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晚清翻译高潮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晚清灾荒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晚清灾荒研究综述摘要:近十年来, 对晚清(1840一1911)灾荒的研究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 涌现了许多颇具学术价值和特色的成果。
诸如,对晚清灾荒成因、晚清灾荒影响、晚清救灾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系统,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这篇综述就是对近十年来晚晴灾荒的一个系统总结。
关键字:晚清灾荒成因灾荒影响救灾措施关于“灾”的解释有许多说法,黄向辉[1]的解释较为全面,我也是按他的解释理解灾荒的。
灾荒,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重要的联系。
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涉足在灾荒史领域的研究者并不多。
80年代后,随着社会史的复兴,这种情况逐渐有所改观。
近十年来,一些矢志于晚清灾荒史研究的史界同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灾荒史的研究中去,使晚清灾荒史研究硕果累累,并呈方兴未艾之势。
我对这部分的研究较为感兴趣,所以就近十年来晚清的灾荒情况我做了较全面的总结。
一、晚清灾荒成因的研究诱发灾荒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等;社会因素有生态环境的破坏,政治腐败与战争频繁,鸦片的种植,还有内乱、苛政等。
我们分析灾荒发生的成因时也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出发。
(一)自然因素关于自然因素引发灾荒的研究,苏全有[2]认为造成晚清灾荒的一个自然因素是气候。
鲁克亮[3]认为自然因素有:气候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地形对自然灾害的影响;管恩贵[4]认为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自然因素,但是自然因素不是灾害发生的唯一因素。
倪玉平[5]认为造成晚清灾荒的因素有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道淤塞、江湖垦植等。
王宏伟[6]认为自然因素有地理和气候因素。
郭文娟[7]论述了自然因素在晚清“丁戊奇荒”在内的灾荒期间的重要性。
郝平[8]也对山西“丁戊奇荒”的原因作了介绍。
赵艳萍[9]提出了造成蝗灾的原因,她认为蝗虫数量的消长受诸多因素影响,有气候、环境、食料、蝗虫生理特性等自然因素。
从中国翻译史上的三次高潮谈译名
从中国翻译史上的三次高潮谈译名作者:赵洁来源:《新校园(下)》2016年第07期摘要:笔者以三次翻译高潮为时间主线,分别总结了每个阶段的译名问题,列举了译家、译论及目前对这些译论的理解。
笔者认为学习借鉴国外翻译理论的同时,也不应忽略我国的传统文化,应该珍惜、学习前辈们的成就和贡献,并将其发扬光大。
关键词:中国翻译史;翻译高潮;译名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在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全球化发展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国际之间的交流也日趋广泛,从而使英语得到了迅猛发展,并逐渐进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当中。
此外,新文艺、新科技以及新理论的发展也为英语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语言素材。
但是,因源语创新、语言表达差异以及文化差异等问题,大量词语在汉语当中是难以用现有词语进行翻译的,从而给目前的翻译工作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
因此,重谈译名问题有助于解决新词汇不断涌现给翻译带来的各种难题,对指导日益增多的翻译实务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于译名的论述出现于春秋时期,在《春秋谷梁传》中记录了孔子的这样一句话:“名从主人,物从中国。
”这正是对译名问题的原则指示。
之后的2000多年来,有关译名问题的论述几乎贯通整个中国翻译史,在中国翻译研究中占的比例很大。
直至今天,新词的翻译仍然是众多翻译者讨论的话题。
我国的翻译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笔者现结合三次翻译高潮讨论译名问题。
一、第一次翻译高潮——佛经翻译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的佛经翻译构成了我国古代翻译活动的主要内容。
我国唐代的玄奘(俗称三藏法师)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即在五种情况下要采用音译的方法,探讨了译名问题。
第一为“神秘故”,也就是有着很多十分神秘的内涵。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把握将其自身的意义借助汉语表达出来,那就不必翻译。
比如“国际歌”当中的“英特纳雄耐尔”,我们就没有必要进行翻译。
究其原因就在于在翻译这首歌的歌词时,没有找到非常准确的词语来表达其应有的含义。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潮探索翻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潮探索翻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张琳秦琛(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
明末清初的科枝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
改革开放之后的现代翻译,在翻译史上揪起了四次翻译高潮。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发展我国译学理论的发展.基本上与翻译史相对应。
五四”运动以前有三次翻译高潮: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
“五四”之后的翻译是我国翻译史历经的第四个时期.改革开放以后更是掀起了我国翻译史上的第四次高潮。
一.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在三国时期,支谦在《法句经序》中指出,。
名物不同.传实不易”。
支谦此序,首次在中国译论史上提出译事之不易。
同时,他提出。
因徇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可以算是最初的直译说了(罗根泽语)”。
晋、前秦时,道安提出了有名的“五失本,三不译”。
他的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我国关于翻译理论的论述从他开始系统化。
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琛写的<辩证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正式的翻译专论。
他提出。
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的原则,也就是坚持忠实第一和倾向于直译的。
他提出的。
八备”.在我国译论史上最早较全面地论述了翻译者本身的问题。
唐代玄奘是中国最突出的佛经译师之一。
他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原则以及“五不翻”理论.并且在译经中成功地运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翻译技巧。
由此可见.通过大量的译经实践,我国的译经大师就翻译原则、方法以及翻译者本身提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开启了我国译论的先河。
