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总结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总结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
集、整理与总结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数据的概念和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掌握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

3. 学会整理数据的方法,包括制作频数表、制作条形统计图和
折线统计图。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教学准备
1. 教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教材。

2. 教具:白板、黑板、多媒体课件、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数据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授课:介绍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并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3. 练: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收集数据,并使用合适
的方法整理和表达数据。

4. 深化: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所收集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讨论。

5. 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学生对数据收集、整理和总结方法的理解。

6. 作业:布置相应的练题和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答案正确率。

3. 进行小组或个别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设计合理,有助于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总结方
法有更深入的认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0.1 统计调查(一)1.学习目标:了解全面调查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会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直观地描述数据。

2.重点: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及描述3.难点:绘制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4.教学内容一、问题: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七个学科的喜爱情况,你会怎样做?(一)设计调查问题的问卷1、确定调查目的;2、选择调查对象;3、设计调查问题。

需要注意:(1)调查目的要明确;(2)选择调查对象要合理;(3)设计调查问题要科学。

调查问卷在下面七个学科中,你最喜欢的是()(只选一个)A.语文 B.数学 C.外语 D.政治E.历史 F.地理 G.生物(二)实施调查,收集数据收集全班同学在上面的问卷调查中的数据。

科目划记人数百分比A.语文(三)整理数据(用表格) 填完后交数学科代表,由科代表唱票,全班同学在表格中进行统计。

(四)描述数据(用统计图)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步骤是:(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作为纵轴和横轴 (2)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3)在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并标出数量的标记和计量单位。

(4)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

并标上标题。

(5)若条形太小可适当在条形内画上颜色等区分。

作用:可以清楚的反应数量,便于比较做一做:请根据你所得到的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B .数学C .外语D .政治E .历史F .地理G .生物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

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教案):第十章 数据的数据、整理与描述 数学活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教案):第十章 数据的数据、整理与描述  数学活动
步骤二充分搅拌盒中的纸片,每组随意抽取15张纸片作为一个样本,计算纸片上数字的平均值(可借助计算器),将抽取的纸片放回纸盒.
步骤三比较每组抽取样本的平均身高与全班的平均身高.
请你结合比较结果谈谈自己的看法
重复“步骤二充分搅拌盒中的纸片,每组随意抽取15张纸片作为一个样本,计算纸片上数字的平均值(可借助计算器),将抽取的纸片放回纸盒”若干次.
请你比较这几次样本的平均身高与全班的平均身高,并对比较结果谈谈自己的看法.
思考:
如果样本的平均身高与全班的平均身高仍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减小这种差异?
二、投影展示:活动二
我们如何知道自己的反应速度?
步骤一2人一组,A同学手握一把尺子上刻度值最大的一端;
步骤二B同学将拇指和食指对准尺子0刻度值的一端,两指间距离2 cm;
教学难点
能对试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1
教学流程(包括课题引入,教学进程,总结、作业等方面)
一、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利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可以对总体进行估计.可是估计的效果具体怎么样?下面我们通对一个实验验证一下.
步骤一学生分成小组,调查并记录全班同学的身高,分别写在事先准备好的小纸片上,将数据输入Excel表格,算出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然后把所有小纸片放在纸盒里.
步骤三B同学眼睛看着A同学的手,一旦A同学松手,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这把尺子;
步骤四捏住尺子后不要松手,记录下夹住尺子处(手指上沿)的刻度(取值精确到毫米位);
步骤五重复试验10次,记录并整理试验所得数据.
思考:
每次测得的反应速度都一样吗?如果不一样我们该如何比较呢?
思考:
10个数据中有极端值时,如果通过平均数比较,为了使结果与总体相符,计算平均值时可以采取怎样的策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 整理与描述 直方图(版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 整理与描述 直方图(版教案)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

2直方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频数及频数分布的概念。

2、能依照情况,选择合适的组距进行分组,会列频数分布表、3。

会画简单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或频数折线图,并利用它获取相关信息,用以估计总体相关情况,即所有数据的分布情况、【过程与方法】由问题引入,通过问题的解决了解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画一个频数分布直方图、【情感态度】增强对统计的兴趣,养成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教学难点】组距和组数的确定及对频数分布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下列数据是截止到2019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293935 33392833 353131 373238 36 31 39 3238373429343832 3536 3329 323536 37393840 3837 39 383433 403636取组距为3,列出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这个问题中,最大值是____,最小值是____,取组距为3,可分成的组数为____组、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已画出一部分,请补全)【教学说明】全班同学独立作业,然后交流成果、二、考虑探究,获取新知考虑1、如何确定组距、组数?什么叫频数?什么叫频率?2。

每组为什么只包括最小值,而不包括最大值?3、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目的是什么?【归纳结论】1、(1)组距的确定没有统一规定,应结合具体问题恰当选取,过小则组数太多,过大则组数太少,都不适宜、一般来说,选取的组距将数据分成5~9组比较合适、(3)频数:落在各组内数据的个数叫频数。

