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江城子记梦共16页
苏轼《江城子》原文翻译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原文翻译及赏析苏轼《江城子》原文翻译及赏析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轼《江城子》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苏轼《江城子》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作品原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作品注释⑴江城子:词牌名。
⑵乙卯(mǎo):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⑶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⑷思量:想念。
“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ang。
⑸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孤坟:孟棨《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其妻王氏之墓。
⑹纵使:即使。
⑺尘满面,鬓如霜:形容饱经沧桑,面容憔悴。
⑻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⑼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小轩:有窗槛的小屋。
⑽顾:看。
⑾料得:料想,想来。
肠断处:一作“断肠处”。
⑿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作品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望。
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竟无处向你倾诉满腹的悲凉。
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你正在打扮梳妆。
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流出淋漓热泪洒下千行。
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
创作背景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
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
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
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
江城子·记梦
《江城子》整体感知 江城子》
《江城子》整体阅读 江城子》
1.本词题为“记梦” 上阕是写梦吗 是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吗? 1.本词题为“记梦”,那上阕是写梦吗? 本词题为 2.从词中可以体会到什么样的感情? 从词中可以体会到什么样的感情 2.从词中可以体会到什么样的感情?
1、不是,上片述说自己对亡妻的一片深情, 、不是,上片述说自己对亡妻的一片深情, 为下文做铺垫。 为下文做铺垫。 2、对亡妻深切的思念之情 、
[北宋] 北宋]
苏东坡
写作背景
公元1055年 一对新人结婚了。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 1055 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 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 16岁的 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 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 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 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 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 子佳人。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 子佳人。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 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 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 生活上的伴侣, 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 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 且是文学上的知音 事业上的贤内助。 文学上的知音, 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 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26岁时就去 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26岁时就去 26岁时 世了,这对诗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世了,这对诗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夜来幽梦忽还乡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虚实结合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料得年年断肠处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 感情? 感情?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课件(19 张PPT)
赏析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爱妻华年早逝,远隔千里,无处 可以话凄凉。其实即便坟墓近在身 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 这是抹煞了生死界限的痴语,情语, 因此格外感人。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课件(19 张PPT)
• 梦是不真实的,它往往是做梦者内 心活动的真实反映。就记梦一类作 品而言,毋宁说更是作者郁塞沉积 的思想感情的勃然兴发。本诗以 “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线 索,将“现实---梦境---现实”交 织起来,抒发凄婉诚挚之情。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课件(19 张PPT)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课件(19 张PPT)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课件(19 张PPT)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
松冈。” 词人从梦中醒来,想象在千里
之外的荒郊月夜,那长着小松树的 上冈上,妻子一定会年复一年地为 思念丈夫而悲伤。写自己怀念亡妻, 却料想对方为怀念自己而柔肠寸断, 这是什么手法?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课件(19 张PPT)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课件(19 张PPT)
这三句,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 把死别后的个人忧愤,包括在苍老衰颓 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经“鬓如霜” 了。妻子辞别人世已经十年了,“纵使 相逢”恐怕也认“我”不出了。这个不 可能的假设,感情深沉悲痛,表现了对 爱侣的深切怀念,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 之感。
这五句,才入题 “记梦”。“夜来幽梦忽还 乡”,是记叙,写自己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念中的 故乡,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小轩 窗,正梳妆”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 貌,依稀当年,正梳妆打扮。夫妻相见,没有出 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 唯有泪千行”!“无言”,包括了千言万语,表 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别后种种从何 说起?