为我国译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明末清初.西方耶稣会教士携带西方科学书籍和宗教书籍闯入中国的大门。
从而引发了我国科技翻译的高潮。
中国译者中最出名的有徐光启、李之藻等人。
中国近百年诗歌翻译理论综述
中国近百年诗歌翻译理论综述我国的诗歌翻译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越人歌》,汉代刘向的《说苑》记录了这首我国最早的译诗。
后来,进入北魏及唐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佛经的翻译活动也大量兴起,构成了我国古代丰富的经文、韵文翻译实践。
我国古代虽然诗歌翻译实践颇丰,也了很多翻译策略与经验,但并未形成系统的诗歌翻译理论。
近代以来,为引进西方诗作,推广我国诗歌艺术作品,许多译家学者开始了对诗歌翻译理论的探索。
总体来看,我国诗歌翻译脱胎于文学翻译,且两者的发展进程基本一致。
本文拟对二十世纪以来的诗歌翻译理论进行梳理概括,分三个阶段分别介绍该时期诗歌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
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直译与意译之争1919年爆发的新文化运动使得西方的思想和文学作品大量涌入中国,诗歌翻译作品激增,引发了各学者对诗歌翻译的思考与辩论。
这一时期,由于诗歌翻译理论基础的缺乏,针对诗歌翻译的讨论大多局限于直译与意译之争。
“直译”一词,因为鲁迅的大力提倡而得到了人们的拥护,也因为他“宁信而不顺”的理论,而遭到人们的误解和反对。
其实,鲁迅的所谓“直译”并非“死译”,不是死板地对照原文进行逐字翻译,原文多少字,译文也多少字。
1/ 5“直译”强调的是“信”,也即是对原文的忠实,是针对当时为迎合中国读者文化背景而在译文中歪曲原文的“乱译”怪象所提出来的。
正如鲁迅在《关于翻译的通信》一文中,就其“宁信而不顺”理论解释道:“自然,这所谓‘不顺’,决不是说‘跪下’要译为‘跪在膝之上’……乃是说,不妨不象吃茶淘饭一样几口可以咽完,却必须费牙来嚼一嚼。
这里就来了一个問题:为什么不完全中国化,给读者省些力气呢?……我的答案是:这也是译本。
这样的译本,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
”意译则以传达原文本意本意及思想为宗旨,不受原文形式上的束缚,认为应给予译者适当的自由。
茅盾在其《译诗的一些意见》中明确提出意译一词:“我也赞成意译——对于死译而言的意译,不是任意删改原文,以意译之的意译;换句话说,就是主要在保留原作神韵的译法。
晚清社会语境下的翻译小说研究
晚清社会语境下的翻译小说研究摘要由于受到社会意识形态和译者价值观的影响,晚清的翻译小说在原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分析晚清翻译小说的特征,探讨其对中国小说现代性转型的影响,对于理解中国文学翻译的发展轨迹十分有益。
关键词:晚清语境翻译小说现代性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晚清期间,翻译小说达到上千种之多,翻译小说的繁荣成为不争事实。
作为传播活动的一种,翻译活动受制于特定的社会语境与目的语文化规范,目的语社会文化全方位地制约着翻译过程的各个方面。
受晚清时期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一时期的翻译小说体现出了特定时期的文本特征与独特的时代特征,为中国小说创作现代性转型做出了重大影响,架设起中国文学古典性与现代性之间的桥梁。
晚清翻译小说所折射出的启蒙思想和叙事模式、语言表达、人物刻画方面的现代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小说现代性的萌芽。
一晚清翻译小说的特征1 翻译小说种数繁多,国别涉及面广一个时期的社会文化需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时期翻译小说种数的多少,小说原本的国别频数则反映出该国在世界文化圈中的地位,以及它对译语国家的文化影响。
我国翻译小说在晚清时期迎来了空前的盛况。
根据马祖毅的统计,截至1911年共有400种翻译小说;而阿英先生的《晚清戏曲小说目》中,则收录了从1875年直1911年间的翻译小说608种。
从1840年到1919年,翻译小说竟达到2567种。
据郭延礼的统计,在当时可查明国别的翻译小说中,英美小说的比例超过一半以上,达到61%;法国小说居第二,占18.9%;俄国小说位列第三,为7.6%;之后为日本小说(6%)和德国小说(2%);其他国家的小说占4%。
由此不难看出,当时翻译小说的数量蔚为可观。
另外,欧美国家的强势文化成为晚清翻译的小说的主要原语文本来源,一些弱小民族国家也有涉及。
2 翻译小说主题类型丰富小说主题类型的不同可以满足读者不同的期待视野。
晚清日本文学翻译特征考论
晚清日本文学翻译特征考论人物心理等描写完全删除或大量添补,或胡乱改写,因此,“译述”也难以算作译法的正途。
笔者认为当时盛行这种译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共有如下四点。
1.高额翻译费用的诱使。
晚清时期的翻译小说之所以纷繁如林,与是时各大出版机构给予的高额翻译费不无关系。
包天笑就在《钏影楼回忆录》中记述道:“这时上海的小说市价,普通式每千字二元为标准,这一级的小说,已不需修改的了。
也有每千字一元的,甚至有每千字仅五角的,这些稿子大概要加以删改,但是许多出版家,贪便宜,杀窮鬼,粗制滥造,也是有的。
”324面对如此优厚的译稿费用,很多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刻意采取表达略显繁冗的译述方式来扩充译文的字数,并以此增加翻译酬劳。
2.低级日文能力的制约。
随着晚清日语译才培养机制的日臻成熟,更多的中国青年投身于习日文、译日书的伟大事业中。
良好的日文氛围与教育环境,在造就大批优秀译才的同时,也出现不少学无所成的平庸之辈,他们鱼目混珠,滥竽充数,使得晚清的文学译坛乱象丛生。
有限的日文能力使得他们每每遇到冗长而繁杂的日文句子时,不但对于句意的理解模糊不定,甚至连故事情节的铺展都无从捋顺,因此,他们难以严格遵照原文忠实地翻译,只能采取较为简单的译述方式进行处理。
3.日本翻译策略的影响。
明治初期,日本译者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时,普遍采用“豪杰译”,即打破原著特有的背景与架构,任意添删,甚至大幅度改写原作的主题、结构、人物等,这种策略也着实影响了晚清日语译才的文学翻译活动。
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中记述道:“日本人当时翻译欧美小说,他们把书中的人名、习俗、文物、起居一切改成日本化。
我又一切都改变为中国化。
”386可见,当时日本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也促使中国译才“化夷为汉”,使得中国译才在对转译的作品进行“中国化”处理的同时,也无形导入了译述的翻译方式。
4.迎合中国读者的趣味。
就翻译方法而言,直译与译述在晚清日本文学的译入过程中皆有运用,如周桂笙、苏曼殊、马君武等译才比较倾向译述,而吴趼人、伍光建、曾朴等译才则善用直译进行处理。
中国翻译理论综述
中国翻译理论综述摘要:本文试图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次翻译高潮,及在这四次高潮中的一些代表性人物,来对中国翻译理论进行综述。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了解,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翻译理论的了解,同时也对译者从事翻译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对中国翻译史的回顾,尤其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的回顾,研究翻译理论的发展,促进翻译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发展;提高一、概述中国翻译的历史是十分久远的,翻译活动能追溯到夏,商两代,周朝已设译官。
最早的翻译多以口译为主,主要是实践活动,没有达到理论层面。
在中国的几次翻译高潮中,涌现许多优秀的翻译家,尽管没有理论专著来记录他们的理论,但这些理论源于中国本土文化,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及历史的影响,具有中国特色。