(4)频率=频数/数据总数、2。

分组时,规定每组只包括最小值,不包括最大值,这是为了幸免边界争端,这也是假如=7时应分成8组,而不能分成7组的原因、3、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目的是为了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学设计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结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授课教师:《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结》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小结”。

主要的内容是通过解决一个实际生活问题,从而回顾,复习整个一章的知识。

内容解析:本章第一节的内容就是统计调查,已经对数据的处理经历的四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描述数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介绍了收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式---调查问卷。

也学习了如何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且根据问题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通过绘制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体会了不同统计图的优缺点。

本课是对这节内容的提高和升华,通过解决一个实际生活问题(要了解七年四班同学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情况),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统计调查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据意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根据内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处理数据的四个过程以及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目标:1.体会数据处理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

2.通过实际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培养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据意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合作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目标解析:目标1达成的标志是: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引导,明确数据处理的过程要经过四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能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出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目标2达成的标志是:学生参与并绘制完成条形图和扇形图,并且根据条形图和扇形图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目标3达成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参与小组讨论,交流活动,表现出求知的欲望、主动展示自己学习成果。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搜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搜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教学设计
-例如,让学生收集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兴趣爱好等数据,并整理成图表,探讨数据背后的规律。
2.分组合作,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数据收集、整理与描述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让各小组自主选择,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3.案例分析,提升能力: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数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6.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软件、网络资源等,辅助数据处理和展示,提高教学效果。
-引导学生运用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高其信息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数据,如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分布情况,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分析某城市一年内各月份的降雨量数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预测未来的降雨趋势。
4.适时引导,突破难点:针对教学重难点,教师应适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掌握关键知识点。
-在讲解概率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概率的含义,并引导他们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多元评价,激发潜能: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搜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数据收集、整理与描述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收集的途径和方法,如问卷调查、观察法等。
2.学会使用表格、图表等工具整理和展示数据,能够运用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等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3.掌握简单概率的计算方法,了解概率的意义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优秀教学案例
2.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要知道这次跳远比赛的成绩分布情况,我们应该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呢?”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数据处理方法,如用表格整理数据,用图表展示数据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回忆。
4.教师可以总结之前的知识,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3.游戏情境: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数据接龙、图表猜猜看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媒体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丰富学生的数据感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
(二)问题导向
1.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为主题,旨在通过实际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动手操作、问题探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收集、整理与描述的方法。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个性化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数据的收集方法,如调查、实验等,并解释每种方法的优缺点。
2.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图表的制作方法,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并解释每种图表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学设计
2.教学过程: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根据调查问题,设计数据收集方案。
(2)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开展数据收集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3)小组之间分享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整理和描述,讨论如何从数据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针对午餐偏好调查数据,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数据收集的意义,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如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并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
2.学会整理和描述数据,掌握基本的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如制作表格、绘制统计图表(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并能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从数据中发现规律和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职责,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发挥各自的优势。
(2)定期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的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案例分析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4.重视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数据收集、整理与描述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
3.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方法,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同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同步教学设计
3.教学实施: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方法的掌握。
2.教学活动设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3.教学实施: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对答案进行讲解,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
5. **反思与总结**:
-学生需要在本章节学习结束后,写一份学习反思,内容包括自己在数据收集、整理与描述方面的收获、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作业布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统计学知识的理解,培养数据分析能力,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应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方法运用,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教学活动:课堂讲解,互动问答,课后练习。
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小组合作,项目研究,成果展示。
5.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教学策略:个性化指导,课后辅导,小组互助。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享数据收集的方法和经验。
2.结合课本内容,系统地讲解数据整理与描述的方法。以图表、统计图为载体,引导学生掌握各类整理方式的优缺点,并能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
-教学活动: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完成数据整理任务。
3.强化统计学基本概念的学习,通过实例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频数、频率、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等概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同步教学设计