北宋-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生死相隔,深情难忘。
这首悼亡词一开篇便抒发作者对妻子诚笃的感情。
生死,是一种隔;妻子葬于千里外的故乡,是一种隔;岁月沧桑,即使相逢也认不出,又是一种隔;梦中还乡,四目相对,千言万语无从谈起,还是一种隔。
在对梦境的淡淡追述中,将死别之悲独处之苦世路之艰写得极为沉痛。
诵读这首词,留意细节描写,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梦境的记述对亡妻的思念和落拓的身世之感融合在一起的。
原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北宋-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翻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注释:选自《东坡乐府笺》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是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知州时悼念妻子王弗的作品。
王弗去世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
〔两茫茫〕指双方茫然不相知。
〔千里孤坟〕王弗葬地在四川眉山,与苏轼任职的山东密州相距遥远,故称亡妻的坟为“千里孤坟”,有感伤自己不能与她同穴相伴之意。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ppt课件
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苏 轼
写作背景
1055年,16岁的王弗嫁给了19岁的苏轼,二人婚后,王弗不但 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 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26岁时(1065年)就去世了。
王弗去世后,苏轼悲痛万分,他按照父亲苏洵的安排,将妻子 安葬在母亲的坟旁。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上种植了30000株松树, 以寄托他的哀思。
抒发了词人深沉悲痛的感情,表现了对 妻子的深切怀念,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 之感。
一、文化常识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
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
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
旷世奇才--苏轼
诗 --“苏黄”
苏轼 黄庭坚
词 --“苏辛”
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 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 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
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 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 君得 从先夫人于九原,余不能。
苏轼:《江城子-记梦》
苏轼:《江城子-记梦》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简注
十年,苏轼第一位妻子王弗卒于治平二年(1065),至此时已十年。
两茫茫,生者与死者处于不同的世界,彼此音讯渺茫。
千里二句,谓亡妻身处千里之外的孤坟,其凄凉的心情无处诉说。
幽梦,梦境隐约。
轩,有窗的小屋子。
料得二句,谓亡妻一定会在月夜孤坟中伤心断肠。
短松,矮小的松树。
散绎:
你我夫妻生离死别十年矣,
音讯隔绝两处茫茫无消息。
纵不思想起,深情难忘记。
孤坟隔山川,无处可倾诉。
想来你是孤寂凄凉愁无际。
你我若相逢,也应不相识,
风尘满面我已老,两鬓星星也。
昨夜睡梦中,分明见到你。
人在小窗前,晨起正梳洗。
默默无言相对只有泪如雨。
月夜静悄悄,矮松月下立。
遥知此际年年是你断肠时。
江城子
词句略无粉饰,不假斧凿,不事藻饰,不 用一个典故,就是这样一首洗尽铅华、如出天籁 的小词,九百多年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使 多少人泫然涕下!究其原因,就是此词以深挚的 真情取胜。一个“情”字就是此词的诗魂。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 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 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 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 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 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 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 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 年肠断处,明月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 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 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 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 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主讲:肖航
苏 轼
《 亡 妻 王 氏 墓 志 铭 》
中文名:苏轼
外文名:Su shi
别名:苏子瞻、苏东坡
苏 轼 简 历
国籍:中国北宋
民族:汉 出生地:四川眉山 破蛋日 :1037年1月8日 逝世日期:1101年8月24日 职业:官员、文学家 主要成就:诗、词、赋、散文、书法、绘画 代表作品:《赤壁赋》《石钟山记》《念奴娇· 赤壁怀古》
纵观全词,诗人将现实和梦境,生者和死 者交织在一起来描写,上阕写现实,下阕写梦 境;“千里”二句从生者的角度写,“纵使” 三句从死者的角度写;而“料得”三句,更是 将生者和死者的感情融会在一起,这样便创造 了一个迷离恍惚而又情真意切的境界。
这首词在章法上紧扣记梦,以悼亡之情 为主线,按照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 梦中的悲喜和梦后的喟叹顺序层层写来, 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 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虚实结 合,结构严谨。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全文翻译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全文翻译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liáng),自难忘(wáng)。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bìn)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1)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2)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3)思量:想念。
“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áng(4)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5)“尘满面”两句,形容年老憔悴。
(6)孤坟: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其妻王氏之墓。
(8)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9)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轩:门窗(10)顾:看。
(11)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翻译: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译文】十年生死相隔音讯渺茫,即便是强忍着不思念,你的形影也永远难忘。
如今你静卧在千里外的孤坟里,我到哪里去诉说心中的凄凉。
纵此相见了你也不会认出我,我现在是满脸尘土,两鬓如霜。
夜里我在梦中忽然返回家乡,在小屋的窗前,你正打扮梳妆。
我们相对无言默默凝望,只有泪水簌簌流下千行。
料想年年最让我伤心的地方,就在这明月之夜,长满小松林的坟冈。
【评点】本词为悼亡词名作,是苏轼怀念亡妻王弗所作。
苏轼十九岁时,与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年方十六的王弗完婚。
名家类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江城子⑴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⑵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⑶,不思量⑷,自难忘。
千里孤坟⑸,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⑹,尘满面,鬓如霜⑺。
夜来幽梦忽还乡⑻,小轩窗⑼,正梳妆。
相顾无言⑽,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⑾,明月夜,短松冈⑿。
注释⑴江城子:词牌名。
⑵乙卯(mǎo):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⑶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⑷思量:想念。
“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ang。
⑸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孤坟:孟棨《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其妻王氏之墓。
⑹纵使:即使。
⑺尘满面,鬓如霜:形容饱经沧桑,面容憔悴。
⑻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⑼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小轩:有窗槛的小屋。
⑽顾:看。
⑾料得:料想,想来。
肠断处:一作“断肠处”。
⑿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作品赏析这首词是词人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
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
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
梦是虚幻的、缥缈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却显得那么真挚、深沉,实实在在。