它们不断发展、进步并日益完善,最终将形成中国特色的译论体系。
下面从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对翻译理论的发展进行探讨。
二、中国翻译理论的四次翻译高潮1.第一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时期第一次翻译高潮主要是佛经的翻译,起初就存在着“文、质”之争,并向“直译”和“意译”转化,不管是“文、质”还是“直译、意译”都是译者对翻译的探索。
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这“可以算是最初的直译说了”。
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琮著《辨证论》是我国第一篇翻译专论,他主张译经“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
可见他坚持忠实,并倾向直译。
东晋释道安提出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坚持直译的态度。
唐代玄奘,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集大成者,他的“五不翻”原则使音译也成为一种翻译手段。
同时玄奘在译经中运用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翻译技巧。
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得佛经翻译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2.第二次翻译高潮:明清两代在这次翻译高潮中主要有三位翻译家: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
他们主要的译著是西方科技类著作。
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开创了引进外国先进科技的先河。
中国翻译史的四次高潮与社会文化
中 国 翻 译 史 的 四 次 高 潮 与 社 会 文 化
罗飞
( 安 外 国语 大 学 , 西 西 安 70 6 ) 西 陕 10 1
摘 要 : 译 作 为 一 种 社 会 现 象 ,它 的 出现 和 发展 与 特 定 的 社 翻 会 文化 息 息 相 关 。 本 文在 总 结 几 次翻 译 高潮 的基 础 上 , 述 了翻 论
的。
这样 的划分 有利 于分析 翻译与社 会文 化之 间的相互 作用 。
四次翻译 高潮 使得 翻译不再 是“ 辫” “ 婆” 摆脱 了翻译 只 小 或 媒 , 是一种交流工具 的浅显认识 。接下来 , 重分析这一次次的高潮 着 对于社会 文化 的发展与变迁有着怎样 的影 响, 以及 每一 次翻译 高
需要 条件 , 展 需 要 社会 土 壤 ; 过 来 , 发 反 翻译 事 业 的发 展 也 滋 养 了
翻译 作 为 人 类 的 一 种 交 流 活 动 有 着 悠 久 的 历 史 。纵 观 中 国
几 千年 的翻译史 , 人们 的认 知水平 、 社会 文化发展 状况 以及 其他 种种 因素的发展变化 , 不 同程度 上推 动着 翻译 这项 活动 的发 在
后 日益 形 成 鲜 明的 对 比 , 是 科 技 翻 译 出现 的 历 史 要 求 。 这
经过 了上千 年 , 人们 对翻译有 了正确 的认识 , 那么在不 断修
正 对 翻 译 的认 识 当 中 , 译 作 为 一 项 跨 文 化 活 动 又 经 历 了哪 些 起 翻 伏 ?以 及 这些 起 伏 又是 如何 产 生 以及 对 当 时 的 社 会 又 有 怎 样 的 影响?
潮 又 对某 个 特 定 时 期 的社 会 文 化 发 挥 着 怎 样 的作 用 。
从中国翻译史上四次高潮谈翻译对文化影响[论文]
从中国翻译史上四次高潮谈翻译对文化的影响摘要: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自然离不开翻译。
在中国翻译发展史上共出现过四次高潮且每一次翻译高潮均有其特点,都或多或少对当时乃至以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文化在中国悠久的翻译发展历史上共出现过四次高潮:东汉至唐宋期间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和改革开放之后的现代翻译。
1.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1)东汉至唐宋期间的佛经翻译我国佛经翻译的历史最迟从东汉桓帝时安世高译经开始,南北朝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唐代达到鼎盛。
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指出,“名物不同,传实不易”,首次在中国译论史上提出译事之不易。
东晋·前秦时,道安提出了有名的“五失本,三不译”,意思是说,“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由此我国的译论论述呈现出了系统化的特征。
唐代玄奘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提出了“五不翻”的翻译原则并在翻译中使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翻译技巧。
佛经翻译将佛教引入中国,丰富了人民大众的宗教信仰,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同时,佛经翻译活动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使佛教经典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明末清初我国翻译史上出现了第二次高潮。
此次翻译高潮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徐光启、李之藻和杨廷筠,被人誉为“中国圣教三柱石”,但他们的主要作品却是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
1606年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开启了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二次高潮,之后还提出了“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的见解。
李之藻将自己的翻译称为“创译”,在自己的论述中还坚持“辞能达意”的原则。
杨廷筠论述了翻译之难,尤其是哲理类科学著作,并意识到培养翻译工作者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从翻译高潮看中国翻译理论的变化与发展
从翻译高潮看中国翻译理论的变化与发展张亚敏,任培红(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洛阳471000)摘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语言的行为,属于文化活动的范畴。
该文主要讲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的定义,第二部分是四次翻译高潮的过程,第三部分是翻译理论发展的体悟,以此来探究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最终实现翻译整体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变化与发展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6)15-0143-021翻译的定义翻译,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运动,思想运动,更是一种知识技能、一项职业选择,而且与当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马祖毅2004:2-3)。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国翻译历史悠久,翻译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出现了不少佳品。
在我国,翻译活动是从夏、商两代开始的。