人教七下数学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案

人教七下数学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案
A.10% B.15% C.20% D.25%
4.为了了解某校学生每日运动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
A.调查该校七年级学生每日运动量B.调查该校女生每日的运动量
C.调查该校男生每日的运动量D.从七、八,九年级各抽调100人调查他们每日的运动量
5.如图是某公司四个部门的营业情况,则销售情况最好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公式: .
由以上公式还可得出两个变形公式:
(1)频数=频率×数据总数.
(2) .
注意:(1)所有频数之和一定等于总数;(2)所有频率之和一定等于1.
2.数据的频数分布表反映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出现的频数,从而反映了在一组数据中各数据的分布情况.
要全面地掌握一组数据,必须分析这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分布情况.
知识点二: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调查的方式有两种: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1.全面调查:考察全面对象的调查叫全面调查.全面调查也称作普查,调查的方法有: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电话调查等.
全面调查的步骤:
(1)收集数据;
(2)整理数据(划记法);
(3)描述数据(条形图或扇形图等).
2.抽样调查:若调查时因考察对象牵扯面较广,调查范围大,不宜采用全面调查,因此,采用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
16.某校七年级(1)班60名学生在一次英语测试中,优秀的占45%,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这部分同学的扇形圆心角是度;表示良好的扇形圆心角是120°,则良好的学生有.
17.某校九年级部分学生做引体向上的成绩进行整理,分成四组,
其中15次以下占比例为5%,16~19次占15%,20~27次占30%,28次以上有25人,若20次以上为及格(包括20次),如果该校有600名学生,你估计能通过引体向上检测的约有人.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十章《数据的收集》优秀教案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十章《数据的收集》优秀教案
5
158 158 160 168 159 159 151 158 159
168 158 154 158 154 169 158 158 158
159 167 170 158 160 160 159 158 160
149 163 163 162 172 161 153 156 162 162 163 157 162 162 161 157 157 164
在前面我们用条形、扇形、折线三种统计图直观地描述了数据,那么对 于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用什么图象来描述呢?这就需要用到频数分布直方图.
二、讲授新课 1.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绘制 频数分布直方图主要是直观形象地反映出频数分布的情况,上节课我们 对 63 名学生的身高做了数据的整理,并且也列出了频数分布表,现在我们利用 频数分布表作出相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1)以横轴表示身高,纵轴表示频数与组距的比值.如图:
12+19+10=41(人),因此可以从身高在 155~164 cm(不含 164 cm)的学生中选
队员.
以上三个步骤也对这 63 个数据进行了整理,通过这样的整理,也选出
了比较合适的队员.
三、巩固练习
在上述数据中,如果组距取为 2 或 4,分为几组,能否选出 40 名队员,
请试试看.
【答案】 略
四、课堂小结
今天主要学习的仍是有关数据的整理,但是它主要研究的是数据在各个
小范围内的分布状况,通过频数分布来体现某个数据在一定范围内的情况,从而
达到解决问题的要求.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
10.2 直方图(2)
【教学目标】 能由频数分布表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明确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所表 示的实际意义. 【重难点】 重点 对数据的整理和描述. 难点 对数据进行合理分组.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统计调查(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统计调查(教案)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统计调查第1课时统计调查(1)【知识与技能】1.了解统计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意义.2.掌握用统计表整理数据的方法.3.掌握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的方法.4.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5.能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做一次简单的统计调查.【过程与方法】由问题引入统计调查,在此基础上学习有关概念和方法,然后布置学生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做一次简单的统计调查.【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究精神,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数学的热情.【教学重点】用统计表整理数据,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描述数据.【教学难点】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扇形统计图的画法.一、情景导入,初步认识问题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会怎么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________.首先设计问卷,用问卷调查法_____数据.为了使被调查的人易于答卷,也为了收集数据便于操作,所以最好将问卷的题目设计成______题,请设计问卷.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提前提出问题,出示设计、制出的调查问卷,然后下发调查问卷,3分钟后收集数据.用表格统计数据.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思考:1.条形图和扇形图各自的特点是怎样的?2.怎样画扇形统计图?【归纳结论】1.条形图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扇形图用扇形的大小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百分比,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但不能直接判断出每组数的绝对大小.2.扇形图通过扇形的大小来反映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画扇形图时,用圆代表总体,每一个扇形代表总体的一部分,画扇形时,先确定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如果某部分占20%,则它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360°×20%=72°.扇形图画好后,要标明各部分的名称及相应的百分比.3.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对“天宫一号”空间站的零部件合格性的调查应采用的调查方式是_____.2.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小明所在小组的同学与一家玩具生产厂家联系,给该厂组装玩具,该厂同意他们组装240套玩具.这些玩具分为A、B、C三种型号,它们的数量比例以及每人每小时组装各种型号玩具的数量如图所示.若每人组装同一种型号玩具的速度都相同,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填空:(1)从上述统计图可知,A型玩具有套,B型玩具有套,C型玩具有套.(2)若每人组装A型玩具16套与组装C型玩具12套所花的时间相同,那么a的值为____,每人每小时组装C型玩具____套.3.“阳光体育”运动在我市轰轰烈烈开展,为了解同学们最喜爱的“阳光体育”运动项目,小王对本班50名同学进行了跳绳、羽毛球、篮球、乒乓球、踢毽子等运动项目最喜爱人数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的人数分布直方图,若将其转化为扇形统计图,那么最喜爱打篮球的人数所在扇形区域的圆心角的度数为()A.120°B.144°C.180°D.72°4.为了了解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学校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其中一问题是“你平均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是多少?”,共有4个选项:A.1.5小时以上B.1~1.5小时C.0.5~1小时D.0.5小时以下如图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本次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2)在图①中将选项B的部分补充完整;(3)若该校有3000名学生,你估计全校可能有多少名学生平均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在0.5小时以下.【教学说明】题1可采用抢答方式练习,题2、3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给出正确答案,并说明理由,题4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教师给予提示,最后指派学生上台写出解题过程.