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的故事

合集下载

乙烯 石化工业之母

乙烯  石化工业之母
2、HBr还在反应后的试管内吗? 3、如何设计检验HBr? 3、有没有气体和HBr混在一起,会干扰 HBr的检验吗?
探究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原理
4、将产生的气体先通过四氯化碳溶液后再通入到硝酸银中。
5、向充满乙烯的塑料瓶中注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密封, 充分震荡。 现象:橙红色褪去,塑料瓶身凹陷。 结论:乙烯与溴的 反应不是取代反应。 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 碳溶液中不能发生取 代反应,证明在该条 件下乙烯碳氢键不发 生断裂。
有一种物质,它看似简单,却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一种物 质,它看似平凡,却构成了人类现 代文明的基础。它是什么?它来自 哪里?它为什么具有那么神奇的功 能?
石蜡油的分解实验
说明: ①石蜡油:10个C以上的烷烃混合物 ②MnO2:催化剂 ③石棉绒: MnO2载体以增大与气体的接触面积。
你能根据实验提出一些问题吗?
H
C2H4
C=C
H H
H
双键易断裂
结构
从 石 油 中 获 得 发生加成反应
制法
乙烯
性质
发生加聚反应 发生氧化反应
用途
重要的化工原料
得出 结论
探索科学问题 的基本过程
提出 假说 发现 问题
实验 验证
1.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乙烯的结构简式是CH2=CH2 。 B.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化学性质比甲烷活泼 C.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可以断裂,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D.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能聚合成聚乙烯。 2. 乙烯发生的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D ) A. 与氢气反应生成乙烷 B. 与水反应生成乙醇 C. 与溴的CCl4溶液反应使之褪色 D. 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聚乙烯的故事

聚乙烯的故事

聚乙烯的故事-晨枫这化工对我来说,其实也属于“常在河边走”的范畴。

无奈阿磕版主逼债,只好滥竽充数。

真鲁班们还请高抬贵手,帮忙遮羞则个。

谢过了。

=============================聚乙烯的故事(一)乙烯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乙烯存在于自然界,在植物果实成熟过程中,植物会释放微量的乙烯气体,作为果实的催熟剂。

如果尚未成熟的果实暴露在有微量乙烯的环境里,也会加速成熟。

碳氢气体(如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微量的乙烯。

人们发现乙烯有N 多年了,但发现了也就发现了,测定一些性质,发表几份报告,仅此而已,直到发现聚乙烯。

30年代时,经济大萧条,化工公司急需新的“拳头产品”,好冲出困境。

同时,科技新发现像雨后春笋,此起彼伏,但很多发现都是“撞”上的,并没有理论指导,所以很多公司的实验室里,都是四处撒网,希望捕到大鱼,英国的帝国化学公司(卜内门的后裔)也不例外。

1933年3月24日,那是一个星期五,帝化的两个化学家E.W. Fawcett和R.O. Gibson一气搭起了好几十个实验,把有希望的基本有机物质有放在一起,设定各种反应条件,尤其是高温高压,希望“撞上”一个重大发现。

其中有一个容器里,装的是乙烯气体和benzaldehyde(俺的有机命名法都丢到爪哇国了,哪位大侠救命啊),压力是1700个大气压,温度是170度。

星期一了,预期的反应没有发生,但是容器底部有一些白色的蜡状粉末。

测试表明,这是乙烯的聚合物,和benzaldehyde没有关系,聚乙烯就这样意外地发现了。

第二次乙烯聚合要到1935年才实现,尽管实验器材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泄漏,实验还是获取了少量聚乙烯。

这期间,据科学家们发现聚乙烯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防水,无异味,耐酸,耐碱,尤其出色的是绝缘性。

这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已经笼罩在欧洲头上。

聚乙烯的出色的绝缘性能被寄予很大希望,尤其是用于潜艇通信设备或雷达的电缆绝缘,聚乙烯的性质和生产也成了机密。

化学小故事及其原理

化学小故事及其原理

化学小故事及其原理在我们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它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有趣的化学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化学背后的原理吧!故事一,变色龙杯。

曾经有一个神奇的变色龙杯,它可以根据杯中液体的温度变化而改变颜色,让人们惊叹不已。

这种神奇的变色效应是由于杯子内壁涂有一层特殊的热敏感涂料。

这种涂料含有一种称为热敏感颜料的物质,当温度升高时,颜料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导致颜色发生变化。

因此,当我们倒入热水时,变色龙杯会从蓝色变成红色,这一切都是化学原理在起作用。

故事二,闪烁的火焰。

有一次,我在篝火旁看到了一种神奇的现象,火焰在燃烧时发出五彩斑斓的颜色。

这是因为燃烧时产生的火焰中含有金属离子,当这些金属离子受热激发后,会释放出特定波长的光,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比如,钠离子会使火焰呈现出黄色,铜离子会使火焰呈现出蓝绿色。

这种现象正是化学原理的体现。

故事三,气球的浮力。

每当我们玩气球时,都会发现气球在充满气体后会浮在空中,这是因为气球内充满了比空气轻的氢气或氦气。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气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空气的重量,而氢气和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气球会浮在空中。

这就是化学原理在气球浮力中的应用。

故事四,香蕉的变化。

你有没有发现,当香蕉熟透后会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这是因为熟香蕉中含有一种叫做乙烯的气体。

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可以促进水果的成熟和腐烂。

因此,当香蕉成熟时,乙烯的释放量会增加,导致香蕉发生颜色变化和散发出特殊气味。

这也是化学原理在水果成熟过程中的表现。

通过这些化学小故事,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化学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的神奇之处。

希望这些小故事能够让大家对化学产生更多的兴趣,让我们一起探索化学的奥秘吧!。

乙烯的原理

乙烯的原理

乙烯的原理
乙烯,也被称为乙烯或乙烯基,是一种含有两个碳原子的烯烃化合物。

它的化学式为C2H4,结构上有一个碳碳双键。

乙烯
是一种无色、可燃的气体,在常温下可以压缩成液体。

乙烯的产生主要通过裂解石油和天然气中的烃类化合物得到。

在这个过程中,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长链烃分子被断裂成较短的烃分子。

乙烯是其中最简单的烯烃。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原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其中最重要的是制造聚乙烯(PE)。

