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产品变形原因分析及系统改善
铸件变形的常见原因应除外
铸件变形的常见原因应除外铸件变形是指在铸造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铸件形状和尺寸与设计要求不符的现象。
铸件变形不仅会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尺寸精度,还会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了解铸件变形的常见原因对于提高铸件质量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铸件变形的常见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是导致铸件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
浇口、浇道和冒口的设计不当会导致浇注过程中液态金属流动不畅,造成金属填充不均匀,从而引起铸件变形。
此外,浇注系统中的过大的浇口、浇道和冒口也会导致浇注金属的流速过快,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导致铸件的变形。
解决办法:合理设计浇口、浇道和冒口,确保铸料能够均匀地填充模腔,减少金属流动对铸件产生的影响。
并且,通过模具设计和工艺优化,减少浇口和冒口的大小,降低浇注金属的流速,减少铸件的应力集中。
二、模具结构设计不合理模具结构设计不合理也是导致铸件变形的重要原因之一。
模具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模腔温度分布不均匀,金属凝固不均匀,从而引起铸件的变形。
此外,模具结构设计不合理还会导致模腔内部产生过大的应力,加剧铸件的变形。
解决办法:优化模具的结构设计,确保模腔的温度分布均匀,金属凝固均匀。
通过加强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控制模腔内部的温度,减少应力的产生,降低铸件的变形。
三、金属铸造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金属在铸造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也是导致铸件变形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金属液体冷却过程中,由于金属在不同位置的冷却速度不同,会导致铸件出现内部应力,从而引起铸件的变形。
解决办法:控制金属的浇注温度,确保金属能够均匀地填充模腔。
通过优化金属的冷却过程,减少铸件内部应力的产生,降低铸件的变形。
四、金属材料的选择和成分金属材料的选择和成分会直接影响铸件的变形。
不同的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和收缩率,因此在铸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因金属材料的性质不同而引起的变形问题。
解决办法: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根据铸件的要求和使用环境,选用合适的金属材料。
压铸常见不良改善方法
3.压铸模滑块分模面未清理干净和模时压伤.
4.模型腔内表面机械压伤.
1.按工艺规程进行热处理.
2.严格按操作规程必须把分模面清理干净
3.维修模具.
压铸产品常见缺陷特征,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
名称
特征
产生原因
防止方法
流痕花痕(水纹)
铸件表面有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有明显可见的与金属基本颜色不一样无方向性的纹路.
4.模具预热要充分.
冷纹
铸件表面有明显的不规则的下陷线形纹路(有穿透与不穿透两种)形状细小而狭长,有时交接边缘光滑,在外力作用下有可能断开的可能.
1.两股金属流互相对接,但未完全熔合而又无夹杂期间,两股金属结合力薄弱.
2.浇道口位置不正确,流路太长
3.内浇口速度太低.
4.溢流槽位与金属汇聚处不吻合或容量不够.
2.2离模剂产生的气体被卷入.
2由合金中气体引起
3.1合金内吸有较多气体,凝固时析出留在铸件内,
1.改善内浇道,溢流槽排气道的大小和位置.
2.改善填充时间和内浇道处流速.
3.提高压射压力.
4.在气孔发生处设模芯.
5.尽量少用离模剂.
砂孔
解剖外观检查或探伤检查:缩孔表面呈暗色并不光滑形状不规则的孔洞,大而集中的为缩五,小而分散的为皴.
砂孔是铸件在冷凝过程中内部比上不足而造成的孔穴.
1.料温过高.
2.压射比压低.
3.铸件在结构上有金属积压的部位和截面变化剧烈.
4.内浇道较小.
1.改变铸件结构消除金属积压截面变化大处.
2.在可能条件下降低浇注温度.
3.提高压射比压.
