须有“志”, 有“力”,有“物”的帮助,做到“尽志无悔”; 至于研究学问,则要“深思慎取”。感慨既发, 瞬间纵横古今,所悟之理也就和盘托出。要指出 的是,借仆碑发挥,并非闲置的笔墨,它使至 “险远”要有“志”“力”还当借“物”的三者 不可或缺的观点,得到实例支持,行文显现周密。 不妨这样理解,要有坚定志向,具备客观条件, 有力有物,还当讲究方法,深思而慎取。
禅:梵语译音禅那,静思之意。 址:基址,指山脚。 庐冢zhǒnɡ:守墓的屋舍。 阳: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 仆pū:倒伏。如:前仆后继 漫灭:指因磨蚀而致模糊不清。 窈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咎jiù:责怪。如:既往不咎 观:景象。 无物以相之xiànɡ:帮助。如:吉 人自有天相。 王回深父:fǔ
至 到,到达 达到极点的 和“若”连用,表示另提一事
课件链接
山名(本名、别名)
1 仆碑、音谬
洞名(前洞、后洞)
记叙游后洞 2
记游
议论
. 音谬
4
学者不可以不 深思而慎取
议论怠而出 3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 者,可以无悔矣
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 中写成 ,像花形;“花”是后起字, 有此字后“花”huā与“华”huá分开, “华”才读“huá ”。王安石认为碑文上 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 读“huā ”,而不应该读成“huá ”。
处,风景秀美,由两山组成,东西走向。 其西原名华山,为慧空禅院所在地;禅院 东五里,为华阳山,因其在华山之阳而得 名。今统称褒禅山。现两山洞尚存,前后 洞并不相通。前洞在慧空禅院遗址东二三 里,洞口大而平,洞深约三间房子大小。 出前洞翻过一座山至后洞。后洞窄处仅能 容一人通过,宽处如大殿。后洞之深,王 安石时“好游者不能穷”;至今也无人能 探其底。
由此我有感慨。古人在观察天地、山 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 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并且 非常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 览的人就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
前来游览的人就少。但是世上奇 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 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 所以没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即使)有了志向,也不盲从别人而中 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目的地。 有了志向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懈怠,到 了那幽深昏暗、使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 必要的外物来帮助,也不能到达目的地。 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却未能达到), 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看来也 是感到懊悔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却未 能达到,便可以无悔了,
王安石认为,“求思”应该具备哪些 条件?
志 定立志向
力 有能力,有毅力
物 有外物帮助,有所凭借
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事情成败 的关键在主观的认识努力。在有能力,有 物力的情况下半途而废,会让人讥笑。
道 名词,道路 动词,说 名词,规律,正确的方法
由 名词,原由 介词,从
文 名词,文字 动词,刻花纹或文字
颈联:⑴“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 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⑵“湖海” 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 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 ⑶“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 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