早期的翻译活动是没有文字记录的,基本上是口译,活动的目的性很强,因而理论的高度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追溯历史,一共有四次大规模的翻译高潮,在这些高潮中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翻译家,受历史条件限制,当时没有总结出系统的、连贯的记录阐述他们的理论,也没有构成统一体系,但是这些翻译大家的理论都是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受到了一定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的风格特色十分鲜明。
在后代人的不懈努力下,这些理论不断地深化、发展,实现了翻译风格突出、独具特色。
因此如果想要进一步地探究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轨迹,就必须走进历史、总结经验。
本文是从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对翻译理论的发展进行探讨。
2四次翻译高潮的过程2.1第一次翻译高潮:从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佛经翻译开始于东汉末年,在魏晋南北朝有了质的变化,唐代时达到极盛,北宋时期慢慢衰减,元代以后趋于没落。
翻译佛经的队伍,是由两队人马组成。
一队是从西方来中国传教的僧侣。
据历史统计,从东汉到南宋约三百年间,来中国进行佛教传教活动的就有六十多人,另一队是去西方求经的中国僧侣,他们有的中途死亡,有的定居国外不归,真正回国进行翻译的人员只有四分之一。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峰期看翻译理论的发展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峰期看翻译理论的发展摘要:我国翻译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四次翻译高潮,与之伴生的是翻译理论的同步发展。
我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大致轨迹是由“质”而“信”再到“化”,也就是说,从单纯模仿原文句法的直译到允许句法自由的意译再到饱含创造神韵、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的多种翻译手法相结合。
我国的翻译理论是在不断深化中加快发展,在传统理论基础上不断更新与提高的。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翻译史翻译的发展史,本质上其实就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政治、文化、商贸相互交流融合的历史。
我国的翻译可以上溯至公元67 年,传至我国的佛经由于语言不通而出现了经文的讲解、翻译。
由此至今的近二千年间,翻译也随着对外交流、对外开放的深入而不断地发展。
下面就让我们从四次影响较为深远的高峰期来对我国翻译理论发展史进行探讨。
一、第一次高峰期———唐宋及以前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明帝派使者从天竺邀请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来朝开始,我国的佛经翻译先后在东汉、东晋、南北朝、唐朝、北宋掀起了不小的热潮,历时一千多年,译经1 690 多部、6 420 余卷,形成了我国外来文化的巨大宝藏。
在我国佛经翻译史上,这一时期可以归结为直译到意译的过程。
从东汉恒帝建和二年开始,佛经翻译从零散翻译进入了大规模翻译时期。
安息人安世高及来自西域大月氏的支娄迦谶都是我国最早的佛经翻译家。
尽管他们所译的经书很少是全译本,翻译中问题也很多,但加速了佛教在社会普通群体中的传播。
后人对安世高译文的评价是“贵本不饰”,对支娄迦谶译文的评价是“审得本质,了不加饰”,表明他们的翻译提倡保持文学原意,属于初期的直译行为。
在前秦王朝的官方支持下,僧人道安主持了我国最早的大型佛经译场,他提出翻译佛经时要竭力符合原文原意,“惟惧失实”,对直译的要求更加明确。
由于这几个人的观点比较近似,后代的翻译家对他们的翻译原则给出了“重质朴,轻文饰”。
南北朝时期还有一位著名的译经僧人鸠摩罗什,他一生译经74 部、384 卷,最早提出了如何表现原文的文体和语趣的重要问题,对翻译文学影响甚大。
中外翻译简史
天文学方面,有利玛窦与李之藻合译的《乾坤体译》 天文学方面,有利玛窦与李之藻合译的《乾坤体译》是最早 介绍西方普通天文学著作之一, 介绍西方普通天文学著作之一,较好的反映了当时入传西方天文 学的实际水平。 学的实际水平。 数学方面,慕凤泎与波兰耶稣会士通过合译书, 数学方面,慕凤泎与波兰耶稣会士通过合译书,最早将当时 为世界最先进数学知识之一的对数术传入我国。 为世界最先进数学知识之一的对数术传入我国。等等一系列的数 学方面的引入。农也水利方面,徐光启与熊三拔合一《泰西水 学方面的引入。农也水利方面,徐光启与熊三拔合一《 此书是徐启光从利玛窦处得知“水利” 法》,此书是徐启光从利玛窦处得知“水利”对改善农业十分有 益后,想尽许多办法才与熊三拨合译的。 益后,想尽许多办法才与熊三拨合译的。
有的西人认为:“中国语言文字最难为西人所通 即通之亦难将西书之 有的西人认为 中国语言文字最难为西人所通,即通之亦难将西书之 中国语言文字最难为西人所通 精奥译至中国。盖中国文字最生而最硬,若以译泰西格致与制造等事 若以译泰西格致与制造等事,几 精奥译至中国。盖中国文字最生而最硬 若以译泰西格致与制造等事 几 成笑谈。 傅兰雅则认为其“实有不然” 因为 因为“ 成笑谈。”傅兰雅则认为其“实有不然”,因为“明时利马窦诸人及今 各译之人,并未遇有甚大之难以致中止 所以只要努力解决译名问题 并未遇有甚大之难以致中止” 所以只要努力解决译名问题,西 各译之人 并未遇有甚大之难以致中止”,所以只要努力解决译名问题 西 方科学就会顺利翻译成中文。他又说:“二三百年前 二三百年前,英国多藉希腊与罗 方科学就会顺利翻译成中文。他又说 二三百年前 英国多藉希腊与罗 马等国文字以作致与制造内之新名,后则渐除不用 或换以更妥者,而中国 后则渐除不用,或换以更妥者 马等国文字以作致与制造内之新名 后则渐除不用 或换以更妥者 而中国 亦难免此举” 指出 译西书第一要事为名目,若所用名目必为华字典内 指出“ 亦难免此举”,指出“译西书第一要事为名目 若所用名目必为华字典内 之字义,不可另有解释 则译事永不能成” 不可另有解释,则译事永不能成 之字义 不可另有解释 则译事永不能成”。
浅谈晚清翻译话语的发展及意义
浅谈晚清翻译话语的发展及意义19世纪的翻译活动是佛经汉译活动之后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翻译高潮。
从鸦片战争至戊戌变法期间,中国知识分子中不少人开始重视翻译,纷纷著书撰文,讨论“译书”问题,讨论的话题既涉及为什么要译书,也涉及该译什么书,同时也有对前人译书得失的批评。
但纯粹从语言文字角度来讨论翻译的文章很少,中国部分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倾向于将翻译问题挪用为政治见解的表达渠道,这也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翻译话语。
从后世、尤其是今天的立场看,晚清的翻译话语也许略显粗浅,但它折射出了晚清知识分子对翻译的认识和理念,故不失其历史意义和价值。
因此,本文将具体论述晚清翻译话语的发展过程以及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标签:翻译话语;翻译的功能意义;翻译选材;翻译的评价标准1.晚清翻译话语的四大发展阶段1.1 鸦片战争前的翻译话语1841年5月,林则徐督两广,他招募了教会学校毕业的外语人才作为译员,同时利用所接触到的外国人如传教士、外商、海员等了解外情,并帮助翻译。
林则徐的翻译行为基本属于自发行为,既无计划也无对翻译问题的论述,因此他组织的翻译内容是随机的,主要是为了应付现实问题,功利色彩过于浓厚。
1.2 两次鸦片战争后的翻译话语两次鸦片战争后,一批具有“经世致用”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批判国人的封闭与对世界形势的无知,同时开始思索御敌方略,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学习外国语言文字,翻译西书西报以知“夷情”。
总的来说,两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危急的国内形势,中国部分士大夫及知识分子开始觉醒,主动提出翻译学习外国语言文字,积极向外学习,翻译行为的政治化也由此开始了。