4.适当改善浇注系统,使压力更好传递
爆裂
压铸件不良原因以及改善对策(简版)
压铸件不良原因以及改善对策(简版)压铸件不良原因以及改善对策(简版)⼀、铸件表⾯有花纹,并有⾦属流痕迹产⽣原因:1、通往铸件进⼝处流道太浅。
2、压射⽐压太⼤,致使⾦属流速过⾼,引起⾦属液的飞溅。
调整⽅法:1、加深浇⼝流道。
2、减少压射⽐压。
⼆、铸件表⾯有细⼩的凸瘤产⽣原因:1、表⾯粗糙。
2、型腔内表⾯有划痕或凹坑、裂纹产⽣。
调整⽅法:1、抛光型腔。
2、更换型腔或修补。
三、铸件表⾯有推杆印痕,表⾯不光洁,粗糙产⽣原因:1、推件杆(顶杆)太长;2、型腔表⾯粗糙,或有杂物。
调整⽅法:1、调整推件杆长度。
2、抛光型腔,清除杂物及油污。
四、铸件表⾯有裂纹或局部变形产⽣原因:1、顶料杆分布不均或数量不够,受⼒不均:2、推料杆固定板在⼯作时偏斜,致使⼀⾯受⼒⼤,⼀⾯受⼒⼩,使产品变形及产⽣裂纹。
3、铸件壁太薄,收缩后变形。
调整⽅法:1、增加顶料杆数量,调整其分布位置,使铸件顶出受⼒均衡。
2、调整及重新安装推杆固定板。
五、压铸件表⾯有⽓孔产⽣原因:1、润滑剂太多。
2、排⽓孔被堵死,⽓孔排不出来。
调整⽅法:1、合理使⽤润滑剂。
2、增设及修复排⽓孔,使其排⽓通畅。
六、铸件表⾯有缩孔产⽣原因:压铸件⼯艺性不合理,壁厚薄变化太⼤。
⾦属液温度太⾼。
调整⽅法:1、在壁厚的地⽅,增加⼯艺孔,使之薄厚均匀。
2、降低⾦属液温度。
七、铸件外轮廓不清晰,成不了形,局部⽋料产⽣原因:1、压铸机压⼒不够,压射⽐压太低。
2、进料⼝厚度太⼤;3、浇⼝位置不正确,使⾦属发⽣正⾯冲击。
调整⽅法:1、更换压铸⽐压⼤的压铸机;2、减⼩进料⼝流道厚度;3、改变浇⼝位置,防⽌对铸件正⾯冲击。
⼋、铸件部分未成形,型腔充不满产⽣原因:1、压铸模温度太低;2、⾦属液温度低;3、压机压⼒太⼩,4、⾦属液不⾜,压射速度太⾼;5、空⽓排不出来。
调整⽅法:1、2、提⾼压铸模,⾦属液温度;3、更换⼤压⼒压铸机。
4、加⾜够的⾦属液,减⼩压射速度,加⼤进料⼝厚度。
九、压铸件锐⾓处充填不满产⽣原因:1、内浇⼝进⼝太⼤;2、压铸机压⼒过⼩;3、锐⾓处通⽓不好,有空⽓排不出来。
压铸成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与解决措施
3. 1.
适当改善浇注系统,使压力更好地传递 改进内浇道,改善排气条件
2. 适当提高压铸模温度和浇注温度3. 压射比压和压射速度 4. 压铸模制造尺寸要准确
提高
1. 检查合模力及增压情况,调整增压机构使压射 增压峰值降低 2. 检查压铸模强度和闭锁元件,检查压铸模损坏 情况并修理 3. 清理分型面,防止有杂物
压铸件表面在某些位 置上产生粗糙面
1.压铸模设计和制造不正确,如型芯和成型部分无斜度 或负斜度 铸件表面顺着出模方 向留有擦伤的痕迹 2.型芯或型壁压伤,影响出模
3.铸件顶出有偏斜
出现的问题
产生原因 1.合金浇注温度过高或模具温度太高
2.涂料使用不足或不正确
3.模具某些部位表面粗糙,浇道系统不正确使合金正面 压铸合金与型壁粘连 冲击型壁或型芯 而产生拉伤或被撕破 4.模具材料使用不当或热处理工艺不正确,硬度不足 5.铝合金含铁量太少(<0.6%),ZcuZn40Pb2含锌低 或有便析 6.填充速度太高 1. 合金液导入方向不合理或金属液流动速度太 高,产生喷射;过早堵住排气道或正面冲击型壁而形成 旋涡包住空气,这种气孔多产生于排气不良或深腔处 2. 由于炉料不干净或熔炼温度过高,使金属液中 后加工时发现压铸件 过多的气体没除净,在凝固时析出 内有气孔 3. 涂料发气量大或使用过多,在浇注前未烧净, 使气体卷入铸件。这种气孔多呈灰色表面
2.改善冷却条件,特别是改善金属液冲刷剧烈部位
3.对烧蚀部分增加涂料 4.调整合金液的流速,使其不产生气穴 5.消除模具上的合金粘附物
1.拉伤在固定部位时,要检修压铸模,修正斜度,打光 压痕 2.拉伤无固定部位时,在拉伤部位相应位置的压铸模上 增加涂料 3.检查合金成分,如铝合金中含铁≥0.6% 4.调整顶杆,使顶出力平衡 解决措施 1. 降低浇注温度,模具温度控制在工艺范围内, 消除型腔粗糙的表面 2. 检查涂料品种或用量是否恰当3. 矫道,防止内浇道正面冲击 4. 内5. 6. 调整内
压铸件不良及原因分析
一、 氧化夹渣
A. B.
C.
缺陷特征:氧化夹渣多分布在铸件的上表面,在铸型不通 气的转角部位。断口多呈灰白色或黄色,经x光透视或在 机械加工时发现,也可在碱洗、酸洗或阳极化时发现 产生原因: 1.炉料不清洁,回炉料使用量过多 2.浇注系统设计不良 3.合金液中的熔渣未清除干净 4.浇注操作不当,带入夹渣 5.精炼变质处理后静置时间不够 防止方法: 1.炉料应经过吹砂,回炉料的使用量适当降低 2.改进浇注系统设计,提高其挡渣能力 3.采用适当的熔剂去渣 4.浇注时应当平稳并应注意挡渣 5.精炼后浇注前合金液应静置一定时间
八、冷裂纹(拉模)
A. 缺陷特征: 當推杆顶出铸時,铸件未能順利與模具分离所产 生之不良現象 。 B. 主要影响因素及需改良项目: 推杆頂出時需確保同步前进(Ejector Pin)。 合金温度( Molten Metal Temperature)。 模温( Mould Temp.)。 拔模斜度(Greater Draft Angle)。 模具硬度(Require Hardness 44-48度)。
二、气孔/气泡
A.