聚乙烯是一种塑料,可用于
制造包装薄膜、容器、管道等各种日常用品。

此外,乙烯也用于制造乙烯醇、乙烯氧化物、醋酸乙烯等多种化学品。

乙烯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其碳碳双键相关。

由于双键中的π电子较为松散,因此乙烯容易发生反应。

它可以参与加成反应,例如与氢气反应生成乙烷。

此外,乙烯还可以进行聚合反应,通过将乙烯的分子连接起来,制得聚乙烯。

总之,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塑料制造、化学工业等领域。

它的产生主要通过石油和天然气的裂解得到。

乙烯的化学性质主要来自于其碳碳双键,使其具有丰富的反应性。

来自石油和煤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课件人教必修

来自石油和煤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课件人教必修

来自石油和煤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课件本课件将介绍乙烯这种基本化工原料,包括其来源、用途和生产方法。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和合成纤维等众多领域。

石油和煤是乙烯的两种主要来源,将分别介绍这两种乙烯的生产过程和特点。

1. 乙烯的概述乙烯是一种无色、可燃气体,化学式为C2H4。

它是一种双键结构的烃类物质,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

乙烯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行业。

2. 石油中的乙烯石油是乙烯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石油加工过程中,通过裂解重油和轻油,可以得到乙烯。

由于石油中的乙烯含量较低,一般需要经过深度分离和精制才能得到高纯度的乙烯。

3. 煤中的乙烯除了石油,煤也是乙烯的重要来源之一。

通过煤的气化和煤焦油的加工,可以获得乙烯。

煤气化是将煤转化为合成气的过程,合成气中含有乙烯。

而煤焦油是煤炭在高温下分解产生的液体产物,其中含有乙烯。

4. 乙烯的制取方法乙烯的制取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热裂解、催化裂解和氧化还原等。

其中,热裂解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是将原料加热至高温,使其发生分解,并产生乙烯。

热裂解的优点是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但产品纯度较低。

催化裂解是通过添加催化剂,降低反应温度,提高产率和纯度。

氧化还原则是通过氧化和还原反应,将原料转化为乙烯。

5. 乙烯的应用乙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

它被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合成纤维、涂料、颜料等行业。

在塑料行业中,乙烯可以制备聚乙烯等多种塑料产品。

在橡胶行业中,乙烯可以制备合成橡胶。

在合成纤维行业中,乙烯可以制备聚乙烯纤维。

6.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其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不可替代。

通过对石油和煤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中乙烯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乙烯的来源、生产方法和应用领域。

只有深入了解乙烯,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这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是对于乙烯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乙烯的化学史

乙烯的化学史

乙烯的化学史
乙烯是一种简单的碳氢化合物,分子式为C₂H₂,它在化学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乙烯的一些关键时刻和发展历程:
1.发现和命名:乙烯首次被发现并分离是在19世纪初。

1800年,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里斯特利首次观察到一种气体在植物发酵和燃烧过程中产生。

然而,对该气体的详细研究直到19世纪中叶才展开。

法国化学家米歇尔·尚普利尔在研究石油中的气体时发现了乙烯,并在1835年命名了这种气体。

2.石油工业的发展:乙烯的大规模生产始于石油工业的发展。

20世纪初,石油加工技术的进步使得从石油中提取乙烯变得更加经济可行。

这促使了乙烯的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化学工业中。

3.聚合反应的发现:乙烯的聚合反应导致了合成橡胶和塑料的开创性发现。

在1920年代,德国化学家赫尔曼·斯道彻提出了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并在1930年代,化学家卡尔·佛朗西斯和乔治·库尔开发了乙烯的聚合反应,创造了聚乙烯和聚丙烯等合成塑料的方法。

4.化学工业的重要性:乙烯成为化学工业中的关键原料,用于生产乙烯基化合物,包括乙烯醇、乙烯二醇等。

此外,乙烯还是聚合反应中合成各种塑料和合成橡胶的重要起始物。

5.乙烯在农业中的应用:乙烯气体在植物生长调节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在20世纪后半叶,科学家发现乙烯对植物的生长、开花和腐烂等过程有影响,从而引起了对乙烯在农业中的应用的兴趣。

总体而言,乙烯在化学史上的发展经历了从发现、命名到应用的漫长过程,对化学工业和其他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来自石油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课件

来自石油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课件

2
环保解决方案
对于此类环保问题,相关企业需要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引入更加环保高效的设备 和生产工艺,降低排放标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结语
1 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乙烯是石化企业生产的重要原料,也是构成 我国化学工业原材料的主要成分之一。未来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2 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集约化、多层次 的乙烯产业将逐步形成。未来,新技术、新 材料将推动乙烯产业的向机电化、智能化、 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来自石油的两种基本ຫໍສະໝຸດ 工 原料-乙烯化工行业的瑰宝——乙烯,是烯烃类基本化工原料之一。它具有广泛的应用 领域,是构成石化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
什么是乙烯
定义
化学式
乙烯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味道的气态烃类化合物, 是烯烃类基本化工原料之一。
乙烯化学式为C2H4,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 组成的分子结构。
特点
乙烯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如低沸点,易燃, 不溶于水,具有较广泛的活性,等等。
乙烯的制备方法
制备原理
乙烯的制备依赖于石油等原料的加热裂解,通过高温和压力条件下,可以获得大量的乙烯。
制备方法
在众多的乙烯制备方法中,石化行业主要采用了乙烷催化裂解法和煤气制乙烯法。
乙烯的用途
1
应用领域
乙烯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合成纤维、
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市场概况
由于乙烯涉及范围广泛,市场需求也日益增长,市 场规模也在持续扩大。
市场前景
未来几年内,随着全球工业市场的继续增长,乙烯 需求将持续上升,行业前景良好。
乙烯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
1
存在的环保问题
在乙烯的生产过程中大量排放CO2、NOx、SOx等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严 重的污染。

乙烯与水的化学方程式

乙烯与水的化学方程式

乙烯与水的化学方程式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乙烯和水的那些事儿。

你知道吗,乙烯就像一个超级活泼的小调皮蛋,老是想找点事儿干。

而水呢,就像是一个温柔的大姐姐,包容万物。

当乙烯碰到水的时候啊,那可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化学舞会开始啦!它们的反应方程式是这样的:CH₂=CH₂ + H₂O → CH₃CH₂OH。