1.3 洋務运动时期的翻译话语19世纪60至80年代是洋务运动的黄金时代,也是翻译实践成果丰硕的时代。
这一时期,政府、教会及民间三大系统出版几百种图书。
学外语、当翻译逐渐成为一种“举业”之外的谋生之道,而做翻译、谈翻译也不再是需要避讳的事。
翻译书籍及译介知识也成为普通知识分子知识结构中的经常性储备。
中国翻译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
中国翻译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第一次高潮始于东汉至唐宋时期,佛经翻译盛行。
据史家考证,最早的佛典汉译始于东汉桓帝年间的安世高,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五部佛经,开后世禅学之源,其译本“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梁皎慧,高僧传),但其主要偏于直译。
继安世高之后译经的是支娄迦谶,其所译经典,译文流畅,但为了力求保全原来面目,“辞质多胡音”.到了前秦时代,佛经翻译由私人事业转入了译场翻译,释道安在朝廷的支持下首创译场制度,采用“会译”法来研究翻译。
他主张严格的直译,并总结汉末以来的译经经验,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指出五种容易使译文失去原来面目的情况和三种不容易处理的情况。
释道安晚年时请来天竺人鸠摩罗什,鸠摩罗什继道安之后创立了一整套译场制度,开集体翻译、集体审校的先河。
到了唐代,佛经翻译事业达到顶峰。
出现了以玄奘为代表的大批著名译者。
玄奘即通称的“唐三藏”或“三藏法师”,他于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远度印度学佛求经.十七年后归国。
他带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主持了比过去在组织制度方面更为健全的译场。
在十九年间译出七十五部佛经,共一二三五卷。
他不但把佛经由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
但各民族的翻译活动在创造、繁荣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也起到过一定的作用。
如:回回历书,《元秘史》以及《古兰经》等的翻译。
第二次高潮直至明末清初,欧洲的一批耶酥会士相继来华进行翻译活动,主要以传教为宗旨,同时也介绍了西方学术。
这次翻译高潮从延续时间及译著数量上都比不上先前的佛经翻译。
但其最重要的成就就是翻译了一些天文、数学、机械等自然科学著作。
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主要为中国科学家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
他们二人合作翻译了著名的《几何原本》前六卷。
其中,西士傅兰雅在《江南制造局翻译西书事略》中总结出三条科技名词翻译的原则,颇有影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严复出版《天演论》前数年,语言学家马建忠就提出了所谓“善解”的翻译标准,即译者必须精通原文和译文,比较异同,掌握两种语言的规律,译书之前,必须透彻了解原文,达到“心悟神解”的地步,然后下笔,忠实地表达原义,“无毫发出入于其间”,而且译文又能够摹写原文的神情,仿效原文的语气。
从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高潮谈翻译理
从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高潮谈翻译理论的发展张景丰(载《语言与翻译》杂志,2002年第三期)摘要:通过对中国翻译史的回顾,尤其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的回顾,研究翻译理论的发展,促进翻译水平的提高。
[作者简介]张景丰(1958-),女,汉族,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发展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823(2002)03-0048-04翻译是不同民族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体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周朝已开始设译官,此后出现过多次翻译高潮,每次高潮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翻译理论家,经百家争鸣,翻译理论不断发展、进步、趋于完善。
因此要了解翻译理论的发展,须了解翻译的历史,总结经验。
下面仅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次翻译高潮对翻译理论的发展予以探讨。
第一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时期在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
有人认为,支谦此序“可以算是最初的直译说了”(罗根泽语)。
晋、前秦时道安继而在《革卑婆沙序》中提出了比支谦更为明确的主张,即“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
”道安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较多,最有名的是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
其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琮著《辨证论》,它可以看作是我国第一篇翻译专论,他主张译经“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
可见他也是坚持忠实第一并倾向于直译的。
以上三家的论点颇为近似,他们的原则可以概括为“重质朴,轻文采”。
唐代僧人玄奘,其真本领在于翻译佛经,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集大成并后来居上的翻译家,他不仅译出了七十五部佛经,而且还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成了第一个向国外介绍汉语著作的中国人。
他的指导原则就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求真”即追求准确,要力求“忠实原作”,这是一切认真负责的翻译工作者的共同理想。
概括20世纪前后中国翻译书籍的变化
概括20世纪前后中国翻译书籍的变化
纵观20世纪,在中国出现了两次显著的翻译高潮,即20世纪初叶的第三次翻译高潮与20世纪末的第四次翻译高潮.两次翻译高潮有许多历史文化上的相似点.首先,在翻译高潮到来之前,二者都经历了文化真空期.其次,由于社会的转型,二者所处的历史要求大量输入西方文明.因此,出现了翻译的繁兴.在第三次翻译高潮中,翻译小说开启了翻译文学的新纪元,引领了小说文类的崛起,彻底改变了小说在中国"道听途说,街谈巷语"的边缘地位,带动了中国新文学系统的构建,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变革与转型,其历史价值不容低估.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翻译小说却在20世纪末退居于中国文学系统的边缘. 传统翻译研究注重译文与原文的对等,无法解释复杂的翻译现象,尤其是文学翻译现象.鉴于此,本文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视角,把翻译小说置于历史﹑文化的语境中加以考察,分别对两个时期的翻译小说地位进行历史,动态的描述,进而分析其原因.根据多元系统理论的假说,在考察一个事物时,都离不开与之异质的事物.因此在具体的梳理,分析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单纯地根据翻译小说在两个时期的发行数量来断定其位置的中心或边缘,而且还以当时与之异质的本土小说为参照点,全面地来阐释翻译小说的地位.。
从中国翻译史上的三次高潮谈译名
缤纷杏坛
从中国翻译史上的三次高潮谈译名