B.
C.
缺陷特征:三铸件壁内气孔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具有光滑的 表面,一般是发亮的氧化皮,有时呈油黄色。表面气孔、气泡 可通过喷砂发现,内部气孔 气泡可通过X光透视或机械加工发 现气孔 气泡在X光底片上呈黑色 产生原因: 1.浇注合金不平稳,卷入气体 2.型(芯)砂中混入有机杂质(如煤屑、草根 马粪等) 3.铸型和砂芯通气不良 4.冷铁表面有缩孔 5.浇注系统设计不良 防止方法 : 1.正确掌握浇注速度,避免卷入气体。 2.型(芯)砂中不得混入有机杂质以减少造型材料的发气量 3.改善(芯)砂的排气能力 4.正确选用及处理冷铁 5.改进浇注系统设计
压铸件变形的解决措施有哪些
压铸件变形的解决措施有哪些压铸件是一种常见的金属件制造工艺,通过将金属加热至液态状态,然后注入模具中进行压力铸造,最终形成所需的零件。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压铸件往往会出现一些变形问题,这不仅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外观,还可能导致产品功能的失效。
因此,解决压铸件变形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压铸件变形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压铸件变形的原因。
1. 冷却不均匀。
在压铸过程中,金属液体注入模具后,需要进行冷却才能凝固成型。
如果冷却不均匀,就会导致压铸件的变形。
通常情况下,厚壁部位的冷却速度比薄壁部位慢,因此容易出现变形。
2. 模具设计不合理。
模具设计不合理也是导致压铸件变形的原因之一。
如果模具的结构不合理,或者模具表面粗糙,都会对压铸件的形状和尺寸产生影响,导致变形。
3. 金属液体温度过高。
金属液体的温度过高也会导致压铸件变形。
过高的温度会使金属液体在注入模具后,冷却速度过快,从而导致内部应力过大,引起变形。
解决压铸件变形的措施。
1. 优化模具设计。
为了避免压铸件变形,首先需要对模具进行优化设计。
合理的模具结构和表面光洁度可以减少压铸件的变形风险。
另外,通过合理的冷却系统设计,可以使金属液体在注入模具后,能够均匀冷却,减少变形的可能性。
2. 控制金属液体温度。
控制金属液体的温度也是避免压铸件变形的关键。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金属液体的温度,确保其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过高的温度导致变形。
3. 优化冷却系统。
优化冷却系统可以帮助金属液体均匀冷却,减少变形的风险。
通过改进冷却系统的设计,可以使冷却速度更加均匀,从而减少压铸件的变形。
4. 采用合适的材料。
选择合适的材料也可以减少压铸件的变形。
一些具有良好流动性和凝固性能的金属材料,可以减少变形的可能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添加一些合金元素来改善金属的性能,减少变形的风险。
5. 控制冷却速度。
控制冷却速度是避免压铸件变形的关键。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冷却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的冷却速度导致压铸件的变形。
压铸件变形的解决措施是什么
压铸件变形的解决措施是什么以压铸件变形的解决措施。
压铸件是一种常见的金属零件制造工艺,通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液态状态,然后注入到模具中,并施加高压使其凝固成型。
这种工艺可以生产出具有复杂形状和精密尺寸的零件,因此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压铸过程中,由于材料性质、工艺参数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一些变形问题,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压铸件变形成为了制造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压铸件变形的原因。
在了解如何解决压铸件变形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造成压铸件变形的原因。
压铸件变形主要是由于材料的收缩、内部应力和工艺参数等因素引起的。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的收缩,在压铸过程中,金属材料由于冷却凝固会发生收缩,这种收缩会导致压铸件的尺寸发生变化,甚至出现形状不规则的变形。
2. 内部应力,在压铸过程中,由于金属材料的快速冷却和凝固,会导致内部产生应力,当这些应力超过了材料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引起压铸件的变形。
3. 工艺参数,压铸工艺中的压力、温度、冷却时间等参数的设定不当,也会导致压铸件的变形问题。
以上这些原因都可能会导致压铸件的变形问题,因此在解决压铸件变形时,需要综合考虑材料性质、工艺参数和模具设计等方面的因素。
二、解决压铸件变形的措施。
针对压铸件变形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选择材料,在进行压铸件的材料选择时,需要考虑材料的收缩率、热膨胀系数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降低压铸件的收缩变形。