【答案】1.全面调查2.(1)132 60 48 (2)4 6解析:(1)A型玩具有240×55%=132(套),C型玩具有240×25%=60(套),B型玩具有240-132-60=48(套);(2)由题意得:,解得a=4.故2a-2=6,即每人每小时组装C型玩具6套.3.B解析:喜爱打篮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20/50×100%=40%,因此所求的圆心角度数为360°×40%=144°.4.解:(1)60÷30%=200(名),即本次一共调查了200名学生;(2)选项B的学生有200-60-30-10=100(名),补图略;(3)3000×5%=150(名)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统计调查,全面调查,条形图,扇形图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0.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通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典型例题对教学课堂概念进行拓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收集和整理数据,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活动充满了乐趣,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统计思想,建立统计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统计调查第2课时统计调查(2)【知识与技能】1.理解为什么要进行抽样调查.2.掌握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3.理解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的概念及它们在抽样调查中的合理性,并能设计出简单随机抽样或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调查.4.掌握折线的画法,并能从折线图中获取信息.【过程与方法】由问题入手,理解抽样调查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从而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为了使抽样调查能较好地反映总体,我们必须使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了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两种简单的抽样方法.最后学习折线图,知道折线图也是描述数据的一种方法.【情感态度】在了解统计思想方法的基础上,锻炼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本领,提高数学兴趣.【教学重点】抽样调查,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抽样方案的制订,折线图.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 某校有2000名学生,要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怎样进行调查?分析:如果采用全面调查,那么花费时间长,消耗人力、物力大.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只要调查部分学生就能了解全体学生喜爱各类电视节目的情况的方法.达到省时省力又能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调查方法就是________.这样,就必须引入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量的概念.“总体”的定义:________.“个体”的定义:________.“样本”的定义:________.“样本容量”的定义:________.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除了有合适的________外,抽取时还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都有________被抽到,这种抽样方法叫________.问题2 某地区有500万电视观众,要想了解他们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应怎样调查?分析:由于这500万人个体差异大(如年龄段),所以不适合________抽样,而应当分成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三个层次,在每个层次进行________抽样,然后汇总调查结果,这种抽样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教学说明】全班同学先阅读教材,再完成以上自学提纲.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 1.为什么要进行抽样调查?2.什么叫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3.什么叫简单随机抽样?什么叫分层抽样?4.什么情况下适宜简单随机抽样?什么情况下适宜分层抽样?5.折线图的特点是什么?【归纳结论】抽样调查:从全体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这种调查方法叫抽样调查.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样本:从总体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组成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样本容量.(注意:样本容量是一个数目,不能带单位,样本容量一定要适当,太少,则不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太多,达不到省时省力的目的.)适合抽样调查的情况:(1)总体数目巨大;(2)调查具有破坏性.简单随机抽样: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这样的抽样方法叫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先将总体按一定的要求分成若干层次,在每个层次都进行简单的随机抽样.然后汇总调查结果,这种抽样方法叫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适合的情况:个体的差异不大.分层抽样适合的情况:个体的差异大.折线图的特点:能较好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A.调查一批新型节能灯泡的使用寿命B.调查长江流域的水污染情况C.调查重庆市初中生视力情况D.为保证“神舟8号”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2.要了解我国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你认为合适的调查方式是.3.如图是我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写出两条正确的信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亿元)4.如图是根据我市2007年至2011年财政收入绘制的折线统计图,观察统计图可得:同上年相比,我市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是_______年,比它的前一年增加_______亿元.5.某专业户要出售100只羊,现在市场上羊的价格为每千克11元,为了估计这100只羊能卖多少钱,该专业户从中随机抽取5只羊,每只羊的重量如下(单位:千克):26 31 32 36 37(1)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指什么?总体是指什么?(2)估计这100只羊能卖多少钱?6.某种电脑在七个月之内销售量增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2~6月销售量逐月减少B.7月份的销售量开始回升C.这7个月中,每月的销售量不断上涨D.这7个月中销售量有涨有跌【教学说明】题1、2、5考查的是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样本、总体、个体等概念;题3、4、6考查的是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答案】1.D2.抽样调查3.(1)2011年我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39.6亿元(2)我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逐年增长(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4. 2011 505.解:(1)样本是5只羊的重量;总体是100只羊的重量.(2)5只羊的平均重量是:(26+31+32+36+37)÷5=32.4(千克),故100只羊的重量约为100×32.4=3240(千克),可卖3240×11=35640(元)6.C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点学生口答,老师将小结内容放映在屏幕上.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0.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主要讲解抽样调查问题,抽样调查要注意选取的样本应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由样本估计总体时,要搞清总体和样本的比例及样本容量的大小.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学会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教案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期数学科第十章一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小结,进一步明确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并领悟现实生活中通过数据处理,对未知的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断的事实。