赵洁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摘 要:笔者以三次翻译高潮为时间主线,分别总结了每个阶段的译名问题,列举了译家、译论及目前对这些 译论的理解。笔者认为学习借鉴国外翻译理论的同时,也不应忽略我国的传统文化,应该珍惜、学习前辈们的成就 和贡献,并将其发扬光大。
二、始于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高潮 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翻译高潮开始于明末清初。这一时 期的翻译名家对翻译理论的最大贡献是科学技术术语的统一 工作,从译名统一的原则到科学术语词典的编纂都在中国翻 译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傅兰雅、徐寿等人提出了著名的 “译名七原则”:是尽可能直译,而不意译;二是万一不能 意译,则要用尽量适当的汉字音译,要建立音译体系,基本 词素要固定,要用官话音译;三是新术语尽可能同汉语的固 有形式建构相一致;四是译名要简练;五是译名要予以准确 的定义;六是译名在各种场合都要符合愿意,不致矛盾;七 是译名要有灵活性。徐寿等人以此为原则编纂了有关化学、 物理、医学等西汉双语词典 30 余种。 傅兰雅还在《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中,倡导科 技译名统一,提出了翻译科技名词的标准,译名必须词义正 确、不易误解,使用方便,表达贴切。此外,译名一经制定, 切勿任意改动。但经试用后发现不合适时,可以修订。他还 与中国翻译家一道编纂了几种专业名词汇编,有《化学材料 中西名目表》《西药大成药品中西名目表》等,其中许多名 词的译名比较精确贴切,沿用至今。 三、“五四”运动时期的西学翻译高潮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翻译工作主要是从外国文学当 中有效吸取营养。所以,“欧化”翻译理念往往就会被放置 到非常高的地位上。鲁迅先生作为译学运动先锋,积极提倡 “异化”,并主张“洋气”以及“异国情调”。在鲁迅先生 的影响之下,那个时期的大部分翻译人员都会采用这种异化 的翻译方法,大量吸收西方词汇,例如,当时比较常用到的 音译法词汇“布而乔雅”(资产阶级)以及“狄克推多”(独 裁)等。基于此,当时的中国文化或者是稍后时期的中国文 化也受到了相当深刻的影响,有的时候会出现一些相对“洋 气”的词语,例如,巴金小说当中的“小姐”已经转变为了“蜜 斯”,而“丈夫”也被戏称“黑漆板凳”等。 朱自清在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表的《译名》中,将译名的方法做了五种 概括:一是音义分译。也就是一半译音一半译义。如“忏悔” 等。二是音义兼译。如“图腾”等。三是造译。也就是造新
从回顾中西方翻译高潮来认识翻译的历史价值
从回顾中西方翻译高潮来认识翻译的历史价值【摘要】作者认为,我们在讨论翻译的各种价值时,不该忽视它在历史事件中所体现出来的意义。
这样才能让我们真正认识翻译的历史价值,并且树立正确的翻译历史价值观。
而本文主要从中国四次翻译高潮和西方五大翻译发展阶段来论述了翻译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翻译历史价值尤金·奈达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最自然的对等话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笔者认为,翻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人类社会活动。
它是一种跨文化间的交流活动。
季羡林先生在谈到翻译作用时,曾进行过如下阐述:“英国的汤因比说没有任何文明史能永存的。
我本人把文化(文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诞生,成长,繁荣,衰竭,消逝。
”(季羡林,许钧,1998:210)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并肯定翻译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翻译价值观。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对翻译的历史价值观进行探讨。
一、中国的四次翻译高潮在研究翻译的历史价值之前,首先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四次翻译高潮。
第一次翻译高潮是东汉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
到西汉末年与东汉初年,中国封建制度的不断发展,赋税徭役加重,人民的生活痛苦不堪。
这时佛教所宣扬的“普渡众生”,“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即满足了当时统治阶级想利用佛教麻醉、迷惑老百姓以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也满足了老百姓想借助宗教得到精神慰藉的心理需求。
“在这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自然受到欢迎,佛经的翻译也因此受到广泛重视。
”(谭载喜,2000)因此佛经的翻译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掀起了中国翻译的首次高潮。
第二次翻译高潮是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明末清初时期,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翻译科技著作成为当时一大热潮。
而翻译的科技作品使得一批文人志士意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开阔了视野,打破了思想上的禁锢,从而不断推进了科技在当时落后的中国的发展。
但当时的科技翻译高潮好景不长。
这是因为中国的闭关锁国,最终导致鸦片战争中的惨败。
二十年来苏曼殊翻译文学研究综述(1989—2008)
关 键词 : 曼殊 苏
翻译 文 学
论 述
体 性 看苏 曼 殊 翻译 < 惨 世 界 >文 章 中 则 围绕 译 者 主体 悲 》
苏 曼 殊 是 近 代 较 早 接 触 西 方 的 作 家 之 一 ,他 译 著 了 法 国作 家 雨 果 的 《 惨 世 界 》 向 国 人 系 统 译 介 了 以 拜 伦 、 悲 , 雪 莱 为 代 表 的 英 国 浪 漫 主 义 诗 歌 ,此  ̄ 4 还 向 国 人 译 介 't bg 了印度 文 学 . 中外 文化 交 流史 上具 有很 大 贡献 。 在 据 有 关 资 料 显 示 . 上 世 纪 九 十 年 代 之 前 , 者 对 苏 在 学 曼 殊 的 研 究 大 多 集 中在 对 他 的 身 世 血 统 、思 想 和 文 学 创 作 方 面 。 一 点 可 从 柳 无 忌 先 生 的 《 曼 殊 研 究 的 三 个 阶 这 苏 段》 …和 王 永 福 先 生 的 《 曼 殊 研 究 述 评 》 苏 两 篇 文 章 中 看 出 。 而 学界 对 于苏曼 殊 翻译 文 学 的研究 论 述却 很少 , 然 而 且 还 存 在 许 多 问 题 和 不 足 。 主 要 问 题 是 : 1 没 有 系 统 的 () 和 宏 观 的研 究 。当 时 的 研 究 主 要 以 一 般 性 介 绍 为 主 。( ) 2 缺乏 独立 的研 究 . 常是 一篇 文 章 中的一 小段 论 述 。 常 笔 者 着 重 搜 集 二 十 年 来 学 者 关 于 研 究 苏 曼 殊 翻 译 文 学 的 论 述 文 章 , 结 把 握 新 的 发 现 , 图 有 助 于 学 术 界 对 总 以
殊 与 外 国文 学 》 论 文 里 , 述 了 苏 曼 殊 翻 译 英 国 浪 漫 主 等 概 义文学 的活动 , 述 了他 译诗 的特色 , 指 出苏曼 殊喜 爱 评 还 英 国 浪 漫 主 义 文 学 的 原 因 。 [ 1此 外 , 淑 君 在 《 代 浪 15 3 ] - 张 近 漫 主义 文学 的先驱— — 苏 曼殊 》着 重 研究 苏 曼殊 与 浪漫 主 义 这 一 文 艺 思 潮 的关 系 。 l而 倪 进 在 《 曼 殊 的 文 学 翻 l] 6 苏
略谈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语言文学研究略谈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杨可伊(贵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贵阳550000)摘要:中国译学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本文梳理和总结了四个时期中国译学代表人物和主要译学思想,肯定了中国翻译理论的历史民族特色和历史发展脉络,从翻译基本理论研究和革新本体观念方向展望了当代中国译论发展方向。