2. 优化工艺参数,在压铸过程中,通过合理调整压力、温度、注射速度等工艺参数,可以减小内部应力的产生,降低压铸件的变形。
3. 设计合理的模具,模具的设计对于压铸件的质量和形状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设计模具可以减小压铸件的收缩变形,减少内部应力的产生。
4. 采用热处理工艺,通过对压铸件进行热处理,可以消除内部应力,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减少变形问题的发生。
铸件加工后的变形原因
铸件加工后的变形原因
铸件加工后出现变形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冷却不均匀,在铸件加工过程中,如果冷却不均匀,不同部位的温度会有差异,导致材料的收缩程度不一致,从而引起变形。
2. 内部应力,在铸件加工过程中,如果材料内部存在应力,加工后可能会导致变形。
这种应力可能是由于材料的组织结构不均匀或者冷却过程中产生的。
3. 设计不当,铸件的设计如果不合理,例如壁厚不均匀、结构不稳定等,加工后可能会出现变形。
4. 加工工艺不当,如果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压力、速度等参数控制不当,也会导致铸件加工后出现变形。
5. 材料选择不当,选择的材料性能不符合要求,或者材料质量不稳定,也会导致铸件加工后出现变形。
6. 模具问题,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质量不良,或者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都可能导致铸件加工后出现变形。
7. 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如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也可能对铸件加工后的变形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铸件加工后出现变形可能是由于材料本身、加工工艺、设计、模具以及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在加工铸件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预防和解决铸件变形问题。
压铸不良原因与措施
压铸不良原因与措施压铸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用于制造各种各样的金属零件。
然而,在压铸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良情况,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或无法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压铸不良原因及相应的措施。
1.缩孔(针眼)原因:高温熔融金属凝固时,金属液缩小所形成的孔洞。
措施:-控制材料的熔点和凝固温度,避免温度过高。
-提高注入压力和速度,确保金属充实完全。
-控制铸造工艺参数,如浇注温度、压力和速度,减少气体夹杂物。
2.气孔原因:熔融金属中混入空气或水分,冷凝成孔洞。
措施:-净化材料,确保金属液没有杂质。
-增加浇注温度,减少金属和气体冷凝。
-提高注入速度,使气体远离金属液。
3.热裂纹原因:金属在凝固过程中,由于残余应力、金属浓缩和组织缺陷等原因引起的开裂。
措施:-优化铸造工艺,减少或消除金属残余应力。
-控制金属的凝固速度,避免快速凝固造成应力集中。
-添加合适的合金元素,改善金属组织结构。
4.狭长缺陷原因:熔融金属填充模腔的过程中,金属液流动不均匀,形成局部过渡缩小的缺陷。
措施:-设计合理的铸造模具,确保金属液能够均匀填充模腔。
-调整铸造工艺参数,如入口和出口位置、浇注温度和速度,改善金属液流动状态。
-使用合适的流道和浇口设计,使金属流动更加均匀。
5.长气孔原因:金属液注入模腔的过程中,气体无法顺利排出,形成长而突出的孔。
措施:-增大出口尺寸,提高气体排出的通道。
-调整浇注顺序,避免气泡在金属液中积聚。
-使用适当的排气装置,确保顺畅排出气体。
6.表面不良原因:压铸件表面出现裂纹、气孔、疤痕等缺陷。
措施:-增加模具的冷却系统,提高金属液凝固速度。
-优化模具表面处理,减少摩擦和热传导。
-控制铸造工艺参数,如浇注温度和速度,减少金属液与模具的接触时间。
总之,压铸不良的原因和措施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优化材料、设计模具、调整工艺参数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压铸不良,提高产品质量。
压铸常见缺陷、原因及改进措施
渗漏
水、
合金选择不当
提高比压 改进浇注系统 选用良好合金
排气不良
改进排气系统
二十四、 化学成分 不符合要
求
经化学分析,铸件合 金不符要求或杂质太
多
配料不正确 原材料及回炉料未加分析即行投入使用
炉料应经化学分析后才能配用
炉料应严格管理,新旧料要按一定比例 配用 严格遵守熔炼工艺,熔炼工具应刷涂料
编制:
涂料不纯或用量过多 涂料中石墨含量过多
充型过程中由于模具 填充时金属分散成密集液滴,高速撞击
十四、麻 面
温度或合金液温度过 低,在近似于欠压条 件下铸件表面形成的