你看这个乙烯,它那双键就像是一双小手,急切地想要抓住点什么。

水呢,有一个氢和一个羟基(OH),就像一个带着特殊礼物的精灵。

乙烯这个小调皮啊,一下子就拉住了水精灵的手,把水精灵的氢和羟基分开,然后自己和氢还有羟基结合起来,就变成了乙醇(CH₃CH₂OH)。

这就好比啊,乙烯是个孤独的小探险家,在化学世界里晃悠,突然看到了水这个温柔的港湾。

乙烯一下子就扑了进去,经过一番折腾,就从原来的自己变成了乙醇这个新的模样。

乙醇啊,就像是它们俩结合之后产生的魔法产物。

想象一下,乙烯原本在化学空间里自由自在地飘着,像个没头苍蝇似的乱撞。

水呢,在那静静地待着,像个文静的淑女。

结果乙烯一头撞进了水的怀抱,然后“轰”的一下,就像魔法棒点过一样,变成了乙醇。

这反应啊,就像是一场奇特的化学变身秀。

乙烯从一个单纯的有双键的小分子,摇身一变,在水的帮助下,成为了含有羟基的乙醇。

如果把化学世界比作一个大舞台,乙烯和水的这个反应就是一场令人惊叹的表演。

而且啊,这个反应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发生的哦,就像你要参加一场超级难进的派对,得有合适的条件才行。

不过一旦条件满足了,乙烯和水就像两个久别重逢的老友,迅速地融合在一起,开启它们的新旅程。

再看这个方程式,就像是一个化学世界的密码。

CH₂=CH₂ + H₂O → CH₃CH₂OH这一串字符,就像是魔法咒语一样,准确地描述了乙烯和水之间那奇妙的变化。

乙烯和水的反应就像是一场独特的化学恋爱,从最初的互相吸引,到最后的融合,产生了新的东西。

而且这个乙醇啊,还有很多用处呢,就像它们爱情的结晶有着无限的潜力。

乙烯装置发展历程

乙烯装置发展历程

乙烯装置发展历程乙烯装置是指用于生产乙烯的工业设备。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纺织品、化工原料等多个领域。

乙烯装置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

20世纪初,乙烯的生产是通过碳氢氯化反应获得的,这种方法效率低下且产品纯度较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煤、油页岩等资源的热解制乙烯法。

1927年,德国化学家沃尔夫首次使用煤炭进行热解制乙烯实验成功。

此后,煤炭热解法成为乙烯生产的主要方法,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应用。

到了20世纪50年代,石油成为主要的原料来源。

煤炭热解制得的乙烯虽然产量较高,但纯度较低,无法满足工业需求。

在研究中,人们意识到原油中有大量的乙烯组分,于是开始了乙烯从石油中分离的研究。

1953年,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的哈灵顿成功地使用液体氯提取乙烯组分,这一技术成为了现代乙烯装置的基础。

20世纪70年代,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乙烯装置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国内外石油巨头纷纷投资建设大型乙烯装置,增加乙烯的产量,提高产品的纯度。

同时,随着催化剂技术的进步,乙烯装置的反应器也变得更小巧,生产效率提升。

进入21世纪,乙烯装置继续发展壮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乙烯装置的工艺也不断改进。

比如,引入了新型的反应器设计,提高了乙烯的生产效率;优化了蒸汽裂解反应条件,降低了能耗;应用了先进的分离技术,提高了产品的纯度。

此外,绿色环保也成为了乙烯装置发展的核心。

通过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措施,乙烯装置不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如今,乙烯装置已经成为现代化石化工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乙烯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乙烯装置将继续发展,引入更加高效的工艺技术,增加生产能力。

总的来说,乙烯装置从碳氢氯化反应到煤炭热解,再到原油提取,不断经历了技术革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乙烯装置将继续朝着更加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

乙烯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

乙烯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

乙烯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乙烯,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其实它在化学界可是个小明星。

说到乙烯,咱们得聊聊它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

这可不是一些无聊的数字,而是乙烯的性格特征,简直就像你我他的人生故事,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高兴和低谷。

乙烯的临界温度大约在大约9.2摄氏度左右,这个温度有点意思,像是冬天的温暖阳光,给人一种“哎呀,真不错”的感觉。

如果温度高于这个值,乙烯就会变得像个任性的孩子,气体和液体的界限模糊不清,嘿,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想象一下,像个小气球,膨胀得无处可去,真是让人无奈。

再说说临界压力,这个值在大约50个大气压左右,感觉就像是坐过山车的那一刻,心跳加速,刺激又紧张。

压力越大,乙烯就越顽皮,流动性增加,像是在玩滑梯一样,下滑得飞快。

可一旦过了临界压力,乙烯就能变得异常稳定,仿佛一位安静的智者,什么都不怕,随心所欲。

说白了,这就是乙烯的魅力。

想想看,这些数值就像是给它下的“家规”,让它在特定条件下展现出不同的个性。

说到乙烯的用途,简直可以写成一本书。

它可是在塑料界的“金牌选手”,像是能把任何东西都变得更加轻巧和耐用。

日常生活中,咱们的购物袋、食品包装甚至是玩具里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乙烯就是那个幕后英雄,默默无闻地为我们的生活添砖加瓦。

可别小看它,这小家伙还有一项特技,能在植物的成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果子在成熟的时候,乙烯会悄悄来帮忙,让它们变得香甜可口。

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不愧是个调皮的助手。

不过,乙烯也有它的小秘密。

这个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可不是随便能达到的。

想要掌控乙烯的性能,咱们得像一个细心的园丁,耐心呵护,确保温度和压力都在合适的范围。

要不然,乙烯可会像个野马一样,无法驯服,任其发展。

咱们也许能从中学到一点,生活就像乙烯,有时候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和环境,才能更好地绽放。