2.积极创设情境,参与调查、整理数据,体会社会调查的艰辛与乐趣,体会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辨证思想.学习重点:认识框架建立和知识梳理学习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描述学习过程自主复习第十章并完成下面知识结构图:课本P157.顶尖课课练P133→→→→→制表一、知识梳理:(一)基本概念1.全面调查(普查)与抽样调查(1)普查是为了一定目的而对进行调查.(2)抽样调查是从中抽取进行调查.抽样调查时一般应注意:即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性和性.2.总体、个体、样本与样本容量总体是的全体,总体中的叫做个体,从中抽取的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叫做样本容量.3.频数和频率(1)每个对象出现的称为频数.(2)每个对象出现的与的比值称为频率.4.频率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1)频率分布反映的是一个样本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的比例的大小(2)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①计算与的差(极差);②决定与;③列;④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注意:绘制直方图的关键是决定组数和组距,组距的大小依赖于组数的多少,常分5~12组. 掌握几个等量关系:各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各小组的频率之和等于 .5.描述数据,主要采取绘图的方式。

条形图的特点:扇形图的特点:折线图的特点:直方图的特点:二,展示交流1、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A)这批电视机(B)这批电视机的寿命(C)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寿命(D)1002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为116,最小值之为36,若取组距为9,则分成的组数比较合适的是( ).(A )7 (B )8 (C )9 (D )10 3、下列调查需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 (A )环保部门对海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 (B )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 (C )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 (D )超市在给职工做工作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4、要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从中任意抽取6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在这个问题中60是( ).(A )个体 (B )总体 (C )样本容量 (D )总体的一个样本5.下面是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各项支出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下列对两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甲户比乙户大 (B )乙户比甲户大(C )甲、乙两户一样大 (D )无法确定哪一户大6.某班部分同学参加法律知识竞赛,将所得成绩(得分都是整数)进行整理后分成5组,绘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图中从左到右各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为1:3:6:4:2,最后一组的频数为4,结合直方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该班有多少名同学参赛?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分)有多少人? (2)成绩落在哪组数据范围内的人数最多?是多少?7.课本161第11题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型号的30俩汽车进行耗油 1升所行驶的路程的实验,结果如下(单位:km )14.1 12.3 13.7 14.0 12.8 12.9 13.1 13.6 14.4 13.8 13.8 12.6 13.2 13.3 14.2 13.9 12.7 13.2 13.2 13.5 13.6 13.4 13.6 12.1 12.5 13.5 13.5 13.2 13.4 12.6请统计分析汽车的耗油情况.(用直方图分析) 【解】(1)数据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 ,差是 , (2)若取组距为0.5,则可分为 组乙甲02 4 6 8 12 10 其他 20% 衣着 20%25% 35%教育 食品(3)列;(4)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三、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复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四、达标检测顶尖课课练P135~136五,课后加强1.必做题:P158~159 课本复习题10---第4、5、6题.2.选做题:P159~160 课本复习题10-----第7、8、9、10题.3.家庭作业:顶尖课课练P135~139六,课后作业1.某火车站为了解“5.1黄金周”每周上午乘车人数,抽查了其中2天的每天上午的乘车人数.所抽查的这2天中的每天上午乘车人数是这个问题的()A.总体B.个体C.样本D.样本容量2.为了解我校八年级80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情况,从中抽取了2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下列判断:①这种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②800名学生是总体;③每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④2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⑤20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其中正确的判断有()A.1个B.2个C.3个D.4个3.下列调查的样本缺乏代表性的是()A.为了解植物园一年中游客的人数,小名利用五一长假作了5天的进园人数调查B.从养鸡场中随机抽取种鸡10只,来估计这批种鸡体重的平均值C.为了解我市读者到市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情况,从全年的借读人数中抽查了20天每天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人数D.调查某电影院单排号的观众,以了解观众们对所看影片的评价情况4.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80,若取组距为9,则分成的组数应是()A.7B.8C.9D.105.近几年,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加,“白色污染”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小颖同学想了解班上同学家里在一年内丢弃废塑料袋的个数,你认为采用调查方式合适一些.6.为了估计鱼塘里有多少条鱼,我们从鱼塘里捕上100条鱼做上标记,然后放回鱼塘里去,待带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后,再捕第二次样品鱼200条,其中百标记的鱼有25条,试估计鱼塘里约有鱼条.7.某校七年级共500名学生参加法律知识测试,从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试卷成绩,作统计分析,进行整理后分成五组,并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请你结合直方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随机抽取了多少名学生的测试成绩?(2)70.5-80.5分这一分数段的频率是多少?(3)若90分以上(不含90分)定为优秀,则样本的优秀率是多少?(4)请你估计该校七年级这次法律知识测试获得优秀大约有多少人?第7题图。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案)
-数据整理的逻辑性:学生在整理数据时可能会出现分类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清晰的逻辑框架。
-统计图的正确应用:学生在绘制和解读统计图时可能会出现错误,如比例不准确、信息解读错误等,教师需提供具体的指导。
举例:
-在数据整理环节,学生可能会对数据进行不恰当的分类,如将不同性质的数据混为一谈。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根据数据特征进行合理分类,例如根据性别、年龄等属性进行分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数据整理的基本技巧:强调数据分类、排序和汇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数据整理过程中的错误。
-统计图的绘制与解读:详细介绍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等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如何从图表中提取和解读信息。
举例:在数据收集环节,教师需强调如何选择合适的样本,避免采样偏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教学难点
-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难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需要教师指导如何避免误操作和重复记录。
在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表现得非常积极,能够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这说明同学们具备了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这是十分宝贵的品质。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同学在讨论过程中过于依赖他人意见,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鼓励他们多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案(人教版)
整理数据,主要是通过表格来反映,根据不同情况制出不同形式的表格,来反映各组的状况。
描述数据,主要采取绘图的方式,如:条形图、折线图、直方图,它们各有特点。
条形图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扇形图能够显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折线图能够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直方图能够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5.本章知识框架
三、小结
|
四、作业
教学后记