型壁
细小麻点状分布区域 内浇口厚度偏小
涂料使用应薄而均匀,不能堆积,要用 压缩空气吹散
减少涂料中的石墨含量或选用无石墨水 基涂料
正确设计浇注系统,避免金属液产生喷 溅,改善排气条件,避免液流卷入过多 气体,降低内浇口速度并提高模具温度
合金收缩率大 内浇口截面积太小
比压偏低
模具温度过高
合理设计浇注系统,避免合金液直接冲 击型芯、型壁,适当降低填充速度
修正模具
打光表面,保证粗糙度符合要求 涂料使用薄而均匀,不能漏喷涂料
适当增加含铁量至0.8-1%
改善铸件结构,使壁厚稍为均匀,厚薄 相差较大的连接处应逐步缓和过渡,消 队热节
选择收缩率较小的合金
合金液过热或保温时间过长
合金不宜过热,避免合金长时间保温
二十二、 碎性
铸件基本金属粒过于 粗大或细小,使铸件
易断裂或碰碎
激烈过冷,结晶过细 铝合金中杂质锌、铁等含量太多
铝合金中含铜量超出规定范围
提高模具温度,降低浇注温度
严格控制合金化学成分
压铸件缺陷产生原因及对应措施
1.铝合金中杂质锌、铁超过规定范围 1.严格控制金属中杂质成分
4
脆性
铸件基体金属晶粒过于粗大或 2.合金液过热或保温时间过长,导致 2.控制熔炼工艺
极小,使铸件易断裂或磁碎 晶粒粗大
3.降低浇注温度
3.激烈过冷,使晶粒过细
4.提高模具温度
1.压力不足,基体组织致密度差
1.提高比压
5
渗漏
压铸件经耐压试验,产生漏气 、渗水
2. 浇注温度或压铸模温度偏低 3.选择合金不当,流动性差 4. 浇道位置不对或流路过长 5.填充速度低
2. 提高压射比压,缩短填充时间 3.提高压射速度,同时加大内浇口截面 积 4.改善排气、填充条件 5.正确选用合金,提高合金流动性
6.压射比压低
1.不合适的脱模剂
2. 脱模剂用量过多,局部堆积
分。对原材料控制基体金相组织中的
初晶硅数量
1.首先进入型腔的金属液形成一个极
5
铸件表面上有与金属液流动方
流痕和花纹
向一致的条纹,有明显可见的 与金属体颜色不一样的无方向
性的纹路,无发展趋势
薄的而又不完全的金属层后,被后来 的金属液所弥补而留下的痕迹 2.模温过低,模温不均匀 3. 内浇道截面积过小及位置不当产生 喷溅 4.作用于金属液的压力不足
2. 压铸模材质不当或热处理工艺不正 金
网状发丝一样凸起或凹陷的痕 确
3. 模具预热要充分
8 网状毛翅 迹,随压铸次数增加而不断扩 3.压铸模冷热温差变化大
4. 压铸模要定期或压铸一定次数后退
大和延伸
4.浇注温度过高
火,消除内应力
5.压铸模预热不足
5. 打磨成型部分表面,减少表面粗糙
6. 型腔表面粗糙
压铸常见不良及改善对策
2、调整脱模剂浓度,改善喷水手法。
积碳
1、脱模剂配比不良,喷涂不均匀。
2、模温过高,导致脱模剂粘附模面。
1、模具省模处理,注意省模方式,不可造成产品尺寸变异。
2、调整脱模剂浓度,改善喷水手法。
断差
1、检查导柱有无变形。
2、检查滑块位有无飞料。
1、更换导柱。
2、清理滑块,重新锁模调紧,适当调整压力,降低料温,防止滑块飞料。
1、调机改善射程。
2、控制打汤量,目视料柄厚度
缩水
1、冲头磨损,检查料柄有无跑披锋。
2、料温过高,开模大快,过早泄压。
3、产品膜厚差导过大,缩水量不一至。
4、飞料。
1、更换冲头。
2、调整料温、开模时间。
3、产品结构优化。
4、模面清理,重新锁模、调紧飞模。
油纹
1、颗粒油过多,检查料柄有无发黑发黄。
2、脱模剂过浓,喷涂脱模剂过多
2、控制料温,加装运水。
3、调整开模时间。
顶针位
(下陷、凸起、异位)
1、断顶针(下陷凸出超1MM)。
2、检查顶针托板沉头是否太深,夹板撞坑(下陷凸出0.50MM以内)。
3、顶针变曲。
4、斜面顶针异位,检查顶。针有无定位
1、及时更换顶针,防止撞坏前模。
2、顶针板烧焊处理。
3、更换顶针。
4、增加斜面顶针定位,防止转动。
压铸常见不良及改善对策
不良问题
原因分析
改善对策
拉模、粘模
1、模芯老化裂纹产生倒扣。
2、脱模剂浓度偏低,喷涂不均匀
1、针对拉模处省模处理。
2、脱模剂浓度进行调整,喷水手法进行改善。
顶针位顶包
1、断顶针导致产品出模不平衡。
压铸常见缺陷原因及改善方法
压铸常见缺陷原因及改善方法1).冷纹:原因分析:熔汤前端的温度太低,相迭时有痕迹.改善方法:1.检查壁厚是否太薄(设计或制造),较薄的区域应直接充填.2.检查形状是否不易充填;距离太远、封闭区域(如鳍片(fin) 、凸起) 、被阻挡区域、圆角太小等均不易充填.并注意是否有肋点或冷点.3.缩知充填时间.4.改变充填模式.5.提高模温的方法6.提高熔汤温度.7.检查合金成分.8.加大逃气道可能有用.9.加真空装置可能有用.2).裂痕:原因分析:1.收缩应力.2.顶出或整缘时受力裂开.改善方式:1.加大圆角.2.检查是否有热点.3.增压时间改变(冷室机).4.增加或缩短合模时间.5.增加拔模角.6.增加顶出销.7.检查模具是否有错位、变形.8.检查合金成分.3).气孔:原因分析:1.空气夹杂在熔汤中.2.气体的来源:熔解时、在料管中、在模具中、离型剂.改善方法:1.适当的慢速.2.检查流道转弯是否圆滑,截面积是否渐减.3.检查逃气道面积是否够大,是否有被阻塞,位置是否位于最后充填的地方.4.检查离型剂是否喷太多,模温是否太低.5.使用真空.4).空蚀:原因分析:因压力突然减小,使熔汤中的气体忽然膨胀,冲击模具,造成模具损伤. 改善方法:1.流道截面积勿急遽变化5).缩孔:原因分析:当金属由液态凝固为固态时所占的空间变小,若无金属补充便会形成缩孔.通常发生在较慢凝固处.改善方法:1.增加压力.2.改变模具温度.局部冷却、喷离型剂、降低模温、.有时只是改变缩孔位置,而非消缩孔.6).脱皮:原因分析:1.充填模式不良,造成熔汤重迭.2.模具变形,造成熔汤重迭.3.夹杂氧化层.改善方法:1.提早切换为高速.2.缩短充填时间.3.改变充填模式,浇口位置,浇口速度.4.检查模具强度是否足够.5.