再说,乙烯的研究可谓前途无量。

科学家们就像探险家,探索着乙烯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

他们像是在解锁新关卡,发现新的应用和可能性,简直令人兴奋。

乙烯副产氢纯度

乙烯副产氢纯度

乙烯副产氢纯度咱们先来说说乙烯。

乙烯就像一个小魔法师,在很多地方都能发挥大作用。

比如说,在一些工厂里,乙烯可以帮助把一些东西变得软软的,就像我们用的塑料小玩具,很多都是乙烯帮忙做出来的呢。

那乙烯在产生的时候啊,还会有一个小伙伴跟着一起出现,这个小伙伴就是氢气。

这个氢气就不是一般的氢气哦。

就好比我们在花园里摘苹果,乙烯是大苹果,氢气就是旁边跟着的小树叶。

不过这个小树叶的纯度很重要呢。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吧。

有一个工厂,他们也在生产乙烯,然后就有了这个乙烯副产氢。

刚开始啊,他们没太在意这个氢气的纯度。

他们把这个氢气拿去到另外一个地方用,想让氢气去做一个小任务,就是帮助把一种液体变得更干净。

可是呢,因为氢气的纯度不够,就像一个小士兵没有穿好盔甲一样,这个小任务就完成得乱七八糟的。

本来应该变得很清澈的液体,还是有点脏脏的。

那这个氢气的纯度到底怎么回事呢?如果纯度高呢,就像是一整盒的彩色铅笔都是崭新的,颜色特别正。

这个高纯度的乙烯副产氢就可以很厉害地去做很多工作。

比如说,它可以让汽车跑得更轻快。

就像给汽车喝了超级能量饮料一样。

要是纯度低呢,就像一盒彩色铅笔,好多都断了,颜色也混在一起。

这样的氢气就没办法很好地工作。

就像我们想搭一个很高的积木塔,但是积木都是破破烂烂的,那肯定搭不起来呀。

所以呀,工厂里的叔叔阿姨们现在都特别重视这个乙烯副产氢的纯度了。

他们会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去检查这个纯度,就像我们检查自己的小书包有没有整理好一样。

他们会小心翼翼地把这个氢气的纯度调整好,让这个氢气小战士穿上最棒的盔甲,然后精神抖擞地去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呢。

石油乙烯法发展历程

石油乙烯法发展历程

石油乙烯法发展历程石油乙烯法是一种生产乙烯的重要方法。

乙烯是化学品工业中的重要原料,广泛用于塑料、橡胶、纤维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乙烯法的发展历程。

石油乙烯法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当时,乙烯是通过干馏木质物和煤炭获得的,生产成本较高。

随着石油工业的起步和石油产品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探索从石油中提取乙烯的方法。

20世纪初,德国化学家费尔兴和后来美国化学家科尔斯在研究石油产品时,发现一种能产生石油乙烯的热氧化剂。

这种方法将石油的蒸馏馏分与热空气接触,使其中的烃类被氧化生成乙烯。

这一发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1913年,德国化学家赫尔姆霍兹在费尔兴和科尔斯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他首次运用钛作为催化剂,在高温和高压下将石油氧化生成乙烯。

这一方法大大提高了乙烯的产量和质量,被认为是石油乙烯法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0世纪30年代,美国化学家佩姆博顿通过研究液态石油成分的热解反应,发现通过催化剂将沥青氧化,可以生成高浓度的乙烯。

这一方法相比于费尔兴和赫尔姆霍兹的方法,更加高效且生产成本更低。

二战期间,乙烯成为军事工业的重要原料,对乙烯的需求大大增加。

为了满足需求,石油乙烯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0世纪40年代,美国化学公司、壳牌和英国石油公司等公司开始规模化生产石油乙烯。

同时,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也在不断研究石油乙烯的生产技术。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是石油乙烯法发展的黄金时期。

随着催化剂和反应器等技术的进步,乙烯的产量和纯度得到了大幅提高。

石油乙烯法也成为了乙烯工业的主要生产方法。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乙烯需求的持续增长,人们开始探索从煤炭和天然气中提取乙烯的方法。

这些方法相比石油乙烯法,具有更低的成本和更可持续的资源利用优势。

然而,石油乙烯法仍然是全球乙烯产量最高的生产方法。

总而言之,石油乙烯法是乙烯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石油乙烯法在催化剂、反应器和工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为乙烯的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乙烯氧化反应方程式

乙烯氧化反应方程式

乙烯氧化反应方程式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乙烯氧化这个超有趣的化学反应。

你看那乙烯啊,就像一个活泼的小机灵鬼。

当它进行完全氧化反应的时候,那可真是一场“大变革”呢!乙烯($C_2H_4$)和充足的氧气($O_2$)相遇,就像两个热情的舞者开始疯狂共舞,最后变成了二氧化碳($CO_2$)和水($H_2O$)。

方程式是$C_2H_4 + 3O_2 \stackrel{点燃}{=\!=\!=} 2CO_2+2H_2O$。

这就好比小机灵鬼乙烯和氧气一起钻进了一个魔法转化器,出来就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这两个全新的“小伙伴”。

要是乙烯不完全氧化呢,就有点像一个没完成任务的小马虎。

它和氧气($O_2$)反应,就生成了一氧化碳($CO$)和水($H_2O$)。

这个反应方程式是$2C_2H_4 + 3O_2 \stackrel{点燃}{=\!=\!=} 4CO +4H_2O$。

乙烯这个小马虎在反应里就像只走了一半的路程,没把自己完全变成二氧化碳,半路杀出个一氧化碳来。

再想象一下,乙烯在银催化剂的作用下和氧气反应,这就像乙烯被一个超级保镖(银催化剂)护送着去和氧气见面。

然后它们生成环氧乙烷($C_2H_4O$),方程式是$2CH_2 = CH_2+O_2\stackrel{Ag}{\longrightarrow} 2C_2H_4O$。