课题
直方图(三)
课型
: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熟练地列出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通过例题和实践对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和描述。
重点
对数据的整理和描述
难点
对数据进行合理分组
教具准备
~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二次备课
一、例题讲解。
1.学生熟读P166例题。
教具准备
(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二次备课
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对数据较大的情况进行了简单随机抽样,那么一般地对这类问题常采用的方法是什么呢(常采用分层和按比例进行抽样)
二新课。
/
上节课我们在500万观众中抽取1000名观众并按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2:5:3的比例抽取后得到了各段抽取的人数分别为200,500,300人。
数据整理的几个重要步骤
难点
对数据的分组及频数分布表的制作
教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二次备课
一、复习引入。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描述数据的方法它们各自的优点是什么
二、新课。
1.问题提出: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了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请同学们看P163收集的63个数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案

10.1统计调查(一)〔教学目标〕1、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2、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3、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4、会画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5、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重点难点〕全面调查的过程(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是重点;绘制扇形统计图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下面一些问题:[投影1](1)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的收视情况怎样?[投影2](2)班级里同学出生主要集中在哪一年?[投影3](3)本年度最受欢迎的影片是哪几部?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统计调查。

二、数据的收集看下面的问题:[投影4]问题1 现在我们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四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怎样才能知道结果?举手表决、问卷调查等。

问卷调查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调查方式,采用这种方式要设计好调查问卷。

你认为设计调查问卷应包括哪些内容?问卷设计的内容应包括调查中所提的问题、答案选项以及要求等。

就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调查问卷:[投影5]如果想了解男、女生喜爱节目的差异,问卷中还应该包含什么内容?应加“男□女□(打勾)”这一项.问卷设计好后,请每位同学填写,然后收集起来。

例如,调查的结果是:[投影6]D C A D B C A D C DC D A B D D B C D BD B D C D B D C D BA B B D D D C D B D注意:用字母代替节目的类型,可方便统计.三、数据的整理从上面的数据中你容易看出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吗?为什么?不容易。

因为这些数据杂乱无章,不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

据?划“正”字。

这就是所谓的划记法。

下面我们利用下表整理数据。

全班同学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上表可以清楚地反映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

四、数据的描述为了更直观地看出上表中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统计调查第1课时全面调查1.了解收集数据的目的,掌握简单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方法;2.掌握全面调查的概念;(重点)3.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难点)一、情境导入小丽是班级的组织委员,为了响应学校提出的“全民健身、阳光体育”号召,她假期里准备组织全班同学观看一场球类比赛,为了吸引更多的同学参加,她应该组织观看哪种球类的比赛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全面调查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了解一批圆珠笔的寿命 B.了解全国九年级学生身高的状况C.调查人们保护海洋的意识 D.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解析:A,B,C中所有调查的对象数量庞大,且全面调查的意义不太大,不适合全面调查,D中检查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对精准度的要求很高,所以必须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故选D.方法总结: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全面调查,全面调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对于精准度要求高的、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全面调查.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探究点二: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类型一】合理选择统计图描述数据要反映某市一周大气中PM2.5的变化情况,宜采用(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以上都行解析:因为PM2.5的含量变化没有规律,只能测出不同的变化情况,应选折线统计图.故选B.方法总结:要结合三种统计图的缺点进行选择,条形统计图不能反映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除了不能反映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外,还不能反映每一部分的具体数量;扇形统计图也不能反映各部分的具体数量.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1题【类型二】根据统计图获取需要的信息某学校在七年级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进行“创建文明城市”知识答题,成绩分为1分,2分,3分,4分共4个等级,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这些学生中得2分的有( )A.8人 B.10人 C.6人 D.9人解析:先求出抽取的总人数,再求出得3分的人数,即可求出得2分的人数.抽取的总人数为12÷30%=40(人),得3分的人数为40×42.5%=17(人),得2分的人数为40-3-17-12=8(人).故选A.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能从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3题【类型三】制作统计图下表是某学校学生上学时使用的交通工具调查统计表.交通工具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其他人数(人)50010016040你能根据上面的数据,尝试绘制扇形统计图吗?解析:根据画扇形统计图的步骤先确定使用不同交通方式的同学的人数,再求使用不同交通方式的同学占全体的百分比,并求出要画的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根据圆心角画出扇形统计图并写出名称即可.解:总人数是500+100+160+40=800(人).各部分占总体百分比分别如下:步行:500÷800=62.5%,骑自行车:100÷800=12.5%,乘公交车:160÷800=20%,其他:40÷800=5%.所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分别为360°×62.5%=225°,360°×12.5%=45°,360°×20%=72°,360°×5%=18°.画出扇形统计图如下: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制作扇形统计图的能力,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三、板书设计1.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2.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本章内容本章主要内容是通过数据的收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数据的整理——频数分布表(没有给出概念),数据的描述——统计图表,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的一般过程。