检查销模装置是否良好.6.检查是否夹杂氧化层.7).波纹:原因分析:第一层熔汤在表面急遽冷却,第二层熔汤流过未能将第一层熔解,却又有足够的融合,造成组织不同.改善方法:1.改善充填模式.2.缩短充填时间.8).流动不良产生的孔:原因分析:熔汤流动太慢、或是太冷、或是充填模式不良,因此在凝固的金属接合处有孔.改善方法:1.同改善冷纹方法.2.检查熔汤温度是否稳定.3.检查模具温充是否稳定.9).在分模面的孔:原因分析:可能是缩孔或是气孔.改善方法:1.若是缩孔,减小浇口厚度或是溢流井进口厚度.2.冷却浇口.3.若是气孔,注意排气或卷气问题.10).毛边:原因分析:1.锁模力不足.2.模具合模不良.3.模具强度不足.4.熔汤温度太高.11).缩陷:原因分析:缩孔发生在压件表面下面.改善方法:1.同改善缩孔的方法.2.局部冷却.3.加热另一边.12).积碳:原因分析:离型剂或其他杂质积附在模具上.改善方法:1.减小离型剂喷洒量.2.升高模温.3.选择适合的离型剂.4.使用软水稀释离型剂.13).冒泡:原因分析:气体卷在铸件的表面下面.改善方式:1.减少卷气(同气孔).2.冷却或防低模温.14).黏膜:原因分析:1.锌积附在模具表面.2.熔汤冲击模具,造成模面损坏. 改善方法:1.降低模具温度.2.降低划面粗糙度.3.加大拔模角.4.镀膜.5.改变充填模式.6.降氏浇口速度.。
压铸件不稳定变形原因
压铸件不稳定变形原因以压铸件不稳定变形原因为题,本文将从材料、工艺和设计三个方面探讨压铸件不稳定变形的原因。
一、材料因素材料的选择是影响压铸件变形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会导致在冷却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从而引起变形。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与模具的热膨胀系数的匹配程度。
其次,材料的流动性也会直接影响压铸件的形状。
如果材料的流动性不好,容易在注射过程中产生局部过大或过小的挤出现象,使得压铸件的形状不稳定。
二、工艺因素工艺参数的选择和控制是影响压铸件变形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注射速度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材料的充填情况。
如果注射速度过快,容易造成材料的冲击和溢出,从而导致压铸件形状不稳定。
其次,注射温度的选择也会影响材料的流动性和凝固时间。
如果注射温度过高,容易造成材料的过早凝固,导致压铸件形状不稳定。
最后,冷却过程的控制也是关键。
不同的冷却速度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收缩,从而引起压铸件的变形。
因此,在工艺参数的选择和控制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压铸件的稳定形状。
三、设计因素设计是影响压铸件变形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模具的设计应考虑材料的流动性和收缩性。
合理的模具设计可以保证材料在注射过程中充分流动,并在冷却过程中产生合适的收缩,从而保证压铸件的稳定形状。
其次,压铸件的壁厚分布也会影响变形。
如果压铸件的壁厚分布不均匀,容易在冷却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导致压铸件形状不稳定。
最后,结构的设计也是影响压铸件变形的因素之一。
例如,如果压铸件的结构过于复杂或形状不规则,容易在冷却过程中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引起变形。
压铸件不稳定变形的原因主要包括材料、工艺和设计三个方面。
为了减少压铸件的变形,需要在材料选择、工艺参数控制和设计上加以合理的考虑和调整。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确保压铸件的稳定形状。
电脑外壳压铸件变形
电脑外壳压铸件变形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外壳作为电脑的保护壳体,承担着保护内部电子元件和提供外观美观的重要任务。
而电脑外壳的制造过程中,压铸件的变形问题一直是制造商们头疼的难题。
本文将探讨电脑外壳压铸件变形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电脑外壳压铸件变形的原因1.材料选择不当:电脑外壳压铸件通常采用锌合金材料,但若材料成分不合适,会导致铸件变形。
例如,锌合金中添加的杂质过多,会使铸件硬度不均匀,容易产生变形。
2.冷却不均匀:在铸造过程中,冷却速度不均匀也是导致变形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某一部分冷却速度过快,而其他部分冷却速度较慢,就会导致不均匀的收缩,进而导致变形。
3.模具设计不合理:模具在铸造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模具设计不合理,例如壁厚不均匀或结构不稳定,就会引起铸件变形。
4.铸造工艺参数不当:铸造工艺参数的选择对于控制变形也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浇注温度过高,会导致铸件收缩不均匀,从而引起变形。
二、解决电脑外壳压铸件变形的方案1.优化材料选择:对于电脑外壳压铸件,应选择优质的锌合金材料,并确保材料成分均匀,避免杂质过多。