这个环氧乙烷啊,就像是乙烯和氧气的“爱情结晶”,在银这个特殊的“红娘”帮助下诞生了。

如果把乙烯氧化反应比作一场烹饪大赛的话。

完全氧化就是做出了一道完美的“二氧化碳与水套餐”,而不完全氧化就像是厨师不小心火候没掌握好,做出了带点“一氧化碳小瑕疵”的菜品。

而在银催化下生成环氧乙烷,那就是一道独特的创意菜,需要特殊的“调料”(银催化剂)才能完成。

还有哦,乙烯氧化就像一场奇妙的旅行。

乙烯这个旅行者在不同的条件下(氧气的量、有没有催化剂等),到达不同的目的地(生成不同的产物)。

有时候它能到达“二氧化碳和水的美好世界”,有时候却到了“一氧化碳和水的半吊子地方”,还有时候在银的引导下到了“环氧乙烷的奇特王国”。

乙烯 石化工业之母

乙烯  石化工业之母

结论:乙烯与溴的反应不是取代反应。
碳氢键不发生断裂。
小资料 已知HBr为气体,不溶于 CCl4,易溶于水。含有两个 碳原子的溴化物为液体。
探究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原理
那是什么键断裂呢?
2、乙烯的化学性质 反应实质:
H C H H C + Br—Br H H H C →H C Br Br H
2、已知HBr为气体,不溶于CCl4,易溶于水。含有两个碳原子的溴化物为液体。 你能从反应前后体积是否变化这个角度,设计实验判断,是否也为取代反应?
思考:
小资料
已知 为无色液体,在水 溶液中不能电离出Br-。HBr为气 体,不溶于CCl4,易溶于水,在 水中完全电离出H+和Br-。
1、检验哪种物质的存在可判断为取代反应?
乙烯和乙烷的结构对比
乙烯
乙烷
乙烯
乙烷
C2H6
分子式
结构式
C2H4
H C H
C H H
H H H C C H H H HH ¨ ∶ H C :C: H ¨ ¨ H H CCH2
C=C
分子中含有
的烃类叫做烯烃。
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
¨
H H ¨¨ H∶ C∷C ∶H
探究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原理
烷烃可以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乙烯与溴 的反应可能是取代反应吗?如何设计实验验证。
小资料
已知 为无色
液体,在水溶液中不 能电离出Br-。
探究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原理
烷烃可以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乙烯与溴 的反应是否也为取代反应呢?检验哪种物质存在与否, 就可以判断是否发生了取代反应?
1,2
二溴乙烷(无色液体)

【微文艺】难忘的岁月——我与乙烯共成长

【微文艺】难忘的岁月——我与乙烯共成长

【微文艺】难忘的岁月——我与乙烯共成长题记:从1989年,我们这批人因为14万吨乙烯工程的因缘,开始我们的学习生涯,到1995年8月乙烯投料试车成功,成为一名合格的石化工人,这一路走来,大家很苦、很累,但心里很甜,辛苦并快乐着,我们见证了一个企业的成长,见证了独山子的发展。

我们都无愧于心,无愧于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是第一代14万吨乙烯的建设者!我们自豪!我们是建设一流石化基地的精英!我们骄傲!——献给参与14万吨乙烯工程建设和开工的兄弟姐妹们!●文/王敏2012年,因为工作需要,我从乙烯厂聚乙烯车间借调到石化公司人事处,编写《独山子石化组织史资料》,在这三年里,我每天沉浸在大量有关独山子史料的研究中,看了无数篇有关独山子各个时期的历史资料,无时无刻不心怀感恩的我,总想把自己所经历的14万吨乙烯工程详细地记录下来。

今年,又恰逢14万吨乙烯工程开工投产二十周年纪念,更加坚定了我写下这段难忘岁月的决心。

于是,我开始用心回忆和记录上世纪90年代初至1995年8月,这段发生在西北边陲小城独山子的历史,这段对自己一生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这段与乙烯共成长的历史,这段改变了我们一代人命运的历史!我为乙烯献青春,衣带渐宽终不悔1991年刚参加工作不久,就被分配到生产准备处,每天的生活节奏很紧张,技校上课,接受各种教育。

业余生活也是很丰富的,各种文体活动,尤其是在一食堂吃完晚饭后,几乎每天都有舞会,折叠式的餐桌一合靠在墙边,腾出空地。

刚毕业的年轻人就聚在那里,跳交谊舞,什么慢三、快三、伦巴、恰恰、华尔兹,从各个学校回来的学的舞步还不一样,同一支舞曲的跳法花样百出,很热闹,大家谁也不服谁,各自展示自己的舞姿,非常开心。

在独山子经历大概一个月的培训后,我们这批委培生就分两拨被安排到143团和147团军训,开始了磨练意志、锻炼身体的军训生活。

我在143团军训,每天走正步、站军姿,拉歌,痛并快乐着。

先说说“痛”吧,每天军训到饭点时,恨不得立即抓起馒头就吃,可偏偏教官不让吃,得先排着队在食堂门口唱军歌,唱到教官满意了才能吃饭,饿得头晕眼花,哪有力气唱歌?我就是那里面的“南郭先生”,每到此时,都是只张嘴,发不出声。

乙烯的故事

乙烯的故事

这化工对我来说,其实也属于“常在河边走”的范畴。

无奈阿磕版主逼债,只好滥竽充数。

真鲁班们还请高抬贵手,帮忙遮羞则个。

谢过了。

聚乙烯的故事(一)乙烯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乙烯存在于自然界,在植物果实成熟过程中,植物会释放微量的乙烯气体,作为果实的催熟剂。

如果尚未成熟的果实暴露在有微量乙烯的环境里,也会加速成熟。

碳氢气体(如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微量的乙烯。

人们发现乙烯有N多年了,但发现了也就发现了,测定一些性质,发表几份报告,仅此而已,直到发现聚乙烯。

30年代时,经济大萧条,化工公司急需新的“拳头产品”,好冲出困境。

同时,科技新发现像雨后春笋,此起彼伏,但很多发现都是“撞”上的,并没有理论指导,所以很多公司的实验室里,都是四处撒网,希望捕到大鱼,英国的帝国化学公司(卜内门的后裔)也不例外。

1933年3月24日,那是一个星期五,帝化的两个化学家E.W. Fawcett和R.O. Gibson一气搭起了好几十个实验,把有希望的基本有机物质有放在一起,设定各种反应条件,尤其是高温高压,希望“撞上”一个重大发现。