问题1回顾了全面调查,介绍了问卷调查的方法,用表格整理数据,用条形统计图和扇表统计图描述数据以及扇形统计图的画法。

问题2和问题3介绍了抽样调查。

结合问题2讨论了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同时给出了抽样调查的有关概念和术语,还讨论了抽样调查的代表性,介绍了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

问题3是利用分层抽样获取样本,通过分析样本数据,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例子。

接着从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介绍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分布折线图的画法,从而使对统计图表的认识具体化。

最后是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全面调查,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会用表格整理数据,会画扇形统计图;2、了解抽样调查及相关的概念和术语,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代表性;3、了解频数及频数分布,掌握划记法,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分布折线图。

[过程与方法]经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一般过程,了解这两种调查的优缺点,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通过案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际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感受统计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初步建立统计的观念,培养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是重点;样本的抽取,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画法是难点。

课时分配10.1统计调查…………………………………… 3课时10.2直方图……………………………………… 2课时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2课时本章小结………………………………………… 2课时10.1统计调查(一)〔教学目标〕1、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2、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3、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4、会画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5、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重点难点〕全面调查的过程(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是重点;绘制扇形统计图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下面一些问题:[投影1](1)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的收视情况怎样?[投影2](2)班级里同学出生主要集中在哪一年?[投影3](3)本年度最受欢迎的影片是哪几部?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统计调查。

二、数据的收集看下面的问题:[投影4]问题1 现在我们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四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怎样才能知道结果?举手表决、问卷调查等。

问卷调查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调查方式,采用这种方式要设计好调查问卷。

你认为设计调查问卷应包括哪些内容?问卷设计的内容应包括调查中所提的问题、答案选项以及要求等。

就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调查问卷:[投影5]如果想了解男、女生喜爱节目的差异,问卷中还应该包含什么内容?应加“男□女□(打勾)”这一项.问卷设计好后,请每位同学填写,然后收集起来。

例如,调查的结果是:[投影6]D C A D B C A D C DC D A B D D B C D BD B D C D B D C D BA B B D D D C D B D注意:用字母代替节目的类型,可方便统计.三、数据的整理从上面的数据中你容易看出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吗?为什么?不容易。

因为这些数据杂乱无章,不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数据所蕴含的规律,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

你认为应该怎样整理我们收集到的数据?划“正”字。

这就是所谓的划记法。

下面我们利用下表整理数据。

全班同学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上表可以清楚地反映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

四、数据的描述为了更直观地看出上表中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绘制条形统计图[投影7]绘制扇形统计图我们知道,扇形图用圆代表总体,每一个扇形代表总体的一部分。

扇形图通过扇形的大小来反映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扇形的大小是由圆心角的大小决定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圆心角的度数就可以画出代表某一部分的扇形。

因为组成扇形图的各扇形圆心角的和是3600,所以只需根据各类节目所占的百分比就可以算出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新闻:3600×10%≈360,体育:3600×25%=900,动画:3600×20%=720,娱乐:3600×45%=1620. 在一个圆中,根据算得的圆心角的度数画出各个扇形,并注明各类节目的名称及相应的百分比。

[投影8]你能根据上面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直接说出全班同学喜爱各类电视节目的情况吗?在上面的调查中,我们利用调查问卷得到全班同学喜爱电视节目的数据,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用统计图进行直观形象的描述。

通过分析表和图,了解到了全班同学喜爱电视节目的情况。

在这个调查中,全班同学是要考察的全体对象,我们对全体对象都进行了调查,像节目类型 划 记 人 数百分比A 新闻 410% B 体育 正正 1025% C 动画 正820% D 娱乐 正正正 18 45% 合 计 40 40100%娱乐这样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例如,2000年我国进行的第五人口普查,就是一次全面调查。