这样可以提高铸件的硬度均匀性,减少变形的可能性。
2.提高冷却均匀性:在铸造过程中,可以采用合适的冷却措施,如增加冷却通道、改善冷却介质的流动性等,来提高冷却均匀性,减少变形。
3.优化模具设计:在模具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壁厚的均匀分布,避免结构不稳定。
同时,还可以采用加热系统来控制模具的温度,提高铸件的表面质量。
4.合理控制铸造工艺参数:在铸造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浇注温度、浇注时间和压力等工艺参数。
通过优化这些参数,可以减少铸件的收缩不均匀性,从而降低变形风险。
电脑外壳压铸件变形是一个复杂而常见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制造商们可以优化材料选择、提高冷却均匀性、优化模具设计以及合理控制铸造工艺参数等方面下功夫。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电脑外壳压铸件的变形风险,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铸件变形原因
铸件变形原因
铸件变形是指在铸造过程中,铸件形状、尺寸或内部结构发生不正常的改变。
这些变形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铸件变形的常见原因:
冷却不均匀:在铸造过程中,如果冷却速度不均匀,会导致铸件的不同部分在冷却过程中收缩不一致,从而引起形状变形。
这种不均匀冷却可能由于铸型结构不合理、冷却介质不均匀等原因引起。
浇注系统设计不良:如果浇注系统的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金属液体在注入铸型时造成不均匀的应力和流动,从而引起铸件变形。
金属液体温度过高: 过高的金属液体温度会导致浇注后的冷却过程中收缩过大,可能引起铸件的塌陷、缩孔等问题,从而导致形状变形。
合金成分不均匀:如果合金成分不均匀,导致铸件内部组织不一致,可能引起收缩不一致,从而导致形状变形。
浇注速度过快: 过快的浇注速度可能引起金属液体的湍流流动,造成局部过热和过冷,从而引起铸件的变形。
浇注温度控制不当: 控制浇注温度是确保良好铸造质量的关键因素。
不适当的浇注温度可能导致铸件收缩过大或过小,引起变形。
铸型和芯型的变形: 铸型和芯型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变形,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这可能对最终铸件的形状产生影响。
固态变形:在铸件凝固后,如果冷却速度过快或过慢,可能导致固态变形,影响最终形状。
为了避免铸件变形,需要在整个铸造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工艺设计、严格的操作控制以及质量监测。
合理的铸造工艺和材料选择也是减少变形的关键。
铸件变形原因
铸件变形原因铸件变形是指在铸造过程中,铸件的形状或尺寸发生了不可忽视的改变。
铸件变形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将从材料、工艺和设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材料因素1. 热膨胀:在铸造过程中,金属材料受热后会发生热膨胀,这会导致铸件的尺寸变化。
不同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因此铸件的变形程度也会有所差异。
2. 相变:某些金属在特定温度下会发生相变,如铸铁在770℃时发生奥氏体相变。
相变过程会引起铸件的体积变化,从而导致变形。
3. 冷却收缩:铸件在冷却过程中会发生收缩,收缩的方向和程度取决于材料的特性。
如果冷却收缩不均匀,就会导致铸件变形。
二、工艺因素1. 浇注温度不当:浇注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铸件的形状稳定性。
温度过高会使铸件内部产生太多的气泡和孔洞,温度过低则容易引起凝固不均匀,导致内部应力增大。
2. 浇注速度不均匀:浇注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导致铸件形状变形。
浇注速度过快会使金属填充不均匀,产生冷隔,造成变形;浇注速度过慢则易引起金属的凝固不均匀,同样会导致变形。
3. 浇注压力不均匀:浇注时,金属液的流动受到浇注压力的影响。
如果浇注压力不均匀,就会导致铸件内部的应力分布不均匀,进而引起变形。
三、设备因素1. 铸型设计不合理:铸型的设计直接影响铸件的形状。
如果铸型的结构不合理,如缺乏支撑或壁厚不均匀等,就会导致铸件变形。
2. 冷却条件不当:冷却条件对铸件的形状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如果冷却不均匀或冷却速度过快,就会导致铸件内部产生应力,引起变形。
3. 设备磨损:铸造设备的磨损也会导致铸件变形。
例如,模具的磨损会使铸件的尺寸不稳定,导致变形。
总结起来,铸件变形的原因包括材料因素、工艺因素和设备因素。
要减少铸件变形,需要在铸造过程中合理选择材料、优化工艺参数,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得到尺寸稳定、形状精确的铸件。
铸件变形原因
铸件变形原因
铸件变形是指在铸造过程中,铸件的形状和尺寸与设计要求不一致的现象。
铸件变形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