其中有一个容器里,装的是乙烯气体和benzaldehyde (俺的有机命名法都丢到爪哇国了,哪位大侠救命啊),压力是1700个大气压,温度是170度。

星期一了,预期的反应没有发生,但是容器底部有一些白色的蜡状粉末。

测试表明,这是乙烯的聚合物,和benzaldehyde没有关系,聚乙烯就这样意外地发现了。

第二次乙烯聚合要到1935年才实现,尽管实验器材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泄漏,实验还是获取了少量聚乙烯。

这期间,据科学家们发现聚乙烯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防水,无异味,耐酸,耐碱,尤其出色的是绝缘性。

这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已经笼罩在欧洲头上。

聚乙烯的出色的绝缘性能被寄予很大希望,尤其是用于潜艇通信设备或雷达的电缆绝缘,聚乙烯的性质和生产也成了机密。

帝化根据实验室里合成的8克聚乙烯,断然决定建立一个年产100吨的聚乙烯厂,产量是根据潜艇部队的需要而定的。

乙烯发展历程与前景

乙烯发展历程与前景

乙烯的工业来源和主要应用宋洲(西安科技大学化工0802班0815010224)摘要:浅谈乙烯的发展历程,另外介绍乙烯化学品的工业合成路线,突出乙烯对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乙烯,乙烯衍生物,石油化工,烃裂解技术The industry and the main source of ethylene applicationSongZhou(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lass 0802 chemical 0815010224)Abstract: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ethylene, and introduces the chemical industrialsynthesis route vinyl, outstanding ethylene the influence of life.Keywords: ethylene, ethylene derivatives, the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hydrocarbon cracking technology一、乙烯简介乙烯最初是由乙醇脱水制取的。

当时由于乙醇由粮食生产,工艺路线不合理、产品产量又受到限制,因此阻碍了生产的发展。

自从石油烃裂解制乙烯技术工业化以后,石油化工得到了飞速发展。

所谓石油烃裂解是由石油烃为原料,通过高温裂解、压缩、分离得到乙烯,同时可得到丙烯、丁二烯、苯、甲苯及二甲苯等重要的副产品。

这些产品可以进一步加工制取各种各样有机化工产品。

这样,乙烯装置就成为石油化工的中心装置,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乙烯的简要装置流程如下:【1】二、乙烯的工业制法乙烯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因此乙烯在自然界中独立存在的可能性很小。

根据上述流程主要有这几种方法:合成气制乙烯、催化加氢技术、管式裂解技术。

1、合成气制乙烯(MTO)MTO ( Methanol to Olefin )合成路线,是以天然气或煤为主要原料,先生产合成气,合成气再转化为甲醇,然后由甲醇生产烯烃的路线,完全不依赖于石油。

乙烯的发现历史

乙烯的发现历史

Definition of a “Hormone”A natural compound existing in small quantities that controls a physiological process „ – Remove Æ process does not occur „ – ReRe-apply Æ process occurs „ – Works in isolated systems „ – Other natural compounds don’t cause similar effects11:06第六节 果蔬采 后的乙 烯代谢一、乙烯的发现历史如何证明乙烯是一种 成熟激素,可以促进 果蔬的成熟?古代:青果实放在密闭的容器中,放上点燃的 古代:青果实放在密闭的容器中,放上点燃的 香,果实很快变熟。

如果把青香蕉与熟香蕉一起混放,或者在青香 蕉中放入几个苹果,青香蕉也很快变黄变软。

1900,煤油炉加温,绿柠檬变黄 1924,Denny,煤油炉产生的乙烯使柠檬变黄 1934,Gane,果实本身也产生乙烯 四十年代,乙烯是一种促进果实成熟的生长调 节剂11:0611:06乙烯是成熟激素的证据1952,气相色谱仪,检测乙烯 1965,乙烯的合成前体是蛋氨酸 1979,Adams & Yang,乙烯生物合成途径 1989,Sato,获得ACC合成酶cDNA 1989,Sato,获得ACC合成酶反义RNA转基 因番茄 1994,ACC合成酶由一个多基因家族编码 1 它是一种天然代谢物 2 随着果实的成熟,乙烯的产生量越来越多 3 低浓度的外源乙烯可以加速果实的成熟衰老 进程。

11:0611:061What is Ethylene?A simple, gaseous hydrocarbon synthesized by all plant tissues and by some microorganisms The natural aging and ripening hormone, it is physiologically active in trace amounts (0.1 ppm) ppm) Flammable limits in air = 3.1 to 32% by volume (>31,000 ppm) ppm)Explosion, fire destroy banana ripening facilityThe Packer July 12, 199911:0611:06乙烯的化学性质乙烯(C2H4)是结构最简单的不饱和烃,它通 常为气态,带有甜香味。

比孙悟空还能变的石油,第一变——乙烯

比孙悟空还能变的石油,第一变——乙烯

比孙悟空还能变的石油,第一变——乙烯
我们喜欢《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不仅因为孙悟空火眼金睛、爱憎分明、一身正气,更因为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的广大神通。

你看在与妖魔的斗智斗勇中,孙悟空能变出三头六臂,能变成小蜜蜂,能变出金刚钻,能钻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但那只是神话。

现代石油化学工业可以将石油“变身”为各种各样的物品,连孙悟空都望尘莫及。

(一)乙烯根据石油成分沸点的不同,通过分馏使石油分离为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凡士林、机油、石蜡、沥青等不同产品,是石油最简单的“分身术”。

而将石油裂解处理则可以变成价值更高的化工原料,其中最重要的产品之一是乙烯(化学式可以表示为C2H4,其结构式为CH2 CH2)。

乙烯分子模型如图21-1所示。

例如,石油的一种成分——戊烷(C5H12)在高温下控制一定的条件可以裂解得到以乙烯为主的产物,石油的主要成分都具有像戊烷一样的结构,控制一定的条件都能发生裂解反应,主要生成乙烯。

图21-2为聚乙烯粒料。

乙烯难溶于水,在常温下是无色气体,略有气味,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25g/L。

乙烯的化学性质活泼,易燃,在一定条件下自身可以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在常温下是固态的聚乙烯。

聚乙烯可以由上万个“CH2CH2”结构单元构成,分子量可达到几十万。

像聚乙烯这样由分子构成,分子量达到几万甚至上百万的化合物叫高分子化合物。

聚乙烯具有的链状结构可以表示为:通过乙烯与其他物质反应,还可以得到很多像乙烯一样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其他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工原料。