请你举出一些生活中运用全面调查的例子.五、课堂练习课本153面1。

六、课堂小结1、本节课我们经历了全面调查的一般过程,知道了利用问卷调查来收集数据,利用表格来整理数据,利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2、学会了设计调查问卷和扇形统计图的画法。

作业:课本159面2、5,160面7题。

10.1统计调查(二)〔教学目标〕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模拟过程,了解抽样调查、样本、个体与总体等统计概念;2、初步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重点难点〕抽样调查、样本、总体等概念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是重点;样本的抽取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要了解一罐八宝粥里各种成分的比例,你会怎么做?把一罐八宝粥铺开在一个盆子里查看。

这样可行吗?这样方便吗?为此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便合理的调查方法才行。

二、抽样调查及有关概念[投影1]问题2 某校有2000名学生,要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四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怎样进行调查?可以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全校学生逐个进行调查,然后整理收集到的数据,统计出全校学生对四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

这样做,当然好,可以准确、全面地了解情况。

但是,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这样做又会有许多弊病,你能说说吗?花费的时间长,消耗的人力、物力大。

你能找到一种既省时省力又能解决问题的调查方法吗?可以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这种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的方法就是抽样调查。

这里要考查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查对象称为个体,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投影2]上面问题中全校学生是总体,每一名学生是个体,我们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学生是一个样本,抽取的学生数就是样本容量。

例如抽取100名学生,样本容量就是100。

注意:抽样调查还适用一些具有破坏性的调查,如关于灯泡寿命、火柴质量等。

三、样本的抽取抽样调查的关键是样本的抽取,如果抽取的样本得当,就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否则,抽样调查的结果会偏离总体情况。

上面的问题,抽取样本的要求是什么呢?一、抽取的学生数目要适当。

如果抽取的学生数太少,那么样本就不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如果抽取的学生人数太多,那么达不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我们可以取100名学生作为一个样本。

二、要尽量使每一个学生抽取到的机会相等。

例如,可以在2000名学生的注册学号中,用电脑随机抽取100个学号,调查这些学号对应的100名学生。

你还能想出使每个学生都有相等机会被抽到的方法吗?从2000名学生的注册学号中,用电脑抽取能被5整除的100个学号,调查这些学号对应的学生;放学或上学时在校门口随机访问100名学生,等等。

这种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机会被抽到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

现在你能回答“要了解一罐八宝粥里各种成分的比例,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了吗? 搅拌均匀后,舀一勺查看,用所得的结果估计这罐八宝粥成分的比例。

四、样本的处理和全面调查一样,对收集的数据要进行整理。

下面是某同学抽取样本容量为100的调查数据统计表。

[投影3]抽样调查100名学生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从上表可以看出,样本中喜爱娱乐节目的学生最多,是38%,据此可以估计出,这个学校的学生中,喜欢娱乐节目的人最多,约为38%。

类似地,由上表可以估计这个学校喜爱其他节目的学生人数的百分比。

表格中的数据也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来表示描述。

[投影4~5]五、课堂练习课本155练习1、2、3。

六、课堂小结1、个体、总体、样本、样本容量及抽样调查的概念;2、抽取样本的要求:(1)抽取的样本容量要适当;(2)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被抽取到节目类型 划 记 人 数 百分比A 新闻正 8 8%B 体育 正正正正 24 24%C 动画 正正正正正正 30 30%D 娱乐 正正正正正正正 38 38%合 计 100 100 100%的机会相等——简单随机抽样。

3、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是什么?全面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全面、准确,但一般花费多、耗时长,而且某些调查不宜用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具有花费少、省时的特点,但没有全面调查准确,受样本选取的影响比较大。

作业:课本159面3、4,160面6、9题。

10.1统计调查(三)〔教学目标〕1、经历较复杂问题的处理过程,感受分层抽样的必要性,掌握分层抽样的方法;2、学会从样本中分析、归纳出较为正确的结论,增强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重点难点〕分层抽样的方法和样本的分析、归纳是重点;分层抽样方案的制定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什么是抽样调查?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仔细观察我们身边周围,抽样调查的应用是十分普遍的。

有些问题总体量不大,个体差异程度小,只需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就可以了,有些问题总体量大,个体差异程度较大,必须有更好的抽样方法才行。

二、分层抽样[投影1]问题3 某地区有500万电视观众,要想了解他们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四类节目的喜爱情况。

(1)能不能用问题2中对学生的调查数据去估计整个地区电视观众的情况呢?为什么?不能。

一是样本容量太小;二是学生、成年人、老年人喜欢的电视节目往往有明显不同.所以要了解整个地区观众的情况,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抽取样本。

(2)如果抽取一个容量为1000的样本进行调查,你会怎样调查?由于各年龄段对节目爱好有明显的不同,而同一个年龄段对节目的喜爱又存在共性,因此可以对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各人群分别独立进行简单随机抽样,使每个年龄段都能抽取一定的人数来代表所在的人群,然后汇总调查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