第一,材料的收缩。
铸造材料在冷却过程中会发生收缩,这是铸件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铸件冷却后,温度下降,材料开始收缩,导致铸件的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
不同材料的收缩率不同,因此铸件的变形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第二,浇注温度过高。
在铸造过程中,如果浇注温度过高,会导致铸件内部温度过高,冷却速度过快,从而引起铸件的收缩不均匀,造成铸件变形。
因此,在铸造过程中必须控制好浇注温度,以避免铸件变形。
第三,模具设计不合理。
模具设计的不合理也是导致铸件变形的原因之一。
如果模具设计不合理,模腔布置不当或者模具结构不稳定,会导致铸件在冷却过程中受到不均匀的压力或热应力,从而引起铸件变形。
第四,冷却过程不均匀。
在铸造过程中,如果冷却过程不均匀,部分区域的冷却速度过快,而其他区域的冷却速度较慢,会导致铸件受到不均匀的收缩力,造成铸件变形。
因此,在铸造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冷却措施,以保证铸件的冷却过程均匀。
第五,砂型材料的性能不稳定。
在铸造过程中,砂型材料的性能不稳定也会导致铸件变形。
砂型材料的性能包括砂芯的强度、热稳定性等,如果砂型材料的性能不稳定,会导致铸件在冷却过程中受到不均匀的应力,从而引起铸件变形。
铸件变形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在铸造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材料的收缩、浇注温度、模具设计、冷却过程和砂型材料的性能,以减少铸件变形的发生。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证铸件的质量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铸产品变形原因分析及系统改善
一、目的
通过对铸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压铸变形原因的分析,从中找出影响产品品质的主要因素,为后期系统性改善提供基础,从而达到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二、各种变形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1 成型不良
1.1外观特征(CHARACTER):
金属液充满型腔,铸件表面有不规则的孔洞、凹陷或棱角不齐,表面形状呈自然液流或舆液面相似。
1.2产生原因(REASON):
1)内浇道宽度不够或压铸模排气不良。
2)合金流动性差。
3)浇注温度低或压铸模温度低,压射速度低。
4)压射比压不足。
5)压铸型腔边角尺寸不合理、不易填充。
6)喷水太多或没吹干。
1.3防止方法(METHOD OF IMPROVEMRNT)
1)改进内浇道,改进排气条件,适当提高压铸模温度和浇注温度。
2)提高压射比压和压射速度。
3)注意喷水量适当且注意吹干。
2 变形
2.1外观特征(CHARACTER):
铸件歪(弯)曲,超出图纸公差。
2.2产生原因(REASON):
(1)铸件结构不合理,各部收缩不均匀。
(2)开模时间太短。
(3)顶出过程铸件偏斜,受力不均。
(4)必要时可以进行整(校)形。
(5)堆放不合理或去除浇口不当。
2.3防止方法(METHOD OF IMPROVEMENT):
(1)改进铸件结构,使铸件壁厚均匀。
(2)不要堆栈存放,特别是大而薄的铸件。
(3)加强刚性。
注意开模时间以及顶出时间和顶出速度的调整。
(4)铸件刚性不够。
3 顶针凸凹
3.1外观特征(CHARACTER):
顶针位凸出、凹入铸件表面。
3.2产生原因(REASON):
(1)顶针长短配置不合理。
(2)修省出模难处。
(3)模具局部温度过高,顶针易卡。
3.3防止方法(METHOD OF IMPROVEMENT):
(1)顶针长短要配置合理。
(2)模具局部温度偏高需多喷水,降低模温。
(3)模具局部出模困难。
4 冷格
4.1外观特征
铸件表面有不规则的明显下陷线形纹路,多出现在离浇口较远区域,对各种零件产生于一定部位。
4.2产生原因:
(1)两股金属流互相对接,但未完全熔合而又无夹杂其间,两层金属结合力弱。
(2)浇口位置不正确,流路太长。
(3)溢流槽位置于金属流汇集处不吻合或容量不够。
(5)排气槽堵塞,排气不足。
(4)内浇口速度太低。
(6)料温及模温太低。
4.3 防止方法:
(1)修改浇口,改善金属流向,使两种金属流紧密相接。
(2)在出现冷格附近增开或加大溢流槽。
(3)压铸时先清除排气槽上之铝料或增大排气槽。
(4)增加压射速度的同时适当加大浇口厚度及浇道截面积。
(5)适当提高料温及模温。
5 气泡
5.1外观特征:
铸件接近表面有气体集聚,有时看到铸件表面鼓泡。
5.2产生原因:
(1)由卷入气体引起。
型腔气体没有排出,被包在铸件中﹔
涂料产生的气体卷入铸件中﹔
(2)由合金气体引起。
合金内吸有较多气体,凝固时析出留在铸件内。
(3)局部模温过高,料温过高。
5.3防止方法:
(1)改善内浇道、溢流槽排气道的大小和位置﹔改善填充时间和内浇道处流速﹔
提高压射压力﹔在气孔发生处设型芯。
(2)清除合金液中的气体和氧化物﹔炉料要管理好,避免被尘土油类污染。
(3)局部模温过高处多喷水,控制好料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