或者可以说,正是因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显得格外地情真意切。
感情的表现,在梦前和梦中,前后一致;而随着入梦和梦醒,又一步步深化:死别相思苦;相思不见,无处话凄凉苦;积思成梦,幽梦话凄凉亦苦;梦醒而只剩得冷月松则更苦。
全词凄婉哀伤,出语悲苦,真可说是一字一泪!这首词如春蚕吐丝,如幽山流泉,从诗人胸臆间泻出,质朴自然。
无矫饰之情,无故作之态,不以使事用典取胜,亦不以锻炼词句生色,纯以平常语出之。
然而千百年来却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以情动人。
思维冲浪1. “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句,为全词定下怎样的感情基调?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忽”字写出了千里归乡之快速,亦写出了与亡妻相见之容易。
试具体分析“夜来幽梦忽还乡”中“忽”字的妙用。
精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学习资料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学习资料《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苏轼〔宋代〕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
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
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我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
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
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
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
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
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
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
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
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
“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也是同样的。
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
“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
因为作者时至中年,那种共担忧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弥笃,是一时一刻都不能消除的。
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
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他不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
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以遏止。
于是乎有梦,是真实而又自然的。
江城子记梦
记梦
上 日有所思 下 夜有所梦
茫 茫
一处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
梅》
虚无、茫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探
讨
“不思量,自难忘”是否矛盾?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 满头。
——白居易《梦微之》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江城子
乙卯年正月二十日记梦
苏轼
苏 轼
苏轼,宋 代 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字 子瞻 ,号 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 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 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 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 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 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 政。 与父 苏洵 、弟 苏辙 合称“三苏”。其文 纵横恣肆,为“ 唐宋八大 家”之一。其 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 “ 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 “苏辛”。 又工书画,善厨艺。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 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遣悲怀三首》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代苏轼词作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词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宋代]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叠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肠断一作: 断肠)译文及注释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
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
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我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登如霜.昨夜在梦中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
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注释乙卵: 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十年: 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思量: 想念。
千里: 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孤坟: 其妻王氏之墓。
幽梦: 梦境隐约,故云幽梦小轩窗: 指小室的窗前。
轩: 门窗顾: 看。
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葬妻之地短松: 矮松。
赏析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
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封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蕴。
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
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
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
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
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打胸臆。
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
“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也是同样的。
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睡十年。
“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
因为作者时至中年,那种共担忧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弥笃,是一时一刻都不能消除的。
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
江城子 记梦
文本探究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无处”为何无处?是不是只是
苏轼的“凄凉”? “无处”——王弗死后埋葬在故乡四川,而此时苏轼在山 东密州做官,两地遥遥,相隔千里。满腔的凄苦之情更无 法向亲人诉说,所以“无处话凄凉”。夫妻不能共话,不 仅在于距离遥远,更在于生死的界限无法超越。 “凄凉”——可说是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因 而产生的满怀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 诉说,亦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孤苦在内。
苏 轼
初读入境
【学习目标】
1. 诵读体悟,感悟苏轼
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和
对人生际遇感伤。
2、掌握词作抒写悼亡之
情的手法。
有声当彻天, 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
情
写作背景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 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 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 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 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 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 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
文本探究
“尘满面,鬓如霜”,是什么让不过40岁的苏轼如此憔悴? 情感的风尘(思念亡妻的苦楚“为伊消得人憔悴”) 岁月的风尘(年华易逝、仕途坎坷的艰辛“艰难苦恨 烦霜鬓”)
文本探究
试赏析” 夜来幽梦忽还乡“。
一“幽”字写出了梦境之缥缈朦胧。“忽”字写出了千 里归乡之迅速,也写出了与亡妻相见之急切。 唯其太快太容易了,便依稀透露出这不过是一种 虚幻不实的梦境。入梦是轻快的,所表现的感情 却极为沉重。一个“忽”字写出了亦喜亦悲的复杂感 情。
文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