高分子化合物一般都有重复的结构单元,这和美术上的连续图案有一些相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化工对我来说,其实也属于“常在河边走”的范畴。

无奈阿磕版主逼债,只好滥竽充数。

真鲁班们还请高抬贵手,帮忙遮羞则个。

谢过了。

聚乙烯的故事(一)乙烯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乙烯存在于自然界,在植物果实成熟过程中,植物会释放微量的乙烯气体,作为果实的催熟剂。

如果尚未成熟的果实暴露在有微量乙烯的环境里,也会加速成熟。

碳氢气体(如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微量的乙烯。

人们发现乙烯有N多年了,但发现了也就发现了,测定一些性质,发表几份报告,仅此而已,直到发现聚乙烯。

30年代时,经济大萧条,化工公司急需新的“拳头产品”,好冲出困境。

同时,科技新发现像雨后春笋,此起彼伏,但很多发现都是“撞”上的,并没有理论指导,所以很多公司的实验室里,都是四处撒网,希望捕到大鱼,英国的帝国化学公司(卜内门的后裔)也不例外。

1933年3月24日,那是一个星期五,帝化的两个化学家E.W. Fawcett和R.O. Gibson一气搭起了好几十个实验,把有希望的基本有机物质有放在一起,设定各种反应条件,尤其是高温高压,希望“撞上”一个重大发现。

其中有一个容器里,装的是乙烯气体和benzaldehyde (俺的有机命名法都丢到爪哇国了,哪位大侠救命啊),压力是1700个大气压,温度是170度。

星期一了,预期的反应没有发生,但是容器底部有一些白色的蜡状粉末。

测试表明,这是乙烯的聚合物,和benzaldehyde没有关系,聚乙烯就这样意外地发现了。

第二次乙烯聚合要到1935年才实现,尽管实验器材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泄漏,实验还是获取了少量聚乙烯。

这期间,据科学家们发现聚乙烯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防水,无异味,耐酸,耐碱,尤其出色的是绝缘性。

这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已经笼罩在欧洲头上。

聚乙烯的出色的绝缘性能被寄予很大希望,尤其是用于潜艇通信设备或雷达的电缆绝缘,聚乙烯的性质和生产也成了机密。

帝化根据实验室里合成的8克聚乙烯,断然决定建立一个年产100吨的聚乙烯厂,产量是根据潜艇部队的需要而定的。

39年9月1日,帝化的聚乙烯厂投产了。

同一天,德国入侵波兰。

由于阴差阳错的原因,潜艇没有用上聚乙烯,但聚乙烯绝缘用于反潜飞机的机载雷达,在大西洋之战中,为猎获德国潜艇立下了汗马功劳。

都说汽车改变了世界,或计算机改变了世界,这都不错,但是电影Graduate里罗宾逊先生告诉Dustin Hoffman的“一字真言”是:plastics。

聚乙烯开创了现代塑料工业。

顺便说一句,乙烯的催熟效应是偶然发现的。

法国农民过去把收获的青柠檬储放在仓库里,用煤气灯保温催熟。

后来改用电灯了,温度没变,但催熟过程明显变慢了,这才发现乙烯的催熟效应。

呵呵,才开篇,就扯远了,赶紧拉回来。

聚乙烯的故事(二)前面提到了,帝化的反应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的。

为什么要高温高压呢?碳有四个化合键,就好比四个手,这手一个也不能空闲着,否则就要乱抓,直到抓住别人的一个手才罢休。

氢只有一个手。

所以一个碳哥哥和四个氢妹妹在一起手拉手(这是不是那个什么什么教一夫四妻制的理论基础?),就构成了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份;两个碳哥哥互相拉住两个手,另外两个手空出来,一人(呵,应该是“一碳”)抓住两个氢妹妹,这就是乙烯。

聚乙烯反应就是要把乙烯分子的两个碳之间的一个键释放出来,去抓住另外一个也释放出来的碳键,这样可以一路左手拉右手(“聚合”)过去,头上和脚下的手还是拉着氢,端点的碳那个多出来的手也拉上一个氢,这就形成了聚乙烯。

可是乙烯分子是化学稳定的,本来好好的,无缘无故的干嘛要自己把双键打断成单键呢?这就要高温高压“做媒”了,高温下分子活性大,高压把分子凑得近一点,这和把一对怨偶发配到小小的热带荒岛上的意思差不多,呵呵。

高温高压在实验室里已经不容易了,工业化的麻烦更多。

帝化的“老爷爷”工厂到底用的是什么工艺,手头没有资料,只能自己猜。

由于这是直接从实验室的过程放大,估计用的是间隙反应的高压反应釜。

这是好听的说法,其实就是工业规模的高压锅。

在锅内重复实验室条件,一锅一锅地“煮”,工艺复杂,质量没有保证,产量也低。

战后,战时的很多机密都得见天日,聚乙烯也是其中的一个。

聚乙烯生产工艺也进步了,最大的进步是连续生产。

50年代开始,高压管式反应器(tubular reactor)开始用于聚乙烯。

管式反应器就是一根长管子,一头进原料气体,一头出固体产品(加没有反应掉的气体和惰性气体)。

理想的管式反应器里的气体在管子里面“齐头并进”,长幼有序,没有返混,像一串活塞往前行进一样,所以也称活塞流反应器(plug flow reactor,PFR)。

气体不能在管子里太悠闲地度方步,否则混合、返流都成问题,所以要有相当的流速;聚乙烯反应又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管子就变得巨长,只好来回绕起来,缩小占地。

工业规模的管式聚乙烯反应器可以有几公里长,压力高达1000大气压以上。

高压管式反应器比高压釜式反应器要进步了,压力降下来了一点,连续生产的效率要高很多,产量大,质量控制要容易一些,但压力还是太高,要是出事故,爆炸起来不得了,所以都是埋在实心的巨型混凝土结构里,设备、施工的成本都很高。

聚乙烯的故事(三)前面提到过,碳有四个键,所以可以在四个方向上拉手,聚乙烯的链不一定要从左到右地长,不加“诱导”的话,头上或脚下的手也可以拉住另外一个碳,这就长出一根侧枝,侧枝还可以长出侧枝,所以最后可以长成一棵树。