在多元互补基O上,用现代理论话语阐释传统译论思想,在一体三环基O上,使翻译研究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研究,为新时期翻译理论拓展译学资源和理论创新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中国翻译理论四个时期发展一、引言我国译学理论的发展大致与翻译史相对应。
翻译史主 要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一是从佛经翻译到明清科技宗教翻译的古代时期。
二是晚清明初的译论。
三是民国时期。
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翻译是语言文字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语言文字最能体现民族特色。
翻译理论的发展,不能抹去民族的特色,也不能割断历史的脉络,深化理论的发展,需要横向的引进,也需要纵向的继承。
二、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四个时期(一)古代译论时期延的佛经翻译活动为古代译论留下的理论!三国时期支谦所著《法句经序》指出:“名物不,不;,。
”出译事不易,也期质派的译学观点。
时期的道安提出“,三不易”,指出翻译佛经去面目,三翻译不易%后人最先提出表现文文体与语趣的%出“厥中”的翻译,文的一中法%所著&论》是我国历史一1式翻译论著%中最著的是“”的论,为一的佛经翻译应%代出“五不翻”,音译即不翻之翻,他具体出了五种不翻的%初译字译,胡语言,译直译,言细语,华言雅俗,直语密语“六例”%既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翻译掀起二翻译高潮,中教士罗明坚口授,华人笔录的《天学圣录》是教士在华译著的一书%后,徐光启在与利玛窦合译的《几'译序中出“求知,求真理”“抓重点、抓急需”的翻译思想%李之藻翻译一西方逻辑学译著《理探》,并将自己的翻译称为创译%王徵帮助金尼阁修订了文字韵学专著《西儒耳资》,将西语言、科技、哲理三类书籍分别称为“资耳目”“资手足”和“资心”之书%这一时期出现了一部精彩的译论著作《繙清说》,由乾隆初年魏象乾所著,可称为我国最早的内出版研究单篇专著%(二)晚清民初译论晚清时期最早对翻译问题发表较多论述的是冯桂芬,在《采西学议》一文中论翻译业的重要性,并最!议创翻译所%国译著雅在论著《论译书之法》和《论译书'中,科技译一对科技翻译的%所著&翻译书院议》中提出议的标准,与现代等值翻译理论接近%梁启超在万言《论译书》中出翻译内容、译一、翻译人才的翻译三义%这一时期 最出的译论 出了中国近代最的“信达雅”翻译理论%时期译对翻译的要性,为译应与中人物的心理%在《译书例》中、分类、、书、、专、、版的译书%以三三例,的进一这一时期的译学思想%(三)民国时期译论民国时期的翻译多是文学,在几时为翻译思想的成出%并国翻译特的《论翻译的》,并探译等%出“韵译”,朱自清译名的法,分译,译,译,译和译%创性提出“韵译”,翻译学文的韵不可丢%对译学的在与的“硬译”思想,不的语言语言%翻译《士》,神韵,,并用莎士比亚的众多形象和戏剧旋律化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一时期对翻译最大的两位翻译家是傅雷和钱钟书%出翻译精和的思想,认为翻译不可按照字搬,应的精貌和特征,提出:似不形似的翻译%钟书诱、讹、化表 自己的翻译观#诱指翻译在不同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引诱读者对爱好不同文学#讹指原文和译文之间的距离,译文难免失真和不贴合原文的地方#化指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境界,既不能让译文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姿#三、对当代中国译论发展的展望(一)重视翻译基本理论研究中国当代学者在古代和近代学者研究基础上对翻译基本理论作了进一步研究#辜正坤从翻译标准方面提出多元互补的,即翻译标准一对标准、最高标准和标准的标准,了一的标准观#钧在《翻译论》中从翻译的本质、过程、意义、因、矛盾、、方面对翻译的基本作了全方的#当代译论意翻译研究的研究,从方、方和翻译理论中#中国译学理论的中、古互、多元合,提中国译论中最和的理论,代译论合,出和代,让译论在代语境中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翻译史实研究 1.个人/机构团体的译介活动 晚清是翻译大盛的时期,在这场翻译盛事中 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翻译家和著名的翻译或出版 机构,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研究素材。有的学者研 究了个人的译介活动和贡献,其中对严复、林纾、 梁启超等人的研究最多,如 杨 雄 琨 [8]等 人 研 究 了 梁启超对中国近代翻译文学事业的贡献,郭小转[9] 介绍了马君武对外国诗歌的译介等等。有的学者 研究了国内翻译团体活动,如连幼平 [10]等介绍了 晚清维新派的理论和翻译实践,曾明 [11]等研究了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作用。 在晚清的西学东渐中,传教士在翻译中扮演 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方面也引起了学者的研究 兴趣。单单高黎平一人,就写了十来篇论文研究 美国传教士及教会机构在华的译介活动,包括丁 韪良 [12]等传教士、花华圣经书房 [13]等机构在华的 翻译活动和政治影响。 2.介绍某一文学体裁/学科知识的引进 介绍某种文学体裁译介情况的论文中,以研 究小说翻译居多,有整体性介绍的,如李建文[14]等人
年
1 9
2 0
2 0
2 0
2 0
2 0
2 0
2 0
2 0
2 0
份9 0 0 0 0 0 0 0 0 0
9 012345 678
数 量 6 10 11 12 12 22 27 50 44 34
比 2.6 4.4 4.8 5.3 5.3 9.6 11.8 21.919.3 14.9 例%%%%%%% %%%
2009 第
年7 4期
月
学Leabharlann 术史广角
【学术史广角】
文化学刊
Culture Journal
July.2009 No.4
近十年晚清翻译高潮研究综述
肖琦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摘 要 晚清时期掀起了一场翻译高潮,在中西民族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这 一时期,数千种西方著作被译成中文,内容涵盖科技、经济、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等,对中国 近代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在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上,晚清翻译高潮都体现了独特 的一面。因此,晚清翻译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十年来从事晚清翻译研究的著作和学 术论文大批呈现,其研究内容、视角、方法都显示出独特之处。
表2:研究论文主题分布
主题
数量
个人、团 体的译 56
比例 24.6%
翻译史 实研究
某一体 裁/学科
39 知识的
17.1%
制约翻 译的文 化因素
结合西 方文论/ 翻译理
47 论研究 制约因
20.6%
近十年晚清翻译高潮研究综述 肖 琦
主题
数量
制约翻 译的文 化因素
文化因 素对翻 译的制
24 约(宏 观、整体
介绍了外国小说翻译的概况;也有的研究翻译小 说分类的译介情况(侦探、科幻、言情、政治小说 等,如许磊[15]等)。研究其他体裁译介的相对较少, 有部分研究者对诗歌和戏剧的译介进行了介绍, 或者是探讨这些体裁的翻译策略(如刘宏照[16])。
按学科门类进行研究的学者也不少,如强百 发[17]介绍了西方农书的翻译及传播,陈新宇 研 [18] 究刑法典的翻译。
对晚清翻译高潮的研究主题分布十分广泛, 有的从宏观角度研究,有的从微观角度阐释;有 的从语言本身来分析,有的从语言外部进行探 索;有的描述翻译史实,有的研究翻译的制约因 素;有的探讨翻译带来的影响,有的进行对比研 究;有的研究翻译人才的培养。但总的说来,从语 言外部因素或文化角度来探讨晚清翻译的研究 占了很大的比例,见表2。
①狂欢理论强调了通俗文化(尤其是笑文化)的重要性,提倡平等对待一切文学体裁、语言和风格,否认一切 权威性,反对传统诗学的美学立场。见涂兵兰:《近代翻译文学史上的狂欢》,《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2 期。
2.从宏观角度看文化对本次翻译的影响 有些研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遵循某种西方 理论,但从宏观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制约因素进行 总体性分析:如研究译文和译入语文化间的相互 影 响(如 乔 幪 [29]),或 者 讨 论 翻 译 过 程 中 社 会 心 理因素对译本的塑造(如王焱 [30]),等等;或者研 究晚清翻译高潮中的具体翻译策略,诸如所采用 的语言文体形式(早期采用古文体)、小说的叙 事模式、诗歌翻译的归化、翻译小说的“译意”策 略等等,如郝岚[31]分析了严复与林纾使用古文译 书的原因,陆国飞[32]等人研究了晚清翻译小说的 “译意”策略;还有些学者从文化交流角度进行 研究,如蒋天平等[33]阐述文化霸权对翻译的决定 性影响及翻译如何抵抗霸权文化入侵,司佳 研 [34] 究了当时对翻译人员称谓的变化所反映出的文 化交流态度的转变。 (三)本次翻译对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 晚清的翻译高潮在思想观念、社会生活、文 学创作、科技进步、语言发展等方面对后世的影 响都是深远的。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当多。 1.本次高潮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 有的研究者从多方面整体性探讨晚清翻译 对 中 国 社 会 发 展 的 积 极 作 用(如 张 琳 等 [35]),也 有的研究翻译对某一领域产生影响的,诸如对近 代科技发展的影响,对语言的影响等等,如王克 非[36] 论述了直译导致汉语出现仿西方语言的句 式以及直译的文化背景。 2.对文学的影响 晚清翻译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现代化有着很 大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其中探讨对晚清 文学观念的影响(如肖勇等[37])或对中国原创小 说的影响(如 王 炜 杰 [38])的 研 究 占 据 主 要 部 分 ; 也有研究者探讨翻译对其他体裁的影响(如甘露[39] 研究了翻译对传统戏剧文学现代转型的作用),
一、研究概况
(一)论著 近十年研究晚清翻译的著作大致可分成以 下几大类:对翻译史实的描述性研究、对翻译家 的研究、文化对翻译的制约、翻译对社会文化的 影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专著有: 李伟[1]编写的《中国近代翻译史》,介绍了地 主阶级改革派对世界的了解、传教士的早期翻 译、近代翻译理论的出现等。韩洪举[2]介绍了林纾 的译介活动。王宪明[3]从文本源流、著译动因、关
①这次翻译高潮从鸦片战争延续到五四运动(公元1840年- 1919年),其中以晚清(公元1840年- 1911年)这 段时间的翻译最具代表性,所以本文着重考察的是晚清这一段。下称“晚清翻译高潮”。
130
这 次 大 会 以 及 两 版《翻译与创作》的出版,对激 发国内晚清翻译研究的兴趣、促进国内翻译研究 的文化转型有着积极的意义,这一点,也可以从 表1和表2的统计数字得到印证。
132
近十年晚清翻译高潮研究综述 肖 琦
视其能否达到预定的目的。结合目的论研究晚清 翻译的学者很多,如骆贤凤[22] 分析民族文化心 理,周兰秀 等 [23] 研究译文读者对翻译的选材、思 想内容、语体风格和文本形式的影响。
(4)操控论 以利弗威尔为代表的操控派把翻译置于广 阔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研究,主要探讨翻译在何种 文化背景下产生及译作给译入语文化带来的影 响,认为翻译就是对原文的重写,是译者为了某 一特定目的而对原文进行的操控(这也是它得名 的原因),[24]对翻译活动起决定作用的操控因素 来自三方面: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该理论激 发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兴趣,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 向起到了推动作用,如王湛[25]等人分析了赞助人 对晚清翻译的影响,李奇志以“诗学”观阐释了 以文言文为主的译入语形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26] (5)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 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认为文学多元系统 既包括诗歌这类经典文学形式,也包括儿童读 物、通俗读物这类非经典文学形式,并认为有必 要把翻译文学包括在多元系统内。他进一步研究 了目的语文化如何选择翻译文本及译者采取何 种翻译策略的问题。目的语文化选定某些文本是 因为它们能满足目的语多元系统对新形式的需 求。国内学者如乔幪[27]等研究了该理论对晚清翻 译的适用性;黄贵[28]则运用该理论对影响晚清小 说翻译的意识形态话语进行分析。 此外,有的学者运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①对 这时社会文化特征作出阐释,指出近代翻译文学 的狂欢化现象颠覆了翻译精英文学作品一统天 下的局面,提升了翻译大众小说的地位。还有的 研究者从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分析了晚清小 说翻译的策略选择,或者从传播学分析了晚清翻 译文学的误导和误读②等。
关键词 晚清;翻译高潮;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I0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7725(2009)04- 0130- 06 收稿日期 2009-04-30 作者简介 肖琦(1976-),女,湖南娄底人,讲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晚清时期掀起了一次翻译高潮,这是我国翻 译史上的第三次翻译高潮。①下面是对近十年来 晚清翻译高潮相关研究的梳理。
(二)制约翻译的文化因素研究 晚清翻译在选材、策略、译书方式、翻译出版 机构等方面都呈现出其独特之处。这些特点背后 的原因,即翻译的制约因素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 兴趣。近十年中,中国的翻译研究已经发生了文 化转型,即从语言内部转向了语言外部的文化因 素。通过整理和分析发现,近十年对翻译制约因 素的研究几乎都是从文化的角度来进行的。 1.结合西方文论或翻译理论来研究晚清翻译 中的制约因素 (1)福柯的权力观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通过对知识型的挖 掘,揭示出了权力在宏观领域的影响,即规训的 功能。权力具有扩张边界的作用,其影响力不仅 是针对某一人群,而是制约所有的人群。福柯的 权力观为后人理解晚清的翻译出版提供了新路 径。崔波发表了4篇文章从权力观分析晚清翻译, 揭示翻译、知识和权力之间的内在逻辑。 刘 [19] 立 等人[20] 也采用权力理论对中国晚清外国诗歌翻 译进行分析。 (2)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 以 色 列 教 授 吉 迪 恩·图 里 提 出 的 翻 译 规 范 论,将翻译研究重点由原作中心的规定性研究转 移到译作中心的描述性研究,摆脱孤立研究译本 的理论桎梏。廖蓓辉[21]等人借助图里的翻译规范 理论探讨了特定社会文化环境对中国近代小说 翻译活动的规范情形。 (3)德国功能学派/目的论(Skopos) 目的论属于功能派理论,由德国学者汉斯· 弗米尔引入翻译理论。目的论强调翻译目的,翻 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译文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