树和树码在一起,都是七枝八杈的,树垛的密度当然就低,所以刚度低,也不耐温,用这种低密度聚乙烯做茶杯,热水还没有倒进去,杯子自己就瘫下来了。

1953年,德国化学家Karl Ziegler发现了一种新的催化机制,可以“诱导”乙烯分子一直线地长,而没有旁边长出来的侧枝。

这样聚合出来的聚乙烯的链就不再像一棵树,而像一根笔直的棍子,码起来整齐多了,密度自然就高多了。

这种新型的线性聚乙烯自然就被称作高密度聚乙烯(HDPE),其刚度和融点比先前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大大提高。

Ziegler还免除了聚乙烯的高温高压要求。

有了催化剂,就好比怨偶之间发一点伟哥,不发配到热带荒岛上也可以称“正果”,呵呵。

意大利化学家Giulio Natta在57年将Ziegler的成果扩充到聚丙烯,在聚乙烯以外开创了塑料的新天地。

Ziegler和Natta在63年共获诺贝尔化学奖,至今Ziegler-Natta仍然是一类重要的催化剂。

Philip化学公司的R.L. Banks和J.P. Hogan也并行开发了另一种催化剂,压力要高一些,但催化剂的制备要简单一些,和Ziegler-Natta催化剂相比,得失大抵相当。

与此同时,聚乙烯工艺也在进化。

搞化工的人喜欢液相反应,这液体,让它流动,它就流动;让它乖乖呆着,它就乖乖呆着。

泵啊,阀门啊,管道啊,容器啊,都可以用上。

要控制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几个龙头左一拧右一拧,反应产物就哗哗地往外跑,多爽?气体要怕泄漏,固体要靠传送带和装卸机,都不如液体爽。

就是它了:液相。

所以,聚乙烯工艺从高压管式气相反应器转向液相连续搅拌釜反应器(continous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

聚乙烯的故事(四)看过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吗?连续搅拌釜反应器就像他说的“大酱缸”:鲍鱼汤、奶油泡饭、菠菜泥,统统倒进去,再搅一搅,加点柠檬汁,就成了…成什么呀,纯粹糟蹋好东西。

不过呢,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只不过料不是一锅一锅地倒,而是用管子从一头连续地进,从另一头连续地出。

不过呢,这里有一个,不,有两个,不,有三个问题:乙烯是气体,直接往反应器里打气,会在里面鼓泡泡,造成局部的反应不均匀,不妥,怎么把气体弄进液相的反应器呢?聚乙烯是固体,怎么把固体的聚乙烯从反应器里取出来呢?聚乙烯是一个放热反应,也就是说,乙烯的双键打断时,要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怎么把这热量带出反应器呢?先说热量的事。

在反应器周围加一层冷却水夹套(也叫jacket,Armani 设计的酷吧),这是最直接的办法了。

但是,反应器中间的热量要先传到反应器壁,才能得到冷却,即使有搅拌器在搅和,还是有显著的温度梯度,就是中间热,周边冷,只有热量产生不大的反应比较适合,不妥。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往反应器里直接打冷却水,一头和反应物进去,另一头和产物一起出来,水本身不参加反应,但自身的热容量可以吸收反应产生的热量,这样不就把热量带出来了吗?好主意。

当然水是不行的,水会“杀灭”Ziegler-Natta催化剂的活性,得用对反应呈中性的溶剂。

乙烯是气体的问题怎么办呢?两个办法:用汽化器一样的装置,把乙烯吸收到溶剂里,随溶剂打进反应器去。

另一个办法,把乙烯深冷液化,直接泵入反应器。

最后用哪一个办法?随你啦,看哪一个办法成本低就用哪一个,各个工厂的情况不一样,不好一概而论。

聚乙烯是固体,把聚乙烯从反应器里取出来,也有两个办法:把聚乙烯溶解在溶剂里,和溶剂一起流出来;或者聚乙烯还是颗粒状,但在大量溶剂裹挟下,“泥沙俱下”,一起流出来。

前者称液相过程(solution phase process),后者称浆相过程(slurry phase process)。

聚乙烯的故事(五)用户要的是固体聚乙稀,那“水乳交融”的液相过程也好,“泥沙俱下”的浆相过程也好,都有一个把聚乙烯分离出来、还原到固体的问题。

浆相过程容易点,过滤一下,把溶剂挥发掉,再把颗粒状(granular,像细砂糖颗粒的大小)的固体聚乙烯干燥一下,就行了。

液相的要??嗦一点,要把溶剂挥发掉,然后把熔融状的聚乙烯用绞肉机(啊,叫绞肉机不雅,官名叫extruder)绞出来,在出口处再转盘飞刀一挥,切成绿豆大小的切粒(pellet)。

理论上,浆相过程省却了切粒手续,液相过程必须要经过挤塑切粒过程,多一道手续,浆相似乎更优越。

但实际上,用户并不喜欢颗粒状的产品。

静电、水分都使输送颗粒状的产品很不方便。

从大包里往外倒过发潮的糖吗?很不爽,是吧?切粒出来的聚乙烯颗粒(国内也有叫切片的)大概绿豆大小,滑溜溜的,输送方便,不拖泥带水,用户喜欢。

所以浆相过程的产品最后也要通过挤塑、切粒过程,液相过程,而且挤塑过程要用巨大的剪切力把固体颗粒挤压和摩擦生热融化,才能切粒,对聚乙烯的物理性质有一定的损伤。

相反,液相过程的聚乙烯在这时还是融熔状的,挤塑、切粒过程对聚乙烯的物理性质损伤微不足道,浆相过程原先的那个省却切粒过程的优点,这样一来也就不成为优点了。

至此,聚乙烯的大工业生产问题解决了。

但是新问题又出来了。

线性聚乙烯的抗剪切性能很好,但抗撕裂性能不好,有时在很不苛刻的条件下,也一点经受不起考验。

一时间,聚乙烯囤积如山。

幸好有一家Wham-O Toys公司生产呼拉圈,正好呼拉圈在青少年中大流行。

与此同时,Earl Tupper发明了Tupperware,就是带气密盖子的聚乙烯塑料罐,可以把食物装起来,存冰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